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长安城也还处于戒…严之中。

    赦免的诏令虽下,可整个东宫上下,还都努力的瞪大着眼睛,十分警惕着风吹草动。

    车辇进入东宫。

    明德殿。

    李世民望着自己的班底,济济一堂。

    不仅有秦王府旧部,也有原东宫属下,王珪、韦挺,被授为谏议大夫。冯立、谢叔方、薛万彻等一众将领,也各授官职。

    尉迟恭、程咬金等将领对于王珪等原东宫官员,特别是对于冯立、谢叔方、可达志等人,更是目露不屑之色。

    李超倒是对这些人挺客气的。

    他很清楚的知道,李世民不管是为了名声做秀,还是为了政治需求,都会重用这些人的。在此前,李世民是秦王,目标是争储。而现在,他是太子了,他要管理这个天下,那么他就不能只用秦王旧部,还得用其它人。

    对于帝王来说,平衡是极为重要的,如果臣子都结为一体,那这个皇帝也就当不了了。李世民虽然年轻,可这方面却相当老道。

    皇帝的人,宫府的人,秦王旧部,他都用,组成了现在东宫的班子。

    第一次东宫议事,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个仪式,互相认识一下,然后就结束了。大会结束,还要开小会,这才是真正议事的时候。

    东宫最重要的小班子,詹事宇文士及、少詹事李超,左庶子长孙无忌、杜如晦,右庶子高士廉、房玄龄。

    此外太子中允人、中舍人、太子洗马、詹事府丞、詹事府主簿等。

    秦王府学士,此时也都改为了东宫崇文馆学士,李超和宇文士及、长孙无忌等人,都加上了崇文馆大学士衔。

    “现在,我们坐在东宫了,你们说,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李世民问在座的大家。

    “恢复秩序!”房玄龄道。

    “安抚地方!”杜如晦也道。

    李超坐在那里,不问他就不开口。他是打定主意了,少说多看。反正他在玄武门立的功够大了,没必要再处处表现,表现太多,并不是好事。

    “文远,你觉得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李世民却不放过他,直接发问。

    既然问过来了,李超便拱手回答。

    “太子,臣以为恢复秩序、安抚地方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京城。尤其是军队兵权,必须得严控在手。现在,我们需要的是重新调整长安禁卫系统,加强对禁卫军队的掌控!”

    李世民若有所思,在这次玄武门之变中,长安的禁卫系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

    “那你觉得该如何做?”

    “首先,调整十二卫四府的将领,其二,撤消关中十二军,其三,重整北门禁军。”

    长安城的军队不少,十二卫番上府兵加上天子元从禁军,加上三卫五府以及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还有太子六卫率的番上兵等等,足有六七万人。

    这么多的军队,指挥系统却相当复杂,既有兵部总领十二卫四府,又有关中十二将分割辖制,再加上如天子禁军这样不隶属在十二卫体系中的部队,使得整个长安的军队多又杂。

    尤其是对于皇帝来说,除了几千内卫,其它的兵全都是来自于各地的府兵,轮流番上,基本上都是来当值个把月就回家了。皇帝对这些兵根本不熟。

    正因此,李渊之前才有两万人的元从禁军。

    上次调了一万去陇右,后来李渊又招募了一万,依然保持两万人。但后面那一万是新招募的,就远不如先前的。

    李渊的这两万元从禁军,就常驻在玄武门北面,也称为北门禁军,这算是唐朝北衙禁军的开始。

    这支禁军也是轮调守卫,可却有固定值守。

    李超这是提醒李世民,北门相当重要,而北门禁军却是李渊的嫡系部队,光是派将领接管还不行,最好是直接把这支兵调走,换一支李世民的兵上来驻守北门。

    关中十二军也没必要保留,这跟十二卫的思路是不一样的。

    十二卫是统兵机构,但军府却是分散在各地,平时并不能直接统领。而且十二卫的军府,也是盘根错结,同一县里,可能诸卫的兵都有。

    但十二军却不同了,十二军是以地方划分,比如万年县的参旗军,管的就是万年县周边的几个县内的府兵,不管这几县内的军府是哪个卫的,都归他管,虽然这个管也有许多限制,但却打破了十二卫互相监督的那种设计思路。

    李超的意思,就是得加强对军队的监管和防范,一把十二军撤消,二把北衙禁军撤了。

    李超劝李世民建立一支自己的禁军。

    一支独立于十二卫之外的北门禁军。

    隶属兵部的十二卫番上之兵,以后可以称为南衙禁军,而驻扎北门的禁军,则直接归皇帝亲领,驻于玄武门外。这支军队不是府兵,而是一支常备的募兵。

    就如杨广的骁果一样。

    “那就把左右屯卫改为左右威卫,左右侯卫改为左右金吾卫。以后,北门不再由左右威卫驻防,而改由招募挑选一支精锐,长驻北门,不隶属兵部,直接由孤亲领,至于名字,就叫左右羽林军,至于数量,先定一万!”

    养一万名常备羽林军,常驻北门,这无疑能让李世民心里更安稳一些。

    “以张亮为左羽林大将军,侯君集为右羽林大将军!”

    对这支常备北门禁军的统兵人选,李世民最终还是选了最信任的两个心腹。羽林军不归兵部不归尚书都省管,李世民亲领,但他也得有将领帮忙统领。

    “改雍州为京兆府,雍州牧为京兆尹。李超为京兆尹,于志宁、虞士南为少尹。”

    李世民突然又给了李超一个措手不及。

    雍州改成了京兆府,原来的州牧李世民只是虚领,实际是杨恭仁和高士廉主持,可现在李世民在改州为府后,却让李超和于志宁、虞士南接了这个职务。

    京兆尹,这可是首都市长啊,相当于包黑子在北宋时当的官,这个官当然不是整天审案的,实际上这个官那是相当重要的。

    京师地面,这位大半说了算啊!

    “殿下,臣不敢受此职!”

    “让你当你就当。”

    “殿下,实在是与制度不合,臣既是左翊卫大将军,又是京畿道大都督,现在再担任京兆府尹,这个不合适。”

    “合不合适孤说了算,现在正需要你们帮助孤。杨恭仁现在是检校侍中还是吏部尚书,得专注于门下省和吏部的事务。高士廉则要管理东宫右春坊,事情也多。”

    “殿下,我也还是东宫少詹事啊!”

    李世民拒绝收回,理由是现在京师地面需要李超这样的人。

    我擦,什么叫我这样的人,我成啥人了?(未完待续。)

第429章 求高抬贵手

    第四更送上,求订阅!

    京兆尹相当于刺史,但因在京畿不称州,且能参议朝政。原来雍州衙门就是在长安西面的光德坊东南隅,因此上次高士廉带着一群雍州囚犯去玄武门,才要经过芳林门。

    京兆尹管的地方很大,下辖二十三县,整个京畿地区都归他管。

    不管现在叫京兆尹,还是叫雍州牧,反正这个官是不好当的。人称是十年十五官,平均下来一任官一年都当不满。甚至以前还有过三个月内,三任京兆尹的纪录。

    所谓京,就是极大的意思。兆,则是数量众多意思。定名京兆,显示出一个大国之都的气派与规模,京兆不是李世民的发明,汉时就有京兆,意思是在天子的车轮之下,离天太近,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人际关系盘根错节。

    李世民任命李超在这个特殊时期,来当这个京兆尹,未必没有看重李超不是出身世族名门,关系没有那么复杂的原因。

    李世民把长安城的治安交给了京兆尹和金吾卫,让他们一起负责整个长安的治安。

    “敢有趁机作乱者,严惩不贷!”

    议事结束,李世民还特别留大家在东宫吃了顿午饭,饭不算丰盛。

    “这是长孙亲手烹饪的,大家不要嫌弃!”

    听说居然是太子妃亲手烹制的,大家都很惊讶。纷纷称赞太子妃贤良淑德,李超也跟着拍了不少马屁,不过这菜做的一般,不如自己家两个丫头做的好。

    饭后,大家各自道别。

    从昨天早上到现在,李超他们基本上都还没有回过家,现在大事已定,当然得回家去了。

    “文远、玄龄!”

    李世民亲自把他们送到东宫门口,然后一挥手,几十辆装的满满的车子过来。

    “你们六个功列第一,孤赏你们每人绢一万匹!”

    一万匹绢,着实不少,以现在长安的物价,匹绢能值二百开元通宝,这一万匹绢值两千贯钱。

    若是直接运到洮州去,估计能换回不少牛羊。

    “谢殿下!”

    走出东宫门,李超已经成了长安第一首富。

    齐王李元吉的财产,田地宅院商铺作坊甚至是奴仆丫环,全都是李超的了,包括府里的那些金银器物,李元吉虽然年轻,可却是大唐股份公司的大股东啊。

    骑马走在长安的大街上,行人很少。

    街道上,巡使、武侯都成群结队的在巡逻,任何人稍有些不对劲,就要被围起来检查,各个坊门,更是站着一堆武侯。

    “厉害了我的哥,我到现在都还有点不敢相信呢,我们居然成功了!”牛见虎几个骑着马跟在李超身边,赞叹的道。

    “嗯。”

    李超自己也觉得这次实在是相当凶险,好在总算是成功了,现在一切都很顺利,这是相当的好事。

    一场拼博,挣到了以后几十年的饭票了。

    “哥,还是你最厉害,京畿道大都督、京兆尹、左翊卫大将军,牛!”

    李超却不觉得有什么牛的,像他这种功臣,现在李世民当然会各种信任,各种加官晋爵,甚至身兼多职,但时间一久,李世民肯定就不会那么放心了。所以,还是知点进退,别太在意这些官职爵位。

    这段时间先挂一下,等过段时间,就辞掉兼职吧。

    想想杨素怎么死的,生病了皇帝都巴不得你早点死,那就没意思了。

    回到务本坊门口,李超对着他们道,“你们几个也早点回家吧,记得这段时间老实低调点,别四得张扬惹事!”

    “知道了,哥!”牛见虎几个点头,辞职离开。

    坊门前,守门的武侯看到李超过来,连忙上来行礼。

    “拜见武安公!”

    “大家辛苦了。”李超对着他们点头。

    “武安公,那里有几个人说是要去府上拜见,我们没放行,他们一直在这里等着呢,说是张家、尹家的人。”

    “让他们过来!”

    听到张家、尹家的名字,李超就差不多知道来的是谁了。

    毫无疑问,肯定是尹德妃和张婕妤两家了,这两妃在宫中最得李渊宠爱,两妃的家人在长安也是出名的嚣张。

    不过现在嘛,一朝天子一朝臣,李世民当了太子,一向紧跟着李建成的张尹二妃,自然就地位不一样了。

    李渊都只能呆在宫里,圣旨不能出宫,这二妃能好到哪去。她们虽是李世民的后妈,可李世民岂会对这两人好。

    武侯领着两人过来,正是以前来过李家几次的那两管事。

    “拜见武安公!”

    李超微微一笑,“二位管事,在我家坊门前等着,有事?”

    两管事讨好的笑着,以前去张家沟的时候,他们跟李超谈事,虽也只是一管事,却是居高临下的。但现在,他们却只能仰望李超。

    “武安公,我们是有东西要送给你。”

    “送我东西?”

    张管事道,“其实这东西本来就是武安公的,我们只是交还!”

    “武安公,这是李家的蔗糖加工秘方,另外,这是我们张尹两家合伙建立的甘蔗园、制糖坊,还有各地的糖铺子,另外还有几处糖仓里的存糖,这些,我们两家主人,让我们来送给武安公。”

    张尹两家门路很广,得了李超的方子,这两年在东南建甘蔗园,建榨糖坊,加工坊,还有糖仓,又在各地开有糖铺。他们已经把蔗糖弄成了一个产业,从种到加工到销售,初见规模,已经有不错的赢利。

    可是现在,他们却把这些产业,连同着他们的存糖,全都拱手送到了李超的面前。

    “原来是这个,可我当初已经卖给你们了。”李超微笑着道。

    张管事头上冒汗。

    玄武门之后,大唐一夜变天。

    皇帝成了宫中的困龙,张尹二妃也嚣张不起来了。

    那个他们曾经瞧不起的小官李超,如今却红的发紫,跟太子入则同榻,出则同辇。两家已经指望不上宫里的女儿了,以前得罪了许多人,现在他们都怕墙倒众人推。

    他们尤其是怕李超。

    李超现在红啊,以前两家算是敲诈过李超一回,那个糖秘方,花了几千贯子钱,却是暴利。他们现在刚把这个产业铺开,但已经利润极高,长久下去,真的是聚宝盆。

    李超这个有秘方的人,岂会不知道里面的利润?

    两家人很聪明,主动的派人把秘方送还,甚至向来跋扈的尹阿鼠,还主动提出,要把整个糖产业,全都送给李超。

    不求别的,只求李超不要记恨以前的事情,另外希望他能够关照一下两家。

    张尹两家认怂了,在红的发紫的李超面前,怕了。

    现在把价值万贯的蔗糖产业拱手送上,就是希望李超别踩他们。

    “武安公大人有大量,以前多有得罪,还请不要放在心上。”

    价值万贯,不小的一笔钱了,李世民赏赐六位首功的功臣,也不过是赏绢万匹,值两千贯而已。

    而且这个蔗糖产业可是独家垄断的,现在刚铺开摊子呢,以后肯定越做越大。这不光是有大唐这个内销市场,还有周边那么多番邦外族,甚至还有遥远的西域、南蛮的天竺等地呢。

    独家的商品啊,白糖、冰糖、红糖,随便一样,都是能极受欢迎的。糖这个东西,可不比香料利薄。

    不过李超现在可是长安首富啊,真不缺钱。

    只是,这糖秘方毕竟是自己的。

    “这真是你们两家主人的意思?”

    “当然,这样的事情我们哪敢私做主张。”

    “哦,不过既然是你们两家主人的意思,为何他们不直接来跟我谈谈呢?”

    两个管事愣住了。

    李超懒得理他们,直接催马入坊。

    两管事站在那里,看着李超远去的背景,还真没有料到,有人对着上万贯的东西居然这么不屑一顾。

    不对,李三不可能是瞧不上这上万贯的产业,只是他不想这么便宜两家。这是要两家主人亲自上门来送啊,啧啧。

    “现在怎么办?”

    “各回各家,各找各的主,跟家主明说,让他们自己决定吧。”

    “这李三郎。”

    “有什么可说的,人家现在有这能耐啊。”

    李超回到家,府里上下都高兴出来迎接。

    老爹打量了李超几眼,“嗯,家里一切安好。”

    七娘和杜采薇她们都回来了,她们之前是真的不知道长安要发生的事情,等事了老爹亲自去接她们,这才知道长安城里发生了如此惊心动魄的事情。

    而自己家,居然也是这场风暴的参与者。

    万幸,李家支持的秦王成了太子。

    崔莺莺站在那里,笑望着丈夫。

    “十三娘,太子殿下刚赏了我一万匹绢!”

    “哇!”崔莺莺眼中闪光。

    “嗯,太子殿下还把齐王的府邸和财产都赏给我了!”

    “哇!”这下,连杜十娘她们也全都发出了惊呼之声。

    李超笑着继续道,“我不用去陇右了,殿下任命我为京畿道大都督、京兆尹,还是太子詹事府少詹事,就留在长安了。”

    “太好了,我们还担心有了身孕后不能再随你去陇右呢!”

    管家过来禀报。

    “三郎,平阳公主殿下来了!”

    月票一千五一千六加两章,万赏加一章,还欠13章!(未完待续。)

第430章 捉奸(为第四远征军万赏加更!)

    李超挺累的,一般人来,他都是直接不见。可平阳公主来了,李超却不能直接给闭门羹。李秀宁的脸色不太好,好像还哭过,眼睛红红的。

    “三郎,帮我个忙,为我向世民求下情,让我进宫见见父皇。”

    太极宫现在基本上成了李渊的大监牢,任何人出入皇宫,都得经过层层检查,甚至没有东宫的手令,根本进不去。李渊这个皇帝,想出宫没可能,其它人想进去,也难。

    就算是李渊想下个诏,传老伙伴裴寂入宫,也得先通报东宫,然后得太子李世民同意了,裴寂才能进去见皇帝。

    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每天入宫的人是有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