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逍遥-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韬和卞得意一起走,是要给他提个醒,潘宝山现在遇上事了,别再一口一个市长猛喊,不合时宜。

卞得意听说后很是诧异,他不敢相信一直信奉的传说式人物会如此崩塌。

“王总,你没开玩笑吧?”卞得意道,“前两天报纸上还有潘宝山活动报道呢。”

“政界里的事瞬息万变。”王韬道,“我乍听也不相信,不过那确实是发生了。”

“没事,肯定会没事的。”卞得意道,“就是有事也没事。”

“什么逻辑?”王韬道,“有事也没事?”

“我是说,潘宝山就是个传奇,能逢凶化吉,跌倒了照样能爬起来。”卞得意道,“第一次见他的时候,还是你带来市区的,那会他才是富祥县农业局副局长,这才多长时间,都常务副市长、市委常委了,奇人呐。”

“如果说上面有关系,如此经历也不算奇,但潘宝山我是了解的,什么系子都没有,全靠个人奋斗,这点我也很是佩服。”王韬道,“希望吧,希望他能度过这一劫。”

“会的,有为青年运气好。”卞得意道,“王总,事情既然是这个样子,那喝完酒就不去潇洒了,现在潘市长也没那个心思。”

“这个时候他怎么能去?”王韬道,“不提那茬。”

说完这些,王韬和卞得意就出了房间,直奔潘宝山说的小酒店而去。

到了小酒店,卞得意先进去找房间,王韬停车。

王三奎已经等在房间里了,他一见卞得意就哈哈地打起了招呼。

“哎呀王区长!”卞得意也龇着牙掏出香烟递过去,“有一阵子没见了。”

“什么区长,去他个屁吧。”王三奎点上烟,道:“现在成局长了。”

“不管怎样,都带个‘长’字。”卞得意道,“官不在大,有乐就行。”

“城管哪里能得乐?”王三奎道,“上下受气,上面石白海那个阴货,当着面说得我直咬牙,要是放开性子我一巴掌都能拍死他。还有,下面街边上的小摊小贩也都很牛逼,动不动就撒泼,彻底下一钻死活不起,有的当着面都骂我们。”

“唉,这说明了什么?”卞得意道,“说明石白海跟无理取闹的小摊贩一样,都是不上台面的人。”

正说着,王韬进来了。

王三奎对他还有印象,那会王韬在乡政府办,见过面。

“哟,王韬,严格说起来你还是乡领导呢!”王三奎不拘小节。

“王区长,你这是笑话我是不是?”王韬也很乐呵,跟王三奎这样的人打交道,只管把性子捋直了,会很开心。

“哪里是笑话,现在你更牛了,老板电话里跟我说了,现在你是超级大老板呢。”王三奎笑呵呵地说。

“什么大老板,也就是一身铜臭味吧,不说那些。”王韬笑道,“刚才你们谈什么了,继续啊,大家一起聊聊。”

“说王区长的工作呢。”卞得意道,“现在抓城管工作,不好干。”

说到工作,王三奎牢骚上来了,歪着头一吧唧嘴,“主要是那些摊贩们不理解,其实我们做什么了?开始都是好言好语相劝,大家相互配合嘛,他们出摊是为了糊口,我们出动是为了工作,说到底也是养家啊。你说我们一来,他们一跑,我们一跑,他们一来,就这么打个游击,两不耽误多好啊,大不了逢到检查时就收几天摊子嘛。可是偏偏就有么个别摊贩,死活不讲理,一闹腾,事就大了,倒霉的是我们,众矢之的,老百姓一齐骂,好像我们城管就该死。”

“谁该死啊?”潘宝山进来了。

“哟,老板!”王三奎一正身子,“在扯我的工作呢。”

“谈话要有交集点,得找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潘宝山笑道,“不过还好,都不是外人。”说完,潘宝山招呼卞得意,“卞老板,来,坐。”

“好好好,坐,潘市——长,你坐!”卞得意一个潘市长喊出口,歪头看了看王韬,面色有点不自然。

潘宝山明白大概是怎么回事,咧嘴一笑,对王三奎道:“我要你点的那几道菜有吧?”

“有!”王三奎道,“就是没有也得想办法端上来。”

~

第三百六十一章激起斗志

潘宝山点的几道菜,对王韬来说是一段浸润着浓郁友情的回忆。那是差不多十年前夹林乡街的往事,在拐角所谓的酒楼里,有红烧野鸡、板栗炖猪尾巴、野兔丸子、清蒸鸽子还有椒盐鹌鹑。

“富贵,富贵啊!”王韬确实惊讶不已,言语间更多的是激动,他手指菜肴对潘宝山道,“宝山,这可是富贵酒楼的拿手好菜!当时在夹林,再也没有比富贵酒楼更气派的了!”

“那是当然的!”潘宝山道,“就那次,你跟老王敲我,吃了好几大百。”

“没吃完还打包回去的呢!”王韬看上去真的是百感交集,闭起眼睛晃着脑袋,“宝山,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记得那一桌上的几个大菜。”

“花了我小半个月工资,心疼,记得当然清楚。”潘宝山呵呵一笑,“王韬,你再仔细看看,还差一碟主菜。”

“还差一碟?”王韬睁开眼,探着脑袋皱起眉头寻思了一下,然后手指一阵猛点,“哦”地一声,“地窜雏鸟烧!”

“没错。”潘宝山笑道,“刚才三奎跟我说,这道菜老板真是没法弄到。”

“看来只有到夹林才能尝那味了。”王韬道,“地窜雏鸟是个稀罕物,离开夹林后还真没再吃过。”

“等你回去看老王的时候,再到富贵酒楼去。”潘宝山道,“酒楼还在,不过已经不是原来平房上面接一层那模样了,早已翻新成整体小三层,装修得也很好。”

“往事靠回味,旧景靠感觉,想真正回到从前是不可能的了。”王韬越说越感慨,心绪高涨。

这是喝酒的最佳状态,王韬几次兴致大起,抡了几个大半杯。没过多长时间,四个人三瓶酒光了。

潘宝山觉得这样酒劲正好,再多了豪爽起来可不太好控制,毕竟这个时候还是关键时段,虽说局势对他很不利,却也不是最后定了性的,弄不好还有那么一线生机,所以更是要加倍小心。

不过,此时打岔又怕王韬觉得不够意思,从哥们感情上讲,这个时候应该是不醉不归。

就在潘宝山为难的时候,卞得意接了堂兄弟卞德光一个电话,解围了。

卞德光来电话说女儿今年上初中,因为不在百源高级中学初中部学区,托了好几个人送礼想过去入学,但都没成。现在没办法,只有找他帮帮忙。卞得意一听就有点急,说要帮忙可以,早点说就是,现在都八月中旬了,一眨眼就开学,什么都已经是铁板钉钉,一准了,还能怎么找关系?

潘宝山一听,主动把事揽了下来,抛开卞得意的面子,就单说卞德光也应该帮一把。当时想办法整赵铭的时候,卞德光也是出过力的,帮他也算是回报。

“我打个电话看看。”潘宝山对卞得意说。其实潘宝山这么主动,是有一定把握的,他曾多次道教育局调研,跟局长华中金接触过好几次,感觉那人还可以,安排个学区生源名额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潘宝山判断错了,别看以前到教育局调研的时候华中金贴满了笑脸,跑前忙后极为贴顺,但风向一变,人也随之而变,现在华中金不买他的账了。更为过分的是,不但不买账,而且还冠冕堂皇地讲起了大道理,说什么教育首先要公平,他作为教育局长没办法向下面开这个口,否则以后工作不好开展。

一定程度上,潘宝山也理解华中金有如此说法,以身作则嘛。不过话说回来,谁没有点弯弯肠子,在工作业务范围内,想操作点事情不是很简单?只是没有那心而已,不是办法问题。

大为意外的潘宝山拿着手机的手用力捏了捏,牙根咬了咬,“嗯”了几声,说好啊,那就这样吧,说完便挂了电话。

“怎样?”卞得意问。

“说这两天想想办法,等他的回话。”潘宝山觉着真是没脸面实话实说。难道还真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况且,他现在还不一定就会被拔掉身上的毛呢。

潘宝山没说实话并不是敷衍,他相信能把事情给办好,可托的人不少,找教育局办点事还绰绰有余。

王韬这些年在外面混不是瞎胡闹,他从潘宝山神情的细微变化里看出了点道道,借了个上厕所的机会,问是不是有问题。

“没想到,是那么势利的小人一个。”潘宝山这会才开始羞恼,“都说人走茶凉,我这还没走开呢,他那边就把被子给撤了。假如有一天我能再上去,不是出于私心,就是出于公心,也不能让那样的人当教育局局长,连自己都没教育好,还怎么能教育别人?”

“为这点事还动肝火?”王韬笑道,“台上台下,就是天上地下。”

“道理我当然明白,只是一想到那家伙的嘴脸就由不得不生气。”潘宝山道,“王韬,你说我这性格是不是不适合混官场?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啊。”

“不是,这方面你做得绝对够可以了,只是今天场合上没有外人,你没注意掩饰而已。”王韬道,“不过我倒是觉得,做官跟做生意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什么意思?”潘宝山一时还领会不了。

“特色,玩与众不同。”王韬道,“做生意就在于出奇招,不走寻常路,那样往往会获得大的成功,容易成为商界巨头,起码也会是商业精英。如果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估计也就是小生意贩子,顶多能称作商人。”

“嗯,你这话有道理,不过是不是适合政界还难说。”潘宝山道。

“我看完全可以融会贯通。”王韬道,“你想想,从政的队伍当中,不乏一些八面玲珑见风使舵的人,就说你身边的那些个干部,是不是也有那影子?而且,还有背后藏着两把刷子的,如果大家都充分发挥了出来,那要有多大的本事才能露出个头角来?所以,必须玩个性。当然,我说的个性不是作秀,而是真的能在执政中显示与众不同思路、做派和气概。”

“你以为生活工作是拍电视剧?”潘宝山道,“不行的,很多时候现实的工作经不起半点折腾。”

“也是,稳妥点当然好,那样是有些极端。”王韬道,“不过我说的也不是没有一点可取之处。”

“有启发,对我是有很大启发。”潘宝山道,“其实刚才我也想了,照你的思路来施政,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居一方自成体系的天地,大权在握,施令无阻;二,上面要有人罩着,对有争议但还没有定性的事情绝不问责;三,做的事的确叫事情,而不是你所说的作秀或作怪,最起码,从一定层面上看要经得起推敲。”

“果然,你是一点就通还举一反三。”王韬道,“其实我也就是稀里糊涂地一说,不过被你刚才的三点一提,我也算是彻底明白了。”

“又开始抬我,想摔我是不是?”潘宝山笑道,“王韬,你还真别说,如果有机会还真能打着创新的旗号,试试所谓个性官员作风。”

“什么样的机会?”王韬道,“根据你的三个条件中的第一个条件,居一方自成体系的天地,那不就是一级政府嘛,而且依我看起码应该是地级市政府,而且又是大权在握,就是一把手嘛。举个例子来说,在咱们松阳市,你应该就是市委书记。”

“那起码得是地市一级的,不过全国有近三百个地级市,即使玩个性,在三百人中冒个头出来也是很不易的。”潘宝山说着,很玩味地歪头笑了两声,“不过现在说来似乎有点大言不惭呐,职务被拿了个精光,还奢望什么大权在握?”

“听你说的意思,不是还没定性嘛。”王韬道,“可不能萎缩了自己的威风,先偃旗息鼓没了斗志。”

“事情没定性,但处理结果已经拍板了,况且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我能左右了,现在只有祷告老市长徐光放找的关系硬棒一点。”潘宝山道,“只要能顶得住这一环,再给我机会,往后我自会处处小心。”

潘宝山说这话时眼中满是祈盼,就在先前给华中金打电话的那一刻,他已经不由得被激起了斗志。家败奴欺主,时衰鬼弄人。那华中金也太惹人气了。

此时,他已不再想什么经商了,唯一的念头就是要继续在政界混下去,而且还要混得像样一些。

回到酒桌上,王韬止住了喝酒,他深深体味到了潘宝山现在的处境,毫不夸张地说,可以用水深火热来形容,这种时候,哪里有心思放开肚量把酒言欢?

卞得意还想喝,他也算是个直爽人,酒一喝就要尽兴。不过还好,因为今天有潘宝山和王韬在场,还能收敛,要是搁平常同王三奎在一起,早就喝得东倒西歪了。

今天的王三奎也不一样,他知道潘宝山面临的困难有多么大,想起来也愁得很,酒喝得也有数。

总之,四个人四瓶酒喝完后就散了场,也不提找地方潇洒。

潘宝山明白,离开小酒店时说这次没尽兴,等缓一段时间肯定要来个不醉不归。

回到住处的潘宝山,思绪很是激荡,他知道接下来每一步走都不容易,尤其是眼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把国家发改委督查小组给解决好,那是继续仕途的先决条件。

潘宝山觉得在行政中心大楼的筹建上,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他相信,如果督查小组能客观公正地对待事情,不会有什么闪失。

此时,潘宝山甚至开始期盼督查小组的早日到来,对他来说,那很可能是一个翻身的机会。

不过有点燥人,两周之后,八月底,督查小组还没来,市党代会召开了。

~

第三百六十二章小事积笃信

这次党代会,其实就是严景标布置人手的机会。

专职市委副书记宁川平,在党代会前几天就接到调令,到友同市任市长。刚好,市委常委唐凌飞在严景标的斡旋下也就有了实职,由他接任市委副书记一职。

另外,孙华生到了年龄,这个干了大半辈子组织部长的老干部,在卸任时颇有些不舍与感慨。不舍,是因为组织部长一职不同于一般职位,虽然在县区、市重要单位、部门等显要位置的领导提拔上不能定夺,那些都由市委书记直接点单,但是在科级、副处级别的干部考察任用上,一定程度范围内还是很有一番生杀大权的,那气势当然是相当不凡。现在不当位,可以说就是被去了势,有不舍之情实属难免。

至于感慨,则是因为新上任的组织部长不是别人,是从宣传部长位置上挪过来的邹恒喜。对邹恒喜,孙华生是很了解的,再之前是他的部下,组织部副部长,两人之间共事不是一两年,熟悉的很。

孙华生很清楚,邹恒喜不会是个称职的组织部长。在他看来,身为要职领导干部不是不可以搞点小动作,但干组织工作的必须得有一定的操守,否则只是凭关系、喜好来提拔任用干部,大盘子会乱。这种乱,损于无形,伤于无察,等一旦显露出弊端来,就有些积重难返了。

但是感慨总归是感慨,事实的脚步挡不住,邹恒喜两手一甩,迈进了市委组织部部长办公室。而宣传部长的办公室主人,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关放鸣,也进了常委班子。

如此一来,松阳市委班子成员发生了变化,严景标、姚钢、徐光放、唐凌飞、邹恒喜、刘凯、董昊、冯德锦和关放鸣,另外,再加上早些时日严景标提上去的常务副市长卢山峰,一共十个人。

从惯例上讲,常委应该是单数,否则逢事表决时容易抗衡导致政令不通。所以,严景标寻思着该怎样成单,做减法显然不可取,太得罪人,反过来做个加法,还能进一步笼络个人心。

开始时,严景标想到的是松阳警备区司令员或者政委,可以入一个常委,但是很快他就打消这个念头。严景标跟警备区向来没什么交往,在他眼里,当兵的都不听使唤,万一引狼入室到时跟他唱反调,那可要悔青了肠子。

想来想去,严景标觉得还是提拔自己人,把石白海给弄上去。让石白海进常委,严景标觉得不但可靠,而且还可以稳住崔怡梅。

说到稳住崔怡梅,有一定原因。因为现在,崔怡梅已经渐渐成了严景标的一块心病。在严景标看来,崔怡梅手笔太大,大得有点不可控,容易出事。之前操作的行政中心大楼和松阳机场候机厅的两个项目倒还没什么,反正就是皮条客,介绍完工程拿钱拍屁股走人,很干净。而如今,崔怡梅搞的交通监控设备更新以及后期合作分成的事,有点拢不住。这事严景标也怪自己没把问题看透,原本以为没什么大不了,可后来一琢磨,竟然到了惊人的地步。

考虑到事情的严重性,严景标觉得必须让石白海来挡驾。把石白海弄进常委,除了担负百源区的全盘工作以外,再给他弄个交通安全工作分管一下,然后交巡警道路交通方面的事情全塞过去,如果出事,崔怡梅要是想推卸责任找人当挡箭牌,他石白海首当其冲。那样一来,崔怡梅势必会有所权衡,会尽量自己当受体,把事情压下来。

石白海是不明白其中道道的,只顾着喜乐,虽然在常委中排名最后,但怎么说也是市领导了,而且还是核心成员。

与之心情天上地下的是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