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2007年合订本 作者:多人-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自己的人生必定是放任自流、浑浑噩噩的人生;一个不曾思考自己人生使命的人,在责任问题上必然是错位、模糊和盲目的。
  其实,中国自古推崇良心、责任、气节、操守,提倡做人立世,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把修身做人摆在人生第一位。再如 “太上有三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也把做人看成是人生根本大事。作为中华民族社会良心、智慧化身的知识分子,历来就有忧国忧民、刚健自强、不屈不挠、经世治国的优良品质。孔子誉之为“士志于道”。历史上从曾参的“士不可以不弘毅”,到李膺的“欲以天下致是非为己任”;从陈藩的“澄清天下之志”,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可以看到那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风骨精神和人格力量,其对国家民族和对自己人生负责的精神脉络清晰可见,且历千年而不绝。
  这些铁肩担道义的“民族脊梁”,令人肃然起敬。但我们明白,救世和改造社会是要符合社会实际,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不是人人所能为之。我们是平庸之辈,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可以旨在自救和个人完善,这无须任何社会条件,只要你思考自己的人生使命,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就能由此出发自觉选择并承担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没有责任心,对人生随波逐流、稀里糊涂的人怎么会爱人生、爱生活、爱他人、爱事业呢?怎么会在日常生活中坚定地负起责任呢?这种人,往往把尽责看作是纯粹的付出而事事索求回报,他们甚至为别人而活着,太在乎自己“身边几个人”的看法评价,而消磨了自己的一生。
  人活世上除了吃饭睡觉,不外乎做事和与人交往,它们构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如果事业兴旺、家庭和睦、婚姻美满、朋友众多,那么可以说你在社会上是成功的,生活是幸福的。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其实还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这就是蕴涵在两者之间,比做事和交际更重要的东西——做人。透过做事和交际,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做人的总体生活方式和态度。因此,最重要的不是你在周围人心目中占据什么位置,不是你做多大的学问、事业或生意,也不是你和谁在一起过日子,而是你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做人之所以是人生头等大事,这是因为做事和交际是否顺利,包括地位、财产、名声方面的际遇,也包括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际遇,往往受制于外在、偶然的因素,非自己所能把握和支配,所以不应该成为人生的主要目标。一个人真正能选择和把握的唯有对这一切外在际遇的人生态度。因此,假如你明了究竟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懂得了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你就有了正确坚定的生活态度,不论成功与否,幸福与不幸,都可以乐不忘形,悲不失态,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严。简言之,做人比事业交际更为重要,比成功幸福更有价值。不管你在名利和交际场上如何春风得意,如果做人失败了,你的人生就在总体上失败了。
  我始终认为,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他一切责任心的根源和出发点。一个人活在世上知道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认清了自己在这个世上要做的事情,并且认真地去做,他就获得了一种内在的自觉、充实和安详。他知道了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种种似是而非的所谓责任、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我坚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他对包括事业以及婚姻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这样的人多了,这个社会一定和谐安康而有效率;如果一个人明了自己的责任,懂得做人是超乎成功幸福之上更有价值的人生,那么,这将使他拥有了某种人之永恒的东西,由此支撑他度过未来凶吉难卜的岁月。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6期P26
  董事长就做三件事冯仑
  就我日常工作来说,大概管三件事情,这三件事情我认为跟今天讲的话题一样都非常重要。第一,我是看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第二,算别人算不清的帐;第三,管别人不管的事情。我认为董事长就做这三件事。
  看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是什么呢?是未来,是生活经验以外的地方,是中国以外的地方,看人以外的事,看未来的事,看生活经验以外的事。这个工作非常辛苦,要看这些事情就要追求不断的体验,要通过科学、知识,包括哲学来研究掌握这些东西。
  比如,在未来我们怎么处理人生有限的经验和企业无限的增长,这里有很多问题。另外,还有价值观的取舍。比如,我算那些算不清的帐。在公司,算得清的帐我几乎都不参与,因为职业经理们都比我算的好。一本书多少钱,这属于算不清的帐。我要算这书放在架子上多少钱,放在桌子上多少钱,放在男人的头顶多少钱,放在一个古墓里再埋一万年,它成了文物值多少钱。你可以把五元的书用胶水弄得非常硬,防身用,还可以把它送进监狱给有理想的囚犯读二十年。这本书放在什么地方价值会大大不一样。所以算不清的帐簿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价值判断。这种帐非常难算。
  中国人讲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问题是多年前的滴水之恩,如今涌泉的该是多大?如果你赚了一亿,你给他一千万,他认为你忘恩负义,大家价值判断差别非常大。所以当一个朋友从不幸中出来,你将会怎么面对他怎么帮助他,这成了学问。怎么办呢?这就牵扯到钱对价值生活的判断。后来我就想了一个办法,就照着我爹的标准给。我给我爹多少我就给他多少,直到养老送终。为什么呢?在中国文化中你不能比我爹还多吧。也就是我把你当爹来养就到头了。爹是什么成本呢?一套房子,一个月几千块生活费,有一个保姆,然后生病那么就给他看病,走不动的时候有个车,这就是爹的标准。因为我们爹是苦出来的爹,不是荣华富贵的爹。所以在中国这就叫合适。
  第三,是做别人不做的事。我们的总经理从来不参加读书会这种活动,因为这是与大家分享人生经验,而这些工作项目经理他们是不做的,他们做的是按照季度,每年把报表做好看了,还不能造假,还要对客户投诉认真反馈。我做什么呢?我做宣传,做沟通,帮助公司能够跟未来、跟周边有一个很好的文化的沟通。除了钱以外,人和人有相当多的沟通方式,而经理们做的事情主要是用钱跟外面沟通,而我做的事情大部分是不需要钱的,所以我非常高兴大家一起来进行沟通,来讲一下我对生活中哲学的看法。
  胡雪岩有两个对子,上联是“为人要存厚”,就是人生要保存你的厚道,下联是“人生要自在”,就是你要尽兴。实际上,每个商人对世界的看法都很独特。我也想清楚一件事情,一般的人和成功的人差别,成功人有独特的对世界的看法,这就是哲学观念,这些东西引导他们和普通人的思维有所不同,促使他们处理任何一件小事情,细节的事情都跟大家不一样,这样积少成多,就成功了。成功是由价值观堆起来的。而普通人用普通的价值观应付生活,差别就出来了。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6期P17
  丢失的戒指林颐
  “不!”她双颊一红,对打扮得如空中小姐般的服务员抱歉地摇摇头,连十元钱的门票她都觉得奢侈,何况令人咂舌的洋酒。
  服务员漠然瞥她一眼,收敛起殷勤,扭着腰肢转身而去。乐曲如山泉,从高不可测的山巅流淌而下,忽明忽暗的彩灯勾勒出绰绰身影和飞旋的脚步。
  她有些后悔,考试刚完只不过想放松一下,怎么神差鬼使地来到这里。她目光散淡地四处游移,忽然,桌脚下璀璨闪烁的光牵引住了她的视线,捡起来一看, “啊!”一个戒指,上面还镶着一粒闪闪发亮的钻。她的心突突直跳,手也有些发抖,不由环顾四周,人们舞兴正浓。静思片刻,她来到了服务台前。
  “要点什么?”服务员恢复了刚才的殷勤。“广播寻找失主。”她递过钻戒。
  服务员秀眼圆睁,惊讶地看看钻戒,又加倍惊讶地看看她。
  广播。一阵骚动哗然之后,一位衣着讲究的中年男子出现在她面前。
  “今天是什么日子?”他目光和善地望着她。她想不到他的第一句话竟然如此,绞尽脑汁地思考着,中国的、外国的、法定的、民俗的……
  “不知道。”她迷惑地摇摇头。
  “对于多数人,今天什么日子也不是。今天——是我母亲的忌日。”
  “你母亲?……”
  “20年前,这里还是一家药店。我母亲生命垂危,急需一种价格昂贵的药,母亲就把戒指——她结婚时的嫁妆交给我,以押换药。我揣着戒指来到这里,却没那种药,便急匆匆去别处买。出门一摸口袋,戒指不见了。我的脑子‘轰’地一声,冲回药店去找。穿过过往纷杂的脚步,我看见了亮光一闪,一只手捡起了地上的戒指。可是人群挡住了我的视线,我不知道是谁。我哭啊,喊啊,求别人把戒指还给我。可是没有人理睬我,我哭着奔回家,母亲已经奄奄一息。等我想尽办法弄来钱买药,母亲已经阖然长逝。”
  “20年了,我怎么也忘不了那一天,这个地方和那只戒指。”他出神地转着手中的戒指。她出神地听。
  “后来我长大了,出去闯世界,挣了很多很多的钱。10年前的今天,我又来到这里,把一只戒指扔在地上,然后我躲在一旁。我多么希望没有人捡它,又多么希望有人捡它,然后喊一声‘谁丢了东西?’,可是没有人。”他神色黯然地叹了口气。
  “没有人捡吗?”她问。
  “不!”他摇了摇头,“一位女士捡到了,装进了皮夹子。”
  “你应该告诉她戒指是你的。”
  “我寻找的不再是戒指,”沉默片刻,望着大惑不解的她,他说,“10年来,每年的今天,我都要来这里,扔下一只戒指。每次都有人捡,每次都没有人寻找失主。直到今天,我终于等到了,你捡到了它,而且还给了我。”他泪光闪动,“我多么希望20年前,是你捡到了我的戒指。”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只戒指,递给她, “做个纪念。”
  怔怔地望着手里的两只戒指,她茫然失措。
  “哦,”他笑着解释,“你刚才捡到的和那些被人捡走的戒指,都是假的。只有这只才是真的戒指,也只有这只才配得上你。”
  钻戒在灯光下熠熠发光。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6期P43
  从前的美丽周伟
  小时候,母亲总爱和他讲一个从前的故事。
  母亲每回讲,都要用手摩挲着他的小脑袋,然后瞅着对面那座大山,说,从前有座山,山里住着一户人。一到傍晚,画中的仙女就从墙上画里走下来,打扫屋子,收拾家什,缝补衣物,准备饭菜,又打好一盆温热的洗脚水……
  他从此记住了这个从前的美丽故事。
  他后来到了上学的课堂,虽然懂得很多的基本常识,但他从没有怀疑过母亲经常讲的那个从前的美丽故事。
  但那毕竟是从前,从前的故事了。他,要上学,要帮母亲做一点家务和农活,闲暇时要和村子里同龄人一起上树掏鸟、下河摸鱼……也许是母亲过早给他讲了那个从前的故事中的画中的仙女,或者是他青春期那无由的躁动,或许什么都不是,他总爱远远地打量着村子里的女人和她们的美丽天空。
  夏天,他总是装着和伙伴们去河边洗澡,看码头上那些洗衣服的大姑娘小媳妇。她们总是赤着脚,把衣袖裤腿绾得老高,把一家老小的衣物都浸泡在水里。在清澈的水面上,她们也不忘照一照自己红润的脸庞,然后满满地掬一捧清水,把脸擦洗一遍又一遍,洗出自己的美丽和自信。然后,一件件衣服搓洗着,棒槌着,漂白着,远远地就可以听到一家家搓洗出来许多有味的故事和秘密的家底。那一声声的棒槌声,在码头上总是那样的响彻,那般的欢快,那样久久地回荡着。若是那家正在漂洗着的衣物漂着漂着,被水冲走了,“哦——”的一声,他们几个小伙子齐如蛙般蹬脚游去,谁一手捞个正着,再一个猛子扎回码头,在水里伸出手来抓住那洗衣服的女子的脚不放,半晌再浮出半个头来。这时,若是大姑娘,接过衣物,忙回过脸去,脸早已绯红了;若是小媳妇,她一掌拍过来,说,是不是小鸡鸡生了毛,痒痒了,找打!大伙都笑,小伙子们赶紧扎一个猛子,游出老远,再回过头来远远地看着,码头上的笑声依旧不断,高过水浪。
  农忙时的女人最美。看那扯秧时,一个个秧把在一个个女人的手里从田这边抛到田那边,在空中划过一道又一道生命的“虹”,似一班绿衣仙女腾飞在半空。插秧时,女人们个个“蜻蜓点水”,一下子,绿了一片,一下子,又绿了一片,慢慢地绿到了天边。从水塘里或从低处的水田里车水,这大多是女人们的事,也许女人如水,水是女人的事。先把木板水车支好,女人们手持摇把,一上一下,前俯后仰,轻重缓急,合着节奏,晃动身子,扭着腰,一片片水车叶子,排起长龙,水随天来。时不时,车叶子上有白花花的水被溅起老高,一条三指宽的鲫鱼在欢快地舞动。时不时,有清脆甜美的歌声响起,那是女人们唱着欢快的车水情歌。车水的女人,头顶是天空和云彩,歌舞在春的田野,成了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波动,在荡漾。
  闲淡时,那怕只是一时的闲淡,村里的女人也是闲不住的。奶孩子的奶孩子,孩子大了的悉心饲养家里头的宝贝鸡,最闲时也是一双鞋底在手,手中不停。奶孩子时,女人们从来都是大大方方,不管有人没人,不管人多人少,只要孩子嘴巴一动,尚未哭出声来,女人早已把涨鼓鼓的雪白的奶子捧出来。他多次看见这样的场面,不管是肥壮健康的女人,还是瘦削病弱的女人,不管女人的皮肤有多黑,一律见到的都是那种涨鼓鼓的雪白的奶子,他立刻联想到饱满的谷粒、清澈的甘泉,想到了他在学堂里刚刚学到的几个字词:洁,净,美,神圣,无私,幸福,源源不断。母鸡在村子里,没有一个女人不把它比自己看得更重,红红的鸡屁股,女人要把它抠成自家的大银行,指望着屙金子屙银子。所以,孵鸡生蛋再孵鸡再生蛋,循环往复,有始有终,她们总是十分的心细,始终满怀着希望。“咕噜咕噜咕噜”一唤,那只芦花大母鸡带着一窝鸡仔蹒跚着上前来喙食,这时幸福的晚霞已经披满了山村。这些女人同样对于鞋底,也有十足的耐心,她们穿针引线,挥洒缕缕不绝的情感,温暖着一双双走出去的脚。在踏实的鞋底上,全是女人们密密的针线,满天的星点。一点,一个叮嘱;一针,一份思念。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就是走到天边,最终还是会一步一步走回到他从前的小土屋里。
  大雪飘飞的冬天,年的气息四处敲打着家家的门窗。这时候,他最爱看女人们穿着大红棉袄拖着麻花大辫在忙里忙外。先看那个剪窗花,那真个是“金剪银剪嚓嚓嚓,巧手手呀剪窗花,你说剪啥就剪啥。不管风雪有多大,窗棂棂上照样开红花。红红火火暖万家,暖呀暖万家!”再看做那个血粑丸子,打好一桌白白嫩嫩的豆腐,放上一盆红红艳艳的猪血,撮几许盐,配几勺辣末粉,有条件的家庭,定要切一些肉丁羼在其间。家家的女人用力把豆腐揉碎,翻过来翻过去,调匀配料,一双手血花点点,油光水滑,变戏法似地揉来揉去,把它揉成一堆面团。满满地抓一坨,拍过来拍过去,在左右手掌之间来回地穿插,如蝴蝶翻飞,女人的手上生花,不几下,就被弄成一个椭圆形状的丸子。再去看看打糍粑,本是几个大男子汉喊声震天地用两根大木棒你一下我一下往臼里夯,但最后没有女人们把水沾在手上把它搓成圆型大小再拓上红红的吉祥字画,就不是糍粑,就愣是显不出喜庆的气氛。说到底,农村的丰收、温暖和喜庆,其实都在各家女人的手上。
  一年到头,男人们总要在年底舒舒服服地歇上几天。家家的女人,要把床上铺的陈草换掉,一律换上整洁的干草,铺盖床单都要浆洗一遍。他作为家里的小男人,也是享受过那种美滋滋的感觉的。床单下新换的是柔软暖和的稻草,浆洗过的蓝印花被面让他看到水洗过的蔚蓝天空,还有几朵娴静的白云,被里是家织布,浆洗得硬朗板整,贴上去却光滑爽干、柔和暖身。闻着淡淡的稻草香和米汤的浓浓浆香,在那样的夜晚,他总是能够早早地酣然入睡。许多年后,他睡在城市夜晚的高级席梦思上,他总是翻来覆去睡不着,一双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