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7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议会的听证会上,有人更是很直接的道,应当取消采邑。

    对皇后公主,应当实行过去的那种虚封食邑制,就是分封时食邑多少户,真实封多少户,然后把每户的食邑,直接算成俸钱,比如一户二十文什么的,那么真封一千户,一月就是二十贯采邑月俸发给,由朝廷发给钱。

    这就是南北朝以来的食邑分封制,爵位、采邑这些都变成了虚的,封号跟封地没关系,因为封地只是虚的,寄禄而已。采邑多少户也不是真的就能够管理封民,不过是计算俸钱标准而已。

    过去食邑,是真的给一块地方,连同上面的多少户人口划给封臣,然后封臣要管理这些人,并向这些人收取税赋,甚至还能役用这些人。

    但后来,渐渐的就由朝廷代管,到最后,根本就没有封什么地方,更不会有指定哪些是邑民,实际上就是朝廷财政拔钱而已。

    当然,在唐朝推行分封法以来,朝廷已经实行实封,连公主采邑也都因此在恢复实封采邑。

    现在有人提出虚封食邑,虽也得到一些人的支持,但反对的人却更多。

    反对的人还是以贵族院的诸侯为主。

    他们可是实封诸侯,现在要改回虚封实邑,那你们以后是不是要把贵族们的爵位、封地也改成虚封食邑?

    这个必须防范,谁知道下院那些人会不会真这样干。

    采邑得有。

    争论了半天,结果因为某些众议员过火的言论,导致了参议员们的迅速改变观点。

    参议员们整齐一致的对实封采邑支持。

    但参议员们支持实封采邑,却又不想让皇族扩张太厉害,宗室年年封,若是连公主都连连封,这还得了。

    所以参议员们最终达成了几条。

    皇后和四妃还有公主们可以有采邑,其它皇帝嫔妃则没有。

    后妃和公主的采邑,为终身制。

    后妃公主的采邑,由朝廷派人代管,不就藩不亲管。

    后妃公主采邑,由朝廷派驻士兵和组建民兵负责安全。

    至于皇帝和太子的采邑,则可分别拥有一万八和一万五的采邑兵。

    其实也有人想提出皇帝和太子的采邑不拥私兵,而是由朝廷驻兵。但这种想法没有谁傻头傻脑的提出来。

    皇帝和太子的采邑,怎么可能跟皇后公主们的采邑相同呢。

    甚至许多人都认定,皇帝这次要弄出这个皇帝与太子采邑来,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采邑兵。

    一支皇家私兵,本质上跟承乾当初的那八百宫廷侍卫一样。

    但数量更多,父子俩有三万三的私兵,说起来,也算是一支数量不少的军队了。

    当初张超凭南洋五万兵,发起护法之战,一路北伐,打进汉京,逼迫李世民退位。

    有三万三皇家私兵,威慑力提升不少。

    皇帝、内阁、诸侯,三足鼎立。

    在这种共识下,采邑法很迅速的就拿出了草案,然后在议会通过了。

    太子采邑在倭国、皇帝采邑在吕宋。

    皇帝与太子的采邑,都是皇帝钦定的,都在海上。

    一个在东海,一个在南洋。

    未来是大航海的时代,海上肯定更有发展潜力。

    “臣幸不辱命。”

    御书房,马周前来覆命,他带来的是议会通过正式颁行的采邑法,以及皇帝、太子、皇后、四妃、公主们的采邑分封表。

    这次不但张超和张的采邑有了,连皇后与四妃的都有了,甚至所有公主也都得到了一份采邑。

    她们的采邑分布各地,都相对较小,但又算是还比较富裕的地方。这些采邑对于后妃公主们来说,就真的纯粹是一个私房钱来源而已。

    公主们的采邑,嫁人后也相当于嫁妆,但是当公主去世后,则采邑收归朝廷所有,其子女没有继承权。

    张超笑着拉着马周一边坐下,亲自给他倒茶。

    “辛苦老马了,这回肯定顶了不少压力吧?”

    “都是臣的本份。”马周只能这样回答。

    张超心情挺好。

    吕宋又回到了他的手里,虽然少了渤泥等群岛,但其实光一个吕宋,也足够开发很久了。

    “朕准备自内库中拔款,全面加快吕宋群岛的开发,老马你以为如何?”

    “吕宋是一个比较有潜力的地方,此前陛下已经打下了一些基础。朝廷此前接下吕宋后,确实腾不出手来开发,现在为陛下采邑,陛下能够开发,这是好事。”

第1454章 东西皇帝

    一身紫袍的赫拉克洛纳斯微笑着向和超走来。

    大华帝国的皇帝身着明黄的龙袍,站在御阶上向他张开手。

    两人拥抱在一起。

    “在君士坦丁堡听说陛下登基称帝,欣喜不已,恨不能马上赶来庆贺。恭喜你,这是我迟来的祝贺。”

    分开后,赫拉克向张超躬身行礼。

    张超笑着道,“也恭喜你,奥古斯都!”

    两人一起笑了起来。

    奥古斯都,这是一个封号,源于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屋大维的封号。这个封号到了此时,就是相当于皇帝头衔。

    罗马一直以来,都是欧洲唯一的帝国,波斯的万王之王也算是帝国皇帝,但波斯并不算欧洲。

    在罗马帝国的体制内,其实一直以来,都不是只有一个皇帝。

    在中原汉人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可在罗马人那里,却不是这么回事。

    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将罗马从共和带向帝国,后来屋大维的奥古斯都头衔,便也成为日后历代罗马皇帝的称号,视为皇帝的同义词。

    不过奥古斯都一直只是个荣誉头衔,罗马皇帝真正赖以行驶权力的头衔是元首。早期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其实称为元首制,严格来说,元首制应当不是真正的君主制度。

    因此罗马帝国早期的历任,其实应当称为元首而不是皇帝。

    罗马帝国真正的君主制建立,应当是在戴里克先…君士坦丁时代,戴里克先使用了主人这个称号,被认为具有了君主制的特征,君士坦丁则更进一步,在他统治时,罗马的国名从用了八百年的‘元老院与罗马人民,’简称罗马共和国,变更为了后世非常熟悉的罗马帝国。

    因此,也可以说君士坦丁才算是罗马帝国的真正开创者。

    不过罗马人有个同职同权多人担任的传统,因此从共和国时代起,每年一任的执政官其实就都有两人。

    到了帝国时,对于皇帝来说,庞大的帝国统治起来也是相当任务沉重的,而且出于钦定继承人的需要,就出现了多位皇帝共治的局面。

    理论上说帝国皇帝也是元老院选出来的,因此生前要把自己属意的继承人先扶起来。

    戴克里先时就是四帝共治。

    后来,他把帝国划出不同的区域,由多位皇帝们分头管理,各管一块区域,这才算是创新。

    这个创新也确实让行政效率提升了许多。

    而这也是后人喜欢称东西罗马分裂的原因,但这只是以中原人的习惯来称。实际上,东西罗马并没有真正分裂过,甚至也没有什么东罗马帝国。

    罗马其实一直都是统一的,只不过同时有两个皇帝分治东西而已,他们以前甚至还有过四帝共治,所以东西两帝共治根本不算什么。

    这就好比后世有些国家有双首都一样。

    在罗马人自己那里,双方皇帝都是互相承认对方的合法性,并且都认为对方是统一罗马的一部份。

    这在中原人看来,简直是无法思议的事情,但在罗马,这确实是事实。

    后世不少人把东罗马,称为拜占庭帝国,但实际上,东罗马一千多年的传承,他们从没有自称过拜占庭帝国,也没有自称过拜占庭人,他们一直自治罗马。

    东西罗马时,东西两帝分联名发布法典以通行全帝国。

    世上从没有西罗马帝国这么一个国家,也没有拜占庭这么一个国家。

    在约二百年前,蛮族领袖奥多亚克废掉了末代西部罗马皇帝后,派出使者,把皇帝的信物送到了东罗马宫廷,向东皇帝表示效忠。

    同时表示,罗马只需要一位皇帝。

    这其实就相当于把西治的治权归还给了东部皇帝,从此罗马结束了东西分治局面。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实际上西部已经被蛮族王国瓜分了,他们名义上承认罗马为宗主,但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皇帝去治理了。

    因此说,蛮族灭西罗马前,罗马一直是统一的帝国,只不过是东西部分治,那不是两个国家,而是一个国家的两个部分,由两位皇帝分治,却依然是统一的帝国。

    蛮族废了西皇帝,瓜分了西部罗马,然后表示承认罗马为宗主,但西部以后也不需要另一位皇帝了。

    因此罗马回到了一位皇帝,回到了只剩下东部实际控制的状况。

    蛮族们名义上臣服于罗马,受领罗马的官位,算是罗马帝国的封臣诸侯。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只有一个罗马。

    这其实就是中原的天…朝体系是相似的,东方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中原王朝的皇帝,周边的蛮夷们臣服于中原皇帝,接受皇帝的册封,比如过去的高句丽王、百济王、新罗王、契丹汗等等,也屡有叛乱入侵战争,但总体上,这个宗藩体系是相对稳定的。

    皇帝只有一个。

    历史上欧洲第二个皇帝,是法兰克帝国的查理曼。

    而查理曼获得的皇帝称号,却是罗马皇帝。这个称号也是比较有来历的,当时东罗马是女皇伊琳娜单独执政时期,罗马只有这一个皇帝。

    而查理曼多次帮忙解决伦巴第人对罗马入侵,于是罗马教宗选中‘罗马贵族’查理曼为新的罗马皇帝。

    他们的逻辑也是没问题的。

    因为历史上罗马有多数皇帝同时在位,并且罗马也有过好几位女皇。而此时帝国只有一位女皇执政,而法兰克人又不承认女性统治者,教宗又认为伊琳娜是杀位,本身合法性有些欠缺,于是就又立了一位皇帝。

    这另立一位皇帝不是取代女皇,而是传统多皇共治的意思。

    只不过女皇因为查理曼是蛮子拒不承认,虽然查理曼确实是受封的罗马贵族,也还是高卢地区的统治者。但这就好比有契丹王要当皇帝一样,中原当然不肯。

    查理曼后来提出娶女皇,历史上女皇的丈夫也往往有罗马皇帝称号,但女皇拒绝。

    契丹可汗想当皇帝,还想靠娶女皇武则天来增加自己的合法性,武则天岂会敢,一个蛮子也想当皇帝,还想娶女皇?

    不过女皇运气不好,查理曼运气也不太好,他的使者还没到罗马宫廷,结果女皇就被人推翻了。

    新继位的皇帝跟查理曼搞了很久,最后互相奈何不了对方,只得承认了查理曼这个法兰克帝国皇帝的合法性,但拒不承认他是罗马皇帝。

    不过查理曼还是一直自认自己是罗马帝统的正统,视自己为罗马皇帝,历史上,后来德国的神圣罗马皇帝的头衔和帝统,正是从查理曼这里流传下去的。

    这也就是神罗帝国的帝统,虽然他们其实一直没被罗马人承认过。

    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制度与传统,所以哪怕是在西罗马皇帝被废,西罗马没了后快二百年,但东罗马也依然还是实行着多帝共治传统。

    只不过,在西罗马之后,他们不再划区分治而已。

    比如现在,东罗马人是自称罗马的。

    赫拉克皇子的父亲希拉克略是一个新王朝的开创者,但他们依然是罗马帝国,只不过是希拉克略王朝,然后希拉克略是皇帝,但皇帝还有两个,一个是长子君士坦丁,还有一个就是次子赫拉克。

    君士坦丁比赫拉克早成为皇帝,而赫拉克是在其母亲帮助下,刚获得奥古斯都称号,也成为共治皇帝的。

    当然,虽然是共治皇帝,但论起权力,肯定不如他父亲。

    “多亏了上次的贷款和军械订单。”

    身着紫袍的赫拉克皇帝对张超感激的道,这几年他一直负责与东方帝国的联络,与东方帝国结盟,与他们的贸易得到保证,还得到了贷款、军火甚至是军队的支持,这让如今被阿位伯人打的很狼狈的希拉克略皇帝也是精神一振。

    特别是去年皇子带回去的那庞大军火订单,更是让皇帝极为高兴。他母亲又在旁边吹枕头风,于是乎,希拉克略终于为赫拉克也加了奥古斯都封号,并赐他紫袍。

    在罗马帝国,紫袍尊贵无比,只有皇帝能穿,这和中原的明黄龙袍是一个等级。

    成为了奥古斯都后,赫拉克也没闲着,马上又赶来中原。因为他听说老朋友张超居然成为了东方新的皇帝,建立了一个新的帝国。

    他希望能够早点见到张超,与张超重申友谊,并建立更多的联盟合作。

    “阿拉伯人最近攻势好猛,他们对亚美尼亚的攻势,已经让我们和可萨人的联军都顶不住了。我们极需皇帝陛下的支持!”

    “尊敬的奥古斯都,你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呢?”

    “军械,大量的军械,还有战舰,我们需要更多的战舰,我们还需要火炮!”

    “如果皇帝陛下能够派了一支舰队进入地中海支援我们就更好了。若是皇帝陛下,能够在阿拉伯人的北方派军队南下,对我们也将有极大的帮助。”

    张超笑笑。

    罗马人想要军火,想要战船,甚至想要大华直接出兵介入战争,想的倒是挺好的。

    “尊敬的奥古斯都,想来你来的路上,也应当知道,大华帝国也有许多敌人,而且目前正在多处征讨作战中。大华暂时没有能力派出远征舰队深入地中海,或者是在河中或大夏方向对阿拉伯人出兵。”

    赫拉克脸上充满失望。

    “不过呢。”张超话锋一转。

    赫拉克精神一振,目光望向张超,充满期待。

    “我与奥古斯都是老朋友了,我中原与罗马人也是极好的贸易关系,大华继承大唐,因此我们愿意遵守三皇协议,继续我们的联盟。”

    “兵我们出不了,但我们可以向罗马兄弟支援战船、铠甲、武器等。”

    “价格嘛,好商量。”

    赫拉克无奈的笑笑,他也知道不会是无偿援助,“可以贷款吧?”

    “当然。”张超笑着答应。

第1455章 宠幸

    阳光普照,夏风和煦。

    巍巍宫城,金色的硫磺宫顶,红色的宫墙高高耸立。

    一条缓缓流淌的御河绕墙而过,水清澈无比,这些水自丹江口水库引来,能够直接饮用,御河里甚至能看到不时有鱼跳跃出水面。

    金水河流过北苑御花园,注入几个如镜般的湖泊,勾勒出更为灿烂的美丽景象。

    御园河边,皇后崔莺莺与妃嫔们在这边开辟了一片田园,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田地和菜园。

    崔莺莺在宫里也分田授地,有名份的宫嫔妃子都分得一块田地,甚至大些的公主也有一块地。

    地不算大,两三分的田地。

    “这些地可以种些粮食也能种些菜。”

    崔莺莺站在田埂边上,对着那片原本是花园的土地笑着道。

    “我计划在金水河边架几架水车,然后修条引水渠,这样岸边的田地就能直接种上水稻,跟我们以前在灞上时的鲸鱼沟一样。”

    夏风吹来,将十三娘的声音浸在那风声和水波里。她声音里带着喜悦,是那种真正的喜悦。

    “岸边和渠边全种上桑树,稻田里还养鱼,养鲤鱼。”

    张超微微笑着,目光落在她脸上,看着她那轻松的样子,也是非常高兴。他一身便服,头上随意的抓了个发髻,甚至都没有戴冠。

    手里一把折扇,轻轻在掌心里敲打着。

    “还可以养点鸡和鸭,散养。河边还可以种点莲藕!”

    崔莺莺笑着挽上丈夫的手,“你这一说,我感觉我都要把这里变成鲸鱼沟了。”

    “那不好吗?鲸鱼沟多好啊,山青水秀,还有梯田有果园,有农家小院,有小码头。”

    “那我还要在这里种上玉米、甘蔗。”

    “当然没问题,还可以种上辣椒茄子豆角,种上冬瓜。”

    北苑的这片土地很平坦,原本是个花园苗圃,用来种粮种菜当然是可以的。况且,崔莺莺她们要在这里分地种地,其实也只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又不在意产收益,因此可以随便种。

    每人一小片地,带着自己宫里的内侍宫人一起种这点地还是会很轻松的,这更多的是休闲。

    “田间再盖些小院,每人地边盖个农家小院。来这里做事累了就休息休息,还可以在这里做顿午饭吃什么的。院前弄个木板小码头,弄条船,还可以划划船,下个网捞点鱼虾啥的。”

    夫妻俩手挽着手,身子靠在一起。

    以前他们也长这样,但是现在反倒是少了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