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2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这样的,刚才我去大理寺,遇上郑公。殿下知道他是我妻子舅父,两家关系还是不错的。我知道郑公家还有两个未许人的女儿,就跟郑公打听了一嘴。”

    李世民呵呵一笑。

    “倒看不出,你还有做媒人的爱好啊?”

    “别说,我这头次保媒拉纤,还真是马到成功。郑公有意将家中的容娘送进东宫,不知道殿下可有意否?”

    李世民意外,然后沉吟起来。

    “这个容娘情况如何?”

    “是郑廷尉的庶出女儿,今年十五,才貌俱佳,家教也好,知书达礼,温柔贤惠的好女子。殿下你知道,郑家的家教是极好的,名门出身,不知道多少世家公子想求娶,郑公都不曾同意过呢。”

    这桩好事,有些意外,但也让李世民有些高兴。

    荥阳郑家名声和实力都是极强的,郑家子弟也是遍布朝野,尤其郑家以前还是坚定的太子一党。若是能够纳郑家女入东宫,那么以后郑家可能就会转而全力支持他。

    有荥阳郑氏这样的豪门支持,对李世民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殿下,郑廷尉打算把容娘的妹妹许给我做媵,这事我不知道该不该答应,还请殿下帮忙拿个主意。”

    若是和普通人家联姻,甚至是直接买个妾什么的,李超根本不需要问李世民。但毕竟是郑家啊,而且郑家这边把郑婉容嫁给李世民,那边要把她妹妹婉言嫁给李超,这事情就得说明白了。

    李世民意外的愣了下,然后哈哈大笑。

    “这个郑善果,没想到还挺会来事。两个女儿,一个送东宫,一个送赵国公府。答应啊,干嘛不答应,咱们当日玄武门同进退,今日再来个同纳郑家女,也是不错的啊。”

    “殿下要是许可,那我回头再问问十三娘。”

    “问啥啊,男人纳妾,又不是置外室,崔氏没有理由反对的。我知道崔氏向来贤惠,也不可能反对。这样,我找房玄龄来做媒吧。”

    李世民心情很好,郑家主动送女入东宫,这让他十分高兴,这表明郑家对他的效忠臣服,虽然可惜送来的不是个嫡女,但好歹也是郑善果的女儿,有这个态度也很让他满意了。

    “三郎啊,等你纳了郑家女,你应当也有不少媵妾了吧?”

    李超点头,确实不算少,郑红线、杜十娘两个媵,两个胡姬妾侍,加上妻子,就是五个了,若是再加上郑婉言表妹,那就六个了。

    “妻妾六个。”

    “不止吧,不应当是七个么,还有那赵四娘?”

    “殿下,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的。赵四娘子是我家的女管事,我们之间可是非常清白的,殿下说我没关系,可毕竟人家名声要紧呢。”

    李世民一副我信你才有鬼的样子,毕竟李超当初可是在红袖楼大打出手,抢回了杜十娘的人。

    “不管你是六个还是七个,反正你不缺女人的。你现在身份地位也高了,堂堂实封一千八百户的赵国公,实封与叔宝是我大唐最高的两人。你现在既是京兆尹又是兵部尚书,你得有个好名声。”

    “殿下想要说什么?”李超直接问。

    李世民不满的道,“自然是你和三娘的事情,我都跟你说过几次了,可你呢,却跟三娘越弄越不像话了,整个长安,谁不知道你们两个的那个。。。绯闻!你们两个难道就不能在意一下名声吗?”

    “殿下,我和赵四娘是清白的,和李三娘子更加清白啊,比好白雪还白。”

    “跟我就不用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了,三娘整天往你府上跑,一呆就是大半天,还经常是两个人单独呆在一起,举止亲密,没半点避讳,这叫清白?”

    “殿下,真的很清白,其实这事也不能全怪我啊,公主天天往我府上跑,我也劝过,可没用,我总不能拦着不让她进府吧?”

    “怎么不能拦着,以后你就拦着不让她进府。”李世民说完这句话,转而勃然大怒。

    “李三,你还有没有点担当,居然说出这种话来。你的意思,是我三姐故意纠缠着你了?啊?她堂堂公主,就那么稀罕你?哼,既然敢做,就要敢当,你这样算什么男人?三娘真是瞎了眼了,居然能看上你,呸,给我滚出去!”

    李世民大怒,为三娘子不值,这个李三,太气人了。

    李超无奈的起身,拱手告辞。

    “殿下,我们真的清清白白的。”

    “滚,马上滚!”(未完待续。)

第439章 半月谈的威力

    李超骑马回到赵国公府,还离着很远,就看到了李秀宁的那辆马车。他不由的皱了下眉头,平阳公主怎么又来了。

    他倒是不讨厌公主,他们之间也确实很清白,两人很聊的来。

    可现在李世民几次三番的警告李超,这也确实是个问题。毕竟流言蜚语这个东西一传起来,就没完没了,尤其还是桃色绯闻,更是最让百姓津津乐道的。家里几个女人,现在也很讨厌平阳了。

    李秀宁估计是难得找到一个能聊的来的人,又或者因夫妻不和,有些寂寞,把他李超当成了什么蓝颜知己,没事来倾诉下心事,顺便学学兵法,再送送孩子来上课什么的。跑着跑着,已经习惯成自然,没事就往这里跑了。

    哎,姐姐呀,这个样子,别人不八卦不传绯闻都难啊。

    头疼的进门,下人过来接过马,李超穿过前院,看到崔莺莺正陪着李秀宁呢。李秀宁见李超回来,笑着跟他打招呼,李超挤出笑容。

    “三郎你回来了,公主找你有事呢。”

    崔莺莺起身,走到李超面前道,“我还有点事,你在这里陪公主。”说完,跟李秀宁告辞,经过李超身边时,非常隐秘的瞪了他一眼。

    李秀宁没有发现这一幕,她手里举着一本书,很兴奋的对李超道,“三郎,最新一期的半月谈出来了,上面有人物第一期,是我的那篇访谈,后面还有一篇副刊,也是写我的。写的真的很好,甚至有点太好了,我没有你写的那么好。”

    半月谈人物版块终于开始,第一期正是平阳公主李秀宁,标题就是不爱红妆爱武装,——巾帼英豪三娘子。正刊上篇幅不长,压缩成三千字。但随正刊发行的副刊,却是一本李秀宁传记,足有数万字。

    这样的篇幅用来写一个人,那是相当新奇的体裁,甚至是前无古人的。以往只有皇帝的本纪,才可能会有那么长的篇幅,一般国史上文臣武将们的传,大都是几千字的。

    尤其李超用的不是干巴巴的史书传记写法,不是记事,而是写故事。根据李秀宁的经历,有详有略,通过几件事情,重点的刻画描写,突出了这位女中豪杰的英武了得,将她描述成了一位非凡了得的巾帼英雄。

    是英雄,而不是公主。

    反正,连李秀宁自己看了后,都觉得有些脸红,甚至感觉爱上了这个人。

    对于始作俑者李超来说,这真的不算什么。以往纸珍贵,印刷术也没有,文化的传播那得靠手抄,因此很少出现那种长篇大论。

    再加上朝廷禁止私人修史立传,于是乎,李超的这个访谈一出,很惊人啊。

    造纸术在南北朝时代高速发展,到了现在,也同样规模越来越大,加上制墨术、印刷术等多方面的发展,才有了李超的报纸,然后李超引入了广告,让报告的刊印成本大大降低。

    尤其是印刷坊有了自己的造纸和制墨作坊后,李超拿出了不少技术来,让专业的工匠们却理解,却复制,然后现在灞上印刷坊有了更先进的皮纸和竹纸。尤其是新产的竹纸,用来印刷相当理想,配上研制的新印刷墨,让印刷效率大大提升。

    兼之采用了活字印刷术来印刷报纸,这让半月谈这份跨时代的产物,提前来到了大代。

    没有了技术的限制,也没有了其它诸多的限制,在半月谈上加一个人物版,加人物访谈,甚至增加人物传记式的详细详谈录,其实都没有问题。

    但当这东西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还是相当震惊大家的。

    通过报纸,通过文字,长安城的无数人第一次如此直观的了解到长平公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知道她的过往,了解她的经历,甚至还终于目睹了她的真容。

    李超让画师给平阳公主副了一副画像,然后雕刻成版,印刷成插图。

    虽然李超对这种插图版画不太满意,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许多人都是头一次了解到平阳公主的同时,也知道了这个公主的样貌。

    其实这种插图,大概只有六七份像吧。

    “三郎,谢谢你!”李秀宁脸上红红的。

    李超坐到对面,“我只是把一个真实的你呈现给天下人而已。”

    “可你把我写的太好了,太厉害了。”

    “不,那就是你自己,没有夸张没有吹嘘,那就是你,平阳公主李秀宁。”

    李超上次问过平阳,她的名字果然就是秀宁。在征得她同意后,李超在访谈中,把她的名字也写了出来,世人第一次知道了平阳公主原来叫李秀宁。把名字写出来,其实就是想把公主如一般的男子一样,和其它的将领们一样,让她更特别一些。

    她是大唐的巾帼英雄,三娘子李秀宁,大唐的平阳公主。

    “公主,你现在已经成了长安城许多人心中的偶像了,甚至用不了多久,你会成为天下许多人心中的偶像、英雄!”

    “怎么可能。”

    “当然可能,而且是事实。这一期的半月谈我们卖了三千本,上面有你的访谈,另外副刊我们发行了三千本。而书坊那边传来的消息,这一期的半月谈卖的极火,已经卖完了。三千本副刊,也都卖完了,甚至在我们的几家书店,还有好多人前来求购。你知道吗,光是国子监,就找我们预购一千多本。”

    这一期的半月谈有许多劲爆的内容,比如玄武门之变的解释,比如新太子颁发的许多条太子令,比如平阳公主的访谈。

    总之,这一期极具收藏价值。

    加之李超引入广告后,大大降低了半月谈的销售价格,这让许多人都能买的起。

    李秀宁其实就买了一百本,珍藏了起来。

    李超的计划是半月谈将来要半成十天一期,甚至是五天一期,引进更多的广告,把内容办的更充实,成为新闻界的领头羊,执业界牛耳。

    到时把价格也降到更低,让更多的人买的起。甚至还想搭上朝廷的车,免费帮朝廷在上面刊登朝廷的时政消息,将邸报的这个功能也兼具,到时通过朝廷的驿站系统,把报纸发行到全国各地,成为官方报纸。

    到时销是越高,广告费自然就能收的更多,这报纸成本就越低。更何况,现在采用了活字印刷术,加上新的造纸术和制墨术,都让这份报纸的成本越来越低了。

    李秀宁兴奋的聊了好一会才领了两儿子回家,李超在家吃了饭,出城去了造纸坊。

    造纸坊在万年县,离京不远。

    大唐半月谈的报社就设在这里,有编辑处、印刷厂、销售处等。

    到处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你是来登广告的吗,请到这边领号排队。”一个少年看着一身便服的李超带着几个人过来,笑着迎上前来,热心的指路。

    李超看了看自己的装扮,便服,但衣料也都是丝绸,而且他虽年轻,这气势也不凡。

    柯十三想去喝斥,李超一挥手制止了他。

    “嗯,多谢指点啊。”说着,李超掏出钱袋,拿了几枚铜钱给他。

    按少年所指方向,印刷社院里一角廓下,摆了一张桌子,那里坐在一个文人,前面还有一群人在排队,那些人大多都穿着丝绸,很有钱的样子。

    李超带着人走了过去,自动在队尾排了起来。

    “这位兄台好,鄙人五福绸缎庄的管事,鄙姓柳,柳永,不知道这位兄台是做哪行生意的?”

    刚站好,前面那个中年人就转过头来,主动的打招呼。

    李超笑了笑,“某姓李,做羊毛生意的,柳兄可以称为我李青。”

    “羊毛生意啊,这生意不错啊,自从洮州那边传回来的那个什么毛纺技术和手工织毛衣技术后,咱们这关东开了不少的毛纺工坊,许多百姓也都买毛线回家自己织毛衣,这羊毛需求量大增啊,有羊毛根本不愁销路的,都是抢啊。你做羊毛生意,还来这里打什么广告啊?”柳永问。

    “我主要是收购羊毛,正如柳兄所说的,羊毛现在稀缺啊,到处缺货,所以我也来这里打广告,看能不能找到货源。”

    柳言很善谈,也很热心。

    “那你可来对了地方啊,我跟你说啊,这大唐半月谈的广告效果那是非常的好啊。花点钱,打个广告,整个长安都知道了,不出半月,整个京畿都能知道。这可比请人吆喝效果好啊,你想想,你请人吆喝,要让全长安的人都知道,得请多少人啊?要让全京畿二十多个县的人都知道,这得多少人啊?”

    “而且,这广告打到报上,那就一直都在了。一传十,十传百,了不得。上个月东市的万福皮货行新开张,在上期的半月谈上打了一条广告,就几十个字,夹缝里的一行字,开业大酬宾,八折优惠,你猜结果怎么着,当天就来了几千号顾客,把他准备的存货全给买光了。我的个天啊,全买光了啊,本来是准备着能卖两月的货啊。”

    “真有这么好的效果?”李超故作惊讶状问。

    “那不可是咋地,效果太好了。”

    “这么好的效果,这广告费也不便宜吧?”

    “那倒也是,不过一分钱一份货嘛,算一算,还是很划算的。你看,现在好多商人都赶来打广告,排队都排不过来,还得先到这里花钱排队买号,然后才能按号到里面的广告处去跟他们谈广告。听说广告费涨了不少,但依然有好多人争着来打广告。”

    听到这丝绸商人这么说,李超心里很高兴,看来这头道买卖果然好做。(未完待续。)

第440章 销量破万

    假扮羊毛商走了一通流程后,李超对报社的运转情况越发的满意了。他当初跟主持报纸的那几位社长、编辑、管事们上过的课,效果非常好,他们理解的很好,甚至超出了李超的预料。

    古代人一点也不比现代人差,李超把流程模式一说,他们很快就给吃透了。

    “现在一期的广告费是多少?”

    社长公房里面,李超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问社中来开会的这些副社长、编辑、管事等骨干。大唐半月谈,虽然现在李超基本上是放羊状态,撒手不管,但他依然还是唯一的社长兼总编。

    只是太久没来了,以致于有些新招来的伙计都不认识这位社长了。

    “上期我们的广告卖的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期,卖了整整三百贯钱。”副社长很自豪的道。这是位头发半白的文人,曾经也当过刀笔吏,文字功底不错,也有些才情,可惜怀才不遇,蹉跎半生,始终只是个小吏。

    李超后来特别聘请他出做副社长,主持半月谈的日常。

    半月谈本是印刷坊的一部份,但李超早把他独…立出来,现在是自负盈亏,且完整属于李超的一家报社。

    三百贯,对于那位副社长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数字,值得自豪了。毕竟,三百贯就是三十万钱啊,又没卖书又没卖什么商品,就是在他们的报告的各个夹缝等地方,加点广告,然后一期就卖了三十万钱。

    三十万钱堆一起,都是近两千斤的铜啊。

    不过李超却没有多满意。

    才三百贯钱而已,都还不够报纸的发行成本。李超的计划里,广告费不但要比报纸的印刷发行成本高,而且还得高出许多,有很多的余额。

    上期发行了三千份报纸,还有三千份副刊,编辑印刷出版等成本,并不少。就算用上了活字印刷,用上了新技术生产的便宜纸墨,但算下来依然要两百文一本的成本,这个价格可不算便宜。

    发行的时候,最后是卖每本五十文,等于卖一本亏一百五十文,正刊加副刊六千本,等于就亏九十万。这个钱,要用广告收益来填,只卖了三十万广告费,等于史上卖的最火的一期,还出了副刊,结果一文钱没赚,还亏了六百贯。

    这当然是不行的。

    李超还打算把半月谈降到二十文,甚至十文钱一本呢。收费越贵,买的人就越少,这半月谈的影响力就越小。

    对于一心想做大这份报纸,做出一个平台的李超来说,他是不愿意一直是销量一两千份的,他希望有朝一日,这报纸能销个一万份。

    一份报纸收费五十文,肯定是不可能卖到一万份的。

    如果将来五文钱一份,卖一万份也不是没有可能。

    关键的关键还是在于这广告费用。

    “增加广告位置,另外还可以弄一些散页广告,夹在书里。”

    这种散页广告,就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