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俗黛-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二人互相捅了捅,“哎。这份家当早晚就是湘云的了。”

    “低声些。”

    说着低声,这人的眼珠子也四下乱看,当看到值钱的东西时,那眼珠子也开始泛光。众人开始喜笑颜开。

    李大人觉得这些人怎么笑得这么贼呢。好象这家当不久就是这些人似的。

    李大人对这些人越来越不喜,他咳了一声:“本官还有要事,马上要走了。你们若无事,成亲的那天再来吧。”

    八叔祖还不死心,上前一步道:“李大人,这个没有一百两,几十两也行啊。我正急着用钱,要不然也不会跑这来。”

    李大人气得一甩袍袖:“下官说了,没有,我还有外债。来人啊,送客!”

    早有二个老奴跑过来,把这群亲戚往外推。八叔祖还一边往外走,一边还喊着:“李大人,亲家翁。要不给三十两吧。你推我干什么。你要是推摔我。我倒地不起。”这话一说出口,那老奴吓了一跳。立即不敢动手了。

    八叔祖又往回走:“亲翁,三十两行不行?”

    李大人气急了。这一起子人都什么东西。哪有跑亲戚家这么要钱的,这到是亲戚还是干什么的。

    “说过没有就是没有。再要无赖。我请官府的人来,告你们讹诈。”李大人真急眼了。这些人再不走,就把贵妃抬出来。不信吓不跑一群穷光蛋。

    这帮穷亲戚果然互看一眼。泄了气了。八叔祖瞧了一眼李大人,愤愤的往外走,一边走,一边说道:“看你也七十多了,还能神气几年,你儿子也要不行了。将来这份家当,都是我们湘云的。湘云想给我们多少就给多少。不信到时侯你还从棺材里爬出来看着我们。”

    说完,大步流星地走了。

    八叔祖一走,别的几个穷亲戚也跟着往外走。不一会的功夫,所有人都走*了。这时李太太从屏风后转出来了。原来刚才一众穷亲戚来,因全是男宾,她也不好露面。一直在后面没出来。后来听丫头讲,这帮穷亲戚是来借钱的,她才留了神,因此转到屏风后听声。

    她一出来,就捏着鼻子指着那瓶臭豆腐道:“

    快,快拿走。扔了!不!别扔。拿到杂货店寄卖。”

    老奴赶紧拿着臭豆腐走了。

    李大人此时看着李太太,李太太看着李大人。二人都有些后悔的样子。原说为儿子娶个媳妇续烟火。可二人却忘了一件事,二人都老了,儿子也活不了多久了。这诺大的家业,将来怎么办呢。二人对坐了一会。谁也不言语。

    二人现在什么感觉呢。就象出去买一件衣服。人家卖衣服的要价一百两。他们跑去还价。说三十两卖不卖。人家痛快地就卖他了。他们原还挺高兴。后来看着卖东西的和卖东西周围的人瞧他们的眼神,就象瞧着一傻瓜似的。人家得意得正乐呢。他们忽又感觉自己吃亏了。说不定这东西根本就不值三十两。还有可能这卖家根本就用几个托诱他上当。

    仔细想想啊,听说史湘云是史鼎的侄女。对史湘云也是面子情。当初自己也是看好这一点,才敢开口。原还觉得给儿子娶个侯门女还挺自豪的。可现在想来,说不定史家抛出一个不疼不痒的侄女,然后就等着把他所有的家产都弄史家去呢。借着史湘云那大手大脚的脾气。他叔叔和婶娘只说湘云分给穷亲戚了,其实暗中他们得大头儿。

    那史湘云听着傻不拉几的。这份家当她无论如何也守不住。眼见得,这李家就成了史家的了。要不让哪个兄弟给监管着?可万一兄弟们起了贼心怎么办?这可真真愁死人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章:还有更坏的一招

    第五章:还有更坏的一招

    不说老2口在这发愁。且说黛玉这里,喜乐跑回来送信,说那十几个穷亲戚已去了李家了。如今从李家出来。每个人都给了二百两银子。他们都高兴得什么似的。

    黛玉笑问“你们是沾上胡子去的吧。他们没看出你们来吧。”

    喜乐笑道:“当然看不出来。”

    湘云和探春见黛玉出来进去,调兵遣将,嘀嘀咕咕,可真到问时,黛玉却笑眯眯的说没有的事。眼见黛玉兴奋得和吃了药似的。两只眼珠子直冒绿光。舔了舔嘴唇。象有一顿大餐摆在眼前似的。这模样配着柔弱柔弱的小脸蛋,说不出的怪异。

    探春忽想起昨天赵婆子走后,她问黛玉:“到底你打了赵婆子没有?”

    “我哪打她,是她撞的我。”

    探春原还觉得黛玉和赵婆子一定相撞了,可现在,她却觉得说不定黛玉还真就给了赵婆子一拳。这简直,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可是,如果真打了,那倒真爽快!她最近憋屈死了。可却没办法想。看着黛玉使坏,怎么这么亲切呢。只是黛玉真能解决问题吗?大人的事,都关系到朝政,哪是一个小女孩能解决的。也不知她到底在搞什么,忽又想到自己的处境。又有些害怕。黛玉从外面一回来,就见探春神色紧张不安,和湘云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心念一转,便明白探春有点害怕了。想了想探春的处境,很也很是同情她。

    探春能做到这一步,也算仁至义尽了。这做人啊,不可能对别人要求太多。得替别人着想。毕竟肯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的人不多。能做到有一份仁心,凡事多替别人想一想,已经尽够了。

    想想宝钗,平时没事时多会装相,小恩小惠拉扰一园子的人。

    上至老太太,下至看门的小丫头,谁不说宝姑娘好呢。可你看,一旦真遇到事,她脚下抹油,跑天边那么远了。

    探春和她比,强多了。她笑道:“探春,你陪了云儿一晚上了。昨天挤的咱三个人谁也没睡好。要不你回去睡一会吧。”

    探春脸微微一红,偷眼看黛玉的神色,却是温和大气,并无一丝讽刺之意。心里反倒有些愧疚。她笑着说道:“云儿,我且回去睡一会。明个再来陪你。。”

    不提探春离开。且说黛玉独自坐在椅上,眼珠子左转一下,右转一下,心说道,什么张王李赵,说到最后,还不是利益的事。湘云的叔叔为儿子的前程想出卖湘云。李老头为家产不外传而后悔。人性如此罢了。真应了那句话,往来俱是名利客。

    以前那些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钱嫂子的事也不知干成没有。这件事打死不能让探春和湘云知道。要不然更吓着她们了。再则万一将来传出去呢。这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刚才那一通,满算起来,只能算一个女孩胡闹,可钱嫂子办的事,那就意味深长了。

    过了一会,钱婆子回来了。悄悄把做的事禀报黛玉:“姑娘,我改成一个黑脸道姑后和那十几家的女眷都说了,只要他们把消息全传出去。每人二百两银子。这几家都快穷疯了。因此一大早就卖力气传消息。这史家想嫁个侄女,将来把把李家家产都占过来的事很快就能传出去。另外,还传出谣言,说史家根本不在乎这个侄女。在家里过得和丫头也差不多。史家真正尊贵的是史鼎的二个女儿,如今一个正托人和镇国公家攀亲。一个想嫁给皇上的六弟齐王的三儿子呢。”

    黛玉听完,乐得抽疯。回到后,还没事偷着乐。

    看黛玉这样子,湘云有点害怕。黛玉到底在干什么?怎么觉得她干的事挺出格呢。要是让叔叔知道。会不会对自己更不满了。

    在黛玉再一次跑出去办事后,湘云拉着黛玉焦急地说道:“林姐姐,你到底在干什么?要是叔叔知道了,他……”

    黛玉见湘云小脸惨白;神色不安。她摆了一下头;拉着湘云的手凑到她耳朵说道:‘云儿。漫说我什么也没做;就算我做了。你想想,再坏还能比这还坏不成。这人啊。人善被人欺。黛玉说到这;神情忽有些凶狠。这凶狠的表情又吓了湘云一跳。黛顿了一下说道:“有些事等明天再说。你先别急。

    到晚上时,史家传来消息,李大人跑史湘云叔叔家退亲了。临走,把当初的二箱财礼都要了回去。

    湘云听到这消息,激动得小脸通红,抱着黛玉不停地叫着:“真的退亲了,真的退亲了。”说完,眼泪流了满脸。弄得黛玉眼睛里也湿湿的。

    她抱着湘云,拍着拍她的后背。很有一种幸福感。能帮着自己喜欢的人本身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湘云左右无人。凑到黛玉的耳朵:“林姐姐,我的亲事怎么退了?”

    黛玉呵呵笑着,故作高深:“你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

    湘云依在黛玉怀里撒娇:“林姐姐,你告诉我。”

    黛玉见只有她们二人,她咳了一声,背着手说道:“这事不是我做的,不过我猜着,那李家老2口又老又吝啬。一个大子不想让别人占便宜的主,说不定他突然做了梦,梦见自己儿媳妇生了孙子。结果把他家所有家产都让儿媳的娘家连偷带抢地败光了。二人吓了一大跳。结果都想开了,嗯哼,娶媳妇何必娶高门大户的呢,这高门大户能把水灵灵的姑娘给我儿子,都存了什么心呢。是不是等儿子一死,我老2口一伸腿,就等着享受家产呢。唉。这样想来,还不如买个丫头。家里没一个亲戚在这,倒没人一群穷亲戚来沾他的家产。给儿子做妾。生儿子嘛,是个女人就行。”

    湘云听黛玉脸不红不白的说媳妇儿子妾的。都是又惊讶又新奇。黛玉那种肆行无碍的劲太让人心仪了。她喜欢,太喜欢了。

    黛玉见湘云仰视弥高的眼神,心里得瑟到不行。有才,太有才了。才露出冰山一角就让湘云这么崇拜了。那钱婆子的事要知道了,还不更得崇拜自己。只可惜,这钱婆子使坏的事,千万不能露出去。哈哈,这才是重中之重。李家老两口只担心家产,可他想退亲,也得吴家同意。吴家还想着与史家结亲,扩大势力呢。可如果打听到,史湘云在家过得得丫头差不多。那结不结亲意义根本就没多少了。我家嫁个丫头过去。你家好我跟着沾光。要不好,不过当嫁个丫头过去。可进可退。我最宝贝的女儿可不嫁你吴家李家呢。咱正想着攀高枝呢。只把破烂货送你们家去。

    你想想,这吴家心里能爽吗?合着人史家根本就没拿这史湘云的亲事当回事。说不定还暗中琢磨着李家的家产。说不定还想凭着这亲戚关系得好处。反正人家也没损失什么。

    吴家这一想,再加上那八舅舅不停的鼓噪。这事就极有成的可能性。

    你看我这事象胡闹吧,但咱懂得人性。你还说这事不见得一定成功吧。呸!天下事有多少十拿十稳的。能十拿七八稳就事就值得干。为了湘云一辈子的幸福,这种事难道不该出手?

    咱这叫什么?这就叫敢打敢拼敢赌敢坏。有胆有识有勇有谋。黛玉想到有勇有谋,忽想起《曹操》那首歌来。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 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 独自走下长板坡;月光太温柔 曹操不罗嗦;一心要那荆州 用阴谋 阳谋 明说 暗夺;淡薄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儿女情长没法执着;有谁来煮酒 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

    肚子里哼着曹操的曲子,黛玉脸上乐开花了。

    正得瑟到没有五两轻,忽外面传来雪雁的声音:“鸳鸯姐姐。”

    鸳鸯走进来,朝二人微微一笑,然后转向黛玉,黛玉早一本正经状了。仿佛亘古以来,林大姑娘就是如此温柔端庄。刚才那一脸傻笑的是别人,跟她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半毛钱关系也没有。鸳鸯忙说道:“林姑娘,老太太叫你马上去。有急事。”

    湘云脸色一白,手不由得握紧了。鸳鸯瞄了湘云紧握帕子的手一下,眼光马上溜开。却见黛玉不慌不忙站起身,摇摇摆摆的往外走。走到院中,见左右无人,鸳鸯轻声说道:“史家二个老爷太太都来了。就坐在老太太房里。老太太的脸色不太好。姑娘小心了。”黛玉感激地低声说了句:“鸳鸯姐姐。黛玉省得。”

    鸳鸯的唇边露出一丝笑容来。黛玉是聪明人。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黛玉正往贾母的房里走,且说刑夫人那里,早有赵姨娘的丫头枣花跑来报信。说史家二位叔叔婶娘气呼呼来找老太太了。现她已打探出史家二个太太来找老太太的原因。却是这次湘云的婚事退亲得古怪。是有人找到史家的几个穷亲戚,鼓动他们到李家胡说八道,所以李家才退的亲。结合黛玉不让湘云回去的事,史家认为一定是黛玉在后面做了什么事。所以来找老太太说个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六章:来兴师问罪

    第六章:来兴师问罪

    可刚走二步,又停住脚步了。老太太那还有二个爷们呢。她这么去是不是不太好。再说这事得找个由头再去。老太太精明呢,要是看出自己看热闹去,回头就给自己难堪。想了想,找什么由头呢。

    眨巴半天微肿的眼睛,忽想起,贾赦昨个儿从外面带回点新奇的瓜果。贾赦没说给老太太送去。刑夫人也懒怠献那个殷勤去。如今既要看热闹,她便吩咐把这些瓜果挑二样带上。让丫头捧着去老太太那。让老太太看看,她是孝顺儿媳妇,专程来给她送瓜果的。倒要看看,老太太宠着的那二个玉儿能干出什么好事来。一个一个都宠上天了。这府里,她大太太还没享用的东西,二个小东西都能先用上。哼,别让她抓着错,要让他抓着错。看老太太以后怎么说嘴。还怎么在她面前威风。

    越想越激动。也不换衣服了,就穿着家常的衣服,带二个丫头就过来了。

    刚走了一段路,忽想起一事,低声吩咐二个丫头:“到了老太太那里,给我机灵点。找史家二个婶娘的丫头们聊天。说不定能套出什么东西来。”说着,又想了想,朝一个丫头说道:“你马上跑回去,把我柜子里装的那十个紫晶石的戒指拿二个来。要是看着没外人,就给那二个婶娘的丫头。”

    刑夫人的丫头可听出来了,刑夫人下血本了。这十个紫晶石虽不值钱,可也压了刑夫人的柜底好长时间了,过年都没舍得拿出来赏人。就是她们二个丫头想了好久了,也没能到手。不料今天竟拿出去给了外人。

    刑夫人大驾这一动。看门子小丫头柳儿忙不迭的给平儿送信去:“平儿姐姐,遵你的吩咐。我一直看着门,却见大太太往老太太那去了。中途还让身边丫头回去取了点东西。”

    平儿忙给了柳儿一百个大钱。然后回来禀报王熙凤:“奶奶,大太太去老太太那了。”

    王熙凤正拿着膏药往额角上贴。平儿见凤姐始终没贴好。便过来帮忙,王熙凤冷笑道:“那赵姨娘拉着史家婶娘带来的婆子,站在角门那鬼鬼祟祟半天。想必探出点什么风声来。这史家正不痛快着,找老太太没什么好事。老太太能有什么好心气?大太太不知死活。还想看老太太的热闹,我看她连院子都进不去。白惹老太太不痛快。都没见过这样的人。”

    平儿这话不好接,便笑了笑没吱声。凤姐想了想,对平儿说道:“你派人远远盯着老太太那边,看都什么人去了。一齐来报我。还有,马上把这信报给太太。让太太小心,这会子不但自己不去,便连一个丫头也别往那院子去。。”

    平儿连忙答应。出去派人远远盯着老太太院子。又亲自去王夫人那传王熙凤的话。

    王夫人听平儿说完,倒笑了一下道:“凤儿倒细心。说我知道了。”

    王夫觉得凤姐到底是自己的内侄女。凡事还是向着自己些。她喊来金钏,让金钏把昨天北静王妃送自己的几个玉杯给凤姐送去。说自己也用不了这个。白放着怪可惜的。”

    平儿忙代凤姐谢过。

    等平儿一走,王夫人想了想,想老太太平日惯会说嘴,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总觉得黛玉是最佳儿媳妇。如今出了湘云的事,李家退亲了。据凤儿说,这样退得奇怪。那史家未必不怀疑黛玉。想黛玉做这事实在不精明。非要留着湘云,如今出了事,可不惹人怀疑。这事要是她做的还罢了,要不是她做的,可不是没吃羊肉倒惹一身的骚。可要说这事是她做的,这也太不思议,她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就有这种张程了?不太可能。

    算了,这事与自己无关,总之不是自己府的事。爱怎么闹随她闹去。自己且看热闹,若有真出什么事,也算有个把柄。

    想了一会这样的事,又想道,这儿媳妇的人选无论如何不能选黛玉。你瞧瞧,那林黛玉就没让人省心过。从家产案闹得沸沸扬扬,接着又名节案。再接着又湘云的事闹成这样。让史家人都出马了。这个的媳妇谁娶谁倒霉。说稳重知进退,还是宝钗,在这件事上,做得一点嫌疑也没有。这宝钗才是大家族当家媳妇的模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