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5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京。

    因为时报上的一篇文章,而让整个汉京都把目光盯到了越王府。

    天花、牛痘。接牛痘就能防止得天花,这种事情简直跟神话故事一样,若是别人说这样的话,只怕早被无数人吐口水了。但这话是越王李超说出来的,而且李超还拿出了证据,过去三年,接种过牛痘的人上百,却无一人感染天花。

    如果仅仅是如此,还无法让人信服。但时报上还披露了一个细节,每年都有不少地方爆发天花,甚至传染致死不少人。而这些接种过牛痘的人,不止一次前去天花发生的地方,甚至直接接触到天花病人,可没有一个染上天花的。

    这上百个接种过牛痘的人,目前都是在李超的天花预防医药房做事,他们的亲身经历,让无数本还怀疑的人开始相信了。

    更何况,李超在时报上声明,他将为自己的儿女们接种牛痘。

    如果这事不是真的,李超敢拿自己的儿女们冒险吗?

    李超既然要给自己的儿女接痘,那就真的说明这是真的。

    天花可以预防!

    得了天花就有三成可能死亡,这样一种不治之症,现在居然能预防?多少人激动不已啊。

    整个汉京都兴奋了。

    “种牛痘会怎么样,也会成麻子吗?”有人担忧的问,天花后的麻子,大家是都知道的,满脸的麻子数也数不清,大的像星星,小的像芝麻,最小最小的也有二两半啊。

    “不会,据说啊,就是在胳膊上划个口子,然后把牛痘弄上去,就是弄点牛痘的脓,然后就会发牛痘,但就是会发点热,多喝点开水,过两天就好了。那时就胳膊上留个疤痕,其它的一点事都没。以后,再也不会得天花了,甚至牛痘都不会再得。”

    “就胳膊上一个疤?天啊,那这真是神了。知道哪里能接牛痘吗?我也要给我家孩子接啊!”

    “我还打算给我自己也接一个呢。”

    “现在好像还没地方可以接,不过我估计,这事要真这么神,用不了多久,官府肯定会有安排的。毕竟这种事情,可真正是天大的好事啊。”

    越王府。

    自时报上公开了接痘的事情后,李超的府前,就已经是车水马龙,无数宾客朋友络绎不绝。亲戚、朋友,甚至是同僚,乃至一些不走动的,这个时候也拐着弯跑来了。

    他们前来,都只为确认这件事情。

    “这是真的吗?”

    连秦琼都带着妻子长广长公主和幼子赶来。

    “是真的,今天我就要给家里的孩子接痘了。”

    长广长公主兴奋的道,“文远,给我们家怀玉也接痘吧。你是他的义兄,这事情可不能忘记了他。”

    和秦琼夫妇一样的人很多。

    李家的亲戚本就多,如今一下子好像都挤到了府上,偌大的越王府,似乎都站不下这些亲戚朋友们了。

    “越王,快准备接驾,陛下和娘娘到了。”

    王承恩也出现了,并且一露面就拉着李超,让他接驾。

    本就忙个不停的李府,这下更热闹了。

    中门大开,李超带着这些亲戚们,一起过去迎接李世民夫妇。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同来,还带来了承乾、李泰、李丽质等。

    “陛下。”

    “朕和皇后听说今天你给家人接牛痘,特过来观看。你不用招待我们,专心准备种痘吧。”

    皇帝不但带了儿女来,还带来了御医们。

    接痘听起来很神秘,但其实挺简单的。

    事先取来了得痘的牛。

    李家那很漂亮的大厅里,一头牛,一个孩子。

    李世民和一群勋戚们围在四周。

    李超亲自抄刀,为长子李种痘。

    “不用怕,一会就好了,这么多人看着呢,拿出我们李家男儿的勇气来,不要哭。”李超笑着对长子说道。

    三岁的李咬牙点头,可看的出来他很紧张。

    十三娘站在一边,两只手不停的揉着手帕。

    开水煮过手术刀,李超也换上了干净的白袍,李的左胳膊露出来,李超拿起刀片,先拿棉花沾了酒精在他胳膊上擦了几下。

    “好凉。”

    “嗯,稍有点疼,但一下就好了。”李超安慰儿子,拿起刀片,在那细小的胳膊上划了一个小十字,血流出。

    李超从牛身上取来痘种,抹在伤口处。

    然后贴上纱布,包扎好。

    “坚强的小伙子,不愧为灞上李家男儿,不愧我李超的儿子,来,奖赏你一个冰糖葫芦。”李超从赵四娘手里接过一根冰糖葫芦,递给儿子。

    李本来还皱眉,看到糖立即咧开嘴笑了。

    “三郎,这就好了吗?”崔莺莺把儿子搂到怀里,急忙问。

    “嗯,接好了,接下来几天,他会发热,出汗,身体轻微不适,但放心,最多三五天就好了。等过几天,胳膊上的伤口就会结疤,疤落,就再不会得天花,也不怕传染天花了。”

    李世民大为感叹,“每次接痘都要弄头牛来吗?”

    “陛下,其实找到一头有痘,且程度刚好处于痘浆能直接接种到人身上的出痘中的牛,并不容易的。得是刚好出痘的牛,而且这痘浆还得恰好是适合能接种到人身上的程度。还有种更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手臂到手臂。”

    直接从一个刚被接种的人手臂上取牛痘苗,然后接种到另一人的手臂上。

    这种方法比从牛身上取,要快捷方便的多。但有失去活性的可能,因此如果要大规模的接种牛痘,高品种且安全的牛痘苗还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一个专门的团队了。

    “文远,你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啊,此法传于天下,每年能救下的人将超过万计。”李世民感叹着道,“此法可传于天下否?”

    “陛下,臣愿意将此法完全传于天下。但是,接种牛痘需要专人操作,谨防感染等。因此最好还是由朝廷组织专人培训,建立专门的接痘团队,然后为天下各地的百姓接种牛痘。”

    “好,此事也交给你来负责,回头先弄一份详细章节,要钱要人,朕都会如数拔给。”

    今天观看接痘的人多,李超最后只给长子接了。

    他原计划是一次性给家里孩子都接痘,但看家里人担忧的样子。李超还是打算慢慢来,等老大的情况让大家看到后,再继续。

    李世民倒是不客气的跟李超提前预订了,只要等李的反应好,就要给他的皇子公主们都接上。

    李超当天就给李的院子隔离起来。

    晚上,李就出现了反应,痘种起作用了,他得了牛痘。牛痘的症状很轻,只能算是极轻的病毒反应,他出现发发热。但并没有出疹、头痛等天花症状。

    手臂上的伤口,开始起了脓包。

    李超让李世民留下的御医详细的把这些症状记录下来。

    第二天,脓包越发的成熟了。

    “可以取痘种了。”

    李的这些症状,都表明他的牛痘种接种成功。发了牛痘后,接下来就是好起来,以后就有了天花免疫力。

    “取这脓浆吗?”一名御医惊问。

    “对,这脓浆正是痘种,比起从牛身上找痘种,这种更好。取了就可以种,以后若是大量接种,这种痘种是最好的痘苗。愿意提供痘苗者,可以免费接痘,甚至可以给他们一些钱。”

    刺破痘包,取出痘浆,李超直接给自家的老二李珲接上。

    第三天,李珲开始出现发热症状,而老大李已经退热,并且伤口开始结疤。

    御医如实的把这些情况上报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又亲自来了李超府上一趟,亲自检查了两个孩子后,“明天给太子接痘!”

    李超笑着应下!

第1071章 朕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汉京,皇宫。

    李世民伸手摸了摸太子的脑门,然后又仔细的检查太子的伤口。“嗯,果然已经不发热了,伤口也结疤了。”

    “父皇,我也感觉我完全恢复了。”承乾笑道。

    “别急,再多在这里休养几日,待落痂之后再说。”皇后在一边关切的道。

    太子是第一个接受种痘的皇子,不过在他接痘前,李家的孩子已经全都接了痘,且李都已经好了,没出现意外。

    李家的几个孩子都是手臂传手臂的接痘,太子的痘种,就是由李超嫡三子手臂上接过来的,但太子手上的痘,长孙皇后却不让再传。长孙皇后让刺破太子手臂上的痘包,而不让传痘。

    理由是传痘苗会伤及太子元气。

    这种理由当然比较奇怪也站不住脚,不过倒也不会有谁反对。有李超给亲儿子做接痘,又有太子跟着种痘,在贞观三年末的寒冬里,接牛痘成了汉京最火热的一件事情。

    由皇帝授权,李超迅速的组建了一个大唐防疫接痘局,最初的那一百接受了种痘的人,都成为了局里的种痘员,另外京中各药铺、各医馆,还有京城的医学院,也都抽调了人过来学习种痘。

    痘苗最开始自然是从牛身上弄。

    不过长安的权贵们则都来李家求,李超嫡三子手上的痘苗传给了太子殿下,然后秦琼的儿子怀玉等,也都是从李超家儿子的手上弄的。勋戚们也给女儿接痘,他们从李超的女儿手臂上讨痘苗。

    秦怀玉种痘后,他的痘苗也立即成为众勋戚们追逐的好痘苗。

    似乎长安的勋戚们都迷信痘苗也有种,从越高贵的人身上得到的痘苗会越好越管用。最最高贵的当然是太子殿下手臂上的痘苗,但皇后不让传,直接划破让它流掉了。于是乎,李家的就成了最高贵的痘苗。

    甚至如秦怀玉这样接了李家的痘苗的,还因此结成了一个痘亲。就好比吃了同一个乳母的奶一样,成了乳兄弟似的。

    李超的一群儿女,每个人的痘都传了好几家,也基本上是李家的姻亲世家。

    因为天花的可怕性,李超便也让十三娘她们也都种了痘,她们都是还没出过痘的,现在种痘也就不怕将来万一传染了。

    种痘甚至都成了一项福利。

    李家不但家主、少郎君小娘子们都种了,府里的下人也全都种了。

    为他们种痘,都是免费的。

    而且他们的痘苗基本上都是来自府上的主人们,然后再互相传下去,于是府里的下人似乎觉得跟主人们关系更紧密了些。

    汉京也迅速的成立了防疫种痘局,在各个街道设立了接痘处,优先给孩童们接痘。因为求痘的人太多,官方的接痘点接不过来,于是李超也允许京中的各个医馆和药房也给百姓接痘。

    只要他们先派人在李超这边学习接痘,并且他们的种痘的环境合乎要求,那么他们就可以接痘。

    这些医馆和药铺给人接痘,当然是要钱的。

    如果是免费提供痘苗的,医馆不收钱,还倒给五十文钱。

    不少家境一般的人,都愿意免费接痘,然后出了脓包后,让采取痘苗。但条件稍好的人家,则都不太愿意给人采痘苗,他们顶多只愿意给自己家人传痘。这种情况下,接一次痘往往就得要一百铜元,或者更多。

    不过哪怕要收钱,但谁在乎这么点钱呢。

    整个汉京,各个接痘处,到处都是排着队的人。

    天花啊,经常爆发,致死率又高。发一次,总得死人。尤其是婴孩,往往一染就死。天花可谓是幼儿夭折最大的一种疾病了。现在接个痘,难受几天,就能终身不得天花,也不用担心以后会落个满脸麻子,谁不愿意。

    连太子都接种了,听说皇帝皇后都准备接。

    全城种痘,全城热议。

    而接种之后,大家发现确实就如同报纸上说的一样,开始有几天不舒服,但很快就好了,没有半点什么后遗症,就是胳膊上留个蚕豆大的疤而已。

    李世民走出太子休息的宫殿,对皇后道,“给青雀他们也全都接痘吧!”

    “陛下也应当接上。”

    “接,我们全都接上。”李世民心情大好。一般来说,十岁以下出天花的概率较大,过了十岁就很少出了,但天花是有传染性的,且传染极强,大人也一样会传染上。现在就发个两天热,就能保证不用再传上,这样的好事,当然接了更好。

    “陛下,现在汉京有个传言,百姓把李超称为药圣!”

    李世民与皇后走在宫里的廊庑里,抬头看着天上的阴云,轻笑了笑。宫殿顶上还是未化的积雪,刚刚一场暴风雪过去,好在京中没出现什么房屋倒塌的情况,汉京的房屋多是新建,质量很好。

    不过,地方上肯定会有不少受灾的。

    但有这样一场大雪,明年肯定会是个好丰年。好几年不曾下过如此大雪了,这几年来多灾多难,希望明年会是风调雨顺。

    “百姓们把孙思藐称为药王,现在又把李超称为药圣了,呵呵。”李世民笑了笑,那个药王他寻找了好几年,可始终找不到人,倒是李超这个药圣,仅凭这治好天花这项,就足够担的上这个名了。

    “文远经此次治天花之事后,民间声望更高了。”皇后道。

    李世民笑道,“朕并不担心文远,文远向来谨慎小心,最避嫌疑。”

    “陛下误会臣妾了,臣妾倒不是想说文远坏话。臣妾对大唐,对陛下功高勋重,臣妾说的是陛下当用好文远,莫让天下人说陛下度量小,容不得人。臣妾知道无忌在陛下面前,说过些文远的话。”

    “其实辅机也是为朕好,说了臣子当说的话而已,你们都没错。朕,知道要怎么做。”

    “临近年底,不少地方进献祥瑞。有献白鹤的,有献白虎的,还有献白蛇、白鹿的。各种神瑞,其实在朕眼里,都不及李超啊。李超,就是上天赐给朕,赐给大唐最好的祥瑞。一个牛痘,每年要挽救上万人的性命啊!”

    “而李超正在为朕做的科举改革,一旦推行,更能让大唐江山再多延续二百年!”

    皇后惊讶,“多延续二百年?有如此厉害?”

    “当然,李超的新科举法,将真正让天下读书人尽入吾之彀中!皇后,你说如果天下的读书人,都入吾彀中,这大唐江山,难道还不能多延续二百年吗?”

    “以后,朕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那勋戚贵族世家呢?”皇后问。

    李世民想了想,“他们封建大唐四方,与国休戚与共,将永远为大唐屏藩!”

第1072章 顿开金锁走蛟龙

    正旦大朝,各国来朝。则天门,四方藩国使者排队通过,上殿朝贺。李超坐在金殿下阶之下,感觉到无数的目光落在自己的身上。

    贞观四年的第一天,皇帝下旨进封李超为太师。也在这一天,李超正式辞去了尚书令、同平章事衔,李超卸去宰相之职,正式退出了中枢。但他在朝中的地位依然很高,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师、越王。

    这已经是位极人臣。

    金殿之上,皇帝特别把他的位置放到了百官之上。

    朝廷的诸宰辅们,皆位在李超之下。

    皇帝御阶之下,右首是太子,左首是李超,李超的位置仅比太子低一阶而已。

    一道同意李超辞相的诏书宣读过后,紧接着又是加封太师衔。

    百官们心思各异,那目光里有羡慕,有妒忌,也有冷漠。

    那些目光中有一道是青鸾的,她赶在新年前才到的汉京。去年的一年,她很忙,吐蕃赞普朗日赞被毒杀,吐蕃新旧贵族内讧分裂,战端开启。苏毗贵族在孙波王子和小女王青鸾的带领下,在大唐的暗中支持下,联合一起,跟吐蕃旧贵族们打的如火如荼。

    因为苏毗以前是女王制,因此青鸾有大唐的支持,很快的得到苏毗各部的拥护。而反过来,因为青鸾深得苏毗各部的拥护,大唐又对青鸾格外重视。

    正旦大朝会上,青鸾亲自上表请求举国内附,在为大唐藩属国。李世民当然很满意,当着这么多藩邦外国使者的面,这非常涨大唐的威风。

    李世民大方的册封青鸾为大唐羌唐郡公、苏毗女王。并特别赐封青鸾国姓,收为皇帝的养女,赐封号文成公主!

    其实大唐现在除了刚封的功臣八王和宗室八王外,也还有好几个王,但都是些归化过来的藩部首领,比如契丹、奚、突厥、吐谷浑等部可汗、酋长们,这些人固然也封为王,但实际上与朝廷的王还是有区别的。

    这些人多被称为藩王,青鸾也能成为镇守一方的藩王,十足不容易了。

    刚在西域联合大唐夺了自家侄子地盘的西突厥莫贺咄可汗也被封王,他被皇帝加封为碎叶郡王,同时又被封了一个金山郡公的爵位。

    奚、契丹几个封王的酋长们,这次大朝上,也都又得了一个郡公的封爵。一个人拥有两个爵位,一个郡公一个郡王,听起来十分奇怪。但按大唐的解释,又都有是原因的。郡王,表示的是他们的部族,已经成为了大唐的一部分,是大唐疆域的一块,他们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