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田韵-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这乐氏为什么也对郑书容皱眉头?

    雪梅抬起头往乐氏那里看去,却见到她面目依旧,不见丝毫的情绪表露。

    不由得觉得有些吃惊。

    刚刚第一印象还觉得乐氏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妇人,怎么这一转眼就变成了这样?

    果然京城中的妇人都不可小视,仅看表面是看不出来什么的。

    乐氏和吴馨儿踏上了马车,嘴里却对雪梅赞不绝口。

    “这姑奶奶不仅模样生的齐整,为人处事更是半点叫人挑不出错处来。我看你爷爷替你寻的这一门亲事,极好。”乐氏说着往身边的继女看去,心里却是松了口气。

    刚刚她的表情令人一看就知道她是一个没什么成府的。

    娘亲是这样,未来的嫂子自然可以想象是什么脾气。将来,这位小姑子也会对吴馨儿少了一份警惕。

    她身为继母,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刘家还有一个大姑子嫁到了洛阳城,听说脾气性格也是极好的,只是无缘一见……”吴馨儿轻声道。

    乐氏听了这话就叹口气,拉过了继女的手。

    “这人成亲前就是患得患失,生怕自己不讨公婆喜欢,也怕自己讨了姑子们的厌。我当初没嫁给你爹时,也是这样……”乐氏笑盈盈地,“可是这嫁过去后,和你过一辈子的是夫君,并不是公婆和小姑子。你只要凭着本心和她们交往就可,即不巴结也不远离。该行的礼数你都给行了,该你做的事你都给做了。我今日看了你的小姑子,再想想你未来婆母的脾气,就可以想见你那位远在洛阳的大姑子,应该也是一个好相处的。”

    “再加上,她离了这么远,一年也不过见上一面,甚至几年才见一面,你又何必忧心?”

    听了这话,吴馨儿才放了一颗心,轻轻依偎在继母身边。

    祖母为什么不喜欢这个继母?其实继母除了出身不好,为人处事都是极好的。而且她又不像别的继母那样刻薄,恨不得把家产都划到自己名下。

    先母留下的嫁妆在她手里经营的挺好,甚至还翻了几番。

    可是祖母一直看她不顺眼,只要说话必要刺她几句。

    想到这里,突然想到来的路上乐氏对她说的‘高嫁和低嫁’。

    她是低嫁。

    那乐氏自然而然的就是高嫁了。

    所以,祖母才会瞧不起她,总觉得她商户女的身份给家里抹黑。

    一想到自己是低嫁的,突然觉得底气硬了起来。

    她不求将来刘家人将她当菩萨似的供着,只求刘家人能待她如女儿般就可以……

    将人送走后,雪梅回屋换了一身衣裳,又在府里四处走了走,挑了几处不干净的地方令人打扫。

    时间勿勿,门房的小厮来回,说两位公子回来了。

    雪梅迎到垂花门,看到姜恒和叶秋鸿有说有笑的走了过来。

    叶秋鸿一如往常,看见雪梅绝没有好脸,哼了一声,便背着手往自己院子走去。

    雪梅笑了笑,急忙向叶秋鸿身边的婢女使了个眼色,令她们紧紧跟上。

    自己则是和姜恒回了院子,回去后命无邪和雨燕打了洗漱的水。

    “今天怎么这么早?”雪梅扭头看了看沙漏,只见还没有到酉时,便笑着问道。

    今天叶秋鸿本来是说要和姜恒一起去状元楼吃酒,可是姜恒婉言拒绝。叶秋鸿见他不愿意去,便只得气呼呼的跟着回家。

    南京城没有雪梅认识的人,也不知道她一个人是怎么渡过这一天的。

    如今一回来,见到她温言细语的替自己准备洗漱的东西,心里莫名的安静了起来。

    仿佛翰林院里那吵吵闹闹的情景一下子变成了前世,心中只剩下一片平静和安然。

    他喜欢这样的感觉。

    喜欢被温暖包围的感觉。

    “今天翰林院收拾的差不多了,过几天就不会这么忙乱,剩下的日子只需要等着人员调配即可……”姜恒笑着解释,“我和阿鸿都是新人,上面有什么事也轮不到我们去干,在翰林院也不过是做些抄抄写写的活计。等到我闲下来,咱们就可以收拾院子,半月后咱们就要随圣驾北迁了。”

    “这么快?不是说要到秋天吗?”雪梅看了看院中的石榴树,只见上面的花儿开得正艳,还来不及结果。

    “宫里传了消息,说怕宫里的娘娘受不得水路的风寒,怕秋天太冷,所以决定等夏末时就北迁……”姜恒端起了一盏茶,含含糊糊的说道。

    哪里是娘娘们受不得风寒,而是永乐帝被汉王气着了。

    这件事要从徐皇后说起。

    徐皇后秉性贤淑,自从嫁给永乐帝后便一直辅佐着皇帝,直到后来靖难登基,永乐帝待她颇加敬爱。

    虽然自古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训斥,可是徐皇后大凡有规谏,永乐帝多半会施行。

    徐皇后又搜采女宪女诫,作内训二十篇,又类编古人嘉言懿行,作劝善书,颁行天下,甚得大臣和百姓们赞许。

    不想永乐五年七月,忽然患病不起,竟致去世。

    永乐帝伤心欲绝,追谥仁孝皇后。

    后来,他得知徐皇后有一妹,名妙锦,端静有识。永乐帝对徐皇后很是思念啊,便想娶她的妹妹做继后。

    偏偏妙锦不从,固拒不纳。

    永乐帝派女官相逼,妙锦无奈,削发为尼。

    永乐帝后悔死了,从此以后再也不说立后的事情了,就让宫里的王贵妃摄六宫事。

    后来,朝鲜进贡了数名美女,其中有一名姓权的善吹玉箫,肌肤莹洁,态度娉婷,端的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很得永乐帝喜爱。

    可惜,美人不长命,没几年就死去了。

    永乐帝只觉得上天不公,如此花一般的美人怎么就能去了?

    于是,经常沉浸在悲哀之中。时时去徐妙锦出家的地方盘桓,期望能见徐妙锦一面。

    可是,徐妙锦佛心坚守,数年来曾是不肯见永乐帝一面。

    徒叫永乐帝莫奈何,却因为爱慕她性子坚贞,反而更喜爱于她了……

    这汉王一向骄纵,在京中无人管束。

    这一日,也是自己作死,在京城中快马扬鞭,不知怎么的竟惊了一个化缘的小女尼。

    小女尼生得国色天香,比起宫中的娘娘来丝毫也不逊色。

    汉王当即看傻了眼,下令手下的人将这小女尼抢到王府中去。

    小女尼只吓得花容失色,战战兢兢地说了自己的寺名为安济寺,期望汉王能放她一马。

    可是那小女尼被吓得狠了,说话声如蚊蚋,汉王又正得意非凡,看着小女尼的光头浮想连翩,想着到底是老头推车还是直接霸王硬上弓好,竟是没有听到她是安济寺的小尼。

    安济寺是徐家私人供奉的家庙,里面只有一位大师父,就是那位拒绝了永乐帝求婚的徐妙锦。

    她不仅是徐皇后的亲妹妹,同时也是汉王的亲小姨。

    汉王抢民女就罢了,居然一下子抢到小姨头上了。

    这还得了?

    徐妙锦连皇帝的要求都敢拒绝,哪里会将一个外甥放在眼里。拒绝皇帝只是因为她心里有姐姐,不愿意在姐姐死后给她添堵。

    为了姐姐,也为了姐姐的几个儿子安好,她才狠心入寺里为尼。

    这样皇帝欠了徐家两个姑娘的人情,希望他能还到太子身上。

    徐妙锦就不是那种贤惠人,自幼生在徐府,手里一杆长尾鞭使的得心应手。

    跑到了汉王府就是一顿鞭子,将汉王打得哭爹喊娘。

    汉王也委屈啊……

    刚刚把女尼抢到府里倒凤颠鸾了一番,还没有温存完,小姨就拎着鞭子来了。

    其他人打他,他都敢还手。

    可是这个小姨打,他不敢啊!

    他若是敢还手,只怕坐在龙椅上的父亲敢拿金锤子扔他。

    辈份又在那里放着,挨小姨的打,没处讲理……

    可怜的汉王,自出生起第一次被人揍了一个鼻青脸肿。

    等到徐妙锦派了人将那个小女尼从屋里抢出来后,只见她花容惨变,身上衣不遮体。

    见到了徐妙锦磕了三个头,便一头冲着旁边的柱子撞去。

    幸好身边有人拉着,只是撞了满头满脸的鲜血……

    徐妙锦气的银牙直咬,指着汉王说不出话来。

    拿着手里的鞭子便跑到了后宫,扑到永乐帝怀里就哭了起来……

    十几年了啊……

    永乐帝没摸到小姨子的手,今日如偿所愿。

    激动坏了!

    可是听到徐妙锦的话后,满腹的旖旎顿时化为一腔的怒气。

    小姨子被儿子欺负了!这还得了?

    永乐帝当即答应为小姨子出气,要打儿子一顿。

    徐妙锦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着永乐帝,眨呀眨呀,成串的泪水如同珍珠般掉落……

    永乐帝心疼坏了……

    “来人呀,把那个逆子给我就藩到乐安州去……”

    “陛下,小尼……小尼……”徐妙锦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再次扑到了永乐帝怀里……

    要不然,我把那小子给就藩到海南岛去?反正现在太子也压制的够狠,汉王可以放出去就藩了。如果他再不就藩的话,只怕群臣就要和我离心了。

    永乐帝抚着小姨子光头的手慢慢往下移,脑子里却在暗自思忖着一举两得的可行性……

    雪梅只听得目瞪口呆,诧异不已。

    怎么就这么巧,一个漂亮的小女尼被汉王发现了?

    怎么就这么巧,刚刚**完毕,徐妙锦就找上门去了?

    如果说这中间没有姜恒等人的算计,她是死活不信!

    突然,她想到了下午接到的请帖,说明天郑书容要来拜访……

    “难道,这事郑家也出手了?”

    姜恒笑着点了点头。

    ……

    ……rs

第237章 书容来访

    第二日,雪梅吩咐刘忠媳妇,如果郑书容来,将她立刻请到后院。

    说起来,雪梅还是很佩服郑书容的,想她一个弱女子,居然可以做出这许多的事情。

    若是寻常的闺秀,最多也就是在绣楼中绣绣花,或是处理一下府中的中馈,哪里像她一般四处游走,为父兄出谋划策,干出许多男儿们才能干出的事情。

    昨日姜恒和她讲了汉王的事情,她就想和郑书容见见面,看看郑家是什么意思。

    刚刚吃过午饭,就有婢女来回报,说郑书容来访。

    “请到花厅。”雪梅吩咐婢女,又叫无邪和雨燕帮着她换待客的衣裳。

    走到花厅时,就见到郑书容意态悠闲的站在花厅里一株盆栽面前,正出神的望着。

    “刘宜人来了?”听到旁边婢女的咳嗽声,郑书容笑着转过身,面向了雪梅。

    “快莫叫我宜人,和以前一样,叫雪梅好了。”雪梅笑盈盈地和她见了礼,分宾主坐下。

    郑书容上下打量了一眼雪梅,见到她和以前大不相同。脸上的少女神态已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圆润的少妇之感。又想起满南京城都在传说新科进士姜德卿极为看重这位新婚妻子,视若珍宝。

    今日一见雪梅脸上露出幸福之色,便知道谣传不假。

    “本来你成亲时我是应该亲来的,只是我随着祖父在外,这才回来没有多久,我又生了病,就一直拖到现在。”郑书容这样说着,脸上就露出难过的神色,仿佛她没有来参加雪梅婚礼是非常后悔的一件事情。

    雪梅嘴角微微翘,双眼亮晶晶的道:“早来晚来不都是一样?咱们是自家的姻亲,有什么可介怀的?倒是不知道你身子怎么样了?怎么竟是从来没有听到这个得病的风声?”

    “不过是偶感风寒罢了,在家里躺了几日,本来早就想来,可是祖父怕我过了病气给你们,你们到底是新婚燕尔……”郑书容眉梢微微挑起,眼中露出一丝异色。

    雪梅不由得叹口气。

    这京城里的人,都戴着一张面具。身为姻亲没有来参加婚礼,竟也能说得头头是道。

    郑书容心里也在暗自思忖。

    这个雪梅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以前她虽是开朗活泼,却是没有什么心眼,待人比较直爽。可刚刚和她说了几句话后,竟觉得她和自己有些像同一类人了。

    俩人就这样天南海北的扯了起来。

    又说了一会,话题便拐到了京城各府里的姑娘们的身上。

    郑书容装作才想起来的样子,惊呼道:“……你知不知道,京里出了大新闻……”

    来了……

    雪梅听到她这样讲,适时的露出动容之色,急声催促她到底是什么新闻。

    郑书容便将徐妙锦身边的小女尼被汉王强抢的事情讲了一遍。

    雪梅将眼睛睁得大大的,露出迟疑之色,“那今上是怎么处理的?”

    郑书容笑了笑,神态间颇有些不以为然,“今上要汉王就藩乐安州,汉王说自己身受重伤走不得路,两下正僵持着……”一边说一边打量着雪梅的表情。

    雪梅听了这话,将眼帘微微下垂,避开了郑书容的目光。

    郑家确实是在这件事情上出手了,只怕出手的不是别人,就是郑书容本人。因汉王要纳她为妾,郑书容恨汉王恨的要死,时时想的就是除之而后快。

    “这件事情我竟还不知道呢,回头等德卿回来了,我问问他……”雪梅笑着岔开话题。

    “是要问问。”郑书容若有所悟地看着雪梅,随即又邀请她去郑府去玩。

    “你上头没有正经婆婆,家里的事可以自己说了算,说起来,姊妹们都羡慕你嫁的好。”郑书容十分的羡慕,说着又叹了口气。

    她已双十年华,到现在还没有人前来提亲,就是因为汉王曾说过要纳她为妾。

    想她堂堂吏部侍郎之女,居然沦落到无人肯要的地步。

    一想到自己的亲事,她便恨不得将汉王咬上几口,好出出心头这股恶气。

    雪梅很是谦虚,“这家里没有老人,你不知道我多为难。平日里就是做错了,也没个人指点我。董伯母还在南京城的时候,我还有个能请教的,现在她去了顺天府。万事都得自己拿主意,唯有诚惶诚恐而已,生怕做错了什么不仅被下人耻笑还连累了叶府姜府……”

    郑书容撇了撇嘴,心里颇有些不信。谁不知道刘雪梅嫁的好,上头没婆婆,祖父又是一个不管事的。虽是有董宜人这半个婆婆在,可是等到迁到顺天府,自然就会分府过日子了。

    将来她就是当家的娘子。

    满南京城的人,谁不羡慕她?

    就连她二婶说起来,也是满嘴的羡慕。

    然而,她面上却看不出来,只是笑盈盈地点头。

    有一搭没一搭的领着雪梅往汉王身上引,雪梅哪里会让她如愿,左一句不知道,右一句我还没听说,要不然就说自己天天在家主持中馈来不及去外面打听事情。

    郑书容说了半天,竟是没套出话来。

    不由得有些气馁。

    眼看着天不早了,便笑着提出告辞。

    雪梅从善如流,立刻站起身往外相送。

    俩人脸上都是笑吟吟的,双手紧紧的握着,看起来犹如一对姐妹。可是内里的光景,也只有俩人自己才明白。

    有始自终,郑书容也没有提到刘广德一家,更没有提到刘承业。

    送走了郑书容,雪梅长长的吁了口气,真比处理一天的家务事还要劳心劳力。

    自此以后,郑家好像突然和叶府亲热了起来,时常派小厮过来送些吃食或是水果。

    雪梅来者不拒,凡是来送的一律收下。有时她得了好东西,也会派人送过一份。

    一来二去,外面的人都知道姜恒和郑侍郎有了姻亲关系。

    自然不免议论了起来……

    既然不知道郑家想要什么,雪梅和姜恒干脆不理会,每日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勿勿数日,便到了圣驾北迁的日子。

    正好今日洛阳城送来的家书。

    雪梅迫不及待的拆看。

    三叔刘承贵自从前几年被黄秋成的手下人成了内伤后,就一直不怎么见好。这些年来每年都会犯风湿之症,后来姜恒花了大价钱找了几贴真虎骨,才算帮他把病给治好。

    刘承贵在信上先是谢了姜恒,又说了家里的事情,说现在敬山跟着府学里的老师正在认真读书,老师说他勉强有个秀才之才。

    刘承贵便寻思着,等将来儿子考中了,能不能到姜恒身边跟着他几年。若是姜恒不愿意,跟着敬民也行,好歹将来有个出路。

    又说婶婶段氏一切安好,现在正在忙着给丽质准备嫁妆,天天在府里的各个商铺里转悠,恨不得把所有的好东西都搬到家里。

    最后又问了刘老爷子和饶氏的身体安好,也问了二哥刘承志和刑氏。

    雪梅笑着看完三叔的信,又去看四叔刘承礼的。

    刘承礼更是清闲,他的一双儿女都跟在刘广德身边,不用他操什么心。

    现在他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