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5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有五个门洞,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但正面还有左右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里侧。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这两个门洞分别向东、西伸进地台之中,再向北拐,从城台北面出去。

    因此则天门还有明三暗五之说。

    则天门的布局特点是两侧排列整齐的廊庑,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这种布局最能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

    则天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着一个方形巨大广场。

    北面门楼,面阔九间,重檐黄瓦庑殿顶。

    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威严的则天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故又被人俗称五凤楼。

    这座则天门,虽有五个门洞,但当中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

    平时,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而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

    左右掖门平时不开,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

    正中门楼的两座阙亭,还设有钟鼓。

    今天,举行封王大典。

    阙亭内钟鼓齐鸣,以示极其隆重。

    钟鼓声中,李超身着紫袍走在左边最前面,身后是七位受封郡王。他们自则天门的左侧门进入,而在另一边,八名内侍抱着八位年幼皇子,自右侧门进入。

    经过侧门,登上城楼。

    无数双目光注视着这两队人,更多的目光是集中在左侧这群勋贵们身上,而其中李超身上落下的目光最多。

    长孙无忌头戴梁冠身穿紫袍,腰系玉带,他站立在离皇帝不远的地方,皇帝的旁边,是他的亲妹妹长孙皇后,再旁边,是他的嫡亲外甥太子承乾。

    他的对面,则是宰相高士廉,那是他的亲娘舅。

    贞观天下,长孙氏当之无愧的第一外戚。可自己这个国舅爷,却远不如李超的威风。看看李超,比自己还年轻好几岁,可现在却已经一步步的在登上则天门,一会就要接受皇帝的亲王册封,授他国王金印,授他封国疆图。

    然后还授他蟒袍玉带。

    太傅、越王。

    长孙无忌的呼吸不由的有些粗重起来,他曾力劝皇帝不要封李超为王。可最终,皇帝还是要封李超为王,他知道皇帝的想法,皇帝以为不给李超真正的封国,李超这王也就是虚的。可长孙无忌却不这么看,一个王爵啊,怎么会是虚的。

    尤其是现在大唐仅仅两个亲王。

    嫡出皇子才封亲王,庶出皇子只封郡王,那些其余宗室更是最高才封郡公。

    可皇帝却对李超如此大方豪爽,直接封为越王。

    李超本就名望着著,如今再给了这越王爵位,他就算会主动退出中枢,辞去相职,可李超对大唐的威胁也是具大的。

    这威胁,不是他的封国,而是他的名声。

    李超就算现在没封国,可他有巨大的名声,有威望,他也有钱有粮,他还有极其广泛的姻亲好友。

    长孙无忌始终觉得,李超真的已经成为大唐的威胁了。

    可皇帝却似乎看不到,视而不见,总说信任李超,李超忠心。长孙无忌不相信忠诚,他认为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绝对的忠诚,就算有,也极稀少,而李超就不是那种人。

    忠诚,只是背叛的筹码不够。当有朝一日,当李超发现他唾手可得的能夺取江山的时候,他还会对大唐忠心耿耿吗?

    他望着缓缓走来的李超,心里下定决心,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劝皇帝接受李超的辞表,同意李超辞去相职,退出中枢。

    礼部官员高声的宣读着皇帝册封李超为王的诏书。

    “命之选,当仁实难。非夫文可经邦,不能安人和众。武可禁暴,罔以克敌成功。允籍宏才,爰申锡命。”

    “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傅、尚书令、赵国公超,河岳闲气,岩廊重宝。器量深识,宽而有谋。术应通方,用而无滞。自经艰阻,实拥旌旄,遂能降复蛮夷,折冲千里”

    “将军辞第,无以家为。丞相忧边,思平国难。固以谋之用,宜申总统之威。”

    “其将戡定外虞,澄清列郡,光膺藩屏之寄,式崇社稷之勋,对扬休命,以永终誉。”

    念到这里,礼部官员顿了一下,然后提高音量,高声继续宣读。

    “可封越王,余如故。”

    “大唐贞观三年腊月初六诏!”

    李超上前接过这封诏书,然后李世民亲自授予李超越王金印,太子授李超越国疆图。

    皇后长孙氏则把一件由她亲自带宫人制成的蟒袍赐给李超。

    李世民从旁边内侍托举的盘中拿起一把剑,玉具宝剑。

    “越王,此剑曾为朕之佩剑,亦名尚方斩马剑。今朕将此剑赐予越王。”李世民拔出宝剑,剑如秋水,这是一把汉代斩马剑式样的宝剑,一把重剑。

    李超看到剑身上有除奸整佞四个字,他突然有种错觉,觉得上面应当刻上如朕亲临四个字,或者直接刻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八个字。

    有这四个字,这剑当然也就意义不一样了。虽然没有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特权,但也算是很特别的一件御赐之物了。

    接下来,秦琼等诸王一个个接受册封。

    每个人都有一篇很长的册封诏书,而最后,无一例外,每人都得到一件御赐宝器。

    秦琼得到了的是一根八棱紫金锏,程咬金得到的是双刃单手金斧,李绩得到的是金瓜锤,尉迟恭得到的是十三节竹节金鞭,苏定方得到的是金刀

    每个人的御赐武器上,都刻了那四个字,除奸整佞。

第1066章 纨绔

    “跌倒了,就自己爬起来,哭有什么用?”

    老大李拿着串糖葫芦高高兴兴的跑过来,结果脚下不注意,摔了个四仰八叉。红艳艳的糖葫芦也掉地上沾了灰,他伤心的趴地上哇哇大哭起来。

    结果就坐在他面前的老爹李超却屁股也没抬一下,继续看着自己手里的账本,反而训斥他。

    李哭的更伤心了。

    赵四娘过来,要把他抱起来。

    李超却道,“别抱他起来,谁也别抱他,让他自己起来,不能给他娇惯了。走路摔一跤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摔不坏。摔倒了不赶紧自己起来,等着人来抱?我李家没这种娇生惯养的规矩,让他自己起来。”

    “他还只是个孩子。”

    赵四娘道。

    李超知道赵四娘平时对家里的孩子们最好,李等小家伙也喜欢这位赵姨娘,但有些事情是不能退让的。

    “你们这样惯着他们,那他们就真的成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了,这其实是害了他们。我李超的儿子,总不能娇生惯养,以后当个纨绔吧?”

    十三连走了过来,对还趴在地上一双小眼睛却在四处乱瞄的儿子道,“听到你爹的话没,还不快起来。”

    见自己的亲娘还有最疼自己的赵四姨娘都不来扶他,而老爹又那副冷酷样子,最后李还是停止了哭泣,自己从地上爬起来了。

    赵四娘上去,给他拍打身上的灰尘,拿手帕为他擦起鼻涕眼泪。“走,姨娘给你再拿个冰糖葫芦去!”

    崔莺莺等两人下去了,走到李超身边,“你啊,孩子才三岁呢,你这样凶他干嘛。要教他,也慢慢来嘛。”

    李超放下手里的账本,拉着崔莺莺的手让他坐下。

    “转眼之间,这孩子都三岁了。我经常在外,倒是忽视了。现在,孩子们跟我都不是很亲。我当然也希望跟他们关系更亲一些,但该教的时候还是得教。子不教,父之过。儿他们虽才三岁,但已经开始懂事了,我们也不能再一味的娇惯。”

    “这个年纪,孩子的性格正在长成,我们现在怎么教他,他就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你总不希望,他成为一个骄纵的纨绔子弟吧?”

    十三娘望着李超,“有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你没听人说过,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吗,为何,因为家里条件苦,他们被迫得早早自立。我们李家虽然条件好,这些孩子也都有了爵位,有了封地,如无意外,一辈子都会过的很好。但是,如果自己没本事,那么给他们的东西越多,越只是害他们。我们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他们成才,哪怕不成为大才,也应当是个聪明懂事的人,是个能自立自强的人。要不然,给他们再大的家业,他们也保不住。”

    李超也是头次为了父母,但毕竟是后世来的人,知道教育的重要性。

    就好比孩子摔倒这样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但父母的处理不同,给孩子的性格成长也会带来极大的不同。有的父母一惯娇纵宠溺孩子,看孩子摔倒了,马上就去抱,甚至还要拍几下地,怪地摔了孩子。

    这给孩子传递的是一种什么信息呢?

    下次孩子摔倒了,他就会趴在那里不起来,等人来抱。他心里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就是地的错。

    慢慢的,这个孩子的性格就歪了。

    “十三娘啊,孩子们慢慢的长大,教育不能疏忽。是时候该给他们定下规矩了,也给府里人定些规矩,我知道你爱孩子,也知道四娘她们也宠孩子,但宠不是爱。”

    “从最基本的开始吧,我们家虽然有许多仆佣,但自立自强这条一定得从小灌输给孩子们。以后家里孩子满三岁了,就不许再抱着了,让他们自己走路。还有,得开始教他们自己穿衣穿鞋,教他们自己洗脸漱口。慢慢的来,一步一步,吃饭也得自己吃。”

    李超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了,不但五谷不分,甚至连衣服都不会穿的废人。

    “我回头给他们定一个作息表,早上必须早起,锻炼身体,然后开始读书。一周学习五天,可以休息两天。你放心,我不会给他们安排课业太重,会慢慢来的。”

    “儿才三岁,他还是个孩子啊。”崔莺莺听到李超的安排,有些皱眉。

    “我说过,你如果一直把他当孩子,那他就真的永远只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三岁,可以慢慢的学习了,学习读书认字算数,也学习自强自立。我也不求我的孩子三四岁就成为能写诗作赋的神童,但适当的学习是需要的。”

    三四岁的孩子,也不会给他们安排太重的功课,读书识字学点算数,启蒙而已。重要的不是学到什么,而是开始学习。

    “以后我在家的时候,每天早上让他们过来给我请安,我亲自教他们一会,再检查下他们的课业。对了,家里的姑娘,也一样要学习的。”

    崔莺莺点头,“你这个爹也太严厉了,不过我知道你也是为孩子们好,以后我会注意的。”

    “你们这些当娘的,关爱孩子要注意个度,别把爱变成了宠。”

    “知道了,你忘记我可是清河崔出来的。我们崔家的家规,可比李家严的多,我以后会注意的。”

    她看着李超面前的账本,“哪里不对吗?我看你今天翻了一天账本了。”

    “也没什么,这不年终了,各家产业也开始上交年报表。今年我们的好多合伙人都变动了,因此今年的账要麻烦一些,还得专门给新合伙人做份详细的财务报表,让他们清楚他们手里的股份,知道他们的收益等情况。”

    十三娘问,“对我们没什么影响吧?”她知道李家许多合伙人被砍了头,那些人手里的份额现在到了朝廷的手里。

    “十三娘,我最近有个想法。这些年我们家经营的产业不少,合伙人也多。现在我觉得有些过于杂了,我打算把一些产业转让出去。”

    “转让出去干嘛,我们又不缺钱。”崔莺莺不解。

    “也不全是转让套现,我是打算置换。比如,我们把我们的香皂、肥皂这块产业,给崔家,然后转换崔家手里香水这块的份额。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把一些不是太重要的产业置换出去,然后增强一些产业的份额。”

    崔莺莺想了想,她一边揉捏着丈夫的肩膀一边道,“你说的这些我不太懂,但我觉得没必要。我们当初这些产业找人合伙经营,也不是缺本钱,还是考虑着多拉人合伙,这样人脉更广,同时大家一起赚钱,能够有个同盟。大家一起赚钱,才能共进退的。”

    “哈哈哈,夫人你说的对,我倒是一时想差了。也罢,就继续这样吧。”李超笑道。

    李家现在经营的产业极大,完全独家经营的有,与人合伙的也多。钱庄、当铺还以邸店、商行,贸易船队、商队等,此外加工制造业也做的很大,制茶、酿酒,甚至是钢铁铜,造船制车涉及方方面面。

    原本李超还想着,置换一下,重点经营几个项目,其余的给别家。但是现在想想,似乎也没必要。

第1067章 不速之客

    一大早,有不速之客到来。

    李世民居然带着长孙无忌微服私访,两人穿着一袭白袍夹袄,似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也没带护卫在身边,大内高手们也都化妆成普通人散布四周。

    两人到了李家门前,也不直接进来,却蹲在李家门前的那石牌坊前盯着看,好像是两个关中来的没见过世面的。

    那样子,引得越王府的大门家丁起疑。

    正当家丁队头准备出来赶人的时候,秦琼、程咬金和牛进达、苏定方几个来了。老牛刚从西域回来,是来进京朝集的。向各衙报道,在兵部考核过后,马上跟着老哥几个来李府。

    结果哥几个在石牌坊前刚一下马,立即就看到了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差点吓尿。这两位,蹲那干嘛?

    李家的石牌坊很大,皇帝特让人修的,李家的这条横街上,一东一西两街口立着两座牌坊,皇帝还特别下过旨。

    路过李家的这两个牌坊前,将军下马,宰相下车。

    “陛下,魏国公,这是?”

    李世民看到马上挂着一把金斧子的程咬金过来,很自然的站了起来,“哦,朕闲来无事,上街来逛逛,正好逛到这里,瞧着李超家这牌坊挺气派的,就多看了两眼。”

    “哦,确实挺气派的。”老程也装作打量了几眼,“比我家的那个气派多了。”

    李世民瞧了秦琼几个一眼,“你们这是?”

    “哦,文远的妹子过些天就要出嫁了,我们过来帮忙啊。”程咬金道。他这个中军大都督本应驻守洛阳的,不过眼下腊月嘛,各地的宣抚刺史都督的都要进京朝集,他当然也就不用再来回折腾,等过了元宵节,才会返回洛阳上任。

    镇北大都督苏定方,安西都护牛进达,也都是如此。

    秦琼因为现在升任枢密副使,因此倒是没关系,反正现在朝廷休沐制度改变,从原来五天一休,改成了五天两休,刚好一周休两天。

    “魏征倒是挑了们好亲事,儿子娶了李超的妹妹,这天下多少人羡慕啊!”李世民甩甩衣袖,笑着说道。

    程咬金呵呵笑道,“魏征可不如陛下啊,陛下可是与文远结了两门亲呢。”

    “哈哈哈。”李世民大笑。

    旁边长孙无忌也微微而笑,他长孙无忌一样跟李超结下了姻亲。他的女儿,许给了李超的儿子。细算算,李超结的姻亲真的都是朝中重臣啊。

    长子娶长乐公主,长女嫁太子。

    然后还与太原王氏、博陵崔氏,另外又与孙伏伽、还有他长孙氏结亲,两个妹妹也是先后与宰相魏征和宰相房玄龄的公子结亲。

    再加上李超自己与清河崔、荥阳郑、范阳卢氏结亲,李家的这张姻亲网真是强。

    李超听管家禀报说秦琼程咬金他们来访,出来见客,结果却在花厅里看到一身白衫的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也在,不由的意外的愣了下。

    “我和无忌微服闲逛,刚好逛到你家门口,碰到叔宝和咬金他们来做客,我们也就跟着来了。”李世民笑道。

    对这种理由,李超也不知道说啥。

    秦琼他们今天来,是来添妆送陪嫁的。

    做为李家关系极好的几家,尤其秦琼还是莲娘的义父,当然出手不会小气。每人送一个百亩地的庄子,还各送了几间店铺,以及许多家具绸缎瓷器等。

    李超知道几家条件好,秦程他们如今都是郡王,牛进达也是国公。俸禄不低,奖赏也多,加之他们跟着李家一起做生意,这生红可不少。这些添妆虽厚,倒也不算让他们出血,因此大方的收下。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正好碰上,这个时候当然也得有所表示,于是乎两人一人拿了一个庄子出来凑了份子。

    因为有皇帝在,这气氛未免就没有那么轻松。

    李世民也感觉到了,喝了会茶,便干脆跟李超谈起了正事。

    “文远啊,朕打算明年的科举进行一次全面调整。朕之前看过李家招募领地的书生时用的办法,那考试办法真的非常不错。不问出身,唯才是举,朕的科举也应当这样,当取消行卷,也进行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