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男儿行-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篇临难绝笔,做得掷地有声。把个枢密院五品参议刘文才感动得心中一片滚烫,强忍热泪,挥毫泼墨。顷刻间,文章写罢。雪雪拿过来,迅速检查了一遍,然后命人装入竹筒封好,交给亲兵百户,命其带领三十名弟兄,火速从没有发现敌军的西门出城,送往大都皇宫。

    “末将,末将愿意与大帅一道赴死!”目送着信使沿着官道离开,众将知道已经今日必无幸理,咬着牙大声表态。

    按照成吉思汗时代留下来的军法,主帅死,麾下将领如果抢不回他的尸体,全都会被处以极刑,妻子连坐。雪雪既然决定留下来以殉国难,他们当中,无论文职谋士还是武将,都必须一道陪葬,谁也没办法独自离开。否则,非但自己将身败名裂,大都城内的家族,也必会受到株连。

    谁料先前还满脸决然的雪雪,却苦笑着挥了挥手:“死什么死啊。我等留着有用之身,才能回报国恩。赶紧下去,给老子备马。咱们趁着朱贼还没反应过来,立刻从西门血战突围!待下一波援军赶到,再重夺此城,以雪前耻!”

第六十五章 关系

    第六十五章关系(上)

    “突围?”众文武又是一愣,旋即跳起来,大声叫喊,“突围,全力突围。留得有用之身,才能报效皇恩!”

    “噤声,休得泄漏消息!”雪雪立刻又皱起了眉头,低声呵斥,“突围也得讲究个秩序,免得被朱屠户太快看出端倪来。本帅带领亲兵队先去府衙,尔等随后过来商议行动细节!”

    “是!”能在禁军中官居要职的,身背后的家族势力都不会太小。见多识广,头脑也远比地方上的将领灵活。一瞬间,便全都理解了雪雪的“良苦用心”,纷纷躬身下去,低声领命。

    “嗯!”知枢密院事,禁军达鲁花赤雪雪轻轻点头,随即,带着自己的亲兵走出敌楼,沿着马道快步而下。其他文武则分为几波,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陆续跟上。不一会儿,济南城的东侧敌楼和城墙上,就看不到任何高级军官。只要几个忠心耿耿的百户,兀自冒着被炮弹炸死的风险跑来跑去,督促麾下士卒用一切手段向城外的淮安军反击。

    淮安军在济南城外的兵马太少,根本就没能力围城。当然也无法阻止敌军果断“突围”。正用撅城车在东墙下四处打洞近卫们,忽然发现头顶上的干扰消失。紧跟着,耳畔就听到一片哭喊叫骂之声,“缺德咧,你个小丫鬟养的下贱胚子!居然告诉都没告诉一声。。。。。”

    “该死的康里奴才,枉陛下对你如此器重!”(注1)“赶紧走,赶紧走,当官的都跑了。咱们还留在着瞎折腾个什么劲儿。。。”

    。。。。。。

    乱纷纷的哭骂声中,城头守军凡是还能爬得动的,陆续逃了个干干净净。包括先前抵抗最激烈的几处城垛之后,也不再有任何羽箭射出来。一些身负重伤,无法跟着自家袍泽一道逃走的,干脆撕开了自己的里衣,根据军中广为流传的说法,将白色的布条绑在枪杆上挑出了城垛口外。被秋风一吹,呼呼啦啦上下飘舞。

    见到如此怪异景象,担任前锋的路礼等人,当然不能再继续挖济南城的墙角。赶紧用唢呐和旗帜,将消息传到了护城河另外一侧,淮黄联军的本阵当中。正在组织队伍,准备在城墙被炸塌后给守军全力一击的朱重九闻听,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抓起望远镜接连朝城墙上看了足足有半分钟,才赶紧大声命令,“王宣,派你麾下的骑兵试探着追一下,小心不要上当。俞通海,你带一个连的弟兄,推着攻城梯过河。看看能不能爬上城去,把从里边把城门推开。”

    “是!”黄军指挥使王宣和亲兵副团长俞通海双双上前接令。

    没等他二人转身去执行,几匹战马风驰电掣从西南方飞奔而来。马背上的淮安军斥候一边用力挥舞着信号旗,一边大声叫嚷,“报,城西传来消息。雪雪带头出逃,西门四敞大开!”

    “报,据在城西侧潜伏的斥候观察,有大股敌军正在仓惶逃命。”话音刚落,又有两匹战马疾驰而至,带来敌军的最新动向。

    “报,西门。敌军自己在西门吊桥上打起来了。有很多人落水!”第三波斥候转瞬又至,带来的消息愈发清晰准确。

    “报,北门,北门大开,大批敌军弃城而去!”

    “报,南门,南门被守军自己打开。很多人,很多人带着细软逃走!”

    陆续有新的斥候返回,带来更多的惊喜。

    “大总管,大总管快看!城门,城门自己开了!”最大的惊喜尾随而至,在近卫们的欢呼声中,济南城的东门,被人从里边推开。十余名满脸紧张的地方民壮,跪在了路边,谁也不敢朝朱重九的战旗下多看一眼。

    “傅友德,带领骑兵旅上马,穿过济南城,追杀雪雪!”朱重九无须继续等待,目前的消息已经足够证实敌军的动向。把手中杀猪刀用力一挥,大声下达命令。

    “是!”骑兵独立旅主将傅友德大声答应,跳上从益王买奴手里缴获来的战马,带领刚刚组建起来的骑兵旅,直扑黑洞洞的城门。

    “吴良谋,带着第五军其他各部。入城肃清残敌!”

    “丁德兴,你带着新兵一旅,进城维持秩序。”

    “阿斯兰,你带着新二旅,绕向北门,寻机歼敌!”

    “王宣,带领你麾下兵马,去封堵南门。普通百姓想走的,无论蒙汉,尽管让他们走。凡是当官的及其家眷,全给我留下!”

    “。。。。。。。”

    迅速看了看身边没有战马代步的兄弟们,朱重九继续有条不紊下达命令。

    已经不是第一次夺取敌方城池了,虽然眼前胜利来得有些莫名其妙,他依旧能凭借过去积累下来的经验从容应付。

    麾下的将士们,包括在上几场战斗中被俘虏,又被俞廷玉父子煽动者留下来的两旅“新兵”,也都习惯了迎接一个又一个胜利。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分头去执行任务。接管城防,诛杀趁火打劫的“江湖好汉”们,扑灭无端涌现的火头,安抚民众,恢复城内正常秩序。。。。。

    待将一切杂七杂八的事情忙活完毕,太阳已经缀到山尖。朱重九和黄军指挥使王宣两个,坐在金碧辉煌的济南达鲁花赤官邸内,相对着摇头苦笑。

    大胜,今天,二人又联手获取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破敌两万,夺取雄城一座,金银细软无数,兵器、铠甲、粮草辎重无数。以目前留在山东东西两道的总兵力来计算,三年之内,恐怕都不用再担心补给问题。

    然而,二人却都有些高兴不起来,也不知道下一步到底该如何做选择。

    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双倍完成了最初的用兵目标。脱脱成功被调回了黄河以北,蒙元的一个重要产粮区被彻底砸了个稀烂,山东东西两道,今年夏天入库的所有麦子,都成了淮安军和黄军的战利品。一粒都不会运往大都。。。。。。

    但淮安第五军和王宣麾下的黄军,也都成了强弩之末。要不是雪雪这厮未战先退露了怯,连济南城,最初都不属于朱重九的进攻目标。这下好了,济南一鼓而破,成了联军的又一个战利品。益都,般阳、滨州、也被尽数收入囊中。再加上最初第五军登岸的胶州,最近又被耿再成以千余兵力横扫而下的登州、莱州,整个山东半岛,已经有大半落在了义军之手。

    而王宣手中的兵马,连刚刚招募来的新兵都算上,不过两万出头。朱重九麾下的淮安嫡系更单薄,当初上船时,就只带了第五军的三千出头绝对没有夜盲症的弟兄和近卫团的一个营。这些日子放低标准接纳前来投奔的义军,加大力度收编俘虏,也不过又凑起了万把人。他们即将面对的,却是脱脱麾下二十余万大军。

    如果按照原计划,将已经打下来的城池尽数放弃,主动下海南返,肯定能来得及。但那样的话实在太败家,对军心和士气,难免也会有一定影响。并且王宣好不容易得偿所愿,有了一块属于他自己的落脚点。让他放弃掉,再去过先前那种完全寄托于淮安军篱下的日子,也的确有些强人所难。

    “末将,末将愿意将黄军改编为淮安第六军,彻底托庇于大总管羽翼之下。请大总管恩准!”望着窗外的无边秋色想了好一会儿,王宣嘴里,忽然冒出了一句与眼前局势毫不相干的话,并且脸上的表情极为诚恳。

    “这个,你真的考虑清楚了?你麾下的其他弟兄们呢,他们愿意么?”关注的焦点转换太快,朱重九的思路有些跟不上趟,愣了愣,迟疑着询问。

    对于主动来投奔自己的各个军头,他通常都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宁愿做为名义上的宗主,给与对方一定支持,也不强逼着对方完全向自己效忠。如张士诚,王克柔两人,眼下在江南发展得都非常不错。即便脱离了淮安军单飞,三五年内,肯定也能称为一方诸侯。

    “末将与麾下弟兄这一年多来,已经深刻感觉到了行伍之事的变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王宣再度拱手,“而大总管对于末将,也是推心置腹。末将即便脱离大总管自立门户,他日最多不过是个地方诸侯而已,逍遥自在的日子超不过十年。而我淮安军早晚有誓师北伐的那一天。届时,大总管肯定不准许山东道出现一个国中之国。而末将,末将则怕自己那时已经有了野心,把麾下弟兄们都带到了绝路之上。与其如此,还不如现在就做决断!”

    注1:康里奴才。哈麻和雪雪两兄弟,都是康里人。而康里在宋元交替之时,本为花子模国的牧民。后被成吉思汗征服,举族沦为奴隶。随着蒙元帝国的不断壮大,才渐渐又获得了自由身份。被视为蒙古别部。但正统的蒙古人,却不认为康里人为同族。

第六十六章 关系 (中)

    第六十六章关系(中)

    一番话,说得真心实意,在情在理,不由得朱重九不对其刮目相看。

    俗语云,实力越强,野心也就越大。朱重九自己心态的变化,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扪心自问,在起义之初,他的人生的目标,和现在绝对不一样。更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将要带领大伙去直捣黄龙,建立一个相对公平的国度。两世宅男的性情,对当时的他影响极大。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坚定地认为,自己的最佳归宿,是去抱历史上的成功者,朱元璋朱重八的大粗腿。

    而如今,却一切都变了。他眼里早已没有朱重八,没有什么大明开国太祖。他早已摆脱了记忆中的历史阴影,决定亲手埋葬大元帝国。

    他的实力,他的声望,他的眼界,决定了这些改变。根本无法停止,更无法逆转。换句话说,他变得早已无法替代。即使他肯退位让贤,把淮扬大总管的位置交给朱重八来做。徐达、胡大海和吴良谋等,也绝不会答应。至于苏先生和逯鲁曾,恐怕听闻这个消息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派人去割了朱重八的脑袋,让此人彻底失去对淮安军的威胁!

    “我这边军人通常只管打仗,地方的事情都归文官。军饷虽然给得高,却不准冒领,更不准多吃多占。各级佐领虽然归主将举荐,最后决定权却归大总管府。还有,军中长史,也必须是大总管府指派,各军主将没有权力拒绝!”正因为知道野心与实力之间的关系,朱重九对王宣才越是欣赏。干脆提前把丑话说出来,让对方慎重考虑。

    “末将行伍出身,根本不懂得治理地方。其他规矩,徐达他们能遵守,末将也没有遵守不了的理由!”王宣却早就打定了主意,想都不想,低声表态。

    无论山东战事最后如何结局,本轮朝廷对淮扬的攻势,都已经彻底结束了。接下来,至少在明、后两年之内,蒙元朝廷没有力气再发动第二次同样规模的战争。而两年的时间,已经足够淮安军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其崛起的脚步。

    王宣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淮安军羽翼已成,更知道自己这辈子永远不可能有资格跟朱总管去争夺天下。所以,与其做一个跟自己能力不相匹配的美梦,醒来时身败名裂。他宁愿现在就果断抽掉枕头,连做梦的机会都不给自己留。

    “我麾下已经有五个军,你即便加入,将来也会常年驻扎在外。不可能久留于淮扬!”本着不要留下什么遗憾的原则,朱重九继续笑着补充。

    “愿为大总管帐下先锋,为我淮扬开疆拓土!”王宣依旧没有任何犹豫,迅速给出回应。

    “嗯!你考虑清楚就好!”仿佛为了回报王宣的坚定,朱重九终于轻轻点头,“如此,黄军可改编为淮安第六军。你任第六军指挥使。行辕就设在胶州。指挥使之下,除行军长史之外,皆由你自己举荐!”

    “谢大总管鸿恩!末将愿意为大总管赴汤蹈火!”王宣大喜,立刻屈膝跪了下去。随即,又想起来淮安军早已废除了跪礼。赶紧又站直了身体,非常别扭地将右手举到了太阳穴处。

    不是张士诚,也不是王克柔,那两个人根本不了解淮安军的真正实力,更不清楚淮安军的成长速度。而他王宣,却在淮扬整整炼了一年的兵。亲眼目睹了淮安军如何发展壮大;亲眼看到城市的面貌如何日新月异;亲手核算了,一个工坊每天能送出来的火炮数量,以及水泥、肥皂和香水等物,所带来的庞大利润。

    那些都是奇迹,没亲身观察过的人,感觉不到其所带来的庞大压力。可以说,这种压力,已经根本不是人类所能抵抗。哪怕蒙元那边有将星转世,一样早晚会被碾得粉身碎骨。

    所以,王宣已经不愿意再做任何考虑。

    现在加入淮安军,日子肯定没当一方诸侯舒服。将来,却是新朝的开国元勋。而张士诚、王克柔等人,即便最后放弃手中的一切,断然归附。也永远属于外来户,永远进入不了大总管的嫡系队伍。

    以上两种结局到底哪个更好,其实聪明人只要不被眼前繁华所诱惑,立刻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朱某得将军,如虎添翼!”朱重九先客气地还了个标准军礼,然后声音陡然加大,“第六军指挥使王宣听令!”

    “末将在!”王宣知道自己的第一道考验来了,回答得极为大声。

    “第六军,从即日起,扩编为第六军团。下辖四个战兵旅,四个辅兵旅。各旅及下属部队,一律采用三三制,规模比照淮安其他各军所辖。你出任第六军团都督,军衔为从三品定远将军。军饷器械,皆由大总管府负责供应!”朱重九赞赏地点点头,大声补充。

    “谢,谢大总管!”王宣喜出望外,双目当中,有两股热流不停往上涌。

    这也是他决定彻底投靠朱总管的理由之一,懂得投桃报李。不像那些高高在上的蒙古人,还有那些所谓的豪门世家子弟,别人无论替他们做了什么,都被视作理所当然。从不会替对方考虑,更不知道付出必有所酬。

    “你不必谢我,从现在起,其他各军也一样要升格为军团。兵器铠甲,我也一样会让作坊努力供应。我这里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但你们各自麾下的士卒,却得你们自己去征募。并且要保证士气和质量,不能强拉!”朱重九摆了摆手,继续笑着补充。

    “强拉人入伍的事情,末将在投奔大总管之前的确做过。而之后,末将,末将一直严守咱们淮安军的纪律,牢记于心!”第六军团总督王宣立刻红了脸,讪讪地解释。

    “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今后不再犯就行了!”朱重九笑着挥了下手,大度地说道。“我恐怕还要跟脱脱多少较量一番,才会返回淮安。在没走之前,关于部队建设的事情,你可以随时问我。也可以问陈基和吴良谋他们。总之,从今往后,山东道就交给你了。你可以放弃济南和益都,但必须把胶州城再往东的所有地盘,给我牢牢抓在手里!”

    胶州往东,就是后世青岛、烟台和威海三地。东、南、北三侧都被海水包围,仅仅守住从莱州湾到胶州港这条直线,就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这个任务,比守住眼下淮安军所有在黄河以北领土,相对要容易得多。王宣心神大定,又将手指举向太阳穴,“末将绝不敢辜负大总管的信任。若有差池,宁愿提头来见!”

    “你先别忙着发誓。咱们淮安军的规矩是,把事情做到实处,不光挂在口头上!”朱重九笑了笑,继续耐心第教导。“在脱脱抵达之前,你的首要任务就是整军和扩军。以我最近一段时间积累的经验,你可以。。。。。”

    自桌案上抓起一支削好的炭笔,他开始在白纸上勾勾画画。将自己所掌握的一些练兵知识,和以前的扩军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对方。

    抢光了山东东西两道的官仓,困扰了淮扬大总管府多时的粮食问题,就得到了彻底缓解。而元军和洪水陆续退去之后,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