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逍遥-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祁宏益夹着烟,手里拿着本书站在窗前,见两人进来便指指沙发,“坐。”

刘海燕和王法泰坐下来,并不急着说话,他们知道祁宏益有话讲。

祁宏益走过来,“啪”地一声,将手里的书丢到沙发前面的茶几上,“看看这本书,今天可帮了我大忙!”

是本《做人方与做事圆》。

“昨天我随手翻了一下,看到两句话,没想到今天给了我莫大的启示。”祁宏益道,“第一句,软溜溜的藤子缠死那个硬硬的树。今天冯德锦搞了个出其不意,阴不啦叽地就像软溜溜的藤子,惹得我怒火翻腾,后来一想,如果由着脾性发作,我不就成那个硬硬的树了嘛!”

“我说呢,祁书记你一下就变了风格。”王法泰笑道,“第二句呢?”

“第二句就是,气恼越多智慧越少。”祁宏益笑道,“这就是说,遇到问题,要平心静气地想对策,不能怒里怒气地瞎还击。冯德锦反对越级提拔潘宝山,而且里里外外都说了,我就不能硬扳他,得想法子让他进套,反过来给他来个软溜溜的藤子缠死那个硬硬的树!”

“祁书记,这么说你已经有主意了?”刘海燕问。

“没有主意我能稳得住?”祁宏益笑道,“冯德锦反对潘宝山越级提拔,核心就是反对潘宝山快速提拔,抓住这一点,换个方式就能解决,完全可以一级一级提拔,只是快速就行了嘛。所以我问他是不是提拔可以,只要不越级就行,他回答是认可的。”

“嗯,从冯德锦回答的情况来看,是认可的。”刘海燕点头道,“不过祁书记,照你的意思,如果将潘宝山突击提拔到正科,似乎也不妥。”

“有的是机遇,但没有突击。”祁宏益自得地一笑,“我马上找县发改委主任去,把夹林循环农业高效产业园升格为县属产业园,产业园服务中心原有的副科级设置,也随之升为正科级。”说完,转脸对王法泰道:“你那边的编制配置要跟上,然后走正常提拔的路子,让县人大常委会来通过决定,看他冯德锦还有什么话说!”

祁宏益的这一招,让刘海燕和王法泰吃惊不小,没想到他在那么短时间内,于轻描淡写间就完成了一次大挪移。

“祁书记,你这一手才叫出其不意。”王法泰笑着竖起大拇指。

“这话就别说了。”祁宏益道,“人都有惰性,其实这种方子前些年常用,后来在部门、地方上做了一把手之后就渐渐懈怠了,总觉得权势可以压倒一切,懒得想点子了。现在有冯德锦这么个对头倒也不错,尤其是今天,至少激发了我某些沉睡的意识。”

祁宏益所说的某些沉睡意识,刘海燕和王法泰都理解错了,他们以为祁宏益说的是理性斡旋的意识。

其实不然,祁宏益被惊醒的是忧患意识。来富祥三个年头,不算长,但手却伸得很长,亲戚朋友在这边包揽了很多项目,而且他从中周旋,获利非同一般。最大的一笔市政工程好处费,他一下就拿了两百万。当然,这种手笔很少,他居多操作的是那些几十万的小工程。祁宏益知道,动辄三五十万的修路、河道整理、小桥架设等小项目,几乎是监管的盲区,但全县一年有多少那样的项目?操作十个就是三五百万,几十个就是上千万,那么大的投资体量,从中可捞的可一点都不少。

祁宏益认为这样的手法保险性很高,而且有个个把把的不同声音他也都能压下来,觉得应该没有什么风险。但是今天冯德锦在常委会上的拔刀相见,让他觉得一切皆有可能,手底下那一摊子事可多了,一个罩不住怕是就要出问题。

其实这种担忧早就出现在祁宏益的潜意识里,他对徐光放示好并表现出一定的忠诚度,就是一种不自觉的自我保护。祁宏益知道,他的靠山郝志勇过两三年就要退了,必须另外寻个靠山,然后再熬上三年,等自己退下来后,才算是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徐光放进入了祁宏益的视线。也正是如此,他才把徐光放的话当成非完成不可的任务来执行。

潘宝山的提拔,就跟这原因有关。徐市长来调研两次,对潘宝山颇为赞赏,言语间有重用之意,祁宏益听得出来。

当然,祁宏益本来就对潘宝山就另眼相看,他清楚地了解潘宝山在工作上有执行力、有创新力,是个值得培养的年轻人。

所以,两方面合一,祁宏益便不惜花大力气去提拔潘宝山,从副科直接越级到副处,掌管全县的农业工作。他相信此举会让徐光放很满意,而且也相信潘宝山会做得很好,对他也将是一个有力的帮助。

因此,即使有冯德锦的阻挠,他也会扫清一切障碍。

在这一点上,冯德锦是大意了,他以为一次叫板就可以将潘宝山的提拔一举击退。常委会结束后,他就打电话给钟新义,说潘宝山的越级提拔被他轻易摆平,祁宏益似乎是知难而退,连点脾气都没有。

第一百五十五章新想法(二更)

钟新义开始并不相信事情会那么简单,祁宏益要提拔潘宝山是不容置疑的,岂能因为一次受挫就偃旗息鼓。

“该不会祁宏益有新打算吧。”钟新义道,“你可别大意,越是平常行事粗糙之人,偶尔来个小点子,更让人防不胜防。”

“他能来什么点子?”冯德锦笑道,“我反对他越级提拔,他一点脾气都没有,难道他还能突击提拔?那样的话要把潘宝山弄成副县长,也得突击两次,到时我还是有说法,明显又不合理嘛。”

“其实,祁宏益提拔潘宝山当副县长,那是早晚的事。”钟新义道,“就是这次越级不上去,过个一两年也还能自然升。”

“能拖他个一两年也不错。”冯德锦道,“我就是不想让祁宏益得意了,再说,一两年内会发生什么还都难说,万一祁宏益要出了事,他潘宝山还有什么大蹦头,单靠一个刘海燕能有多大能耐?”

“听你这意思,想办祁宏益?”钟新义问。

“正在让人整材料。”冯德锦道,“不过这事有点难,目前还没抓住什么致命的把柄,不太起眼的倒是有点。”

“小事掀起来就有大事,那还用怀疑?”钟新义道,“我敢拿脑袋担保说,随便进个单位随便摸个官出来,身上都少不了问题,从小事慢慢挖,十有九个半都能逮到够杠杠好几倍的大事来。”

“现在关键是祁宏益上面有市委郝志勇书记,小事掀不起波浪。”冯德锦道,“他能压下。”

“也是,朝省里捅的话,不达到一定厉害程度,省纪委专案组也不会下来,那等于是白忙活。”钟新义道,“嗐,不说那些,说来说去都把自己说得心慌。”

“呵呵,那你也得收敛点。”冯德锦笑笑,“本来啊,我也没想讨论那些,就是跟你说一声潘宝山越级提拔的事黄了。”

“嗯,这事喜庆。”钟新义道,“何大龙那边还等着我回消息呢,马上跟他说说,让他高兴高兴。”

何大龙听到这个喜讯后是很高兴,他是个按捺不住的人,马上又将这个“福音”传给了朱桂波。

朱桂波更是轻飘,癫狂之极,竟然抽筋似地跑到梁延发办公室去显摆,说潘宝山的美事被他给坏了。

也算是十足巧合,潘宝山当时为了全县土地“营养餐”的事准备找梁延发,想给农肥站申请弄点补贴,到门口还没敲门就听到朱桂波大呼小叫地炫耀能耐。侧耳一听,潘宝山明白了个大概,心头一慌,忙退了回去。

回到办公室后,潘宝山干什么都没了心思,他想打电话问问刘海燕,但又不好意思。潘宝山琢磨着,刘海燕应该会主动跟他讲讲情况,毕竟这对他来说这很重要,刘海燕不会不当回事。

下班后,潘宝山早早地回到家里,这样刘海燕随时回来都能看到他,有事自然会说。

潘宝山的想法没错,刘海燕回来后看到潘宝山在客厅,果然就谈起了他越级提拔的事,不过很淡然,说虽有差池遭到了冯德锦的反对,却不碍大方向发展。

“祁书记想了个别的法子,先把夹林产业园升格为县属,产业园服务中心级别待遇也随之升为正科级,你作为中心主任自然也就是正科。”刘海燕道,“然后走常规程序,开一下人大常委会就行,也很快。”

潘宝山松了口气,不过他有点不明白,冯德锦怎么就突然强硬起来,据他了解,冯德锦采取的可是低调做派。

“大姐,冯德锦怎么敢和祁书记公开叫板了?”潘宝山道,“这倒是个新迹象。”

“冯德锦的靠山严景标调到省高新区任管委会主任后,他似乎就变了。”刘海燕道,“应该是他已经想好了退路,如果在富祥呆不下去,到时就让严景标想办法帮他弄走。”

“哦,也就是说后顾无忧,所以敢跟祁书记叫板。”潘宝山道。

“二把手之所以敢跟一把手叫板,大概只有两种情况,一是上面有人罩得住,能保能退;二是豁出去不怕事,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

“冯德锦应该是两种情况都有,不怕两败俱伤,因为有后路可退。”潘宝山道,“不过照我看,两败俱伤不太可能,祁书记硬得很,毕竟有市委郝书记在,而且同时好像也在向徐市长靠拢。”

“祁宏益有危机感,来富祥这几年他动作太多了,容易被人捏住的地方也多。”刘海燕道,“小潘,这点要切切注意。”

“知道了大姐。”潘宝山点点头,想到现在最想捏他把柄的人莫过于何大龙,而他对何大龙了解甚少,这对他很不利,于是问刘海燕,“大姐,下午我在局里听到点风声,冯德锦的表侄朱桂波在梁延发面前大放厥词,说是他找了何大龙的关系,通过公安局长钟新义找到冯德锦,把我的越级提拔给挡了下来,那何大龙到底是什么个来头?”

“何大龙跟公安局局长钟新义是朋友,钟新义跟冯德锦又有着特殊关系。”刘海燕道,“明眼人能看得出来,冯德锦跟钟新义是真正的共同体”

“这么说朱桂波讲得没错,他找何大龙托钟新义的关系,让冯德锦投了我反对票还是真的。”潘宝山道。

“冯德锦投反对票,主要还是出于本自的打算,他不想让祁宏益把自己人安插到领导岗位上,所以不会单单因为钟新义的要求而做出反对的决定。”刘海燕道。

“嗯,说到底也是巧合,两下合一。”潘宝山道,“但不管怎么说,这下还真是让那个何大龙得意了。”

“何大龙那人,靠钟新义的关系得益不少,在富祥道上也算是个人物,不过这几年已经渐渐漂白。”刘海燕道,“好像现在开始涉足建筑行业了。”

“估计那都是钟新义的点子。”潘宝山道,“跟何大龙沾上边就甩不开了,何大龙不安全,他钟新义就有危险,所以他要帮助何大龙转型走正道。”

“应该是,但那些就别多分心了。”刘海燕道,“总之那帮人能不碰就不碰,都是一摊浑水。”

潘宝山点点头嘴上说是,但心里却不这么想,何大龙一而再地找事,激起了他的斗心,年轻,气血足。

第二天,潘宝山就开始采取行动,他亲自到国土局找宋家正,说祁宏益对采石场的事非常关注,已经催问了他两次,而且说蓄水库的事也不一定合适,会影响附近山体。

“看祁书记的意思,现有的采石场必须立刻关停。”潘宝山最后很直接地说道,“否则祁书记怪罪下来我担不起。”

“那我更担不起了。”宋家正呵呵一笑,“我马上就让矿产股把开采许可证收回。”

“最快几天?”潘宝山在这事上不想有半点含糊,“我等着向祁书记汇报。”

“一个星期吧。”宋家正犹豫了下,“不管怎样要人性化一些,让采石场有点准备,退场时也顺当。”

“行,那就一个星期。”潘宝山道,“宋局长,到时我请媒体来监督一下,也能起到些推动作用,给你减少点阻力。”

潘宝山说完就没逗留,又去了环保局。

王一凡对潘宝山很敬待,他说只要三天就可以把采石场的环保证给吊销掉。潘宝山很高兴,但为了王一凡考虑,说也不用那么急,跟国土局同步就行。

“同步也好,省得多些罗嗦事。”王一凡笑说。

“事情本身就很罗嗦。”潘宝山也笑了起来,“但祁书记硬压下来的事,也不能嫌罗嗦,还得一丝不苟地办好。”

潘宝山说事情本身就很罗嗦是实话,有些事他能猜想得到,当初采石场那么轻易地就把各个许可证办了下来,现在要收回吊销,应该有反馈。

没错,宋家正在潘宝山离开后,立刻就打电话给钟新义,说采石场要关停的事说了。

钟新义听了暗自一笑,感叹潘宝山到底是年轻好胜,刚捅了他一下就坐不住了,立刻还以颜色。以钟新义的想法,如果能继续采取手段打击潘宝山,让他彻底失去锐气才好,但考虑到在采石场一事上,没有制衡点与他相抗,所以决定还是放弃。

“关就关吧。”钟新义对宋家正道,“时机不便也不能逞强,到头来还吃不了兜着走,走一步看一步,往后如果有机会再拾起来重开就是。”

“既然有重新上手的打算,那关停最好还是悄悄地进行,不能太宣扬。”宋家正道,“潘宝山说到时要请媒体来监督,看来还不合适。不过那倒也不用担心,我可以想想办法。”

宋家正说的想办法,是找关放鸣。关放鸣和宋家正是要紧的亲戚,当初梁延发在夹林想曝光抹黑党办失窃的事上,就是通过宋家正找的他安排了汪凡。

不过钟新义对此并不重视,说媒体都是歌功颂德锦上添花的,办真事很难得力,就让潘宝山折腾去,怎么宣扬都行。

可事实上,潘宝山并没有折腾,他有了新想法。

第一百五十六章系子

这几天,潘宝山盯在采石场的关停上,渐渐发现了点苗头。他打听了一下石子销售市场,发现有很厚的钱苗子,突然就动了心,为什么不趁机捞一把?既然自己要伸手,那么事情就得低调,完全没有必要让媒体参与进来吆喝。

一切都进行得悄无声息。

有个人按不住性子,何大龙,当他从钟新义那里得到消息后简直暴跳如雷。但钟新义安抚下了他,说采石场一天确实是好几万的利润,拖上一个月就是上百万,一下泡了汤难免让人心疼。不过那也得看情况,强求不来,万一事情闹大了相互掀底,最后影响到宏图小区开发可划不来。再说采石场关停也只是一时,以后也不是没有机会,完全可以重新拾起来。

钟新义说得没错,机会是有,但机会不等人。

潘宝山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操作了,他找李大炮商议,让其幕后指挥,安排人采石。

李大炮有点担心,他知道采石场背后的厉害关系,跟局长钟新义有关。不过他也不跟潘宝山绕圈子,直接说出了顾虑。

“什么叫幕后?”潘宝山听了哈地一笑,“就是把幕障做厚一点,在幕后就很安全了。”

“那一定要注意防范,把事情做严实。”李大炮道,“采石场一关一开,估计何大龙那边要红眼,备不住要下手捣乱,要不隔三差五来骚扰滋事也不是办法。”

“那个倒真是很头疼。”潘宝山道,“不过水来土掩嘛,也没什么,到时把安全保卫工作做足就行。”

李大炮不同意潘宝山的看法,他说有钟新义在就谈不上安保。

“钟新义真能一手遮天?”潘宝山道,“到时抓到闹事的人就交给你狠狠处理,铁证摆着呢,还能有反复?”

“老弟你可别那么说,闹事没有不动手的,动手没有不受伤的。只要有人受伤,责任就难讲了。”李大炮道,“钟新义稍微动动嘴一下,处理起来有偏重,到时正当防卫就成了防卫过当,有理也变得没理,照样要进局子。”

潘宝山听后叹了口气,皱起眉头。

“当然,也不是没有办法。”李大炮安慰道,“能不能借个公家的外壳?只要有那层防护,事情就好办多了。”

“怎么不能,本来打的旗号就是公家号牌!”潘宝山顿时精神一振,“别忘了开采点肯定是要换位置,目的就是为了打报告说是新规划选址的蓄水库,既为了夹林丘陵地区的抗旱,也为了生态观光农业的亲水项目建设,完全是彻头彻尾的政府工程!”

“你早说不就行了嘛!”李大炮大笑起来,道:“老弟你可知道,个人势力再强大,也不能愚蠢到跟政府作对,不管是哪一级的都不行。这个道理钟新义应该明白,所以他不会支持何大龙瞎捣蛋,否则就是给自己惹麻烦。”

“哦,哦。”潘宝山恍然大悟,道理很浅显,只是刚才自己没朝那上面想,“那就好,咱们分分工,你负责找人出面谈合作,我负责办手续。”

办手续可易可难,打着祁宏益的幌子就不难,潘宝山就是这么打算的,但不管怎么说,事情要做得像。

潘宝山花了一天时间,在原采石场附近察看,最后在不远的地方确定了一处绝佳位置,无论是从开挖难度还是运输便利上看,都非常合适,而且确实也能起到给周围岭地抗旱的作用,还又可以照顾到与夹林水库的呼应开发。

在此基础上,潘宝山搞了个开挖规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