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为什么说不 作者:彭谦、杨明杰、徐德任-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6年5月15日,美国政府以所谓〃中国没有令人满意地履行1995年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为由,单方面宣布对我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服装和电子产品等价值30亿美元的产其实行贸易报复,关税将提高到100%,并将于30天后生效。这其中便与大选年有关。今年是美国大选年,无论是执政的民主党还是在野的共和党都力图在四年一届的大选中夺魁扬威,而在贸易问题上做文章最有助于加强政党在公众中的政治印象。因为美国国内舆论中有种倾向认为中国经贸实力的日益强大对美国在亚洲地区的势力存在形成一种潜在的威胁,所以,谁在对华政策上取强硬姿态,谁就会在大选中得分占优。美国政党由于国内选举的特殊需要,使得国内朝野在对中国报复问题上奉行了更强硬的政策取向。

  其实因美国国内斗争受损的又何止是中国呢?美国政治家为国内政治而在对华政策上大放厥辞,其后却得自己收场,真可谓〃自作自受〃。

  1993年10月日本《读卖新闻》记者曾就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对华外交政策变化采访了美国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部长塞斯。塞斯认为竞选期间,克林顿对中国采取了严厉的态度,但从当选总统以后的言行来看,他已发现同中国的交往方式并不那么简单,〃总统已经理解到,通过实现现代化而变得富裕起来的中国也是符合美国利益的。然而,他的言论与行动往往是不一致的。他提出要举行美中首脑会谈,谋求改善美中关系,但他却又让国务卿出面讲,如果在人权问题上得不到改善,就不延长给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在克林顿政权内部存在着不同方向的政策,在没有得到统一的情况下彼此迎头相撞。对于这种情况,中国理应感到困惑。“

  时隔不到一年,多尔也遇到了相同的境遇。据1996年4月19日美国《商业日报》题为《多尔在中国问题上左右为难》的文章分析,自从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使中国的最惠国待遇成为一个问题以来,多尔曾一直坚定不移地主张延长最惠国待遇。但是现在多尔的助手私下说,这可是一个能使他在政治上获胜的问题。他们建议他对延长最惠国待遇附加一些条件,如改善人权状况,或停止与核有关的出口。

  但〃一个作为少数派的领袖而领导了国会中的反对取消最惠国待遇的人所表示出的这种说教者的态度,是不会使人信以为真的。选举人有理由对参议员多尔的对外政策提出疑问,而且在他说他最优先考虑的问题是创造高薪就业机会时,选民们也不会当真。对参议员多尔来说,在一个影响如此不好、争议如此之大的问题上同总统分道扬镳,肯定是很有诱惑力的。给任性而自大的中国一记响亮的的耳光,会使许多议员和许多普通美国人感到痛快。但是,这种快感是短暂的,而它的后果在未来几年将给这个国家造成伤害。“

  中国为什么说不——第九章 前景:携手共进21世纪

  第九章 前景:携手共进21世纪

  美国和中国,作为太平洋两岸隔洋相望的两个大国——一个是最大的拥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达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具有雄厚的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在人类的发展史上虽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但两国都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两个国家人民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两个民族——中华民族与美利坚民族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在新旧世纪的交接点上,这两个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民族及其伟大的人民没有任何理由不友好相处,没有任何理由走向对抗。在新的历史时期,中美关系的性质不仅直接影响两国的发展方向和根本利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整个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两国友好相处不仅将造福两国人民,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进步,而两国之间任何不负责任的对抗,不仅是两国的不幸,而且将给整个地区带来危机与灾难。如何尽快走出对华政策的误区,避免本来可以避免的战略性失误?如何克服导致中美关系非正常化的种种人为障碍,理智地而不是盲目地引导两国人民走向充满希望的21世纪?这是一切对本国人民的命运前途和人类的福祉与进步有责任感的政治家不能不再三深思并作出果断回答的严肃课题。

  1。冷战后中美关系的战略基础

  中美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曾经是遏止东西方冷战演变为世界性核浩劫的重要因素之一。

  冷战时期,美国与前苏联处于全球性的尖锐对抗之中,中国也面临前苏联全面武装入侵的现实危险。中美两国面临的共同威胁,使毛泽东与尼克松于70年代初超越意识形态的分其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中美两国在经历了20余年的对立之后开始走上相互关系正常化的发展道路,这是冷战时仆人类所能作出的最明智最重要的抉择之一。中美关系的恢复与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战略格局和战略力量对比。中国作为世界战略三角中的一角,在反对前苏联霸权主义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国由此扭转了越南战争以来在战略上日益陷于苏攻美守的被动局面。世界性的反对前苏联的霸权主义的统一战线由此初步形成。这一战略变化有力地遏制了前苏联霸权主义野心的恶性膨胀,使40余年来时刻高悬于人类头顶之上的达摩克利斯剑终于未能落下,人类终于得以幸免于全球核战争的惨祸。这一战略变化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它预示了苏联霸权主义盛极而衰的必然趋势。今天回顾这段令人不寒而栗的冷战史,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冷战的结束正是从中美关系的建立开始的。

  前苏联的解体,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冷战的结束是否就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历史使命的完结?中美昔日共同面临的前苏联霸权主义威胁的不复存在是否就意味着中美关系战略基础的消失?美国在世界上第一超独霸地位的形成是否就意味着美国从此可以毫无顾忌地粗暴对待包括中国在内的主权国家?

  在美国政治圈内,的确有些人就是这样想的。某些人之所以一再叫嚷要〃遏制〃中国,其中一个重要理论就是:冷战结束了,苏联威胁不存在了,中美之间的战略基础消失了,美国再也用不着中国了,对于美国来说中美关系已经没有多少战略价值了,因此美国可以随意挥舞大棒〃制裁〃、〃遏制〃中国而不必耽心受到惩罚。

  且不论这种过河拆桥、背信弃义的市侩哲学是否有政治道德上的缺陷,人们可以认为这是以实用主义为特色的美国政治的惯常做法而不必大惊小怪;然而,果真冷战后中美关系已经失去了它的战略基础与战略价值吗?只要睁眼看一下冷战后美国面临的战略环境就可以看出所谓〃中美关系战略基础消失论〃〃中美关系价值下降论〃是毫无根据的,是极其短视的。冷战后美国面临的残酷现实是,虽然表面上美国赢得了冷战,但在冷战中美国已经元气大伤。冷战的结束,不但没有立即给美国带来色彩斑斓的美国梦,反而使美国陷入了新的更加深刻的战略矛盾之中。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其《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指出:目前的美国正面临1600年前后的西班牙和1900年之后的大英帝国同样的处境,即由于从历史上继承了大量难以履行的战略义务,它的强国地位正面临着两大考验:一是在军事安全领域,如何克服过度的战略目标与有限的战略手段之间的矛盾;二是在经济发展领域如何在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中,制止其国际竞争力日益下滑的趋势。能否迎接这两大历史性挑战,避免重蹈历史上奥斯曼帝国、西班牙帝国、大英帝国和沙皇俄国等由盛而衰的复辙,一方面需要美国做出痛苦的战略抉择,放弃无限膨胀的帝国野心,改变〃帝国战线过长〃和〃战略目标过大〃的状况,同时也离不开国际相关因素的有效配合。在这里,中国作为正在兴起的亚太地区大国和战略因素,是不可或缺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美关系的性质将直接影响美国未来的战略发展趋势和国家的兴衰成败。中国在冷战后美国战略结构中的地位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冷战后中美关系的战略基础不是消失了,而是更加广泛了。

  就经济战略而言,中国是未来可能给日益衰退的美国经济带来活力的最有潜力的新兴市场。冷战后美国面临的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冷战时期,在东西方两大集团的全面对抗中,美国不仅借机在政治上把欧洲、日本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而且在经济上把欧洲、日本变成了美国一家独占的特殊领地。美国视欧洲、日本市场几乎等同美国的国内市场。对美国充分开放的商品市场、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高气质的人才资源对美国经济的成长期了巨大的刺激作用。然而,冷战后,随着苏联崩溃、华约解体,美国在政治上失去继续控制欧洲、日本的依据,在经济上也失去了独霸这块风水宝地的凭借。欧洲、日本不但不再处于对美国的经济依附与从属地位,对美筑起了贸易壁垒,使美丧失了传统的经济势力范围,而且以其迅速崛起的经济实力代替美苏军事对抗对美构成了强有力经济挑战。一个时期以来仅美日之间的经济战就十分激烈。电视机制造业,日本进军美国,导致美国国内电视机工业全军覆没,目前美国销售的彩电几乎都是17家外国公司在美就地制造的。90年代初美国国内彩电市场规模超过每年2000万台,其中1/3为日本产品。在汽车制造业,日本不仅后来居上打破美国70余年独占鳌头的优势地位,成为世界汽车业第一巨头,而且抢占美国市场,把美汽车业逼到了墙角。1991年日本对美出口各种汽车207。6万辆,而同年日本进口美国车3万辆,除去1。4万辆系日本企业返销车,纯美国车仅1。6万辆,还不及日本对美出口的一个零头。有人曾在波士顿市中心的停车场和比肯大街沿街出租汽车站做过统计,在停放的177辆汽车中,日本车94辆,占50。1%,美国车52辆,占29。3%。在金融业,日本银行囊括了世界10家最大的银行。外国银行在美国的银行总资产占14的比份,其中大部分掌握在日本金融机构手中,在A向美国旗业发放的贷款中,20%是日本银行资本。1991年日本海外资产总额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其中海外净资产余额为3830亿美元,成为世界首富。1989年日本三菱财团购买了象征美国财富的洛克菲勒中心大厦。1989年9月索尼公司以34亿美元高价买下了哥伦比亚影片公司,舆论界称之为〃买走了美国的灵魂〃,甚至有人称〃日本要把整个美国买下〃,把美国变成日本的‘经济殖民地〃。美国第50州夏威夷已经成为日本人的天下。旅游季节,饭店房客一半是日本人,全州110万人口中,1/4是日裔。檀香山的高级住宅纷纷易主,转卖在日本人名下。1991年12月1日,〃珍珠港事件〃50周年前夕,《纽约日报》发表题为《重新开战》的社论称:“一场争夺全球经济霸主地位的战争已经酝酿了多年〃。〃这一次不会有空中偷袭,也不会有战舰和神风队飞行员。日美之间的这场战争是一场在镶有木质护壁的会议室里展开的,由于紧张激动、贪婪和恐惧而加剧的经济政策之政。〃〃美国在所有的大小冲突中都输了。〃美国国会一份题为《日本对美国经济侵略的冲击》的内部文件称:”美国正在进行着两个正面的世界战争——对苏联的军事斗争和对日本的经济与技术斗争。“然而,对苏军事斗争似已告一段落,而对日本的经济与技术斗争刚刚拉开帷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美国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1980年美仅有762亿美元的政府预算赤字,到里根政府结束时的1989年,累积达1。3382万亿美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3。目前,财政赤字已突破5万亿美元,相当A于年国民生产总值的80%,人均2万美元,为世界各国政府赤字之冠。这一数字比美国建国200多年间累积政府赤字的总和还要多。1981年时,美国还是拥有1400多亿美元对外债权的世界最大债权国。到1987年底,美国对外负债累积高达4000亿美元。目前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而日本则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美国竞争能力委员会1991年3月20日发表的研究报告认为,在已统计的92项关键技术中,美国在显示材料、计算机存储芯片等15项技术落后于日本等国,在另外18个领域的技术也处于弱势。1990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5055美元,比美国高出2997美元,是美国的1。14倍,而德国劳动生产率直逼美国水平。美国所拥有的市场份额也正在迅速缩小。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已经丧失。与此相联系,美国社会日益陷入各种危机之中,极大地抑制和困扰着美国的行为能力。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Zbignew Brzezinski)1993年出版的《失去控制:21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Out of Control Global  Turmoilon the Eve of the 21st Century)一书中列举了冷战后美国国内日趋严重的20大难题:1。债台高筑;2。贸易赤字;3。低储蓄和投资;4。缺乏工业竞争力;5。生产率增长速度低;6。不合格的医疗保健制度,数千万人没有医疗保障,预期寿命低于日欧,而婴儿死亡率却高于日欧;7。低质量的中等教育,大约2300万成人不能应付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表格、文件;8。日益恶化的基础设施和城市衰败现象;9。贪婪的富有阶级,最富有的1/5的人占总收入的46。5%,最穷的1/5的人只占总收入的3。8%;10。爱打官司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世界律师的1/3在美国;11。日益加深的种族和贫困问题,1/3的黑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每三个黑人青年就有一个在服刑;12。广泛的犯罪和暴力行为,美国个人拥有的枪支比大多数国家军队还要多,美国杀人率高居世界所有文明国家榜首;13。大规模吸毒现象的蔓延;14。社会上绝望情绪在内部滋生;15。过度的性自由;16。视觉媒体大规模传播道德败坏之世风;17。公民意识下降,难再需求公民为民族、国家作任何形式的服务或牺牲;18。制造分裂的多元文化抬头,多民族的美国日益巴尔干化;19。政治制度出现上下脱节现象,政府高高在上,不负责和腐败;20。日益弥漫的精神空虚感。布热津斯基指出:西方主要国家之间经济摩擦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以及西方国家将纵欲无度的生活方式灌输到自由民主的政治内涵中,得不到一点控制,这可能使西方政治观点的全球重要性丧失殆尽。1993年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国际问题专家爱德华。路特维克在《处于危险中的美国梦:如何阻止美国沦为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及如何赢得确保经济优势的地缘经济斗争》一书中指出,美国患了一种严重的〃自创症〃,如巨大的预算赤字、金融市场的失控、面临崩溃的公共教育系统、失败的社会福利计划、吸毒和犯罪猖獗、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等等,都属于〃自创症〃的范畴,正是这种难以依靠自身力量治愈的〃自创症〃使美国一步步走向衰落,沦为新的第三世界国家。美国政治学者大卫。卡里略甚至断言:由于经济竞争力的下降,美国”相对的衰落正在转化为绝对的衰落〃。1994年底出版的美国政治学者凯文。菲利普斯所著(傲慢的首都:华盛顿、华尔街和美国政治的挫折)一书则进而从政治文化方面揭示了由于道德沦丧、文化堕落而导致美国衰落的趋势。书中写道:“华盛顿夸夸其谈而又傲慢无礼,它正在毁灭这个国家。华盛顿就像一个没落帝国的寄生的首都,正在步历史上已经衰落的国都,如罗马、马德里和伦敦之流的后尘。”

  尽管人们对美国经济、社会、文化走向衰落的程度和速度估计不尽相同,但美国正在走向衰落的趋势本身则是不争的事实。面对美国制度性的顽症,自然没有一付简单的起死回生的妙药。但目前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给美国注入活力的希望看来只能寄于〃打开中国大市场〃和吸取东方文化的营养。在当前世界市场几乎被瓜分完毕的今天,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尚在成长中的有潜力的一块大市场。中美之间密切的战略经济关系对于舒缓美国目前日益趋紧的经济难题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正面作用。中国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12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大约是美国人A口的5倍,是西方国家人口总和的两倍。经过改革开放18年来的努力,中国已为21世纪的经济起飞打下了坚实基础。从1979—1994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3。3倍,平均年增长速度达9。8%,按照当年底人民币汇率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世界第10位。199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367。3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16。5%。外商在华实际投资到1995年9月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