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本来是件极好的事情,是由张记书坊刊印,且不是自费刻印。

    可张文远还随他手稿送来一封书信,里面还有一篇注音符号。

    看过这篇符号后,陆德明就一直处于这种怔神的状态中。

    陆德明费了无数精力写的《经典释文》,其实是一本字典。

    以考证古音为主,兼辩训义,也就是古人训诂类书。他这本书,费数十年时间,引用了十四部儒家经典,周易易书毛诗周礼等,精研六典,采纳九流,搜访异同,编写了三十卷。

    这本书,与隋朝陆法言所著的切韵一书,一脉相传。陆法言的父亲在隋朝时曾为太子洗马,当时与许多著名学者经常在府中探讨学术,陆法言就把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这八个当时的著名学者到陆法言家聚会时讨论商定的审音原则记下来,编成了切韵一书,成为南北朝以来,韵书的大成之作。

    而陆德明则是更进一步,引用十四部儒家经典,注音辩经释义,将之写成了三十卷的字典。

    虽然陆德明的书名是《经典释文》,但张超只看了一部份,就看出来了,这其实就是一本字典。而且还非常的好,这与汉朝时的说文解字,同一类型,但又不一样。他既是字典,还是十四部经典的训诂释意,只不过,这是一本专门针对十四本经典的字典。

    不过这书虽然也算是集前人之大成的训诂类大作,但张超还是觉得有些不足之处。比较如他这书注音,虽然对古人经典的读音考证的很详尽,可注音却依然是用的陆法言的反切法为主。

    而且这本字典,也不是一部纯粹的字典,而是一部十四本经典的字典。

    因此张超在回复陆德明,称愿意刊印这本书的时候,又把自己的注音符号寄给陆德明看,同时提出了编一本纯粹的字典的想法。

    经典释文,是本偏向服务于十四本经典的工具书,而张超的字典,打算就跟新华字典一样,完全就是收录字、词,然后为字词提供音韵、意思解释、例句、用法等的一本专门的工具书。

    这本字典会收字为主,收词为辅,会提供一些经典和史书里的词句为例句。

    张超的字典,无疑是更加纯粹一些。

    而且张超还提出在古人部首检索查字法外,使用注音符号检字法。

    部首检字是循字找字,首先得会这个字,但如果不会就麻烦了。而张超打算加一套注音符号找字,循音找字。

    这样的字典,就算是那些蒙童,跟老师学会了字的读音后,也能循这个音在词典上找到字,然后能够学习该字的意思以及例句、用法等。

    用张超信中的话来说,若这字典编成,以后只要开过蒙的孩童,靠着一本字典都能学习经义,自学成才了。

    这话,陆德明信。

    虽然太详细具体的信中没法多说,张超邀请他有空的时候过去共同探讨,还邀请他一起去编纂这本字典。

    看完那信,陆德明再看自己费了三十多年功夫编写的这本经典释文,突然生出一股深深的敬佩之情,自己费了这么多年,也没想到那么好的想法。

    自己的这套书,顶多只是一本解读十四经典的训诂工具书,但张文远的这本字典,一旦编成,却是真正的好工具,开过蒙的童子,真的能依靠这本工具书,去看懂那些经典,做到自学成材,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啊。

    虽然古代早就有尔雅、说文解字这类训诂书,但毕竟相距太遥远了,而且收录的字也有限,其中的音义等,更是与此时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这也是历朝历代不断的有大儒给经典注释训诂的原因。

    他的书,也是针对十四本经典的注释训诂,但还是有些局限。张超的想法才大啊,直接弄一本字典,而且还用更好的注音符号来注音,并且对字解义,还对例句引用等,这无疑是开天辟地的。

    说文解字这本字书之前,也有如急就篇、博学篇之类的书,但这些书只是编次文字,并无解说。

    说文解字,是第一部很系统的分析字形和考察字源的书,首创了部首编排法,对字义、字形、字音全面诠释。

    不过都不如张超要编的这本更加全面,光是张超发明的这套注音符号,就已经远远的把陆法言等前人音韵学家们甩到了后面。

    编一本唐朝的字典,全面的收录汉字,就字的形、音、义进行全面解释,采用注音符号注音,用注音符号检字,从经典中引用句子做例句,增加字词用法等,这无疑就让这本书非常了不得。

    这不是简单的把汉代的说文解字整理翻写,而是有更大的突破和创新。

    陆德明的书只是为十四本经典注释,而张超却要为所有的字注释。

    真不敢想象,张文远究竟是怎么想到这一切的,尤其是那套注音符号,真的非常棒。他还弄出了两套,不管是哪套,都与此时主流的音韵学不一样,但他却又马上看出来,这种更简单好用。

    陆德明坐在桌案前毫无睡意。

    他甚至都有股冲动,干脆把自己的那些手稿都扔进火盆里烧掉好了,跟张超的字典一比较,自己的经典释文简直太一般了。

    一睡无眠。

    天微微亮,陆德明就跑去找孔颖达去了。他已经决定了,无论如何也要加入这本字典编纂中去,哪怕只是跟在张文远后面署个名,也得参加。

    务本坊,张学士府。

    张超早上起的很早,他主动的跟着老爹一起练枪,现在他也练的有模有样了,虽然在老爹看来,还只是学到了一点点皮毛,只会点架子,但对张超来说,已经足够让他自豪了。

    练了枪,张超和老爹一起在府里前面演武场上遛了会马,长安城里就这点不好,不如灞上遛马方便,可以在灞上自由的奔驰,在这里,只能在家里绕圈圈。

    不过骑术挺重要的,除非七老八王,没哪个当官的会坐车,除非是没钱买马,那一般也会骑骡骑驴,坐车的较少。就算文官,也少坐马车,至于说坐人办轿子,根本没有,基本上难得一见,有也是那些贵妇人。

    骑马比较英武,二来坐马车也实是在太震,很多人要坐车也宁愿坐牛车,因为牛车速度平缓,还好受一些。

    如张超这样的年青官员,尤其还是学士,就越得骑马了,最好腰上佩把玉具剑,那才叫潇洒倜傥。要是跟个老头似的坐车,或者跟个女人一样坐轿,那真得被鄙视死。

    东宫。

    李建成一大早起来理事,首先就询问了关于崇文馆的情况。

    “昨天张馆主让学生们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今天要放榜出成绩,然后根据年龄和成绩分成六个年级。另外张馆主昨天与诸位学士助讲等议事,还定下了小学今后的教学模式。他要在学校开设多门课程,还要求尽快给各个年级的各科目编出一套教科书来,用以更好的教导学生们。”

    “文远又要编书?”李建成对于张超要搞分年级分班这些不是太在意,张超在白鹿书院都搞过了。但对于编书,他很有兴趣。

    现在他一听说张超编书,就忍不住惊讶。张超太喜欢编书了,动不动就编书,现在不但编书,还印书。不但给自己印,还给其它人印。

    现在张超在长安城儒士们的眼里,真的非常有名望了。

    “编一套专门的教科书?每个年级都有一套,包括各个科目,文远的心很大啊。”李建成听完之后,笑着点头称赞。

    李建成看了看今天的安排,事情不多,于是干脆就起身,传令前往崇文馆。

    带上了裴世矩、郑善果、魏征、王珪等一行东宫属下,来到崇文馆。

    一到馆门前,就发现卫士紧把馆门,所有学生的仆从都在馆外,马车也都停的整整齐齐。

    “很不错,我观张文远主持这崇文馆,倒有几分周亚夫细柳营之模样。不让仆佣等入馆,能严肃纪律,这个好。”李建成满意的笑到。

    等他们到了馆门前,把守的卫士却不让他们进去。

    这下魏征等人也忍不住笑了,这个张超还真是学的很彻底啊。

    “速去通报张文远,就说太子亲临,让他前来迎接。”

    “望殿下恕罪,这是张馆主的命令,非馆内官吏仆佣,以及学生,其余人等,一概不得入内。若是我们没守好馆门,私自放进一个,到时张馆主可就馆规无情了。”守门的一名小武官连忙打发人入内通知,一面向太子解释。

    李建成点了下头,“你尽职尽责,没有错。”话虽这样说,可在东宫里让张超挡在外面,还是有些不太高兴的。

    这个张文远,真是拿着鸡毛就当令箭了,倒是魏征几个,却都觉得没什么,反而有赞叹之意。

    今天失眠了,昨天一夜到现在,下午四点还没睡。一面是困的要死,一边是怎么也睡不着。。。作者精神失调,要疯了,走火入魔啊!求几个订阅安慰一下!(未完待续。)

第278章 精武体操

    张超带着一众馆内官吏出来,将李建成一行迎接入馆。

    一进去,那个馆前的广场上,就看到所有学士都站在那里。

    “文远,这是在干吗?”李建成忍不住问,这些学生可都是皇子皇孙、后戚和宰相功臣子弟,不能有闪失的。

    “回殿下,昨日臣给这些学生们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考试,了解了下他们每人的读书情况,今日已经根据他们的成绩和年龄,分成了六个班。榜刚才已经出过了,现在正让学士们在这里分班排队呢。”

    “哦,原来如此。”

    班已经分好了,六个班,一年级的最多,有三十八个。然后其它班级各一二十个,六年级的只有十二个,都是些十二三岁的少年了。

    张超让他们按班在广场上列队,按照高低排队,站成了一个个纵队。

    李建成等看到张超走到队列前面站好,都不解,“这又是要做什么?”

    一个年老的名儒学士回答,“张馆主说学生们在这里上课学习之余,还得加强健体锻练,因此特别规定,每天早上上课前,要练一会体操,上午课间也要练会体操,中午则要进行一会午睡。现在张馆主,就是要到前面,亲自教导学生们做体操。”

    “做体操?健体?”

    一群人都有点意外,这张超怎么一套一套的。

    站在一百来个学生面前的张超可不管这些,他不但要求学生一天得进行两次体操锻炼,还要求馆内的老师们也一起参加。

    “大家请看好我的动作姿势,跟着我的节奏一起做体操,一二三四。。。”

    张超用的是全国中小学生第八套广播体操,动作很简单,比广场舞是简单多了。

    “二二三四,三二三四。。。”

    第一次做体操,这些学生们都有点乱,就连那些老师们也好不到哪去。不过张超做的很认真,喊的声音也很宏亮,他还拉了马周和岑文本两个在他一左一右,一起做示范。

    魏征站在后面看的,都忍不住也跟着做了起来。

    “其实也挺简单的啊,不过倒跟那五禽戏有些类似,难度不高,但这些动作确实有助于健身。”这里的学生大多都是十岁以下,学习骑马射箭这些都还有些早。

    张超这套简单的体操,在魏征他们看来,挺有实用性的。

    王珪也跟着一二三四的做了起来,伸伸胳膊踢踢腿的,挺不错。

    最后,连七十多岁的裴世矩都跟着做起了踢腿运动。

    李建成一个人架子也端不下去了,最后在转体运动时也加入进去了。

    整套体操一共八组动作,每组八拍四次,前后做完一套,也花不了多少时间,但冬天里,做完后,却能感觉手脚都活动开来,身体热乎了。

    简单,易学。

    李建成做完后,觉得很不错,他是学过武的人,知道这些动作虽简单,但确实能使身体各部份关节、肌肉、韧带得到锻炼。

    一群小学生们做完体操,倒觉得很新鲜的,蹦蹦跳跳倒都挺开心。

    因为学生较少,所以最后一个年级一个班,六个年级也等于是六个班。馆里的房间倒是很多,因此早就收拾了六个房间。

    “你准备怎么教授学生?”李建成打量着教室,一年级的教室里三十八个学生都坐在这,十五个皇子皇孙也都是在一年级班上,李建成的两个儿子也在其中。

    教室里,每个学生一张书案,还有一把椅子。因为是皇家小学,教学条件是很好的,不论是书案还是椅子,都是上等木材打制,甚至还上了漆。

    他们的桌案上有笔墨纸砚,镇纸笔架等。

    “这前面怎么还有一个台子?”

    魏征看到这间教室前面还有一块地方要高出一些。

    “这是讲台,前面这张桌子是讲桌,先生就在这上面授课。”

    那墙上还挂了面小黑板,那是张超先前制好的,暂时只有这块小的,他打算到时找工匠来把后面这面墙也给弄成一面大黑板,到时再制一些粉笔,那样教学就更方便了。

    李建成看着张超拿着一条白色粉笔在那块挂的小黑板上写下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两句,不由的眯起眼睛。

    张超毛笔字写的一般,但这硬笔字不错,板书也还不错,读书时没少出板报,都是练出来的。

    白色的粉笔字在小黑板上十分显眼。

    张超拿起一块布,往小黑板上一擦,那两行字没了。张超又捏着粉笔写下两行,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这个不错。”

    郑善果对自家外甥女婿大声赞叹道,这样写在上面,后面的学生也都能看到了。这可比较在沙盘上写方便实用的多,沙盘上写,得围着看,而在这面黑板上写,却是能把黑板挂墙上,让后面所有学生都看的清楚的。

    并且写起来方便,还能擦掉再反复写。

    “这是?”

    “这是黑板和粉笔,其实很简单的,我打算以后每间教室前后墙上都弄一面大黑板,再制些粉笔。这样老师以后授课,就不仅仅是口授,也能随时用粉笔黑板给学生们板书讲解。”

    “嗯,这个好。”李建成点头。

    裴世矩等又问了下张超的分科目教学的想法,“语文、历史、数学、书法。。。这样分开来教,每门课安排一个老师,另外每个班安排一个班主任一个辅导员,不错。”

    原本多数的教学,都是一人带一群学生,也不会有什么分班,更不会有分科,反正就是这样教,虽然也会教些算术书法这些,但若要学绘画、音乐这些,你就得去另找老师了。

    而张超这里,却是分设多科,每科有专门的老师教,甚至语文和历史还成了两个不同的科。

    “我们会给各年级各科编写一套教科书,让他们更好的学习。”

    “那三字经、千字文这些就不学了吗?”

    “当然也学。”张超笑着回道,他搞出了这个分年级分科目的教学方式,要编一套教材外,对于原来的许多小学的书也是要学的,比如三字经、千字文、急就章等那些书,学还是学,但是教科书里会是节选学习,就是把一本书分到这小学六个年级十二个学期里去,分段的学习,每学期只学习其中一部份,循序渐近。另外一些,甚至只做为选修课本。

    张超的想法挺大的,这样专门编一套教科书,一来确实比较系统,能够更快更好的教育这些小学生。另外,张超也打算借编书再扬点名,就算是编教科书,在这时代也一样是很了不起的,著书立说那都是能增加名气的。

    况且,他还想着等以后借助东宫的影响力,到时看能不能把他的教科书推广到各地的州县学去,当作初级教材呢。若能推销出去,到时天下那么多州县学,随随便便也能卖个几千套出去啊,这可是非常赚钱的。

    “你的教科书能够编的及吗?六个年级都用不同的教科书,还每门课程都得编一本,这个任务不小吧?”王珪问。

    “其实也不是很难,因为我们主要就是把小学的初级教育内容,安排到六个年级里。多数的课程教科书内容,都不用我们自己写,而是从许多前人的书中节选部份内容,从一到六年前,由简至难,循序渐进的。”

    “比较如我们一年级的课本,就非常简单。一年级的语文,就是以识字为主,上学期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识得五百个汉字,要求他们能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部曲,教他们能按笔顺规则书写,并且能学会注音字母,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能够准确的拼读音节,能熟记汉字注音符号表。”

    “书法课则是要教他们正确写字姿势,能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让他们注意汉字间架结构,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

    “一年级数学则要认识一百个数字,学会加减法,背熟九九乘法表。。。。。。。”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