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男儿行-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粮于敌?!”朱八十一微微一愣,本能地反问。

    “当然!”苏先生早有准备,立刻接过了话头,“都督没听人说过么,要想发财,最快莫过于明火执仗,第二才是当官。都督如今做红巾军的官,去抢蒙元那边的钱粮,最是天经地义不过。何必整天蹲在家里,眼巴巴地看着大总管分下来的那点儿?”

    “抢,对啊,我怎没想到?但是抢谁啊,咱们总得先找个目标吧!”朱八十一又愣了愣,忍不住哑然失笑。是啊,自己现在是义军了,手里有刀有枪,居然还想着卖房子卖地来养兵!没钱,出去抢就是了。即便打不下几座城市来,堵住门口要城里的北元官吏交“保安”费,他们敢不给么?

    “北边,单父、曹州!”于常林肃立拱手,大声补充,“那一带乃黄河旧道所在,溪流纵横,沃野千里。而这些的田产,要么属于单父和曹州两地的蒙古达鲁花赤,要么属于当地的几个豪强,跟老百姓没半点儿关系。城里那些汉官,平素又只知道敲骨吸髓地盘剥,根本不懂得如何安抚人心。这简直是敞开了大门,就等着都督去收拾他们!”

    “你们俩建议我带兵去打单州?!”朱八十一已经是第三次发愣了,狐疑地看着苏先生和于常林,不知道二人的葫芦里到底卖得是什么药?

    很显然,二人是先商量好了说辞,然后才联袂而来的。据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拼命恶补的地理知识,单州和曹州也的确像二人说得那样,座落于黄河故道旁,灌溉便利,沃野千里。但是那两座州城眼下都位于新修好的黄河之北啊,而芝麻李和赵君用等人给徐州军自身制定的发展方向,却是向南。短时间内依托黄河天险,稳住北方,同时向西、向南大步扩张,攻打宿州、蒙城,争取早日与刘福通所部的红巾军主力汇合。

    “正是!单、曹二州,乃天赐将军之物,不取,实非有智之举!”根本没看到朱八十一脸上的表情,拱了拱手,继续侃侃而谈。他和苏明哲、李慕白和赵君用这几个人一样,以前也是因为找不到豪门推荐,无法参加蒙元王朝的科举,所以才半生落魄。故而心里展露头角的愿望非常强烈,稍有机会,便想牢牢抓住,丝毫不感觉自己这样做是否太急切了些!“兀剌不花去年冬天刚屠了沛县,而单州和曹州,距离沛县不过是百十路程。即便是两地的富户,也少不了有亲戚住在沛县,被兀剌不花一股脑全给杀了。因此两地民心,早就不在蒙元朝廷那边,将军此刻带兵过去,吊民伐罪,百姓必将赢粮而景从!”

    “唔!”朱八十一继续低声沉吟。单州和曹州都没有私下向芝麻李交钱买平安,自己带兵过去打也就打了。以左军现在的士气,再加上新式火药之威,驻扎在当地的北元官兵,未必能挡得住大伙倾力一击。

    问题是,这苏先生和于司仓两个的建议,怎么听,怎么都带着一股阴谋味道。当然不是针对自己,徐州城外一战之后,不客气的说,左军上下再也没人能挑战自己的位置。以二人平素的表现,也不是什么利令智昏之辈。

    这个阴谋明显是针对的芝麻李,赵君用和整个徐州红巾的。一旦自己听从他们两个提议,把左军拉到黄河以北去。恐怕下一步,二人就会建议左军自立门户了!

    宅男只是宅在家里懒得参加社交活动,却不是傻。相反,二十一世纪的大部分宅男的智商都颇高。朱八十一融合了两个灵魂,智力当然不会变成负数。笑了笑,摇着头说道:“真的要去抢一把的话,我带上战兵去就行了。谅那两个弹丸小城,也不敢让我空着手回来!至于把大队人马都拉过去打,还是算了吧。那地方毕竟是黄河以北,万一徐州这边遇到战事,左军未必能及时赶回来!”

    “哎呀我的都督!你怎么想不开呢?”苏先生一着急,立刻就顾不上装委屈了。扯住朱八十一的衣袖,用力摇晃,“咱们这支红巾军的根基在徐州,大总管却听了赵某人的话,要南下去打什么宿州和蒙城。万一宿州没打下来,又让鞑子把老窝给抄了。大伙就彻底变成了一股流寇,蒙元朝廷不用派兵,只要守住城门不让咱们进。等盛夏一到,咱们要么是活活晒死在外边,要么是活活饿死在外边。”

    “如果您带兵把单州给占了呢?!”用力喘了几口气,他继续大声补充,“就相当于在蒙元朝廷的进兵之路上打了一根钉子。他们敢打徐州,咱们从沛县绕过去抄他的后路。他如果从汴梁那边攻打颍州红巾军大营,咱们就可以从西边绕过去威逼汴梁。一粒子下去,满盘棋都活了。到时候您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还不用天天看那赵君用脸色。岂不是一举数得?!”

第四十八章 苏先生的野望

    第四十八章苏先生的野望

    “嗯~”朱八十一眉头紧皱,低声沉吟。徐州红巾向西南发展的战略是否正确他不能肯定,但能不再看赵君用的脸色,对他来说却的确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诱惑。毕竟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朱大鹏,就是因为不喜欢看老板脸色,才蹲在家里做起了宅男。而十四世纪的朱老蔫,虽然生活折磨得麻木不仁,骨子里却一样藏着年青人特有的不驯!

    “属下知道提督放不下李总管的相待之恩,属下也不是劝您脱离徐州红巾自立门户!”见朱八十一被自己说得有些心动,苏先生狠狠吸了一口气,继续趁热打铁。“但是都督您想想,是继续留在这里能帮到李总管多,还是到黄河对岸再打出一片天地来能帮到李总管多?!您留在这里,事事都受赵君用擎肘,即便有再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得。包括上次造的火药和手雷,如果不是在大战中力挽狂澜,整个徐州军上下,有谁会拿那东西当个宝?!”

    “是啊,都督,申生留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赵长史心胸狭窄,您留在徐州,早晚会被他所害。还不如打过黄河去,杀出一片属于自己天地来!到那时,您想造什么利器就造什么利器,想怎么练兵就怎么练兵,完全按照子的意图来!何必困在这里,处处受制于人?!卑职言尽于此,请都督大人三思!”于常林再度躬下身体,劝谏得话说得格外大声。

    “卑职言尽于此,请都督大人三思!”苏先生也退开半步,以属下之礼请求朱八十一接纳自己的谏言。

    “这——”一时间,朱八十一好生委决不下。说不动心,那连自己都骗不了。赵君用跟他的关系虽然没有势同水火,但随着徐州军的不断发展壮大,二人在做事风格和思维理念上的不断冲突,早晚会有碰撞出火花的那一天。

    而下一次,恐怕就不是唇枪舌剑那么简单了。真的发展成武力冲突,即便自己能全身而退,徐州军也必然会面临一场大的分裂,弄不好,土崩瓦解也有可能。

    但就这样转身而去的话,他又觉得自己特别对不起芝麻李。毕竟从第一次见面时起,芝麻李就很清楚自己根本不是什么弥勒佛在人间的肉身。但是芝麻李依旧对自己信任有加,并且极力把自己拉入了徐州红巾的决策圈之内,无论在官职、薪俸还是麾下士卒配备方面,都未曾有过半点儿亏欠。

    正犹豫间,有听见苏先生叹了口气,大声说道:“最近几日,都督从臭水沟里捡回来的那个伊万,一直在跟属下念叨说红巾军的编伍过于粗疏,需要如何如何改进之类。想必都督把他留在身边,并且授与了参赞军务之权,打的也是借‘他山之石’来攻玉的主意。然而都督却始终心存顾忌,不敢放手施为!您是不想给赵君用借机生事借口,属下也能明白您的苦衷。可咱们左军上下如今却有近六千弟兄啊!为了不给赵君用生事的借口,您就什么都畏首畏脚。等哪天蒙元朝廷的大兵打过来,万一战事不利,不等于是您将这六千弟兄,全都送到朝廷的刀口下了么?!”

    “行了,别说了!”朱八十一突然大怒,铁青着脸打断。“你们两个的意思我明白,但现在时间不对。先放一放,待时间合适了,我自然会做出决定!”

    说完,也不想再听二人任何劝谏。迈动双腿,大步出了门,直奔河边将作坊而去。那左军司仓于常林看到了,难免又摇着头叹气,将目光转向苏先生,非常失望地说道:“如此优柔寡断,如何能成得了大事!哲公,你我恐怕要空欢喜一场了!”

    谁料那苏先生虽然自己总是在朱八十面前撒疯卖泼,却容不得其他人说自家东主半点错处。立刻竖起眼睛,厉声反驳道:“你一个连大门都没出过几次的书呆子,知道什么是成大事者模样?!英雄未必都无情!如果就因为你我今天几句话,便说得他立刻领兵北去,那才真是祸事来了!”

    “呃!”于常林被他噎得一口气喘不上来,差点当场昏过去。苏先生却毫无同情,拍了拍衣袖,一边慢慢向外走,一边低声补充道:“这世道已经乱了。他今天要是能对芝麻李翻脸无情,将来对你我,就会有情有义么?那样的话,你我就是辅佐他成就了王霸之业,自己到最后不过也是子胥、文种一样的下场。还有什么忙活头?!没事儿别傻站着,赶紧带些弟兄去武库,点两千颗两斤半重的铁雷出来,装了车给后军那边送去!我已经跟后军的韩长史说好了价钱,每颗手雷换三斗米,你到时候在旁边盯着,别让他们用小斗给糊弄了!”(注1)“原来您老早就有办法弄到粮食!”于常林被气得直翻白眼,却不得不肃立拱手,“遵命!”

    “你当我天天又帮这个弄火药,又帮那个弄投石机,是白忙活么?!”苏先生又甩了两下长袍衣袖,倒背着手,施施然朝门外踱去,“既然是用投石机扔,当然是威力最大的铁雷才好。眼下这徐州城大大半数铁匠都在左军的作坊里,嗯,他们想要造铁雷,哪有从老子这里买的方便?!”

    “你个老不死的老狐狸!”于常林是哭也不得,笑也不得,又在屋子里发了好半天傻,才在亲兵们充满狐疑的目光中,灰头土脸地拿铁雷换粮食去了。

    两千颗铁雷,数量听起来不多。装到车上,却是整整五大车。运到了彭大的后军再换成粮食,规模愈发可观。足足花了三个时辰,于常林才指挥着辅兵们将它运回来,小心翼翼地入了库。

    午饭时间已经过了,他却不觉得十分饿。随便灌了几口茶汤,就拿着当日的入库明细,去找苏长史去做相关交割。

    到了目的地,要找的人却不在屋子里。问过院子内当值的亲兵,才知道老狐狸上午就没回来,追着大都督的脚步一起去河边看工匠们打铁去了。

    “好端端的一个都督,一个长史,既不整军习武,也不探讨兵书战策,却一个接一个朝铁匠堆里钻,这成何体统?!”上午被苏长史给拉去当枪头使的气还没有消,此刻又听闻对方不务正业,于常林立刻觉得前途一片黑暗,抬起脚就朝河畔追了过去。

    还没走到将作坊的院门口,远远地,就看见乌央乌央一大堆人,围在两架高大的水车旁,欢呼雀跃。待稍微靠得近了些,则分辨出其中一架水车带的是都督大人花了两锭金子才造出的水锤,正在慢悠悠地一下接一下砸着铁块。每次起落,会引得周围的人大声欢呼。

    第二架水车,则是第一架水车的仿制品,实际上架在河道的另外一侧,与水锤相对而列。用几个大大小小的青铜齿轮带着皮弦、钻头,正在一块白亮亮的铁板上打孔。那铁板看上去少说也有四分后,却像是豆腐做的一般,每次放到钻头下面,就立刻被一插到底!

    “用水车来带动锤子和钻头,这倒也省了工匠们不少力气!”虽然不满意朱八十一和苏明哲两个不务正业,于常林依旧被眼前看到的奇景所打动,在心中暗自嘀咕。

    正感慨间,忽然听到朱八十一特有的大嗓门在水锤下高喊,“钻好了没有,钻好了立刻送过来,别磨磨蹭蹭!”

    “唉,钻好了,钻好了!马上给您!”将作坊总管黄老歪在河对面跳着脚回应,随即,抱着两块白亮白亮的铁板跳上了小船,三下两下,都划回了河岸的这一边。

    “快,老黄,你用皮线把铁甲连起来,然后看看是什么样子!老苏,你带着他们继续打,趁着天亮,再打出几套来!”朱八十一亲手上前把黄老歪扶下了船,然后像个工头般大声吩咐。

    “唉!”黄老歪和苏长史两个大声答应着,各自带了几个人动手干活。脸上黑一道,白一道,脏得像个庄稼汉一般,身上也没有半点官员模样。

    于司仓看得连连叹气,将身体向人群中央挤了挤,凑到近前去看到底是什么宝贝,让苏长史连斯文都不要了。只见黄老歪十根比萝卜还粗的手指就像穿花蝴蝶般,上下舞动,顷刻间,就用皮索透过事先打好的孔洞,将两块铁板连接成了一体。

    一前一后,彼此相扣。上方开了个大大圆孔,两侧也各有一个稍小一些圆孔,就像庄户人家夏天穿的短褂一般,要多怪异有多怪异。既不防寒,又不透气,套在身上还沉甸甸的,能活活把人压死!

    “好了!”没等他开口询问对方在做什么东西,黄老歪已经兴高采烈地开始表功,“大概是十八斤上下,比罗刹人穿的那种大叶子甲轻了至少十斤,还没有甲叶子之间缝隙。战场之上,肯定更容易保住性命!!”

    “先别吹,咱们拿到靶子上去试!”朱八十一也搓着黑呼呼的大手站了起来,从黄老歪手里接过刚刚做好的无袖铁甲,分开人群,大步流星朝远处的空地上走去。

    “这是铠甲?!”于常林觉得自己的脑袋一阵阵发蒙,质疑的话脱口而出。前一段时间接受战利品,从罗刹人身上扒下来的那种大叶子镔铁甲,就够怪异的了,没想到都督大人还能做出更怪异的来。

    罗刹人的大荷叶甲,上半身好歹还能付出护胸、护腹、肋甲、护肩和护背,五大部分来。而眼下拎在都督大人手里的铁甲,分明就是两大块铁板扣在了一起,各部位之间没有任何过度和区分。

    “半身板甲!最适合骑兵用。如果重装步兵的话,还要再加上下半身的护腿和护胫。”朱八十一正忙在兴头上,头也不回,随口解释。

    注1:子胥、文种,子胥战国时的谋臣。前者辅佐吴王击败楚国,成就霸业。后者辅佐勾践灭了吴国。这二人都是一代名臣,但都死于其主君之手。

第四十九章 朱重九卖甲

    第四十九章朱重九卖甲

    早晨时被苏长史和于司仓两个逼着开源节流,朱八十一给逼得没了办法。带着满肚子邪火跑到将河边散心,一眼看到了刚刚投入运行的水锤,就立刻把朱大鹏记忆中关于板甲的部分给勾了出来!

    这东西在二十一世纪的网络游戏世界中,可是以性价比最高而著称。防护力丝毫不亚于东方的鱼鳞甲和明光铠,工艺在有了水锤之后却又变得极其简单。更关键,也是最最关键的一点是,在朱大鹏那乱七八糟的记忆中,这东西用料远比明光铠、猴子铠等东方的重型铠甲省料,正好符合眼下左军窘迫的经济状况。

    至于朱大鹏原来那个时空的地球上,西方人在十四世纪中叶是否已经造出了板甲,朱八十一就没空管了。反正罗刹兵原来身上穿的那种,严格意义上肯定不能算做板甲。那样,自己开发出来的,就是整个东方,乃至全世界的第一件板甲。无论穿在身上去显摆,还是高价卖掉,都是非常拉风的事情。

    说干就干,当即,朱大鹏就命令正在用水锤打甲叶子的工匠们停了下来,重新准备炭炉、铁锭和铁砧和各种模具,就在水锤旁边,一边画设计草图,一边尝试着造起了西式板甲。

    有了五百斤重的水锤帮忙,将铁锭砸成铁板,已经变成了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无论是把铁锭放进炭炉里烧红后热锻,还是直接冷锻,所差别的,只是锻造时间长短问题。然而将铁板按照人的躯干形状,敲出相应的弧度,却费了一番力气。好在将作坊里的能工巧匠多,又都愿意在朱都督面前有所表现,大伙群策群力,反复实验了几十次,也就将难题一个接一个给克服了。

    决定好了铁板大致形状,朱八十一又开始琢磨改进板甲的外观,并且进一步减轻此物的重量,以节约来之不易的铁料。长史大人苏先生不甘寂寞,也凑上前指手画脚。于是乎,大伙又花了些时间去做优化和美化,又耗费了一个多时辰的功夫,才最终把第一件成品给打了出来。

    只见此物,明晃晃,亮闪闪,表面光滑的就像块镜子一般可以照出人影。右胸口,还按照朱八十一的个人趣味,专门錾出了一头直立的雄狮。张牙舞爪,随时准备择人而噬。在小腹处原本挂护心镜的位置,则刻意用铜水镀出了一团金色的火焰,仿佛如果有人敢用武器砍上去,就会被烈火给烧成灰烬一般。

    “弄个木桩,包上麻袋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