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果蔬和新鲜的蛋禽肉类就无法从关中以外地方运来了。

    这年头可没有冷藏运输,关中以外地区的水果,除非是制成果干,要不然是无法卖到关中来的。

    唐玄宗那么宠爱杨贵妃,为了能让心爱的儿媳妇吃上新鲜荔枝,也只能用加急快马从岭南送来,这成本,比空运都贵不知道多少倍了。

    除了皇帝,也没有第二人了。

    蔬菜也是一样,长安几十万人,不可能只吃饭不吃菜,不能只吃咸菜。就好比后世一样,各个城市周边,甚至就是个小县城小镇边上,都有许多农民不种粮而种菜,这就是需求。

    有需求就有市场。

    在大城郊区种菜卖,肯定比种粮食更赚钱。

    因为粮食还可以从其它地方运来,但新鲜的蔬菜却不行,只能周边供应。还有一样商品,就是薪炭,也是如此,薪炭价格不高,但运输成本大,把薪炭贩运到百里之外,运输的成本会使得买卖毫无利润,因此京郊伐木砍柴卖的,烧炭卖的,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买卖。

    新鲜的蔬菜,甚至是鸡鸭鹅,以及各种禽蛋,几十万人口的长安,那都是需求巨大的。

    京郊种粮绝对不如种菜,关中也算是北方了,但也能种藕。

    张超觉得,自己把十里荒沟买下来,前期可以先种藕。种藕比较简单,有水就行。而且藕既能生吃还能当菜卖,还不像是有些菜只有那么几茬,莲藕能卖挺长时间的。

    甚至莲子都能卖钱,莲叶晒干了还能卖给商铺做包装用。

    种莲藕还能养点鱼。

    “少东家想法很多啊。”马周感觉信息量有些大,但细想想,这些又不是什么胡说八道,不论是准备买荒沟种水果酿酒,还是打算在沟里种莲藕养鱼,水边上种菜养鸡鸭之类,都似乎又挺好有道理的样子。“我觉得不错的样子。”

    “我也觉得行。”程处默也表示支持。

    张超靠在那消食,“那咱们得先把这十里沟坡给先买下来才行。”

第八十七章 大舅子,咱们讲道理

    冬日清晨大地染着一层白霜,路冻的硬实。

    张超脖子上围着条狐狸皮围脖,连脸都围的只剩下了一双眼睛。一大清早,他就被老爹拎起来先是练了趟枪,然后就被赶着出门去长安。

    今天是张家新窖打窖的开工之日,也是敬神摆席之日。虽然长安城里的秦程罗各家早已经通知了,但为了表示郑重,老爹还是让张超大清早的再亲自跑一趟。

    “一定记得亲自去趟崔府,马上就是一家人了,不能失了礼数。”

    不管张超愿不愿意,张超和崔家小娘子的婚事都已经按步就班的在进行着。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

    有翼国公秦琼亲自出面做媒,又有一千两黄金做礼,这桩婚事议的很顺利。唐人结婚,讲究六礼,三书。

    第一礼就是纳采,男方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纳采为六礼之首,还得送大雁。

    纳采之后是问名,也就是合八字。媒人出面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唐人女子,未出嫁前大名是不会对外透露的,平时仅用出生三月时的小名。正式成亲前,就要问名,问名也得送大雁。

    据说问名的目的有二,一是防止同姓近亲结婚,二是合生辰八字,占卜婚姻是否适宜。不过一般情况下,合八字总能合出适宜结果的。

    问名之后就是纳征,也就是下定送娉礼了。

    纳征和纳吉这两项礼是并在一起进行的,纳征送娉礼,纳吉就是下定了。纳征纳吉同时还要下娉书和礼书,娉书就是定亲之书,也就是婚约了,礼书就是下娉时的礼物清单。

    老爹和秦琼还有崔善福的动作非常迅速,三书六礼,张超完全没参与,就已经完成了四礼和拿了两书。

    现在就剩下请期和迎亲二礼和结婚迎亲当日接新娘的迎亲书了。

    从唐朝律法角度上说,张崔两家已经都已经交换了婚书,因此崔家小娘子就是张超的未婚妻了,崔善福也成了张超的未来老丈人。

    两家现在都已经可以算是亲家。

    一想到连面都没见过,就已经成了未婚妻,张超心里是相当的苦涩啊。万一对方长的不好看,性格也不好,那岂不是要坑自己一辈子?

    可秦琼把婚书都拿回来了,老爹现在藏的严实呢,张超根本不可能去退婚。他敢提,老爹和秦琼肯定要揍死他。

    “你说,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能见崔家小娘子一面呢?”

    张超问身边的几个跟班,程咬金的嫡长子程处默还有牛进达的长子牛见虎,李世绩的弟弟李感,加上秦琼的家将秦敢,张超的账房马周,以及柯八柯十三还有张栓子,如今九人出行,倒也有点纨绔出行的感觉。

    牛见虎和李感都是十六七岁的少年,如今做为董事代表被他们的父亲兄弟扔到了张家,美其名曰是锻炼,反正张超觉得他们老子挺没心没肺的,堂堂国公却把儿子扔到乡下里来锻炼。

    不过张超跟这几个家伙倒挺合的来,尤其牛见虎,感觉很有几份中二少年的感觉,不像牛进达儿子,很像是程咬金儿子般莽撞。李感也差不多,丝毫没他大哥李世绩的满满算计。

    这几个家伙,在张家沟一顿饭后,就喜欢上张家沟,喜欢上张超了。

    “咱们翻墙进去就行,我知道崔府在哪。”牛见虎骑在马上,立即出了个馊点子。

    谁会不知道崔府在哪,崔家虽落魄不如从前,好歹也是皇亲国戚,士族豪门啊。但随随便便就要翻墙进人家里,你真当崔府没看家护院,就算没有,见到崔小姐后,人家会什么想法?

    “要我说啊,三哥就是太过瞎操心,这谁娶亲不都是这样。有秦伯伯和张伯伯为你做主,肯定是不会害你的。你没见过,可秦伯伯这个媒人是肯定见过的,他既然没说不好,那肯定就是不错的了。”程处默倒觉得张超过于担忧了。

    本来正常情况下,如果两家议婚,都是会在正式决定前,要找个机会,带男方小郎君一起去女方家,然后中间,女方会安排姑娘露个面,也会是让互相有个初步的印象。

    可张超这事,却是秦琼和张老爹一手包办,完全的包办,根本没让他上过场。

    “三哥,我倒想到一个办法,参旗军的崔旅帅,我跟他认识,他就是崔小娘子的哥哥,咱们可以找他帮忙啊。”李感一语惊人。

    “什么,参旗军的崔旅帅,是这段时间守延平门的崔旅帅?”张超惊问。

    “对啊,就是他,崔琰,三哥莫非认识他?”

    张超感觉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他根本没想到,崔琰居然是未婚妻的兄长。

    “真是兄长?”

    “同父异母,崔小娘子的母亲是荥阳郑氏女,崔库真的第一任嫡妻,而崔旅帅的母亲是崔府的一个婢女,他是庶子。”

    婢生子,这可是连妾生子都远远不如了。

    妾生子,还是庶子,但婢生子,其实连庶子都算不上,这年头,叫奸生子。在隋唐,封爵制度是以嫡继承,无嫡国除,庶子想要继承,叫绍封,得看皇帝心情。

    普通人家,妾生子是无权继承家族的,至于婢生子,算奸生子。

    唐时,奴婢生子都属于奸生子,唐律法规,毋以妾为妻,毋以婢为妾,良贱不婚是基本原则。

    而无功勋爵职的普通百姓,是连纳妾的权力都没有的,因此很多普通人家,或者说是一般的富人,他们都无权纳妾。而且就算有权纳妾了,良贱不婚的律法下,奴婢也不能纳为妾,因此奴婢首先得放为良人,在官府过了文书,才能纳为妾,前提还得是他的夫君得有纳妾的资格,有勋爵官职。

    唐朝律法在父亲财产的继承上,有一大改进,不分嫡庶众子均分父亲财产,但这里的庶子只包括被正式承认的妾所生的儿子,奴婢生子都是排队在外的。

    在一些家族中,如果妻子愿意接受这个庶子或者奸生子挂在她名下,那就能拥有继承权,前提还得是妻子自己没有儿孙,要不然,奸生子依然是没有继续权的。

    崔琰在外头看上去还蛮风光的,豪门子弟,实际上却只是崔家的婢生子,他在崔家的地位极低,经妾生的庶子都要低很多,更别说正妻生的嫡子了。这也是崔琰出身关东士族豪门,却投身军伍的原因,崔家的家业他是没有半点继承资格的,未来出路只能靠自己挣取。

    “崔旅帅能帮我?”

    “听说崔旅帅跟崔十三娘关系不错的,崔旅帅出生后,他娘就病逝了,十三娘的母亲郑氏养育了他。”

    这么一说,张超倒是明白了。虽然崔琰是婢生子,但小时却是十三娘的母亲郑氏带大的,只是郑氏也死的早。说来,崔琰跟十三娘关系好,倒很正常了。

    崔琰已经没守城门了,城门也是轮着守的。

    张超九人在城外的参旗军营地找到崔琰,多日不见,崔琰还是那副笑呵呵的平易样子。

    “真想不到,你会娶十三娘。”

    张超笑笑,“我也没有想到,崔五郎原来是十三娘的哥哥。”

    “哈哈哈。”崔琰一阵大笑。

    “我也是昨天才知道的,我常在军营难得回去一次,还是十三娘来信告诉我说起这事,我才回去。谁知道,家里给十三娘找的夫婿居然是你。我真的很意外,非常意外,我以前想过,十三娘以后会嫁给郑家、王家,或者李家、卢家,也想过可能会嫁给关陇的裴韦杨柳杜等豪门,却怎么也料不到,家里会把十三娘嫁给一个灞上的乡民。”

    张超也点点头,“我也怎么都没想到,居然会高攀上崔家。”

    “崔家早不如当初了,谈不上高攀什么的。”崔琰对崔家似乎也没太多好感。

    崔琰再次认真的打量着张超,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你就是我妹婿了。以后可要善待十三娘,若有半点委屈了她,我可就要打上你张家沟去。”

    张超无奈笑笑,摊上这么个当军官的大舅子也是没办法。

    “五哥,一会我要去崔府请崔叔父去我家做客,五哥给我带路吧。”

    “今日还有事,没空回去。”崔琰摇手道。

    张超笑道,“五哥,实不相瞒,其实这桩婚事,完全是由我老爹和义父他们一手包办的,如今婚书也拿了,可我却还连十三娘究竟什么样子都没见过呢。我呢,是想请你帮个忙,看能不能安排我跟十三娘见一面。”

    崔琰眉头一皱,“什么意思?莫非你还担忧我家十三娘是个残疾还是个聋哑,又或者担心她长的无盐丑母一样难看?”

    崔琰一边说,一边已经把一对沙钵大的拳头给抬起来了,两只拳头对砸,大有一言不如,就要猛揍一顿的意思。

    “哎,咱们讲道理好不好,这盲婚哑嫁的总让人不踏实啊,我相信现在十三娘子肯定也一直在忐忑不安的猜测着我长什么样人品怎样之类的吧?不如你就帮个忙,安排我们见个面,若是十三娘到时觉得我入不得她眼,这不也有个转圜的余地嘛。”

    “是你小子有其它想法吧?”崔琰面色不豫。

    “五郎不如先问问十三娘的意思,或许十三娘愿意一见呢?”

    崔琰沉吟,“也罢,你跟我一起回崔府,我会问下十三娘的意思,若是她愿意与你一见,我会帮忙安排。若是她不愿意,你也休得再罗里八索。”

    “好!”

    推荐一本书:《我在三国打直播》,我在三国打直播,收名将,纳美人,带你装b带你飞!

第八十八章 初次遇见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妹妹去见了自然就知道了。”

    长安东城崔府西厢院寒梅树下,崔琰一脸关爱的看着异母妹,两个都是自小失去生母的孩子,打小就关系极好。

    “我觉得张三郎是个有趣的人,虽然他不是高门大族出身,也没有勋爵名位,但人真的不错。”

    “很少听哥哥这么夸赞一人。”崔十三娘披着一件貂皮的大氅,手握着一个黄铜小暖手炉子,轻笑着道。

    “哥哥说说他怎么有趣。”她闪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望着崔琰,眼里是对自己未婚夫的好奇。

    “张超张文远,家中呼为三郎,今年二十一岁,幼时为僧人三藏法师收养,此后一直跟着三藏法师深山修行,直到今年三藏法师圆寂后才尊法师遗言还俗下山。下山后遇老府兵张铁枪,相得投缘,为张铁枪收为嗣子,以继张氏宗祧。嗯,他还得翼国公秦琼收为义子。”

    “我此前就已经认识张三郎了,当时他带着黄馍馍进京来卖,结果却先推销给了正守门的我,事实上,那黄馍馍不错。”

    “原来哥哥早就与张三郎相识了。”

    “张三郎的黄馍馍挺好吃的,父亲也是因为这黄馍馍跟张三郎相会,这中间还挺有意思的,崔琮想强买张三郎的配方,结果却惹到了程咬金、牛进达、秦琼一干大将,最后还得上门道歉,花了一百两黄金,真的只买了一个黄馍馍的配方,哈哈哈。”

    崔琰说到这里,忍不住哈哈大笑,他对那个父亲向来没什么好感。在父亲的眼里,他这个奸生子甚至都算不得儿子,他眼里只有续弦的王氏还有与王氏所出的几个嫡子女,其它的庶子奸生子,都入不得他眼。

    “我估计啊,就是那次吃了亏,才让父亲打起了张三郎的主意。一千两黄金,王氏倒是好大的胃口,更料不到,翼国公居然会替张超给了这笔陪门财。”

    “不过你不用担心,张超这人赚钱本事真的挺厉害的,那黄馍馍在长安城如今是很有口碑,他张家趁热打铁,现在在长安和周边诸县开了十几家店,每天日进数万钱呢。另外,香皂也是他张家的产业,更加火爆,备受追捧呢。一千两黄金,就算只是凭张三郎的本事,估计也就是几年的事情。”

    “哥哥,你知道的,其实张家有没有钱,是不是豪门士族,我并不在意。我只求能嫁个称心如意的郎君,与我白头偕老。”

    崔府客厅。

    张超已经坐了半个时辰了,崔琰带他进来就扔下他了。崔府里的婢女倒是过来张罗茶水,端上点心,可就是不见张家主人。

    “张郎君呢?”

    “回客人话,主人有事外出,还未回来,请稍等。”

    崔善福不见踪影,崔家其它的男子也没人来招待,崔家的女眷自然更不会出来了。张超几次都想走,可又等着崔琰出来,他还想着要与崔十三娘见面呢,只能干等着。

    崔家后院,一个侍女正向崔家主母王氏禀报。

    “张家三郎倒是很沉稳,坐了半个多时辰了,一直都有耐心,姿势都没变过。送上去的茶水点水等,也都只是沾了沾唇,坐在那里也没四处张望,就算是厅里没人时,也都一直很沉稳的坐在那里。。。。。。要不知底细,还真以为是哪个豪门大族的嫡出子弟呢。”

    “毕竟以前跟着高僧修行过二十年的,起码的气质还是会有的。若你只以为他是寻常乡下田舍汉儿,那翼国公也不会收他做义子。听说这张三郎,不但成了翼国公义子,甚至与程罗李牛等一众国公也关系极好,这孩子不简单的。”

    “是啊,又是卖面点又是卖香皂,这段时间,整个长安城都被铁枪牌给掀动了,据说张家产业日进万金呢。”

    “早知这张家如此会赚钱,当初就应当多要些,一千两黄金倒是少了点。”王氏在自己的心腹侍女面前,倒也不掩饰自己的想法。

    “是便宜那张家小子了,乡下农夫,居然也能娶到豪门千金了。”

    “算了,便宜就便宜了,早点把那丫头嫁出去也好,省的整天在眼皮底下,看的心烦。”王氏冷冷说道。

    “对了,这些日子十三娘有什么反应?”

    “没啥异常的,一如继往。”

    “算她识相,这事情已经定下了,容不得她胡闹。你们也多加注意,仔细盯着她点,不要到时再闹出点什么乱子来,现在娉礼也收了,等选好日子,到时就等着把她嫁出去了。”

    “是,我们会看着的。”

    “哎,那死丫头看着柔弱,却也是个倔脾气,她那个早死的娘留下的嫁妆,到现在还想要争回去,真是岂有此理。”

    “都是仗着郑家撑腰呢。”

    “你们用点心,平时多拉拢拉拢郑氏名下的那些田庄、商铺掌柜管事。”

    张超又在府里等了许久,还是不见崔善福回来,也不见崔琰人,便有些不耐烦。

    “请问茅厕在哪,我想方便一下。”

    一个丫环听了,便带张超前去如厕,崔府虽大,但厕所也和许多人家一样,是布置在院落边角。只是崔府有内厕外厕所,并且主人与下人的分开。

    崔家的厕所还不错,一间装潢的不错的屋子,外面丝毫看不出里面是厕所。推开门进出,里面还熏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