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民间故事宝库红色篇-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转去生怕又要受他指责,也就罢了。无意中他把手中已吮吸过的那枚槜李 

  塞进口里去咀嚼了起来,嚼着嚼着,把个核咬开了,连核仁也给吃掉了。据 

  说,真正的净相寺槜李从此就再也不生核仁了。 

                                                                    徐俊其搜集整理 



① 宋高宗(1107 一1187)赵构,南宋皇帝,1127 一1162 年在位。初封康王。徽、钦二宗被俘后在南京(今 



河南商丘)即位,南迁扬州,继又渡江南下,建都临安 (今杭州)。 

② 槜 (zuì最)李:李子的一个品种,果实皮鲜红,汁多味甜,以浙江桐乡出产的最著名。 


… Page 283…

                                    臂上的猎鹰 



                                       '中国' 



        自从铁木真当了蒙古部落可汗以后,本部的元老、守旧派人物扎木合对 

  他就仇恨起来,唯恐削弱本部族的割据势力。 

                                         ① 

       这一年,初秋的一天,成吉思汗臂托猎鹰,身跨骏马,肩背双弓,鞍挂 

  四个箭囊,和箭筒士们出猎到了孛尔罕山。这个消息象风一样传到了扎木合 

  耳里。扎木合猴眼一闭,鼠眉一挑,一连想了三计,最后定下一计,得意地 

  大笑了三声。他命令奴仆在成吉思汗狩猎的归途中,设下一个漂亮的雕花帐 

  篷。帐篷里挖了一个很深的陷阱,陷阱里插满了枪尖。然后,在井口装上黄 

  羊窖的陷板。陷板上铺上地毯,毯子上摆上茶桌,桌上摆满茶点、美酒、乳 

  品、肉类。扎木合妄图假借祭盟日,让成吉恩汗掉到陷阱里。 

       十几年前,扎木合与成吉思汗(铁木真)在这里拜过义兄弟。扎木合知 

  道,成吉思汗是个义深似海、盟重如山的人,在这里祭盟,定不会产生疑心。 

  扎木合心里想:没有长杆子,套不住大狼;没有好陷阱,抓不住黄羊。想着, 

  想着,得意地自饮起来。 

       说也凑巧,成吉思汗带着箭筒士,臂托猎鹰,在狩猎归途中正从这里路 

  过。扎木合见成吉恩汗过来了,假惺惺地走出帐篷,手端银盘,盘里放着斟 

  满酒的两个盅子,跪拜于铺在地面的金鞍上,向天“发酒”后,祷告着说: 

   “上苍可知,铁木真与我誓盟此地,兄弟友情高于山峰……”成吉思汗听到 

  扎木合的祷辞,想起了幼时结拜兄弟的故情,立即翻下马背,一同参加了祭 

  盟,流着眼泪跟扎木合走进了帐篷。 

       扎木合对成吉恩汗说:“忘了吗?我的兄弟!你赠给我的灌铜髀石和钻 

  孔鸣镝,至今还在我的手里。来,入席,请上座饮酒。”成吉恩汗被这一举 

  动感动了。可是,当他走近茶桌的时候,肩上的猎鹰突然飞下来,落在地毯 

  上,只见一只小鼠嗖一下钻进了地里。扎木合的鼻尖冒汗了,赶紧用刀子割 

  块肉给猎鹰丢去。成吉思汗早已看清楚了黑格隆冬的陷阱,更知道那只小鼠 

  钻进了陷阱。 

       这时候,成吉思汗异常镇静。他大大方方地摘下帽子,恭恭敬敬地对扎 

  木合说:“记得三次誓盟于此,结为义兄弟;今又重祭盟日,深感于怀。此 

  处可封圣地,应立敖包为念。” 

       扎木合连说:“好,好,好,可汗有言,立下金碑,可千古留念!” 

       成吉思汗道:“你是长兄,当坐上席。”说着,推他入座,只听得噗噜 

  一声,扎木合陷进了深阱,传出了一声声的哀叫,就象悲鸣的罕达罕一样。 

       成吉思汗觉得让扎木合就这样死去,不足以警教他人。于是唤左右侍从 

  把扎木合救了出来。扎木合闭着眼睛,不敢瞅一眼成吉思汗,被枪尖扎烂的 

  后背,流着黑血,又腥又臭。 

       成吉思汗没再说话,臂上架起猎鹰,跨上鞍马,带着箭筒士直向自己的 

  金帐奔去。 

       由于猎鹰立了大功,救了自己一命,成吉思汗更加宠爱它了,常把一些 

  勇士比作他臂上的鹰。从此,蒙古人更喜爱鹰了,也愿意叫鹰的名字。 



① 成吉思汗 (1162 一1227)即元太祖。名铁木真。古代蒙古首领、军事家和政治家。 


… Page 284…

苏赫巴鲁搜集整理 


… Page 285…

                                    军令如山 



                                      '中国' 



     铁木真从十八岁开始,草青十次,草黄十回,经十年浴血奋战,才统一 

了大大小小的蒙古部落。橡皮口袋里顶撞的牛角归顺了;象风暴以后惊炸的 

牧马归群了。这十年,铁木真是 ‘夜不投宿,昼不下鞍’,不知磨碎了几架 

马鞍,磨烂了多少鞍垫。十张牛皮的弓弦用尽了,十车冶制的箭头用光了; 

腰刀磨没了刃,长枪扎秃了尖儿。终于在他二十七岁这一年,蒙古部落大小 

头领,推戴他为可汗,誉称成吉思汗。 

     不久,塔塔尔部落的大将曲薛武率领大队人马来征伐成吉思汗。交战前, 

成吉思汗检阅了自己的队伍。 

     这一天,成吉思汗带着左右将军,登上巍峨的孛儿罕山。在半山腰升起 

黑色的军旗,捶动几十面战鼓。阅兵开始了,弓箭队排成方阵行进,长枪队 

列成横排行进,大刀队列成竖排前进。接着,赛马、射箭、比武开始了。 

     比赛完毕,成吉思汗对大家讲道: 

      “只有磨尽马蹄的人,才能走到天边,只有磨尽刀刃的人,才能压倒敌 

人。怕血的人,最后流的是血;怕箭的人,最后招的是箭。但军令如山,军 

纪似铁,切切不能忘记。缴获的归公,隐私者处死!” 

     说着,塔塔尔部的鼓声、蹄声已经近了,双方开始交战,一打就是三天。 



          白天,太阳吓青了圆脸; 

          夜里,月亮溅上了血斑。 

          双方的战马咬破了鼻子, 

          双方的箭矢顶在天边。 

          长矛扎成了秃柄, 

          大刀吹成了碎片。 

          杀得苍天险些倾倒, 

          杀得大地险些塌陷。 



     杀得塔塔尔部落只剩一半,杀得曲薛武瞎了一只眼。曲薛武无奈,就施 

展诡计。一天中午,杀累的双方暂作小息,塔塔尔部大将曲薛武突然率领人 

马败走了。成吉思汗就派一部分兵马去追。在追击中,他们发现一片马蹄窝 

里撒满了闪光的碎银,这些碎银牵动了一些将士的私心。于是,有些将士在 

尘埃中下马拣起碎银,揣进私囊。这时,狡猾的曲薛武乘机突然冲回来,挽 

救了败局。 

     成吉思汗听说中了奸计,派出一千名近卫箭筒士,才赶跑了塔塔尔部的 

曲薛武。当晚成吉思汗赶回自己的金帐,感到心口阵阵作痛。他叫来左手将 

军木华黎,追问败阵的详细经过。当成吉思汗知道有人弃枪拣银的时候,咬 

碎了一颗牙,折断了一把剑。 

     当成吉思汗知道第一个下马的就是他的叔爷,第一个往口袋装碎银的就 

是他的堂弟的时候,气得手中的断剑落了地,他打了自己一个耳光说:“将 

二人带来问罪!” 

     不多时,两个箭筒士将成吉思汗的叔爷、堂弟押进金帐。 


… Page 286…

     成吉思汗拔出宝剑向苍天、远祖祈祷说: 



           请苍天宽恕, 

           请远祖知情。 

           不是我愿意自残骨肉, 

           是军纪不容。 

           愿苍天达理, 

           愿远祖同情; 

           不是我非砍九指不可, 

           是民心不容。 



     祈祷完毕,成吉思汗握着宝剑对叔爷、堂弟说:“对不起,我只能拿你 

们的头才能换回军心,才能打出铁的纪律!”说罢就要处斩。 

     这时候,木华黎跪下求告说:“斩就斩我吧,英明的可汗!是我指挥无 

方,才破坏了圣主的金律。”成吉思汗看在木华黎的面子上,才免去二人的 

死刑。但是,当即宣布将二人削职为民,罚为牧马奴,终身不再加封。 

     从那以后,成吉思汗的金律神圣不可侵犯。从此威严的军令如山,不可 

动摇。 

                                                                 苏赫巴鲁搜集整理 


… Page 287…

                                   朱元璋寻访常遇春 



                                          '中国' 



       元朝末年,连年灾荒,加上赋役多如牛毛,弄得人民痛苦不堪,怨声载 

  道。这时,各地烽烟四起,天下已经大乱。朱元璋见元朝这样腐败,就立志 

  把它消灭,夺取天下。有道是:“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嘛!所以,朱元璋 

  带了军师刘伯温和武将胡大海四处奔走,暗暗寻访大将,以便时机成熟,马 

  上动手。 

       一天,他们三人来到浙江嵊(shēng)县境内,一走两走,来到了苍岩旁 

  边的小江桥畔。朱元璋见桥墩里搁着件黑呼呼的东西,就叫了起来:“呀! 

  那是什么?”胡大海下去把它捞起来一看:“呵,还是一只鞋呢!”刘伯温 

                                                                 ① 

  忙快步上前:“是呀!这鞋那么长,唷!它还是鸡葛屯打的呢!看来这人定 

  非寻常之辈。”朱元璋高兴地说:“对呀!那个人要穿这么大的鞋,必定力 

  大无比,说不定还是个栋梁之材呢。快!我们赶快寻访。”于是,三个人一 

  忽儿东村进,一忽儿西庄出,一会儿访山农,一会儿问渔民,但一时仍没有 

  着落。 

       有一天,他们翻过七条岭,绕过八个岗,来到了一个小山村。朱元璋叫 

  刘伯温去向村边的一户人家求宿,那屋主人说:“老弟,我家有间小屋,本 

  来倒可将就住下,只是家里没有这许多蚊帐,屋后就是竹园,蚊虫特多,恐 

  怕委屈你们……”这时,朱元璋高声说:“不要紧!我老朱在此住宿,叫蚊 

  虫去叮竹好了。”就这样,他们三人,白天出去访问,夜里住在他家。这样 

  接连宿了八夜。 

       在这八天里,他们就以这个山村为中心,到四面八方去细心查访。他们 

  从一个樵夫那里证实:这里不远处确有一个高大魁梧、力大无穷的能人,那 

  个人一餐要吃一斗米饭呢。还有个人讲得尤其活灵活现,说他有次去砍柴, 

                                       ① 

  亲眼看到了那个人,在用石捣臼戽〔hǜ〕水。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他看到 

  这小水潭里有两条大鲫鱼,想捉回去给他母亲吃。问他是哪里人?叫啥名字? 

  他说是“秤柱坑”人,叫“常遇春”。 

       朱元璋一听,高兴极了,忙带刘、胡二人,攀山越岭而去。走了好半天, 

                                                                ② 

  但见山越来越陡,树越来越茂,不多时,见前面半山岙里,有几间竹椽草屋, 

                     ③ 

  并有一个小道地 ,台门虚掩着。胡大海上去将门一推,突然“呼”的一声, 

  跳出两只斑斓大虎,张着血盆大嘴,朝他步步逼来。吓得他张口瞪目,忙拿 

  门担要打。朱元璋一见,忙上前喝道:“孽畜!我老朱在此,休得无礼!到 

  山里去玩吧!”这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那老虎被朱元璋一喝, 

  马上伏在地上,驯服得象绵羊一般,接着就自去了。三人进得屋来,但见草 

  屋虽小,却井井有条。这时,只听屋里有人问道:“春!谁和你一道来了?” 

  一看,原来里面坐着一个双目失明的老太婆,朱元璋忙上前:“老大娘!是 

  我们来了。”老太婆却大吃一惊:“啊!你们是谁?你们是怎么进来的啊?” 



① 鸡葛屯 (tun )一种野草,可编草鞋。 

① 石捣臼:石头制作的舂米器具。 

② 岙 (ào 傲):方言,山间平地。 

③ 道地:方言,院子、天井的意思。 


… Page 288…

她想,自己和儿子逃难到这里,一晃已有好几年;自从自己双目失明之后, 

为了看好家,她儿子特地到山里活捉了两只老虎,把它养起来管门,从此就 

没有一个外人进来过。怎么今天有人能进来呢?朱元璋恭敬地说:“老大娘! 

门口的那东西见了我们摇头甩尾巴地蛮客气呢!如今我叫它们出去玩一会。” 

老大娘晓得这几个不是寻常之人,忙客气地请他们坐下,问他们三人到此山 

窝做啥?于是,朱元璋就向她详细地讲述了天下大势,讲明这次出来就是来 

访贤求士,要她答应常遇春一道出去打天下。常母听了这番言语,既是高兴, 

又是担心。高兴的是有人出来消灭元朝,统一中国,她儿子可以干番轰轰烈 

烈的事业。担心的是自己年迈失明,这一来生活不便,何况他儿子又是个孝 

子,一定不肯出去的。这怎么办呢?急得她坐立不安。但常母经过慎重思考 

之后,觉得还是应该让儿子出去。就对朱元璋等三人说:“我春儿性情鲁莽, 

为了说服他,老身倒有个主意,不知使得使不得?”刘伯温忙说:“什么好 

主意?” 

     常母说道:“我儿归来,你就说是我失散多年的弟弟好了……”话音未 

落,屋外边果然响起了沉雷般的响声:“妈!怎么啦?两只山猫呢?”朱元 

璋一望,只见常遇春身高一丈,方面大耳,熊腰虎背,气宇轩昂,心中大喜, 

忙上前去打了一躬。可常遇春一见三人,也大吃一惊:“啊!我道山猫怎么 

不见?原是你们搞的鬼。呸!你们是哪里来的山神野鬼?敢到太岁头上动土; 

赔我山猫,不然,休想出门一步!”说罢挽袖捋拳,就要动手。常母忙喝道: 

 “春!不要无礼!你道他们是谁?喏!这是你的娘舅!唉!我们姐弟被元兵 

冲散已二十来年了。快来见礼。”常遇春忙过来向刘伯温陪礼。接着,刘伯 

温就从朝廷到百姓,从天文到地理,山南海北地谈了起来。常遇春虽赞同改 

朝换代,夺取天下,但他说:“我妈已年过七旬,又是双目失明,尽管有处 

安身,小可眼前确是无法分身。且待我妈百年之后,我一定同来共举大事。” 

这时,常母晓得儿子的脾气,就说:“春,你另外别无亲人,日后你定要听 

娘舅的话。春!客人远道而来,家里没什么小菜,快去弄点山货回来再说。” 

常遇春连声说是,就向三人拱拱手。接着,往外一纵,转眼不见了。把胡大 

海也惊得直瞪双眼。这时,常母庄重地理理双鬓对朱元璋说:“好!我就把 

春儿交给你们了。不过,要他如今就去,还得想个办法才行。我看只要如此 

如此……不过,这要委屈你们一下。”他们三人听了,都觉得是个好办法, 

就按照常母出的主意,故意装成被反绑在屋外的大树上。 

     等他们三人伪装好后,常母又一一查过,然后,就摸进后面那间草屋。 

但不多久,猛听得“啪”的一声,接着就有浓烟喷出,霎时火光冲天。朱元 

璋想不到有这一下,急得似乱箭攒心,但又动弹不得。这时候,只见常遇春 

左手挟着一头野牛,右手拎着两只野猪,攀山越涧而来,后面跟着两只简直 

象猎狗似的管门老虎。他一见火光,猛地惊呆了,忙把野物一抛,狂奔而来。 

老远连声高喊:“妈!天呀!我的妈呀!”当他从火堆中寻出他妈尚未烧尽 

的尸体时,忙跪在地下,抱尸号啕大哭。 

     这时,刘伯温流着眼泪对朱元璋说:“常母真是位识时的良母,为了解 

除儿子后顾之忧,竟自焚而去,真是个巾帼英烈啊!” 

     朱元璋连连点头说:“是呀!日后我老朱如坐龙庭,一定要好好册封这 

位深明大义的良母呢!” 

     常遇春呢,开始也曾怀疑这是三个远方来客所为,但当他怒气冲冲地找 

到三人时,却发现他们都被反绑在树上,忙问:“这是怎么回事?”于是, 


… Page 289…

刘伯温就按常母的交待讲了起来:“你出门不久,突然闯进一大批元兵,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