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2007年合订本 作者:多人-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捉青蛙的朋友其实是考场中的敌人。换句话说,对每一个胖妞和小毛,我们这个小岛上的成人世界都张着一张大网等他们闯进来,一进来就掐死他的童年与快乐。
  这株“大树”里另外有只惊人的虫,正在把树上所有的叶子一寸一寸地吃掉,每吃掉一叶,就留下一圈焦黄的窟窿。这只虫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经济成长”。我们自己是胖妞和小毛的时候,街上有火红的凤凰花,河里有透明的细虾,海边有怪模怪样的沙蟹。我们现在所留给胖妞和小毛的,河里有垃圾和带汞的鱼,街上有“年年绿化”的脏牌子和秃死的树,海边有废弃的电池和金属,海里的珊瑚一片死亡。这,是胖妞和小毛的明天。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关起门来做个细心、温柔的母亲,你觉得够吗?想想看,你在家里教小孩“活”读书、重思想,学校为了联考,却强迫孩子死记生吞。你在家里给孩子准备最营养的早餐,商店供应你的,却是假的奶粉。你在家里教导孩子珍爱自然生命,出了门的孩子却根本看不见、感触不到自然生命。
  关起门来做个“好”母亲,够吗?
  解决问题要从根本治起。如果你真心爱你的子女,而且懂得如何去爱,你应该如切肤之痛地体认到:把小圈圈弄好是不够的,你必须发挥力量促成大环境的改造。先进国家的妇女早就诉诸行动了。日本的妈妈,发现巷口那家超级市场卖假冒的乳酪,她所加入的“主妇联”组织立即采取行动,抵制这家商店。美国的妈妈丧失了心爱的女儿——被酒醉的驾车人撞死,她马上组织所有关心的妈妈迫使警察作严格的取缔。德国的妈妈担心核子大战及生态的破坏——她希望德国代代子孙都能享受黑森林的呼吸,于是她开始阅读有关核害及污染的资料,甚至组织了一个政党,来实现她们的理想。
  台湾的母亲,你又在做什么呢?为工作忙吗?为三餐操心吗?上插花班、有氧韵律体操课吗?打麻将吗?串门子吗?觉得空虚、寂寞、无聊吗?为孩子的未来忧虑吗?
  如果只是在小圈圈里亲亲孩子的脸颊、吻吻他的手,我们究竟为孩子的明天做了什么?现代的母亲已经不是一个跟着三寸金莲、“父死从夫、夫死从子”的愚妇;你受过教育,有智慧、有能力、有思想,为什么不主动为孩子争取一个比较美好的未来?现行的教育制度有什么毛病、核电厂该不该建、环保局的预算够不够、卫生署的措施等等,并不是“男人”的问题;这些事切身地影响到胖姐和小毛的未来,就是母亲该关怀的问题,就是“女人”切身的问题。任何有胆识的母亲都应该抽出那么一点点时间,从厨房和梳妆台边走出来,大声地说话,勇敢地行动。
  如果你真想给眼睛清亮的胖姐和小毛一个值得活、值得爱的明天,你就得做一个主动的、一百分的母亲,不能是一个被动的、小圈圈里的、六十分的妈妈。
  摘自《读者》2007年第18期12
  母亲的更正安徽  查一路
  每次我的文章被《读者》转载,母亲都要打来电话。我知道她的意思,儿子的文章同时被全国“那么多的人民”读到,她感觉这件事情不小。
  退休前,母亲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评点文章是她从前的工作,现在没有理由不为儿子把把关。因此,她打电话来会说:“这篇文章中心很突出”,“这篇文章段落很清楚”,“语句很通顺”,“没有病句和错别字”——又回到了从前的工作状态。我听了就想笑。
  不过,她对文章最高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真实。这次,她在电话中说,儿啊,我不好说你,你这次被《读者》转载的《在冬夜里歌唱的鱼》,不够真实啊,尤其有两个地方需要特别更正。
  我没有理由不洗耳恭听。这既是一位母亲的期望,又是一位老师的作文要求,同时又是一位读者的中肯意见。
  我母亲说了,第一段里有一句就不够真实。“候鸟去了岑寂的北方”,候鸟冬天应该是去南方的,怎么会去北方呢?我听了一笑,读者怎么会追究这个问题,再说谁会读得这么细啊?电话那端,我母亲语气变得严肃,怎么能这样说呢?我老眼昏花都注意到了,你说谁还注意不到啊?
  第二个问题,老人家叹了口气。你文章里有一句“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冬天煮鱼,我到哪里去弄葱丝啊?冬天葱都冻死了,那时候又没有大棚菜,这是个常识,你竟然又犯了错,反正我冬天烧鱼没有放葱丝。
  我告诉母亲,这些都是细节上的问题。母亲的口气越来越严厉,你怎么变得这么不严谨?细节不真实,读者怎么信任你啊?
  母亲越说越激动,还有一处,你说那时你大姐伏在灶台上做作业,灶台上湿漉漉的怎么做作业啊?你大姐是伏在旁边的一个小桌子上,桌子是用来放咸菜钵的。
  儿子是母亲的作品,母亲要求他完美;文章是儿子的作品,母亲同样希望它完美。最后,母亲郑重提出,你得打电话到杂志社,让杂志社出一个更正,把这几个地方更正过来,千万可别再疏忽了。
  这是一次对人性的更正。其实道理很简单,却往往被我们忽视。母亲的这个更正,从本质上说,是要告诉我:做人要真实,做事要严谨。
  另一种财富张建伟
  2006年6月,世界第二富豪,被誉为“股神”的美国著名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宣布,他将捐出总价达370亿美元投向慈善事业,这些财富约占其私人财富的85%。
  美国《纽约时报》的一位记者问他:“您把大部分财富都捐了出去,您会给您的孩子留下什么呢?”
  沃伦?巴菲特说:“我已经把最珍贵的财富留给了我的子女啊。”
  “孩子们小的时候,我并没有过多要求,而是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玩泥巴侍弄花草,听音乐唱歌,看摄影作品,在田野里疯跑,都是孩子们生活的内容。我所做的就是尽量使孩子们快乐,并给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事物,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我也从来没有要求过他们必须成为企业家,而是让他们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后来,大儿子霍华德成了摄影师,小儿子彼得成了音乐家,女儿苏西虽然是家庭主妇,但也绝非什么事情都不做的阔太太。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很快乐。
  “大儿子霍华德做生意失败后,开始我并不想帮他,因为自己栽倒了就要自己站起来,可是经不住妻子的再三劝导,我还是给儿子霍华德买了家农场,但霍华德必须按期缴纳很高的租金,否则农场立即收回。我问霍华德敢接受挑战吗?霍华德接受了挑战。几年后,霍华德的农场蒸蒸日上,并不断涉及不同行业。后来,霍华德发现经商并不能使他快乐,在生意的高峰时期放弃了经商,一心做起了摄影,现在干得也不错。
  “我取得今天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因为我勤于思考,总结了一些规律。所以,我经常告诫孩子们要有点思考的习惯,并在勤于思考中学会善于思考。几年前,霍华德在农场站住脚后,不断捕捉市场信息、思考总结,生意做得越来越好。在他的摄影事业中,勤于思考也让他受益匪浅。小儿子彼得也经常在寂静的时候思索创新,寻找灵感,创作了许多动人心弦的音乐作品。苏西也喜欢思索自己感兴趣的事。
  “活着,快乐最重要,亿万财富不会给人能力和成长,反而会消磨你的激情和理想。从一定意义上讲,金钱只是一串无意义的数字,只有乐观、自信、勇敢、勤于思考的性格才能收获快乐而丰富的人生,因此,可以说,我已经把我最珍贵的财富都赠送给了我的孩子们了。”
  听完沃伦?巴菲特的一番话,这位记者由衷叫好,总结出了三条原则,可谓人生另一种珍贵财富:
  要让青年感到生活是快乐的,同时给他们提供各种机会,使他们能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提升其快乐;一时的成败并不重要,关键是培养快乐、自信、勇敢和乐观的性格;要取得较大成就必须勤于思索,创造性的产品只有从不断的思考中来。
  摘自《读者》2007年第18期57
  灵性冯骥才
  1闪电从乌云里钻出来,我的歌声啊,你也从我幽闭的心中飞出来吧!
  2海潮满带着激情,一次次冲向堤岸,但它遭到拒绝,一次次退回去,又再来……终于把坚固的岩岸冲垮,化为一片美丽的石子儿。
  3空气穿过针孔时,比穿过山谷更有快感。
  4善良的谎言有时胜过愚蠢的诚实。
  5树根在地下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树冠的辉煌。
  6错误最多的是历史。隐私最多的也是历史。
  7春天扭过头,隔过冬天,巴望着秋天快快衰老。
  8凡是你待过的地方,都染上你的气息。你来了,音乐响着;你走后,这音乐就永远变成了你。
  9爱比被爱幸福。
  10往事总是被深夜的月光照亮。
  11百年之后,只有我的灵魂找到你的灵魂,那才永远的安宁。
  12白云由于躲闪风的追逐而在天上奔跑;阳光由于寻找鱼的身影而在浪尖跳跃。
  林黛玉:孤独的泪珠儿卓琦培
  有些许光泽,也有几分浑浊与咸涩。一个被拉长或者压扁的圆,像所有的生命,渴望圆满,却又带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和遗憾,总是不能圆满。水一样的灵魂,泥一样的归宿和命运!不要问你是谁。也许,你什么都不是,你只是泪珠儿。你清、你浊,你像生命一样脆弱,一触即碎你,你只是一颗孤独的泪珠儿。三月,所有的花朵都在燃烧,你却用锄,将一瓣瓣青春的碎片,连同自己的泪珠儿,一起埋入土中。你要将生命里所有被拉长或者压扁的缺憾,连同你的梦、你的渴望,还有这泪珠儿里的浑浊与咸涩,全部埋入土中。你把所有能埋掉的,统统都埋掉了。只是有一样,你无法埋掉。那就是孤独,藏在泪珠儿里的孤独!有人因美丽而孤独,有人因智慧而孤独,有人因洁白无瑕而孤独。有的人孤独,是因为在应该糊涂时不肯糊涂,却又总是在不该清醒时清醒。你为什么孤独,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是美丽的,你是智慧的,你是洁白无瑕的。你只是在一个不该有梦的时代,做了一个不该做的梦。既然别人都不做梦,为什么孤独你要做梦?许多年过去了,花朵又一次次在她曾经调落过的疤痕上,燃烧,接着落英缤纷,满地青春的碎片。生命的美丽其实是埋不掉的。许多年过去了,你,还有你的孤独的泪,一次次从不同版本的书页中走出来,从不同版本的影幕和荧屏上走出来,让许多男男女女咀嚼品味。青春的梦,还有梦的酸涩,何尝能埋得干净?是的,你就是一个泪珠儿,一个许多人眼里都曾经有过的泪珠儿,带着青春的梦,和梦的酸涩;带着生命对于圆满的渴望,和渴望中被拉长或者压扁的缺陷和遗憾。是的,你就是一个泪珠儿,美丽并且脆弱,一触即碎的泪珠儿。从一滴泪里,我们看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孤独!告诉我,人世间水做的骨肉、泥做的骨肉,你灵魂深处的孤独,是不是也美丽得让人心碎?
  摘自《读者》2007年第18期P27
  两个红包侯发山
  我上午诊治的病人当中有两个是患乳腺癌的,一个是城里女人,一个是乡下女人。我奇怪,她们的家属怎么都没来?城里女人似乎很自豪地说,她老公在单位开会,走不开;乡下女人红着脸,低眉顺眼地说,男人在家里收庄稼,她没让他来。为了进一步观察病情,我安排两个女人住了院,而且是同一个病房。
  乡下女人苦着脸,不停地掉着眼泪。是啊,摊上这种病,谁心里能好受?
  城里女人不屑地看了乡下女人一眼,颐指气使地对我说:“医生,有什么进口药尽管开,我老公有钱。”
  我一听这话挺反感的,不卑不亢地说:“我是对症下药,药不是随便开的,再说进口药不一定对症。”
  城里女人说:“我的意思是我老公有钱,有什么好药,有什么先进仪器,请放心用好了,我不怕花钱。”
  我冷冷地说:“该怎么治疗我心里有数。”说罢转身给乡下女人作检查。乡下女人怯怯地说:“医生,俺知道自个儿的病……别给俺治了。”
  我不解地说:“为什么不治疗?你要相信医生,相信科学。”
  乡下女人嗫嚅着说:“俺男人挣点钱不容易,俺不想拖累他……要不,给俺开点止疼药就成。”
  我叹口气,解释说:“要配合治疗。”乡下女人又说:“等俺男人来了,你就说俺的病没治了,让他断了心思。”
  我被她说糊涂了。乡下女人解释说:“俺男人要知道俺的病还有希望,他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俺看。”
  我心里酸酸的,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到了下午,乡下女人的男人来到我的办公室。他模样憨厚,有点猥琐。详细地询问了他女人的病情后,他一脸愁容地说:“医生,俺女人的病要不要紧?”我明白无误地告诉他说:“这种病要抓紧治疗,再拖下去会危及生命。”
  他就焦急地说:“医生,您可要救救她呀……俺求您了。”说着颤抖着手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包。
  我接过红包装进了口袋说:“老乡放心,我会尽力的。”如果我现在不收下红包,病人和家属的心里会有想法,我只好先收下,过后再打到他们在医院里的账单上,这是我一贯的做法。
  他似乎松了口气,带着一脸谦卑的笑说:“医生,你放心给俺媳妇看吧,咱医院里有啥好药尽管用,俺会想办法的,就是把房子卖了也要给她治病。”
  我心里一阵温暖,说:“这个你放心,该用什么药我心里清楚。”
  他又不自然地笑了笑,说:“医生,俺求您一件事,不知道可不可以?”
  我说:“没问题,只要我能帮上忙。”
  他说:“您就给她说她的病不是啥大毛病,吃点药就好了,花不了几个钱的……”
  我心头一颤,鼻子一酸,点头答应了他的请求。他这才急不可耐地去病房看他女人了。乡下女人的男人刚走,随后进来一个西装革履、油头粉面的中年男人,通过一番介绍,我才知道他是城里女人的丈夫。
  他也详细地询问了他女人的病情,最后,他诡秘地问我说:“她的病有生命危险吗?”我说:“当然有危险了,现在已是晚期了,如不采取措施任其发展下去,也就是一年的时间。”
  我发现,他的脸上竟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他点点头,说:“好好好,我明白了。”
  我倒不明白了,心说他女人的病已到了晚期,有什么好的?
  他转身掩上门,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厚厚的红包塞给我,我还是假意推辞了一番就装进了口袋。我说:“这个请你放心,我会用心给你妻子治疗的。”
  不料,他摆了摆手,然后悄声说道:“不,你误会了我的意思……不要用啥好药,给她开一般的止疼药就可以了,但是你不要告诉她;你可以告诉她,说她的病已经到了晚期。”
  我怀疑自己听错了,说:“你说什么?”
  他附到我耳边低声说:“跟你说实话,我巴不得她早死呢,还花那冤枉钱干吗?”
  我一下子目瞪口呆,好半天没回过神来。
  摘自《读者》2007年第18期P26
  来自阿米西人的慰问沈湘 编译
  生活在繁华的都市里,每天过着优越生活的我们,觉得自己有理由去关心一下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们。于是,我们一群人决定去宾夕法尼亚州的兰卡斯特郡体验一下生活。因为那里住着一群与众不同的人,他们属于阿米西族,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他们却过着极度简单的生活。
  事先,我们通过旅游局,联系了一名叫克里斯的当地导游,他非常愉快地答应,一定会照顾好我们的。临行前,我们决定给克里斯和他的族人们带去一些大都市里的好东西:洗发水、沐浴露、化妆品,还有各种肉罐头、水果罐头和一些其他的我们在都市里生活的必需用品,我们觉得他们应该最需要这些东西了。
  到达目的地后,我们才真正感受到了那里的落后。我们的第一感觉是:他们实在太贫穷了。那里没有电,他们从来没看过电视、没有听过收音机,更加不知道电脑和mp3是怎么回事,生活用水只能从水井里吊上来;他们住的房子是石头和木头建成的,并且,他们从来没有用过洗发水、沐浴露和化妆品,也从来没有吃过都市里装在各种罐头里的美味;因为没有煤气,他们劈柴生火做饭。
  我们怀着十分怜悯的目光,看着他们用树叶搓揉出的绿色液体洗头发。因为他们不化妆,也用不着化妆品,所以惟一能够用的就是树叶。我们想,我们真得该为生活条件这么艰难的他们做点什么,好在我们带来了都市里的各种好东西。我们将自己带来的好东西一一分给他们,他们无以为报,在我们临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