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他是拿这个当见面礼的,现在人家只收了五千首级,这八千战俘,却给了十万匹绢,他们这些首领们分了大头,还能给下面的两万部众也一人分点,皆大欢喜。

    才一夜之间,也没什么损失,就赚了十万匹绢,这买卖,要的。

    何况,以后他们就是唐军了,他们这些首领以后还能领份大唐俸禄,说不定还能得个封爵,而部众们有了大唐身份,也不需要再一直呆在山里了,也能分田均地了。

    李超和刘感互相说着好听客套的话,唐军和稽胡算是打的火热。

    “大帅,现在梁军败兵在梁师都堂弟梁洛仁的带领下逃回了灵武,我们当乘胜追击,一举拿下灵武。”

    刘感投了大唐后,立即向新上司李超献言献策。

    李超则是纳谏如流。

    “刘兵马使所言正合吾意,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刘兵马使所部对灵武情况熟悉,不如就请刘兵马使率领右厢为前锋,为吾开路,本帅带中军随后杀到。若夺下灵武,刘将军,一个梁军战俘二十匹绢,我全收了。但有一点,刘将军莫要伤及灵武无辜百姓啊!”

    听说一个战俘从十二匹半绢涨到二十匹,刘感积极性很高。

    梁师都来的时候,把灵武的兵都带来了,现在梁洛仁带回去万把人,根本不足为惧啊。这样的任务,简直就是送钱。

    “承蒙大帅看的起我们稽胡的勇士,我们甘愿为大帅先锋。”

    收下了稽胡人的部众花名册,李超给了刘感一面军旗,一个临时赶刻出来的兵马使大印,然后就派他们去打前锋去了。

    “驱虎吞狼,大帅高明!”薛万彻居然还拍起了马屁。

    程咬金却砸巴着嘴,“梁洛仁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万余败兵,我们亲自出手足够了,何必让稽胡来赚这个赏钱?”

    “困兽犹斗,受伤的野兽挣扎起来,也是很危险的。不过是区区一点绢帛赏赐,有什么舍不得的。待刘感替我们打下灵武,不说我们立马就拥有了百万亩水浇良田。而且破了灵武城后,除了那万把战俘,这灵武城里还有梁师都的皇宫府库呢,难道里面的钱粮还会少?羊毛最终还是出在羊身上,我们不伤一兵一卒,就能拿下灵州,出点钱帛给稽胡打手,有什么舍不得的。况且,现在稽胡人也是我们朔方镇军一部份啊。赏赐给了他们,也没流到外人田里嘛。”

    花钱能办到的事情,那都不叫事

    程咬金他们还有些小农意思,什么钱都想自己赚。其实根本没有必要,李超这次带来的两万府兵,可也是好不容易抽出来的,损失一个,那以后驻守朔方,防御突厥就少一个。

    能用钱买稽胡人去前头拼杀,唐军在后捡战利果实,这样的好事,干嘛不做。

    灵武,梁师都身亡青铜峡,大梁国可以说已经元气大伤,特别是稽胡人的反戈一击,让这个割据一隅的突厥人附属小…朝廷,算是气数已尽了。

    刘感为了一个俘虏二十匹绢,和手下们劲头十足,马不停蹄就往灵武城赶。

    李超带着两万唐军,也没停歇,昨晚养精蓄锐,今天步伐轻松,跟的很紧。

    刘感兵马到达灵武城下,正准备研究下攻城的方案之时,梁洛仁派出了使者,要求面见唐军元帅。

    “我们愿降!”

    刚赶到城下的李超,刚见到使者,就听见使者迫不急待的请降了。

    刘感在一边狠狠的瞪着使者,他们一请降,刘感他们的一人二十匹绢没了。

    “哈哈哈!”

    李超放声一阵大笑。

    “梁洛仁将军倒是明时务,弃暗投明,犹未晚也。好,本帅接受你们的投降!”

    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这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对于李超来说,杀敌多少从来不是他首要考虑的问题,他最看重的还是目标达成。以最小的伤亡,尽快的收复灵武,把这里当成他图取整个朔方九州的大本营,这才是他的目标。

    (未完待续。)

第466章 打土豪分田地

    早起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支持!

    肥沃富庶的西套平原中心,黄河东岸的灵州回乐城。

    城门缓缓打开,梁洛仁当先出门,他赤着上身,背负荆条。在他身后,是同样负荆请罪的上百名梁国文武。

    上百人负荆请罪,这场面还挺壮观的。

    梁洛仁的姿态做的挺足,这让李超非常满意。

    这就是一副箪食壶浆、恭迎王师的和谐场面啊,“令画师记下此情此景,一定要详细绘制,回头,本帅要送往长安,请陛下观看。”

    回乐城的梁军也都放下了刀兵,出来投降。

    数量真的不多,也就勉强万把人,估计还有些人半路跑了。

    回乐城里的百姓,也一样不多。虽说梁师都也算是在朔方称雄近十年的豪强了,打下灵州后还把这里当成了他的国都。但是,回乐城城池并不大,人口也很有限,除掉士兵,回乐城里也就一万多户,其余这些还多数是士兵和官僚的家眷。

    “罪将梁洛仁,拜见大帅!”

    梁洛仁背负荆条,来到李超面前,跪拜。

    李超下马,亲手将他身上的荆条拿去,很亲切的将他挽起,“梁将军弃暗投明,反正归唐,这于国有功啊,快快请起。”

    贺遂、索周、辛獠儿、李正宝、冯端。

    一个个梁军大将,都一一向李超负荆请罪,李超也一一亲手替他们去除荆条,将他们扶起。

    这一幕,感动了无数灵武城下的军民啊。

    多么和谐的一幕啊。

    观看着这一幕的伪梁士兵们,也都长长松了口气,投降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该死的杂胡倒戈一击,让他们崩溃。

    本来是梁军五万对唐军两万,他们还是主场做战,背依城池。

    可结果一夜之间,形势逆转,变成了唐军加稽胡四万对梁军一万余,这尼玛还怎么打?关键时候,突厥的那史那思摩,更是直接带着他的三千突厥骑兵弃灵武城而北返。

    在这种四面楚歌的情况下,他们连弃城逃跑都来不及,毕竟许多将领的妻儿老小还都在灵武城里呢。

    投降,是无奈之举。打开城门的刹那,许多人尿都快吓出来了,生怕唐军不守信用,杀进城来,弄个屠杀洗城。

    “李大帅,真信人也。”

    “是啊,仁慈!”

    “好人啊!”

    “回头就得给他供长生牌!”

    李超接受了梁洛仁等人的投降之后,甚至还当场宣布,从左厢中三万人中抽调出一万,与梁洛仁他们灵武投降的一万梁军,合编为朔方镇前厢。

    梁洛仁,被李超当场授予前厢兵马使。

    于是乎,李超这个朔方节度使,刚到灵州,兵马已经扩张到了八万规模。

    当然,实际上他手下真正可靠的还是那两万唐军府兵。还有三万人,还在关中没出来,稽胡两万,梁洛仁一万,也还不能完全信任。

    不过李超依然没有遣散梁军,现在这个时期,李超越发的需要留着他们,不仅仅是说以后能利用对抗突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留着他们在身边更容易监视控制,而如果遣散回乡,却不容易监视控制,万一有野心家再跟刘黑闼一样呢,岂不更麻烦。

    这一手,后来的宋朝非常喜欢干。

    一遇到灾荒之类的,立即把流民中的青壮,全都招进厢军之中。让他们能领份粮饷,去做些杂役工程之类的,反正就是不能让流民之中有这些最强壮的男子,因为这些人多了,会很危险。

    把这些青壮招进厢兵后,能更好的控制。

    刘超还当场与灵州百姓约法三章,承认他们此前的个人财产,保护他们的财产不受侵犯,所有人都将改登记上大唐户籍,他们将成为大唐百姓,享受大唐子民一视同仁的待遇。

    “太便宜这些人了。”

    “整个灵州城的人口加起来才五六万人,这么点人口其实影响不到我们对这里的收复控制。”

    这些做,目的还是为了维稳。

    李超不可能把这些梁国百姓,全都抓为奴隶,卖去关中。

    毕竟现在还只是收复了一个灵武呢,还有其它八州呢。要是李超在灵武搞什么洗城,那以后唐军还怎么收复其它八州。

    从长远看,还是温和些好。

    再说了,梁师都死了,梁国灭了,这些百姓自然就改换成大唐百姓了,以后也是李超治下的百姓,几万人口,对李超来说也很重要。

    不过约法三章归约法三章。

    李超也有一些严格的要求。

    “所有的人口都必须登记到户籍,他们的财产田宅也不得隐瞒,必须得如实登记。若有隐瞒者,则没收隐瞒部份,甚至要处以重罚。其次,他们的财产得出示相应的契约,如果没有契约,那么那些地就当归属于官府财产。”

    “所有在唐梁交战中被掳压俘虏为奴的百姓,都必须立即放免为良,这些人朔方镇会发给他们良人文书,给他们登记户籍,给他们良人身份,还会给他们均田授地。”

    李超可以对这些梁民宽仁,但却不会纵容。

    他们别想继续当什么灵武豪强大户,别想再隐瞒田地,他们的田地李超可以承认,但却全得登记在册,就是得纳税缴赋。

    如果没有正当的契约文书,那他们就别想侵占田地,都要收回。

    至于原来属于梁师都的财产,属于梁国的财产,还有那些已经无主的财产,统统都要没收,归入官方府库之中。

    “分地,每个士兵授水浇地十亩,嗯,关中来的府兵将士们功劳大,劳苦功高,一人再授十亩水浇地,另外授三十亩草地。”

    “稽胡战士们反正归唐,每士兵授水浇地十亩,另授草地二十亩。”

    灵州士兵弃暗投明,行为可嘉,每兵授水浇地十亩,另授草地十亩。“

    李超把他手下扩充的这支八万人军队,分成了三个档次授田。唐府兵授的最多,二十亩水浇地,三十亩草地,一人足有五十亩。

    而稽胡人投诚的早,一人十亩水浇地、二十亩草地。灵武梁军投降最晚,只有十亩水浇地和草地十亩。

    此外,李超宣布。

    五万唐军,算是移驻的府兵。

    而两万稽胡兵和一万灵州兵,他们算是募兵。也算是乡镇兵,这意味着他们虽然均田分地了,但他们却不是府兵,因此也不能免租庸调,分了地,是得纳租庸和服役的。

    分配方案一出。

    关中来的府兵们十分兴奋。

    二十亩上好水浇地,三十亩草场。既能耕种又能放牧,甚至还能种桑养蚕。数量只有五十亩,但绝对远超他们当初在关内分到的地。

    仅二十亩水浇地,其价值就能当上百亩的坡地,甚至更多。三十亩草场,也是很不错的,哪怕不养殖,开垦了随便种点谷子等,也一样能有不少收获的。

    分到地的灵武士兵和稽胡士兵有些意外的惊喜,没想到李大帅还真给他们分地了。地分的没府兵多,他们并不奇怪,分的一样多,那才叫奇怪了。

    可分的也不算少了,每人都有呢。

    又是授官又是分田的,梁洛仁很有些不安。投唐后还存功未立呢,都说无功不受禄,总得有所表现啊。

    “大帅,盐、夏、延、绥、胜、银、宥诸部还未归降,末将愿意率部前往劝降!”

    梁洛仁主动请缨。

    “程将军,你与梁洛仁将军前往劝降未降之盐、夏几州。”

    “尉迟将军,你与刘感将军前往延、绥几州,前往劝降。”

    “若他们敢抗拒天威,那么伐灭之!”

    当日,程咬金与梁洛仁各率三千兵马前往盐夏,而尉迟恭和刘感各率三千兵前往延、绥。

    李超领兵三万八千,坐镇灵武。

    “砍伐树木,准备材料,我要一个月后,灵州城拥有千架八牛弩,数百架巨石炮!

    斩杀梁师都,击败梁军主力,夺取灵州,并不是胜利,也不是结束,这仅仅是个开始而已。

    李超来之前,西套平原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春耕播种。

    现在城外已经有一片青绿。

    “向长安告捷,我们夺下了灵武,斩杀了梁师都!”

    “是,大帅。”

    数骑信使飞驰出了灵武,向着长安方向狂奔而去。

    灵武北面,丰州。

    这里此时是突厥人的地盘。

    阿史那思摩带着三千突厥轻骑一路疾驰,赶到了这里。

    “思摩特勤,你怎么回来了?”

    一名突厥将领奇怪的看着有些狼狈,还有些疲惫的阿思那思摩的部队。

    阿史那思摩露出苦涩的表情。

    “唐军打过来了!”

    “什么?”

    那个将领以为自己听错了。

    “唐军已经出了萧关,打到灵州了,他们杀了梁师都,稽胡人也叛乱了,此刻,灵武城估计已经丢了,梁国,完了。”

    “这,怎么可能?”那将领惊的说不出话来。

    “梁师都有数万人马,怎么说败就败了,那稽胡人为梁师都效力多年,怎么说反就反了?”

    “是啊,说败就败了,说反就反了。”阿史那思摩叹气道,这一路上,他也一直都没想明白这个问题,为什么说败就败了,说反就反了呢。”

    “思摩特勤,唐军何人挂帅,出动了多少万兵马,为何事前没有半点消息呢?”

    “唐军统帅是朔方节度使李超,他带了两万兵马,没有辅兵后勤,出了萧关,直奔灵武。青铜峡,大败五万梁军。”

    “李超挂帅,就两万兵马,连辎重后勤都没带?青铜峡还大败五万梁军?”你是在说笑吗?那名将领越听越糊涂。“那唐军想必伤亡也不少吧,他们伤亡多少?”

    “一个也没伤亡,而且青铜峡一战后,其兵力已经不再是二万,而是四万了。嗯,现在,估计他已经有五万兵马了。”

    “这怎么可能!”那将领大叫,你他…娘的跟我开什么玩笑!

    “真的。”阿史那思摩非常认真的说道。(未完待续。)

第467章 八百里加急(为道明嗣万赏加更!)

    第二更送上,为道明嗣兄弟的万赏加更,谢谢支持!

    家底太薄,李世民只能想办法节俭。

    宫里宫女太多,那就赏赐给大臣勋贵们。宫里太多的宫女,也不是什么良家女子,甚至许多早就无家可归。前后几次,已经赏出去五千宫女一千多宦官了。本来这六千人一个月得耗费大笔钱粮,现在当作恩赐赏下去后,不但减少了大笔开销,还相当于折成了钱粮抵消了不少应给勋贵们的赏赐。

    李世民连太极宫都没放过,裁减了大批的人员,宫里人少了,李世民也放心了不少,人少,总是更容易看管的。

    长孙皇后也是个会勤俭持家的女人。

    甚至带头在宫里织起了毛衣,还把织好的毛衣拿到长安东市的铺里去卖,这些皇后嫔妃宫女们织的毛衣,在长安极受欢迎,每次都能卖出极好的价钱。

    织毛衣有笔不小的进项,但更让长安人称叹的还是皇帝皇后的那种节俭的态度。大唐新天子不是那种奢侈浮华的人,皇后更是贤惠的。

    夜。

    丽正殿,东宫第三大殿,也是李世民的寝宫,皇后长孙氏也一直陪着李世民居住此殿。

    天色已晚,李世民却还在灯下批阅奏折。

    丽正殿很大,但却并没有点太多的灯烛。

    批着奏章,李世民总是思绪情不自禁的往旁边的屏风上飘。那上面是一副朔方地图,灵武、朔方、丰州,榆林。

    也不知道李超此时已经进军到了哪里,不知道进展是否顺利。

    直到现在,朝中还有许多人在反对出兵灵州。

    李超带着第一批两万人马都已经出兵这么久了,可第二批兵却迟迟还没有抽调集结起来。朝臣反对再从关中抽调三万人马,认为这太冒险,一旦李超把这五万人在灵武送掉,那么关中可就异常空虚。

    李世民几次在朝堂上发火,可最终连都省的宰相们,也认为应当再考虑考虑。

    从河南、山南东、山南西抽调三万人,取代本应从关中抽调的三万人马。甚至这三万人马,最后也是一半府兵一半民夫组成。

    李世民发怒,可下面的宰相百官们,却拿出各种各样的困难等等来说事情。

    最终,三万关中府兵后续部队,变成了从河南、山南东、山南西抽调三万人。目前这三万人的调令刚下,要把这三万人送到灵武,还不知道得多久。

    李超暂时就只有他的两万人马了。

    更让李世民烦心的还有许多朝臣到现在还在谈什么迁都。

    这都什么时候了?

    李超说的对,要迁都也不能是现在迁。

    现在,天子当守国门。

    说到底,满朝上下,还是畏惧突厥。觉得李超的计划,那是在撩虎须。就算如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