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上最强猎头-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咳咳嗯嗯。。。你们俩好好说话,陛下,文若也没有别的意思,他在大明无根无萍,还不是为了陛下为了朝廷么,文若你也是,进言么,多少也说得委婉点儿,你说他每两年就要嗝屁,哪个皇帝也受不了啊,他又不是李世民。”

    崇祯一拍桌子大喝一声“用不着那唐太宗揶揄于朕,朕虽不敢自比先贤但纳谏的气度还有!荀我最后一次问你,你是不是铁了心要设矿监。”

    “是,而且臣冥冥中有预感,这就是臣的试用期考验。”

第九十四章 避风头

    明朝有一个十分奇葩的政治部门,那就是矿监,除了太祖和成祖两个绝对的猛人,这是所有皇帝都绕不过去的一个顽固性问题。

    朝廷大臣对矿监从来都是态度鲜明的,海禁尚可商量着来,哪怕你均田,一条鞭法甚至官商一体纳税,起码都有的谈,只有矿监,绝无商量余地,谁碰谁死!

    所谓的矿监,就是向全国的矿产收税,并且对矿产监督管理,大明朝矿类其实很少的,除了金银铜这种挖出来就能当钱使的,就只有铁矿了,其余如煤矿锰矿等加一块也就是个领头。

    这特么挖出来就是国家战略物资啊!!实在难以想象,这种国家级战略物资居然不让国家兼管?开特么什么玩笑!按历史发展皇太极明年就特么能铸大炮了,他手里的铁是哪来的?

    但,明朝就是这么奇葩,这样的国家生死之物偏偏就是不在朝廷手里,甚至连税都跟朝廷没关系,谁挖出来就是谁的,跟朝廷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这特么别说封建社会,现代社会也没听说有哪个国家对矿产不闻不问完全不进行管理的。

    明朝皇帝一个个穷的要死,可这矿监却怎么也派儿不下去,每次皇帝提起,满朝文武百官全都不用彩排,肯定是统一口径用一句天子不可与民争利给怼回来。

    这特么矿利跟普通老百姓有个毛的关系?这哪里是与民争利,分明就是与他们争利!

    为啥?这特么还用问么,这些矿产一个个全都在满朝文武百官的家里名下,尤其是特么东林党,钱谦益给柳如是盖的金屋藏娇的绛云楼,不知羡煞了多少女儿心,居然还给这老不正经的留传出所谓的爱情故事来了,特么的难道就没人想过这盖绛云楼的银子是哪来的么?

    虽然崇祯是大帝,整个明朝来看少有的乾纲独断,但是听荀提起矿监二字还是脑仁一阵生疼,手心也微微冒汗,心跳加速嘴里一阵阵发苦。

    这真不是开玩笑的,历史上不是没有明朝皇帝设过这东西,远的不说,就说他哥哥天启皇帝,史书上这位木匠皇帝人脑子都骂成狗脑子了,但天启就设了矿监,主管就是臭名昭著魏忠贤。

    除了成祖和太祖,坚持设立矿监并绝不妥协的皇帝只有两个,分别是天启和正德,(其余如万历晚期等都是设一阵停一阵)偏偏就是这俩皇帝,跟文官闹得水火不相容,青史上都是出了名的昏君,最后。。。。二十多岁时莫名其妙就挂了。

    明朝确实没有过造反,但要说大臣对皇帝真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崇祯第一个就不信,他如今身体倍棒吃嘛嘛香,但要是学他哥。。。。恩,谁知道什么时候就感冒挂了。

    崇祯清楚,矿监这东西,除了他点头派太监去干,否则绝无可能,荀自然要成为满朝文武的炮火主攻对象,他这个皇帝也强不到哪去,一个不好就会从所谓的中兴之主变成昏君。

    揉了半天太阳穴,崇祯问了个比较实际一点的问题“激起民变,如何是好?”

    荀也不含糊,直接道“西北民变要杀,矿工民变安可宽饶?”

    这荀真不愧是三国乱世安定天下的人物,做事的魄力远不是明朝这些和平文官能比的,人家的意思很清楚,朝廷没钱,西北就会民变,收钱,矿工就会民变,反正都是民变,当然找祸小的。

    矿工才多少人啊,一个大矿,矿区所有人加一块儿也就十来万人,再怎么反也反不了国本,西北可就不一样了,那不仅仅是几百万灾民的问题,还有兵!饿着肚子嗷嗷叫,你不给粮食人家就要自己去抢的精锐西军!

    秦浩这时候却开口了:“陛下,矿监之事毕竟利大于弊,不过我建议最好还是不要用太监了吧,造成内廷与外廷的矛盾就不说了,也容易让陛下担骂名。

    太监虽然忠心,但毕竟大多数心里上还是有一些问题,敛财手段也没有文官高明,能力上多少也弱了点儿,做事千疮百孔,容易被抓到把柄,魏忠贤和刘瑾被骂成那个德行,固然有文官颠倒黑白的原因,但未尝不是他们本身屁股底下都是一屁股屎。”

    “除了太监,你让朕上哪找人手去?做这事儿的必然要被同僚千夫所指不说,甚至以后还容易遗臭万年,最主要的是还不能跟东林党之间有任何的利益瓜葛,真要有这样的人你以为皇兄就愿意用一帮太监么?”

    “缺人才你找猎头啊,我不就干这个的么?是吧。。。。恩,虽然一时之间我也想不出来找谁。”

    荀却道:“我倒是知道有个人能干这事儿,只是不知道你能不能把这人给挖来。”

    “哦?谁啊,定向挖角的话猎头可是要加钱的。”

    “贾诩,我跟他同僚十几年,太了解他了,可以让他兼任户部尚书,入内阁做我的副手,主理矿监事物,此人最擅洞悉人心,精通明哲保身,但却对自己的名声不太在意,最适合跟东林党斗,当然,我们做这事都离不开陛下的全力支持。”

    秦浩一拍大腿道:“好啊!贾诩合适啊,怎么样陛下就他了吧,这么牛的人才怎么也得一千金币,因为是定向挖角,按照猎头的规矩怎么也得翻一倍,也就是两千。

    另外你做这么大的事是不是需要整顿一下宫中守卫,你也不想稀里糊涂莫名其妙的就驾崩吧,那帮东林党可不是省油的灯,马马虎虎给你挖个亲卫头领吧。

    另外骂战咱手里没御史也不行啊,是不是还得给你挖一个喷子,锦衣卫和东厂也得赶紧行动起来了,曹公公忠心倒是够的,但他能力可能稍微有点儿弱,是不是得给他配一个锦衣卫都指挥使当副手?

    还有,这种事儿户部两个侍郎您得给人家配齐了吧,恩。。。。杂七杂八给您个打包价,五千金币,如何。”

    崇祯好悬没一口老血喷出来,“朕现在给你五千,明天你就可以给朕收尸了,这大明的国号恐怕也保不住了。”

    “不着急不着急,这么大的事儿,准备工作也得几个月,那时候荀过了试用期,我预感很有可能跟公孙瓒一样,也会给你大赚一笔,你富裕一点再给我么,况且咱们什么关系,我能跟你要全款么?肯定不能断了你的炊啊。”

    “好,那就等荀爱卿回来再说吧。”

    “回来?你打算把他派走?”

    “当然,今天过后,荀恐怕是要千夫所指了,暂时还是出去躲躲风头吧,正好西北大旱,底下的官员什么样朕心里还是有数的,这一百万石粮食能有多少发到灾民手里朕心里实在没底,就让荀爱卿去发粮吧。”

    “陛下放心,这些粮食若有有一粒被贪赃,臣愿意身首异处。”

第九十五章 出发

    “陛下放心,这些粮食若有有一粒被贪赃,臣愿意身首异处。”

    这是荀赈灾之前当着崇祯的面斩钉截铁作出的承诺。

    这可有难度了,历史上就是这个年份,崇祯为了赈灾也筹集了五十万石的粮食,几乎都是从他牙缝里挤出来的,结果粮食上路以后,户部砍一刀,地方大员砍一刀,小官小吏砍一刀,乡绅代发又砍一刀,最后这五十万石粮食真正发到灾民手里的,就只剩下区区五千石了。

    本来就不够,这下缩减了一百倍,那就更是杯水车薪了,也正是因为这帮贪官污吏,神一魁等人才能迅速做大,月余功夫西北反贼就有了二十万的规模。

    这帮贪官污吏不杀,有多少粮食也没用,相比于东林党来说,把眼前这一百万石的粮食发下去才是真正的燃眉之急,因此崇祯派堂堂内阁首辅亲自去西北赈灾,也并不完全是因为让他躲风头。

    至于秦浩给崇祯的那一揽子五千金币的人才补完计划,自然也被崇祯毫不留情的给甩脸上了,除了贾诩说是等荀过了试用期以后从长计议之外,其余一律搁置,让秦浩不由的直撇嘴嘀咕崇祯的小气,把这位可能得了点儿甲亢比较易怒的君王气的直磨牙。

    一百万石粮食堆积起来还是比较壮观的,或许放到现代社会就是一列卡车车队,但放到明末的话可就首尾相连忘不到头了,虽说也有那么几匹拉车的驽马,不过大明的马匹从来都是不富裕的,因此大量的粮食还是得用人力推着手推车往西边运。

    谢天谢地明朝时期的独轮车已经有了还算可以的技术,从京城到西北一马平川并不需要翻山越岭,否则这一百万石粮食在路上都不知道要吃多少。

    荀是悲壮的,因为心系百姓,眉头间总是难掩些许愁容,老天爷不下雨,谁也没办法,听说这次全球变冷跟欧洲人在美洲开疆扩土还有点儿关系,美洲的印第安人每年都有烧森林种地的习惯,反正他们人少地多烧一圈儿回来森林又会涨起来。

    可是自从欧洲人征服美洲以后,美洲那边就不烧森林了,因为他们不烧森林,所以导致全球的气候变冷,具体表现在咱们这就变成了大旱,一直旱到大明灭亡,满清入关又爆发了鼠疫,北方人死得差不多了粮食才够吃,这是后世有部分砖家研究的,秦浩对此持十分怀疑的态度,特别想在草原上仍几个火球术烧一烧,看看能不能烧出雨来。

    不过荀悲壮,有人却比荀更悲壮,秦浩本以为公孙瓒杀人那次群臣们玩儿的就挺大了,这下等荀重提了矿监秦浩才知道啥叫逼宫,跟这次相比公孙瓒那次简直就跟闹着玩儿似的。

    全天下的文官都写了折子,众口一词全都是弹劾荀的,而且不是一封,几乎每个官员上班之前都要写信痛骂一遍荀,夸张点儿的甚至一天骂三遍,还不带一句重复的,这荀的罪行还真就是沁竹难书了。

    更夸张的是士林百姓也跟着添乱,太监都没等往下放,各地矿区听到消息就先反了,声势闹的还不小,一时间大江南北处处烽烟,不知道的以为这矿区叛乱比西北民变还严重呢。

    士林中荀的声望也可以当臭狗屎了,从乡间到城镇,只要是个识字的就跟着一起骂荀,甚至南京学子还有举行示威游行的,因为普通老百姓傻了吧唧啥都不懂,还不是读书人说啥就是啥,既然这么多读书的公子都骂你,那肯定是你欠骂,别说荀了,因为这个姓氏比较稀少的原因天底下所有姓荀的都抬不起头来。

    秦浩算是知道为啥这事儿只能交给太监来干了,除了荀这么个无根无底连家人都没有的,谁特么干得了这事儿?

    崇祯也被满朝的官员给吓着了,躲在后宫里死活都不敢出来上朝了,难得崇祯一介劳动模范居然一连旷工了一个多星期,就差学他老哥躲一边去做木匠活了。

    万幸他生活在了皇权高度集权的明朝,这要是唐朝皇帝如果这么被群臣反对,即使是天可汗李老二恐怕也要被政变了。

    为了荀的安全,崇祯特意派了两千京营的士兵护送粮草,东林党势力庞大无比,改天换地都不是没可能,真以为出了京城就安全了?

    为了保证荀此行的安全,也为了这次赈灾和试用期可以顺利一点,秦浩不得不当上了此行赈灾队伍的保姆,应对无所不在的天道之力,也应对东林党时时刻刻有可能的反击。

    于是乎,秦浩本人在烈日炎炎的日头下,也不得不跟着荀骑在懒洋洋的健马上有一搭无一搭的聊天扯淡,押运着一百万石的粮草赶路,这速度实在是慢了点儿,再加上大太阳无情的仿佛要蒸干身体里每一分水分似的,他死狗一样趴在马头上也就不奇怪了。

    “我说老荀啊,你就一点儿也不怕东林党派刺客把你宰了么,都这时候了你还熏香,生怕刺客找不准人是咋的。”

    “老习惯了,不好改,况且行军打仗我也算是行家,自信我这军营铁桶一般,我还真不信有刺客能混到我身边。”

    到底是三国来的,不像明朝的文官就只知道成天吹牛逼,人家汉朝时期文武不分家,荀打仗的功夫还真就不见得比公孙瓒要差,三万多人的民夫队伍,还真让人家整的跟个军队差不多,两千京营兵马放到他手里十来天的功夫,就跟脱胎换骨了似的。

    “诺,这个给你,算我送你的礼物。”

    “这是什么?”

    “这叫古龙水,在耳朵根和手腕上喷一点,保证你浑身都香喷喷的一整天,比你不厌其烦的熏衣服好用多了。”

    “哦?如此,就多谢上仙美意了。”

    一听这古龙水如此神奇,咱们荀令香衣二话不说笑眯眯的就放在袖口里,那动作就好像生怕秦浩反悔似的。

    “你好歹也是内阁首辅,就跟没见过好东西似的,看人家钱谦益,糟老头子一个却风流无比,听说他家豪华无比,我估计这趟回来有你没他,咱们就当自己已经赢了,等回京你就住在他的房子里好不好?”

    “呵呵,钱谦益的房子恐怕没那么容易住啊,我有预感,这次赈灾,恐怕我九死一生啊。”

    “没事儿,这不有我呢么,你自己是九死一生,可谁让你是我候选人呢,加上我,咱哥俩肯定能全须全尾的回京。”

第九十六章 天灾还是**

    明朝的地理环境跟清朝相比差别就不太大了,而清朝的地理环境跟后世的差别也就不大了,从燕京到西北,骑一匹快马的话也就是一两日的功夫,换成运粮队也不过多走些时日罢了,因此这次行军其实路途短的很。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自从发财之后秦浩的各种生活享受已经是直线上升,刚出京的时候还反复地告诫自己,牢记公孙瓒的为将第一准则,争取跟士兵们同甘苦共患难,可是三天不到的时间就放弃了。

    去特娘的军心吧,老子又不是带兵打仗的将军。

    于是乎秦浩十分无耻地搂着扈三娘钻进了一辆雕着花的豪华大马车,悠闲地拿出了两瓶红酒,手里再拿出一个大雪茄,悠闲地抽了起来,自从他拥有了储物空间以后,他空间里满满当当放着的全是这些奢侈享受败坏斗志的东西。

    三娘越来越坏了,也不知从哪个狐媚子身上学的功夫,一进了马车就开始抛媚眼,小蛮腰因为弓马娴熟的缘故只堪盈盈一握却特别有力量,加上上半身的两个玉兔和下半身的半个西瓜都比较标准,此时穿着一身行军打仗的劲装不但勾勒的凹凸有致惹人冲动,而且还有着几分制服诱惑的味道。

    为了自己拯救世界的大业,强大的猎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那摄心决的修炼简直就是刻不容缓啊,于是乎秦浩狠狠地拉过三娘修炼了起来,这一切都是为了拯救全人类的高尚理想,才不是为了白日宣淫呢。

    东林党是可怕的,天道搅和进来更是可怕的,秦浩半点也没有轻敌,从崇祯那扣来六百金币的顾问费之后二话没说就先进行了金币抽奖。

    三次抽奖结果如下:幸运石一块,幸运石一块,幸运石一块。

    这下可给秦浩美得鼻涕泡都出来了,这所谓幸运石,顾名思义就是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幸运的意思,每块石头幸运值翻一倍,三块一起用就可以翻八倍!就是时间短了点儿,只有三十秒。

    三十秒的时间固然很少,不过有一件事情做起来却是足够的,那就是抽奖。

    黄金抽奖,好与坏天差地别,八倍的幸运值,能不能抽到传说中的造化玉蝶之类的神装呢?秦浩满心都是期待。

    第四次抽奖,走你!

    恩。。。。盘古斧错过了,造化玉碟错过了,撒豆成兵错过了,石中剑错过了,**玄功也错过了,娘的老子就知道想抽这些东西没那么容易,等老子什么时候攒个十块八块的幸运石一起抽,不说别的那些大招,光是那一个撒豆成兵简直羡慕地让秦浩直流口水啊。

    啪,最终指针定格,落到了一样技能上,看的秦浩是心头狂喜不已,这技能比不上撒豆成兵,但或许输得并不是太多了。

    呼风唤雨,自由掌控和预测天气的能力,天气预报每次二十金币,呼风每次一百金币,唤雨每次一百金币。

    牛逼!

    简直是神仙的顶级绝技啊,虽然使用起来贵了点,但绝对是物超所值。

    如果能便宜哪怕稍微一点儿就好了,他就可以客串祈雨神棍忽悠崇祯了,西北为啥闹成现在这样甚至最后还推翻了他们老朱家江山,不就是因为老天爷不下雨么,如果价格可以接受的话估计崇祯肯定愿意花龙气买雨。

    一路上,荀坚持过城不入的原则,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