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赝医-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付丙荣得知赵全礼藏有大笔的钱财,便想去挖,正好军中有斥候,斥候最擅长的就是找东西,刻意地搜查之后,从赵全礼的床底下,挖出了一个大坛子,里面全是银块,合下来足足有上千贯,这些当兵的便把这些银块给分了。因为此事由谭正文而起,要不是他被揍了,大家也没这笔钱可发,所以把大头分给了他,算是汤药费,分了他两百贯之多,这可是好大一笔钱,谭正文岂有不激动之理,连带着早上胃口也好了。

    杨泽一边同他们说话,一边关注着吴有仁的帐篷,过不多时,就见帐帘一挑,吴有仁从里面走了出来。

    杨泽连忙起身,一举手中粥碗,叫道:“吴大人,这边有粥,过来吃些吧,或者你要是不喜欢吃粥,我让人给你弄些别的,汤饼如何,这镇子里就应该有卖的。”

    吴有仁点了点头,道:“有粥就好,不用麻烦了,吃完后,咱们好赶路!”

    说着话,走到了杨泽的旁边,坐了下来,杨泽亲自给他倒了碗粥,碗里面还挑了好几根咸菜,递到了他的手里。

    吴有仁喝了口粥,问道:“昨晚那人怎么样了,处理掉没有?这种人必须要处理掉,要不然麻烦可大了。”

    杨泽道:“已经处理掉了,昨晚我让人给他就地正法了,是按着违后宵禁之规的律法,处决的他,只处理掉他一个,别人我倒是没有为难,这不会有什么麻烦吧,要不然我再派人去处理一次?”

    吴有仁看了他一眼,笑道:“你倒是好心,只处理了一个,要是换我,有多少处理掉多少,反正是按着律法办事,又不是诬陷他们。你得知道,如果这时你不下手狠些,那以后麻烦来时,别人可对你不会手下留情的,京里那帮家伙,可狠着呢!”

    杨泽装出一副后怕的表情,道:“会有什么麻烦,那位齐尚书很厉害吗?也对,他可是尚书,好大的官呢!”

    吴有仁打了个哈哈,道:“尚书算什么,何况还只是个工部尚书。他身后的那位大人物才是真正的麻烦呢,昨晚那是小事儿一桩,只要处理那个只会敛财的小人物,就没啥了,可你要是进了京,碰到了那位大人物,就得小心了,那是真正的麻烦啊!”

    他很感慨地说着。看他脸上的表情,似乎很是痛苦,估计是吃过那位大人物的苦头,而且还没法报复回去,只能自己郁闷了。

    杨泽赶紧好奇地问道:“那是个怎么样的大人物?要是太麻烦的话,以后我躲着他走就行了,不会是某位王爷吧?我看如果不是王爷这样的人物,也没啥能让吴大人你为难的,普通人也没法给你带来麻烦啊!”

    吴有仁咦了声,道:“你不知那位大人物是谁?嗯。也对,你在宁北道这种偏僻地方,又怎会知道京里的事呢!”

    他顿了顿,道:“这也不是啥秘密,只是大家不好提她的名字,所以只能以大人物来称呼了,就像我这样。其实,她就是永安公主啊,算不上是最有权势的一位公主。可却是最难缠的公主。”

    杨泽一愣,不是王爷,而是位公主!好,那就放心了。自己都不用旁敲侧击。人家吴有仁就说出来了,看来齐尚书身后是谁,还真不是啥秘密啊!

    杨泽知道了自己得罪的是谁,小小地放下了心。他问道:“那咱们破坏了永安公主的生意,断了她的财路,她会不会记恨在心。以后找咱们的麻烦啊?”

    他一口一个咱们,努力把吴有仁拖下水,咱们是一条船上的人,兄弟以后要是落了水,你这当老哥的可得拉兄弟一把啊!

    吴有仁嗨了声,道:“林州这小破地方的生意,还只是从家赌坊里抽份子而已,永安公主知不知道都成问题,这种生意她多了去了,而且中间还隔着个齐尚书,她上哪儿能知道去啊,你就不用担心了。”

    杨泽想了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在普通人眼里天大的事,在皇室贵胄的眼里,可能连针眼儿那么大都算不上,自己担心根本就是多余的。

    杨泽放下了心,心情变好,他笑道:“这不是怕给吴大人你带来麻烦嘛,我这小人物她不可能知道的,可要是她记住了你,找你的麻烦,那就犯不上了。”

    吴有仁把碗里的粥喝完,嘎吱嘎吱地咬着咸菜,轻声道:“她还少找我的麻烦么,我跟她又不是一伙儿的,她要是不找我的麻烦才怪。有什么好担心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仅此而已。”

    杨泽没吱声,心里犹豫着,要不要问问吴有仁是哪个阵营的,可谭正文却忍不住了,他对于这种事儿最上心,厚着脸皮,巴巴结结地,也想和吴有仁搞进一个阵营,他道:“吴大人,那咱们属于哪个阵营啊?”

    吴有仁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杨泽,忽地笑道:“杨将军,你收的这个徒弟,这话还真多啊!”

    杨泽瞪了眼谭正文,斥责一声,这才对吴有仁道:“其实吧,小将也想知道吴大人是哪个阵营的呢,以后小将进了京,也好能得到照顾不是。”

    吴有仁脸色一正,道:“我在凤阁中任职,自然是听皇上的话,别人的话,没必要理会,杨将军要想得到照顾,只要对皇上尽忠即可,不管谁找你的麻烦,皇上都会护着你的,包括公主。”

    他的意思很明显,我是皇上的亲信,乃是帝王心腹,怎么可能和别人一伙呢!

    杨泽哦了声,连忙点头,表示认同,有女皇当靠山,自然是谁也不怕。可是……皇上干嘛照顾我啊,唉!

    谭正文一点觉悟都没有,吴有仁不稀罕答理他,可他仍旧锲而不舍地接着攀关系,又问道:“既然吴大人和皇上是一伙儿的,那公主干嘛要找你的麻烦啊,找你的麻烦,岂不就是等于找皇上的麻烦么?”

    吴有仁颇有些不耐烦,他道:“皇家,也是家,家里人口多了,自然就有麻烦,这不是很简单的事么,怎么连这个都不懂。杨将军,你须得好好管教一下你的这个徒弟,需知祸从口出,不管教好了,小心他进了京后,给你惹出祸端来。”

    说罢,他把碗往杨泽手里一塞,站起身来,去看铁花离他们了。

    杨泽把碗又塞到了谭正文的手里,道:“有东西吃,也堵不上你的嘴,以后别啥话都问,在咱们家乡这里还无所谓,顶多也就是招人烦,可进了京那就不行了,说不定真会惹出祸来的。”

    谭正文手里拿着碗,眨了眨眼睛,忽然小声道:“师父,这位吴大人,一定不是只和皇上一条心,他肯定还有靠山,而那靠山定和永安公主不对付!”(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一章 甘州

    杨泽大吃一惊,自己这个徒弟,除了占便宜,胡乱混日子之外,竟然还这份本事呢?怎么能看出来,吴有仁另有靠山,而且还和永安公主不对付?

    付丙荣很不服气,他向来不服谭正文,当然谭正文也不服他,他抢着道:“胡说八道,你又懂什么了,怎么看出来这些,难不成你去过京城,认识那个什么公主?”

    谭正文嘿了声,道:“难道非要去京城,才能知道这些么。刚才吴大人不是说了么,皇家,也是家,家里的人多了,麻烦自然就多了。你们从自己家里想想,要是家里人不多,那就从家族里想想。”

    杨泽眯起眼睛,稍一思索,便即明白,确实是这么回事。他刚才没想到,是因为在现代他的家族不大,没有纷争,穿越以后,又没兄弟姐妹,父母之爱全都给了他一个人,所以他更加没有这方面的感受,这才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可经谭正文一说,他便即明白了。

    如果一个家里子女众多,又是有权有势,孩子们便会开始争夺好处了。当然,不是每个家族都是这样的,但皇室家族一定会这样,那些王爷和公主们不打得头破血流,已经是很和睦相处了,基本上互相狠整,最后闹到出人命,那才是常态。

    吴有仁在凤阁里当官,做的是舍人这种秘书工作,那么女皇有什么想法,他定会第一时间知道,王爷和公主们为了争宠,当然要从他这里打探消息,而吴有仁只会把消息告诉给最亲近的人,也就是他的靠山,而不会给别的关系一般的人,这么一来,别的王爷和公主见拉拢不到他。那当然要找麻烦了,别看吴有仁说只听女皇一个人的话,那是纯属场面上的话,女皇年纪那么大了,吴有仁又有当宰相的理想,他要是不找个年轻的靠山,那才有鬼呢!

    杨泽点了点头,道:“不错,可不正是如此,老二。你还是有些头脑的,说出来的话,不全是隔夜饭。”

    谭正文得了夸奖,大为得意,道:“那是那是,徒儿向来不是隔夜饭,某人才是,只是他自己不知道罢了。”

    付丙荣大怒,隔夜饭指的不就是馊的么。他口舌上的功夫不如谭正文,想不出什么话来反击,便道:“天气冷时,隔夜饭也不会馊的!”

    谭正文大乐。道:“你承认就好。”

    “我承认什么了?”

    “你就是隔夜饭啊!”

    木根在旁吃了好几碗粥,咂咂嘴,道:“大师兄很馊吗?多洗澡就好了!”

    杨泽不理他们师兄弟之间的斗口,他也站起身。去辅助吴有仁,今天还要赶路,又是忙碌的一天。

    此后数日赶路。再无特殊事情发生,大队兵马走出了宁北道,进入了山甘北道。山甘北道比宁北道可繁华了许多,不但道路宽阔,而且大城极多,人口超过十万的大城市就有六七座之多,行商无数,到处都是良田,土地的利用率比宁北道要好的多。

    这日午后,杨泽带队来到了一座大城之前,这座大城是山甘北道最大的城市,也是州府的所在地,名为甘州,人口足足有三十余万,乃是北方排得上数的大城市。

    待甘州五里远时,杨泽回马,到了吴有仁的车前,问道:“吴大人,咱们的队伍要不要进城?可是要小将先派人进城,去通知一下甘州的刺史?”

    这段时间,每到一座城市,吴有仁都不让军队入城,一来不想骚扰地方,二来城内人多,住宿不便,万一再有人打铁花离的主意,处理起来会很麻烦,所以一直都是在城外驻营。

    可眼前的甘州不同别的城市,乃是山甘北道的首府,过境之时,按照道理,还是应该知会一下刺史的,所以杨泽才过来询问。

    吴有仁想了想,没马上回答,他从车上下来,眼望四周,道:“甘州向来繁华,城边都是田地,没有合适的地方让咱们扎营,看来只能进城了。”

    杨泽道:“那小将便派人进城去,要不然,小将亲自去?”

    “那也好,你办事我放心,你进城后,见了刺史把事儿说明,然后再去看看城里的驿馆,有没有地方安排咱们,甘州驿馆不小,住几百人是没啥问题的,关键是得把闲杂人等清理出去,尽量少让人知道俘虏的事。”

    杨泽心想:“这事儿哪瞒得住,好几百人进驻驿馆,估计不用天黑,就得传遍全城。”虽觉得吴有仁是多此一举,但一切小心为上,他自然答应,叫过付丙荣等三人,亲自进城去了。

    吴有仁则带着大队,先在城外等候,借这个时候吃饭,等着杨泽回来,好再进城。

    杨泽带着三个徒弟,进入了甘州城。

    甘州城相当地大,由于不是地处边疆,所以城墙也就并不是正正方方的那种,而是依着地势建造,从外表上看,有点类似于椭圆形,面积要比林州大上很多,还有一条大河从东至西贯穿全城,把城市分成两边,岸边商铺林立,路上的行人,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人挤人了。

    杨泽向城中百姓问明了刺史府的所在地,是在南城,他从北城门进来的,要走过大半个城市,才能到达刺史府。他带着付丙荣三人,一路走去,一直来到了河边。

    看着河边那无数的行人,杨泽心想:“好么,这要是放到现代,必是个堵车严重的大街。”

    木根惊讶地叫道:“天哪,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这条街上,怕不是得有上万人吧,光这一条街,就快赶上咱们保安县了!”

    杨泽道:“有点儿出息,别大惊小怪的,哪有上万,不过是人多点儿的一条街,就能让你乱叫,那等你到了京城,见了真正的繁华大街,那该怎么办?”

    谭正文从马上探过身子。拍了拍木根的肩膀,道:“听师父的话,留着点儿力气,等到了京城再乱叫!”

    比眼前这条大街的人还要多……那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已经超出了木根的想像力,他的脑袋反应不过来了,只是两眼发直地看着前面,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大河上面,有十几座高高的大桥,河面上更有无数的大船。杨泽从最近的桥上面通过,看着河上的大船,他忽然感到意气风发,甘州还不算是中原腹地的大城呢,就已经繁华成了这种样子,那么象京城那样人口超过百万的巨城,又该是什么样子呢?好期待啊!

    付丙荣和谭正文也相当地兴奋,他们也是头一回来到这种大地方,只感觉这才是大城市。看看甘州,再想想林州,林州几乎就是个乡下地方嘛,太老土了!

    下了大桥。四人一路向南,顺着另一条大街,又走了一刻,这才到了甘州刺史府。

    在门前下马。经过通报,杨泽进了刺史府。接待他的是甘州的长史,长史蒋高明告诉杨泽。本州刺史西门修去了西城,不在府内,但今晚必回,到时会去拜访吴有仁的。

    至于说到军队进城驻扎的事,这个好办,甘州的驿馆大得很,别说几百人,就算是一千几百人,也有地方住,驿馆就在刺史府的后面,隔着两条街就是。

    杨泽问道:“蒋大人,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希望这就进城,进驿馆就能住,另外,我们住的地方,希望没有闲杂人等,毕竟我们带着俘虏呢,要带进京里的,所以麻烦越少越好。”

    蒋高明道:“好说,我这就亲自去驿馆安排,保证把驿馆里的闲杂人等都清理出去。”顿了一下,又道:“其实驿馆里也没什么闲杂人等。”

    杨泽这才告辞,带着三个徒弟出城,找到了吴有仁。

    吴有仁听了杨泽的描述,道:“看来从城里直接穿过去,会很堵,那我们便从城外绕过去吧,从南门进城,那样直接就能到驿馆。你先吃点儿东西,随后咱们就进城。”

    杨泽答应一声,带着徒弟去吃饭了,饭后,军队再次开动,顺着城墙绕弯,一直绕到了南城门,进城之后,直奔驿馆。

    甘州长史蒋高明办事还是很给力的,待杨泽带着人回来时,已经把驿馆给收拾出来了,整整东大院都给军队住,地方大得很,几百人入住之后,还空出不少的房间,让吴有仁很满意。

    蒋高明知道吴有仁的身份,自然着意巴结,各种用具还有食物,都是按着超标准供给的,严重超标,别说招待一个中枢舍人了,就算是招待尚书这样的官员,也足够了。

    林州兵将把俘虏安排好后,不少兵将便成群结队地出去逛街,大吃大玩。

    蒋高明陪着吴有仁和杨泽,一直聊天,讲些甘州的趣事。他讲起了西门修今天为什么没在刺史府里的事。

    蒋高明道:“要说这事,也还真是好笑,同时也可悲。”

    杨泽奇道:“什么事能让人又好笑,又可悲的?这两种情况,似乎不能同时出现吧!”

    蒋高明笑道:“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这让又好笑又好气的事,还真就发生了。我们甘州有个大财主,家里特别的有钱,而且这大财主特别喜欢行善乐施,称得上是我们甘州城里最受人尊重的宿老,他有儿有女,儿女加上子孙,足足有三十来人。”

    杨泽啊了声,道:“好大的一家子,多子多福,看来这位大财主很有福气啊。”

    蒋高明摇了摇头,叹气道:“以前大家都是这么觉得的,可现在却不这么认为了。他前几天中风了,估计人是不行了,可他人还没断气呢,家里就打起来了,儿孙多,可不见得是多福啊!”

    吴有仁嘿然道:“原来如此,倒也没什么稀奇的!”

    杨泽则心想:“这位大财主的家里事,岂不是和皇家类似,也难怪吴有仁会嘿嘿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二章 爱民如子的刺史

    杨泽问道:“西门大人便是去了这财主家,是去处理这财主的后事了?”

    蒋高明忙道:“不是不是,那财主还没有去世呢,哪有后事可处理的,再说我家刺史大人何等身份,岂会给一个财主去处理后事,是他的家人闹得太不像话了,已然弄得满城皆知,这种事可是好说不好听的,又看在那财主平日行善,所以我家刺史大人才亲自去了他家,想着尽快平息此事,免得越闹越大。”

    杨泽点了点头,吴有仁则一撇嘴,他俩都没吱声,但却明白蒋高明话里的意思。

    大方帝国是很重孝道的,甚至把当地百姓是否能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