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麻辣水浒-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江出得门来仰天长叹道:“我宋江英雄一世,玩了别人半天,最后还是让高俅给玩了!高!实在是高!” 
  鉴于绿林公司经营不善,出现了巨额亏损,资不抵债,因此停止了一切经营活动,宋江也被赶出董事会,听候处理。其余的首领全部被勒令离职,自谋生路或者重新接受任命。 
  为了彻底掩盖自己的罪行,蔡京、高俅、童贯等人首先害死了卢俊义,又配制毒酒,赐给宋江。 
  宋江临死之前,也给李逵灌上了一杯毒酒。 
  李逵明知道这是杯毒酒,他也得喝。第一次见面时,宋江就给了李逵十两一锭的大银,让他认定宋江哥哥果然是一个仗义疏财的好汉,由此服了宋江。十两一锭的大银就买去了李逵的精神和性命,实在有些可悲。 
  况且,离开绿林,离开水浒,李逵是什么?一个赌棍?一个随时都会被官府惩治的个体强盗?一个卖草鞋的鲁夫?一个揣着手每天在街上无所事事的闲汉?一个满脸黑髭髯、蹲在街上卖菜的贩子?离开了绿林公司,你让他的板斧砍谁去!李逵的穷日子过怕了,和绿林公司捆绑在一起时,李逵心里觉得踏实,就是当个奴隶,他也认了。李逵对梁山泊外面的世界感到恐惧,不能想像没有宋江的生活。为此,他格外忠于这个企业,也格外忠于宋江。 
  不过,李逵临死之前,还是喊了一句:“同志们,注意呀,不要被有心计的富人给耍了!”他的声音在风里飘过,听起来很轻。 
  卢俊义的尸体沉入了水底,而宋江和李逵被埋在了蓼儿洼。 
  宋江没有魂归故里,当地百姓却还记得他,封他做了郓城的土地爷。 
  经济学家吴用上吊 
  吴用叼着一根烟躺在东京财经学院破旧的茅草宿舍中,望着角落里的蜘蛛网,艰难地盘算着今后如何度日。他把所有的积蓄都买了宋江的股票,宋江一死,他连养老钱都没了,实在不想活下去了。 
  他脸没洗牙没刷,胡子也没刮,仿佛一根被整整晒了两天、萎缩蔫巴的老黄瓜。 
  “To be or not to be?”吴用问自己。 
  想当年,吴用是他家乡为数不多的考上东京学府的才子之一,那时候的他意气风发,以经世济民为己任,准备在经济界大展一番拳脚。 
  毕业之后,他和江湖人士混在一起,远离了学院派。 
  一开始,吴教授对宋江还是有着清醒的认识。从其性格来说,宋江出生于普通家庭,少年时做过文学青年,后来做过文化青年,喜欢写诗歌,热中一些宏观的事物,对积少成多的赚钱方式不屑一顾,骨子里不具备真正商人所需的细心和耐心,他总说自己是个儒商。 
  但吴用后来发现,宋江骨子里其实是个赌徒。 
  再后来,吴教授觉得宋江越走越远,好像自己都追不上了。 
  吴用离宋江越来越远。绿林股份被停牌之后,他来到东京财经学院,做起了教书先生。 
  绿林公司破产风波之后,吴教授和很多经济学家都受到了很多攻击和责难,因为他们都直接或间接为绿林公司说过话。 
  有人骂他们年老昏聩,整天不知所云;有人骂他们“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一边从企业拿钱,一边还标榜自己的公正与良心;有人骂他们是“不抓老鼠的猫”,不谈实际问题,只是崇尚空谈;有人说他们脑子进水,“把两个经济学家关在一个房子里,你会得到三种理论,因为其中一个人总是会提出自相矛盾的两种”;有人骂他们是“不会生孩子的老处女”,从来不去和市场结合,从来拿不出权威的、原创的、有说服力的理论,就知道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摇旗呐喊;有人说他们喜欢窝里斗,不是各占山头、拉大旗做虎皮,就是自己在那儿掐来掐去,经常掐红眼睛,活像淫荡的公兔子和母兔子;有人骂他们是万金油,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有人骂他们是皮条客,没有基本的职业操守,没有良好的个人道德自律,没有为社会不公而仗义执言的品格,没有起码的学术良心,不以公众利益取向为取向———总之,难听的话很多。 
  吴用听了这些话,感到很难接受。 
  吴用来到宋江的墓前凭吊,哭道:“我堂堂一个绿林商学院的教授,居然解释不了普通的经济现象,解释不了绿林公司的覆灭,我还有何面目存活于世呀!” 
  吴用大哭一场,悬于树上自缢而死。按照经济学家的解释,把尸体烧掉或者埋在地下是不道德的,因为破坏了生物链,所以教授选择了自挂东南枝。 
  在吴用先生上吊之后,这盗版的梁山泊———蓼儿洼成为经济学家上吊的首选之地。 
  吴教授如果能算出自杀的投资回报率的话,他一定会欣慰的。 
  吴教授的尸体在寒风中逐渐僵硬,他在风中晃来晃去,像一根丝瓜。“小李广”花荣实在看不下去,成立了吴教授治丧委员会,帮他筹办葬礼。鉴于吴用教授广泛的社会影响,花荣发起向知名企业家募捐的活动。 
  一位商界阔佬接到捐款十两银子的通知,大奇。 
  “就十两银子?”他说。“十两银子就可安葬一个经济学家?太好了!这是一千两银子,拿去葬他一百个!” 
  花荣听了这话,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索性自挂树上,和他的宋江、李逵、吴用哥哥们一起去了。        
附录1《麻辣水浒》中的中式管理思想    
  梁山一百单八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个个面目不同,性格鲜明。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在历代社会各阶层中享有极大的影响力。 
  《麻辣水浒》就是以“水浒故事”为底料,借助大家耳熟能详的水浒人物和水浒典故,酣畅淋漓地演绎了一场现代商战的故事。《麻辣水浒》以宋江的成长、鼎盛和覆灭为主线,写出了王伦、晁盖、宋江三种不同类型的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运用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策略,探求中小企业的发展之路。在《麻辣水浒》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学家吴用、职业经理人杨志、武松、鲁智深、李逵、燕青、时迁等人的无奈与悲哀。《麻辣水浒》既写出了人性的“光明面”,也写出了人性的“阴暗面”,全书揭示了职场竞斗的“潜规则”,颠覆了传统印象中“水浒英雄”的“好汉”情结。 
  读了这本书,你会知道:林冲并没有火并王伦,王伦其实是被晁盖等人带来的雄厚资金赶出了公司的管理层,王伦是被资本打败的;晁盖之所以被宋江篡了位,是因为他错把“放权”当成了弃权;晁盖之所以发生“富豪落马”现象,是因为自己的道行不深;杨志被称为“青面兽”,因为害了“世纪病”,患了“亚健康”;“武松打虎”之所以被广为传颂,因为他是“明星经理人”;西门庆勾搭潘金莲,图的是资源整合、公司上市;宋江最后飞黄腾达,靠的是时下最流行的“资本运作”;宋江玩弄股权和期权,愚弄自己的下属,结果裸露在狼群中,加速了自己的垮台。 
  《麻辣水浒》是一本经营管理类图书,此类图书向来是图书市场中的热点。经营管理学一向被认为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要看这样的书,需得平心静气净手焚香,因为看的大多是“进口货”,“大师的杰作”,实在马虎不得。现在的一些新兴的蓬勃发展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管理必谈欧、美、日,都认为只要祭起“管理大师”的大旗,管理调整就可以轻松搞定。企业领导急不可待地加紧充电,广大员工紧跟在后不敢放松。但是,进口管理思想当真就这么管用吗? 
  大葱卷饼蘸大酱,梁山好汉有自己的口味。同样,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作风,要知道,无论进口的管理思想多么先进,他要管的人大多还是中国人!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特质,中国人需要有中国的管理思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其中的丰富营养是值得管理者汲取的。 
  《麻辣水浒》正是一本解读民营公司本土运作的书。它妙论迭出、借古讽今,融职场创业的生存谋略、以人为本的管理谋略、团队互动的交际谋略、克敌制胜的营销谋略于一体,将诸般道理渗透于一个个互为因果的故事之中,大俗大雅,思考而不乏黑色幽默,大气而不乏尖酸刻薄,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受到启发,有趣而有益。 
  同时,这虽是一本经管类图书,但我们将其当作一部好看的小说也无不可。看这本书的人,可以是职场老手,可以是真正的有心人,也可以是在职场中奋斗的每一个新人。此书语言有些“大话水浒”的味道,亦庄亦谐,要言不繁,品起来鲜、浓、麻、辣、烫,读起来锐、奇、怪、尖、酸,格外适合时下读者求新求异的胃口。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有很多蒙尘的舍利!《麻辣水浒》,全面颠覆梁山好汉替天行道印象派,深刻解读绿林公司本土运作潜规则,委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附录2    
  庄严的粉碎 我读《麻辣水浒》 
  “女不读西厢,男不读水浒”,这是古训,为的是怕读书人看这些书搅乱了心思。 
  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里说:“《水浒传》叙宋江等事,奸盗脱骗机械甚详。然变诈百端,坏人心术。”可见,在那些士大夫看来,《水浒传》端的不可小觑。 
  然而,《水浒传》毕竟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千百年来流传不衰。 
  《麻辣水浒》就是以《水浒传》为蓝本,通过时空交错、乾坤大挪移之术,一下子把宋江和他的兄弟们扯到了当代,俨然还是站在时代的风头浪尖,玩儿了一把心跳。 
  这本书的主角是宋江,基本上是以宋江的成长史为主线,其间穿插很多商场竞斗,事态百相,看起来摇曳多姿。但《麻辣水浒》和《水浒传》毕竟有着很大的不同。 
  其一,《麻辣水浒》重在“财经”二字的表现,其实是一本“财经小说”。里面的人物虽然还叫着他们原来的名字,但被更深度地开掘,赋予了全新的形象。在《水浒传》中,宋江是一个文面小吏,但在《麻辣水浒》中,他摇身一变,成了〃绿林公司〃的总经理和董事会主席;军师吴用成了〃经济学家〃吴教授,成了“绿林公司”的智囊人物;在《水浒传》中,柴进是个冤大头,但在《麻辣水浒》中,这个冤大头变得名正言顺,因为他是钱庄老板。在作者笔下,梁山泊成了一个具有现代气息的股份公司,有高层干部,有中层领导,有职业经理人,当然还有雇员小喽罗。可以这样说,《麻辣水浒》虽然装在《水浒传》的旧瓶里,但早已不是那个味道了。 
  其二,《麻辣水浒》和一般的“大话书”不同,更注意人物的塑造。《麻辣水浒》不是一本普通意义上的“大话”或者“搞笑”作品,有着深刻内涵。《麻辣水浒》写了一个民营公司的兴衰史,从中折射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引起读者多方面的思考。宋江之所以最后迷失在权力之巅,这不单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梁山泊的悲剧。如果多一些制度的保证,这种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其三,《麻辣水浒》的故事是有机的。笔者读过不少所谓国内“原创”的经管书和励志书,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弊端:不是词不达意痴人说梦,就是萝卜白菜都往筐里装。笔者以为:一部好的经管书,不必教给人很多招数,能把一招点透就已经物有所值。《麻辣水浒》似乎正要努力做到这一点。在不长的篇幅中,作者构架了“绿林公司”的前世今生,并试图自圆其说。且不论效果如何,单是这种努力就已经让人侧目。事实上,这本书的故事讲得也还是不错的。虽然没有宏大的叙事,但还是独具匠心。 
  其四,《麻辣水浒》的人本和民本色彩还是要强于《水浒传》。《水浒传》讲的是“替天行道”,但其实还是放了很多不该放的火,杀了很多不该杀的人。《麻辣水浒》虽然讲的是〃财经〃,但是站在人的角度,破解了很多企业经营和管理的迷思,也廓清了不少笼罩在“情义”上面的经济问题。在作者看来,“梁山好汉”其实仍旧“和你在一起”,需要你擦亮眼睛。 
  最后,我必须要承认:《麻辣水浒》带给人的阅读愉悦是不言而喻的,那是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是一种让你能一口气读下去的享受。《麻辣水浒》表现出一种文字的张力,一种颠覆力,〃梁山情结〃可能会在你的眼前庄严地粉碎。读一读这本书,我想你也会和我一样,感触良多。        
附录3    
  盘点民营企业家 看《麻辣水浒》想到的 
  有人说民营企业出世快,死亡也快。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但同时每年又死亡10万多家;民营企业有60%在5年内破产,有85%将在10年内死亡。这究竟是宿命还是必然?民营企业中赫赫有名的万通集团董事长曾把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模式概括为“水浒”模式,个中意味不言而喻。 
  读罢《麻辣水浒》,不禁想起了很多。 
  《麻辣水浒》讲的是水泊梁山的故事,但是加进了新鲜的理念。作者把梁山好汉建立的山寨改组为“绿林公司”,让宋江当上了董事会主席。“绿林公司”走过了粗放经营阶段,安然渡过了“企业瓶颈时期”,最后成功上市。虽然宋江最后迷失在权力之巅,但他还是成了所谓的“资本运作高手”,让很多后来人怀念和效仿。 
  合上这本书,宋江的影子还是有些挥之不去,宋江的结果是我不希望看到的,这引起了我的思考:作为〃绿林公司〃的总裁,宋江存在很多问题:在宋江头脑中,企业目标却被大打折扣。他把赚多少钱定为目标,什么赚钱搞什么,什么热做什么,赌博心理很重;公司进入成长、成熟期后,宋江依然迷信自己的能力,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十足,过分强调个人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团队精神,还是事必躬亲,个人包打天下的做派;“绿林公司”的管理理念、风格和方式过于粗放,不够细腻。在推进公司战略过程中,往往是具有一流的战略,三流的实施能力除此之外,宋江还犯了很多战略上的错误。 
  宋江的错误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在中国,有很多企业家需要盘点,也有更多的企业家需要自我警醒。 
  很多人喜欢卢俊义,喜欢宋江的人不多。 
  因为卢俊义是一个有真本事的人,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实干家。和卢俊义比起来,宋江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看一看《麻辣水浒》这本书,我想每一个管理者都会有自己的收获。      
本书来自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