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手机连接游戏仓库-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想,就开始想什么时候再出海一趟,好再捞一波古董上来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寻宝鼠每天都会出去熘达,顺便给陈正谦捡回来一些东西。

    从民国时期的袁大头,到古代的铜钱,尤其是清代末期的光绪通宝、宣统通宝这些,捡回来的最多。还偶尔捡回来一个金戒指或者金耳环,陈正谦看到笑开花了。

    这分明就是个聚宝盆啊,自己躺在家里,财宝都往家里流。

    他简直没疼死这只小老鼠了,每天好吃好喝地供着,巴不得它多给自己捡多点宝贝回来呢。

    几个宠物对家里突然多出一个成员,一开始还表现出强烈的敌意,但是看看这家伙这么小,估计也抢不了自己多少口粮,也就让它住下了。

    都是一群吃货!

    陈正谦觉得,自己有必要恶补一下古董知识才行,不然以后有眼不识金镶玉,做出买椟还珠这种事情来,就闹笑话了。

    回头买几本相关书籍看看吧,不精通也起码要有所涉猎。

    等大概弄好以后,看看时间,快到午饭时间了,但冰箱里没什么材料,陈正谦也懒得自己煮,就开车出去转转,看有没有什么好吃的。

    路过一家早茶店的时候,他停了下来,想着打包几份早茶点心回去,倒是个挺不错的选择。

    因为想起早茶陈正谦就忍不住了。

    粤式早茶,水晶虾饺是必不可少的。鲜虾仁作馅,名副其实的虾作饺子,形状如大拇指般大小,呈半月弯形,透明的皮裹着鲜红的虾仁,简直是“红装素裹”。色香味俱全,充分体现了岭南独特的饮食文化。

    从高档酒楼,到街边的小摊档,都有水晶虾饺的存在。

    虾饺加上干蒸烧卖,鲍汁凤爪,豉汁排骨,合称早茶四件套,是粤州人喝早茶常点的。另外还有荷香糯米鸡,酥皮蛋挞,叉烧包,肠粉,皮片鸭,榴莲酥……

    足以令你大饱口福!

    所以如果你有一个南粤的朋友,记得让他带你去吃正宗的粤式早茶,不然就跟他绝交吧!

    等待过程中,陈正谦没忍住,直接在店里先自己点了一份吃了。反正自己胃口大,回去多吃一份也没关系。

    然后隔壁桌一个老头挺有意思的。

    他跟陈正谦一样,也是一个人来的。每吃一样早点,都会先夹起来仔细观察,然后再整个吞进嘴里,慢慢咀嚼,慢慢回味,脸上露出享受的神情。

    陈正谦恶寒,虽然自己也吃得很开心,但是没必要这么夸张吧。

    不过人家可能是第一次吃,也就不难理解了,想起自己当初第一次跟同学出来喝早茶,还不是一样?

    那个老大爷看到陈正谦的目光,也补为意,反倒冲陈正谦呵呵一笑。

    陈正谦自己不好意思,也笑了笑,低头解决眼前的食物。

    结账的时候,恰好那个老大爷也一起结账,陈正谦就让他先买单,自己拎着打包好的四个大大的饭盒,站在后面排队。

    结果老大爷摸遍了全身,愣是差了10块钱。

    这特么就有点尴尬了。

    收银的小姑娘也很无奈,就这样看着老大爷摸来摸去,最后也没能摸多10块钱出来。要不是后面客人不着急,她都忍不住开口催了。

    “我明明记得够钱的!”老大爷急得冒汗,心里也很无奈啊,自己都七十多岁了,出来喝个早茶,还不够钱,真是丢死人了。

    “小姑娘,你们这里能给我打个折不?”大爷支支吾吾地问。

    这边离家里有点远,一时半会儿也没办法变出十块钱来。

    小姑娘摇摇头:“抱歉,我们小店不打折不赊账的。”

    虽然她也很想帮老大爷,但是规矩就是规矩,她可不想因为这十块钱,丢掉自己的工作。

    这就没办法了。

    老大爷觉得好生蛋疼,怎么就突然会少掉十块钱呢?

    双方一时僵持了下来。

    就在这时候,陈正谦在后面直接递了张十块过去,说:“我帮他给吧。”

    老大爷回过头来,惊愕地看着陈正谦,局促道:“这、这怎么好意思……”

    陈正谦笑笑说:“谁都有紧急的时候,十块钱而已,没事。”

    小姑娘麻利地接过钱,噼里啪啦地打印好发票,撕下来递给大爷。大爷的事情,算是解决了。

    “谢谢你啊小哥!”大爷接过发票,转头对陈正谦说,心里很感激,这是碰上好人了呀。

    十块钱虽然不多,但是吃饭的时候不够钱,能够有人帮你给这十块钱,还真是碰上好心肠的了。

    一般人鸟你才怪呢,不怪你耽误他宝贵的时间就已经不错了。

    陈正谦摆摆手:“都说了没事,大爷您别放心上。”区区十块钱,他还不放在心上,而且大爷的表情也不像作假,真的是碰巧缺了这十块钱,自己发发善心又如何。

    然后把自己的单子递过去买单。

    小姑娘算好账,帮陈正谦买了单,给了发票,陈正谦准备回去。

    结果发现这位老大爷还跟在自己后面。

    陈正谦在想,要不要再给十块钱他打车,大爷就先开口了:“小哥呀,你看我现在身上也没钱了,你能不能再做做好人,把我送回家,我让家里给钱你呀?”

    语气陈恳,态度真切,陈正谦还真不好拒绝。

    陈正谦有些哭笑不得,这老大爷还真会顺杆子往上爬。好吧,好人做到底,没理由让一个七老八十的大爷,自己走路回去吧。

    反正自己开车来的,带个人又不是什么困难事。

    陈正谦就说:“行吧,不过大爷你家住在哪?”

    老大爷就说:“万辉苑你知道吧?”

    这个陈正谦还是知道的,距离自己家别墅区那边也不远,算是顺路,陈正谦也就答应了。

    老大爷笑呵呵地跟着陈正谦上了车。

    车里,老大爷瞅了瞅陈正谦,又看了看他手上,就说:“小哥呀,我看你人不错,就跟你直说吧。”

    “嗯?”陈正谦偏过头来看了大爷一眼。

    大爷有些皱眉:“你手上的小叶紫檀手链是个好东西,估计有些年头了,但是明显保养得不行,再不好好盘弄,小心坏了就不值钱了。”

    手链?

    陈正谦下意识地看了看左手手腕上戴着的一串佛珠手链。(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四章 碰上行家了

    说起来,这串手链还是有不小来的。

    这串手链原本是十八颗佛珠的,就是陈正谦之前去丹霞山旅游的时候,在那口石棺里面捡回来的。

    陈正谦给老妈戴,老妈说嫌麻烦,不要,然后他自己就把十八颗佛珠改成了十二颗,自己戴手上了。

    玄乎点的说法,这几颗佛珠沾了高僧的气息,有了灵性,带着可以让人心平气和,有利于修养身心。

    不过也确实像这位老大爷所说的,因为长时间没有维护保养,全靠那点灵光佛性维持,所以外表远不如人家那些普通的,经常盘带的手链那么美观。

    说起来,正宗的小叶紫檀佛珠,颜色应该为正橙红色,表面光滑清晰,纹理顺畅,整体美观,而且手感很好。

    佩戴一周以上时间,檀珠颜色就会慢慢变得深沉内敛,表面稍微透露出使用过的痕迹。大约一个月以后,色泽基本定型,表面光滑莹润,具有琥珀质感,就是人们常说的“包浆”。而假冒伪劣产品,佩戴时间长了,会慢慢转变成黑色,而且色泽不明显,没有质感。

    陈正谦手上这个只是刚刚佩戴两天,自然没能形成漂亮的包浆,所以老大爷也不算说错。

    “大爷您懂这个?”陈正谦笑呵呵地问,其实也没怎么在意。

    有点眼力的人,或许能看出这是小叶紫檀,不过真正的行家不多见,现在市场上一大堆假冒的小叶紫檀。

    老大爷兴趣来了,就开口说:“小时候,我可是在我们那边最大的古玩店,给掌柜当学徒的。掌柜的本事,不说十全十吧,七八分我还是学到的。要不是后来运动,大家都下乡当知青去了,说不准我还能接掌柜的位置呢。”

    说起陈年旧事,老大爷一脸唏嘘,往事不堪回首啊。

    陈正谦笑着回应:“都过去了,现在大家生活也比以前好得多了。”

    这老头怪有意思,陈正谦开车无聊,也不介意听他说说话。

    大爷继续道:“后来回来了,也在城里另外寻了份工作,古玩也只是偶尔涉猎一下,没有再过多关注。毕竟那个年代,你懂的嘛,市场还没开放,大家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被打上投机倒把的烙印。”

    陈正谦点点头,自然是理解的,虽然不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但是通过一些影视文字资料,还是有所了解的。

    “再后来改革开放了,店铺什么的也渐渐恢复了,不过想玩也没钱了,那个年代可不像现在这么好过哦。而且让人心痛的是,那个年代,太多东西流到国外去了,现在想找都找不回来了。虽然不从事古玩一行了,但也经常去看,看得多了,懂得自然比常人多一些。”

    老大爷倒没有自吹自擂,语气平淡,说起以前的事,还忍不住笑了笑。

    陈正谦觉得这老头一定是某个厉害的高人。

    小说里不都是这样写的嘛,主角出门捡了个穿着破烂的老头回来,然后老头对主角纳头便拜,展现神奇本领,为主角鞍前马后的。

    不过也就想想,这种事情不大可能落在自己身上。

    陈正谦问:“大爷您怎么称唿?”

    老大爷呵呵一笑:“我姓于,你喊我于老头好了,大家都这么喊。我小儿子在这边工作,接我跟老伴过来养老,顺便帮忙带带小孙子而已。”

    陈正谦点点头,这倒是符合一般人家庭情况,很多在北上广工作多年的人,终于在这边安家生子了,就把父母接过来养老。

    “谢谢你啊小哥,今天要不是你帮忙给的钱,恐怕我这把老骨头,就得留在那里帮人洗碗刷盘子了。”于老头乐呵呵地说。

    陈正谦汗颜:“于老您别老惦记着那十块钱,都说了没什么,举手之劳而已。”

    自己都没在意,反倒是于老头自己一直提起,陈正谦都感觉不自在了。

    于老头把眼睛一瞪:“对你来说是小事,但对我来说可是大事,不然我这张老脸就丢尽了。”

    陈正谦无言以对。

    车到了万辉苑停下。

    于老头下了车,指着不远处几个老人围坐的地方,对陈正谦说:“喏,我家就在这上面,平时就在这里,跟其他的老头他们下下棋、打打纸牌什么的,清闲得很。对了,你先等着。”

    没等陈正谦说什么,他就走到不远处一堆老人围着的地方,拍了拍其中一位穿花格子衬衫的大爷:“老赵,借我10块钱先。”

    “干嘛?”老赵诧异地看着他。

    于老头着急地说:“少废话,先借我,人家等着呢。”生怕陈正谦跑掉。

    拿到十块钱,连忙走过来递给陈正谦。

    “于老,真不用!”陈正谦苦笑,自己缺这十块钱嘛?

    于老头硬塞过来:“拿着,我从来不欠别人东西的。”看这老头的倔脾气,也是没谁了。

    陈正谦只好收下,想起于老头说自己对古玩挺有研究的,就问:“于老,您现在还懂看古玩么?”

    说起这个,于老头面有得色:“当然还是能看的,我还没死呢。粤州西关那边的古玩城我也去过,谁有本事谁没有,我也是知道的。不怕跟你说,除了有数的几个人以外,我还真没觉得其他人有多厉害。”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自己很牛逼咯?

    陈正谦寻思着,问:“那于老你最近有空不?”

    “干嘛,有事?”于老头诧异问。

    陈正谦中笑着说:“您不是说您是古玩的大拿么,我家里恰好有两件有点年头的物品,想带来让您掌掌眼。”

    主要是觉得这老头人性格挺好的,陈正谦也不介意找他帮忙,看看家里那些物件。反正这么多,到时随便那两件过来都可以了。

    再说了,看看而已,权当相互交流了。

    “行,我随时都有空,你直接过来找我就行了,随便问个人就知道我住哪。”于老头很欢喜,难得有人找他鉴定东西。

    陈正谦笑笑说:“那好,我下午就过来,你别嫌我烦就行。”

    把打包好的点心带回家。

    戚小语当然是满心欢喜,戚薇薇却语气倒是有些埋怨,她恨不得一块钱掰成两块来花呢。陈正谦虽然不怎么花钱,但是每次花钱都是大手大脚的,她没看到还好,看到了少不得埋怨两句。

    陈正谦也不嫌她唠叨,反而笑呵呵的,她看着这副气人的笑脸,顿时就不说话了。说了也白费。

    下午陈正谦真的过来找于老头了。

    恰好看到于老头在跟别人下棋。

    他看到陈正谦来,顿时惊喜道:“你还真过来了呀?”

    他还以为陈正谦是在敷衍他呢,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对古玩感兴趣的可没多少,大都是一些想着捡大漏发横财的牛牯呆瓜。

    陈正谦身上背着个黑色的背包,笑着说:“当然,我说好了的嘛。”

    “于老头,你倒是快点呀!”对手催促道。

    “催什么催,没见我跟人说话呢?”于老头吹胡子瞪眼睛的。

    当即执棋将对方杀了个落花流水,陈正谦在旁边看得惊讶,没想到这于老头棋艺还不错。

    赢了棋局的于老头,心情大好,对陈正谦挥手道:“走,跟我上去!”率先往小区里走。

    陈正谦连忙跟上。(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五章 成化青花瓷

    于老头家挺大的,估摸有130平方的复式。

    能在粤州这边买下这么大的房子,看来他儿子混得挺不错啊。

    陈正谦随便瞄了两眼,就收回了目光。

    听于老头说,他老伴在下面跟一群老太太带孙子呢,儿子媳妇都去上班了,家里没人。

    陈正谦就不跟他客气了。

    于老头屁股往沙发上一坐,就问:“东西呢?”

    陈正谦连忙把背包放下来。

    这次他带来的两件东西,都用塑料泡沫裹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出半点意外。都是古董呢,宝贝着的。

    看到陈正谦拿出来的两样东西,于老头惊讶道:“不错呀。”

    “先看看,先看看。”陈正谦没在意,东西得上手才能看得出价值。

    从背包里拿出的两件物品,一件是明成化的青花九龙盘,一件是明成化年的德化窑白瓷小碗,都属于品相很好的那种。

    于老头也对保存得这么好的瓷器感到惊讶,一上手,就问:“海里出来的?”

    这回轮到陈正谦惊讶了,没想到这于老头还真有几分本事,问他:“你怎么看出来的?”

    于老头鄙视他:“要是连这种简单的问题都看不出来,那我还敢出来混?”

    陈正谦被臊了一脸,也不以为意。毕竟人家敢自称专家,那肯定是有几分本事的,起码比自己这个小白要好得多。

    于老头戴上老花镜,又从茶几下拿出自己的放大镜,先对着青花瓷看了半天,才把东西放下,说:“这件是真品。”

    这老头说得很笃定,陈正谦都不知道他哪来的自信。他自己倒是很清楚,这两件东西是真品无疑,毕竟是自己亲自从海里摸回来的。

    陈正谦面带得色,其实这两件瓷器,只是他从众多瓷器当中随便挑的而已。好比这个青花盘,家里还有一个一毛一样的。

    看到于老头有些小惊讶的表情,他心里就忍不住暗爽。

    不过陈正谦还是好奇,于老头是怎么确定的,就问:“你怎么确定是真品的,这里面有什么方法技巧不成?”

    古玩这里面的道道太多了,一般人就算接触好几年,也不一定能入门,需要的是实践经验。

    于老头不急不缓,瞥了一眼陈正谦,先给自己倒了杯茶,一口喝光,才道:“这里面学问大着呢。青花瓷值钱,大家都知道的,不过说到具体的,一般人可能就不了解了。事实上,成化青花瓷,是汉族传统名瓷,分官窑民窑两种。”

    陈正谦很识趣地连忙帮他倒茶。

    官窑和民窑的区分,陈正谦还是知道的。

    于老头给了他一个孺子可教也的眼神,然后继续说:“明成化朝,也就是公元1465…1487年,景德镇御窑厂全面恢复,烧制出来的极品青花,是明朝中期青花瓷器的代表。”

    “成化青花瓷胎质洁白、细密,胎体秀而轻薄,釉质独特,宛若凝脂,呈半透明形状,隐约可见胎体泛出的肉红色。这种釉色是成化时期青花的一个重要特征。成化时期的民窑青花,虽然比不上官窑的精致细腻,但是在整个明朝制瓷史上,都是最突出的。”

    于老头说起来条条有道的,看来对明青花的研究,还是有几分水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