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7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325章 闻风而动

    总有人说汉京藏不住消息,确实如此。

    汉京军民百万,商旅往来不断。城里的大事小事,总是如风一般到处流传着。朝廷要招标,还是要招标出售海外的领地,花钱就能入股,能成为领地的主人。这消息一出,一开始是大家觉得荒唐。

    可很快,不断被那些消息灵通的人证明这是一件真事。

    花钱买领地、当领主。

    传到后面,消息已经变了样,大家都只记得这个消息里的一句话。

    汉京外城金光门外,裴礼也听到了这个消息。

    本来他是去球镇看球的,结果听到了这个惊人的消息,等他确认消息属实后,心头就活泛起来了。

    裴礼是一个富翁,但却是白手起家。

    他虽姓裴,但跟大唐河东的名门裴氏却毫无关系。年轻的时候在商铺里做伙计,算是积累了不少见识。他后来辞工去灞上张家的商铺里做工,张家的商铺与众不同,这里不论资排辈,也不强求学徒要免费学艺多少年。

    哪怕是刚入门的学徒也是有工钱的,虽然不算多。

    他后来转做销售这块,看中的是张家商铺对销售人员重业绩给奖金。在张家干了几年,他挣了不少奖金。本来如果在张家继续做下去,肯定能越做越好,甚至能升职加薪,主管一店甚至是主管一个片区。

    但积攒了一笔本钱的裴礼却又辞职了。

    他当时看中了金光门外的一块空地。

    这块空地瓦砾堆积,荒芜已久,价格很便宜。

    裴礼把自己的钱拿出来买下了这块地,当时这块地瓦砾多,买来也不能种地。他采用了一个很特别的办法,他让人在旁边竖起了几根木杆,木杆上绑了竹筐,然后对外面发布消息说把瓦砾石头扔进筐就能得到铜钱若干。

    附近有不少孩童平时没事,在附近玩耍,听说还有这样的好事,都来参加。一场投石比赛热闹的举行,多数孩童都是扔不中的,百中不过一二人能中。

    没花几天时间,他买下的那块空地上的瓦砾石头已经被人捡光,最后全都扔到了那个竹筐下。

    空地被清理干净,而他只花了极少的铜钱来奖励那些投中的孩童,省下了一大笔清理费。

    地清理干净了,他又把地租给了养羊的人,羊群白天在外吃草,晚上就在这块地上休息。

    一年时间,羊群在这里留下许多粪便,有了这些粪便地也变肥了。

    第二年,裴礼便收回了地,在这里种植果树。

    果树长成,因紧靠着汉京城,这里的水果不愁销,获利颇丰。紧接着,裴礼又在这里盖了房屋,在院子四周养蜂取蜜,在四周空地上还种了许多一丈红、油菜等花,为蜜蜂提供花粉。

    而院子周边的果树和花草,又让他这院子特别漂亮,他把院子弄成了客栈和饭店,来这里吃饭住宿的客人还许多。

    到如今,那块荒地已经成了汉京城外一景。

    裴礼的身家也是大增,号称巨万。

    其实裴礼做的这些,不过是当年在张家做事时,听说赵王当年在灞上还未发家之时,买下几千亩的荒坡,后来改造成了米粮川,养鱼养藕种稻子桑树葡萄养鸡鸭羊等,把鸟不拉屎的洗澡沟荒沟,变成了一个聚宝盆。

    这些年,裴礼还投了不少钱在其它产业,也是获利许多。

    短短十年时间,裴礼在这里白手起家创业,现在确实已经身家巨万。

    今天他在球镇听到那个消息之后,砰然心动。

    他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投钱买地本就不亏,但投钱买领地,就更不会亏了。

    不过具体如何操作,能不能进场,这是一个问题。裴礼赶回家仔细思考了许久,决定亲自登门拜访,去问一问张家。

    他在张家做了三年,时间不长,但每年逢年过节,也依然还是会去张家送节礼。其实张家对下面的人很好,哪怕是从张家出去的人,也一样很不错。

    许多曾经在张家做过的人,后来都出来自己干了,张家不但没有为难过,而且在他们自己单干后,能帮的时候还会尽量拉一把。甚至本身许多出来的人,就依然还是在与张家合作。

    充当着张家一些产业的原料提供商,或者是一些销售商的角色,他们还是转绕着张家,只不过相对更加独立自主一样。

    挑选了几样礼物,裴礼让管家备车。

    没挑什么太贵重的东西,也就是自家产的一点蜂蜜、葡萄干、菜油、冰梨这些,东西不贵,可张家喜欢这样的礼物,有诚意。

    坐着豪华的四轮马车,从裴家庄园到赵王府倒也不远。

    新年已过,汉京却依然很热闹。

    开元二年的科举刚刚会试完,今年正好遇上放榜的日子。

    金榜题名,又是一年科举,五百名进士。

    街道上似乎都显得亢奋了不少。

    各家举子们落脚的客栈,今天如过节一样。早早的装饰一新,还派人去贡院看榜。

    一旦自家客栈里住着的士子中了,那也是一个资本。每一家客栈里都有一面牌,上面写着每科住他们客栈里中了进士的士子名单。

    中的人越多,这店自然也越生意好,尤其是在每年科举大比之年,来京的举子们,都喜欢往那些中得进士最多的店去。

    那些客栈的价格自然也是节节高升,可再贵,都有人挤着去。

    裴礼家的客栈在城外,但环境优美,每年倒也有许多举子入住。不过每年入举参考的举人五千个,其它不考试但来京的士子也有数千。逢到大比之年,从十月开始就陆续有举子们抵京,要到来年二三月才离开。

    上万的士子,能让京师大大小小的客栈们大发一笔。

    裴礼的客栈看了好几年,这次是接待的第三次大比试子了,前两次,他的客栈里总共中了七个进士。

    因此他的客栈还获得了客栈行会颁发的一个七星标志。

    他宝贝一样的把这个七星木牌钉在自己的客栈大门边上,远远就能望见。不过相比汉京获得最多星的客栈,他还是差的有点远。

    汉京最有名的一家客栈有间客栈,他们家的大门边上的牌上,足足有七十二颗星。

    号称七十二星客栈,他家有七十二个举人中了进士,还出过两个状元。

    那两间状元郎做过的房间,科举大比之年,一晚上得好几贯钱,可依然好多人抢着住。

    “阿郎,听说京中好多贵族之家,都已经派人去贡院榜下候着了。”

    “榜下捉婿。”裴礼呵呵一笑。

    榜下捉婿,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如今是越来越火。每次大比之年,礼部贡院外的那榜下,都会有许多贵族家的人围在那等候。

    那些新科进士高中,就会被许多贵族争夺,要抢去做女婿。

    每三年一科,一科五百个进士,数量不少,但京中贵族也多。不但贵族来捉婿,甚至不少民议会也来捉,能当上民议员的,基本也是豪强巨贾地方名门。

    也有许多新中进士,最后果然做了这些贵族和豪门的东床快婿的。

    贵族和议员们有地位,但如今朝廷推行的是科举取士,贵族虽爵高,但也不能再如过去门荫子弟入仕。若无法通过科举,就只能去军校学习当军官。可武官如今的影响力是大不如文官的,文官却以科举入仕为主,进士入仕当官,升迁也快最容易。

    所以贵族和议员们榜下捉婿,确实能大大提升家族的影响力。而许多新科进士,又是寒门庶族地主甚至是自耕农、普通百姓出身,他们也乐于娶那些豪门贵族之女,这样也能少奋斗好多年。

    “榜下捉婿,可不如赵王亲自教出状元,然后收做女婿的好。”裴礼笑着说道。

    安国赵王有三个女儿都是嫁给自己的门生。

    赵王门下最有名的是那些学兵法的弟子,号称十二金刚,一个郡王十一个国公,煊赫无比。

    但赵王门下学文的弟子也很多,来恒来济兄弟、裴行俭、宋青书,甚至许多勋戚贵族的子弟,都拜在张超门下读书。

    这些年赵王弟子中得进士的已经有近百人,其中更有来恒高中状元。

    汉京城里寸土寸金,而内城更是东贵西富,上东区里,几乎是勋戚云集,这里也被称为贵族区。没有贵族爵位的,基本上不可能住的进这里。

    随便一座宅子,都是过万贯。

    以裴礼的身家,他都只能望而兴叹。

    马车在安国赵王府前的横街口就停了下来,整条横街,其实都是赵王的宅第,皇帝还亲自在横街两端御旨敕建了石牌坊。

    宰相下车,武将下马。

    从管家手里接过礼物,裴礼亲自拎着往侧门走。

    张家的大门,他是没资格过的。

    侧门的门丁倒也是对他很熟,对门房里的管事通报了一声。

    管事过来打个招呼。

    “裴郎君来了。”

    裴礼笑着拿出早准备好的礼物,给管事和门丁们一人一份,“自家产的蜂蜜,大家拿回去泡水喝,莫嫌。”

    裴家的蜂蜜在汉京都还是有名的,大家笑着收下。裴礼是懂事人,送的礼不会重,因此大家收的也安心,不用担心违反家规。

    管事检查了下裴礼带来的礼物,然后在访客薄上登记好,笑着招呼一个家丁送他入内。

    张府有专门接管客人的管事,他只是负责这处侧门而已。

    笑着别过众人,他提着礼物跟着家丁来到一处院里,这里张家的接待处。

    进来才发现,今天这里好不热闹,已经来了许多人了。有不少还是老熟人,都是从张家出来,如今在汉京这块依附着张家的人。

    “老裴,你可来晚了。”有熟人远远的招呼他。

    还欠一章!

第1326章 合伙人

    第五更送上!

    书房。

    老管家钱叔一脸笑容过来禀报,“今天好多原先从我们张家出去的人过来拜访。”

    “应当是为红海领地的事情来的吧?”张超心里有数。

    钱叔点了点头,“想来探探风,不知要不要透过些消息给他们。”

    张超想了想,“钱叔,你一会跟他们说声,就说留下来在这吃顿午饭,一会呢我也跟大家喝两杯。”

    钱叔怔了怔,“哪里用的着你去陪他们吃饭,让我去跟他们说会话就行了。”

    “都是从我们张家出去的,也一直还跟张家保持着往来,关系挺好的,吃个饭也没什么。”

    张超对待下人,向来是比较亲切的,甚至在许多贵族们眼里有些异样。过去他在灞上还只是个小地主的时候,对待乡亲们,就已经是这样了。可以说,这是受到的教育不同,形成的不一样的人生价值观。

    张家这些年能够迅速崛起,除了政治上一次次站正确了队,也与张超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有关。

    许多地主甚至是那些贵族豪门,他们喜欢用奴隶。特别是在府内,更是用家生奴隶,有些还是好几代的家生奴隶,认为这些人安全可靠让人放心。外面的管事,也往往是家生奴隶长大后放出去,然后提上来。

    他们那一套,其实就是奴隶制了。一切都是他们的,那些商铺田庄是他们的,甚至管理的管事也是他们的,工人农奴更不用说了。

    张超则不同。

    以前张家没有那些什么家生奴隶,张家崛起快,要用人,只能是招募。要让这些外面的人能够卖力,就得激发他们。张超用的是后世普遍的激赏制度,工人们干活,按件计酬,底薪加计件。那些做销售的,则是拿销量提成。做的多,卖的多,都有赏。

    对那些中高层的管理,更是每年拿出不少利润来做为年终奖励。做的好,升职加薪,到一定职位,就有职位干股,到了更高层,甚至直接给股份。

    让他们也成为这家产业的一份子,他们也成了主人,自然就更努力去做。

    张超需要做的,是制定好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制度清晰,奖罚分明就足够了。

    当然,张家的产业这些年能做的这么火,除了这一套,最大的原因自然还是张超这个掌舵人在掌握着大方向,甚至提供了许多黑科技。

    这些技术是张家产业核心竞争力,但优秀的管理层,也是让张家的产业如虎添翼。

    张家待人宽厚。

    工人们的薪水普遍要比其它家的高一些,张超认为这是应当的,优厚的条件,才能吸引到优秀的人才。

    甚至张家没有那些卖身条款,传统的许多店铺工坊里,招收年轻学徒,往往得学上十年,只包吃住是没钱的,甚至还得给师傅洗衣服做饭等等。做了十年学徒也不一定就能出师,还得从伙计干起,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想学到一门技术,是非常的难。

    但张家这边情况大不相同,张家的产业是靠规模取胜,是鼓励技术分享的。老师傅们带的徒弟越多,拿到的奖励越多,他徒弟们出师的越多,能够承担更高技术的工作,学徒们赚的钱多,然后也会按一定比例提成给他的师傅。

    甚至张家对于那些学了技术却要走的人,也不会强留。

    张家的产业里,技术往往都是分拆的,每个人学一道工序技术,想这完整的其实也难。

    但张家对于想走的人确实没硬拦过,也不会克扣工钱什么的。来去自由,张家的条件好,总能够招到需要的人。

    那些从张家出去的不管是技术工人,还是管理人员,又或者是普通人员,很少有跟张家闹翻的。

    多数还是出去独立,依然是做着张家产业链上的一员,与张家保持着业务上的往来。哪怕有些人出去后,做的事情与张家的生意无关了,但人情往来还是有的。

    许多人更愿意留在张家,凭努力凭业绩往上升。

    张家的那些高级管理层,他们赚的钱,已经是相当可观,尤其是拥有股份的那些人,如果他们愿意卖掉股份,立即就是富翁。

    不过卖股份的人极少。

    谁傻谁才卖。

    张超的商业帝国,其实就是这么一个合伙人制度。干的好,拿的多,优秀的,提升上来,重要管理层,能拿到职位的干股,最高级的管理层,更是能拿到股份成为合伙人。

    张家无数家产业,合起来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帝国。张超有多少生意合伙人?

    他自己都数不清,除了秦琼、程咬金等这些大股东外,张家产业的高级管理层,几乎都分有多多少少的股份。

    就如同他崇尚分封制一样,他在商业管理上的这种合伙人制度,也让张家的产业规模巨大。

    张超甚至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投资的部门。

    就是专门给那些从张家出去后自己创业的那些人投资,只要他们的项目不错有前景,张超都愿意投资入股,然后做他们的合伙人。

    这个操作,既让许多从张家出去的人感激不已,了让张超收获了不少的利益。虽然偶尔也有失败的投资,但那不过是经营成本而已。

    今天来府上的,多是在汉京的一些以前从张家出去的,好多以前也只是张家名下一般的管事之类的,现在也有不少也不是做的很大。但大家不管以前如何,现在如何,都经常来。

    张家也从不会嫌弃谁地位低,谁混的不好,来者是客。

    不过今天张超要亲自出面招待,还是让钱管家都惊讶不已。

    平时,张家有接待处的管事们招待一下就很不错了,若是有时府上的大管事出面一下,大家都受宠若惊的。

    他这个大管家要是出面了,那些人都要睡不着。

    现在赵王居然要亲自招待。

    “那我去通知他们。”

    接待院。

    钱叔在几名府中大管事的陪同下进来。

    裴礼等一干人惊怔。

    居然大管家都来了。

    这位钱管家可不得了啊,灞上张家最早的管家,老人了。人家儿子,现在都是一位贵族。

    据说现在老管家平时也不大管事了,赵王府的事情是几位大管事在分担。想不到居然亲自过来了。

    “老管家好!”

    “钱叔好。”

    大家纷纷起身问好。

    钱管家一脸笑容。

    “听说你们来了,我这老不死的也过来看看。刚才我见赵王的时候,顺便说了一下。赵王听说,还吩咐要留你们在府中吃午饭,还说了,一会他要过来跟大家喝两杯的。”

    大家受宠若惊。

    裴礼虽然号称巨万,其实也就是在汉京金光门外这一块还有点名头。他以前在张家做事时,更只是一个卖货的伙计而已。他甚至还从没有跟赵王说过话呢。

    这会,感觉心跳的厉害,手心都出汗。

    一会赵王来跟他们喝酒?跟做梦一样。

    等下见了赵王该说什么呢?

    张超在书房里忙了半天,看着时间差不多,便起身换了身衣服,往这边院里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