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星际强兵-第4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梅森星系没有毁灭,那么梅森族绝对是一个值得依靠的盟友。要知道,梅森族拥有的不只是科学技术,还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以杨屹在地心里面见到的,梅森族的军事实力不在任何一个顶级文明之下。有了梅森族的舰队与军团,还有领先于其他文明的科技,还有什么是人类联邦无法战胜的?

    只是,最大的收获,显然不是梅森族,而是那个跨恒星系统宇航技术。

    虽然没有成功实现,而且杨屹也不是科学家,但是就之前所见,杨屹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黄伟成已经成功了,或者说离成功只差最后一步。“镜相转移”技术肯定行得通,肯定能实现跨恒星系统航行。

    “所有相关技术都储存了下来,只要具备合适的条件,随时都能实施。只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以什么方式、通过谁来实施,由你来决定。虽然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是我相信,既然你能够得到这个空间储存器,你肯定是人类,乃至所有文明的希望,因此你是在我之后唯一能够将这项技术转化为现实的人,也只有你能够通过这项技术帮助人类,帮助其他文明实现飞跃。只不过,要想拯救银河系联盟的所有文明,你需要的不只是一项划时代的技术,还需要其他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比如一颗能让我们所有文明在其他恒星系统里面复兴的种子。这些,我全都准备好了,就放在空间储存器里面。对你,我没有太高的要求,只是希望在人类文明再次发展壮大的时候,你能记住我们,让所有人记住我们。不只是我,而是所有为这个理想奋斗、奉献与牺牲的人类科学家。如果没有他们,没有这些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就不会有我,也不会有现在的一切,更不会有复兴的希望与机会。虽然我们追求的不是实现个人的理想,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我们自己,但是我们都有一个愿望,让我们的后代都能茁壮成长,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

    在影像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四周出现了很多人的投影,准确的说是九十九个人。

    杨屹迅速扫了一眼,在这九十九个人中,他只认识其中的一个,就是玉霆轩。显然,包括黄伟成在内,这一百个人就是“星火计划”最初的一百位发起者,也是他们保住了人类复兴的希望。

    紧接着,影像消失了。

    几乎同时,一些物体从空间储存器里飞了出来。

    杨屹吓了一跳,立即出手控制住了这些物体。只可惜,其中几件物体发生了爆炸,随即就消失了,只有三件物体保存了下来。一个是信息储存器,里面是黄伟成恢复了的那些科技资料,以及“镜相转移”技术的相关资料。另外两个都是二级空间储存器,或者说是一种采用了空间压缩技术的储存设备,非常先进,连顶级文明都没有,至少杨屹没有在星魂女皇与艾米那里见过类似的设备,而且以杨屹的了解,制造这样的储存器肯定十分麻烦。杨屹很是疑惑,不知道这两个储存器里面装的什么东西。

    还好,没花多少功夫,杨屹就找到了开启的方法。

    打开第一个储存器,杨屹不由得暗自感叹。

    在这个容量巨大的储存器里面,全都是来自各个文明的基因样本,而且全都通过低温技术封存,而且容器内部有一个原能储存器。虽然储存的原能不是很多,但是容器内部的环境处于恒定状态,所以储存的那点原能足以让低温设备持续运行数万年,甚至更久,也就是将里面的基因样本保存数万年之久。

    显然,有了这些基因样本,只要找到一颗合适的星球,就能让已经灭绝了的文明重生。

    黄伟成没有带上其他文明,不过也没有抛弃其他文明。

    迅速察看了一番,杨屹找到了认识的所有文明的基因样本,连隐灵族、织星族与雷凌族的基因样本都有。

    感叹归感叹,杨屹不得不承认,至少黄伟成没有背叛银河系联盟。

    稳定住情绪之后,杨屹打开了第二个储存器。

    看到里面的东西,那就不只是惊讶了。

    显然,黄伟成留下的那些科技资料是让杨屹为他实现理想的技术条件,而各个文明的基因样本是理想本身,至于第二个储存器里的东西,那就是实现理想的物质条件,或者说是黄伟成的宝藏。

    在这个容量惊人的储存器里面,全都是各种极为罕见的材料,杨屹认识一些,不过大部分都不认识。显然,黄伟成做好了充分准备,哪怕到达的目的地,也就是另外一个恒星系统的环境极为恶劣,也能利用这些材料,以及先进的技术发展壮大。甚至可以说,黄伟成是在准备跟一个强大的敌人开战。

    哪里来的强大的敌人?

    难道说,在他准备去的恒星系统里面已经有了一个强大的文明,而且这个文明掌握的技术并不比人类差?

    杨屹立即想到了十万艘战舰,还有十万个完全由战兵组成的军团。

    显然,如果目的地没有强大的敌人,需要带这么多的战舰与军团过去吗?要带的,也应该是飞船,以及更多的平民,因为重新建设一个文明,需要的不是战士,而是搞建设的劳动者。其实,就算带上一些科学家,也要比带上那么多的战兵更有用,因为科学家能够创造价值,而战兵不能。

    很明显,黄伟成对目的地,也就是要去的恒星系统已经有所了解,才做了如此充分的准备。影像没有提到,只是因为在录制这段画面的时候,黄伟成还没有这个发现,自然没有提到。

    想到这,杨屹不敢迟疑,立即启动了那台信息储存器。(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一章 起源之迷

    毫无疑问,这台信息储存器,准确的说是里面的那些科技资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虽然杨屹只大致浏览了一遍,但是那些先进技术依然让杨屹瞠目结舌。别的不说,其中就有杨屹现在最需要的技术,即制造s级以上品质的小型原能转换器所必须的,将原晶加工成核心部件的技术。通过这项技术就能解决没有圣器的问题,事实上制造任何一种小型原能转换器都无需用到圣器。杨屹有足够多的原晶,其他材料也很多,有了这项技术就能大批量生产高级小型原能转换器了。只要有足够的高级小型原能转换器,杨屹就能仿照昆阳族组建一支完全由战兵组成的军队。此外,还有制造大型原能转换器的技术,特别是用在主力舰上的s级以上品质的大型原能转换器。只是杨屹并不是很重视这项技术,因为有了战兵,他需要的是先进的太空战机,不是庞大的战舰。至于制造太空战机的技术也有,不过利用的难度更大一些,主要是缺少生产先进太空战机所必须的材料。只不过,这些问题肯定能够在将来得到解决。

    只是,杨屹现在找的并不是这些东西。

    “镜相转变”技术确实存在,而且很详细,只是杨屹不是科学家,也没进行过系统的学习,所以根本看不懂。在迅速浏览了一遍之后,杨屹失望的发现,保存下来的全都是技术层面上的东西,根本就没有提到另外的恒星系统。就算黄伟成已经对附近的某个恒星系统进行了全面观察,有一些惊人的发现,也没有保存下来。只是在杨屹看来,黄伟成未必了解将要前往的恒星系统。他做的那些准备只是防范于未然,就像银河系联盟的文明来到南阿尔法星系之前一样,在各艘飞船上都配备了先进武器。

    当然,可以肯定的是,黄伟成不是带着梅森族去探索其他恒星系统,而是去占领其他恒星系统。也就是说,在到达其他恒星系统之后,黄伟成将用带去的舰队与军团消灭当地的土著文明。只有在控制了整个恒星系统之后,黄伟成才会让银河系联盟的其他文明重生,再次建立一个以人类为核心的联盟。

    问题是,为什么要让其他文明重生呢?

    显然,在遭到背叛的情况下,黄伟成没有任何理由让人类与梅森族之外的文明在其他恒星系统里面重生。从长远发展来看,更加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增加一个文明,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资源。哪怕已经掌握了跨恒星系统宇航技术,资源也是有限的,没有任何理由在那些背叛了人类的文明身上浪费资源。再说了,就算没有其他文明,人类与梅森族依然有足够的能力控制某个恒星系统,在短时间内发展壮大。如果无法战胜当地的土著文明,就算有更多的文明也是一样的结果。

    那么,黄伟成为什么要带上所有文明的基因样本?

    带着这个疑问,杨屹又仔细察看了一遍,找到了一份非科技资料,准确说是社会科学方面的资料。

    这是一份来自第二纪元初期,甚至有可能是第一纪元末期的资料。

    看完这份资料,杨屹才明白了过来。

    在得知了第二纪元的辉煌之后,杨屹一直想不明白,当时的人类那么强大,为什么要让其他文明发展壮大?没有其他文明,人类能独霸银河系,哪怕资源同样会耗光,也不会是短短几千年。从这个角度来看,就算人类科学家是导致银河系毁灭的元凶,那么银河系联盟的其他文明就是帮凶。很简单,正是因为有太多的文明迅猛发展,消耗了太多的资源,才迫使人类科学家不计后果的寻找跨恒星系统宇航技术,也才有了后来的灾难。至少在消耗资源这个问题上,银河系联盟的所有文明都对“灭世灾难”有一定的责任,甚至可以说该承担主要责任。很简单,在第二纪元,人类的人口数量并不是很多,因此为了生存繁衍消耗的资源并不多。虽然人类掌握了银河系的绝大部分资源,但是主要用于科学研究,所有文明都是人类科研成果的受益者。如果没有其他文明,银河系就不会在短短几千年内毁灭,人类科学家能够获得更多的时间,也就能从容的进行跨恒星系统宇航技术的研究工作,最终在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从而实现跨恒星系统宇航。

    显然,不管怎么看,人类都没有理由让其他文明消耗宝贵的资源,至少没有理由帮助其他文明发展壮大。

    在遇到玉霆轩的记忆体之后,杨屹才知道,人类科学家始终相信一个假想,即银河系内的各个文明有某种关联,而且这个关联跟所有文明的由来有直接关系,如果能搞清楚各个文明之间的关联,也就有希望找到人类、以及众多文明的由来,甚至能够解开这个宇宙中最大的谜团。

    这就是,宇宙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这个假想最初是在第一纪元末期,由一位社会学家提出来的。当时,人类刚刚掌握了原能技术,即将在空间跳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并且实现跨恒星系航行。此外,利用原能技术建造的探测器,已经发现了银河系里其他恒星系内有生命存在,甚至截获了一些智慧文明发出的信号。

    也就是说,人类在当时已经知道自己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

    到了第二纪元,随着越来越多的文明被人类宇航探险家发现,以及对其他文明的深入了解,这个假想得到了更多科学家的认同。关键就是,其他恒星系里自然诞生的智慧生命跟人类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有机体,生存环境相似,都需要氧气、水、合适的温度,以及食物都是有机物。只是,最大的相似之处,其实在基因层面上。虽然人类跟其他智慧生物的基因有巨大差别,但是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构成基因的最小单元是一样的,只是排列组合的方式不同。

    显然,这是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

    虽然有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这是自然进化的必然结果,即人类、以及其他智慧生物的基因样式是最理想的,也是最可能产生指挥的构成方式,因此在经过长期进化之后,其他构成方式全都被淘汰了,只有这种构成方式保存下来。但是生物学家没法解释一个关键问题,即为什么在不同的环境中进化出来的智慧生物会有如此重要的相似性。要知道,自然计划的基础是环境,即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必须适应环境,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生存,而不适应环境的生物都会被淘汰,因此在不同的环境里面,进化出来的智慧生物必然存在巨大的,而且是基因层面上的差别。

    事实上,当时的很多发现直接推翻了生物学家的这个论点。

    比如,某些文明的母星上根本就没有足够多的碳元素,而是以硫元素为主,如果是自然进化,这些智慧生物就不应该是有机体,而是以硫元素为主的简单生命体,甚至不可能获得智慧。在另外一些星球上,还严重缺少氧气,结果依然进化出了由有机体构成的生物,而且有很高的智慧。

    也正是出现了这么多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现象,所以那个在第一纪元末期出现的假想才得到了更多科学家的重视。

    这个假想的核心内容就是,人类并不是自然进化的结果,而是来自母星,也就是地球之外,是某个强大文明留下的种子在地球上生根发芽后结出的果实,而且银河系里的其他文明也一样。因为起源都一样,所以银河系里的各个文明有很大的相似性,只是因为各个星球上的环境不同,才进化成不同的外在形态。

    按照这个假想,如果能够找出所有智慧生物的共同点,就能复原“种子”,也就有希望搞清楚人类、乃至所有智慧生物的来历。

    在整个第二纪元期间,人类的生物学家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虽然生物学家找到了很多共同点,但是在最关键的问题上,即复原“种子”的研究上却始终没有取得突破。到第二纪元后期,因为宇航技术更加关键,所以生物科学的受重视程度降低,获得的资源也大幅度减少。此外,黄伟成是宇航科学家,所以在他保存下来的那些科技资料中,生物科技的资料很少。因为这些科技资料曾经受到破坏,后来是黄伟成设法复原了一部分,所以生物科技资料的损失更为严重。显然,黄伟成并不了解生物科技,所以对这方面的资料也就无能为力。

    杨屹找到的不是生物科技资料,而是一份社会学的资料。

    这份资料没有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类、以及其他文明存在方式的原因,而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入手。说得简单一点,编写这份资料的学者认为,包括人类在内,银河系内的所有智慧生物都是创造出来的。虽然人类、以及其他文明的创造者并没有干预进化,但是肯定赋予了某种使命,而且肯定与这个宇宙存在的原因有关。按照该学者的猜测,人类、以及其他智慧生物存在的价值很有可能是突破受到的禁锢,发展到某个程度的时候,取得最终、也是最关键的突破。(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二章 智慧工具

    最后的突破,或者按照该假想提出的,人类等智慧生命被创造出来的目的是什么?

    虽然提出这个假想的是一个社会学家,没有给出科学论断,而且当时是第一纪元,人类对银河系的其他文明还不是很了解,也就没有任何支持该假想的证据与发现,但是到了第二纪元末期,随着人类科学家在跨恒星系统宇航技术领域不断的遭受挫败,这个假想引起了很多科学家的注意与重视。正是如此,这份资料才保存了下来,并且由黄伟成带到了南阿尔法星系。因为内容很简单,所以复原这份资料的难度不是很大。当然,黄伟成还复原了其他科学家给出的评论。

    大部分评论都与跨恒星系统宇航有关,而且几乎所有科学家都认为,最后的突破就是跨恒星系统宇航技术。

    看到这,杨屹才明白了玉霆轩的记忆体说的那番话的意思。

    在此之前,玉霆轩的记忆体就明确告诉杨屹,包括他在内,很多科学家都认为,银河系这样的恒星系统其实是用来禁锢智慧文明的监狱,而各个智慧文明诞生的恒星系是牢房。随着科技的发展,智慧文明能够突破牢房,获得前往其他牢房的能力,但是要想突破监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虽然通过最直接的办法,同样能够离开所在的恒星系统,但是这根本没有意义,因为所有监狱里面的文明都在发展,当某个文明用上万年、甚至上百万年的时间到达另外一个监狱的时候,该监狱的文明已经发展壮大。为了生存与发展,其他监狱里面的文明肯定不会欢迎外来者。因为有上万年、甚至上百万年的技术差距,所以“越狱”的文明绝对不可能生存下来。

    此外,玉霆轩的记忆体还提到,在逃亡的时候选择南阿尔法星系也与此有关。

    主要就是,南阿尔法星系是一个双子伴生恒星系统中的一个,而这样的伴生恒星系统不是很常见。就算某一个恒星系统里面已经诞生了强大的文明,那么在另外一个恒星系统里面也未必有强大问题。简单的说,银河系联盟的文明来南阿尔法星系的生存概率要比去别的恒星系统高一倍。

    事实也是如此,即南阿尔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