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多原先敌方的文臣猛将,一入唐朝,就加官授爵。结果就是如今大唐勋贵遍地走,国公多如狗。

    等到后来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立即感受到这些封爵每年供养的困难,不得不狠下心来削爵减封,还引发了几场叛乱。

    李渊除了给这些人高爵显勋外,还大量赐田。动不动就赐几百几千亩,今年李世民攻下洛阳之后,张婕妤就向李渊求赏其父亲数千亩良田。因为李世民先把地赐给了淮安王李神通,还引的起了争执,李渊把李世民还教训了一顿。

    勋贵们拥有大量的土地,当然也就是大地主,他们地多粮食也多,兼之唐初都不发俸,而是发禄米,这让他们家的粮食更是堆积如山了。因此绝大多数的勋贵,基本上都做粮食生意开米店粮铺。

    现在粮食生意不好做,这些人都想找张超合作,把粮食卖给酒坊。

    甚至有些人还想跟张超搞点深入合作,比如给张超点回扣,然后收购价提高点,或者干脆数量上做点手脚,质量上做点手脚之类的。

    对这些人,张超都一一见了,然后一句话,他还没有正式上任,具体的情况他也不知道,因此他什么都没法和他们谈。

    等他正式上任之后,到时再谈。

    这些人送来的礼物,张超让他们带回去,但这些人都只是呵呵一笑,然后挥挥手就走了。

    “这些东西怎么办?”管家问。

    张超问马周,“先生,如果收下了,算受贿吗?”

    马周翻了下自己的账本,“也就是点丝绸茶叶瓷器之类的,也算是一般人情往来的数吧,这还够不着受贿。”

    其实收礼跟受贿之间,并没有太明确的线。有些东西也说不那么清楚,关键还得看具体,如果没人搞你,那你就是收礼,有人要搞你,那可能就是受贿。

    再说了,张超都还没有上任呢。

    “那就收下吧。”

    张超让马周记一下,今天入账三千贯,等过几天等两家把钱送来了,那就把家里修窑洞、修作坊等的钱都给先结清。

    “快过年了,该还的都还了,不欠债过年。”

    “三郎,香皂坊那边第一批货都做好卖出去了,货款也大都收上来了,是不是把这钱给各家分红了?”

    一般来说,企业赚了钱是不会马上急着分红的,而是把钱投入再生产,扩大企业的规模,提高产能效率,以期做的更大更强。

    但香皂坊这边目前来看,长安城的市场有些饱和,目前接到的唯一大单就是来自皇宫的,但那些属于太府寺采购单,他们给出的采购价格比市场价低出了一大截,利润少了许多。

    香皂坊管事提出的明年计划是向洛阳、太原等地开拓香皂市场,争取打开新的市场,提高香皂的销量。虽有这样的计划,但香皂的制造还是挺简单的,并不需要什么太大的资金投入。

    张超有个计划是想让香皂坊投笔钱,到河南去开采碱石矿。这样以后碱石就不用完全受制于人,甚至成本也会低很多。不过这个事情也得长从计议,一时是急不来的。得先勘探,还得跟地方打招呼,得招募工匠,得请专业的匠师,很复杂也很麻烦,只能说是先立项,一时半会还上不了马。

    “留下部份资金,其余的都分红吧,记得先把碱坊的烧碱款给结了再给股东们分红。”

    “知道了。”

    张超问了下马周具体能分到多少,马周迅速给出了答案,张家在碱坊和香皂坊的收益,能分到三千贯左右。

    “不错啊,这样一来,我们今年就能还清债务了啊。”张超很高兴。

    “不止呢,家里的的面点以及熟食和豆腐工程这块到年底也还能有五百来贯左右的收入,另外三郎还有得到的赏赐加起来也有千余贯。”

    “这么说,我们今年不但没负债,还有富余?”

    “是的,把家里的账结清后,今年还能结余不少。当然,这得是跟张尹两家的买卖谈成,那三千贯能入账的情况下。”

    “不止呢,我还欠了我义父八千贯钱。”

    一提起崔家的那八千贯陪门财,张超就气不顺。八千贯啊,压的张超都有些喘不过气来了。虽然秦琼并不会找张超要这笔钱,但张超觉得自己一定要还的。算上这笔欠债,张超今年还得有近一千的赤字。

    “三郎忘记崔娘子还有一大笔嫁妆放在你这里呢,等你们成亲了,这钱财也就是你的了,那可不少。”马周笑道。

    张超摇头,这事情怎么能是一样的。女人的嫁妆就是嫁妆,这算是她们的婚前财产的,而且结婚后还不算共同财产。大唐的律法对女人保护还是很厉害的,张超也没打算要用崔十三娘的嫁妆。

    哎,李家还是太坑了。

    自己的酒坊、药坊啊,两个赚钱的买卖,直接就夭折了。

    “哎,我努力了一年,还得倒欠一千贯!”

    张超叹着气出去了。

    马周没跟着出去,他在茶几边沙发上坐了下来,翻看了下自己的账簿。

    这个张三郎,如今的家业又何止八千贯。

    张家前后赏赐置办的田地已经有两千多亩,就算除掉其中的几百亩职分田和口分田以后是要还给朝廷的,但父子俩的永业田也都快两千亩了,这可是能够传家的。

    更别说,还有这么多的作坊,那都是摇钱树啊,每日流水般的进账,****不息。

    还有张超还有五十户封户呢,算起来,张超等于有一百五十丁向他缴租,一丁相当于授田百亩,就算三分之一要归朝廷,张超还等于有一千亩地在收租子。

    这个地虽不是张家的,但租却是年年能收的。张超就算过世了,将来他儿子还能接着收,儿子收了,孙子还能继续收。

    多少人几辈子都置办不下的家业,张超几个月时间就置下来了。

    况且,他现在还不仅是个灞上小民了,田多了,地多了,作坊多了,也升官授爵成为贵人了。

    一门父子两人俱是爵爷,一个卫府旅帅一个工部员外郎,一武一文,张家还真的已经成势了!

    最近天天拼命更新,看了下,精品频道的三日内更新数量一直是全站第一啊,三天更新量将近六万字,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更新近两万字。木子每章可都是三四千字,不是两千字一更,因此六七章当他们十章不止。天天码字到天亮,人也撑不住了,昨天晚上胃疼了一晚上,实在没法码了才躺床上休息了会。希望大家能够支持下正版,都能体谅下码字不易,给点支持!(未完待续。)

第162章 屋里人

    第二更。

    张家的新房是五个大套间,张超住在左一。

    “三郎,以后我们也住这里吗?”秋月和冬晴两丫头抱着自己的小包袱一脸激动的问张超。

    张超的这个套间也是中间一个大间两边各一个小间。两个小间不另外对院子开门,而是直接从中间的大间里开个月门进去。

    “嗯,你们两个以后就住右边那间。中间这间是我的花厅,我的卧室是在左边这间。”

    “三郎,你怎么不住中间这大间啊。”秋月不解,怎么放着最大的这间不住,却住起了小间。

    “这是花厅,以后我看书或者喝茶的地方。”

    三间房都盘了一个炕,中间还有地暖,这算是相当的奢侈了,不过张超坚持,让自己过的舒适些不是很正常嘛。虽说三间都盘了炕,但张超还是习惯后世的那种布局,中间这房这么大,当卧室不太适合。卧室不需要太大,差不多就行,这样才更有利于睡觉,毕竟卧室的作用就是睡觉嘛。

    中间这间就算是活动区域了,有炕,也有茶几,还有一套春秋椅。另外两边墙边,一边摆的是书架,一边摆的是博古架。书架上摆着一些书,都是卷轴和册页。书架旁边还有一个大书桌,后面是一张新式的大靠背椅。桌上有文房四宝,笔筒笔架镇纸这些。书桌边上还放了两个大瓷瓶,这两瓶是用来装一些空白卷轴的,方便取用。

    通往两边房间的月亮门上也有帘子和门,白天的时候门打开,放下帘子,晚上则能关起门。两边卧室虽没对院里开门,但开了一扇较大的窗户。本来这时的房子窗户都开的较高且小,也是有利于防盗,但张超考虑采光,还是开了个大窗户,还很奢侈的在窗上糊上了白纸,这样屋里透光性大大加强。

    “进屋要换鞋吗?”冬晴看着地上光洁平整的地砖,不忍自己的鞋子破坏屋里干净。

    张超笑笑,“门边上有个鞋柜,里面有布鞋,以后进屋可以换布鞋,省的经常打扫拖地。”

    两丫头换上了鞋,抱着包袱进了西边那间,里面也盘了炕,只不过没有外面的大而已。

    “哇,姐姐,这里还有衣柜,还有个梳妆台。”

    虽然西边这间是侍女房间,但张超也没弄的太简陋,有暖炕,有炕桌,还有炕柜,还有两口樟木头大箱子。另外炕边一边摆了个梳妆台,上面还放了一面铜镜,有新的梳子。另一边,则是一个新式的衣柜,里面还有衣架,衣裙等可以收纳在里面。

    秋月拿着铜镜爱不释手,不停的照着自己。女人都是爱美的,秋月和冬晴都才十五六岁的年纪,正是爱漂亮的时候。不过铜镜很贵,以前他们家都没有。如今三郎居然给她们一个梳妆台,还专门给了面铜镜,这真是令她们欣喜。

    “坐那试试,看怎么样。”张超看她们很高兴,也挺高兴的。这两丫头是自己的贴身丫环,平时细心照料自己,张超也挺感谢她们的。

    秋月抢先坐在了梳妆台前的鼓凳上,手里拿着铜镜,打磨的极光滑的铜镜,映出秋月已经长的很红润的脸庞。

    这丫头到张家几个月,已经发育了不少,脸色红润白皙了许多,身上也长起了些肉,丰腴了些,高腰襦裙下,也已经能撑起一些来了。原来干枯发黄分叉的头发,都变的油亮了许多。

    两丫头现在经常洗头,头发很光滑乌黑,双环髻上插支木钗也能显得十分可爱。两丫头现在还每天抹点张超送给她们的胭脂,倒也完全没了刚来时那瘦弱柴火妞的感觉。

    尤其是身上虽穿的是布裙,可却是新衣,没有补丁,很干净。

    走出去,完全有几分乡下小地主家女儿的味道了。

    张家现在有两家仆人,管家一家和兽医一家,两家都是五口人,管家一家是二女一儿,兽医一家则是二子一女。

    现在管家夫妻俩依然住在原来张家旧窖后面的一孔窑洞里,兽医夫妇则住进了原来张家住的那孔旧窖。

    两家的六个儿女,栓子和大牛二牛,都住在新家院里倒座的下人房里。

    而秋月冬晴和牛小妹,原本张超安排是老爹屋里一个,自己屋里一个,然后给妹妹莲娘和兰娘屋里一个,这样屋里头有人照顾。

    不过最后老爹说他屋里不需要,七娘也说让冬晴和秋月两丫头还是跟着张超,于是牛小妹分到两妹妹屋里。秋月冬晴则两丫头到张超屋里服侍,三个丫头都是跟着自己的主子住一起,正好张家的新窑洞都是套间。

    现在老爹住一套,自己一套,两妹妹因为兰娘还小便也是住一套。家里的五个套间还剩下了两个,一个将来留给兰娘,一个则可以做客房。

    栓子和大牛二牛三个住在院子对面倒座房里,还能守夜。

    秋月姐妹俩轮流享受了一把梳妆台照铜镜的感觉,非常的开心。

    “啊,三郎,这屋里怎么还有个小拐间?”

    秋月看到在那边墙壁上还有一个小门,用一个帘子摭了起来。

    “你去看看不就知道是做什么的了。”

    这个小拐间还是张超特意要求加上的,作用其实就是避免冬天夜里起夜辛苦。虽然张超在院里就建了两个厕所,分了男女。但毕竟从屋里到院里去还是有点距离的,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屋里有炕是暖和,可外面冷啊。进进出出的容易感冒着凉。

    那些大户人家的做法是在屋里放个马桶。

    一般是直接放在床下的,张超屋里盘的是炕,直接放旁边也不太雅观,而且肯定还会有些味道的。因此他特别在窑里做了个小小的拐间,也就后世卧室的洗手间那么大。

    里面张超让木匠做了一个坐厕椅,算是厕床的简化版。

    一个单人沙发椅那么大的厕椅,晚上起夜上厕所时直接坐上面就行了,跟坐便器一样方便。下面相当于一个封闭的大箱子,有一个门可以打开。

    这样就可以放一个马桶在里面,每天早上的时候,就能打开木箱,把里面的马桶拿走,送到院外专门挖的一个蓄粪池里去。

    如此一来,晚上起夜方便,不需要出房间去院里上厕所,而有了这个小卫生间和厕椅后,屋里也不会那么的有味道。只要天天早上记得把马桶拿去倒掉,再在里面熏点香,还是很不错的。

    “这屋里专门用来起夜如厕的?”秋月看着那个很漂亮的椅子惊讶的道。

    张超走过去把椅面一掀,原来平整的椅面下露出了一个洞,还能看到下面的马桶呢。

    “三郎,那这旁边这个桶是做什么的?”

    “这个桶啊,作用可是很大的。这桶里装的是木屑和灶灰,晚上如厕过后,就从里面倒点木屑草灰倒到马桶里,这样就能摭盖味道了。”

    “三郎想的真周到。”

    两个丫头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个小卫生间和这厕椅、马桶了。

    原本张超可是打算在这屋里建一个真正的卫生间的,弄一个冲水马桶。不过后来一想,粪便在这个时代还是很重要的农肥,如果冲水,那不但得加装一条管道,而且还得修一个蓄粪池,最重要的还是浪费了粪肥。

    “这里还装了一个洗手台,这是一个水龙头,拧开就有水流出来了。便后洗手,或者早上起来在这里刷牙洗脸都很方便的。”

    虽然卫生间没有上冲水马桶,但自来水还是接上了的。张超花了很大力气,在院里打了井,装了井车、筒车还有水塔,当然就是为了享受方便。

    卧室卫生间里岂能没有洗手台没有自来水没有下水管道?张超甚至还安了一个沐浴莲蓬头和放了一个浴桶在里面。

    想在屋里洗澡也行,想到院里那间专门的浴室去洗也行,随便,反正这间屋里的墙壁和地面都是铺了砖的,不怕水。

    反正有钱了就是这么任性。

    张家的五个套间都有修这样的卫生间,为此,张超多掏了一笔不小的钱,主要还是安装上下水管道,用的是陶管,还是定制的。好在这房子是新建的,张超在开建之时已经把这些设计好了。

    要不然,在一个修好的房子里搞这些,那是非常麻烦的。

    两丫头对这卫生间喜欢的不得了,一会去试洗手台,一会拧水龙头,一会又去掀坐厕椅的盖子。

    若不是张超在这,估计两丫头就要宽衣解带立马就试一试了。

    饶是如此,两丫头也是轮流过去坐了坐。

    “以后早上倒马桶的任务,可就交给你们两个了。我让管家买了些香,以后这卫生间里记得早晚熏香。”

    “知道了三郎。”两丫头嘻嘻哈哈的笑道。

    “好了,你们自己再好好看看,也把你们的衣物等放好,我先回我屋里去了。”

    “嗯,三郎有事,就唤我们。”

    “不用唤,你们听到屋里响铃了,就马上过来我屋就是了。”

    张超在屋里装了消息铃,张超在自己的屋里一扯,两丫头屋里的那个铃铛就会响起来。

    看起来很神奇,但其实只是个非常简单的装置。(未完待续。)

第163章 一百响爆竹(第三更)

    3500均加更,兄弟们,还差二十票就1200票了,有月票的投票支持一下,满百就加更!

    张家沟的村民都在帮忙准备明日老爹的婚礼,明天婚礼的流程早定好了。早上就要迎客,因为张超说要热闹操办,因此酒席要摆三天。

    明天的迎亲日子,今天就开始迎客了。不过今天不是正席,主要是张家沟的村民们来吃席,这些也是婚礼上的重要帮手。等到明天,就是正席,三餐都是正席。黄昏时去迎亲,晚上拜堂,然后后天早上则是散客,帮忙的村民们则要吃到后天晚上,整整三天。

    唐人的婚礼习俗规矩不少,比如迎亲的前一天,女方还要派一名资深妇女到男方家来铺房,展示女方陪送的嫁妆。

    除非你是五姓女,或者门第比男方高的多,要不然,嫁女儿一定得有够份量的嫁妆,这样到了夫家之后,新妇日子才会过的舒心。

    这其实跟后世的天竺阿三们一样,妇人出嫁,得带上二十年的生活费过门。要不然,夫家绝不会有好脸色给你,甚至好多阿三媳妇就是因为家里拿不出足够的彩礼,而嫁不了人。有些嫁过去了,结果后来也往往发生被婆家虐待,甚至是被泼硫酸毁容的事情。

    唐人虽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