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5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府以统一价格收购,然后再出售。

    这种做法,就是官倒了,很坑爹的一种敛财手段。

    比如一家生产铁锅等产品的作坊,他们不能直接向那些铁矿什么的买铁料,而是得向官府购买。

    其实仅钢铁一项,大唐的需求是极大的。朝廷的军械,百姓们的农具、工具等,都需要大量的钢铁。

    正因为产量太低,以往许多百姓的农具,都只是包一点点铁。甚至做饭的锅,都还有许多人用陶锅等。

    价格上,也是居高不下。

    钢铁产量提高,对于整个大唐的生产水平当然是有极大提高的。李超做钢铁行业,其实也不仅仅是因为赚钱,这是一项提升大唐基础国力的重要产业。

    之前,朝廷一年才产铁两百万斤,而到了北宋时,一年能产铁八百万斤,到南宋时一年能产铁两千万斤,而到了明朝时,一年能产铁**千万斤。

    钢铁产量的大幅提高,能全面提升大唐的国家实力,李超打算让朝廷拿铁矿的承包权开采费来抵消借款,算是双赢。

    “我还有一个要求,朝廷的矿税,从两成半降到一成。两成半的矿税,实在是太高了。相应的,我们愿意把承包费提高一些。”

    “刚才我划出的这一共三十个盐场、铁矿、煤矿,一百年的承包权和开采费,抵消朝廷借李记的三百八十万借款和几十万利息。戴公,你觉得如何?”

    戴胄心里迅速的算了一下,这三十处矿产盐场,光是承包开采费,李超居然就愿意抵消四百来万的贷款,朝廷明显很划算啊。要知道,此前可是根本不需要什么承包开采费的,朝廷只收课税。

    当然,李超要求课税从两成半降到一成,降的有些厉害。不过仔细算算,也还是划算。光是那巨额的承包费,朝廷就赚到了。(未完待续。。)

第940章 隆重推荐:杨小逍拔刀记!

    戴胄满意的离开净乐山庄,下了武当山,就立即快马加鞭赶到汉江边,跳上船就立即让船夫扬帆赶回襄阳。

    跟李超算是初步达成了合作协议,但这一切还得皇帝首肯。

    “陛下,臣觉得赵国公的提议完全可行,用三十座盐场、铁矿、煤矿,抵消四百万的借款,太划算了。”

    一回到襄阳,戴胄立即进宫面圣,水都顾不得喝一口,连忙把和李超谈的内容一股脑的告诉了皇帝。

    李世民听说没借到钱,有些不太高兴。他捻着不长的胡子,皱着眉头问,“李超可从不会做亏本生意,四百万抵三十座盐场铁矿煤矿的承包开采费,看着朝廷好像赚大了。可你想过没有,他提出把矿税从两成五降到一成,这一年下来,他得少缴纳多少矿税?”

    李家仅钢这一项,一年就产钢十余万斤。以前两成五的课税,朝廷直接收走近三万斤钢,而现在李超要求改成一成税,一年朝廷就少收两万斤的钢啊。这可是钢,钢多珍贵。

    还有盐和铁呢。

    李记一年的铁产量更高,达到近百万斤。这意味着,朝廷如果改税,一年铁课仅李超家,就少收十五万斤,其它民营的铁矿,一年也有一百多万斤,还得少收十五万斤。一年光铁课,就少收三十万斤。

    “戴卿,李超向来狡猾,你没看到李超这最后面的那个附加条件吗?他还在后面加了一条,李记约定每年向朝廷出售一百斤万铁和十万斤钢,你看到这条了吗?”

    戴胄回道,“陛下,如今李记的冶炼厂,一年铁产量就是一百万斤,钢十万斤啊。”

    “现在确实是这么多,但你想过没有,李记的钢铁厂建起来才几年?可就已经拥有了年产百万斤铁十万斤钢的产量,如果他们再新增了这些矿山,那么产量成倍提升都不是问题。而有了这个附加条件后,李超以后每年只需要向朝廷缴纳百万斤铁和十万斤钢。然后他们就能把多余的钢铁,直接拿出去销售了。”

    大唐虽然放开了矿产民营开采,但却也还是控制很严的,主要就是通过高额的实物矿税,以及矿产必须由朝廷收购,不得自由出售这条来控制的。

    可李超现在加上一条,就是在为多余产量自由出售做准备的。

    如果民营矿产能够自由出售,那朝廷就控制不了价格,从小的方面讲,朝廷不能再低买高卖赚差价,从大的方向讲,则是失去对这些重要物资的控制权。

    戴胄考虑了一会。

    “陛下,臣倒认为,只要李超能够保证每年上缴一百万斤铁和十万斤钢,再上缴十万斤铁课和一万斤钢课,那么他真能有剩余产量,并自由出售给商家,其实也没关系。朝廷拿到这么多的钢铁课税和收购份额,完全能够满足朝廷所需了。”

    “李超直接把这些超额的钢铁出售到市场上,只要不是卖到大唐之外,那么又有什么关系。百姓们也能享受到便利啊,铁农具增加,铁的工具增加,大唐的国力也能提升的。”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这个协议达成之后,朝廷欠李家的四百万借款就全免了。

    四百万啊,这可不是一个小数。

    钢啊铁啊盐啊,这些东西如果产量能高一些,这只会是好事,绝不会是坏事。

    “嗯,这么一说也有道理,就便宜他李超了。如今国库里已经能跑马,朝廷确实急需要要钱,能减掉四百万欠款也好。不过戴卿,仅仅是免掉四百万欠款可不够,朝廷现在需要的是钱。”

    “陛下,我看李家还是有钱的,而且朝廷那些勋戚豪门也很有钱,但他们不会愿意拿出钱来借给朝廷,不过如果我们能拿出东西来换,他们还是会愿意的。”

    去了一次武当山,戴胄的脑子也活络了许多。

    直接跟那些豪门勋戚们借钱,没人愿意借。但如果拿东西换,还是有的谈的。

    “说说你的想法。”李世民也是穷疯了,有办法弄到钱,不愿意放过。

    “臣在武当山上时,李超说了一些话,臣觉得很有道理。李超说,朝廷要开发边疆,也要戍卫边疆,开发边疆要移民,要修路,戍卫边疆要建城堡建驿站,这些都要钱,对于朝廷来说,同时开发四边,钱需要的就是海量。”

    李世民点头,这些话很有道理,大唐打下了陇南打下了河套打下了辽西,甚至把漠南也夺下了。可打下来容易,守起来却难。

    如果不移民,不建城堡,那根本守不住。

    可要移民要建城堡,需要的却是海量的钱财投入,这些就是沉重的包袱,跟个无底洞一样的吞噬着朝廷的钱财。

    “赵国公提出了一个方案,能为朝廷解决下压力。”

    “说来听听。”李世民对于李超的提议很有兴趣,这个人,总能从不寻常的角度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角度刁钻,却非常有用。

    “赵国公准备成立一家道路公司,发行股票,募集股金,然后在四边修路。”

    李世民有些迷惑,“具体些呢?”

    “具体的操作办法,就是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来做为启动资金,有了钱然后招募工人,修路啊。”

    李世民道,“朕问的是这样做如何赢利呢,毕竟如果这家公司不能赢利,没有好的前景,百姓为何要购买他们的股票?毕竟,买他们的股票肯定就是看好前景,想要丰厚回报啊。”

    公司、股票,这些如今在大唐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了。甚至朝廷都先后组建了盐务公司、茶务公司等并发行了股票。

    可他不明白的是,这个道路公司要怎么赢利赚钱。

    “陛下,赵国公提出的发展方式,是他们为朝廷在四边修建道路,而朝廷呢不用付给他们修建费用,而是道路修到哪,那么道路两边多少里范围之内的土地,划给他们公司所有。”

    很简单的一个操作方式。

    李超的道路公司为朝廷修路,不要工钱报酬,而是要道路两边的土地。路修到哪,那路边的土地就都归他们。

    具体路边多少范围内的土地归他们,这个可以详细商量。

    甚至路线等,也可以由朝廷和他们共同商议,但这个合作方式就是这样的。

    土地换道路。

    “赵国公还说,如果朝廷能够接受这种模式,他还可以发起成立一家营造公司,募集股本,然后为朝廷在边疆承建城堡、驿站、烽堠等,他们为朝廷筑城修堡,然后朝廷把城堡附近的多少土地划给他们所有。”

    这是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

    李世民听的大为惊讶。

    朝廷修路筑堡,确实拿不出钱来,可又不能不修。

    朝廷的边疆的土地值钱吗?当然是值钱的。

    相比起朝廷直接卖土地,然后自己来组织修路筑城,李超提出的这个模式更好一些。优势就在于,朝廷不需要怎么参与这事。

    李超他们组建公司,然后发行股票,募集股本,同时招募工人,负责修路和管理,从头到尾,朝廷需要做的,就是跟他们规划好道路的路线、城堡的地址,然后再约定好给他们多少土地做为报酬就好了。

    路修到哪,路边多少范围内的土地划给他们,城堡建在哪,那么城堡边上的道路,或者城堡里的商铺给他们建设出售出租。

    道路公司和营造公司,拿了这些地,就是回报,他们在路边的这些地上建农庄也好,建牧场也罢,甚至建商铺也行,反正自负盈亏。

    持有这些土地,最后如何转化为收益,如何增值,如何让那些合伙人,那些买股票的人手里的投资增值,这是李超他们的事情了,跟朝廷无关。

    但李世民相信,土地到了他们手里,肯定还是会很值钱的。毕竟,这些可是土地啊。

    “这跟李超之前主持汉京营建倒是差不多思路,朝廷修建汉京,投入巨大,但这些投入,最后都分摊到了那些商人身上。朝廷出售汉京周边的地块,出售汉京的街道商铺、民宅这些回收资金,抵消了营建汉京的巨大开支。”

    “汉京开工两年多,建造的很顺利,明年朝廷就能迁都入住汉京,汉京的营建方式是非常成功的。李超现在用这种方式,来承建四边的道路和城堡建设,朕觉得这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而且相比于朝廷直接来建造,朝廷节省了管理经营的成本,免了许多麻烦。

    李世民也知道,有的时候,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的好,朝廷自己来搞,未必就有那些商人去做更快更好。

    减免掉四百多万贯的李记借款,再加上四边修路和筑堡的这几项巨大开支,倒是为朝廷节省下上千万贯的巨大开支。

    “这个李超,一如继往啊。戴卿啊,劳烦你还要再跑一趟武当山,跟李超再谈谈。”

    虽然李超的几个方案,为朝廷节省了上千万贯的开支,但如今朝廷依然还是缺钱,李世民迫切的需要拿到一大笔钱,要不然,明年依然会揭不开锅。(未完待续。。)

第941章 隆重推荐:无双大都督

    大唐朝廷很缺钱,首富李超却很缺人。

    灞上李家全国拥有八千多家产业,涉及方方面面,拥有的奴隶、工人等多达三十余万。可李超现在却依然在那里长吁短叹,“缺人啊!”

    李超准备扩大矿产冶炼制造业,可这方面却是最需要人力的。这个时代的矿产开采技术太落后了,完全就是人堆出来的。

    可偏偏李超手里没人。

    怪不得说唐朝发展不出资本主义,没有人发展个屁的工业啊。尤其是在唐初,朝廷现在搞均田制,到处搜刮人口,然后分田授地,还搞边疆大开发。

    如今各地州县,连个乞丐都很少看到了,除非是疯子残疾,要不然稍手脚齐全的,哪怕是个大傻子,也被弄走了。朝廷给那些青壮配婚,给他们分田授地,租借种子农具,让他们垦荒拓地。

    就连那些孤儿少年们,也都或由朝廷安排在集体农庄里,或者直接交给那些百姓寄养或者收养。

    大唐现在五千多万人口了,可朝廷却依然有许多田地可以分授,因为边疆有太多的空地荒地了。

    均田制,简直就是工商业发展的死敌啊。

    朝廷的政策明显就是那种古典的农业制度,巴不得所有的百姓,都钉在土地上,自给自足。

    大唐初年啊,兼并不严重,失地农民少,没有什么流民。

    尤其是在朝廷大封诸侯后,以边地置换了豪强们中原的土地之后,大肆赦免奴隶,给那些以前豪强们的隐户、佃农、奴隶也上户口分地之后,越发的使得现在用工荒的加剧。

    李超觉得自己坑了自己。

    以前不搞移民拓荒,不搞什么搜刮隐户,不搞什么奴隶放免,中原地狭民多,没有土地的百姓还是很多的,李超的工坊什么的招工,也还没那么困难。

    可现在,李记虽说全国八千多家产业,拥有三十余万工人。但已经算是到了极限,好多的工人,其实都是女工、少年童工这些。

    可李超要发展矿产冶炼制造业这些,原来的那些办法却不行了。商行和一些小手工作坊里,用些女工、童工还凑和,这些冶炼制造行业,可是没法用童工女工的。

    刚和朝廷谈妥了一单大生意,拿到了大举进军这个矿产冶炼和制造业的门票,可李超却依然面临着一个大难题,用工荒。

    百姓们能分到田地,谁不愿意在自己田地里干活,一家妻儿老小的生活在一起,多好。谁愿意跑到工矿上去干活。

    好像英国人当初是搞羊吃人进入的工业时代。

    明末的资本主义萌芽,其实说到底也是因为晚明的时候人口爆炸,加上土地兼并严重,大量的失地农民涌入城镇,这才让手工业等有了飞速的发展。

    说到底,还是得需要人口。

    可现在大唐的均田制,和移民拓荒开垦边疆两大制度,却成了李超想要发展工商业的一个难题。

    成为了瓶颈。

    随便挖个大矿产,都需要几千甚至上万的人啊。

    从采矿,到选矿加工,再到冶炼,再到制造出产品,这整个生产链条,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没有足够的人,李超的这些布局就打不开。

    甚至就是李超自己要发展自己的领地,也一样需要很多人啊。

    从哪里弄人呢?

    大唐的百姓是别指望了,现在一个乞丐,都被官府给弄去分田授地了。对朝廷来说,大唐刚打下了那么多的新疆土,正缺人呢。那些边疆土地空着也是空着,拿来均田授地给无地农民,过几年,朝廷就多了一块熟地,多了粮食产出,也多了赋税。这些流民结婚生子,朝廷人口也增多了,国力也增强了。

    反正这些当初还是李超一遍遍跟李世民讲的,现在皇帝是坚信不疑的把这条当成国策了。

    坑爹啊。

    李超现在后悔,这是坑自己嘛。

    他现在是大唐最大的封侯,也是最大的工商业主,还是大地主,可没人。

    李超都后悔当初没把漠南的那些投降突厥人给弄成奴隶了,要不然,花点钱,还能买过来给自己挖矿做工。

    “奴隶交易,似乎将成为以后最赚钱的一个生意啊。”李超跟马周说道。

    马周听完李超对于用工荒的抱怨之后,也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

    李超咬咬牙,“我准备联合各大家族,建立贸易公司。”

    “贸易公司?”马周疑惑,李家不是已经有贸易公司了吗,南海贸易公司,还有宝岛贸易公司,还有丝路贸易公司,北方贸易公司,丝茶贸易公司,好多个了啊。这些贸易公司,基本上各主一方,有专跑海上的,有专与突厥人贸易的,有与西域贸易的,有与西南各地贸易的。

    怎么又要搞贸易公司。

    “在长江以南,还有着无数的蛮夷獠人啊,这些人没有开化,野蛮无比,茹毛饮血,不但互相猎头仇杀,还不时的侵州犯县,打劫过往商旅。这些人,就是大唐身上的跳蚤,是寄生虫啊。”

    “我身为大唐的子民,尤其还是大唐的封侯,我觉得有必要为大唐考虑。我想邀请各大家族,一起组建一个贸易公司,深入南方蛮夷之地,将这些桀骜不驯的蛮夷们,都一一驯服。”

    这么一番冠冕堂皇的话,马周差点吐了。

    什么贸易公司,直说捕奴队不就好了。

    他没想到,李超居然想到这么一个想法来解决用工荒的问题。

    长江以南,江东江西山南东山南西这些地方还算好些,蛮夷不少,但多数算是熟蛮了,被汉人驯化,不敢乱来。

    但在岭南地区,在黔川地区,在青藏,甚至在交州以南地区,那里的蛮夷可是真正的不服王法教化。

    数量多且广。

    不过一直以来,这些蛮夷内斗不止,且又族群众多,因此虽然经常有叛乱等,但都难成气候。不像是草原上的胡人,一直都是中原劲敌。

    也正因此,中原对于西南等地的蛮夷,手段还算是较温和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