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漓河从南向北缓缓流过,水草丰茂,牛羊吃的肥壮,天然的好牧场。

    这片草场在吐谷浑冶利部族中称为跑马滩,以前是黑冶利部每年聚会,部族勇士跑马比武的地方。

    现在,这里是青冶利的大营。

    这里确实肥美无比,可现在年轻勇武的冶利首领,却面色苦涩。

    隔着并不算深的漓河,唐军旌旗招展,将士密集如蚁。

    那连绵的队伍,似乎要把东方的天地都给挤满。

    首领冶利白马能够看的出来,那里的人马没有超过一万,但起码也有七八千人。最让他脸色不好看的是,这支七八千人的唐军,却起码拥有一万多匹马,这是人人双马。

    人人双马的唐军。

    而且似乎他们还人人配甲,前方唐军身上的铠甲反射着明光。

    从东面来,还有这么多兵马,又如此装备,似乎只有一支唐军,大唐洮州府兵。他的人去洮州交易过,带回不少洮州兵马的装备情况,知道洮州的唐军装备很好。

    刚年过三十的冶利白马,头顶没有剃发,他把所有的头发都结成一根大辫子拖在脑后,耳朵上挂一对大金环,浓重的眉毛下是一双锐利的眼睛,他还有着浓密的胡须。

    眼下这双锐利的双眼,盯着东面的唐军。

    随风飘扬如海的旗帜,反射阳光的耀眼明光甲,长槊如林。

    冶利白马暗限自己大意了,之前他低估了洮州唐军,完全没有把他们的话放在眼里。可是现在,唐军真的来了。

    自己要是多加几分小心也好,也不至于等唐军都杀到了面前了,才反应过来。

    跑马滩营地,此时都不到千人。

    冶利白马带着半数青冶利部人迁来黑冶利的地盘,这是足有近万人之多。但部族牧民来了后,都分散到了附近各个草场放牧。这里只有千人,战士不到三百。

    他根本料不到唐军说来就来。

    “三百战士,加上七八百妇孺,如何敌的过七八千的唐军?”

    “首领,我们怎么办?”

    青冶利的人已经吓的脸都白了,有黑冶利两万多人的部族被连根拔起的事在前,这些人也早知道洮州唐军不好惹的。

    白马很想说一声慌什么,跟我们干。可回顾四周,只有区区数百人,还个个惊惧失措。打?就凭着他这几百人,还不够给唐军塞牙缝的。

    后悔啊,若是多加提防,一发现唐军风吹草动,他立即就集结部族人马,此时也起码能能凑起两千战士,还能凑起三四千的牧民一起参战。说不定他还能让唐军考虑一下,或者他可以带着妇孺和牲畜返回自己的部落去。

    可现在,他落单了,他被唐军堵住了。

    黑冶利部落全军覆没消息当初传到他耳中时,他大骂黑冶利人愚蠢,三千骑的大部落,居然一下子全军覆没在洮州。

    居然中了唐人那么简单的诱敌之计,全都跑到一个牢笼一样的岛上去了。

    可自己现在不也一样了吗?

    唐军故意不理会他,只两个月时间,他就彻底的放松了警惕,再没把洮州的唐军当回事情,甚至还经常派人赶着牛马去江心市交易呢。

    两个月后,唐军一下子杀了过来,他束手无策了。

    “跑!”

    在族人的一脸期待下,白马也只能吐出了那个字。

    虽然屈辱,可也是无奈。再不走,只怕一个都走不了了。

    汉人有句话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个时候,唐军已经迅速的逼近,其前锋骑兵已经冲向了漓水,水不深,骑兵骑着战马就可以过河。

    “都护,这青冶利要跑啊!”

    “放心吧,他们跑不了!”张超举着望远镜看着远处的营地,也看到了营地里的人在四散而逃,并没有试图组织抵抗。

    不过张超丝毫不急,苏定方已经带着一支轻骑绕到他们的后面去了,他们一个也别想跑。

    先抄了青冶利首领的营地,然后再分兵把这附近的冶利部牧民都给抓了。

    “青青草原,抓羊开始!”

    先欠9章,加上票的两章,还欠11章。(未完待续。)

第370章 拜见大人

    冶利白马被生擒活捉!

    张超的用兵思路跟许多将领不一样,他打仗重计算,而不是算计。此次出兵之前,各种各样的计算,把一切都已经计算过了,如同一遍遍的兵棋推演。

    不出手则已,一击必杀!

    洮州府兵目的明确,计划详尽。

    七千余洮州府兵雷霆一击,轻敌大意的冶利白马,为他的狂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张超对于这个结果,甚至都感不到什么兴奋,因为这个结果早就在他的预料和计划之中了。

    第一个目标已经完成,现在开始第二个目标,趁冶利各部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扫荡这三百里草原,把青冶利和其它各部越界过来的吐谷浑人都给扫荡俘虏。

    同时,要立即在漓源建立一座坚固的营地,做为前进和中转基地。同时也是战俘转运营。

    “在漓源附近,有两处比较理想的地方。一是白石洞,一个石头城。我们选哪个地方?”许敬宗问张超。

    石头城在跑马滩草原,而白石崖则离这里有五十余里地。

    这两处都是漓源附近的优良草场,之前苏定方就选中了两个极优秀的基地位置,跑马滩的石头城,和白石崖的白石洞。

    这两个地方的地形相当奇特。

    石头城的地形,就像是天然岩壁构筑而成的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头古城,又像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

    其正北是巍峨恢宏的山峰,当地人称为石镜山,其灰白色的岩石易反光而得名。东边耸峙壁立的险峻岩壁,凌空入云,云雾缭绕。

    南边两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成石门。

    再南面一带,峭壁矗立,清流跌宕,使得这里就犹如一座天然的石头城。

    只要把南边的石门一守,那里面就是一座天然城池,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对于游牧的吐谷浑人来说,这座石城虽险,可他们并不重视,因为他们是游牧流动的,平时住的是帐篷,居所不定。

    再险的石头城,他们也不需要。

    可对于张超来说,这处石头城却显得非常重要了。

    漓源附近,多是草原坡地,极为平坦开阔,这样的平原虽是优良的牧场,但却无险可守。而有这样一座石头城,那么稍加修整加固,就能迅速的拥有一座坚固无比的堡垒。

    既能做为这次出兵的临时营地,也能做为后勤基地,甚至将来可以做为大唐在这里的永久镇守防御堡垒。

    无险可守,就得想办法。

    寻常情况下,就是筑城。

    但在开阔的草原上筑城,工程不小,而且还得形成堡垒群,这样才有成效,如果只是孤单的堡垒,几乎很难起到作用。

    历史上,沙俄占领哈萨克草原的时候,就是搞堡垒群,通过一座座的堡垒,点连成线,再线连成网,终于把这个大草原给吞并了。

    而中国古代的王朝,对付游牧民族却多是防御为主,修长城。依借边关的山川形势,凭险而守。

    虽然秦汉都曾兵出长城,远征塞外,但对于草原向来都只能是痛打一次,然后让边关得几十年安稳,然后几十年后,胡又复又强悍,就只能再次征战一番,弄不好还会翻车。

    最大的原因,就是打赢了,可却没办法长久把守控制。

    张超觉得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可守,比如他现在,只要找到一些支撑点,他起码能把洮州的边境向外扩展几百里。

    漓源百里地,划为一县,肯定也得要筑城修堡,这样才守的住。

    寻常修堡太费时间和财力人力,现在有一个现成的石头城堡,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消息。在准备用兵之时,张超就让苏定方不断的搜集各处地理资料,寻找可以让大唐做为支撑点的地方。

    苏定方找到了不少这种地方,其中漓源县内就有两处,石头城和白石洞。

    白石洞也在漓源,但距离石头城有约五十里,在石头城西北面。

    这里有一段东西走向,长约三十里,宽约五六百米的白石崖。

    偌大的草原,在这里被齐齐的裁下来,分成了上下两层。

    层与层之间,形成了一道又高又长的陡峭石崖,因那石崖呈灰白色,远处与绿草相比,显得较白,因此称为白石崖。

    远处看,就似一道白玉屏风,横在半空,相当壮观。

    而就在这段石崖的偏西处,有一眼溶洞,洞口只能容三四人进出,但越往里走洞越大,里面有潺潺流水,曲径通幽。

    这个迷宫一样的溶洞据说绵延百里长,能通过一片高山,直达西北面另一片草原上。

    唐军完全也可以在在这个溶洞里加以整修,建成一座洞中城堡。里面驻上个几千人都不成问题,还可以在洞口石崖壁下再圈一块地方,修点墙,到时就成了内外两重城池了。背靠石崖峭壁,免受一面之敌。

    而城中还有沿堡,无疑更加安全。

    一个是天然石头崖城,一个是天然的石崖溶洞。

    “石头城做为兵站,并转运粮草,溶洞做为兵站兼战俘营,两处都驻兵把守,加固修整。”

    临潭到漓源石头城二百里,石头城距白石洞又五十里,张超打算在临潭到石头城之间再修筑几座军堡,作为兵站,保护临潭到漓源的路线,同时也分段转运粮草、运输伤员,押送俘虏、战利品等。

    计划里,漓源县是不会放弃的,这里将成为洮州的牧场,专门饲养战马和牛羊,同时也会开垦万把亩耕地用以自给。

    远期计划还将在漓河边修建一座县城,位置就在石头城和白石洞之间。

    石头城和白石洞是军堡要塞,一南一北拱卫着漓源县城。

    张超有一套很大的计划,要把他撕下来的三百里地,经营稳固。

    不过现在,他需要的是把石头城和白石洞一南一北的稳固。

    有如此坚险的两座堡垒要塞,不用再惧吐谷浑再想虎口夺食。

    冶利白马被押了上来,这位年青的青冶利部族首领,狼狈不堪,一边脸还肿胀着。他没跑出多远,就被苏定方拦截下来,一通混战,被生擒活捉。

    “跪下!”

    几名牙兵上前,一脚踢过去,强按着白马跪在了张超面前。

    “你就是张超?”白马冷笑着问。

    牛见虎一巴掌就甩了过去,“我家都护的名讳岂是你可以叫的,这是我大唐定西都护府都护,使持节、洮州都督、洮州刺史,还是安抚使、经略使、招讨使等,乃堂堂大唐上柱国、武安县开国侯!”

    他笑了笑,“你得称一声大人!”

    周边一群牙兵们哄笑。

    大人这个称呼在中原那是爹的意思,不过洮州那些臣服的番部番人,如今个个都称张都护为大人。

    冶利白马不想叫张超爹。

    张超打量着这个彪悍的部族战士,摇了摇头。农耕文明,一般都会选一些年老的人做为主事者,就比如大唐的朝廷中,宰相几乎都是年纪一把的人精。他们经验丰富,知识渊博。而游牧部族中,那些担任首领的,却多是彪悍勇武者,个人武力都很高,但未必就有多聪明。

    冶利白马的败,败的相当的简单。

    跟这样的对手交战,赢了都没什么成就感。

    “冶利白马,如果你愿意归附我大唐,愿意为我大唐前驱,某可以为陛下请求,恕你一死,甚至给你授官赐爵,也并非不可能。”

    “去死!”冯利白马只吐出了两个字。

    张超笑了笑,挥了挥手。

    牛见虎一把拎着五花大绑的冶利白马就拉到一边去了,拔刀,斩首。

    干净利落。

    其它冶利部的俘虏们,看的眼角直跳。

    张超面色如常,继续道,“好了,顺者生,逆者亡。冶利白马既然不识抬举,那就去死好了,你们谁愿意同冶利白马一起死的,站出来,我成全你们!”

    一群青冶利部的大小头人们,面面相觑。

    这唐使如此简单直接的就杀了白马,谁还敢站出来。

    他们固然不愿意叫张超爹,可也更不想死。

    没一会,就有数人越众而出,跪在张超面前。

    “拜见大人!”

    张超点点头,让人把他们身上的绳子给解了,然后望向剩下的那些人。

    最终,在张超的目光注视下,多数人都站出来叫跪拜,只有少数人不肯站出来。

    对于这些人,张超倒没有再杀。

    都是青壮,回头发落为奴隶,可还是很有用的。

    他们不肯降,那他们连着他们的家人都只能做奴隶。

    而那些肯跪伏叫大人的,张超饶了他们,不过他们的家眷都要被送去石头城,再转运回洮州,做为人质。这些跪伏的人,张超把他们单独编为一军,算是扈从军。

    “都护,这些人未必可信啊?”

    “我知道,但有他们的家眷做为人质,我们再多提防一些,这些人也是可以用的。”

    冶利其余几部实力还很强,如果能收编一支吐谷浑带路党,起码也是能充当炮灰用用的。等这仗打完了,再裁撤掉就是了。

    从白马的部下,选出了二百人,张超让他们分别为唐军带队,去找附近的其它各部。(未完待续。)

第371章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第三更,4100张月票加更!

    “犯我大唐,虽强必戮!”

    “交还所有汉民,或者被我们剿灭!”

    ——大唐定西都护府都护、定西招讨经略使、洮州都督张文远!

    黄河岸边,白冶利部首领冶利真收到了来自大唐的信,或者说是最后通牒。送信的是青冶利的一个战士,曾经的青冶利战士。

    如今,这个战士却已经成了大唐定西都护府辖下的一名士兵。

    青冶利的首领白马死了,进入漓河上游的一半白冶利人也都或死或降。那些青冶利部的战士,组成了一军,军号平夷。

    听到这个名字,冶利真拳头捏的死死的。

    冶利白马,那个有些急脾气的年轻人,冶利七部年青一代中的第一勇士,居然已经死了,连带着半个青冶利部就这样没了。

    不但青冶利部损失了万余人口,其它几部进入原来黑冶利地盘的牧民,也大多被唐军俘虏了。

    加起来损失近两万。

    最让他愤怒的还是唐人把冶利部的战士收编成军,让他们调头来攻打自己人。

    平夷军,两千六百战士。本来都是冶利部的战士,现在却为唐人效力。

    冶利真对于唐军的突然出兵也是事先毫无防范,甚至冶利白马被杀的消息传回,他们花了许久才真正的确认。

    冶力真派人去召集各部首领来议事,并派人向青海上报大汗。

    唐军的兵力已经得到确认,七千余,这是三个军的兵力。还不到一个满编军团,但那个张文远却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青冶力败的相当惨,唐军在黑冶利的地盘上横冲直撞,将一个个冶利营地攻破,俘虏所有的人口,抢走所有的帐篷牛羊。

    冶利部再损失了两万人口,而唐军却毫无损失。

    加上此前黑冶利被连根拔起,冶利七部损失了近五万人口,这是七部高达两成的损失。

    黑冶利直接族灭,青冶利也被打断了骨头,部落首领都被斩杀了。

    冶利七部实力损失两成,可唐军却越打越强了,他们已经增加了一个青冶利等被俘虏部落战士组成的平夷军,让军力增加到了一万。

    “当务之急,是立即集结部落战士,若仅凭一部之力,只怕我们打不过他们。切不可再让唐人给各个击破了!”

    须发花白的冶力真看到了一个可怕的问题。

    原来冶力七部拥有二十多万人口,有多达两万骑的战士。可是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损失了近五万人口,而唐军呢,实力未损分毫,还扩大了。

    彼涨此消,这是一个可怕的情况。

    一万唐军,在这片草原上,没有一个部落单打独斗能打的过唐军了。

    陆续有几个首领到来。

    大家都在争论,冶力真希望先往后撤,最好是撤到黄河对岸去。他觉得唐军兵锋正锐,他们应当多争取些时间,让各部的战士都能集结起来。

    其二,马上就天冷了。

    若能把这支唐军引诱深入,那么他们的粮草补给就会成为问题,甚至是越往南,地势越高,外人是很难适应那里的气候的,他们的战斗力会大减。

    借助天道地势,来击败唐人。

    不过老冶力真的话,却被其它几个首领认为是畏敌。他们并没有吸引黑冶利部和青冶利部的失败教训,认为那都是特例,并不能说唐军就比他们冶力部战士强多少。

    黑冶利是中了诱敌之计,被困在孤岛上。

    而青冶利是被偷袭,战士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