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星际强兵-第5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没有办法对足够多的硅人种群产生影响。

    当然,对这些离经叛道的家伙,历代战皇绝不会心慈手软。

    只要被发现,或者说不但言论传了出去,这些离经叛道的硅人就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是等着战皇或者战皇的手下到来,然后勇敢的面对死亡。二是背井离乡,逃到战皇管不到的地方去。

    显然,绝大部分离经叛道的硅人都惨死在了战皇手上,只有极少数侥幸逃脱。

    虽然在过去的五千多年里,有一些硅人逃到南阿尔法星系,向银河系联盟寻求庇护,而这些硅人也成为了银河系联盟了解北阿尔法星系与硅魅联盟的窗口,但是在此之前的几百万年中,因为没有办法跨过辽阔的格林尼治陨石带,所以这些硅人无法逃出北阿尔法星系,也就只能去一个地方。

    这就是西部大区的边缘地带。

    在整个北阿尔法星系中,也只有西部大区,准确的说是西部大区的边缘地带不在战皇控制之中。

    虽然那场战争已经结束了两百多万年,但是对西部大区的统治,一直都只是留于表面之上。简单说,在那场战争结束后,硅魅联盟只是控制了少数主要恒星系,并且在这些恒星系里建立起军事据点。在神皇之后,历代战皇都试图扩大在西部大区的影响力,比如建立更多的军事据点,甚至强迫一些硅人种群迁徙到偏远的恒星系。只可惜,这些战皇所做的努力全都失败。两百多万年来,硅魅联盟在西部大区的统治仍然局限在少数设有军事据点的主要恒星系中。只要离开了这些恒星系,即便是战皇也无能为力。关键是,西部大区存在很多的未知因素。

    这一切,又跟那场战争有关。

    虽然在最后的大决战中,由神皇统帅的硅魅联盟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一举消灭了两种皇族硅兽,即便少数蓝血狼依靠特殊天赋侥幸逃脱,也因为丧失家园,在也无法对硅魅联盟构成严重威胁。但是这场决战产生的影响,绝对不只是野生硅兽一败涂地,硅魅联盟大获全胜那么简单。

    关键就是,在这场决战中,成千上万的硅兽皇族惨烈战死。

    虽然没有相关记载流传下来,但是可以肯定,在这场决战中,三种皇族硅兽的主力全都参战。

    这是个什么概念?

    按照传言,在硅魅联盟出现之前,野生硅兽霸占了整个北阿尔法星系,而其中最为鼎盛的就是三种皇族硅兽。在长达数百万年的时期之内,三种皇族硅兽不但统治着北阿尔法星系的所有野生硅兽,还获得了充足的生存空间与生存资源。虽然受到自身原因的限制,三种皇族硅兽的族群规模都不是很大,主要就是成年个体对生存空间的需求超乎想像,但是在广袤的北阿尔法星系里面,有足够多的恒星系,也就能供养足够多的成年硅兽。因为几乎没有真正的天敌,所以在硅魅联盟出现之前,三种皇族硅兽都处于鼎盛状态。保守估计,每种皇族硅兽至少有一亿以上的成年个体。就算在此之前的战争中遭受了巨大损失,当时在西部大区的成年个体也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其实,当时神皇亲自出马,还带来了第一批八个战皇,就足以证明当时在西部大区里有足够多的成年硅兽。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成年硅兽,特别是皇族硅兽,西部大区的战斗才成了最后的决战。

    这场决战持续了上万年,战火烧遍了所有恒星系。

    正是如此,西部大区才有了现在的样子。

    在这片占据了北阿尔法星系近两成的区域里面,总共只有不到一亿个恒星系,而且大多只是一般的恒星系,而北阿尔法星系总共有数十亿个恒星系。也就是说,西部大区的恒星系密度还不到平均的十分之一。如果把恒星系的规模也算进去,那么西部大区这些恒星系的质量还不到北阿尔法星系的百分之一。

    显然,西部大区原本并不是这个样子。

    太多的恒星系在那场战争中遭到破坏,甚至被彻底毁灭。只是,这些恒星系并没有彻底消失,有的变成了黑洞,有的则转换成了原能,还有一些被空间碎片吞没,甚至被撕裂成了碎片。

    可以说,在西部大区里面,特别是在边缘地带,到处都是致命的陷阱。

    虽然对战皇级别的强者来说,这些陷阱的威胁并不是很大,至少不是致命的,但是对普通硅人来说,这些陷阱非常致命。显然,战皇再厉害也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来西部大区,更不会长期在此逗留。

    别忘了,在过去的两百多万年中的任何一个时期,硅魅联盟最多就只有八个战皇。

    因为存在太多的危险,所以硅魅联盟对西部大区的统治并不牢靠,严格说来只具有象征意义。其实,对历代战皇来说,只要西部大区能够维持基本稳定,不给他们制造麻烦,就足够了。至于逃到这里来的硅人,还有那些残存的野生硅兽,最多只是苟延残喘,对战皇没有多大威胁。

    结果就是,西部大区成了野生硅兽,以及那些离经叛道的硅人的天堂。

    当然,在西部大区出没的不只是野生硅兽与离经叛道的硅人,还有那些冲着成年硅兽去的冒险家。(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九章 另类硅人

    野生硅兽不但是西部大区的主要资源,还可以说是唯一有价值的资源。

    虽然最初的时候,在西部大区的主要恒星系设立军事据点,主要是为了加强对西部大区的控制,剿灭残存的野生硅兽,但是随着战争结束,特别是那些威胁巨大的成年皇族硅兽被逐一消灭后,这些军事据点的价值就不再明显。没有撤掉这些军事据点,其实也只是为了证明西部大区在硅魅联盟的统治之下。

    在神皇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大约接近一百万年,西部大区里的军事据点几乎全都荒废。很多军事据点只是名义上存在,驻守兵力少得可怜,别说对其他恒星系,就算对所在恒星系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只不过,这种局面也只维持了一百万年。

    因为野生硅兽没有被赶尽杀绝,也不可能被赶尽杀绝,毕竟对硅人来说,硅兽是天然的食物,甚至是一些种群的主要食物,所以在那场战争结束之后,野生硅兽只是由北阿尔法星系的主宰变成硅人的从属。虽然像蓝血狼这样的拥有较高智慧,而且威胁巨大的野生硅兽几乎被赶尽杀绝,但是仍然有很多野生硅兽幸存了下来,并且获得了发展。一百万年,足够让这些在战争中遭受灭顶之灾的野生硅兽缓过气来,也足以让少数幸存下来的成年硅兽变得更加强大。

    此外,野生硅兽的价值,不仅仅是充当硅人的食物。

    对硅人来说,硅兽最大的价值是生命结晶。

    虽然硅魅联盟的科技水平非常低,但是在神皇时代,为了战胜强大的野生硅兽,几乎所有硅人种群都掌握了基于原能的空间跳跃技术。只是受到科技水平的限制,硅人种群在原能领域取得的成果很有限。简单说,直到跟银河系联盟爆发战争,硅魅联盟的科技都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上。对于几乎所有硅人种群来说,实现空间跳跃的主要手段不是在工厂生产出来的原能转换器。其实,硅魅联盟也没有真正的工业体系。在过去数百万年间,硅魅联盟的原能转换器都是由战皇与顶级战王提供,而制造原能转换器所必须的材料当中,就包括野生硅兽的生命结晶。

    可以说,生命结晶就是硅魅联盟的战略物资,甚至可以说是硬通货。

    要知道,因为受到技术的限制,硅魅联盟各个硅人种群之间的交往并不是很频繁。在长达数百万年的时间里面,硅魅联盟其实只是一个松散是同盟组织,几乎所有硅人种群都能做到自给自足。因为不存在大规模的贸易往来,也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政权,即便是战皇也只是通过威信与实力实现统治,所以硅魅联盟没产生整体的经济与贸易体系,更谈不上真正的金融体系。只是,各个种群之间的往来显然不可避免,也就需要一种能够获得各个种群认同与接受的价值衡量标准。

    显然,只有生命结晶具备这个能力。

    在过去的几百万年里,准确说是在跟银河系联盟爆发战争之前,生命结晶一直是硅魅联盟的主要硬通货,甚至是唯一能够得到所有种群接受,在贸易中充当货币使用,并且具有保值价值的硬通货。

    受此影响,去西部大区探险,寻找与猎杀拥有生命结晶的野生硅兽,成为了风靡整个硅魅联盟的职业。

    当然,这也是风险最大的职业。

    正是如此,那些建在西部大区的军事据点获得了新生。在过去的一百多万年里,这些军事据点的主要价值,其实不是为了让战皇实现对西部大区的统治与控制,而是为那些前往西部大区冒险的硅人服务。虽然这些军事据点仍然受到战皇控制,驻守在军事据点里面的是战皇手下的硅魅战士,但是这些硅魅战士也通过为其他硅人服务获取好处,有的军事据点甚至成了探险者的乐园。事实上,很多军事据点里的驻军也间接或者直接参与探险,并且从中牟取利益。

    当然,绝大部分来西部大区探险的硅人都没有好下场。

    很简单,拥有生命结晶的野生硅兽都是成年个体,不但拥有强大的实力,还有万年以上的寿命。虽然并非所有野生硅兽在达到十级之后都会形成智慧个体,但是拥有生命结晶的野生硅兽都有很高的智商。事实上,生命结晶本身就能赋予硅兽智慧。很明显,普通硅人根本就不是这种硅兽的对手。

    虽然大部分去西部大区探险的普通硅人都以团队活动,而且规模都不小,有些探险团队甚至拥有数万硅人,但是他们能够应付的,也只是普通的十级野生硅兽,而且猎杀一头十级野生硅兽得付出巨大的代价。如果遇到更强大的野生硅兽,比如十二级炎龙,那就不是人手数量能够解决的了。更要命的是,在硅魅大军中不存在退役的说法,所以拥有小型原能转换器的硅人都不会是平民。很明显,这些普通硅人都没有小型原能转换器,也就不具备能够单独击杀野生硅兽的实力。

    当然,去西部大区探险的,不只是普通硅人,还有战王与顶级战王,甚至有战皇。

    只是,战王、顶级战王,乃至战皇,他们去西部大区,不是为了生命结晶,而是为了更重要的东西。

    这就是,充当他们座驾的野生硅兽。

    只不过,这也是最近几千年的事情。

    在与银河系联盟的战争爆发前,因为不存在严重的外来威胁,加上已经稳定存在了数百万年的统治秩序,所以从战皇往下,硅魅联盟的统治阶层并没有增强自身实力的需求,也就不会想办法提高自身实力。

    其实,在第一次格林尼治战争期间,硅魅联盟的战皇并没有感受到真正的威胁。

    真正改变这一切的其实是第二次格林尼治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银河系联盟的众多皇级强者与王级强者依靠先进的技术,不但粉碎了硅魅联盟的进攻,还在战争后期掌握了主动权。更重要的是,硅魅联盟的战皇第一次受到了真正的挑战。

    这就是,银河系联盟的皇级强者与王级强者通过驾驶的太空战机,获得了跟战皇对抗的实力。

    结果是,在第二次格林尼治战争结束后的几百年里,上到战皇,下到战将,无一例外的都在寻找增强自身实力的办法,或者说是对抗那些驾驶太空战机的敌人的办法。因为受到科技上的限制,而且几乎没有技术文明的基础,所以能够在短期之内大幅度提高实力的办法只有一个,即获得一种跟太空战机相似的武器。

    正是如此,在过去的几千年里,西部大区不但是探险家的乐园,更是从战王到战皇的座驾饲养场。

    为了获得更强大的座驾,西部大区受到了严密保护。

    简单的说,西部大区成为了战皇的私有领地,只有获得战皇的准许,才能进入西部大区猎捕野生硅兽。

    当然,这并没有阻止那些为了获得生命结晶的冒险家的脚步。

    更重要的是,在战皇把西部大区设为禁区的同时,其实也变相保护了之前逃到这里,并且在此生存下来的那些硅人。

    从某种意义上讲,过去的几千年,也就是跟银河系联盟进行战争的几千年,那些曾经因为怀疑神皇而遭到迫害的硅人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由此发展壮大,成为了西部大区的主宰者。

    严格说来,他们不属于硅魅联盟,因为他们并不承认战皇的统治地位。

    显然,这也正是库巴去西部大区寻找帮助的关键所在。

    只是,杨屹也认识到,在这个治外之域,不只是那些神皇册封的战皇不受待见,龙神女皇也一样。

    说白了,这里的硅人不但不受战皇统治,还把战皇当成敌人。

    如果只是一些普通硅人,还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普通硅人根本没有威胁。问题是,聚集在西部大区边缘地带的绝对不是普通硅人,也没有普通硅人能够在环境如此恶劣,条件如此糟糕的地方生存下来,更别说在短短几千年内发展壮大。要知道,他们已经在战皇的威胁下生存了上百万年,如果没有点本事,恐怕早已灭亡。

    更重要的是,即便是龙神女皇,也不是很了解这里的硅人。

    事实上,库巴也一样。

    从某种意义上讲,除了同是硅基智慧生命之外,这里的硅人与硅魅联盟的硅人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点。要知道,他们已经脱离硅魅联盟上百万年,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出完全不同于硅魅联盟的文明形态。

    至于这些硅人能否接受来自银河系联盟的人类,显然是个未知数。

    说白了,这些硅人只是怀疑神皇的身份,不愿意成为神皇的工具,并没有因此否认自己的硅人身份。

    在飞船完成了最后一次空间跳跃,从空间通道里面出来之后,杨屹就清楚的感知到了大量的原能波动。虽然都离得很远,但是都十分强大。很明显,这里并不是龙神女皇之前说的荒芜之地。

    与杨屹一样,龙神女皇也感知到了那些原能波动,而且显得十分惊讶。(未完待续。)

第九百七十章 世外桃源

    显然,这里并不是荒芜之地。

    因为远离北阿尔法星系中心大区,到莫衡星系也有数千光年,所以不再需要担心被神皇发现。在龙神女皇的引领下,两人来到了一个不算醒目,却非常有特色的恒星系,严格说来这是一个早已毁灭的恒星系。恒星系里的主序星是一颗已经毁灭,准确说是在毁灭之后坍塌形成的白矮星。虽然这颗恒星的体积很小,跟一颗普通的行星差不多,但是质量巨大,产生了很强的引力,约束着恒星系里面的所有天体。可想而知,这颗恒星在毁灭之前,或者说其前身是一颗超级恒星。

    显然,白矮星提供的光与热不足以形成生命带,强大的引力更让恒星系里的其他星球变得不适合生物生存。

    只是,这是一个非常繁华的恒星系。

    围绕着这个尺寸有限,质量却极为巨大的白矮星公转的星球有上百颗,不过没有一颗星球适合硅人定居。在这个巨大的恒星系里面,最为醒目的就是那个环绕主序星,尺度大得惊人的恒星环。只不过,最让杨屹与龙神女皇震惊的还不是这个恒星环,而是平均分布在恒星环内侧方向上的众多人造光源。

    这些人造光源无一例外的都是由原能驱动,准确的说每个人造光源就是一个巨大的,能够持续运行的原能转换器。当然,还有配套的转换装置,即把原能转换成光能,从而在恒星环上面营造出合适的环境。

    因为太过巨大,而且受到了主序星与其他天体遮挡,所以总共有多少光源,杨屹与龙神女皇也不清楚。不过完全能够肯定,绝对不会太少,因为每个人造光源只覆盖了恒星环的很小一部分。如果这个恒星环各处的环境都适合硅人生存,那么在恒星环内侧至少有上百万个人造光源。

    显然,杨屹感知到的原能波动就来自这些人造光源。

    其实,恒星环同样巨大。

    虽然隔得很远,但是杨屹与龙神女皇能够清楚的看到恒星环里面的情况。这个围绕着主序星的恒星环,宽度在五千公里以上,相当于一颗普通行星的直径;厚度在一百到一百一十公里之间,主要由内部地形决定;周长肯定达到了数十亿公里,也许上百亿公里;除了两侧边缘部分之外,恒星环的内侧都有着适合硅人生存的环境,而且有着跟普通行星类似的地形地貌。很明显,只是恒星环内侧部分的表面积就相当于上亿颗行星的表面积,足以容纳数以万亿计的硅人。

    只是,居住在这里的硅人并不是很多,至少杨屹与龙神女皇没发现几个。

    显然,这里也不可能有数以万亿计的硅人。要知道,硅魅联盟中规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