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上最强猎头-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公,我与六郎早已有了夫妻之实,腹中更是怀了咱们杨家的骨肉,就算不看大人的面,您看在孙儿的份上,便认了儿媳吧!”

    噗!!!

    秦浩都傻了,见过拼的没见过这么拼的,大姐你们俩办事到现在还不到一个礼拜吧!您肚子里那颗受精卵要不要长这么快啊,是不是你还打算给他取名叫杨宗保长大娶个媳妇叫穆桂英啊!

    秦浩不淡定,那刘继业则是彻底斯巴达了,不管真的假的,自家孩子在人家姑娘肚子里留种总是错不了的,即使是现代这也是欺负人家的事,做了总不能吃干抹净不认账不是?

    “荣儿!荣儿!是你么荣儿!”

    我曹,能不能不要叫的怎么肉麻啊,还靖哥哥呢。

    这边还没反应过来,那边痴情的汉子就冲过来了,一同冲过来的还有这痴情汉子的几个哥哥,却是几个哥哥偷偷解开了杨延昭的锁链。

    “昭哥哥。”

    “荣儿。”

    “昭哥哥。”

    。。。

    你们够了啊!历史剧改琼瑶剧了么?

    刘继业的脸黑的跟炭似的,大怒道:“孽障!你怎么出来的!”

    “爹!您不能再一错再错了啊!大周太后愿意将荣儿许配给我,对您的诚意已经如此明显,您千万不要执迷不悟了啊!”

    几个帮腔也道“爹,是我们放六弟出来的,刘继恩认贼作父放契丹狗贼屠戮我汉家百姓,乃是民族的罪人,您就降了吧!”

    “你们。。。。你们。。。老夫怎么生了你们这么一群混账!都来逼着你们的爹做那不忠不义之人么?”

    秦浩注意力倒是没放在这,他在查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呦呵,杨家将齐活了,还差一个佘太君,也不知历史上有没有这么一位。

    刘继业则感觉眼前一黑,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想不到啊想不到,从最下面的普通将士,到自己最亲近的儿子,居然全都劝自己投降,难道自己真的错了么?

    刘继业当然懂,契丹人入境比盗匪好不了多少,不,应该说盗匪压根就不能跟契丹铁骑相比,契丹人打仗压根就没有军饷,赚多少全靠战利品,而战利品自然就是他们在这北汉境内烧杀抢掠所得了,每每想到此,他就恨不得生吃起肉,生饮其血!

    可是。。。忠君啊!难道说自己这些年的坚持真的是错的么?

    秦浩觉得自己是时候说两句了,眼前这位老将,姓刘的时候大家叫他刘无敌,姓杨的时候大家叫他杨无敌,应该说他已经是这个时代的最强统帅了,而且历史证明,此人降宋以后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算是给大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值得自己这个猎头说话了。

    “杨公,或许我可以代表太后说几句话。”

    “嗯?”刘继业似乎这时候才注意到了秦浩,好家伙口气真不小,张口就代表太后说几句话。“上使请讲。”

    “太后对杨公的能力人品都深深相信,如今,天下人皆认为您是天下第一大汉奸,是引契丹铁骑屠戮我子民的罪魁祸首,不过太后却深知,这绝非杨公本意,以杨公之人品,若有朝一日与契丹开战,必是冲锋在前,百死无悔的壮烈好汉子,曾对左右说过,得杨公一人,胜过十万雄兵。

    这太后的诚意么。。。您也看见了,太后承诺,杨公投降之后所部兵马依然由您统帅,领节度使,太子太保衔,如果杨公不弃,步军都虞候的位子给您留着,北汉旧臣一律宽待,就连刘继恩也可以封个太平王爷,富贵余生。杨公,这是我大周最大的诚意了!为了天下,为了百姓,为了我汉家儿女,也为了您未出世的孙子,还请杨公三思啊。”

    “这。。。”

    不得不说,这诚意几乎可以说是千古未有了,历朝历代,谁家降将有这样的待遇?若不是知道他杨公大名,秦浩也不敢胡乱开这么高的价,这样的诚意,谁的心也不是石头做的,忠贞如刘继业也不得不陷入了沉思。

    也是巧了,就在刘继业深思的当口,一个最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人出现了。

    “陛~下~到~~~”

    陛下?什么陛下?靠!是刘继恩!刘继恩来了!

    刘继业的脸色也十分不好看,虽然现在后周的公关主力已经放到了他的身上,但是毕竟人家刘继恩才是北汉的皇帝啊。

    只见从外面龙行虎步地走进来一个中年人,也没什么皇帝的排场,人未到声先至,“刘帅啊,朕来慰问你来了,契丹人已经回信了,三天,只需要你再坚持三天,契丹的铁骑一定会出现在城下,哈哈哈,到时候契丹的无敌铁骑面前,后周的这些乱臣贼子一定会土崩瓦解,哈哈哈。。。。额?”

    粗豪的笑声突然止住,发出类似于公鸡被掐了脖子之后的奇怪声音。

    杨延昭双眼之中凶光一闪,整个人腾的一下子窜了起来,一把扑向刘继恩,而刘继恩也不愧是马上皇帝,虽然老胳膊老腿比不得杨延昭厉害了,但是慌忙中依然拔出配剑周旋了起来。

    刘继业大怒,“逆子尔敢!!”

    说着,刘继业拔出了随身配剑劈头盖脸的就朝着杨延昭的后背砍去,明显是打了围魏救赵的主意,只是这杨延昭一向是拼命三郎,战场上打起来悍不畏死,现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自然不惜性命,拼着后背被他老子重重砍了一刀,却依然不管不顾地朝刘继恩扑了过去,一把就死死地抱住了刘继恩。

    “来人!护驾!刘继业要反了!”

    “逆子!还不快快放了陛下!”

    一时间场面混乱成了一锅粥,刘继恩的护卫疯狂的从后面往前冲,刘继业挥舞着宝剑要上前大义灭亲被其余几个儿子死死的拦住。

    “定!”

    关键时刻,秦浩使出了定身法,一下子就定住了场上除了刘继业以外的所有人,对着刘继业十分认真地问道:“杨公,事到如今,您还没有做出决断么?”

    而刘继业明显就是一愣,是啊,出了这样的一档子事,自己还如何面对刘继恩?

    好半晌,他的手才无力地垂下,宝剑落在了地上,悲愤却认真地抱拳沉声道:“罪臣杨业,见过上仙。”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周武曲星,周瑜

    符太后临朝称朕第三年,北汉第一大将,天下第一猛将刘继业,投降了。

    不,人家现在叫杨业。

    杨业的投降,北汉军中无人还有一战之心,文武百官甚至狠狠松了口气,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北汉不比南唐或者后蜀,它跟后周分裂毕竟才十来年的时间,加上如今国力暗弱,契丹爸爸又太拉仇恨,因此对投降,北汉上上下下都没有什么抵触之心,而作为九五之尊的刘继恩,虽然一万个不愿意投降,不过现在大势已去,只要杨业命令把四个城门开开,后周还是可以轻而易举地攻破占领晋阳,与其鱼死网破,还不如投降之后去后周当个富贵闲人。

    符太后对他还是优待的,这毕竟是第一个投降的敌国皇帝,必须好吃好喝的养起来当吉祥物,给后蜀南唐荆湖南汉做个榜样啊。

    直到大军进城,一系列表面功夫都做完,符太后坐在北汉的皇宫里志得意满地接受了北汉旧臣的朝拜以后,众人这才想到一个关键的问题。

    契丹呢?

    经过杨业的叙述,早在一个月之前李筠刚围上来的时候,刘继恩就告诉他,契丹援军七天到。

    于是乎,七天七天,又七天,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直到投降之前还说三天之后就到。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是契丹没有管北汉的死活?这明显不可能,毕竟北汉是后周家门口的一颗钉子,谁也不是傻子。从契丹的燕云地出发,骑兵南下七天怎么也能到晋阳城下,为什么都一个月了还不见契丹的人影?

    就在众人一头雾水不知情况的时候,战报终于到了。

    “报~~报太后,我军大胜!”

    “我军大胜还用你报?”什么鬼啊,朕现在都坐在北汉的皇宫里了,当然是大胜了呀。

    “不,太后,小人是为天雄军报捷,我天雄军奉命阻击契丹拖延援军,节度使符彦琳与辽将萧吉利大战葫芦谷,利用地形拖延辽东铁骑十一天!”

    “好!五叔果然勇猛!”

    “十一天之后,周指挥使就到了。”

    周瑜?隐隐的,符太后预感到契丹人迟迟不来一定跟他有关。

    果然,随着这传令兵的报告,众人的眼神全都直了起来。

    “禀太后,周指挥使亲自上阵,符帅与萧吉利交战正酣之际突袭萧吉利后军,我军大获全胜,斩首七千,缴获战马四千匹,余者皆逃回契丹。”

    符太后听得面色通红,欣喜之情怎么也按耐不住,脱口而出“好!真不愧是上天给朕选的武曲星!”

    这时只见这小兵满脸都是敬畏与狂热的情绪,同样激动地说道:“再禀报太后,萧吉利只是契丹援军中的前军,契丹南院大王耶律挞烈听闻萧吉利战败勃然大怒,亲自率二十万南军南下。”

    也不知这传信的是不是故意吊人胃口,又或者是说书唱戏的出身,他这一个大喘气将所有人的情绪都调动上来了,一听说辽国的南院大王亲自领兵来了,众人都感觉呼吸沉重了起来,等待他的下文。

    只见这小兵深吸一口气,用上了全身的力气大声喊道:“周指挥使用兵如神,计算出了耶律挞烈的行军路线,布伏兵以迎敌,十日七战,七站连捷!”

    静。

    大殿上一时没人叫好,相反是一片极致的安静。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大家都有些措手不及,一时间竟然面面相觑,谁也不敢相信。

    契丹!这个五代十国期间插在每一个汉人心里去的钉子,五代以来战无不胜的契丹铁骑,居然被天雄军区区八万步骑兵给打败了?而且一口气接连打败了八次?

    周瑜是怎么做到的?随着众人的仔细盘问,事情的经过大致就都清楚了。

    开始那一战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契丹铁骑来去如风,从契丹支援北汉少说有十几条进军路线,偏偏萧吉利却选择最近的,符彦琳好歹也是沙场老将,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在葫芦谷阻击了他们,借着地利之便和天雄军人人死战,终于将他死死地阻击在葫芦谷外不得寸进,不得已萧吉利开始思考绕路。

    再之后,周瑜就顶着武曲星的光环到了。

    因为赤壁之战实在是太有名,因此许多人一提起周瑜都是三国周郎赤壁,印象里他打仗最擅长就是水战和放火,其实人家早年追随孙策平定江东的时候打的全是陆战。

    而周瑜打仗最大的特点就是,能用脑子绝不硬拼,看他一生战绩,从来都是孙策在前面与敌人正面厮杀,他则猥琐绕路插后排,每次总是能在双方激战正酣之际在一个十分恰当的时间出现在敌人最不希望他出现的位置。

    恩。。。通常情况下战场上如果周瑜露面现身,战斗就可以宣告结束了。

    一次两次或许是运气,但每次都这么打,就堪称恐怖了,这需要何等强大的计算能力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精准地分析出敌军每个时间出现在的每个位置,甚至兵力,兵种,阵型等等诸多元素都要一清二楚才行,说他是天才统帅绝不为过。

    而很明显的,他周瑜的聪明才智到了后周,敏锐地发现了萧吉利绕路的企图,并计算出了他们要走路线,管符彦琳要了两万人,果断地又上演了一次绕后打发,在一个小山谷里进行了一个半伏击式的遭遇战,许多契丹骑兵根本逃无可逃,当周瑜成功出现在他们后阵之中的时候所有的契丹人都傻了,他们打了一辈子仗,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打发。

    所谓骑兵没辎重,只是相对来说罢了,契丹人打仗也要带帐篷,也要赶着几万头羊,这些羊能产奶,又能杀了吃肉,同时也是这些士兵的财产,因为骑兵对阵型的依赖不像步兵那么明显,因此周瑜果断决定:杀羊。

    正在跟符彦琳交战的契丹人听到身后突然响起的砍杀声,随后就是连成一片的羊叫声,当即就不淡定了。

    杀人尚且不难,何况是杀羊?连杀带放,十万头羊很快就跑的跑杀的杀,很快契丹人就慌了,被前后夹击之下杀得大败!又因为地形的原因,就连骑兵随时能跑的优势也没发挥完全,留下了一小半的人马才狼狈退走,萧吉利战死当场,侥幸活下了的契丹人头也不回狗一样的跑了回去。

    再之后,就是辽国大怒,南院大王耶律挞烈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亲征,而周瑜几乎算准了耶律挞烈所有的进军路线,设伏七次,战了七次,连着吃掉了耶律挞烈的七支先锋,斩首共计一万一。

    现在,耶律挞烈已经快疯了,一口气将二十万大军全都集中到了一块,捏成一股拳头每天都走的慢腾腾的,听说现在被人提起周瑜的名字就头疼。

    那小兵介绍完了他们天雄军的奇迹战绩之后,这才得意洋洋地道:“禀太后,周指挥使让小的来告知太后,如今耶律挞烈二十万大军合兵一处,他也无从下口,但拖延时间,他自信还能再拖上个十天半月,让您放心攻打晋阳城,呵呵。只是如今看来恐怕已经用不着了。”

第一百七十三章 对决大辽

    北汉的投降,宣布后周已经基本完成了北方的统一,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值得称颂的丰功伟绩,接下来自然就是论功行赏了。

    从发兵北汉到入主晋阳,符太后一共也不过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除了舍身饲虎的柴美容公主以外,远在河…北道阻击契丹援军的周瑜自然也是第一大功,与契丹耶律烈交战七次,都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战绩,一时间军中人人以战神相称。

    这下,再也没有人能否认周瑜武曲星下凡的事实了,同样的,坐实了这位武曲星,自然也就坐实了小皇帝的圣主,这一仗的意义甚至早就超过了军事意义,几乎就是对小皇帝和太后天命的肯定。

    没说的,这样的战功就是夸上天也没什么不应该的,一股脑的加了一堆的荣誉头衔,什么将军啊,大夫啊,除了三公三师不能给以外其他能给的都给了,甚至还随手封了个雄州节度使。

    只是接下来的剧情发展却急转直下,让众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事情的开端很正常,魏仁辅作为文相,中书省老大,这打完了仗总要站出来说两句不是,虽然符彦卿现在权倾朝野,但毕竟文武相互制衡,他这个管中书省的总不能去拍枢密院的马屁,虽然谁都知道他比不上符彦卿,不过这该干的事还是要干的吧,虽然那是太后他亲爹,但魏仁辅却觉得,太后一定不希望自己去抱符彦卿的大腿,相反俩人时不时唱唱反调什么的恐怕才是太后喜闻乐见的。

    抱着这个原则,平日里基本上符彦卿反对的他魏仁辅就坚决拥护,嗯。。。虽然没啥用。同样,符彦卿支持的,他大半也统统反对,嗯。。。虽然更没有啥用。不过政治么,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儿,符彦卿也乐意跟他打个配合,平日里都挺默契的,但今天却一不小心撞铁板上了。

    说起来也冤,这次出征虽然符太后御驾亲征,但毕竟主帅却是符彦卿,功高盖主从来都是政治不稳的信号,魏仁辅这样忠心的臣子,尤其还作为文官领袖,自然要站出来打压一下他的嚣张气焰,尽管符彦卿是太后的亲爹,对此符太后自然也是赞成的,总之就是在歌功颂德的时候尽量淡化符彦卿地作用,突出符太后的作用之力,这都没有问题,但奈何他好死不死地,最后却提出赶紧回开_封,顺便趁着咱们胜利跟契丹议个和,反正现在北汉已灭,他们就算赶过来也晚了。

    就是这句话,捅了符太后的马蜂窝,让本来可以得到赞赏的一通演讲变成了狠狠地一通责骂。

    魏仁辅当然很委屈啊,说到底现在还是在军中,行的是军法,既然北汉已经打完,当然要赶紧回去啊,要知道部队在外的每一天符彦卿的威望都是增长的,而且倾巢而出也很容易造成内部不稳,自己这个中书令也没太大的用,没法掣肘符彦卿,这仗才打两个月符彦卿都快大权独揽了。

    只是接下来符太后说的话,就让他吓着了:“如今契丹二十万大军犯我国土,魏爱卿你劝朕灰溜溜地滚回开…封然后和他们苟合?”

    额。。。。。魏仁辅明显是一脸懵逼的状态。

    只见符太后一拍桌子,“契丹欺朕太甚,如今周将军既然打了个旗开得胜,引得耶律烈倾巢而出,那朕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噗!

    这下大家算是弄明白符太后发火的原因了,这是嫌打的不过瘾,打算把耶律烈来个连锅端啊,可是太后啊!!您知道您到底在说什么吗!!

    看着魏仁辅憋得通红的一张脸,明显是想说什么又生生强忍住的表情,后面偷看的秦浩都心疼他,如果他敢把话说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