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田韵-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刑氏的话音还没有落地,却见到人群骚动了起来,只见十几个人饥民往一辆华贵的马车前涌去。

    马车被人掀起了半边帘子,露出一张小巧精致的脸庞,车内的少女面带怜悯之色目含泪光,从车里扔了几块白面馒头出来。看到有人扔馒头,还是白面的,饥民们突然激动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往那辆马车前涌去。

    驾车的车夫大喊了句不要靠近,可是饥民们哪里能听车夫的话,都用渴望的目光往车内的少女脸上看去。少女咬了咬嘴唇,又往车外扔了几个馒头。

    就在这时,饥民堆里伸出了一双黑乎乎的手,一把拉住了少女的手腕,将她手腕上的镙丝金镯给捋了下来。少女大叫了一声,吓得缩回了车内。

    “快,快回城。”车夫大声喊了句,然后便扬起了车鞭没头没脑地往饥民的头上抽去。

    雪梅吓得一激灵,忙将车帘放了下来。

    只听到外面刘承志的大喝声传来,“不怕死的只管上前!”紧接着,敬民和重山顾二虎的呵斥声也传了过来。

    一双脏手往车帘子里伸了过来,雪梅一惊将身子缩了起来,却见旁边的刑氏早已经拿了火钳子敲了过去,车外传来一阵惨叫,脏手缩回。刑氏趁机将车窗关上,将外面的喊叫声关在了马车外。

    “这下知道不能往外扔吃的东西了吧?”刑氏显见得是多次见过这样的情形,嘴角带着笑,歪着头教训女儿。

    ……

    ……rs

第185章 明珠铺子

    洛阳城外,徘徊着百来号饥民,这些饥民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带着无尽的希望慢慢地往洛阳城而去。

    雪梅经了刚刚那一场事故,此时已经不敢再掀起帘子,也不敢生出帮助饥民的心思。

    随在几辆马车后面,刘家的人也停在了洛阳城前,只见城外的空地已经聚集了大约一两百个饥民,都用期盼的目光往城门处看来。

    “他们呀,是等着官府救济呢……”刑氏说着嗤笑了起来,露出不屑的笑容,“靠天靠地靠父母,父母靠不住了就靠官府,这小日子过的还是挺好。”

    怎么听着话,刑氏竟像是不同情饥民似的?雪梅不由得转过了头。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你现在看他们可怜,可是这洛阳城里城外有几十万居民呢,为什么别人都能过上好日子,为什么就只有这一两百号人出来等官府救济?”刑氏撇了撇嘴。

    雪梅正准备说话,却听到车外传来看城门的守卫和刘承志说话的声音。

    “哟,这不是刘亲家吗?我是小于,赵班头是我姐夫。这车里是嫂子?”

    “原来是大朋啊?我和你嫂子是来看我闺女和女婿的,这车里是你嫂子和侄女。”刘承志呵呵地笑。

    于大朋往几个手下那里打了个手势,示意他们把车辆放行,然后抱拳道:“刘二哥,别怪兄弟们检查的仔细,实在是现在城外乱得狠,怕有什么阿猫阿狰狗的躲在车子里进了城。既是刘二哥家的车子,那就由我做保,不用搜捡了。”

    “多谢,多谢,”刘承志抱拳回礼,又顺势将两钱银子塞到了于大朋手里,“这些兄弟们拿去吃酒暖暖身子。这大冷的天也没个遮挡的地方。”

    于大朋推让了一番,见到刘承志执意要给,便将银子扔到了旁边的手下怀里,笑道:“刘二哥是往粮油胡同去?正好。我送你们过去,这几天城里不太平,你车里有女眷,万一路上出了什么事可不好。”

    刘承志还待推辞,却见到于大朋转身嘱咐了手下几句,便拉着刘承志往前走。于大朋的姐姐就是赵顺媳妇,给赵顺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赵五诚,这刘家和于大朋也是嫡嫡亲亲的姻亲,只是于大朋很少和刘承志见面,所以不太熟悉。

    一路往粮油胡同走。刘承志只见得这路上果然与以往不同,路上多了一些衙役巡逻,也有几队头戴军便帽,身穿鳞甲,腰配腰刀卫军模样的人物在街上慢慢的行走。

    “莫非是府里遭了飞天大盗?”刘承志忍不住低声问道。

    “不是!”于大朋紧紧附着刘承志的耳朵。低声道,“是外面的那些饥民惹得麻烦,前两天,饥民数量少时,大老爷发了善心让这些饥民进城躲雪。可是没想到,这些饥民们居然混进了一些毛贼,将几户人家给打劫了。大老爷闻之震怒。立刻命令将饥民全部赶出城,然后满城搜捕毛贼呢。”

    说到这里,于大朋摇了摇头,颇有感触地道:“哪年下雪不得死百来号人,可是今年大老爷拨了款子往各县让县令们给穷苦人家修缮屋顶,又一家拨了十斤面。人心不足啊!洛阳城多少年没有遇到这么好的官了。这些饥民该死!辜负了大老爷的恩情。”

    刘承志听得连连点头,方才他在城外就已经看到饥民们抢劫一个施馒头的少女,早已经没有了同情心,这会再听到城里曾有人家遭到了抢劫,心中更是愤慨。

    “这些人。就该拿鞭子狠狠的抽上几顿,他们才知足。”刘承志道。

    于大朋看到刘承志咒骂这些饥民只觉得解气,不由得哈哈大笑,嘴里呼出的白气在空中凝结出一层雾气。因为城里出了案子,府里便把衙役们全给派了出来,这大冷的天,城门四处空荡,再加上穿堂风,直冷得人浑身打颤。

    所以,他一见到刘承志来了,就急忙借口送他,从城门逃了岗。

    雪梅听着马车外父亲和于大朋的话,只觉得胸中郁闷难当,这些饥民们受了灾,没有吃的东西,此时投奔到官府来了,却被官府拒之城外。难道这时官府不应该出动军队去抗灾吗?怎么竟是对城外那一两百号人无动于衷呢?

    而且沿途看来,极少有同情他们的人,就连心肠极好的刘承志和刑氏也是对他们多有微言。

    她的观念还是后世的观念,在后世一旦某个地方出现灾情,必是全国四面八方来救援,军队的军人总是会出现在第一线。可是现在的人,只是冷冷地看着那些饥民,竟是没几个愿意帮他们的。

    这就是被儒家统治了一千多年的古代吗?不是说古代的人都是非常憨厚非常善良的吗?为什么在天灾面前,这些平时善良的古代人却看不到善良?

    这个时代是家国,而后世则是国家!这时的人们以家族为主,只顾自己。而后世的人们则是认为先有国才后有家,愿意舍小家帮大家。虽然后世的人拜金、庸俗,又山寨横行没有诚信,可是后世的人却比现代的人更有人情味。

    雪梅第一次对这个时代产生了不满。

    不一会,马车便转到了粮油胡同。

    路上,于大朋便已经派了一个闲汉往赵家送信,等到刘家的马车到胡同时,便看到赵大诚和赵父守在胡同口。

    “这么冷的天,怎么好意思让亲家到胡同口迎我们?”刘承志惊喜交夹,急忙迎了上去。

    “亲家难得来一趟,我就是多走两步罢了。”赵父呵呵笑着,和刘承志拜在一处。

    ……

    知府衙门。

    叶哲光在退思堂中来回踱步,脸上阴晴不定。师爷束手站在一旁,双眼下垂,死死地盯着自己的脚下。

    “这些刁民,刁民……”叶哲光恨恨地骂了句又在屋子里来回转了几圈,才坐回了椅子中。

    师爷见到他的气已经消了,才走上前去,轻声道:“东翁,城中有血案发生。少不得要行文到布政使司中。饥民在城外越聚越多,此非善事……”

    叶哲光额头青筋直跳,缓缓闭上双眼。

    往年的饥民都是雪停后月旬才会出现,可是今年极是反常。这雪才刚刚停。饥民便开始涌入了洛阳城。今年还在商贾处募集了钱,令各县令给贫苦的农户们救济。怎么这救济粮还未发完,饥民们就开始乱了?

    昨天,叶管家将刘家的秘方给带了回来,他刚高兴了没半个时辰,便被城里出现的三处血案给惊得魂魄不全。这三处血案,将他前几天做出来‘助危抚困’的功绩给抹了个干干净净。

    刚刚上报给布政司说如何如何好,可是转眼间饥民便杀起了人。自己可是一府之牧,哪里能脱得了干系?

    是饥民里混入了无赖地痞做的案子,还是外面的流贼?

    好好的农田不去耕种。好好的日子不去过,非要做流贼四处劫掠。一想到外面的那些剿也剿不尽的流贼,叶哲光便是头痛不已。

    自从他来了河南府,便是以抚为主,从来不剿。这几年来流贼的数量慢慢的减少。

    原本还打算等这件事了,就将城里的粮铺给整理一下,好好杀一下粮食的价格,免得明年收成大减粮价大涨。可是……

    想到这里,叶哲光脑中突然划过一道闪电。

    粮铺?粮价?饥民?杀人案……

    他猛地睁开眼,露出了丝寒光。

    “这些无耻的粮商,趁着丰年低价买入大量的民间余粮。造成民间粮食匮乏,等到荒年时,粮食价格高涨,自然可以高价卖出……”没来由的,叶哲光哼了几声。

    师爷狐疑不定的看了眼叶哲光,似是不明白说着城外的饥民。怎么就扯上了粮商?可是等到叶哲光说了这几句话后,身上机灵灵地打了个冷颤。

    “东翁,莫非是……”师爷倒抽了一口凉气。

    叶哲光哼了一声,似是对师爷才反应过来有些生气。

    “就是不知道,赵顺有没有参与……”叶哲光缓缓闭上了眼。

    外面。叶管家在门外敲窗,说是刘承志一家人已经到了粮油胡同。

    听到这个消息,叶哲光慢慢睁开眼睛,眼中闪动着奇异的光彩。

    ……

    粮油胡同,赵家铺子后院。

    明珠笑盈盈的依偎在母亲身边,一手牵着刑氏,一手牵着雪梅,左看看右看看,脸上露出喜色。

    她在赵家过得极好,公婆待她犹如亲生女儿一样,如今怀着身孕,整日里不是吃就是睡,十指不沾阳春水,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经常见娘家人。今天刑氏和雪梅都来了,她一见到刑氏便红了眼眶,若不是挺着肚子早已经扑到刑氏怀里大哭。

    大宝现在已经会说话,手里举着刘承志送给他的小弓,欢喜地道:“姥爷,姥爷,这是弓,我认得地,认得地……”

    刘承志哈哈大笑,一把将大宝抱在怀里,“我的外孙就是聪明,居然连弓都认识了。厉害,厉害!”

    大宝听到姥爷夸自己厉害,不由得咧开了嘴。

    赵家铺子里的小二,此时端着个托盘走了进来,上面放着糕点还有一碟子蜜饯。大宝眼睛一亮,指着蜜饯就蠕动起了身子。

    刘承志爱外孙心切,轻轻拈起一个蜜饯就放到了大宝的嘴里。

    大宝‘啊呜’一口就将蜜饯含到了嘴里,却不敢嚼,只是讨好地看着明珠。

    “既是你姥爷给你的就吃吧!”明珠笑盈盈地,随即又唬了脸,“只许吃一个,多了可不能吃,你现在正在长牙的时候呢,万一吃坏了牙怎么办?”

    大宝听到母亲训他话,急忙从姥爷的怀里蹬腿下来,规规矩矩地站在地上。

    明珠见到儿子如此听话,只觉得万分涨脸。

    ……

    ……rp

第186章 席间闲谈

    “哟,我家大宝长了牙?”刑氏听到明珠这样说,稀罕坏了,急忙招手将大宝唤到身边,见到他的牙齿果然跟米粒似的一个个窜了出来,不由得喜笑颜开。

    顺手就将一个长命锁挂到了大宝的脖子上。

    “亲家,这太贵重了!”赵母本来正笑吟吟地看着刑氏和孩子说话,见到她送出一个纯银长命锁,急忙出声。

    “亲外孙呢,钱算个啥……”刑氏笑眯眯地搂过大宝,叭叽一声在他小脸蛋上亲了一口。

    赵母脸上的笑意更加深了。

    院子里,敬民领着重山和顾二虎在卸马车上的东西,赵父和赵大诚在一旁搭了把手。打开车帘一看,只见到礼物塞了半马车,赵父不由得和赵大诚对视了一下眼色。

    礼物里面有的是给赵班头的,还有一些是要送到姜家,剩下的大头是送给叶知府的。

    “来就来了呗,还带啥礼物?”赵父清点过礼物后,走进了屋子,大宝看到爷爷进来了,扭着身子就扑了过去。赵父见到孙子脖子上面又多了一个长命锁,脸上露出迟疑不定的神色。

    莫非这刘家是有大事来寻?要不然怎么送了这么多的礼。

    “都是一些明府大老爷和宜人赏我们的,我们也用不完,就给你们带点过来,不是啥值钱的东西。”刘承志憨厚地笑笑。

    听到这话,赵父心里的疑惑更深了些,可是面上却没有带出来,依旧热情的招呼着刘家人。

    听到刘家人中午是胡乱在路上吃的,赵父急忙站起了身,唤了铺子里的小二让他去订酒席。

    “大朋,劳你的驾再跑一趟,你看你姐夫得闲了没有?要是得闲了就请他来家一趟,顺便把你姐也请来。”

    看到赵父和刘承志说话,雪梅也低声和明珠谈笑。

    “姐。你不知道咱娘这一段天天逼着我做针线活,害得我十根手指都跟萝卜一样肿。”雪梅说着将手指伸了出来,示意明珠往指尖上看。她这些时日随着刑氏学做针线活,现在指尖上都是累累的伤痕。有被针扎的,有被剪子戳到的。

    明珠听到雪梅的手指被剪子戳到,只笑得前仰后合,眼睛都出来了,“难为你了,那么大的剪子你居然只是被戳了一下,我还以为会把你的手指头给剪掉呢。”

    雪梅是寻思着告刑氏的状,好让明珠替自己求求情别那么玩命的学针线,没想到明珠居然嘲笑起自己来了,气得鼓起了双腮。

    明珠虽然是在笑着。心里却是悲凉不已。这个妹妹打小就手巧,四五岁时就会盘扣子,到了十岁上下便能绣能裁。没想到掉到水里一遭,竟是把刺绣的好手艺给忘记了。为了掩饰心里的难过,却只有大笑。

    见到雪梅羞得脸红。便轻轻拉过了她的手,低声劝道:“这刺绣没有十年八年的功是学不好的,你现在受些苦,以后给姜公子做衣裳的时候便不犯难,咱娘这也是为你好。”

    刑氏听到大女儿替自己说话,在旁边露出一副只有大女儿才是我的知音的模样。

    赵母始终不多话,看着她们母女三人互动。越看雪梅越觉得喜爱,只觉得与有荣蔫。她可是天天在街面上混的人物,能会不知道姜家是什么样的家庭吗?姜公子可是叶知府的半子,除了跟叶知府没血缘关系,其他的就跟亲生的没什么两样。

    明年就是大比之年了,叶知府怕姜公子在怀仁堂后院被人扰的读不成书。便令他搬到了府衙和叶秋鸿公子住在一起。

    大比之年啊!赵母一想到这四个字便觉得浑身发抖。雪梅未来就是姜家妇,如果姜公子真有那登科的一日,将来便是大老爷了。那自家的孙子岂不就是有了一个当官的亲姨丈?

    等到大宝四五岁时,自家便把这个铺子关了,买几亩田地回家安安生生的做地主。好生供养着大宝读书。将来也要像他姨丈那样,中秀才当官老爷。

    正胡思乱想着,却听到明珠和自己说话。

    “婆婆,那个燕大娘这一段有没有找你说话。”明珠平时一直是喊赵母为娘,只是因为今天刑氏在了,便改口喊起了婆婆。

    赵母笑了笑,道:“燕大娘倒是找了我两次,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话里话外的想见刑亲家一面。”

    燕大娘?雪梅怔了怔,突然想起了她是谁,这个燕大娘就是前次在赵顺家吃饭时遇到的那个大娘。她家开了一个笔墨铺子,家里有良田三顷,只生得两个儿子,大儿子中了秀才,小儿子还在家闭门读书。

    听到赵母和明珠说起了这家人,便有些明白,这是替丽质相看的。

    “她是不是打听到我二叔回来后,才找亲家的?”刑氏听到明珠主动提起这个燕大娘,便皱了皱眉。齐大非偶,这燕大娘如果是为了刘广德,那宁可不结这门亲。

    “那倒不是,”赵母笑吟吟的说起了这个燕大娘的事情,“她和你在赵顺家吃过饭后,便来找过我一次,我只说要等你来啥话都没敢答应,后来刘二叔回来时她反而没来找过我。下雪前倒是来了一次,听到你家将所有的人家全给推了,她才重新说起了这话。”

    话说到这里,刑氏的眉头舒展了下来。

    “倒值得一见。”刑氏微微点头。

    在赵顺家吃饭的时候,自家只是和姜家联了姻。那时吃饭的几个大娘子,都没有回话,想必是嫌弃丽质。只有燕大娘一人回了话,可是正逢上刘家有事一连有月旬没有进城。后来刘广德回来了,那几个大娘子竟都不约而同的来找赵顺媳妇于氏,话里话外想和刘家联姻。

    刑氏知道后,便颇有些瞧不起她们。

    刘家没钱没势的时候,你们一个个的都不往前,等到刘家有了一个当主簿的本家时,却都扑了上来。这种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