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男儿行-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清楚了!”朱重八带着邓愈、汤和和吴氏两兄弟,挺直胸脯,大声回应。眉眼之间,豪情万丈。

    特别是汤和,原本就不打算回濠州去做缩头乌龟。见自家主公如此善解人意,忍不住又低声补充,“总管尽可放心,张明鉴算个什么东西,怎能跟朱总管比?俺估计刘福通刘大帅没那么笨,连哪头轻,哪头重都。。。。。”

    “胡说些什么!刘总管明见万里,当然不会轻易就被小人蒙蔽!”郭子兴把脸一板,大声呵斥。随即,又迅速将身体转向朱八十一,拱了下手,继续补充,“朱总管不要怪郭某多嘴,从这里到汴梁,一来一回,怎么着也得十多天。您如果想讨伐张明鉴的话,宜早不宜迟。把他的供词拿出来,交人送给刘福通大帅。想必刘帅,也能猜出此贼的险恶居心!”

    “多谢郭总管!”朱八十一闻听此言,对郭子兴的感觉立刻提升了不止一点半点,笑着点点头,以平辈姿态还礼。

    第三个走上前来告辞的是傅友德,他是赵君用的部将,很多事情都无法自己做主。所以在眼前的复杂情况下,更是觉得尴尬。红着脸憋了好半晌,才长长地吐了口气,用极低的声音说道:“末将,末将心里,也恨不得亲手将张明鉴碎尸万段。但,但末将当初奉赵总管的命令,只说追随朱总管打下扬州便即刻返回。如今扬州被张明鉴贼子一把火给烧干净了,末将,末将一时,一时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能先派人去向赵总管请示一番,然后才能决定下一步该如何去做!”

    “能够饮马长江,朱某此番出兵的战略目标,已经完全达到了!”朱八十一对这位智勇双全的年青将领一直非常器重,不愿让对方为难,抬起手,在此人肩膀上拍了拍,笑着说道,“徐州城那边,是抗击蒙元朝廷的第一线。你麾下的五千精锐长期滞留在外也不是个事儿。等会儿领上一笔应得的钱粮,尽管坐船北返就是。剩下的部分,朱某会尽管安排人给你家赵总管送到徐州去!”

    “多谢,多谢大总管体谅!”傅友德的脸色更红,退开半步,再度向朱八十一郑重施礼,“此番追随大总管征战,是傅某这辈子最快活的事情。日后若是我家总管再与大总管联手,傅某还愿如这次一样,为大总管马前一卒!”

    说罢,也不待朱八十一接口,转身大步而去。

    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走上前的,是蒙城总管毛贵。他跟朱八十一是多年的老交情,有些话,说得远比别人直接,“你这次冒失了!痛快归痛快,但绝非能成大事者所为。那张明鉴虽然该死,此刻却已经投降了红巾。你带兵去打他,非但得罪了刘福通,而且平白落下了一个引发红巾军内乱的恶名!”

    不待朱八十一解释,他又用力挥了下胳膊,“不过,这才他娘的是男人所为。你要是当时跟姓范的套起了近乎,老子才不会再认你这个朋友。说吧,下一步你准备怎么打。老子就陪着你一起去。”

    “多,多谢毛兄!”朱八十一原本以为毛贵也是来向自己告辞的,早已在肚子内准备了一大堆客套话。谁料,居然一句都没能用上。顿时,心里觉得暖得厉害,声音也在不知不觉间有些颤抖。

    “瞧你那德行!”毛贵不屑地看了他一眼,大咧咧的撇嘴,“咱哥们做事,只求无愧于心,何必管别人怎么想?打,你尽管放手去打。哪怕是刘福通亲自带着兵马来了,老子也一样站在你这头!”

    对啊,朱某只求无愧于心而已。至于别人怎么想,理解不理解,管那么多作甚!刹那间,朱八十一就觉得眼前又明亮的起来,心中的失落一扫而空。轻轻向毛贵拱了下手,大声说道,“对付一个张明鉴,还不需要你我兄弟同时出马。明天一早,我带着淮安军过河,直扑滁州。运河以东的泰州、泰兴、如皋和通州就全交给毛兄。”

    “你小子可真他娘的不傻!”毛贵立刻换了幅脸色,大声数落,“老子只不过跟你客气客气,你就把半个扬州路的地盘都让老子替你去打。天下哪有如此便宜的事情?”

    “毛兄如果不愿吃亏的话,尽管把那四个州县全拿去。包括扬州,小弟都可以双手奉上!”朱八十一摇摇头,半开玩笑半当真。

    “狗屁,老子才不替你看守南大门!”毛贵撇了撇嘴,毫不留情地拆穿了朱八十一的“险恶用心”。“赵君用替你守北门,老子替你守南门。你自己躺在中间养精蓄锐,想得倒美,做梦去吧!”

    “总比你的蒙城富庶一些!”

    “老子想要地盘自己去打,不稀罕沾你的光!”

    。。。。。。。。

    兄弟两个你一言,我一语,笑声沿着运河回荡。

第二百二十九章 部署

    第二百二十九章部署

    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朱八十一便不再瞻前顾后。先派人去泗州传令给第三军,命令第三军长史李子鱼带一千辅兵留在泗水城坐镇。指挥使徐达、副指挥使王弼两人则带领第三军其余兵马,立刻向南发起攻击,进逼来安,随时准备抄张明鉴的退路。

    随即,又传令给正在高邮休整的张士诚和王克柔,命令二人即刻带领麾下兵马前往扬州,准备渡江对南岸发起进攻。最后,才命令自己麾下的第一、第四、第五军,以及刚刚投降的黄军,一道进入扬州城,分片清理街道、扑灭残余火头,拯救大难之后的幸存者。

    众将齐齐答应了一声“是!”,上前接过令箭,立即分头去执行任务。到了第二天凌晨,终于将城中的残留火头尽数用水浇熄,整个扬州城的概况,也由陈基带领着一干参谋,粗略统计了出来。

    原本天下第一富庶的扬州城,基本上成为了一座废墟。所有金银、粮食以及年青女子,都被张明鉴的青军和其他各支残兵掠走,一道带去了运河西岸。那些来不及带不走的贵重之物,以及家具,衣服、被褥等,则统统被烧成了灰烬。还有大量的老弱妇孺,因为来不及逃走,一并葬身于火海。

    值得庆幸的是,因为红巾军追得实在太紧,乱兵并没来得及将扬州百姓全部杀光。大约有将近六十余万腿脚相对便利的中青年男女,在张明鉴领着亲信撤离之后,也逃出了生天。这些人在城外的丘陵和沼泽中躲了十四五个时辰,听闻红巾军已经入了城,又纷纷互相搀扶着赶了回来,蹲在已经彻底消失的家园旁,痛哭失声。

    朱大鹏历史学得差,当然不知道,在另一个时空的正式历史上。青军统领张明鉴在占据时,居然杀百姓以充军粮。短短一年多时间,就令扬州城的百姓锐减至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待朱元璋派麾下爱将廖大亨攻克扬州,迫降张明鉴时,扬州城仅余百姓四十余户,连太平时节的一个小村子都不如。

    尽管这个时空的现实,因为朱大鹏的一缕灵魂出现,令扬州城提前了五年被光复,张明鉴人肉盛宴,也没来得及开席就匆匆结束。接到参谋们送来的密报之后,朱八十一依旧怒不可遏。用力拍了下桌案,大声追问,“张明鉴退到什么位置了?咱们的斥候有回来的没有?那两个蒙古王爷呢,他们带着嫡系去了哪里?”

    “斥候还没回来,但据运河西岸的乡绅汇报,张明鉴等人走的是水路,最有可能去的是真州。那边与运河之间有一条大河相接,凡运河上能走的船,基本上都能逆流而上。如果在**换小船的话,甚至可以一直前往滁州。”参军陈基走上前,大声回禀。

    “孛罗不花和帖木儿不花叔侄两个,走得也是水路。但据斥候在附近抓到的乱兵招供,这叔侄二人应该直接进入了扬子江,逆流返回了庐州。走之前,他们在扬州城抓了大批的青壮做劳力,替他们把整个府库的钱粮都装上了船。并且当众委任了张明鉴做扬州路总管,负责统领留下来的所有探马赤军和汉军、义兵,以阻挡我军继续追击。”另外一个参军罗本也走上前,非常仔细地回应。

    因为逯鲁曾年纪大,熬不了夜,所以一直在极力培养第一届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几个优胜者。故而陈基等人进步神速,如今已经能替代逯鲁曾处理大部分不太紧要的军中事务,并且能及时地给朱八十一拾缺补漏。

    很显然,今天罗本又在仓促收集到的情报中,发觉出了一些阴谋的痕迹。所以用相当委婉的方式提了出来。朱八十一闻言,立刻微微一愣,叫着罗本的表字问道:“清源,你的意思是,张明鉴被人当了刀子使?确定么?你能不能说得更仔细些。不要顾忌,在我没做决定之前,说什么都可以,错了也无所谓!”

    “属下对此把握性不大。但从孛罗不花叔侄临行之前,将府库搬空,没给张明鉴留任何钱粮的行径上看,此举极度不合常理!”参军罗本想了想,轻声回应。

    “属下也觉得此事非常蹊跷!”参军陈基看了看朱八十一的脸色,在一旁低声补充,“按理说,明知道青军和其他几支残兵,根本没可能守住扬州。孛罗不花叔侄,更需要多留些钱粮,以鼓舞士气才对。而这叔侄二人,偏偏反其道行之。给属下感觉,他们是故意想让那个张明鉴对百姓下手,然后再看大总管您做什么反应。”

    “他怎么能猜到张明鉴做了恶之后,会立刻打出红巾军的旗号?”朱八十一根本无法相信二人的话,竖着眼睛追问。

    “这是张明鉴唯一的保命方法。不战而弃扬州,假若他还敢回到蒙元朝廷那边,孛罗不花叔侄就可以随时把他丢出去顶罪。而一旦他扯起红巾军的旗号,大总管难免会投鼠忌器!”陈基想了想,非常认真地解释。

    “恐怕孛罗不花叔侄,早就算准了张明鉴不肯当这个替罪羊!”参军罗本显然比陈基看得更深,接过话头,继续低声补充,“而张明鉴一旦打出了红巾军的旗号,大总管无论打不打他,都会面临一个大麻烦。打,咱们淮安军和汴梁方面之间,就会出现裂痕。不打,大总管就会落下纵容张贼为恶的骂名,整个红巾军也将受其拖累,在百姓眼里,从替天行道的义军,变得跟蒙元朝廷没啥分别!”(注1)这,才是整个阴谋的精华所在。听得朱八十一忍不住连连倒吸冷气。如果事实真如罗本所分析的话,制定阴谋的人可就太恶毒了。根本没把留在扬州城里的任何人当人,就连曾经为其效力的青军和其他各族残兵,恐怕都被他当作了没有血肉的棋子。

    不过眼下显然并非深究整个阴谋的时候,朱八十一需要做的,是尽快将张明鉴这个罪魁祸首捉拿归案,替扬州城的十几万无辜惨死者报仇。至于张明鉴是上了别人的当,还是自己主动作恶,已经不重要。扬州城的灾难是他引发的,他必须为此付出足够的代价。

    “张明鉴身边还有多少兵马?廖大亨和朱亮祖两个呢,他们又去了哪?”想到这儿,朱八十一迅速摇了几下头,摆脱纷乱的思绪,继续把精力集中于张明鉴身上。

    “朱亮祖和廖大亨两个,结伴去了泰州!”参军陈基想了想,继续大声汇报。“据抓来的乱兵供述,他们两个前天下午好像察觉到了什么,压根儿没有进城。后来发现城中火势已经不可收拾,干脆直接带着队伍向东去了,与张明鉴分道扬镳!”

    “这两人还算良知未泯!”朱八十一皱了下眉,低声点评。朱亮祖和廖大亨二人在战场上的表现,都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特别是朱亮祖及其所部“义兵”,战斗力非常强劲。连一向心高气傲的傅友德事后提起此人,都表示出了极深的佩服之意。要不是怕淮安军与汴梁方面决裂之后,会影响到徐州。傅友德甚至主动提出过要带领本部兵马跟朱亮祖单独再打一场,真真正正地分一次高低。

    “他们两个,各自只剩下了一千五六百兵马。如果昨天下午进城的话,难免就会被张明鉴直接吞掉!”参军罗本始终是个阴谋论者,想了想,低声提醒。

    “总计只剩下了三千多人?”朱八十一的眉头又皱了皱,随即快速做出决定,“给朱重八传令,让他明天早晨,跟毛贵一起出发!”

    “是!”参军陈基看了朱八十一一眼,脸上涌起了浓重的钦佩之色。

    甭说廖大亨和朱亮祖手中只剩下了三千残兵,就是还剩下一个完整的万人队,恐怕也挡不住蒙城大总管毛贵的全力一击。而自家总管却在这时候,把朱重八的濠州精锐也派了过去,恐怕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不想把郭子兴和芝麻李二人,也卷进淮安军和汴梁方面的矛盾当中。

    明天早晨毛贵和朱重八两个一走,接下来负责追杀张明鉴的,就全是淮安军自己的队伍了。即便将来跟刘福通部起了冲突,所有后果,也将由淮安军自己一力承担,不会拖累友军分毫。

    “洗劫了扬州之后,其他各路溃兵,也知道自己罪不容恕,所以纷纷拿着抢来的财物妇女,过河去投靠张明鉴!”带着几分崇拜,参军罗本上前半步,大声补充,“其中比较有实力几个义兵万户,名字叫做刘琼、许兴和吴文化,每人麾下兵马大约一两千规模。还有一个文官名字叫做张松,原本为庐州知州。这次撤退,帖木儿不花不知道为何也把他给丢下了。现在凭着多年的人脉,收集了七八股残兵,总规模在四千左右,也依附于张明鉴。但据抓到的乱兵供述,张明鉴好像不太喜欢他,昨天过了运河之后,始终不肯跟他合营!”

    “恐怕是担心张松取代他的位置。毕竟他原来只是个义兵万户,威望和资历,都远不如张松这个庐州知州!”朱八十一想了想,低声分析。这倒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方便对敌军进行各个击破。不过眼下的情报还是不太充足,很难做出针对性战斗方案。

    正为难间,忽然听见帐篷外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紧跟着,有个公鸭嗓子尖声喊道,“我要见朱总管,快带我去见朱总管!我家主人有大礼送上,耽误了我家主人的事情,你们谁也担当不起!”

    注1:正史当中,朱元璋就是因为在廖大亨迫降了张明鉴之后,担心其他人不敢再投降自己,没追究张明鉴的罪责。导致后世一些歪嘴之人,一直把毁灭扬州的责任,按在朱元璋身上。

第二百三十章 冰雨

    第二百三十章冰雨

    “轰隆隆!”天地交接处,电光闪动,一串雷声来回翻滚。

    十二月打雷,即便是在多雨的两淮地区也不常见。蒙元扬州路总管张明鉴被吓得缩了缩脖子,怒火上撞,“贼老天!有本事你直接照这儿劈,有本事你直接把老子给劈了。老子就是杀人放火了,你能怎么着。来啊,劈啊,看老子怕没怕你?”

    贼老天显然听不懂他的叫嚣,“轰隆隆”、“轰隆隆”一个闷雷接一个闷雷打个不停。很快,豆子大的雨点夹着雪粒儿就砸了下来,将正在营盘内巡逻的士兵们砸得抱头鼠窜。

    “熊兵,孬种,老子好吃好喝供着你们,连这点雨都受不了!”张明鉴看到后,愈发怒不可遏,指着中军帐外大声咆哮。

    冰雨来得太急,雷声也连绵不断,士兵们听不见帅帐里的咆哮。继续一手捂着头盔,一手倒拖着武器,四处寻找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

    “来人,把当值的百夫长都给我捆起来,斩了!”立刻有股被忽视的感觉涌上了心头,令张明鉴彻底失去了冷静,“斩了,首级挑起来示众!这么小的雨就约束不住队伍,要是被朱屠户追上来,还不得立刻撒了羊?斩,这种废物,反正不死在老子手里,也会死在朱屠户手里!”

    “是!”亲兵们畏惧地看了他一眼,躬身领命。谁也不敢出言劝阻,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他的霉头。万户大人心情不好,这是整个青军内部众所周知的事情。自从派去跟朱屠户拉关系的范先生被打回来那天起,他就一直如此,什么安神的药物都不起作用。

    很快,军营里就响起了凄厉的惨叫声。紧跟着,两颗血淋淋的人头被绳子拴起来,高高吊上了旗杆顶。顿时,当值的士兵都被吓住了。小心翼翼地从躲雨处走了出来,小心翼翼地抱着兵器,在冰渣里排成队,瑟瑟发抖。

    “该死,废物。早死晚死没什么区别!”张明鉴却依旧不解气,手按着剑柄,在中军帐里来回踱步。

    该死的不止是那两个倒霉的百夫长,还有四下派出去的信使。一晃都十来天了,却始终没有半个人影儿回来。非但汴梁那边没有,庐州那边也没有。

    更该死的是庐州的帖木儿不花和孛罗不花,居然唯恐青军吸引不了朱屠户的注意力,用如此卑鄙的手段来陷害自己。这下好了,这对叔侄的险恶目的彻底实现了。朱屠户那个疯子发现扬州被毁之一炬后,像疯子一样追了上来,非要置青军上下于死地。

    还有那个废物点心范书童,他也同样该死。带着一船的礼物去拜见朱屠户,居然跟人家摆起了什么光明右使的架子。也不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