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6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通过了十四年的训练和考核,成为骑士后,将获得一个庄园,这个庄园就相当于一块封地,成为这块土地的地主,当然,没有其它的特别权利,治民司法税收等权都没的,只是一个地主。

    但一个庄园,也足够让这个骑士安心的训练和为领主作战了。

    在李超的设想里,骑士就是领地的职业军官,是军队中低层的基石。如果长年没有作战,府兵必然也会战力减弱。而如果有这样一个打小开始学习训练的骑士阶层,那么就能一直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当然,其实现在朝廷也有讲武堂,也有少年军校。李超提出这个骑士制度来,其实还是有些私心的,就是要建立一支忠于领主的军官队伍。

    骑士必须经过十四年的训练和考核,骑士不可以世袭继承,骑士是终身制。

    赵国公领有五千府兵,李超打算从中选拔培训出一支五百到一千人的骑士队伍。

    李超跟太子的解释,是这些骑士,其实就是领主护卫,是家丁。

    太子听明白了一些,没反对。

    这个骑士制度,反正就是领主私兵了。

    “有府兵,为何还要有骑士呢?”太子问。

    “那殿下以为,既然朝廷有七十二万南衙府兵,为何现在又有了八万的北衙禁军。而且这个北衙禁军的数量,这几年可是一直在增长的。”李超反问。

    南衙就是府兵,北衙是禁军,禁军也是招募兵制的常备军。

    “殿下,如今国朝之初,经常有战事,朝廷赏赐也丰厚,战功兑换及时。但随着天下承平,府兵制也会有许多问题出现。比如朝廷以后拿不出土地来给新点选的府兵授田,朝廷长年无战事,府兵缺少训练没经验,甚至戍边打仗后可能能以如数兑现到军功等等,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府兵最终成为只知种田的农兵,府兵战力减弱,甚至不堪作战。”

    “有这么严重吗?”承乾问。

    府兵制本来就是农兵,兵农合一。出现于西魏之时的这个兵制,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天下分裂,战乱频繁。人口不足,土地多。

    朝廷拿出土地来给府兵,府兵闲时种地,遇战时出征。朝廷不用另费军费,省了养军之费,同时也保证了农业生产。

    但彼一时此一时也。

    历史证明,府兵制在西魏北周隋朝和唐初时,府兵都非常勇猛能战。但仅到了武则天和玄宗李隆基的时候,府兵已经越来越不行了,到了玄宗时,府兵制已经崩溃,朝廷已经在用募兵制,名存实亡了。

    连李世民也知道北衙的常备兵更能保持战斗力,也更好用。李超岂不知道自己的领地也建立一支常备武装,而不只依靠一群农兵。

    尤其是一个骑士,不只是一个兵,他实际是一个训练有素的优秀军官啊。有一千个骑士,李超就实际上拥有随时能爆失一万甚至两三万的潜能。

    同时,骑士训练,也是一种教育制度。

    十四年的训练,每年淘汰一批。这些淘汰掉的骑士侍从,也会因为受到过的文化和军事教育,成为领地内的有用之才。

    不过现在有个麻烦是,这个领地骑士,未必会得到李世民的首肯同意。

第1139章 狗咬狗

    交州。

    李超的船刚驶进被称为甜港的交州紫城河港,广南宣抚使兼交州刺史杨师道就在那里候着了。“真腊、扶南和占城三国的使者都在交州,等了一个月了。”

    李超捏着下巴,“让我猜猜,是不是扶南国来向我们求援借兵,希望与大唐共同出兵攻击真腊?”

    ‘而真腊则想约我们一起灭掉扶南?”

    杨师道张大着嘴,惊讶无比。这位赵王去了深山老林里呆了一个多月,几乎算是与世隔绝了,怎么一出来,却比他还对真腊与扶南的事情更清楚呢。

    “那赵王可知占城使者前来所为何事?”

    李超笑笑,“真腊国与林邑可是世仇,多次发生战争。如今扶南与真腊交战,林邑肯定是联扶南而对抗真腊的,林邑使者前来,也一定是想与我们联合对付真腊的。”

    杨师道竖起大拇指,“赵王真是高,对南蛮之地了如指掌。”

    如今大唐把中南半岛唐控制以外地区,称为南蛮之地。许多人对于这南蛮之地的情况并不了解,哪怕是如杨师道这样的广南道宣抚使,也一样对西南的邻居们搞不清楚。

    不过李超还是相对要比他们知道的多些的。

    真腊,后世的柬埔寨,曾经为扶南的属国,在所有曾经存在过的东南亚古代王国中,扶南是其中国土较为广阔的,其辖境大致相当于后世柬埔寨全部国土以及老挝南部、越南南部和泰国东南部一带,并在周边拥有许多属国,真腊就曾是其属国之一。

    “隋书中曾有记载真腊,说真腊国在林邑国西南方,离日南郡有乘船六十天的路程。国姓姓刹利!”

    “赵王好记性!”

    “走吧,先入城再说。”李超也没兴趣一直站在码头上。一行人便上岸入城,直接去了李超的宅子。

    一回府,红线和四娘就迎了过来。

    她们辛苦从汉京又是坐车又是坐船,最后甚至飘洋过海的南来,可到了岭南后,却并没多少时间陪着李超。从钦州到交州,李超把她们扔在这里去了封国,一去一个多月,这都十一月了才回来。

    “三郎好像长瘦了。”红线有些幽怨的望着李超。

    李超伸手捏了下她的脸,“你才瘦了,不过瘦点也挺好看。刚回来,我要先泡个澡,吩咐人给我准备热水。”

    红线立即道,“我这就去准备。”

    浴室里热水准备好,红线干脆把侍女赶走了,这些侍女多是些岭南的女人,甚至还有些昆仑女奴,一个个黑的跟炭似的,脑门又大,一笑露出两排大白牙,十分吓人。

    她才不想让这些卑贱的女奴有机可乘。

    “想不到你这按摩拿捏的手法倒还有长进了,挺舒服的,力道刚刚好。”

    李超躺在浴池里,享受着红线那力道正好的按摩,舒服的都呻吟出声来。李超舒服的直哼哼,结果倒让红线脸色越来越红。

    好久没亲热过了,这屋里热气升腾,李超又是光着躺在那,那强健的肌肉,还有那声音,让红线感觉把持不住。

    毕竟也是生过孩子的女人了,不比从前还是丫头的时候。

    这手捏着捏着,就不由的往下,从按摩变成了抚摸。

    李超本来正舒服呢,结果发现那手越来越没力道了。而且一路往下,不由的轻笑。

    红线被笑声惊醒,羞红了脸,恼怒的往李超脸上泼水。

    “臭丫头,还反了你!看夫君我怎么收拾你。”李超一把抓住她的手臂,用力一拉,红线哎呀一声就被拉下了浴池,溅起一池水花。

    身上的衣服立即湿透,显露出玲珑有致的身材。

    李超一把握住,“嗯,好像长大不少啊。”

    红线浑身无力。

    “郎君,快要了奴家!”

    洗完一个香艳的澡后,李超神清气爽,红线已经无力为她更衣了,最后还是李超叫了两个黑人女奴过来服侍他穿衣梳头。

    李超出门的时候,红线还没力气起来呢。

    前院花厅。

    承乾早已经沐浴更衣过了,此时正跟杨师道喝茶聊天。

    旁边还有几个官员,其中就有广南道的三司使,以及新到任的广南议长,还有广南市舶司市舶使等。

    市舶使是位宦官,议长则是会文臣,海关关长则是一位武将。

    这也算是比较有趣的一个组合了,广南道的地方不小,不但有交州,而且南面也还有好几个州。广南道南边的边界与林邑国交界,大致就是在后世越南的河静省南界。

    虽说远离中原,可毕竟有交州这个大港。在南边的棠州,甚至已经越过了后世越南与老挝的东西边界长山山脉,一直深入到了西面的湄公河畔。

    不得不说,中原王朝不是非常厉害的,这么多年,虽然中间也有过断续,但对于交趾这块地盘,可谓是一直没停止过开拓和稳固。

    “你们聊什么呢?”李超笑着坐下。

    市舶使说在谈市舶司的事情。

    大唐在沿海诸道,都设立了市舶司,专门负责的就是海贸和港口。大唐对于市舶制度有一套统一和完整的规定,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给出海商人发公凭,也就是出海许可证。

    根据商人申报的货物、船上人员,以及要去的地点,发给公凭。派上船点检,防止夹带兵器、铜钱、金银币,以及女口和逃亡军人等。

    承乾听的很仔细,对于这些新鲜的东西他十分有兴趣。

    那位市舶使是汉京来的宦官,品级也不低,四品的宦官。能来地方做市舶使,这可是一个肥差,哪怕有各道的按察使和宣抚使们监督着他们,可就算不明着贪,随便点灰色收入,也都富的流油了。

    以前的广州,有个传说,就是说广州刺史,只要往城西走一趟,就能收入三千万钱。三千万钱,可是足足三千贯。走一趟,就能收到商人上供的三千贯,可见这收益之高。

    那位市舶使约四十余岁,白白胖胖,听说为人还挺尽职,不算贪。

    “我们市舶司除了发公凭,还要阅实回港船舶,对进出口的货物收税。将货物入关估值,然后抽税。税包括按货物二十抽一的关税,还有船课,按船大小征课。此外,对于一些货物,还有额外的征税。”

    “甚至对有些进口商品,我们市舶使还有博买权,即按市价收购船舶运来的某些货物。此外,征税过后,这些货物也得有我们发给的公凭,才许运销他处。”

    官宦轻笑着跟太子讲解道,市舶司的权力还是很大的,而且如今每年各处港口收到的税都很多。收关税、船课,以及对某些货物多征税,甚至对某些货物直接收购博买然后销售赚取差价等,大笔大笔的搂钱。

    当然,这些钱也都是进了朝廷的国库,并不是进入皇帝的内库。

    市舶司下属的海关,则是下属的具体办事衙门,对各种货物估价,征税、辑私等等。

    “赵王,对于林邑真腊扶余三国请求,我们如何答复?”杨师道转回正题,询问李超。

    涉及到外邦,尤其是战争这种事情,杨师道还是无法作主的。而如果请示朝廷,一来一回的又得需要很多时间。

    “真腊本扶南属国,大业十二年国王曾派使者入贡。而林邑国在隋时,曾大胆进犯过交趾,引得隋朝派军征讨,攻破其王都而还。”李超缓缓说道。扶南曾经是中南半岛的霸主,但如今已经没落了。

    曾经的属国敢打扶南。

    本来真腊以前倒也对中原很恭敬,但他们已经很多年不朝贡了。

    这个林邑呢,以前还不知死活的进攻过中原南疆交趾。

    李超这么一番话,杨师道马上就明白了李超的态度了。

    说白了,这几个南蛮子都是在狗咬狗啊。

    事实上,在交州西南,并不止真腊、扶余和林邑三国,这三国只不过是实力最强的,在三国之间,还散布着无数小国,大多依附于三国。

    现在真腊势大,想反吞掉旧主扶南,真腊的邻居兼世仇便联合扶南一起对抗真腊。

    现在三方打成一团,有点不分上下的意思,于是都想来寻求大唐的支持。

    不过这两边对大唐的态度也有些不同的,扶南和林邑联合,可实力也不如真腊,因此他们现在是真的想求唐朝出兵助战。

    而真腊则只是希望大唐不要插手干涉。

    “你们知道吗,真腊的王都伊奢那城里,有两万多户人家。”李超却突然说道。

    两万多户,那就是十一二万人口了。

    承乾惊讶了一下,“真有这么多人口。”十几万人口一座城,大唐也没有多少座啊,这还是这些年几大港口城市工商兴旺以后才有的局面。

    “他们的国王上朝时,坐在五香七宝床上,床上悬挂宝帐,那宝帐用彩木做撑竿,象牙、金钿做壁,形状像小屋一样,摆动时金光闪闪,如同红玉一般。面前还要摆黄金铸成的金香炉。”

    “国王穿的拖鞋,都是用象牙做的。身上穿着古贝朝霞衣,腰腹围着彩服,向下垂到小腿,头戴金宝花帽,身上披满珍珠璎珞,脚穿皮靴,耳上挂着金。”

    “真腊国风俗,不是国王正妻的儿子,不能成为王位继承人。而且在国王即位的那一天,所有的弟兄都要同时受刑,使他们残疾,有的割去一个手指,有的割掉鼻子,并发放到边远地方,供给他们生活费用,不允许他们做官。”

    “他们产认为右手洁净,左手污秽!”

    “真腊国崇敬鬼神,他们供一个叫婆多利的神,祭品用的是人肉,国王年年杀人,在夜晚用人肉祭祀鬼神。”

    承乾听的已经目瞪口呆了。

    这真腊国风俗也太凶残野蛮了。

    “老师,我认为我们应当讨伐真腊!”承乾道。

第1140章 夺黄金数万斤

    李超微微一笑。

    “殿下,可林邑也不是什么好鸟啊。”

    “林邑又怎么了?”

    “林邑秦汉之时为象郡象林县地,马援铸柱之处,去南海三千里。东汉末,县中姓区的功曹之子区连,杀县令自立为王,此后子孙相承。”

    “自孙吴以来,常不朝中国。其国人性凶悍,早于战斗,便山习水,不闲平地。贵女贱男,同姓为婚。晋时,曾攻陷日南郡,杀五六千人。”

    “南北朝以来,林邑常侵犯日南、九德、九真等郡,至交州虚弱。”

    承乾大惊,原来这个林邑真不是什么好鸟啊,开国之王本来不过是汉末象林县一个小小功曹的儿子,结果趁乱杀县令自立为王。此后几百年,又经常入寇北面各郡,经常杀人掳财。

    “这林邑,也该征讨!”

    李超拿起茶杯,悠闲的喝着。

    杨师道若有所思,“赵王之意,任由三国彼此攻击交战,然后我大唐坐收渔人之利?”

    “不不不,”李超摇头,只是坐视,那也太消极了。难得碰到这么好的机会,大唐当然要积极参与进去,馅饼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总要自己争取才行。

    南朝时的南宋南齐等都曾与林邑大战过。

    有胜有败,基本上都是林邑先作死的出兵进犯,先攻占一些地盘,杀人劫掠。然后南朝派兵征讨,最后大败林邑,林邑王派使者朝贡议和。于是乎,最后南朝朝廷给林邑王加封,再赏赐点东西,嗯,两家各自撤兵。

    等过个十年二十年的,林邑就又要犯贱来上这么一下,最后被打的满头包的时候,又只好求饶。

    重复又重复,上一次被打,是在隋朝的时候,他们又犯贱入侵,结果被隋朝派兵把他们的都城都给打下来了,连他们国王的宝座都被拆走了。

    “殿下,林邑有金山,金汁甚至流出于浦。林邑国用金银铸人像,有十围之大。南齐之时,交州刺史檀和之伐林邑,林邑王范杨迈打算输金万斤,银十万斤,铜三十万斤,并不日南地以求和。结果林邑大臣不肯,檀和之进军,大败林邑军,毁金人无数,夺黄金数万斤而还!”

    李超说到这里的时候,都有些眼红。

    数万斤黄金啊,不是铜,是金。虽然中原有把铜钱当金的习惯用法,但在这里,金银铜并列,这黄金无假。夺得几万斤黄金,可见这次南齐的出兵,真是大赚了一笔。

    杨师道坐在一边听的有些尴尬。

    他是隋朝宗室,观王杨雄的儿子。他比李超更清楚隋朝攻打林邑的那件事情始末,其实隋征林邑不是杨广而是杨坚,当时是仁寿末年之时,因为大隋已经兵威甲于天下,北方突厥都纷纷臣服。

    天下无事,于是那些大臣就说起林邑来,因为隋平陈之后,本来向南陈朝贡的林邑就不再向中原朝贡。

    大隋此时天下无事,便开始翻旧账,要教训下这个林邑小国。正好大臣们又都说这林邑多珍宝,也有人说了南齐时交州刺史檀和之讨伐林邑,得数万金黄金之事。

    于是乎,杨坚就真派了大将军刘方为州道行军总管,率钦州刺史宁长真、州刺史李晕、开府秦雄率领步骑万余,以及罪犯数千人进攻。

    当时那一战,林邑王率战象出战,刘方先小败了一阵,然后想了一个办法,挖了许多小坑,拿草盖上,再故意引诱林邑军。

    林邑国王率军出战,刘方假意败退,林邑王追击,到了埋伏地点,林邑的战象被坑了,林邑军乱,刘方伏兵尽出,大破林邑。

    此后,隋军士气如宏,一路高奏凯歌,林邑军则屡战屡败,丢城弃地而逃。

    刘方一路攻进林邑国都,夺得林邑国十八座黄金铸造的巨大金象,以及无数珍宝,方班师而还。林邑国经此败,忙派使者入朝请罪,此后朝贡不绝。

    不过那一次刘方虽然大胜,也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