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7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是内阁或者皇帝修改诏令或议案。

    如果皇帝和内阁不肯修改,那同一个提议要是被否决三次,那么科院的人就得自动辞职下台,由皇帝重新任命科议员。

    这是一个轻易不会出现的情况。

    可现在如果如果由承乾亲自下诏,要将铸币权和发钞权收回,科院负责审议封驳。科院要么通过,要么驳回。

    如果驳回,承乾拒不修改撤消,继续提交。

    连续三次,皇帝就可以换人了。

    “可万一新任命的科议员依然驳回呢?”六科议员,每科九人,都是从现任的参议员中选任的。

    “如果再出现一次连续驳回三次的情况,按制,不但要解散这一刷的六科,而且还要解散这届的议院贵族院,所有参议员都要重新推选。”

    “那如果新一届的参议员选出,从中选出的新六科,还是驳回不通过呢?”承乾问,这并非没有可能,现在的贵族可不是跟皇帝完全一条心的。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

    “如果真出现那种情况,那陛下可以再次解除议会,然后直接通过诏令。”

    皇帝跟议会真的这样死拧起来,最终结果当然是皇权更大。

    不过长孙无忌相信,除非这些议员想造反,否则没有人敢这样践踏皇帝的威严。

    当然,如果承乾要这样用强,那也是主动打破底限了。

    由此会产生什么的后果,一切都不好说。

    “臣会尽力却游说内阁宰相和科议员们。”长孙无忌也不愿意看到那种决裂的场面,如果能适当的在其它方面,拿出些利益来交换,他相信这事情也并非没有的谈。

第1373章 这也是个脑残

    黑色潮水艘的大军,浩浩荡荡的冲向坚城。

    步卒高举着盾牌,迈步奔跑。巨大的战象向着城墙移动,象背上,弓箭手们向着城头射箭。

    潮水般的冲击。

    可每一波浪潮过后,总留下遍地的尸体。

    高大的坦尼沙城上,大唐信度领总督,坦尼沙郡王王玄策亲自在城头坐镇。

    唐军的弓弩,比之戒日军更胜,又居高临下,密集的箭支落下,几乎每一片箭雨,都能射倒许多人。

    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跃过尸体,继续向前。

    激昂的号角声中,戒日军以血肉之躯无视着城上射下的箭雨推进。

    城头上的唐军看的都有点毛骨悚然。

    厮杀声冲天,天地间只剩下了血色,这天地成了咆哮的地狱。

    王玄策遥望战场。

    “不愧是统一天竺北方的戒日王。”

    他的身边,是来天竺求取真经的大唐僧人玄奘,看着人命如蝼蚁,他低声念着佛经,为这战场上的亡灵超度。

    “和尚,不用念了。”王玄策对这位僧人不远万里来到信度很敬佩,但却并不信佛。跟着张超多年,对于佛道释,他的理解也是倾向于张超的。

    要普度天下苍生,要救苦救难,靠的并不是什么求佛念经。也不会有什么来世,因果报应。要普渡天下,救苦救难,那么就以实际行动去做。每个人,先做好自己的那一份,他信张超的话,每个人都有一会社会责任。

    如果连最基本的社会责任都不能完成,那还谈何救济天下呢。诚如一屋不扫,又何以扫天下。

    何为社会责任?

    首先一个人,他是人之子女,然后成家立业,养儿育女,再然后是赡养父母。努力的劳作,养家糊口。甚至是承担兵役,保家卫国。

    家、国、天下。

    穷者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努力工作,养活自己,养活家人,娶妻生子,传宗接代,赡养父母,赚钱纳税,这些,就是责任。

    如果有条件,那么尽可能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关怀老弱,照顾亲朋,这才是真正应当做的。

    一个人,如果连生育自己抚育自己的人都不赡养照顾,却要去关怀一只蝼蚁的生命,那就是本末倒置。

    一个人,连这辈子都活不好,却总想着修下辈福缘,这不脑残是什么。

    甚至说,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你先把自己的社会责任尽到再说。往大点说,你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但你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头上。

    张超比较支持儒家思想,正是因为其中有一部份的核心,正是家国天下,是责任这些。

    从一个个体,到一个族群,再到一个国家,责任阐述的很清楚分明。

    这位法师,为了一份佛经原本,不远万里来天竺,这毅力让人佩服。可也就如此了,靠别人捐献化缘,这么一路过来,取的是一份佛经,以正中原各种翻译错误。

    然后呢?

    就算他取得这份真经,翻译了正确的经文,又如何?

    那些经文,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王玄策认为这些经文就跟张超说的一样,于国无益,于人无益。劝人向善并不是只有佛经才有,事实上儒家经典不也一样宣扬真善美吗?

    那些什么修来世,还不如直接改过自新,从新做人。这一世就改过,这一世就过好,比什么都强。

    连这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在戒日国内,如今最尊崇的都是印度教,而非佛教。

    和尚们在本国,都发展不下去,大唐的百姓为何还要信他们呢?

    自家的儒经不好吗,偏偏要去念这佛经,还要出家。

    对家族的义务呢,对社会的责任呢?

    什么都抛下,什么都不做,不耕不织,这种算哪门子?

    “你再超度,那些兵也不会停止的。你在这里超度他们的亡灵,有本事还不如直接去找戒日王,若是能够劝说他停止攻城,才是真正的挽救许多生灵。”

    玄奘睁开眼。

    他看着城下还在猛烈进攻,然后不断死去的戒日兵。

    沉思了一会,“王将军说的对。”

    “我去准备一下,等战事停了就去见那位戒日王。”

    “你还真要去吗?”王玄策笑笑,“小心那位戒日王到时不讲道理,万一把你砍了可就划不来了。”

    “也许小僧能够劝说那位戒日王退兵呢?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其实若是王将军能够退出戒日,相信两家定能罢兵交好,也就能避免无数的伤亡了。”

    王玄策盯着玄奘,“你跟我开玩笑吧?算了,我也不跟你个和尚争这些,反正在我看来,和尚都是脑残,要不然也不会去当和尚了。”

    “王将军,你这是偏见,是不对的。和尚出家,是讲修行。宣扬仁慈和善”

    “停停停,不用跟我说这些,你这一套对我不管用。要不是看你也是大唐子民,我直接就让你在这入伍充军了。”

    只有那些愚夫愚妇才会信那些,把希望寄托在满天神佛那里。烧香拜佛,捐香油捐钱,真有那个时间和钱财,还不如想办法多去努力努力,不靠现实努力改变生活,靠求佛,有用才有鬼了。

    “这戒日王也是个脑残!”王玄策手按着城垛,“这都进攻了三天了,死在这城下的估计也快过万了吧,他不会以为,就凭他这种不要命的围城法,就能攻下坦尼沙吧?”

    几名参谋不屑的笑。

    “估计是看我们攻下坦尼沙挺轻松的。”

    “那是我们不用寻常之法,再说了,他若也想挖地道,那是妄想。老子早就在城墙下埋了许多大瓮,日夜派人听地底声呢。他们没有火药,最多只能挖地道挖到城里来,想爆破几乎不可能。”

    王玄策是挖坑道炸城进来的,岂会不防着这套。

    没炸药,若想用传统的办法挖地道地来,难度可大的多。王玄策在城上有派人日夜盯着城外,要挖地道,肯定要运土出来,这都是有迹可寻的。他还在城里埋瓮,以侦听地底。

    挖地道也会有声音。

    有了这些防备,地道就不可能有效。

    靠强攻?

    戒日王能攻下来,除非出现奇迹。

    王玄策的兵不如戒日王多,可有这样的坚城守着,守个一年都不是问题。

    “我现在挺担心这戒日王会分兵绕到后面去扫荡!”一名参谋道。

    “不用担心,坦尼沙周边,我们也驻了不少兵。咱们跟他们打堡垒战,戒日王不拔下这些堡垒,他敢深入后方?他真要敢这样做,那我还巴不得,到时,我们抄他后路,断他粮草,来个关门打狗。说不定,直接能把戒日王给捉了,老子说不定这郡王就成国王了。”

    众人大笑。

    眼下可还是雨季,戒日的冬天虽然不冷,可雨多啊。地都早泡烂了,他们在城堡里有火烤,还不淋雨,晚上睡的也舒适。

    戒日王的军队在外面可就有点惨了。

    他们既要跟唐军打,还得跟老天斗呢。

    “估计他们的攻势也不能持久了,没有谁能这么一直送死的。”王玄策捻着胡须,“戒日大军都在西线,现在倒是海军进攻他们东西港口的好时机,真想知道戒日王到时得知港口被攻破的时候,会是个什么气急败坏的样。”

    战斗还在继续。

    不过王玄策却已经没什么兴趣继续呆在城楼上观看了。

    城中的唐军甚至分成了三班倒,轮流上城防守。下值后,该吃吃该睡睡,吃足睡饱了又不当值,那就下下棋读读书什么的。

    随军的儒生们,会替他们传经授道,为士兵们写家书。哪怕现在送不出去,也没关系。

    这城里有着充足的粮草、军械、薪炭,他们完全是高枕无忧。

    汉京。

    一骑快马飞驰入京。

    一边奔驰一边高喊。

    “苏元帅张北大捷,薛仁贵生擒薛延陀可汗夷男,高侃阵夺金狼大纛!”

    “回纥、契阵前倒戈,归附大唐,胡虏大败。”

    “阵斩十万胡虏!”

    高喊着大捷,骑士背着红色小旗驰入汉京。

    消息如风一般的迅速在京城传开。

    一家酒馆里。

    一名富商听完这个好消息,大笑着道,“为了庆祝大捷,我请所有人喝一杯白鹿!”

    “大唐万岁!”

    一众人笑着高喊。

    临街的一家茶楼。

    一群书生正在楼上喝茶聊天。

    听到下面街上百姓们高声喊着张北大捷的消息,无不兴奋。

    “王玄策刚刚信度大捷,夺下戒日王旧都。如今苏定方又张北大捷,生擒名王,阵斩十万,太了得了。”

    有人问,“薛仁贵和高侃是不是也是张太师的门生?”

    “没错,苏定方、王玄策,还有这薛礼、高侃,都是张太师的门人。真正是了得啊,一个比一个厉害。”

    “生擒可汗,斩阵十万,漠北可保十年无忧。此战之胜,不亦于当年太师灭突厥之战啊。”

    “大唐铁骑,战无不胜。”

    “大唐红旗,四海飘扬!”

    一群儒生们都为大唐的强盛而深感自豪。

第1374章 国务卿

    吕宋。

    围绕着当初登陆后建立的文庙,现在吕宋城已经有了些雏形。用椰子树建起了一座大约周长里许的小木寨。

    那座文庙,也已经扩建了。

    吕宋城其它的可以后建,但文庙是吕宋王国的基石,是文化的核心。当然得先建并扩建,依然是用椰子树和椰子壳为建材,来自大唐的木匠们展示了高超的手艺。

    一座前后三进的院子建成,主殿供奉文宣王孔子,是一座三层楼。另外还有几栋屋,则供奉四圣十哲七十二贤,还有讲经布道堂等屋。

    紧挨着文庙的是武庙,规模相当。

    这里算是官军将士们的心灵圣地了,庙里供奉姜子牙以及四圣十哲七十二将,张超做为四圣之一也供在里面。

    两座庙前,就是一片广场,是这座小城的中心点。左右延伸开来,就是东西大街,各个衙门就在东西大街上。

    至于张超的王宫,现在还没有建立。

    张超认为不用着急,先慢慢来。

    吕宋王国的组织机构设置倒也跟琉求公国差不多,国王下有国务院、司法院、军务院和议院。

    国务院的长官是国务卿,还有次卿,下面有吏兵户礼刑工六部尚书,六部下有二十四司。

    司法院有监察厅、警察厅、法院。

    军务院则有参谋部、陆军部、海军部。

    议会有上院和下院。

    张超同样也设了一个内务院,负责协助自己理政。

    基本架构和朝廷差不多,吕宋的政务,一样是国务卿票拟,然后内务卿批红,议院审议封驳。

    来时张超带着三千兵,又从琉求调了三千兵。

    加上从大华航运、四海船厂以及南洋公司等处调集的舰船人员,张超现在初步完成了吕宋国的军队组织。

    海军现在有一舰队三千人,下辖三个分舰队。

    陆军拥有五千人,辖三团九营。

    不过现在吕宋国海陆军完成组建后,第一个任务不是作战,而是建设。

    陆军负责筑城、垦田,而海军负责打渔。

    当然,种田捕鱼的空闲时间,也稍带着去周边晃荡晃荡。

    依然还是先礼后兵,先找到土著,然后去拜访,送点礼物,接着正式提出让他们归附吕宋,接受吕宋朝廷的编户齐民,让他们加入吕宋的户籍。

    不同意?

    那就打,吕宋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经常一个排就能把一个村子端掉。大点的村子,有个连也足够了。

    也有些消息灵通,比较聪明的,知道这吕宋王不好惹,表示愿意归附。

    对他们,张超还是很宽厚的。

    先登记,然后加入户籍。

    不过在登记的时候,遇到一个麻烦。

    这里的土著都没有姓。

    甚至名字都乱七八糟的。

    于是那些前去登记户籍的士兵或文书们,还不得不给他们取姓。

    一般是根据当地的一些地理特征什么的取,当然大多少人都取了个巧,直接把大唐的姓氏拿出来给他们选一个。

    于是乎,吕宋港周边的这些土著村子。

    在吕宋王国官方登记表上,就变成了王家屯、张家堡、刘家村、李家集、赵庄

    此外什么溪边村,山前庄之类的名字也无数。

    姓选好了,但他们的名字都太拗口。于是官府人员要求他们取个汉名,并且以后不能再改,只能用这个汉名,今后办户口本、身份牌,出门的通行证、暂住证什么的,可都要用这个的。

    “赵狗剩,张狗蛋,王大锤,刘石头,李黑鱼”

    编入户籍,成为吕宋国民,然后由吕宋朝廷给他们划分土地界线,授给他们田地。

    当然,他们的孩子都要送到吕宋城。

    半工半读,用工作抵他们的学费和食宿费用。

    以后土著们还要向吕宋朝廷纳税,并且每年还要服役二十天。超期服役,可减税赋税。

    张超将那些拒不归附的土著村子攻破,将土著俘虏,然后将他们贬为官奴隶,让他们加入建筑吕宋城和吕宋港的劳动中。

    那些女人,送去新建的一些作坊里工作,比如渔产加工厂,椰子加工厂等。

    而那些孩子,太小的就集中起来管理,让人教授他们学习汉字汉语,做点简单的手工。

    大的,就半工半读。

    相比起琉求的山夷,他们的待遇要更差点。

    起码那里的孩子能够享受免费的义务小学教育,但在这里,他们却还得半工半读。

    第天都有商船自琉求、泉州等地前来吕宋,运来一船船的各种建筑材料,还有粮食等。

    许多招募的工匠也随船过来。

    但移民却很少。

    运来的多以琉求的山夷为主,汉人极少。

    有些汉人前来,也不是来移民的,而是听闻了吕宋有金子前来淘金发财的。

    对这些人,张超也表示欢迎。

    现在吕宋已经堪探明了数处金矿,其中离吕宋港最近的一处金矿就是此前发现许多狗头金的那处。

    那是最容易开采的一个露天金矿,甚至有许多被溪流冲涮出来的砂金。

    金矿是归属于张超的,那些来淘金的人可以去矿上开采淘洗,他们淘出来的金子必须出售给张家,张家收购。

    收购价当然不会很高,但如果运气好,肯定也是能发财的。

    张超一面招募人过来淘金,一面也开始宣布吕宋的土地政策,可以自由买卖,从官府手里第一次买卖土地不须交契税,以后转手交易则需要交纳契税。

    土地价格比较便宜。

    一亩地不过几百文钱。

    谁都买的起,只不过有一条附加规定,买下的地必须开垦种植,若荒芜两年及以上,吕宋朝廷就有权没收。

    这是为了防止那些有钱人趁低价囤地,这与张超的需要不符。

    张超卖地,是为了吸引人过来开垦种地,吸引人口。

    为此,对于一百亩以内的地,甚至还有极大的优惠。若是肯直接移民过来,在吕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