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医-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依看了她一眼,眸光凝重,认真地说:

    “虫子太多,在体内排不出来,全部堵塞在肠子里,用药是打不下来了,只能就这么堵着,若是一直这样子堵下去,别说是大夫,就是大罗神仙也救不活,除非……”

    贾娘子一阵绝望,在阿依还没说完时便已经呜呜地哭起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章 一个人的开腹术

    贾娘子泣不成声,李三婶急忙拍着她的背安慰她,她是个老人,经历的事情多心也沉着,听到阿依说了“除非”,浑浊的眼珠子一亮,急忙问:

    “神医,你说了‘除非’,莫非五儿还有救?”

    贾娘子一听,浑身剧烈一颤,登时止住哭泣,满脸涕泪带着强烈的期盼,激动地望着阿依。

    阿依皱了皱眉,郑重地道:

    “我这么说吧,他的病用药是不行了,即使再高明的大夫,他的病情这么重,也治不了。可若是不去医治,结果只有那一个。我的法子是在他的肚子上用刀切个口,把里面的虫子拿出来再缝上,若是他能一直活到缝合结束,问题就不大。

    简单来说就是,不开这个刀,他不行得能慢一点,但照现在的情况来看,也撑不了多久了;若是开这个刀,他有可能活着也有可能会死去。选择开刀或是不开刀,你们自己来决定。”

    开刀有风险,阿依虽然觉得现在的情况贾小五选择开刀会更好,但她绝对不会替家属和病人决定。利害关系已经明白地摆出来了,至于对方怎么来选择,她既不会去固执地追问,也不会去劝说。

    身为五儿的母亲,无论贾娘子怎么选择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好,阿依这个外人即使拥有医术也不会装作很了不起地去干涉。

    贾娘子的脸色刷白,不仅仅是贾娘子。李家母子的脸色同样青白交错,惊疑不定。

    阿依想了想,又补充一句:

    “要决定的话还是快点决定。因为若是要开刀,开的越早,活下去的希望越大,若是再继续恶化下去,连刀也不用开了。”她说着,坐在床边的小凳子上,取出针囊以针刺尽力替贾小五缓解疼痛。

    贾娘子浑身剧烈一颤。李武瞪大眼睛,结结巴巴地说:

    “神、神医,你说要把五儿的肚子切开。那、那样人岂不是……”

    因为阿依连续数日废寝忘食地义诊,兴安县的百姓已经把她当成神一样的存在。她是真心实意地帮他们治疗,这份诚意即使是他们这些没念过书的乡野村夫也能深深地感觉到,大家的心里对她自然是信任的。可是她的这个提议实在是太惊世骇俗。如果不是她为他们尽心尽力诊治过让他们心怀感激。其他人若是敢说出这样的话,必然会被县民们当成妖怪烧死。

    “把肚子切开人还能不能活,这一点你不用问,开腹术我做过,那个人活下来了,虽然短时间内有很多饮食生活上的禁忌,但活着是没问题的。”

    阿依直截了当地回答,顿了顿。又说:

    “但你们也别以为这是帝都常见的治疗方法,即使是在帝都。像贾小五这样的病况,也没有办法再治疗。我只是提供一个冒险的治疗方法,像我刚刚说的,不开刀谁也救不了他,即使开了刀,他能活下去的机会也只有一半。”

    “我们开!”她话音未落,贾娘子已经咬着牙,虚弱无力却十分坚定地挤出一句,紧接着望向阿依,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小妇人相信神医。”

    “你别相信我,我向你保证我会尽力而为,但即使尽力而为了,结果也不一定就是好的。”阿依郑重告知。

    “小妇人虽然只是一个没见识的村妇,却也明白大夫是医病的,不是医命的。神医那样辛辛苦苦地为五儿诊治,却什么都不肯收,小妇人对神医感激不尽,五儿就交给神医了,无论是死是活,那都是他的命!”贾娘子抹着泪,满面悲戚地说。

    阿依面色凝重地点点头,转身对着墨砚道:

    “墨大人,我要给他开刀!”

    “我是不会给你打下手的,我晕血。”墨砚捧着茶杯,煞有其事地回答。

    鬼才相信你晕血,你是晕肠子吧!

    阿依忍住想要翻白眼的**,表情郑重地对他说:

    “我需要一间干净亮堂,用烈酒杀过的房间。”

    “钟灿,去让何县令准备,快。”墨砚淡淡地冲着屋顶吩咐了句。

    “是。”紧接着,钟灿也不知道从哪里回答了句,阿依仰起头找了半天也不知道钟灿刚刚究竟是藏在哪里的。

    贾娘子知道儿子马上就要动刀了,心里自然惶恐,却又无可奈何。不开刀会死,开刀了有可能会活,这么简单的账即使是她也能算得明白,她想让儿子活着,哪怕只有一线希望。

    她跪在炕沿前一边哭一边安慰着饱受疼痛折磨的贾小五,李武和李三婶站在一旁,一面安慰贾娘子,一面安慰已经疼得哭出来的贾小五。

    阿依趁机走出倒座,背着手立在院子里,垂着脑袋,看似是在看太阳斜射下来的光影,其实她是在脑内把待会儿要进行的开腹术演习一遍。

    进行切除肠子的开腹术虽然没有上次给邱鹤开腹的风险大,前提是不会大量出血,并且贾小五才十一岁,又因为家境不好矮小瘦弱,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撑下来。可若是不开刀,那绝对是撑不下来的,这就是俗话说的伸头也是死缩头也是死吧。

    墨砚从屋里出来,站在她身旁,斜睨着她,狐疑地问:

    “你一个人能开刀吗?”

    他虽然知道她在邕城时给邱鹤开过刀,但那时因为有秦泊南在场,还比较保险。他不是担心那个叫贾小五的是死是活,他是死是活关他什么事,他是怕她会因为失败而大受打击。

    “我学过的。”阿依简短淡漠地回答,她正在一心二用地模拟进行开腹练习,因而面上有些心不在焉。

    “我说的不是这个,”墨砚见她不把自己放在心上,有些不悦,凉飕飕地道,“我是说没有秦泊南跟着,你一个人能行吗?”

    阿依微怔,没有觉察到他语气里的酸意,反而看着他,郑重地回答道:

    “我虽然是先生教出来了,但我也是一个独立的大夫,我虽然不敢跟先生比肩,但我也是经过日日夜夜刻苦练习过的,若是没有先生跟着就不行,那还算是个什么大夫。”她话一说完,便到一旁准备麻醉药去了。

    她的义正言辞让墨砚的嘴角狠狠地抽了抽,她也只有在这种时候才会坚决明确地和秦泊南划清界限,以表示她已经从秦泊南那里断奶了。

    何县令的办事效率奇快,反正兴安县也没有什么大事需要他去处理,宽阔明亮的房间很快便准备好了,也去大集街紧急征用了最烈的烧酒,用烈酒将房间从上到下杀了一遍。

    兴安县里也没什么特有效的药材,阿依的手里有之前已经配制好做成丸药的麻醉药,要用的时候以热热的烈性烧酒化开,人喝下去之后二十个数就会见效。

    贾小五被李武抬到室内的板床上,房门被钟灿从外面关上,隔绝了贾娘子和李家母子担忧惶恐的视线。

    何县令也觉得很新奇,竟然还有开腹取虫这样的治病方法,不过他之所以积极地站在病房门口,那是因为墨砚正大喇喇地坐在病房外面。何县令几次请墨砚进入暖室他也不听,何县令无奈,只得一咬牙陪着,并命人多多地在墨砚的扶手椅周围升起炭火盆取暖。

    墨砚之所以坐在病房外头,不是因为担心贾小五是死是活,而是万一阿依的开腹术做失败了,他好歹也能安慰她两句,省得她哭出来了。

    他太小瞧阿依了,病房内,阿依用兴安县现有的草药熬制成的草药水洗过手,用于开腹的器械早已煮沸擦拭干净,贾小五也已经被麻醉过去了。

    贾小五出来之前他娘应该给他擦洗过肚皮,今天他的肚皮很干净,阿依用烈酒在那高高地凸出来的肚皮上抹了一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在贾小五肚皮上最为鼓胀的部位深深地划下一刀!

    她对自己的手艺并不担心,即使秦泊南不在她身边。

    事实上,她在帝都时虽然的确经常跟秦泊南合作练习,但私下里她自己练习的次数同样很多,对于开腹,她拥有许多一个人的经验。更何况上一次她与秦泊南联手成功了之后,邱鹤的存活大大地增加了她的自信心,也让她确认了这一项医术是正确可行的,自那以后她拼命地挤出时间加倍练习,即使只有她一个人,她也绝对没有问题。

    只是在肠道被打开之后,她就不太淡定了,虽然之前她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然而上百只蛔虫在肠道里密密麻麻地聚集成一团,弯曲蠕动,爬来爬去,那画面实在是太具有冲击性,即使是她也不想再看下去。开膛破肚的画面没有让她觉得恶心,一堆白花花红彤彤的虫子倒是让她小脸刷白,差一点吐出来。

    她没有心情去数,只是模糊地觉得她大概从贾小五的肠子里取出了一百来条虫子。粗略扫了一遍应该没有了,就算还有漏网之虫日后也能用药物驱除,她麻利地切掉贾小五已经坏死的部分肠子。感觉到贾小五虽然仍旧在呼吸,却呼吸微弱起来,她心下一沉,手指上下翻飞,有条不紊地将肠道缝合,又将腹腔的皮肤一层一层地缝合上,幸好过程中没有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

    待最后一层皮肤缝好之后,贾小五的呼吸还算稳定,汗流浃背的阿依长长地松了口气,不经意望向盘子里那些还在蠕动的蛔虫,苍白的小脸霎时扭曲起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一章 失踪的矿工

    病房的门终于开了,贾娘子两腿发软,被李三婶扶着,泪流满面地望着从里面走出来,衣服上还沾着触目惊心血迹的阿依,还没等阿依开口,因为过于恐惧,她的身体比刚刚颤抖得更厉害,她眼含悲戚地望着阿依,没有流露出一丝期盼,仿佛是在恐慌一旦露出一点期待的眼神,上天为了报复她就会将她的儿子收走一样。

    墨砚端端正正地坐在扶手椅上,本靠着靠背,见门开了,身体下意识向前倾,待看清阿依面色如常,眼神没有异样后,稍稍放心,又不动声色地靠回椅背上。

    阿依的心里也放下来一半,因为松了一口气,又对这结果感到欢喜,连眼神也比往日柔和了许多,对着贾娘子温声道:

    “现在看上去没有大碍,麻醉药退了他应该就会醒来,我会再留下来观察他七天,如果没有什么异常反应,伤口愈合得也很好的话,七天以后他就可以回家了,回家以后最好再多养个一年半年的,别做太重的活就行了。”

    贾娘子泪水汹涌,在阿依话音刚落时,狂喜与激动仿佛抽干了她的全部力气,她膝盖一软,扑通一声重重地跪下去,一边捂着嘴大声地哭出声来,一边深深地磕下头去,泣不成声地说了一句:

    “多谢神医!”

    阿依双手交握地垂在身前,望着她,歪了歪头,眼眸里掠过一抹温煦的笑意。

    墨砚靠在扶手椅上,搭在扶手上那雪白纤长的手指屈起。缓慢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望着她温煦如水的眼眸,唇角勾起一抹不易被察觉的笑意。

    因为麻醉药太过强效。贾小五直到夜半时分才醒来,让阿依觉得自己的麻醉药还是再改良一下,按照药效的强烈程度分一分等级更好。

    贾娘子对儿子延迟苏醒并不在意,只要儿子能够平安地醒来她就已经很满足了,见儿子真的醒来了,虽然颜色不好,但却还活着。她对阿依感激不尽,拉着阿依的手一个劲儿泣不成声语无伦次地道谢。

    李三婶也很欢喜,握着阿依的手颤颤巍巍地问道:

    “神医。你这么费心地帮我们诊病,我们却连个医费药费都没给你,神医对我们家的大恩大德我们无以为报,神医能不能告诉我们神医的高名大姓。我们也好替神医立个长生牌。每日供奉,以谢神医对我们的大恩大德。”

    “是啊是啊,”贾娘子闻言急忙擦干眼泪,语气急促地跟着追问道,“小妇人还不知道恩人的姓名,神医能不能告诉小妇人神医的姓名是甚,家住哪里,小妇人也好请些高香天天给神医吃斋念佛。祈福神医能够长命百岁。”

    只是一个名字,阿依在她们殷切的眼神里自然不好意思拒绝。可她又不愿意说自己的名字,一是不想因为这种事情出风头,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因为她不愿意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名字,因为她没有姓氏,每一次被迫说自己叫什么名字时她都会觉得有些窘迫。

    “大娘子不用客气,我是来自帝都百仁堂的大夫,姓名我就不说了,大娘子若是想祈福的话,不如帮我祈求百仁堂能长长久久地繁盛和顺下去,因为我最希望的就是我所在的百仁堂能够一直繁盛和顺下去。”

    “百仁堂?”李武是个男人,过去也曾出去闯荡过,闻言一愣,连忙问,“神医所说的百仁堂可是咱们大齐国第一医馆兼药行的那个百仁堂?听说百仁堂的东家是当今皇上亲封的济世伯,济世伯最是仁济爱民,时常帮助重病的穷苦人且分文不取,救人于病痛,以医术普济众生,人称‘妙手医仙’。”

    阿依没想到会在这样一个闭塞的乡镇里听到先生的名字,果然这就是威望么,她一点也不觉得李武用词夸张,朱红的小嘴不由自主地勾起喜悦的弧度:

    “我的医术就是济世伯教的。”

    李武闻言,又是惊又是喜,激动、感慨而又兴奋地抚掌大笑道:

    “原来神医竟是济世伯的弟子,难怪我觉得神医的气度做派如此眼熟,原来是有渊源的。不瞒神医说,那一年我外出去往宿州,不料却在途中身染重病,盘缠用尽,又被客栈的伙计赶出来,露宿街头,连去乞食的力气都没有,是济世伯路过不嫌肮脏把我捡走,为我医好了病,不仅不收分文,还赠我盘缠让我搭车回乡。济世伯的宽宏气度与神仙一样的风采我这辈子都难忘,那个长生牌我家里现在还立着,没想到时隔数年神医的弟子竟然又救了我老娘和我的外甥。”

    他说着说着竟感慨万千地红了眼眶,哽咽着道,想必当年露宿街头时是极艰难的。

    “原来竟是恩人的弟子,济世伯当年救了老婆子的儿子,恩人的弟子又救了老婆子和老婆子的侄孙儿,老婆子也没什么能报答的,恩人,受老婆子一拜!”李三婶说着,竟颤颤巍巍地跪下去,李武和贾娘子见状,也一齐跪了下去。

    阿依觉得他们下跪的次数太频繁了些,十分不习惯,连忙把他们一一拉起来,心里却又因为他们口中的那个“弟子”把心里的忧闷情绪给勾了起来,眼里的笑意也淡了几分。

    病房外,墨砚又听到了“百仁堂”和“济世伯”这两个词,心里一阵不爽,本来让钟灿泡了热茶来给她喝,现在他不打算给她喝了,于是拿回去自己喝了。

    因为贾小五的这场急病,阿依和墨砚的行程又耽搁了。

    有了上次的经验,阿依在贾小五还没有因为排斥反应而产生发热症状时便给了药,再加上贾小五这次的开腹术没有之前邱鹤的凶险,因而贾小五恢复得还算不错,卧床静养到七天之后,虽然体力仍旧很虚弱,却已经能在母亲的搀扶下下床行走了。

    阿依又将一些为了日后康复在饮食和生活上的禁忌交代给贾娘子,贾娘子一一记下了。

    贾小五在卧床静养期间,只有贾娘子一个人照顾,每天还要回家一趟去看看留在家里的女儿,阿依见状,有些好奇地问李三婶:

    “贾小五这也算是生了场大病,贾大娘子一个人又忙不过来,怎么没给贾小五的爹去封信?”

    “神医你不知道,三娘她家男人早在五年前就经人介绍去古县的矿上做工了,先前三两年还托人往家里稍工钱,可是后来渐渐地就没了音讯。阿武曾经去古县找过两次,不仅没找着那处矿,连当初介绍大力去矿上的那个人也没打听出来。唉,也不知道大力现在究竟是死是活,到底去哪儿了,家里娃子这么多,全靠三娘织布种菜贩卖,这些年可苦了她了。”

    阿依没想到事情真相竟然是这样,她之前本以为贾娘子的男人是外出做工了不方便回来,现在听起来好像是那个人失踪了,她皱皱眉,问:

    “贾小五的爹爹难道是跟不认识的人出去做工了?”

    “那个人是从古县来招工的,他说他手里有个矿,需要人手,给出的工钱很高。咱们县太穷,各家孩子又多,一共有十来个男人跟着去了,却没有一个回来的。”李三婶说起这个,布满褶皱的脸上尽是担忧和叹息。

    “那不就是失踪了吗,难道没人报官?”阿依连忙问,不过心里又有些奇怪,大齐国的人口贩卖虽然很猖獗,但贩卖的一般都是小孩子,能去做工的应该都是五大三粗的汉子,谁会闲着没事贩卖粗糙汉子,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