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8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承乾的态度,承认了现实,承认了大华的统治。他的这个态度,对于张超和他的大华帝国来说其实很重要,这在许多百姓看来,是天命所归。

    大华继承大唐的一切,也就很顺理成章。

    承乾的态度,张超很满意,所以他送承乾去非洲之南,只要承乾不起兵不造反,那么张超就会一直遵守自己的诺言,不会对承乾下手,唐国也会一直成为大华的分封之国。

    三代百年之后,唐国封臣甚至能够重返中原。

    这次张超派了船队去澳州补给,同时去的还有七家海外殖民公司,他们将去澳州开拓。

    当然同去的还是飞骑的人,还有战舰。

    他给了李治一道圣旨,大华代唐,李治的爵位、封地一如继往的保留,但前提是李治愿意臣服,愿意表明他的态度。

    若是他不肯接受,那张超也不会那么客气。

    “这是一个态度,朕要的只是一个态度。”

    褚遂良苦笑,“陛下,李治只是一个年轻人,当过几个月的短暂太子,被废后放逐到了海外的异域蛮荒,在那里开拓发展。与中原隔绝许久,再接到消息,却已经是国破家亡,只怕也是一时难以接受。”

    “李治虽年轻,可也不年轻了。他现在可是一国诸侯,占据的是澳州最肥沃的港湾平原,给他些时间,肯定能够积聚不小的实力。眼下大华派出了七家殖民公司去澳州开拓,李治的定南港以后会更重要,也会更热闹繁华。”

    “李治的态度很重要,他若是现在拒不肯效忠新朝,效忠于朕,那以后肯定更加不会效忠于朕,待他实力越强,这将越是一个威胁。他也许暂时威胁不了中原,但却会威胁那些刚过去的殖民公司。”

    张超要杀李治,现在就跟捏死一个臭虫那么简单。一般情况下,张超当然不愿意去捏一只臭虫,杀了也不能吃肉,反而弄臭自己。

    可是当这只臭虫真的威胁到自己的时候,张超还是会下手的。

    李治若肯服个软,哪怕他心里不服,张超也能睁只眼闭只眼,毕竟他还有其它手段来加强对澳国的控制力。可若李治连这么个软也不肯服,那就是态度恶劣,影响极坏了。

    “朕给了李治选择,最终他会如何选择,朕也无法预料。”张超道。

    褚遂良想想,李治这么年轻,相信会服软吧。毕竟李世民、李承乾父子俩,两位皇帝不都能服软吗?

    “陛下对于澳州似乎很看好?”褚遂良如今为次相,内阁里也算是份量很重了。

    “澳州是个好地方,地大物博。虽然说澳州的西北部地区,很炎热荒凉,不太适合生存居住。但是在东南和西南沿海,其实很适合居住的。”

    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季节气候却又完全与中原相反,中原的冬天澳州是夏天,澳州的冬天则是中原的夏天。

    “澳州如此广阔的一片大陆,土著势力却极弱,这是相当适合我们开拓殖民的。澳州极适合放牧,养羊最有优势,养羊产羊毛。那边还有极丰富的矿产资源,煤、铁、铅、黄金等极丰富。”

    在张超的定位里,澳州这块地方,将来就是大华一个重要的原材料产地。这里坐成为大华最大的羊毛产地,成为重要的煤铁等矿石产地。

    同时,这里以后还能等大华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后,一个优良的人口安置地。

    澳州简直是个天府之国,这么好的地方,大华不先去占点开发,难道还要等以后其它国家来占便宜?

    哪怕朝廷前期没有多少精力来开发,但也可以授权给殖民公司过来开发。不过前期能开发多少,任他们自己来折腾就是,反正澳州也就是些土著,还基本处于原始时代,也不用担心能威胁到大华的殖民者。

    大华今天在澳州的几个点,以后也许就能成为几座城,甚至将来澳州就能成为大华的重要原料产地,为大华提供很大的经济输血。

    定南堡。

    李治的尸体已经被收敛。

    定南堡也被宣诏官**派兵接管,定南的民兵也被接管。澳国国除,**宣布澳国改为定南州。

    他暂代定南州刺史之职,又任命了原国相王安为别驾,再任命了两个自己的随从为长史和司马。

    定南的权力交接十分顺利。

    王安也没有半点抵抗的意思,他只有一个请求,为李治准备一个葬礼。

    **同意了,李治的葬礼很简单。

    **把葬礼当成自己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几乎所有定南堡的移民,还有港口船队的人都来参加了。

    可人虽多,却又很简陋。

    简单的仪式后,李治被埋葬在了定南堡北边的山上,他的墓碑上刻着大唐澳国公李治的墓名。

    本来**是要刻上大华澳国公的,但王安苦求,最后也就算了。反正李治从头到尾也没肯当大华的澳国公。

    葬礼过后,定南堡变的欢闹起来。

    大量的物资运抵,特别是还有些酒茶等物,让那些早就断了酒和茶的澳州移民欣喜不已。

    而那些刚来的殖民公司,也是第一次在澳州的城池里休整,而不再是呆在海边的荒地上。

    七家澳洲殖民公司在观看了定南堡的发展成果,以及听了他们的不少经历后,对于在澳洲殖民的信心大涨。

    七家殖民公司里,实力最为强大的是由皇家控股的新金山殖民公司,这家公司由皇族张家,还有崔郑卢王等几家投资,其实投资人就是张超和他的嫔妃们。

    公司名字叫新金山,则是因为张超为新公司选的澳洲殖民点是在后世的墨尔本,离定南堡倒也不算太远,后世那是澳州第二大城市。

    因为淘金热潮而兴盛起来,当时就是因为这淘金热,所以把这里叫做新金山,而美国的金山,则改称为了旧金山。

    张超带着后妃们掏钱建立这家新金山殖民公司,就是来这块优良的土地上,开拓殖民,开矿淘金的。

    这也算是带头开发澳洲,也是为皇家在澳洲布局。

第1503章 草原十八部

    大华帝国复兴三年的正旦大朝会,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更加的热闹隆重。

    四方来朝,八方来贺。

    坐在龙椅之上,看着都能排出几里去的大华朝贺官员们,张超确实有种飘的感觉。做为历经了大唐三朝的张超来说,今年的朝会确实超越了以往大唐任何一朝,哪怕是李世民贞观时都没如今规模。

    这规模,也并非是张超好大喜功,喜欢排场面子。他也没有弄什么丝绸扎树,免费招待胡商,邀请他们来。更不会搞什么朝贡贸易。

    今天大华正旦大朝的隆重,完全是因为大华如今确实已经强大无匹。这个强大,已经不再止是过去随唐之时一心要建立的一个以中原为核心,辐射东亚的这么一个天朝体系。

    如今的大华已经走出了中原,也冲出了亚洲,走到了更大的世界舞台。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今天的大华,已经成为了世界的中心,文明的灯塔。

    大华帝国之名,已经传遍了全世界。

    过去东方的中心是中原王朝,但中原王朝也还屡屡遭受草原游牧民族的入侵袭扰,秦汉帝国时与匈奴之间征战不休,到了南北朝时,柔然、鲜卑再到突厥,一个个强大的游牧部族,都曾压的中原王朝喘不过气来,甚至一度得向他们称臣纳贡。

    一直到如今,大华彻底灭了突厥,北方草原也彻底的向中原俯首称臣。

    在今天的大朝会上,来自漠北契必和回纥这两个草原汗国的首领,契歌愣和药葛罗吐迷度两个可汗,就亲自带着一个庞大的朝贺使团赶来汉京。

    两汗各向大华献上战马万匹,牛羊十万。

    这份大礼,阔绰的让人震惊。

    而更加让张超和大华满意的是,两汗王主动向大华请求,改两国藩属国地位为分封诸侯国。

    两国自愿放弃藩属国的地位,愿意成为大唐的分封诸侯国,甚至愿意放弃自治领的地位,直接一步到位成为大唐诸侯。

    藩属国和诸侯国之间可是相关巨大的。

    藩属国可以说只是以大华为宗主国,但各方面都是独立自主的,不论是内政还是外交或者是军事。可成为大华的诸侯国就不同了,诸侯国就是帝国的一部份。

    要全面实行大华的律法、税赋,要向朝廷纳税,军队数额有限制,甚至没有独立的外交、交战权等。

    可两位汗王依然还是主动请求成为大华的诸侯国。

    张超相信,这不是自己的王霸之气慑服了他们。

    这是大华的强大实力震慑住了他们。

    随着今年大华东征的大捷,朝廷已经灭了百济和新罗,连倭国也肯定维持不了多久。

    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被灭,这可是非同一般。三国存续久远,实力很强,尤其都是农耕国家,人口众多。大华吞并三国,不但实力迅速的上了一个台阶,而且对于稳固大华的东北方,拥有极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能稳固辽东辽北地区,对于、室韦等这些部族的慑服力也很强。

    若再加上今年早些时候,大华灭掉的契丹、奚、三部,则大华在东北已经稳如泰山。

    而大华在灭掉薛延陀之后,草原上已经没有人可以敢与大华做对了。

    西域天山南北,北方阴山南北的漠南,加上辽东辽北,以及燕山北的这些地方,大华不断的向北推进。

    仅剩下一个漠北地区,三面被大华包夹。

    回纥和契两汗其实也是过的提心吊胆的,生怕哪一天,大华就找个借口,跟讨伐契丹、奚、以及百济、新罗、东瀛一样,就那么调大军打了过来。

    两汗王也是屡次随大华军队出征的,深深知道如今大华军队的恐怖实力,那是比大唐还要强悍的。

    从隋灭到唐兴再到大华代唐,短短不过二十余年间,曾经强大的突厥,早就灰飞烟灭,根本再没有突厥的影子了。以前西海边还有可萨人自称是突厥,但现在也在大华的压力下,放弃了突厥人的称号,改称可萨汗国再不以突厥人自称了。

    那些被征服内迁的突厥人,现在他们的户口薄和身份牌上,也都成为华人。

    这世界上,没有突厥人了。

    甚至就是漠北数百年来一直延续存在的铁勒人,如今也变成了回纥人和契人,时代在变。

    变的太快。

    过去中原与草原,虽然你来我往的打来打去,但基本上不管怎么打,草原和中原的划分还是很清晰的,一个草原部族衰弱,代之一个新兴的部族。反正中原就算强大一时,北伐草原,也顶多是把那强大的部族击退,并不能取而代之的控制草原。

    靠的还是扶持一个新的部族来控制草原。

    可如今大华却再不是这个套路了。

    大华是真的一路打过来,兵出长城之外,然后还要把控制力也一直抓着。

    曾经还只是兵据长城一线,靠着堡垒防御群。但现在,一带一路,大华玩起了分封诸侯,玩起了堡垒铁索。

    一个分封到草原的诸侯,起码一座城堡。

    一个个封侯,一座座城堡,就这样如铁索一样的连起来,如同是捆扼他们草原部落喉咙,让他们呼吸困难。

    去年,大华连续分封了十几个诸侯到漠北。

    他们分封的封地,其实本应当属于契和回纥的,大华皇帝将他们分封过来,两位汗王敢说不吗?

    大华皇帝分封的这十几位诸侯,甚至有四位皇子。

    突厥、薛延陀、契丹、奚、,还有高句丽、百济、新罗,也许下一个就是他们契和回纥了。

    两位汗王这次带着这么多的牛羊马匹前来朝贺,也是迫于无奈。想在漠北当个自由自在的大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尤其是他们去年得到大华皇帝数次封赏,每次来封赏的使者跟他们谈话,这话里话外,都是在暗示。

    主动请求成为分封诸侯,似乎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臣请求陛下赐给大华宪章律法,请求陛下派给臣国相、将军,请求陛下帮助臣组建议会,请求陛下派出御史,请求陛下帮助整编军队”

    契歌愣跪在御前,语气诚垦的请求成为大华的分封诸侯国,请求大华朝廷帮助他们改制。

    药葛罗吐迷度也紧跟着跪求。

    看着漠北两位强大的可汗,此时跪着求着要求成为大华的诸侯国,张超还真是挺满意的。

    漠北两汗,如今基本上吞并了薛延陀的残余势力,对铁勒诸部的统合力度也很强,两汗各自拥兵不下二十万。

    这是很强的实力了,这些铁勒人打小马背上成长,人人都是骑兵,相当骠悍。眼下他们自然是慑于大华的兵威,不敢有丝毫的乱来,尤其是有突厥和薛延陀等人的前车之鉴,他们肯定会很老实的。

    但从长远来说,朝廷如果不加强对漠北的控制,那么早晚有一天,这些漠北游牧部族还是会南侵的。

    历史上一次次如此,草原部族是没记性的,要不了二三十年,就会忘记以前被中原惨揍的忘记。

    张超过去的计划里,肯定是不会放过漠北的。

    但如果统治这里,确也不容易。仅仅是征服,那么两汗国现在实力也很强,且大华没有正当的出兵理由,在大华的对外征服之战的优先序列里,漠北其实还排的挺后。

    直接打,效果不会很好,张超还是较倾向于用些别的手段。

    历史上满人统治蒙古人,靠的是联姻和亲等手段,也确实很成功。不过张超不太愿意用这种手段,也太瞧的起草原人,对他们太优待了。

    马周曾提出威逼利诱,迫使两汗国同意成为大华的诸侯国,这样一来,大华就可以明正言顺的插手漠北。

    只要两国改制,成为大华的诸侯国,那么就被大华套上了金箍,到时要搓扁还是捏圆,这还不都是由大华说了算嘛。

    张超认为如果这个计划可行,倒也可以。

    只是他原本认为,漠北的铁勒人怕不会轻易就范,毕竟成为诸侯国后,那就连附庸不都是,而是直接成为大华的一部份了。

    但他还是有些小瞧了大华如今的威势。

    几拔使者去了几趟漠北,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两汗王还真的就主动请求成为诸侯国了。

    天大的好事。

    “二位爱卿有此心意,朕很高兴,既然二卿恳求,那朕就允了。”

    张超哈哈笑着点头。

    听到皇帝终于应允了,趴伏在地上请求的契歌愣和药葛罗吐迷度都感到松了口气。

    终于允了,他们也可以松口气了。

    不过张超并没有马上就册封两汗,他心里另有考量。两汗想成为大华的诸侯,这样融入大华之中,其实也是受到保护。毕竟大华可是有宪法保护诸侯利益的,成为了大华诸侯,那大华皇帝和朝廷都不能轻易的动他们。

    张超岂会不知道他们的打算,所以他不急着册封。

    封最后要封,但怎么封,却是非常不简单。简单的把漠北封给两汗做为他们的诸侯国,那就是很不负责了。

    以后漠北只此两国,不免尾大难掉。

    张超的计划,还是要把漠北分封成大大小小许多个互不相统的诸侯国,分封给那些大小部族的首领们,这样一来,漠北诸部,才能真正的为大唐所控制,而不是挂羊头卖狗肉。

第1504章 双头鹰

    很多人以为草原人就很直肠子,认为他们很简单。

    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一个人的能力与他的见识阅历有关,与他受到的教育与他的经历有关。以前大家印象里留存的草原人比较耿直的记忆,多是因为绝大多数的草原人受到的教育有限,他们在草原上游牧,见识也有限。

    人因无知而愚昧,因无知而野蛮。

    但就算是在遥远偏僻的漠北草原里,也并不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正如中原地大物博,虽然能人智士无数,可在那些偏远的山区里,许多人也一样因为缺乏教育,以及没有机会走出大山,因而封闭和无知。

    契歌愣和药葛罗吐迷度这两个漠北草原的汉子,就不是什么愚昧无知的人,更不是什么耿直忠厚之人。

    他们辫发花白,也是纵横草原半生,见识过无数的大风大浪,突厥、铁勒、薛延陀,他们活到了最后。

    许多百姓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天下大势,甚至只知道大华在草原的南方,但这个大华到底有多大,帝都在哪,皇帝如何了得,都不知道。

    他们崇拜英雄,崇拜力量,尊崇那些马骑的好,箭射的准的草原勇士。在他们的眼里,部落首领已经非常了不得了,更别说是汗国的可汗了。契歌愣和药葛罗吐迷度在漠北,那是威望如山。

    可契歌愣和吐迷度却是见多识广,他们清楚的知道草原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紧迫局势。

    在突厥、薛延陀、契丹、吐谷浑、奚、等一个又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