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逍遥-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宝山一听,很是宽慰,他从一开始就察觉到刘海燕和赵铭之间关系不太正常,没想到还真是。好!潘宝山差点叫出声。总归刘海燕的危险已经降到了最低,不过也不排除另类传染,比如共用洗漱用品之类的间接接触,也有可能。

“大姐,不管怎么说还是小心点,间接传染的途径还是挺多的。”

“嗯,小潘你不用说了,我知道。”刘海燕笑笑,“最近工作如何?”

“工作上很好,各个经手的项目运行得都还不错。”潘宝山见刘海燕转了话题,知道她已无意就那事说下去,索性就汇报起来工作。上次刘海燕说过,明年她有可能分管农业,现在正好先预演一下,“在夹林搞的循环农业高效产业园,现在已初具雏形,再过一个月左右应该基本建成,到时打算请市报记者采访一下,宣传宣传。”

“那不正好就到年底了嘛,不过总体来说,速度还可以。”刘海燕道,“宣传报道方面,如果需要说话,我那边也还有些关系。”

“已经跟记者说过了。”潘宝山道,“之前搞过几次报道,跟报社那边不陌生。”

“嗯,那好。”刘海燕点点头。

感觉说到这里差不多了,潘宝山站起身来,“那我走了大姐,回去就跟记者联系下,看最近什么时候去夹林采访一下。”

出了刘海燕办公室,潘宝山感到特别轻松,刘海燕不跟赵铭沾身子就好。不过他也感到很不解,既然这种情况持续两年了,那刘海燕要避孕套干什么?难道她还真另有其人?

想到这里潘宝山有点不舒坦,他感觉自己现在就像只雄狮,在一定领域范围内,有些事是接受不了的。可是与刘海燕的特殊关系,又让他不敢动半点念头,那跟常伦相悖。

“人跟狮子到底是不一样的。”潘宝山走出县大院的时候摇头自笑道,“君子好色,取之有道,莫乱莫乱啊。”

说完这些,潘宝山收了心思,回到局里便同沈欣丽联系,说上次拜访很受启发,回来后在夹林搞了循环农业高效产业园,现在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看最近能不能抽个时间,来现场看看,指导一下。

沈欣丽对潘宝山印象很好,在时光茶座的那次谈话让她记忆深刻,总体感觉他就是个善解人意如意郎,所以她很爽快地答应下来,约定产业园一建成,便去夹林采访。

一个月时间对一个大项目来说不算长,潘宝山不敢大意,得赶紧去夹林看看产业园的情况。尤其是美味菇业公司的事,不知道邓如美操作的如何了,因为他相信邓如美的能力,最近也一直没过问。

相信邓如美没有错,到底是接待办出来的,她公关能力极强。美味菇业公司的注册仅用三天时间就完成,而且验资周期也缩短至五个工作日。

落户在产业园的菌类种植基地,推进速度也很快。当潘宝山前往查看的时候,菌类种植大棚已经建成。

“预想到会很快,可没想到这么快!”潘宝山情不自禁地说道,“邓姐你早该经商了,效益就是金钱,你做事这么高效,那可都是钱呐。”

“什么高效,都是一口气顶上去的。”邓如美说。

“能顶上去就是本事啊。”潘宝山笑道,“嗳对了,大棚建得这么好这么快,要不少钱吧,那三十万怕是试不到深浅,马上我再想想办法,周转点钱用用。”

“暂且诶不用周转。”邓如美道,“你朋友的七十万验资款我已经打给他了,还剩下你那三十万,现在花了八万,其中五万是工人工资,三万给产业园装了路灯。”

“路灯?”潘宝山转着圈看了看纵横两条园区路上的路灯,“你出钱装的?”

“是。”邓如美道,“小投入大回报,很划算。一来可以证明公司在夹林投资发展的决心,二来也可以证明公司的实力。”

“很好。”潘宝山点点头,指着成片大棚问:“听你话的意思,难道建筑材料款都是欠着的?”

“是欠着的,我找了关系,一年后再还款。”邓如美道,“大棚看上去比较简易,但花费也不少,加起来大概四十万。”

“四十万不多,这么一大片呢,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潘宝山道,“下一步菌种投入需要多少?”

“起码要二十万。”邓如美道,“剩下的二十二万正好投进去,我那还有将近九万,可以支付几个工人的工资。”

“有些事只是粗算看来不行,现在资金还真是紧张。”潘宝山道,“邓姐,不好意思要动用你的私房钱了。”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就算我入点股份好了。”邓如美道,“要不我才过意不去呢。”

“嗨,咱们这是说哪儿话呢,眼前先把事搞起来,有钱赚才是重要的。”潘宝山笑道,“对了,一个月后记者要来采访,照现在这么个势头,到时估计会很有看头。”

其实对沈欣丽来说,即使没有看头在她笔下也会有看头。用她的话说,宣传报道需要一定程度的提升和拔高,作为记者,要有见微知著的超强能力。

不过在采访夹林循环农业高效产业园上,这种超强能力还用不着太过发挥,毕竟产业园是实打实做出来的。

一个月后,沈欣丽来到夹林采访。

潘宝山热情地全程陪同。

郑金萍也是少不了的,现在她自诩夹林一号女人物,一般不会放掉抛头露面的机会。

“沈记者,循环农业高效产业园,是夹林今年的主攻项目,当然,这要归功于县农业局潘局长的大手笔规划。”郑金萍介绍时举止尽量得体,以显出充分的优雅,无论是抬手还是转身,都不紧不慢,而且幅度控制得也很好。

沈欣丽对郑金萍表示出了尊重,不断点头示意,并投以微笑,不过大多数时间她还是盯在潘宝山身上,有关产业园的规划、举措和下一步打算,全都出自潘宝山口中。

采访很细致,花了小半天时间,沈欣丽是真的想好好做一篇有影响的文章。眼下党的**刚刚结束,提出了要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如果把循环农业高效产业园的报道朝那方面靠拢提升,导向和表率作用是巨大的。

这么一想,在产业园的报道上沈欣丽就有了底,便开始把采访点转到别的项目。这次来夹林,她想把报道素材搜集充足,对有报道价值的点,她要深挖。

“潘局长,乡里除了产业园和以前报道过的亮点,现在还有开展的其他项目吗?”沈欣丽问。

“有,有啊!”郑金萍极富表现力地说道,“最近又搞了综合中药种植基地,还有山坡林果种植。”

潘宝山一听就皱起了眉头,“郑乡长,你说什么综合中药种植基地?”

第一百一十章有点不正常

潘宝山不想让郑金萍提综合中药种植基地,因为他已开始调整策略,打算放弃跟健达药业公司的一切合作,包括已经成型的金银花种植项目,以后不会再多关注一分一毫,由着它自生自灭。

原因很明显,潘宝山对鲁少良的为人产生了强烈的反感,他不想和一个他认为品质低下的人有合作往来。

沈欣丽能敏锐地感觉到潘宝山的变化,问是不是在产业结构发展上有新布局。潘宝山说是,综合中药种植基地的事还有待定夺,虽然他已经离开夹林,但那项目是他引进的,有责任过问。

兴冲冲的郑金萍被潘宝山一瓢凉水泼得发愣,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潘宝山也不想让郑金萍太难堪,又笑了笑说道:“至于郑乡长说的山坡林果项目,那个我认为是很好的,兼具经济效益和生态观赏效应。”

“是的,山坡林果的初衷就是如此。”郑金萍一看有台阶转面子,赶紧踏上去,“目前场地已经整理好,适合当前栽种的苗木已经开始培植,而且潘局长主张引种大苗,有少部分林果明年便可以开扬花结果。”

“那是不错,正好去看看,参观一下。”沈欣丽说。

“沈记者,你看这都快中午了,时间怕赶不上。”潘宝山现在只想让沈欣丽报道产业园,下一步搞生态观光农业的打算不想早冒头。

“那就下午喽。”沈欣丽道,“反正今天也没别的任务。”

潘宝山见沈欣丽执意要看山坡林果,干脆主动起来,“好吧,那就下午过去。不过那些都还没什么大起色,看了恐怕会让你失望。”

“还没开春呢,如何有起色?”沈欣丽笑道,“还有,看事物重要的是看趋势,潘局长以你的眼光,我想恐怕不只是种片林果那么简单吧,有新思路?”

“有些事没法去想长远,走一步看一步而已。”潘宝山不想多说,借抬头看太阳之势收口。

郑金萍这会伶俐了很多,立刻上前打岔说:“有什么事吃饭的时候再聊,现在先回乡里去。”说完,马上打电话给食堂,准备饭菜。

回去的路上,郑金萍瞅了个机会到潘宝山身边,问费了那么大劲才搞起的综合中药基地,怎么就不提了。潘宝山没法跟郑金萍细解释,只是说他有新规划,综合中药基地游离于整体大局,不适合再搞下去。

“那健达公司那边要是问起来怎么说?”郑金萍问。

在这件事上,潘宝山有打算,假如鲁少良问综合中药基地的事,他会尽量拖延,并不告知不搞。毕竟他现在已经不在夹林,如果鲁少良直接和梁延发商谈再搞下去,他也没法子。

恰好,鲁少良这时打过来电话,问综合中药基地整理得怎样,如果差不多的话,可以着手进行下一步的事情。

潘宝山想都没想,说地块还没整理好,有点土地小纠纷正在解决,耽误了点时间,并要鲁少良不要着急,事情很快就会有眉目,到时会主动打电话给他。

不过鲁少良似乎有点等不及,说要去看看进展得如何,还说场地也不用十分平整,差不多就行,可以先进药苗。

鲁少良话说到这里,潘宝山也不好拒绝,便说随时可以来看。

这个电话打完,潘宝山暗骂了一句狗娘养的鲁少良,之后开始琢磨他来了该怎么对付。

“潘局长。”旁边郑金萍又有事情,喊了一声打断潘宝山的沉思,“听周国防说,以前每次记者来都有信封,这次还准不准备?”

潘宝山一拍脑袋,差点还把这茬给忘了,“当然要准备,以前给汪记者是先两千后三千,这次直接给沈记者三千吧,一个女的跑过来也不容易。”

有点意外,沈欣丽坚决不要,她似乎只是对采访的事情感兴趣。

这让潘宝山对她的好感成倍增加,聊了一会后,也就把下一步要打造生态观光农业的想法说了。

沈欣丽听后十分赞赏,说那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很有前景。

“现在只是初步设想一下,能不能搞得成还难说,就怕风声大雨点小,所以我一直也没多讲。”潘宝山道,“沈记者,那方面的事就不要写进报道里吧。”

“不写,那个留着明年五六月份再好好做一篇大报道。”沈欣丽道,“这次主要是产业园,另外的只是附带了解一些,增加点先期了解。”

“那好那好。”潘宝山放下心来,带着沈欣丽绕了一大圈,把准备纳入生态观光农业的几个点全看了。

看完后,过去了大半个下午。

送沈欣丽走的时候,潘宝山让郑金萍再次献上信封,但她还是没要。

“沈记者,你真的不用客气,只要是媒体来我们夹林,都是这样的。”郑金萍说,“要不你大老远的过来,还真让我们过意不去呢。”

“那有什么,都是正常工作嘛。”沈欣丽道,“不过嘛,今晚如果赶不回去,住宿得让你们安排一下。”

这话很明显,沈欣丽晚上是没打算回去。潘宝山一听,便说住宿的事由局里安排,刚好跟他一起到县里去,要不在夹林也没个像样的旅馆。

既然不回去,而且又是到县城,晚饭肯定要好好摆一桌。

潘宝山觉着一个人陪沈欣丽不太方便,有闲话说,便让郑金萍也去。郑金萍说晚上她一个人去也不太好,毕竟现在是领导了嘛。

潘宝山一听差点笑出声来,这郑金萍还真把自己当回事。

“那让邓如美也去,刚好回来时也有个伴。”潘宝山道,“要不干脆也别回来了,深更半夜的怎么着也不太方便,住一夜,明天一早回乡里就是。”

“也可以,反正明天上午也没什么事。”郑金萍当即就决定在县城住下,“既然这样的话,邓如美去不去就无所谓了。”

郑金萍说这话时眼神离荡,潘宝山知道她是什么意思,但不能顺着她。

“郑乡长,邓如美背后可不是一般人,跟她处好关系就是一种投资。”潘宝山道,“有事没事多跟她交流接触,没准以后还能借她传个话,有些工作上的事会好办很多。”

郑金萍懂潘宝山的意思,眼神立刻清爽多了,马上说带邓如美一起过去,人多了还热乎。

潘宝山点点头,很有成就感,他知道现在对郑金萍来说,能获取上升的资本就是压倒性需求,抓住这一点,就能牵着她的鼻子走。

就这样,潘宝山带着邓如美、沈欣丽和郑金萍,一男三女四个人去县里,在富祥酒店订了个小包间。

现在潘宝山有了变化,设宴招待女人的时候,轻易不会再找男人陪酒。这么做不是他自己要采取行动把女人怎么样,而是见不得别的男人在他面前对女人肆意,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个想法。因为潘宝山相信,是个男人对出现眼前的某些女人,都或多或少地会心怀不轨,包括他自己。

就像现在坐到酒桌上之后,潘宝山看着邓如美、沈欣丽和郑金萍,不免得就心猿意马起来,甚至还想身子底下垫一个、头下枕一个然后怀里再抱一个。

潘宝山想着想着就笑了。

沈欣丽和郑金萍不知为何,只有邓如美从他的眼神里似乎看出点门道。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潘宝山酒已喝得来了兴致,想法更活跃,他一会盯着沈欣丽看,一会盯着邓如美瞧,就连郑金萍也不漏眼。

此时邓如美断定,潘宝山是有点乱性,便借口叫他出来,提醒一下。

其实潘宝山很清醒,该做不该做的都知道,“邓姐别担心,有些事我知道不能做,嘿嘿,至少现在还不能。不过你可别忘了,男人没有不想广揽天下美女的,不过因为不是超人,没有那个精力,就算有那个精力也不一定有那个财力,而且就算精力和财力都有了,也不一定就有随心所欲的能力,毕竟方方面面难免会有所顾忌,所以嘛,就有了意淫这个词,有事没事在精神和思想上逍遥取乐一番还不行么?”

邓如美听了呵呵直笑,“你这是什么理论,换句话说不就是痴心妄想嘛。”

“就算是吧。”潘宝山笑道,“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就是适当地排解并且很好地自制。”

潘宝山说得很得意,自个笑了起来,不过当他歪头一看时,脸色顿时变了。

刘海燕突然出现,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来到身边。

“小潘,今晚有应酬?”刘海燕问。

“哦,就是上次跟你说的,要请市报记者到夹林采访,今天来了,刚好晚上宴请一下。”潘宝山有点不自在。

一旁的邓如美也不太自然,她很清楚,刘海燕见到她和潘宝山又在一起,肯定会有想法。

“刚好,我也敬记者杯酒。”刘海燕很主动。

潘宝山忙侧身带路,并问刘海燕现在怎么也开始参加酒宴了,好像以前记得不怎么出来。

刘海燕说今晚特殊,祁书记点名非要过来,因为市里来了个女领导。

说话工夫,来到了小包间。

刘海燕一看,满桌四个人就潘宝山一个男人,当即真犯起了嘀咕:请记者吃饭,这种工作上的事情,怎么搞得像私人聚会一样?而且,感觉上去还有点不正常。

第一百一十一章要去现场

刘海燕心里有想法,但面上绝对看不出来,她热情地招呼问好,以不善饮酒为由共同敬了一杯后离开。

潘宝山立刻跟上,送出房间。

“江燕呢,今晚没跟着一起过来?”刘海燕出来后脸色微变,有一点生冷,而且话也问得有些突兀,一听就别有用心。

“没,她不喜欢这种场合,而且平常只要不是休息日,她一般都会留在夹林。”潘宝山说。

“那位沈记者晚上不回去了吧?”刘海燕又问。

潘宝山的头上开始冒汗,“不,不回了,所以我让夹林的副乡长郑金萍过来陪着,到时方便安排住宿。”

“哦,那个接待办的邓如美听说酒量很大,特地过来陪酒?”刘海燕接连发问,直接却并不直白。

“邓如美已经辞职了,如今在夹林搞了个菇业项目,和郑金萍很熟,所以也跟了过来。”潘宝山知道这么说刘海燕不会太相信,但他别无选择。

的确,刘海燕是不怎么相信,而且还瞬间果断地作出了一个决定。

“小潘,在宿舍睡得还习惯吧?”刘海燕说这话时,面色柔和多了。

“一直睡单身宿舍,哪儿都习惯。”潘宝山笑着回答。

“再习惯也比不上在家里,小潘,明天就搬到我家里住吧。”刘海燕道,“刚巧我也要出去一段时间,随市政府出国考察团到外面转一圈,正好晚上你帮忙照看一下家里。”

这一刻,潘宝山是懵了。刚才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