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逍遥-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宝山心里一个荡漾,但马上强压下来,转身奔向祁宏益办公室。刘海燕望着潘宝山的后背,稍稍皱了下眉头,摇头暗笑了一下。

这个潘宝山没在意到,他只是一头劲来到祁宏益办公室,把建路资金落实的相关情况汇报了。祁宏益很满意,问施工的情况准备如何。

祁宏益问这话有用意,面对九百多万的项目,他刚收敛的心,又一次动了。

“为了面上好看点,准备公开招投标。”潘宝山道,“当然这只是个想法,类似的事情我没经过手,还不熟悉套路。”

“嗯,公开招投标公平公正,不会让人说出什么。”祁宏益道,“不过就目前来说,咱们县在这一块还不是太规范,整个市里也一样,那是个有待完善的领域,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留点意,既不能让人钻空子,也不能死搬照条,守着条条框框做事也不可取,总之呢,一切要从能快速推动工作实际出发,把事情办好。”

“知道了祁书记,这事我会用心的。”潘宝山已然听出了祁宏益的话外之音,便不再逗留,退出办公室后直接找杨涛对接。

杨涛久坐秘书,已经被培养出了奴性,见了领导就抖和,他一见潘宝山进办公室,立刻起身笑迎,“哎哟潘县长,有事招呼一下就行,还亲自过来了!”

“刚刚在祁书记那里汇报工作,正好经过。”潘宝山笑笑,干咳了两声,用很随意的口吻说道:“杨秘书,现在搞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正在要进行道路修建工作,在施工方面,你看看有没有安排?”

“有!”杨涛忙道,“潘县长这么照顾,真是谢谢了!”

“不用客气,都是自己人嘛。”潘宝山道,“既然有的话,你就张罗一下,到时我跟涉及到的乡镇打个招呼,让人直接过去接洽。不过也不是那么随意,该走的形式还是走的。”

“知道,那也得照一定规矩来。”杨涛笑道,“潘县长放心就是,我马上就联系施工队伍。”

“那就好,尽快联系准备,因为工期很紧,拖不得时间。”潘宝山道,“明天再给我个确信,以防有变。”

潘宝山说是明天,当天晚上杨涛就回话了。他已经从祁宏益那边得到了指示,说一切就绪。

到了这一步,潘宝山有些话才说,他告诉杨涛,这项工程要进度和质量一起抓,尤其是进度,一定要赶前不敢后。杨涛回答说进度和质量都不会有问题,没有速度不好表现,没有质量不好交待,肯定都会做好。而且要是工期特紧,春节完全可以不停工。

春节不停工,潘宝山也不赞成,大过年的谁不想回家热乎,边说春节停工还是需要的,只要时间不要太长就可以,而且刚好天气冷,有些施工环节也不合适。杨涛不含糊,说那就休六天,从年三十到初五,初六开工,也是个好日子。

施工方面的事定得不差多了,潘宝山又下去到几个乡镇转了一圈,分别把修路的事说了下,现在要分散施工,各乡镇负责境内路段的招投标工作,而且给出了一定暗示,表明祁书记的秘书杨涛有话要说,都先别急着发包。

把项目分散开来修建,潘宝山这么做也是为祁宏益着想,本来如果祁宏益不插手的话,他就打包一次性甩出去,也用不着跟乡镇罗嗦,干净利落。但现在祁宏益要插手,所以还得注意点要分散开来,九百多万的项目体量太庞大,一下揽下来诟病太多,而一分为四,相对来讲就好多了。

不过这样也有个弊端,分散开来目标多,盯得人也多,有些还打不开面子。

郑金萍那边就碰到了个难题,王涵没头没脑地探了过来,想捞一把。郑金萍在接触冯德锦时没少麻烦他,所以很难开口拒绝,没办法只好找到潘宝山支招。潘宝山说不太好周旋,只有剁一小截给他,刚好把他也圈进来。

于是,潘宝山找到杨涛,说夹林那边有点安排,让一小份出来。杨涛也很有眼相,这种事犯不着再调过头去跟祁宏益讲,只是跟他亲戚点了一下,说地方政府也有关系照顾,不可能全拿。

事情就这么安排下去,快速推进,没几天便破土动工。

潘宝山暂且没有其他事,动辄就到工地上看,眼瞅着路面不断延伸,心里头很是乐滋。

春节前几天,当潘宝山又来到夹林的时候,接到了李大炮的电话,说要去县城找他。潘宝山说不用去县城,他就在乡里,正在工地上。

“嘿,那也真巧!”李大炮笑道,“老弟,现在你是县长了,喊你老弟还有点犹豫。”

“李所你可真不够爽快。”潘宝山笑道,“跟我还客气什么?”

“那倒也是,不过老弟,逢到场面我也还是有数的。”李大炮道,“那些就不说了,等会你有时间的话就来所里一趟,指导下工作?”

“指什么导,抽抽烟喝喝茶吧。”潘宝山笑道,“我这就过去。”

来到派出所,李大炮到门口迎接,将潘宝山引进办公室,没说两句便拿出一张银行卡,往潘宝山手里一塞。

“李所,什么意思?”潘宝山一时没反应过来。

“采石场的利润。”李大炮把声音放得很低,“一个多月的利润,刚好到年底了结算一下。”

“多少?”潘宝山低头看了看卡。

“按定下的规矩,净利润的一半,二十万多点。”李大炮道。

潘宝山小小地一愣,觉得手中小小卡片还真有点分量,“不少嘛。”

“这还叫不少?”李大炮嘿嘿一笑,“刚上手还有点生,过了春节慢慢来,到时肯定翻番!”

潘宝山也笑了,犹豫一下道:“怎么感觉这钱拿得有点不踏实。”

“有啥不踏实的!”李大炮道,“辛苦劳动所得!”

“我可没出什么力。”

“你出的是脑力,不是体力。”李大炮道,“拿点回报应该很坦然,别当回事,当回事的应该是喝酒,自从你当上了副县长,咱们还没坐下来庆贺一下呢,还有小刘,她也成副乡长了,也要恭喜一下,今天刚好是个机会,我做东。”

潘宝山想想也是,升职后还没和夹林这边一帮人正儿八经地坐过,便同意了,而且还提出去县里请一个人,黄开建。李大炮和黄开建不陌生,当然乐意,随即安排了车子去县里请。

其他人黄开建也都让人发出了邀请,王三奎、伏广波、老王、邓如美、蒋春雨还有郑金萍,一一通知。

看看时间还早,潘宝山去了产业园一趟,最近一直忙着,也没和邓如美好好见一面。

现在邓如美的心思几乎全放在了蘑菇种植上,在她的精心运作下,收益暴增,但为了扩大规模,她把利润又全投到了生产上。见到潘宝山的时候,邓如美很有信心地说,当初他说的目标还真有可能实现。

“我就说嘛,赚个百万千万的不成问题!”潘宝山笑道,“这也充分说明我眼光是很准的,对不对邓姐?”

“潘大县长,你就别自夸了。”邓如美笑道,“到底是这官一大,口气也不一样。”

“嗐,瞧你说的。”潘宝山在邓如美面前不拘谨,“邓姐,起码对你来说我还是那个潘宝山,可一点都没变啊。”

“那可不一定,你升职后来夹林多少趟了,又来看过我几次?”邓如美笑道。

“都忙工作了,没半点得闲。”潘宝山道,“得抓紧干出点动静来表现呐。”

“知道你忙,你连刘江燕都没专门看过。”邓如美道,“那可不太好,女人都想被男人宠的。”

“你怎么知道我没看过刘江燕?”

“我跟刘江燕经常见面啊,我们是朋友。”邓如美道,“还有蒋春雨,没事还经常结伙到富贵酒楼去吃饭呢。”

“欸哟,你说说,你们怎么凑到一块了!”潘宝山很是感慨。

第一百六十一章习惯的养成

潘宝山油然的感慨让邓如美呵地一笑。

“我知道你感叹什么。”邓如美说,“没有相对独立感,有点小秘密也没法藏了是不是?”

“这,这都说哪儿去了。”潘宝山歪头笑笑。

“别不承认,男人那点心思我多少还是懂点的。”邓如美笑道,“心思可以有,但别轻举妄动,一不小心动了,也不要过火。”

“你说得有点玄奥。”潘宝山摸摸头,“不懂。”

“不懂就不说了,现在说点正事。”邓如美道,“我打算再上几个种植大棚,现在的产量根本就不够销售。”

“可以。”潘宝山一下拿出李大炮给的银行卡,“这里有二十万,刚好投进去。”

“嚯,这么潇洒,随意就一掏就二十万。”邓如美笑道,“是不是到处受贿啊?”

“哪里是受贿,完全是劳动所得。”潘宝山得意地说道,“我跟李大炮合作,幕后操作了采石场,这是利润分成,刚刚拿到手。”

“很有经济头脑嘛。”邓如美道,“不过宝山,我劝你还是小心点,这种钱不易赚,总归是有风险。”

“接卡的时候我也闪过这念头,但不拿白不拿。”潘宝山道,“再说现在公司扩大规模不是要钱嘛,刚好用上。”

“稳扎稳打地发展已经不成问题。”邓如美道,“不用你分什么神。”

“要不,以后石子场的分红,由你来出面跟李大炮交涉,就说是我入股你公司的。”潘宝山道,“这样就不用我经手。”

“也行,找个机会把事情商定下来就行。”邓如美道,“这种事你的确还是少出面为好。”

“我只管运作。”潘宝山笑道,“对了邓姐,下一步我打算以县政府的名义,对蘑菇种植加大些扶持力度,来点大手笔。”

“到什么程度?”

“当成县里的重点项目来对待。”潘宝山道,“到时可以争取银行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用那种钱来扩大规模才叫带劲。”

“要是真有那种力度,公司的发展真能大步上台阶。”邓如美道,“现在市场机会很好,有大投入绝对就有高回报,稳赚不赔。”

“争取尽快,但也有个过程。”潘宝山道,“搞大手笔要得到祁书记的点头。”

“其实也无所谓,按照现有的状况也很好,五六年的样子也就可观了。”邓如美道,“时间说长也不长。”

“五六年还不长?”潘宝山道,“人生能有几个五六年,能抓紧当然要抓紧。”

“对你们从政的人来说那样。”邓如美道,“对于经商的人来说不是,就是等到六十岁,一夜暴富也不是没有可能,只要还有雄心就有希望,这点跟从政不一样的。”

“你说得对,所以我一直不敢放松更不敢放纵。”潘宝山道,“有时想想也茫然,这么做到底为了什么?”

“名和利呗,人的一生多是在追名逐利。”邓如美说完笑了起来,“别把话题谈得那么深沉,追求名利并不见得是坏事,那也是一种向上的状态。”

“我感觉潜意识里确实是在为名利而忙活,不过我还想着要实实在在做点事情。”潘宝山道,“这可不是自吹,真有这想法。”

“我相信,也希望你一直坚持下去。”邓如美道,“所以你身上有一股让人折服的人格力量,简单的说,就是好人与坏人的区别。”

“不能给我戴高帽子,我可不是什么好人。”潘宝山道,“心里也时常会冒出邪恶的想法。”

“我知道。”邓如美点点头。

“你知道什么?”

“邪恶想法的根源。”邓如美道,“无非是跟女人有关。”

潘宝山歪头笑笑,“你对男人太了解了。”

“不是我对男人太了解,我说的是男人本性,好色。”邓如美道,“其实不只是男人,女人的那种想法也挺强烈。”

“哎呀,邓姐,你给我好好说说!”潘宝山听得很来劲,“女人在那方面,对男人到底抱着个什么心态?!”

邓如美看看潘宝山一脸的急耐,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这么感兴趣?”

“也不是。”潘宝山正了正表情,扬了扬脖子,“就是随便问问。”

“我看不是。”邓如美说话一点都不客气,“不难看出来,你有控制身边每一个女人的**。”

面对邓如美的直接,潘宝山探头“噗哧”一声,笑道:“嗬,哪个男人不那么想?”

“你说得也对。”邓如美道,“男人是差不多都一个样,有强烈的贪婪欲。”

“刚才你说女人也一样的,在那方面的想法也挺强烈。”潘宝山笑道,“你就详细说说,怎么个强烈法,有什么心态。”

“说白了就是两个男人的问题,说穿了也就是人性的问题。”邓如美故作神秘地一笑,“能明白吗?”

潘宝山皱眉低头,道:“能明白后一半,是人性的问题。女人也是人,是人都有**,有想法也正常。”

“没错。”邓如美道,“你可能没见识过,那些素面朝天,默默地工作,下班后提着菜篮上街,然后回家下厨拿铲勺忙活的女人,看上去应该没什么无求无欲,但她们扒住床沿大叫的时候,没准比那些花枝招展的女人更生猛。”

“你补充解释得够透彻。”潘宝山笑道,“那前一半是什么意思,两个男人?”

“许仙和法海。”邓如美道,“我在书上看到的,每个女人的心里都有这两个男人的影子。”

“明白了,风格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潘宝山点头笑道,“也就是说,女人也想品尝不同的口味的男人。”

“至少我是那么认为的。”邓如美点点头,“即使是同一件事,但快乐的体验也许是不相同的。”

“今天算是长了见识。”潘宝山听后笑道,“你讲得太好了,回去我要好好琢磨琢磨,充分消化吸收其精华。”

“跟你讲这些,现在有点后悔了。”邓如美摇头道,“万一你要是不断去实践检验,那我可真成了祸首。”

“嘿,本来还没有想法,不过你这么一提醒,还真有那念头!”潘宝山笑了起来。

“有想法?等会中午喝酒时多喝点让酒精烧烧,就什么念头都没了。”邓如美说完,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个账本,上面是经营账目。

潘宝山本不以为然,不过看到最后的利润数字却很是吃惊,从运作到现在,已经盈利将近五十万元。

“效益还真这么好!”潘宝山道,“这下我更有底了,一定要把这蘑菇种植扶持成富祥的强势产业,到时美味菇业公司自然也就成了县里的龙头企业!”

对此,潘宝山真是信心十足。

信心一足,心情自然高兴,喝酒的时候潘宝山有点放开,再加上又都是老面孔老朋友,喝了很多。好在时间拖得比较长,直到下午三点多才结束,只是有点头重脚轻。

这种状态放在平常,潘宝山就留下来过夜了,让司机先走,第二天再过来接或者让夹林这边安排车送。但今天黄开建在场,他肯定是要回去,所以潘宝山陪他也一起回县城。

路上,潘宝山小睡了一会,快到县城的时候才醒。

“哎呀黄书记不好意思,喝多只顾睡觉了,也没跟你聊聊。”潘宝山睁开眼后,打了个哈欠说。

“想聊的话机会多了。”黄开建道,“往后一直都会很清闲,就是你太忙闲不下来,但那也是好事,越是忙,提拔的机会就越多。”

“提拔的事暂且就不想了”潘宝山笑道,“才多长时间就从副科升到了副处,速度这么快也该知足了,得稳一稳。”

“知啥足?快和稳不矛盾!”黄开建道,“很多事都是乘势而上的,打个停留便会延误时机。就拿我来说,王法泰已经回了话,春节后县里两会一开,我就到县政协副主席的位子上了。为什么?还不是我就着机会盯紧了王法泰,让他努力争取过来的?你也一样,工作上该表现的要表现,幕后该找关系争取的要争取。我就发现一个问题,你有点小看刘县长,有事一般也不找她。”

“我觉着吧,有些事用不着找,能帮的她自然会帮。”潘宝山道。

“嗯,你说得可能也对,毕竟你们是一家人,而且刘县长人很好,也不用多说。”黄开建道,“但不管怎么说,你得主动一点,有些想法得让她明白。”

潘宝山觉得黄开建这话说得很对路,有什么想法是该先向刘海燕透露一下,扶持蘑菇产业的事就是,先跟她讲讲得到她的认可再说,然后再跟祁宏益汇报。

有了这想法,潘宝山送过黄开建后便直接回家,已经过六点钟,如果刘海燕晚上没有避不开的应酬,也该到家了。

这会儿刘海燕刚到家,提了几斤黄瓜,现在她被迫养成了吃黄瓜的习惯,隔两天就要带点回来,每天晚上吃上一两根。

这一切,都源于那次出现在厨房垃圾桶里的那几截断黄瓜。

第一百六十二章保全之计

刘海燕是个比较传统的女人,在那种事上有一定的矛盾性。生理上,旺盛需求让她没法抗拒,而心理上,固有的道德观念又让她觉得那是很让人鄙夷唾弃的事。因此,她对所使用的工具:黄瓜戴套,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行乐事之前,看着很顺眼,而乐事之后,看到了就会感到脸很烫。

很自然,刘海燕就有了个习惯,在做过自乐之事后,总要把瓜和套分开来,而且她甚至都不愿意把它们留在卧室里,也不想看到那两样用过的东西靠在一起,那让她很不舒服,所以在丢掷的时候便有了个规律,黄瓜投到厨房的垃圾袋,套子则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