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集。伊索寓言中可能也有一些来源于亚洲和非洲。
伊索寓言的内容和抒情诗很不相同。抒情诗主要反映贵族奴隶主的情趣;伊索寓言则反映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其中有许多故事表现了当时的阶级对立关系,例如《狼和小羊》。一只狼看见小羊在河边饮水,想找借口把他吃掉。狼指责小羊把水弄脏了,小羊说,我在下游,不可能弄脏上游的水。狼又说,小羊去年骂过他,小羊回答说,我那时还没有生下来。这只狼老羞成怒,便说:“即使你辩护得好,我也不放过你,”他就把小羊吞吃了。寓言的教训是,“暴君是不缺少借口的。”这个故事是对奴隶社会的深刻写照。伊索寓言把压迫者比作狮子、豺狼、毒蛇、鳄鱼和狐狸,谴责他们为非作歹、残害人民的暴行。寓言中有许多故事总结了古代人民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例如《农夫和蛇》教导人们不能对敌人仁慈;《猫和鸡》要人们对敌人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农夫的儿子们的争吵》说明团结就是力量;《龟兔赛跑》劝诫人不要骄傲;《乌鸦和狐狸》讽刺虚荣心;《狐狸和葡萄》讽刺无能者的自我安慰。寓言中也有一些反映了被压迫者安于现状的消极意识,例如《两只公鸡和鹰》宣传人必须谦卑,才能得到恩惠。伊索寓言的思想性很强,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对后来欧洲寓言作家影响很大,常被后人模仿和引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C)中国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E…mail:master@chinawriter TEL:010…64208453
第三节 古希腊古典时期文学和悲剧、喜剧
自公元前六世纪末到公元前四世纪初,一般称为希腊史的“古典时期”。这时期的文学主要指雅典文学。
在早期的雅典城邦,统治阶级中存在着新兴工商业奴隶主和土地贵族奴隶主的矛盾。由于双方势均力敌,公元前六世纪的城邦统治者一向奉行调和政策。到了公元前六世纪末,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空前壮大,实行民主改革,使自由民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百余年来反对贵族统治的斗争终于取得胜利,建成了奴隶主民主制。这时,氏族制度的残余完全被扫除,此后的阶级矛盾主要是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以及没有公民权的外邦人和公民的矛盾,但是,奴隶主中的民主派和寡头派的斗争仍旧贯穿了整个古典时期。
公元前五世纪初,希腊和波斯之间的经济和政治矛盾引起希波战争,希腊人在马拉松之役(公元前490)和萨拉米之役中获得重大胜利。战后,一些希腊城邦成立提洛海上同盟,以防御波斯侵略,同盟为雅典所控制。此后,雅典的经济和政治势力蒸蒸日上。伯里克理斯执政时期(公元前443…429)是雅典的黄金时代。公元前四三一年,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之间的经济和政治矛盾引起伯罗奔尼撒战争,断断续续打了二十七年(公元前431…404),最后以雅典的失败结束。在战争期间及战后,雅典处于经济和政治危机之中,贫富的矛盾以及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经常发生奴隶逃亡和起义的事件。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后,希腊再次和波斯发生战争,各城邦之间也不断混战。城邦制度已不能实现奴隶制经济发展所要求的统一。公元前四世纪中叶,北方的马其顿兴起,不久便征服希腊,从而结束了古典时期的希腊历史。
在古典时期,雅典的工商业和农业比较发达,由于外族侵略和内部的民主斗争,城邦政治生活十分活跃,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城邦经常举行盛大的节庆活动和体育竞技活动。历史科学、自然科学和哲学也随着发展起来,建筑和雕塑艺术有了飞跃的进步。这个时期,文学上的主要收获是悲剧和喜剧,文艺理论也有很高的成就。
古希腊悲剧一说是起源于“酒神颂”,悲叹酒神狄俄倪索斯在尘世遭受的痛苦并赞美他的再生;另一说是起自阿提刻农村在节庆中关于死亡等悲伤事件的严肃表演。一般采用第一说。关于悲剧的词源,一解为“山羊歌”,因为酒神颂的合唱队披着山羊皮扮演半羊半人的角色;或解为在表演比赛中歌者争取的奖品是山羊。
公元前560年,僭主庇西士特拉妥为了讨好农民,把农村中盛行的酒神祭典搬到雅典城中,举行祭典时的表演就是悲剧的前身。在奴隶主民主制时代,雅典领袖利用这种群众性最广泛的表演形式来进行宣传教育。伯里克理斯发放观剧津贴,改建露天剧场,在每年春季举办盛大的戏剧比赛,使剧场成为当时自由民的政治讲坛和文化生活的中心之一。希腊悲剧就在这种条件下发展起来。
在题材方面,悲剧逐渐由酒神颂扩大到神话和英雄传说的范围,它保留了酒神颂的合唱队形式和抒情诗的特点,剧中的对话采用诗体。悲剧的形式是逐步发展完善的。最初的酒神颂是由歌队提出问题,由作者扮演回答者临时口占作答。这个回答者就是第一个演员。第一个悲剧诗人据说是忒斯庇斯,他在公元前五三四年左右又采用了一个演员,把酒神颂化为悲剧。这是雅典城第一次上演悲剧。公元前五世纪初,埃斯库罗斯把演员数目增加到两个,每个演员都穿高底靴,戴面具,可以轮流扮演几个人物。合唱队最初是十二人,后来增至十五人。合唱队跳舞,唱歌,对剧中人表示同情,提出劝告,向观众解释或预示后来的情节,对剧中事件的发展表示感慨,此外还起到换幕的作用。
根据亚里斯多德的定义,希腊悲剧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地遭到不幸,演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人和命运的冲突。
悲剧中的确贯穿着命运观念,这种观念的产生是因为希腊人把不可理解的社会发展趋势和个人遭遇归因于命运的捉弄。因此人和命运的冲突,实际上是以迷信的方式反映了人和社会环境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冲突。悲剧的产生是由于悲剧中的英雄敌不过社会邪恶势力的缘故。主人公虽然最后毁灭,但他在精神上是不可战胜的。因此,希腊悲剧主要不在于写悲,而在于表现崇高壮烈的英雄主义思想,风格很雄伟。希腊悲剧兴盛于民主制战胜独裁制和希腊人战胜波斯侵略的时代,它的基本主题是写古代的民主斗争,悲剧中贯穿了反对独裁、侵略和压迫的精神,歌颂为自由和正义而斗争的英雄行为和爱国思想。它虽以神话、英雄传说为题材,但它和当时的政治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深刻的思想性。
公元前五世纪是希腊悲剧的繁荣时期,当时有许多悲剧诗人创作了大批剧本参加比赛,最有名的是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古希腊悲剧只传下他们三人的一小部分作品。
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456)出身贵族,曾参加马拉松之役和萨拉米之役,抗击侵略,老年时,因为和雅典人发生冲突,曾两次赴西西里。传说他写了九十部悲剧和“萨堤洛斯剧”,只传下七部。他在世时得过十三次奖。他的作品反映了雅典民主制建成时期的社会生活。
埃斯库罗斯在政治上拥护民主派,他的悲剧中处处流露出民主精神。《波斯人》写波斯水师在萨拉米之役的覆灭,是现存的唯一以当时的现实为题材的悲剧,显示雅典的民主制度优越于波斯的专制制度。诗人认为,希腊人之所以获得胜利是因为他们是自由人,为保卫祖国的自由独立而战;波斯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波斯国王骄傲自大,受到神的惩罚,还因为波斯士兵是被奴役的人,在杀头的威胁下被迫作战。《七将攻忒拜》中的波吕涅刻斯是一个攻打祖国的叛徒,诗人用他来影射雅典僭主希庇亚斯,希庇亚斯曾在马拉松之役企图借波斯兵力复辟。但是,埃斯库罗斯思想上存在着矛盾,他有时用贵族眼光来看待当时的现实。他在《报仇神》中劝雅典人不要随便修改法律,表示他不同意民主派对元老院的改革;他在《普罗米修斯三部曲》中流露了调和寡头派和民主派的愿望。政治上的矛盾也反映在宗教方面。诗人把神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他一方面在《俄瑞斯忒斯三部曲》中赞美神的公正,另一方面又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对神抱敌视态度。他一方面相信人的自由意志,认为人应该对自己的命运负责。埃斯库罗斯的思想矛盾反映了雅典早期民主派的特点,他们在政治经济上一向采用适当节制贵族,适当满足自由民愿望的改良措施;在意识形态上也是力图使先进思想和传统观念调和起来。
埃斯库罗斯的悲剧充满了昂扬的战斗精神,常常有欢庆胜利的收场,表明他对民主制的胜利满怀信心。恩格斯曾经称他为“有强烈倾向的诗人”。
埃斯库罗斯最重要的作品是《普罗米修斯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曲《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公元前479…478)。悲剧取材于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的神话。开场时,宙斯为了惩罚普罗米修斯,派威力神和暴力神用铁链把他钉在高加索山上。河神俄刻阿诺斯来劝他和宙斯和解,被他谢绝。普罗米修斯表示,“宙斯的王权不打倒,我的苦难就没有止境。”他知道,如果宙斯和某一位女神结婚,她将生一个比宙斯强大的儿子,把宙斯推翻。赫耳墨斯奉命来逼迫普罗米修斯把这个秘密讲出来,他坚决不讲。他说,“我不肯拿我这不幸的遭遇来换取你奴才的命运。”随后,天塌地陷,普罗米修斯被打进深渊。第二部曲《被释放的普罗米修斯》已失传,据说,在剧中,宙斯为了摆脱他父亲洛诺斯关于他将被推翻的诅咒,同普罗米修斯和解了。第三部曲《带火的普罗米修斯》也已失传,据说是描写雅典人对普罗米修斯的崇拜仪式和火炬游行,表现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信心。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希腊悲剧中主题最崇高、风格最庄严的作品之一。剧本用全宇宙来影射小小的雅典城邦,把民主派和寡头派表现为超人的神明,把民主斗争提升到关系人类命运的高度,表现了为正义事业而斗争的高尚精神和雄伟气魄。全剧富于哲理和肃穆气氛,感情汹涌澎湃,体现了雅典民主派的自豪感。
普罗米修斯在赫希俄德的《神谱》中本来是一个小神,经过埃斯库罗斯的塑造,他成了一位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伟大的神,成了民主派的化身,他憎恨不正义的神,宁可承受亿万年的苦难也决不向他们屈服。普罗米修斯的形象堪称不朽,他从古到今都获得进步人类的称赞,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宙斯在剧中是个新得势的神,他敌视人类,甚至企图毁灭人类,是人类的公敌。他在普罗米修斯的帮助下推翻他父亲而获得王位,但他恩将仇报,对他的战友进行迫害。他不讲信义,残忍暴虐,专制横蛮,荒淫邪恶。在宙斯的形象里反映出雅典当日的僭主。除了攻击宙斯而外,诗人还讽刺河神的怯懦,挖苦赫耳墨斯的奴才根性,所以马克思说,希腊众神在《普罗米修斯》中“悲剧式地受到一次致命伤”。
《普罗米修斯》的剧本结构简单,动作很少,独白和合唱队的抒情诗在剧中的比重很大,普罗米修斯就像是酒神颂歌中的回答者,剧中出现的人物向他提问题,他回答问题并抒发他的感触。宙斯在剧中始终没有出场,但他的淫威无处不在,他的无形的形象比有形的形象更有力。
埃斯库罗斯的其他名剧是《俄瑞斯忒斯三部曲》(公元前458),这是现存的古希腊唯一的三部曲。第一部《阿伽门农》是古希腊最出色的悲剧之一。阿伽门农出兵特洛伊时,曾经杀死他的女儿伊菲革涅亚祭神,他的妻子克吕泰墨涅斯特拉想为女儿复仇,串通她的情人埃癸斯托斯在阿伽门农得胜回国时把他谋害了。第二部《奠酒人》写阿伽门农的儿子俄瑞斯忒斯回国为父报仇,杀死他的母亲。第三部《报仇神》写俄瑞斯忒斯在雅典法庭受审,雅典娜女神宣判他无罪。剧本结束时,雅典人欢庆城邦的保护神雅典娜的节日。这个三部曲的主题是描写父权制对母权制的胜利和进步的法治精神对血族复仇观念的胜利。
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悲剧的真正创始者,恩格斯称他为“悲剧之父”。他使悲剧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备的形式。他首先采用三部曲的悲剧形式,每部既能独立存在,各部之间又有紧密的联系。据说,布景、庄严的舞蹈、高底靴和轻飘鲜明的服装都是埃斯库罗斯首先采用的。
埃斯库罗斯的人物都是巨人式的,但一般说来,他们的性格固定不变。他的悲剧富于抒情气氛,不大注重情节的戏剧性。他的风格庄严崇高,词汇丰富,但有时显得堆砌。
阿里斯托芬在他的喜剧《蛙》里对埃斯库罗斯推崇备至,认为他的悲剧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他的作品在十九世纪受到广泛的重视。据说,埃斯库罗斯是马克思最喜爱的作家之一。
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6?…406)的父亲是制造盔甲的作坊主。诗人早年和寡头派领袖客蒙来往,后来和民主派领袖伯里克理斯交谊甚笃。公元前440年,他被选为雅典十将军之一,公元前413年,参加了反民主的政变。他大约写了130部悲剧和“萨堤洛斯剧”,现存七部,其中以《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两部最为杰出。他得过二十四次戏剧奖,是得奖最多的悲剧诗人。
索福克勒斯生活在雅典城邦盛极而衰的时期。伯里克理斯时代虽然被称为“黄金时代”,但城邦已潜伏着沉重的社会危机;雅典在提洛同盟中的压迫者的地位加强了城邦上层的寄生性和反动性;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以后,民主制大大削弱。民主制的衰落和社会动乱在自由民阶层中引起了对民主理想的幻灭情绪。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中有一种惶惑不解和事与愿违的沉重心情。他也把社会的各种现象归因于命运的捉弄。对他来说,命运不是具体的神祗,而是一种抽象的力量。他虽然相信命运的威力,但又认为命运是不公平、不合理的。他重视自由人的个性和自由意志,不甘向命运屈服,他的英雄人物具有和仇敌或命运斗争到底的坚强意志,他们相信自己是站在正义一方,所以临危不惧,明知事之不可为而为之。索福克勒斯重视人的才智和力量,他在《安提戈涅》中说人是世间最奇异之物,赞美人善于工作,善于运用语言和思想。
索福克勒斯在政治上属于温和的民主派,主张维护民主法治,反对独裁,但他又赞成限制公民的权利,在伦理方面,他主张中庸适度。
索福克勒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俄狄浦斯王》(公元前431)。他借用一个古老而惊心动魄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现实。忒拜国王拉伊俄斯从神那里得知,由于他自己早先的罪恶,他的儿子命中注定要杀父娶母,他因此抛弃了自己的婴儿——俄狄浦斯。这婴儿被科任托斯国王波吕玻斯收养为己子。俄狄浦斯长大后,也从神那里得知他的命运,他一心要反抗命运,就逃往忒拜,在路上一时动怒,打死一个老年人,正巧是他的生父。他猜破了人面狮身的女妖的谜语,为忒拜人解除了灾难,被忒拜人拥戴为王,娶了前王的寡后,实际上是自己的生母伊俄卡斯忒。剧本开始时,忒拜发生瘟疫,神示说,必须把杀害伊俄斯的凶手驱逐出境,瘟疫才能平息。俄狄浦斯诚心为城邦谋福,为了禳除灾难,他想尽各种办法去查访凶手,结果发现凶手就是他自己,娶母的预言也应验了。极度的悲痛进一步酿成惨剧,伊俄卡斯忒自杀,俄狄浦斯悲愤欲狂,刺瞎了自己的眼睛,并且请求放逐。
《俄狄浦斯王》的主题是描写个人的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同命运的冲突,表现了善良的英雄在力量悬殊的斗争中不可避免的毁灭。俄狄浦斯体现着奴隶主民主派的理想君主的一些特点。他聪明诚实,热爱真理,关心自由民,敢于面对现实,承担责任。他的悲剧命运在于,他清白无辜,却要承受先人的罪恶;他越是竭力反抗,却越是陷入命运的罗网;他越是真诚地想为城邦消弭灾难,却越是步步临近他自己的毁灭。他的毁灭一方面宣扬了命运有不可抗拒的威力,同时也表明命运具有伤天害理的邪恶性质,反映了雅典自由民对于社会灾难无能为力的悲愤情绪。
《俄狄浦斯王》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亚理斯多德认为它是希腊悲剧的典范。剧中的悲剧冲突、悲剧性格和悲剧效果都足以代表希腊悲剧的特点。索福克勒斯在写作这个剧本时,已经跨出了早期的模仿阶段,在艺术上达到成熟的地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剧本一开始就摆出了严重的事件,悲剧气氛很强烈,而他还能毫不费力地加强这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