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之九品芝麻官-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皇帝没有让人把他推出到午门外砍头,还让他自己审判自己,秦之初顿时狂喜不已,他苦心期盼多日的机会来了,能不能把握住,就在眼前。

感谢读者大大“932384525626、dabbb”的打赏,谢谢。

第119章建立在皇帝一念之上的安稳不

更新时间:20124261:21:20本章字数:3242

第119章建立在皇帝一念之上的安稳不是真的安稳

“陛下仁德,不杀臣,臣感恩戴德,必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秦之初先给顺德帝带了一顶高帽,顺带着表表忠心,至于到了关键时刻,是不是真的会为顺德帝肝脑涂地,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别说废话了。说,朕该怎么处罚你?”顺德帝面无表情地道。

秦之初露出一副沉痛的表情,“陛下不杀臣,是觉得臣这条命还有用,还想让臣为陛下效命。臣恳请陛下将臣流放出京,到一个三等县为县令。”

大周朝把顺天府下辖京县以外的地方各县划分为三等,其中田粮在三万石以下的为三等县,这种县一般都是所谓的穷县,没有多少油水可捞,县令为从七品衔,而上等县的县令则为从六品衔。

按照常理,秦之初做为新科状元,应该授官为翰林院编撰,从六品衔,他又是由京城外放为官,理应官升一级,为正六品衔。从正六品衔到从七品衔,等于是连降三级,这在仕途中,已经是非常重的处罚了。

但秦之初对自己的判罚,顺德帝似乎不满意,“你都自承犯了欺君之罪,还想当县令,不太便宜你自己了吗?”

秦之初心中咯噔一下,不过他现在只求全头全尾地速离京城,多付出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那陛下的意思是……”

顺德帝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朕对你的判罚有三,第一,你到三等县当个县主薄吧。

前几天,榕州省榕西府递来个折子,说辖下的宁清县匪患严重,流寇众多,官民对立,县令三度被杀,自县丞以下的吏员跑的跑,逃的逃,以至于王命在宁清县成了一纸空文。你不是对平匪患挺有一套理论的吗?你就到宁清县做个主薄吧。

朕给你三个月时间,如果你能够把宁清县的秩序恢复,王命畅通无阻,朕就不让吏部往宁清县派县令、县丞了,但是三个月之后,你不能满足朕的要求,朕不但要派县令、县丞,还要治你的罪,新帐旧账一起算。”

县主薄乃是正九品衔,比正七品衔又低了四级,等于一下子把秦之初降了七级,好在正九品衔也算是还在官员队伍之中,没有把秦之初一撸到底。

不过宁清县远在南方,秦之初对那里的情况一无所知,两眼一抹黑,而且听顺德帝的意思,那里的情况极其复杂,只怕是个九死一生之地,那里的县主薄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顺德帝没理会秦之初是怎么想的,继续说道:“第二,你不是好赌吗?还赢了不少钱。那好,朕再给你定四条,不给钱,不给人,宁清县的经费你要自己解决,另外宁清县该交的赋税,朕一个子儿都不给你减免。”

秦之初一听,只觉得后槽牙直往外冒凉气,宁清县都烂成那样儿了,要想让王命在那里畅通,没有人没有钱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做什么事情,不要钱要人呢?皇帝却一个子都不给,这是要让他自掏腰包呀,可自己那点钱又怎么可能填上宁清县那个无底洞?

顺德帝乜斜了秦之初一眼,见秦之初没说话,心中的气又大了起来,他本以为秦之初会哭天喊地地向他抱屈,争取一些有利的条件,可秦之初愣是沉得住气,一点开口的意思都没有,这让顺德帝很是生气。

他原本还准备秦之初能够向他述述苦、喊喊屈,他就顺水推舟地把对秦之初的处罚降低一些,如果有可能的话,还会出面化解一下秦之初和国公们之间的矛盾,现在这些念头全没了。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换到官场,会叫苦的下官才能得到上级的注意和关注,这秦之初明显就是一个不会叫苦的主儿。

其实秦之初哪里是不懂这些,而是他太清楚这里面的道道了。

他跟公侯们的矛盾根本就是无法调解的,寄希望于皇帝,根本就是镜中花,水中月,虚幻的很。或许公侯们会给皇帝面子,一时半会儿不找他算账,可皇帝能庇护他多长时间?一年?两年?还是三年?

状元三年就有一个,三年后,皇帝还会如此关注他吗?况且,皇帝十有九八不会长期持续关注他的,毕竟大周朝的大小官员数以千计,前科状元自内阁首辅大臣颜士奇以降,也有将近二十个,他一个没有丝毫根基的小小状元,又算是哪根葱?

另外,建立在皇帝一念之上的安稳不是真的安稳,就像今天,未公布进士名次的时候,自己得等着,候着,哪怕是两眼望穿,也是无用。

等到中了状元,皇帝一念之间又可以把他降到县主薄。大周朝开国三千年,他秦之初还是头一个遭受如此待遇的。这里面虽然有他主动追求离开京城的原因,但是皇帝的意念在这里面起了不可代替的巨大作用。

还是哪句话,自己掌握的实力才是最实在的,寄希望于别人,哪怕是皇帝,也是愚蠢的。

“第三,今科进士后面的活动,你就不要参加了。朕给你三天时间,三天之后,你必须离开京城,前往宁清县赴任,否则的话,就是欺君,朕就不会再给你机会了。秦之初,朕的三条处罚,你可心服口服?”

秦之初松了口气,总算是可以离开京城了,县主薄就县主薄吧,反正到了宁清县后,他的上头既没有县令也没有县丞,整个宁清县还是他说了算,跟做一个从七品衔的县令没啥区别。

“陛下,微臣犯有欺君之罪,你能如此宽大处理,微臣已经感恩不尽了。微臣愿意到宁清县做县主薄。”从自称“臣”到自称“微臣”,秦之初的心态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绝对不是让他跟顺德帝乃至大周朝越来越亲近。

顺德帝做出一副对秦之初的态度十分满意的样子,“嗯,你能有如此态度,朕还算满意。你还有什么要对朕说的吗?没有的话,就跪安吧。”

秦之初忙道:“陛下,为了让王命早日在宁清县畅通无阻,微臣只有一个请求,请陛下给予微臣人事任免之权,凡是品阶低于微臣的,微臣可以视情况,对其进行必要的任免,而无须经过上司核准,只需事后备案即可。”

人事任免权是上司节制下官的最重要的权力之一,秦之初这是为了能够将宁清县掌控在手中,所必须要掌握住的权力,决不能让他人染指。

感谢读者大大“932384525626”的打赏,谢谢。

第120章是否欢迎我和你搭个伴

更新时间:20124261:21:21本章字数:3420

第120章是否欢迎我和你搭个伴

秦之初虽然弃商从文,没有继承祖业,但是从他父亲那里,他还是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他父亲曾经跟他说过,要想成事,有两件事一定要牢牢地抓在手中,一个就是人事任免权,另外一个则是财物支配权。

有了这两项权力,可以让能者上,庸者下,可以给忠于自己的人更多的财物,而少给或者不给不忠的人财物。

顺德帝已经明言不会给宁清县划拨一文钱,钱粮都需要秦之初自筹,也就不存在索要财物支配权的问题了,反正所有的财物都需要他解决,财物支配权自然而然就在他手中。而人事任免权,则是一定要争取的。

秦之初没有忘记顺德帝给他的仅仅是个正九品的县主薄,随便来个官就比他大,如果没有人事任免权,不但难以集中资源,迅速将宁清县平定,更主要的是还有可能在事后让人摘他的桃子。

宁清县现在太乱,没人打宁清县的主意,可是当宁清县平定下来了,榕西府能坐视宁清县诸多官位而不顾吗?何况,榕西府之上,还有榕州省。榕州省之上,还有吏部。吏部之外,还有那么多的王爷、公侯。

顺德帝同样清楚其中的关窍,他虽然有些不满秦之初避居郡主府的举动,但是既然把秦之初派往宁清县,他就真心地希望秦之初能够把宁清县治理好。

只有每一个县的百姓安居乐业,才能够向官府贡献赋税,从而维持大周王朝的长久统治。

顺德帝沉吟半晌,“好,秦之初,朕就给你人事任免权。不过朕不能完全放权,这样吧,在宁清县期间,凡是官职低于你的,你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任免,无须经过任何人事先批准,只需事后备案即刻。”

“微臣多谢陛下隆恩。”秦之初露出一份感激涕零的表情来。

顺德帝很快就写好了圣旨,用了印,由苏培荣把这道写在明黄色折子的圣旨递给了秦之初。

“三日内离京,三月后,朕要见到成效。行了,秦之初,你跪安吧。”顺德帝不耐烦地挥挥手。

秦之初捧着圣旨,心中却对顺德帝大为不满,不给钱不给人也就算了,将自己十拿九稳的从六品官撸成正九品,也算了,可听顺德帝现在的话,似乎把他前往宁清县路上的时间也给算上了,从京城到宁清县,怎么地也得一个月吧,这岂不是要让他两个月就要把宁清县治理好吗?

真把他当神仙了?

不满归不满,却跟顺德帝没办法理论,顺德帝要是能理论就不是皇帝了。

秦之初山呼万岁后,捧着圣旨告退了,自有小黄门领着他出宫。

顺德帝目视着秦之初远去,一双眸子中阴晴不定,时而是欣赏,时而是厌恶,时而是憎恨,时而又是期盼,一时间,就连顺德帝也说不清楚他对秦之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看法。

“万岁爷,玉不琢不成器。秦之初他如今就好比是一块璞玉,还等着万岁爷你这个顶级玉匠对他好好的琢磨一番,才能成为一块绝世美玉。现在他年少气盛,不懂万岁爷对他的一片苦心,等日子久了,他一定会明白的。”苏培荣揣摩着顺德帝的心思,说道。

顺德帝合上了双眼,往后一靠,靠在了龙椅的椅背上,“但愿秦之初真的是一块璞玉,值得朕如此雕琢于他。”

秦之初捧着圣旨出了宫,见左右无人注意他,就顺手把圣旨丢到了袖袋中,路上,他拦了一辆马车,朝着智屏郡主的郡主府驶去。

从郡主府的后门进入郡主府,秦之初烦请值守在后门的大内侍卫向智屏郡主禀报,说他有紧急之事要上告郡主。

智屏郡主得报后,让人把秦之初请到了郡主府的前院正堂。

智屏郡主正在和郭贞娴对弈,两人中间放着一副围棋棋盘。

两女的打扮和前几日又有不同,智屏郡主今日没有戴冠,而是头挽发髻,插金凤钗,耳戴嵌珠宝金凤耳坠,青色鞠衣,外罩大红的大衫。

郭贞娴还是一身道袍,不过不是紫红色的了,而是淡青色,十分的素雅。她的发髻上系着白色系带,整个人越发的飘逸动人。

“见过郡主,见过贞娴姐姐。”秦之初长身一揖道。

智屏郡主头也未抬,说道:“你要见我,所为何事?”

秦之初这会儿已经把他对郭贞娴那点心思抛到了九霄云外,他就要到几千里外的宁清县做主薄了,基本上不会再和郭贞娴有任何机会,还不如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需要他加倍注意的事情上。

“郡主,情况是这样的。”秦之初一五一十地把顺德帝召见他的情况,通报给了智屏郡主。

说完,他又道:“郡主,万岁限微臣三日内离京。微臣必须要抓紧时间做些准备了,继续留在郡主府多有不便,还请郡主准许微臣离开。”

智屏郡主黛眉微蹙,“皇爷爷怎么搞的?竟然让你这个新科状元去做一县主薄?这可是咱大周朝开天辟地头一回呀。”

郭贞娴捻起一枚白色棋子,放在棋盘上,“宁清县吗?那可是个好地方。秦之初,正好我有到南方一游的打算,不知你是否欢迎我和你搭个伴呀?”

“贞娴姐姐要去宁清县?那可真是太好了,在下欢迎还来不及呢。”秦之初大喜道。

郭贞娴美眸看了秦之初一眼,“你别高兴的太早,有一点是要事先申明的,你我同行,互不隶属,你不准干涉我的私事,我也不会对你的事情进行任何的干涉,就算你需要帮忙,也不要找我。我乃方外之人,不想掺合到大周朝官府中去。”

秦之初点点头,“好,贞娴姐姐说什么就是什么。”

智屏郡主幽幽地道:“真羡慕师姐你,想走就走,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我却还要留在京城。”

郭贞娴笑而不语。

智屏郡主挥了挥手,“秦之初,既然你要到宁清县做主薄,我就不挽留你了,你随时可以从郡主府搬走,到时候就不用来通报给我了。来人,拿一百两金子来。”

很快,就有人拿来了十个金元宝,“秦之初,这是给你的程仪,拿着吧,希望你早日平定宁清县之乱。可不要让皇爷爷还有我失望呀。”

感谢读者大大“洛阳伽蓝”的打赏,谢谢。

第121章我事先也没想到

更新时间:201242722:51:37本章字数:3588

第121章我事先也没想到

秦之初回到郡主府后院竹林,把行礼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就离开了郡主府,他准备重新搬回到豫州会馆。留给他的时间不多,只有三天,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办,继续留在郡主府有太多的不便。

促使他搬离郡主府,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他先后与智屏郡主有过两次近距离接触,第一次是在楚国公府,第二次就是他刚才向智屏郡主辞行的时候。

通过这两次接触,他确认了一件事,智屏郡主和他、和郭贞娴一样,竟然也是修真者,而且修为境界比他只高不低。他在第一次见到智屏郡主的时候,就有所怀疑,直到今天,才确认他的怀疑并没有错。

智屏郡主和郭贞娴的修为境界很有可能在伯仲之间,认知到这一点,让秦之初感觉到很诧异。

他不由地由这一点,展开了联想,智屏郡主修炼会不会是皇家成员中的个别现象?如果是的话,还没什么。可是如果不是,那就值得注意了。

他又蓦然想起百宝堂,这家专门出售修真者物品的地方,就在天子脚下,他们就算是隐藏的再深,时间这么长了,顺德帝也该早就有所察觉。

百草堂的存在,就连韩国公都知道,按理说,皇帝不可能不知道,难道皇帝对百草堂就没有什么想法吗?

京西二十里外的绿柳山庄,每次举办仙道大会搞出来的动静都很大,绿柳山庄距离京城如此之近,皇帝也不可能不得到一星半点的消息。

还有这京城方圆几十里,一点天地灵气都没有,这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还是天然形成的?

大周王朝能够维系长达三千年的统治,这明显是违背“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一皇朝兴衰定律的。现如今,大周朝境内,匪患不断,可大周朝依然能够屹立不倒,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些他不知道的因素?

这一桩桩、一件件曾经困扰着秦之初的事情,在他确认智屏郡主跟他一样是名修真者之后,他就不假思索地将它们串联在一起。虽然现在还缺少一条线把它们完整地串联在一起,但他敢保证这些事情之间一定有所关联。

秦之初越发的庆幸自己能够离开京城,到外地为官,虽然只是个九品官,但只要离开京城,少了制约,他就有了成长起来的无限可能性,继续留在京城,有太多的人能够压制他了。

在仕途上,顺德帝、王公大臣,他一个都惹不起,在修为境界上,郭贞娴不是官场中人,可以不算,但智屏郡主可是太子之女,与皇家关系密切,谁知道在智屏郡主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人?

秦之初的行礼不多,简单的归拢了一下,打了几个包裹,他拎着就出了郡主府的后门,刚走到大街上,就听到有人喊他,“大哥,大哥,我们在这里。”

秦之初回头一看,只见韩青石、李玉玲坐在一辆无蓬马车上,韩忠坐在车辕上压着马车,马车上放着一个金光闪闪的大箱子,正是大早晨的时候,齐子芳他们搬到了承天门外的那个。

马车在秦之初的面前停了下来,韩青石兴奋地拍着木箱子,“大哥,看到没有?五千两金子,兄弟我一两不少地给你要过来了。你是没去呀,没看到齐子芳他们几个脸色那个难看,那脸黑的,赛猪,眼红的,赛兔,那气喘的,赛牛。啧啧,斯文扫地,斯文扫地啊。”

李玉玲没有那么兴奋,“哥哥,我听说你还没有参加琼林宴,就让皇帝把你叫进宫里面了?皇帝找你什么事呀?是不是要封一个大大的官给你呀?”

“是呀,大哥,陛下找你啥事?还有,你拎这么多包干什么?不在郡主府住了。”韩青石连珠炮似得问了一串问题。

秦之初把包裹往马车上一丢,跳上了马车,“韩忠,去豫州会馆。”

韩忠连忙让车夫调转车头,驾驶着马车朝豫州会馆行去。

琼林宴早就散了,徐世森、秋东海和裴如云三个人也回到了豫州会馆。

今年的琼林宴格外的诡异,秦之初这位新科状元竟然从头到尾缺席,虽然很多新科进士不是很服气秦之初这个状元,但是状元就是状元,乃是不可替代的。俗话说蛇无头不行,少了秦之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