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3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次江南大叛乱,虽然声势浩大,但他们灭的也快。杨素史万岁等大将在江南平乱,用了一年多点的时间,就把这场大叛乱给扫灭了。

    平定叛乱之后,隋朝的新政也终于成功的在江南推行。

    对于大唐的宰相们来说,他们也清楚的知道,如今的这些种种的救灾策略,正在损害着那些豪强们的利益。

    “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他们真的要反,那我们也没有办法。”李超漫不经心的道。在制订出这些政策的时候,李超就已经考虑到豪强们可能的反应了,最危险的一种就是豪强们会因此生怨甚至叛乱。

    李超权衡考虑过各种后果,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豪强们叛乱的可能性最小,就算叛乱,也是各种发展中,相对危害要小的一种。

    “真要叛乱了,那就水来土淹,兵来将挡。若是因为朝廷在灾年向他们借了点粮,他们就要叛乱造反,那他们就是自寻死路。名不正言不顺,出师无名,他们拿什么造反?凭什么让别人跟随他?难道要让那些他们不肯借粮,想看着饿死的那些灾民百姓,跟随他们,支持他们?”

    “但愿不要走到这一步,真到了那一步,就算朝廷能平定叛乱,那也会让朝廷雪上加霜的。”房玄龄道。

    李超也明白,叛乱发生,就会给大唐伤口上洒一把盐,现在他也只能期望那些地主豪强们不要这么傻。

    “希望这次能从富户地主们手里多征到些粮食。”房玄龄充满期待,眼下也只能期盼这个了。(未完待续。。)

第715章 吃醋

    政事堂里议完事,房玄龄邀李超同行。

    “天还早,不如到我府上去下两盘棋?”房玄龄道。李超笑着应下,房家不住在襄阳城里,而是和许多长安来的官员们一样,直接住在鱼梁洲上。

    房子离宰相们办公的衙城倒是不远,相距不过几里地就是民城。百官家眷大多是安置在这片围城里,全是很新的院落,没有什么花园豪宅,清一色的四合院宅子。职位高的,可能是大四合,中低级官员可能是中四合,小官吏们则是小四合院。

    小四合院也是最普通的四合院,就是北房三间,一明两暗或者两明一暗。东西厢房各两间,倒座房三间,卧砖到顶,起嵴瓦房。这样带个小院的房子,能住一家三代,祖辈居正房,晚辈居厢房,南房可用做书房或客厅。

    房玄龄身为宰相,没有如那些勋戚一样在襄阳城里另外买大宅。不过官居宰相,就算是在鱼梁州上,他也是住的大四合院。

    这种大四合院,被襄阳的百姓称为大宅门。

    就算是大四合,也分有五南五北,或者七南七北,甚至是九间或者十一间大正房,这种就是极少数的复式四合院,由多个四合院纵深相连而成。

    房家的大四合就院落极多,有前院、后院、东院、西院、偏院、跨院、书房院、围房院、马号、一进、二井、三进

    院内还有抄手游廓连接各处,占地面积很大,除了缺少雕梁画栋,可以说还是极为气派的。哪怕是在襄阳,朝廷也没有委屈宰相们。

    房玄龄和秦叔宝是同乡,都是齐州人。两家甚至出身都差不多,都是山东的士族,但官职都不算高,算是小士族。如今,又都同为新朝新贵,一个贵为宰相,一个也是当朝重臣。

    房家的底子不算多厚,但房家这几年搭着李超的顺风船,跟着投资入股做生意,房玄龄虽不插手这些事情,都是夫人安插着管事跟着李家做,但每年的进项却是实打实的,几年时间,房家的底子就厚了起来。

    如今这鱼梁洲上虽是新家,可房夫人却也布置的非常不错。家里的仆佣数量就不少,处处装点的也很有格调气质。

    李超算是头次来房家做客,一路打量着观察着。

    房玄龄在前边走,笑着说道,“听说这鱼梁洲上所有的宫城、衙门、军堡、民坊,都是由文远担纲设计,非常了得。这宅子,我住的就非常满意。宅院多,居住舒适、方便,功能齐全,特别喜欢这抄手游廓!”

    “嗯,后悔当初没给自己留一套。”李超笑道。

    “你要真想住,这里还不少空房呢,你随时就能入住。不过我知道你,嫌这里简朴,哪及襄阳城里的大宅舒适。”

    李超呵呵。

    这里的四合院,虽然住着也挺舒适的,但毕竟都是新房子。新房子住着,肯定也还缺少点人气,李超还是喜欢襄阳的大宅子,那都是百年豪宅,里面的花园啊等等,看着舒爽,房子也雕梁画栋的,十分精致。

    “这虽是新宅子,但处处透着家主的气质与格调。正应了那句老话,关键还在于生活的态度。有的人,就算再怎么给豪宅别墅,也是一团糟,越发衬托暴发户的粗鄙。而有的人,哪怕居住的是草庐柴屋,也一样能给人别致的感觉。正如那乡村里的普通百姓,一样的清贫,可有人的房屋却收拾的井井有条,家里干干净净,看着就温暖舒心,可有些人的家人,却如猪窝一样,又脏又乱,关键啊,还是个生活的态度。房相家里,就处处体现着诗画人家,宰相人家的气度。”

    一番马屁,拍的房玄龄哈哈大笑。

    这话确实中听,也是实话。

    “其实我整天在外忙碌,哪有空管理家中。宅子里,里里外外都是妻子一人操持,也是辛苦了他了。”说这话的时候,房玄龄其实很有几分得意。娶妻如此,夫复何求。

    李超笑着道,“卢夫人贤惠,那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嘛。想当初,陛下赐美妙宫人于房相,卢夫人还以死相逼,结束陛下赐下了一壶醋,声称是毒酒,让卢夫人选择。或者接纳美人,或者吃下毒酒,结果卢夫人二话不说就喝下了那壶醋,这吃醋之名可是天下皆知啊。”

    一番话,说的房玄龄有些面红。

    房玄龄惧内,那也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尤其是妻子吃醋一事,更让他惧内名声天下皆知。这事情,房玄龄都没的抵赖的。

    “我那不是惧内,只是尊敬妻子。”房玄龄道。

    “对对对,是尊重。”李超笑着道。

    房玄龄的妻子卢氏,李超也算是很熟悉的,毕竟以前在长安时,两家是邻居,李超没少上门,通家之好,并不避讳内眷见人。李超以前都是直接喊房玄龄妻子卢氏为婶子的,卢氏是个很知书达礼的女人。

    说来,卢氏也算是山东士族名门出身,知书达礼的千金,为房玄龄已经先后生了四子,遗直、遗爱、遗则、遗义。卢氏和这个时代许多名门千金一样,虽然处处都好,知书达礼,有才有貌,但也比较厉害。

    就如当年杨素的妻子崔氏霸道,杨坚的妻子独孤氏霸道一样,房玄龄的妻子卢氏在有些方面也是比较霸道的,比如吃醋。

    但卢氏操持打理家务,确实把好手,房府里这么多人,房玄龄根本不管家里,她却打理的非常好。

    李超记得曾经看过史书记载,房玄龄的妻子卢氏要比房玄龄年轻不少,后来房玄龄病重,临死前,劝还年轻的妻子不必守寡,可以再嫁。结果听到这话,卢氏直接取下了头上房玄龄送她的发簪把自己的一只眼睛给刺瞎了。

    这种贞烈,简直让人惊叹。

    这种霸道和贞烈,似乎是那些山东士族千金们的特征,连崔莺莺骨子里也有几分这样的霸道和精明。

    两人去了客厅。

    刚坐下,卢氏就来了。听说李超上门,卢氏特意带着几个儿子过来拜见。原来李超是喊房玄龄叔,喊卢氏婶子的,这是按秦琼这边来喊。(未完待续。。)

第716章 喜结秦晋之好

    但现在卢氏却喊李超小叔。

    因为儿子现在也是跟着李超读书,且房遗爱和太平郎两个都是皇帝女婿,李超和房玄龄又同殿为宰相,因此平辈论交倒也合适。

    房夫人是个厉害的女人,非常知礼,过来说了会话,然后便笑着告辞。

    端着妻子沏好的茶,房玄龄对李超道,“二郎如今跟着文远读书,虽只不长时间,但收获很大啊,这孩子懂事许多。后悔当初没把大郎一直送到文远身边读书!我想啊,等三郎四郎大点,也让他们拜在文远门下读书。”

    李超教书育人本事强,这是现在朝中公认的。勋戚大臣们的子弟,都有些难以管束,一来他们没什么时间,二来这些子弟出身好,难免有些骄气,一般人都管不了。

    但把孩子送到李超那里去,就完全不同了。管你父亲是宰相还是大将军,到了他那里,用不了多久,都能服服贴贴。最重要的是,李超不但能管的住孩子,还能教的好。孩子去了他名下,要不了半年,都能大变样,是变好。

    听话,也懂事多了。

    因此,现在许多勋戚大臣们,都希望把孩子送到李超这里来,不过一般人想送,李超也不接的。他名下这些勋戚大臣子弟已经不少了,管不了太多。

    不过宰相要送孩子过来,还是房玄龄,这个李超却没法拒绝的。

    “我这教孩子,也是放羊式的。其实房相家教也很好,而且朝廷在东宫有崇文馆小学,房相把孩子送那里读书就很好,假期的时候,让孩子过来我这里一起上上课,也是一样的,这样也不会耽误了他们。”

    房玄龄听着也觉得不错,当下点头谢过。

    “今日请文远过来呢,其实是还有一件事。”

    “请说。”李超有些好奇,房玄龄有什么事情不当面直说,非要这样拐弯抹角的。

    “听说文远在为令妹选婿,我也想跟李家结个亲。我家大郎,倒是与你家兰娘年纪适合,不知道文远意下如何?”

    房玄龄这个提议倒是让李超有点意外,本来李超是想在程处默几个里面,替兰儿选个丈夫的。只不过,程处默几个都觉得跟兰儿太熟,平时把她当妹妹待的,而且年纪相差也较大,这事,也是一直没有定下来。

    现在房玄龄突然杀了出来,为长子提亲,倒真是让人意外。

    房遗直年纪比程处默他们小几岁,比兰儿大几岁而已,年纪上确实更相配一些。

    “这事卢嫂子知道吗?”

    “这也是她的意思。”房玄龄道。

    李超一笑,他听出来了,估计这事情正是房夫人的意思,房玄龄也是听夫人的话才有这提议的。

    这是好事。

    房家家教好,房遗直他也熟,一个聪明的少年,甚至有点早熟,很稳重,聪慧。史上,他应当是取了京兆杜家的女儿,也就是杜如晦的族中侄女。房遗直后来袭了房玄龄的梁国公爵位,并且官至礼部尚书。

    只可惜后来和房遗爱兄弟不和,这个不和,也完全是因为李世民的那个奇葩女儿高阳公主在里面挑拨。先是闹着要分家,后来又想要夺爵位,还诬告房遗直有怨恨反心,李世民查清事实训斥了高阳。后来高阳又唆使丈夫参与到了谋反一案中,最终弄的房家被抄家,房遗爱被处死,房遗直也被牵连,爵位官职被免,靠父亲的余荫,才得以免为庶人留得一命。

    有人说,高阳公主谋反失败,正是房遗直亲自去检举的这个弟媳。

    李超觉得,就算这是真的,其实也没什么。房遗直如果不检举,事情败露了,那房家估计就彻底没了。

    “不知文远是否愿意结这门亲啊?”

    房家主动提亲,这是好事。不过李超也有点顾忌,现在李家结的姻亲不少。大妹莲儿,跟魏征的长子定了亲。魏征现在是秘书省的长官秘书监,也算是朝中重臣。

    这长子和长女,都被李世民定走了。

    嫡次子,跟博陵崔氏的家长黄门侍郎崔干之女结亲,三子和御史中丞孙伏伽之女结亲,四子和工部侍郎武士之女结亲,五子也跟太原王氏女结了亲

    现在连二妹,宰相房玄龄也有意结亲。

    这李家的姻亲,可就有点太厉害了。

    李超自己还娶的是崔郑两家女,李超都担心李世民会很妒忌啊。

    “舍妹能为房相和卢夫人看中,李超万分荣幸啊。这事我是非常赞成的,不过这事情,我还得回去请示下我父亲的意思,也要听听兰娘的想法。若是他们都不反对,那么我们李房两家,就结这门亲。”

    “这是应当的,回头我亲自上门拜访李老将军。”房玄龄道。

    要说如今大唐要选一个最想与之结亲的人家,那么李家肯定能排到第一名。跟李家结亲,既不像跟皇家结亲那样规矩多限制多,也不像与那些关东五姓七宗或者关陇门阀那些豪门一样要求高。

    李家算是风头最劲的新兴豪门,李家一门七爵。李家财大势差,李超当朝第一红人宠臣。李家人脉也广,嫁女不要陪门财,还要拿出百万陪嫁。娶媳妇,给的娉礼更是丰厚。能跟李家结亲的人,也是顶级名门,大家倒不那么图钱财,更看中的还是李家的风头,名声和人脉。

    房夫人卢氏原本考虑的是找京兆杜氏联姻,杜氏也是宰相之家,杜如晦和丈夫同是仆射,杜淹也是御史大夫。而且京兆杜氏,那是数百年的关中名门。

    只不过杜氏没有那么合适的女子,挑来挑去都挑不到一个合适的,李超的二妹兰儿,卢夫人是见过几次的,她常去李府做客,时常见这个姑娘。崔氏管教下,这个姑娘倒是非常的知书达礼,很有名门大家闺秀的样子。

    论起来,房李两家都是宰相门第,同是朝中重臣。李超的妹妹嫁给房玄龄的儿子,倒也挺配。

    房夫人尤其看中的,还是兰娘的礼教好。相貌人品都好,女红厨艺这些也都非常棒。回家跟丈夫商议了几次之后,便有了今天的提亲之议。

    得到李超的答复后,房玄龄很高兴。

    想娶个五姓女,太难了,房玄龄身为宰相,还被他们瞧不起小士族出身。一些五姓的偏支,倒是愿意嫁,可有的却又要陪门财,动则百万。陪门财房玄龄出的起,现在房家也算有钱了,可房家为什么要低声下气的出这钱?若是五姓的嫡支正宗,如崔干、郑善果、崔君绰这样的五姓家主嫡女,出点钱就能娶房玄龄倒是愿意,可一旁支,他为何要去花钱娶。

    倒是李家,要名声有名声,要地位也有地位,各个方面,看着都挺不错。两家又是通家之好,再加上女子各方面也都是好的,正是天作之合。

    “来,下棋。”心情大好的房玄龄拿出棋盒。

    李超把茶杯放到一边,好久没跟房玄龄下棋了,今天可以好好下几盘。

    心情大好的房玄龄,结果下起棋来收不住了,杀的李超是屁滚尿流,连战连输,输的李超都想悔婚了。

    别人输棋要悔棋,李超输的想婚悔,这老房,原来棋艺比他预料的还要高明的多啊,今天这是一不小心,就露出本来面目了。

    下了半天,李超一盘没赢。

    “哎呦,天色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被人一直屠杀的感觉真的很糟心,反正不痛快。李超借口要熘,结果房玄龄却拉着李超,留他吃饭。

    “今天卢氏亲自下厨,你一定得留下来吃饭。”

    如此盛情,李超也不好再走了。

    收了棋子,重新上茶,两人闲聊了一会,那边卢氏派人过来请他们吃饭。

    房家的饭菜,很朴素的。

    两荤两素一汤,荤菜是煎鲸鱼肉和一个牛肉干,素菜是豆芽和萝卜,一个海带汤。如此简单的四菜一汤,都不敢想象是宰相之家的伙食。

    房家人没有跟李家一样的大桌吃饭,而是分席。一人一张小席,每人几上都是四菜一汤,份量还挺少,差不多刚好够一人吃,也不会浪费。

    房家人吃饭规矩挺多,主人吃饭,妾侍是没机会上桌的。房玄龄其实还是有几个妾侍的,都是李世民赏的,虽然卢氏曾经为此吃醋,但最终人还是留下来了。不过看她们站在旁边伺候的样子,看的出来,她们在房家的地位很一般。

    “都说李相是美食家,今日我下厨做了几道菜,算是鲁班门前弄大斧了,菜弄的不合口味,还请李相多担待啊。”卢氏笑着说道。

    “嫂夫人亲自下厨,李超三生有幸啊。一看这几道菜,就很有家的味道啊。”

    “你先吃了再夸!”房玄龄一边道。

    李超拿起筷子先夹了一筷子的豆芽,发现这黄豆芽炒的很脆,生熟刚好,咸淡适中。再吃了一点萝卜,很清淡的萝卜片,一尝就知道是烧开水之后下的萝卜煮熟的。

    清淡爽口。

    再试了煎鲸鱼皮和牛肉干,都不错,海带汤也很好。

    几道菜,味道都偏清淡一些,简单但味道不错。

    李超大为称赞,卢氏十分满意。

    “上次去李相府上做客,十三娘送了我一本文远的食谱,我回来照着练了许久,如今总算也是拿的出手了。”

    李超哈哈大笑,没料到,原来卢氏也成了自己的厨艺弟子,怪不得说这菜的味道这么熟悉呢!

    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