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回巢-第2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孙殿下命奴才回府送个口信。”小贵子低声道:“冀州一带先闹旱灾,又闹蝗灾,有匪民犯上作乱,杀了守粮仓的官兵。皇上惊闻此事,十分震怒。召了几位阁老和六部堂官商榷对策。等商量出章程来,才有空闲回府。”

    果然是冀州出了事。

    顾莞宁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前世冀州民乱一事,一直延续了半年之久。

    起因在官不在百姓。灾祸连连,百姓被饿死得比比皆是。冀州知府隐瞒灾情没有上报,也没有开仓放粮。百姓被逼得没了活路,索性横了心,杀官兵抢粮。

    既是走了第一步,之后也没了退缩的余地。这些揭竿而起的百姓,在山上扎寨而居,用抢来的粮食继续招揽流民,竟也成了气候。

    冀州知府唯恐丢官掉了乌纱帽,竟然一力将此事压下去,一直未曾上奏朝廷。这些匪民眼看着衙门龟缩不出,也无人前来围剿,胆子也大了起来,直接围了冀州衙门。将冀州府里的大小官员杀得干干净净。

    那个冀州知府,也被割了脑袋,扔到了衙门口。

    至此,事情终于闹腾开来,再也弹压不住。

    元佑帝知道此事之后,龙颜大怒,命平西伯领兵前去剿匪,又命太子代天子出巡安抚流民。

    流民们不过是乌合之众,根本不是朝廷精兵的对手。剿匪一事,颇为顺利。太子虽然好色些,做起正事来也算尽心。因此,此次出巡,表现得可圈可点。回京之后,便被元佑帝褒奖了一番。

    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太子此次出京,将会遇到那位善于炼长生丹的无为道人。

    太子沉迷酒色,身体外强中干。不过,若不是服用丹药纵情女色,也不至于在短短的一年多内被掏空了身体,最后死在侍妾的床榻上。

    太子死了半年,太子妃跟着病故。

    元佑帝白发人送黑发人,也病倒在榻。

    紧接着,便是齐王势起,欲争夺储君之位。

    风起云涌,都从这一次出京开始。

    顾莞宁面色沉凝,小贵子站在一旁,莫名地心生敬畏,也不敢再多嘴。过了片刻,顾莞宁才缓缓张口:“你回宫复命,让殿下安心议事,无需惦记我们母子三人。”

    萧诩,属于你我的战争,即将到来。

    我们夫妻携手,拿回属于我们的一切。

    ……

    两天后,疲惫不堪又精神极佳的太子回了府,张口就吩咐太子妃:“立刻命人为孤准备衣物行李,孤三天后要代父王出京。此次离京,少则两三个月,长则一年半载。记得多准备些衣物,孤平日用惯的器具,也一并准备妥当。”

    太子妃不知内情,听到这番突如其来的话,不由得一头雾水:“殿下怎么会忽然要离开京城?”

    太子不耐多解释,只用三两句话交代:“冀州闹了民乱,知府都被民匪砍了脑袋。父皇大怒,命平西伯前去平乱,孤代天子出京,安抚百姓。”

    太子妃整日在内宅里,听到这些打打杀杀的事,不免心惊,脱口而出道:“殿下此次前去,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太子不快地看了太子妃一眼:“胡说什么。那些匪民俱是乌合之众,只有几千人。平西伯此次领五万精兵前去剿匪,岂会有危险。”

    若有性命之忧,他岂肯亲自前去?

    太子妃也明白过来。太子这是代天子出巡,是风光露脸的事,也是拉拢民心官心的好时机。

    “臣妾妄言了。”太子妃立刻道:“殿下忧国忧民,代天子出巡,此次必将一帆风顺凯旋而归。”

    这话听着就顺耳多了。

    太子舒展眉头,笑着说道:“你不用忧心,孤很快就会回来了。”

    太子妃又问道:“阿诩不必跟着一起去吧!”

    “阿诩留在京城。”太子答道。

    太子妃这才彻底放了心。

    太孙留下就好。哪怕太子有什么意外,太孙在京城也一定安然无恙。

    可惜太子不知道太子妃现在心中想什么,不然,一定会气得吐血。

    太子妃大度地询问:“殿下此次离京,身边总得有人伺候。殿下是想带上李侧妃,还是想带上徐美人?”

    李侧妃一把年纪了,太子毫无带她随行的兴致。徐美人倒是年轻,却也失了新鲜。这一路上,还愁没人敬献美人?

    “不必带人伺候了。”太子义正言辞地说道:“孤是代父皇出京安抚百姓,带着侍妾同行,成何体统。”

    太子妃暗暗翻了个白眼。

第六百四十章 事起(二)

    太孙回来之后,便进了寝室。

    顾莞宁和太孙对视一眼,然后张口吩咐一声:“琳琅,玲珑,你们两个将阿娇阿奕带出去玩一会儿。”

    两个丫鬟带着孩子出去了。

    屋子里再无旁人。

    太孙走上前,将顾莞宁揽进怀中,靠在她的耳边低声道:“阿宁,父王三天后就要启程离京,前往冀州。”

    顾莞宁嗯了一声。

    两人同时沉默了片刻。

    太孙又低低地说道:“其实,皇祖父命父王出巡的时候,我当时一个冲动,本想张口说和父王一同前去。”

    太孙的语气里,透出一抹淡淡的唏嘘和感叹。

    无论如何,太子都是他的亲生父亲。他这般坐视不理,眼睁睁地看着太子走上灭亡之路,和弑父其实也没什么两样。

    顾莞宁抬起眼,注视着太孙神色复杂的俊脸,轻声道:“你若是狠不下心,就命人先一步找到那个无为道人,先动手杀了他,以免后患。”

    太孙又沉默了许久,然后张口道:“不用了。”

    顾莞宁当然能体会太孙此刻的心情。

    当年,她做了太后之后,下令毒杀沈氏顾谨言母子,也是同样的心情。

    不过,成大事者,最忌心慈手软。

    太子好色昏庸,糊涂无能。此时处处倚重长子,还不忘存着戒备提防。他日若是登基做了皇帝,只怕第一个遭殃的就是他们夫妻两个。

    她不会将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中,太孙也绝不会任人宰割。借着他人之手除去太子,势在必行。

    “萧诩,你不必如此自责。”顾莞宁轻声道:“你又未主动出手。他要自寻死路,怪不得别人。”

    “再者,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如何。就算没有这个无为道人,以后也会有别的道士出现。而且,父王就算多活几年,也改变不了什么局势。”

    太孙深呼吸一口气:“放心吧!我既已做了决定,就不会后悔。”

    顿了顿,又压低了声音在顾莞宁耳边低语数句。

    顾莞宁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这一计甚妙!不过,也得仔细谋划,免得日后弄巧成拙,惹来皇祖父疑心。”

    太孙目光一闪,点了点头:“你说的是。此事确实要慢慢筹谋,不留任何蛛丝马迹。”

    他从不敢小觑元佑帝。

    元佑帝执掌江山数十年,精明睿智。绝不是易于之辈。更不是容易糊弄之人。

    ……

    夫妻两个商议许久。

    门忽地被拍得啪啪响。

    顾莞宁微微一惊,沉声道:“是谁?”

    “娘!”

    “凉!”

    两声稚嫩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是阿娇和阿奕这两个淘气包。

    顾莞宁哑然失笑,神色间的冷凝也一扫而空。

    太孙的眉眼也瞬间柔和起来,故作吃味:“他们两个都会叫娘,没一个肯喊爹的。一对小没良心的,枉我对他们这么好。”

    顾莞宁挑眉一笑:“你不过是早晚露个面。有时晚上回来得迟,孩子都睡下了。我整日整夜伴在孩子身边,寸步不离。孩子自然更依赖更喜欢我这个娘亲。”

    夫妻两个调笑两句,门外的两个淘气包却是急不可耐,拍得更急了。

    琳琅歉然的声音也响了起来:“太孙妃,奴婢想拦着小公子和小小姐,可他们两个就是闹着要进屋子。奴婢也没办法。”

    顾莞宁笑道:“他们想进就进来吧!”

    太孙大步去开了门。

    门一开,阿娇先一步扑了进来。太孙眼疾手快,忙接住女儿胖胖的小身子。

    阿奕也跟着扑了进来,却扑了个空,咕咚一声趴到了地上。既疼又委屈,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顾莞宁又觉好笑又是心疼,忙上前抱起阿奕,一边轻拍后背一边柔声哄道:“阿奕乖,别哭了。都是娘亲不好,娘亲动作太慢了,没接住你。都怪娘亲。”

    阿奕是越哄越娇的性子。被顾莞宁这么一哄,哭的更起劲了,泪珠一个劲儿地往外涌。

    阿娇趴在亲爹的怀里,咯咯笑着看热闹。

    太孙最疼孩子,却也见不得儿子哭成这样,皱眉沉声道:“男子汉大丈夫,磕着碰着也要撑着,哭哭啼啼地像什么样子。不要再哭了。”

    阿奕哪里听得进这些,将头埋在顾莞宁的怀里,继续哭泣抹泪。

    太孙还要再说,顾莞宁不乐意地瞪了过来:“阿奕额头都被磕红了,一定很疼,哭几声也是难免。你这个时候还训斥他,他能不委屈么?”

    太孙哭笑不得:“我才说一句,你就护上了。之前还说孩子由我来管教。像你这样护短,我还管什么?”

    顾莞宁坚决不承认自己护短:“我哪里护短了!”

    就这还叫不护短?

    前世也是如此。

    她表面看似严苛,其实最护着儿子,大事小事都要过问,几乎将所有重任都担在了自己身上。殊不知,越是这样护着,孩子无法真正独立。

    阿奕性情软弱,优柔寡断,和顾莞宁这个亲娘看似严厉实则骄纵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

    当然,这些实话是万万不能实说的。

    太孙立刻从善如流地改口:“是是是,你从不护短。是我这个当爹的心肠太硬了。阿奕疼得厉害,哭几声也是应该的。”

    顾莞宁笑着白了他一眼,低下头,继续哄着哭哭啼啼的儿子。阿奕趴在娘亲香软的怀里,听着顾莞宁的温柔轻语,哭声渐渐小了。

    顾莞宁先松了口气,再一看,阿奕竟已经睡着了。眼角边还挂着两滴眼泪呢!

    顾莞宁失笑不已,轻轻伸手,为阿奕擦拭眼边的泪痕。然后将他放到床榻上。

    阿娇也有些困了,用小手不停地揉着双眼。不一会儿,就将小眼睛揉得红红的。小嘴也打起了呵欠。

    太孙心中溢满了怜爱,俯下头,亲了亲女儿的小脸。然后小心翼翼地抱着女儿在屋子里来回走动,一边轻拍着后背哄个不停。

    温暖的烛火下,太孙那张温柔俊美的脸孔,被一层朦胧的光晕笼罩。

    这安宁美好的一幕,也深深地烙印在顾莞宁的心里。此生永难忘怀!

第六百四十一章 拜会

    隔日,平西伯夫人领着儿媳顾莞华一起登门拜会。

    平西伯府和定北侯府是姻亲,顾莞华是顾莞宁嫡亲的堂姐,感情深厚。于情于理,太子妃都要亲自见一见这对婆媳。

    丁夫人性子爽利,说话直接,见了太子妃也未拘谨,笑着裣衽行了全礼:“臣妇见过太子妃娘娘。”

    太子妃气度雍容,微微一笑:“丁夫人不必多礼,快些起身。”又笑着对顾莞华说道:“你怀着身孕,不用行礼了。免得伤着孩子。”

    孕期已有六个月的顾莞华,肚子着实不小,一张秀丽的脸庞丰润了不少,气色颇为红润。

    太子妃这般亲切礼遇,顾莞华心知是沾了堂妹的光,忙笑着谢恩:“多谢娘娘体恤。”

    太子妃笑道:“女子怀孕,最是辛苦。丁夫人坐下说话,顾氏也一起坐下。”转头吩咐宫女:“去请太孙妃过来说话。”

    过了片刻,顾莞宁便来了。

    隔了数月没见,顾莞宁骤然见到顾莞华,心中十分欢喜。走上前拉住顾莞华的手,上下打量一番:“大姐,你怀孕倒是没遭什么罪,气色看来极好。”

    姐妹两个未出阁之前,便十分亲厚。各自出嫁后,见面的机会少了,感情却未变淡。

    顾莞华反手握住顾莞宁的手,抿唇笑道:“公婆都待我极好,夫君也对我处处体贴。我每日闲着无事,只管吃喝睡养胎,哪里还会养不好。”

    日子过得好坏,只看一眼便知分晓。

    顾莞华神色安详,眉宇间毫无郁色,整个人胖了一圈,显然过的很好。

    顾莞宁看在眼里,心中颇为满意,对丁夫人也客气了几分:“丁夫人难得登门做客,今日就留在府中用午膳吧!”

    太子妃立刻笑道:“还是你想的周全。我这就吩咐下去,让厨房准备宴席。”

    丁夫人颇有些受宠若惊,忙起身谢了恩典。

    平西伯府和定北侯结了亲事,和太子府也是姻亲。平西伯父子即将领兵,一路守护太子前往冀州平乱。

    经此一事,平西伯府和太子府的关系也更加紧密。丁夫人此次登门拜会,不无示好之意,特意带了身怀六甲的儿媳顾莞华来,也是想着能借机和顾莞宁套些近乎。

    虽有心理准备,丁夫人还是没料到效果这般好。

    ……

    太子妃和丁夫人闲话片刻,便对顾莞宁笑道:“你们姐妹两个也有些日子没见了吧!去梧桐居里待着说些私房话,待午膳的时候再过来。”

    顾莞宁也未推辞,笑着应了一声,便领着顾莞华去了梧桐居。

    丫鬟们很识趣地退下,留下姐妹两个在一起说话。

    “二妹,太子妃娘娘待你真好。”顾莞华由衷地叹道:“做婆婆的待儿媳到这一步,委实是举世难寻。”

    丁夫人对她也算宽厚了,不过,和太子妃也无法相提并论。

    顾莞宁笑着嗯了一声:“母妃待我确实很好。”

    沈氏没给她的亲情,都由太子妃补齐了。

    顾莞华上下打量她一眼,笑着说道:“本来我还想问问你过的如何。瞧瞧你现在的模样,倒是不必再多嘴了。”

    顾莞宁开起了玩笑:“我现在是何模样?”

    顾莞华微微一笑:“眉目柔和,安宁幸福。”

    昔日那个倔强高傲满身都是棱角的顾二小姐,如今变得从容镇定,眉间少了冷冽和一丝疾世愤俗的戾气。也变得更优雅更美丽。

    这是被人捧在掌心全心呵护着才会有的模样。

    可见,太孙待她极好,太子妃待她也极好。

    顾莞宁抿唇一笑:“看来,往日的我实在不讨人喜欢。”一点一滴的改变,不必别人说,她自己也十分清楚。

    她喜欢现在的自己。

    顾莞华和顾莞宁相视而笑。

    岁月静好,安谧幸福。

    谁不愿过这样的日子?

    ……

    闲话几句后,顾莞华便叹道:“公公此次带兵去平匪乱,夫君也要随着一起去。一来一回,不知要多久。怕是连孩子出世也赶不及了。”

    她自是舍不得丈夫离开身边。可丁骁年轻气盛,满腹雄心壮志,一心想要建功立业,哪肯错过这样的好机会。坚持要随着平西伯一同前去。

    顾莞宁笑着安慰道:“姐夫上进有出息,不是那等坐在家中混吃等死的纨绔之辈。大姐心中应该高兴才是。”

    顾莞华很快振作起来:“你说的是。他是将门出身,想要出头,就得亲自领兵打仗,立下军功才行。我们顾家的百年基业,都是这么来的。是我太过儿女情长了。”

    顾莞宁目光微闪,意味深长地说道:“姐夫的前程,大姐不用操心。有我和殿下在,将来少不得他的锦绣前程。”

    顾莞华一怔。

    她也是细心敏锐之人,自是听出了顾莞宁的言外之意。

    很快,顾莞华反应过来,低声道:“夫君心中一直仰慕殿下风仪。只是平日殿下常在宫中,夫君又时常住在军营里,没多少亲近的机会。”

    和聪明人说话格外省心省力。

    顾莞宁笑了一笑:“以后总会有机会的。”

    姐妹两个点到为止,很快又将话题扯了开去。

    “你有些日子没回侯府了吧!”顾莞华随口问道。

    顾莞宁无奈地一笑:“我现在被阿娇阿奕绊住了手脚,出府少之又少。算来,已经有两个月未曾回看望祖母了。好在孩子如今都断了奶,我想着过几日再回去看看。”

    顾莞华苦笑一声,欲言又止。

    顾莞宁心知有异,立刻问道:“莫非是府里出什么事了?”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顾莞华又叹了一声:“就是前些日子,大哥又和母亲争吵了一回。”

    “母亲总在小处刁难大嫂,大哥心中一直憋着闷气,大嫂也是个能忍的,一直隐忍不发。结果前些日子站得久了,动了胎气。大哥气得不得了,便和母亲争执了起来。”

    “母亲从未见大哥发这么大火,又是心虚又是恼怒。在府中不敢张扬,便到丁家来找我诉苦。这几日,我也在为此事发愁呢!”

    ……

第六百四十二章 启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