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一天一夜,两路人马在风雪里开路前进,八匹战马排成两排推着一辆战车用来当做畜力铲雪车,这样的组合有四个,不需要太费事,雪刚刚落下,一路推开一条道路就行了。

    喀喇沁奥巴台吉在下雪的这一天才接到了小儿子的求援,点齐了五千战士冒着风雪疾驰来到满珠习礼部落的过冬营地,他给后金主子去了信,没有要求他们出兵,而是告知主子大明袭击喀喇沁部落。

    因为他知道和喀喇沁结盟的老主子努尔哈赤刚刚死了不久,没好意思在这时候开口请新主子红歹是立刻出兵。

    还有一个原因,后金人马离得太远,现在又下了大雪,恐怕不可能追上明军围歼了。

    他不想让后金军劳师动众白跑一趟,因为他会算账,后金来帮忙自己总要给人家吃喝,如果没有缴获可分,自己就亏大了。

    奥巴来到营地发现另外三个儿子也刚到不久,他差一点就认不出眼神呆滞的小儿子,问明白了究竟出了什么事情,这个刀头舔血的老贼骨头倒吸一口凉气。

    小儿子了近三千战士,丢了七八千人口,现在只剩下了几个部落而已都不到五千人,战士只有一千多了。

    他连忙问怎么会把仗打得如此糟糕,打不过不会逃吗?咱们喀喇沁骑兵要是铁了心逃跑,连女真人都追不上,宽广的喀喇沁草原哪里不可以躲一躲啊?

    乌克善来得最早,他已经询问了几次和明军战斗侥幸逃出生天的战士,他告诉了老头子实情,请求老头子出兵攻打明军报仇。

    这位奥巴哪里有什么血性,是个无利不起早的奴才而已,欺软怕硬是他的本色,如果不是这样的性格也不会第一个投靠那些野蛮愚昧且肮脏的建奴。

    这个时候蒙古人还以是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为荣,他们根本瞧不起留着猪尾巴的建奴,蒙古人有自己的文明,语言和文字,建奴是个什么东西?

    只不过是从兽类刚刚进化能够直立行走而已,没有文明,没有文字,硬往自己脸上贴金,认完颜阿骨打女真为祖宗,其实他们根本没有文字记载,自己是哪里蹦出来的根本不清楚。

    灭了大辽国、北宋,和南宋、西夏鼎足而立的金可是有文明的,他们金朝历经十帝一百二十年,鼎盛时期统治疆域包括今天的淮河北部、秦岭东北大部分地区和俄罗斯联邦的远东地区,疆域辽阔。

    金的后期已经完全汉化,说汉语写汉字用汉家姓名穿汉服有历史文献的,为什么建奴拿不出族谱以证明自己的出处?

    这个连羞耻心都没有的后金奴才奥巴当然不会发动对大明的进攻,他告诉儿子们,林丹汗虎视眈眈,咱们要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刚刚得到的内喀尔喀地盘巩固了,打大明让女真主子流血吧!

    他派长子乌克善带着自己的书信去后金朝见新主子,哭诉明军暴行,请求主子伸张正义。

    这位乌克善就是满清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与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海兰珠的长兄,满清世祖废后之父。

    被黄胜狠狠揍的满珠习礼来头更不小,如果他没有精神失常以后在红歹是当政的后金,率科尔沁左翼部骑兵跟着建奴出征,征讨察哈尔蒙古,攻破明朝边界山西大同的宣府。

    这个坏蛋跟着红歹是征服朝鲜,进征生女真瓦尔喀部。因战功卓著,后金任命其为吏部蒙古承政,被封为巴图鲁郡王,世袭罔替,授科左中旗首任札萨克。

    这个蒙古奴才沾满了汉人的鲜血,可惜这一次没有能够宰了他,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恢复过来,依旧成为八小的刽子手。

    这完全因为黄胜根本不知道打的是谁,只知道是喀喇沁蒙古奴才,如果知道有这样的大王八在里面,布置时就会派出亲兵队特殊照顾敌军主将了。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

第二百五十八章:分润功劳

    黄胜这时根本不怕追兵,他们又不是神仙如何知道黄家人马从什么方向撤退,在白茫茫的大草原如果擦肩而过有可能一辈子都遇不着。

    推开的道路也不会留下痕迹,过不了几天狂风就会抹平一切。

    黄家队伍的指南针都是统一规格,上面标注了如时钟那样的刻度,两军沿着约好的路线,方向具体到以出发时营地的两根成一线的立柱为参照物。

    一直沿着几点钟方向前进大家都清楚,即便有了偏差,队伍里有望远镜呢,及时纠正就行了。

    晚上扎营时再次留下两点成一线的两个标杆,上面留下黄家约定的相当于简单密码的暗语,上面有红旗飘扬,黄家的斥候要找到很容易。

    还不怕被人有意挪动了位置,因为暗语上说明了标杆的方向和距离,连东西南北的方位被转动了都会被察觉。

    不仅如此在标杆的旁边还埋入了如同里程碑的石碑两块指引着正南方,上面也满是密码,这是为了以后进军蒙古留下的伏笔。

    如此的石碑在方便的前提下,尽量留下,多多益善,在短时间内只有黄家少年火枪手通过密码本译码可以看得懂,蒙古人和建奴肯定以为是天书。

    火枪手少年都是跟着黄胜一起行动,派出侦察时也是弓骑兵重点保护对象,在我方队伍可以料敌预先的情况下被敌人俘虏的机会为零。

    因此在大草原容易迷路的难题,在科学管理的情况下被杜绝了,只要大方向搞定,两支人马就不会跑散了,队伍来时走了七天,回去时花了整整半个月。

    接近高台堡时就被一群内喀尔喀大孩子骑兵发现了,这些少年有许多都是骑在光溜溜的马背上,即便如此还能够操控自如。

    他们看见回来了如此庞大的队伍立刻拨转马头回去报喜,等队伍来到高台堡时这里已经沸腾了。

    家家户户喜笑颜开,战士们都大声呼唤自己的女人,生怕她看不见自己骚包的样子。

    运兵车上还有太多羊,这是近一万牧民明年的希望,黄胜不准备全带回去,请所有喀尔喀部落的牧民吃烤全羊喝马奶酒。

    在高台堡欢庆了一天,黄胜准备陪同庆格尔泰去山海关拜见督师大人。

    已经是十二月了,马上就会迎来天启七年,自己还没有在新官上任的辽东经略王之臣大人面前露一小脸呢,这样很不好,太不会做人怎么能够做好官。

    黄胜让黄东山带着火枪手和装甲战车立刻回黄家湾岛休整训练,把缴获的羊作为一部分福利分给黄家人民过年。

    自己只带重步兵和弓骑兵去山海关,火器部队是大杀器要隐藏实力,不能搞得尽人皆知。

    那些装甲战车太拉风了,到现在为止只有敌人和内喀尔喀人看见了,可千万不能过早的让朝廷知道。

    虽然大明的车营也是配备热兵器采取结车阵的战术作战,可是兵丁没有敢战的决心,跟建奴对决都是每战必败,万一朝廷购买黄家的战车装备明军,建奴获得黄家特有四轮战车的机会太多了,不可不防。

    让黄东山通知荷香乘船去山海关等着,把给大人们拜年的礼物带上。

    安排庆格尔泰带着几个部落头领和五百经过挑选的骑兵随行,这些内喀尔喀蒙古战士难得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每人都是衣甲鲜明。

    一千多人马来走官道赶到天下第一关前叩关,今日当值的正是马世虎,他认识庆格尔泰刚要问明来意就发现了黄明理也在队伍里,也不废话了立刻放人入关。

    谁知所有骑兵和大车都留在关外,只有几十骑簇拥着一辆四轮马车进关城。

    马世虎见到了从低调奢华的车窗里对他招手的黄胜大人喜出望外,连忙跑来钻进了车厢。

    “黄大人,别来无恙,下官成天念叨大人呢。”马世虎真的很高兴,见到黄胜很热情。

    “马将军,本官听说你在十几天前配合内喀尔喀骑兵深入草原立下赫赫战功可有此事啊?”

    “哪有此事,下官不过是例行公事,带着麾下巡视周边而已,没有遇到鞑子和建奴。”

    “不对啊!你们还巧遇了黄明理带的一个把总骑兵,三家人马合伙去砍了近五千鞑子呢,其中青壮有一半之多啊!”

    马世虎已经听明白了,开始结巴,他道:“大人难道是打鞑子归来?可是又要拉上下官分润功劳?下官感激不尽!”

    “那还等什么,集合队伍出关去啊!”

    “下官知道了,假戏也要真做,这就让他们出去溜达,其实下官麾下前天才在关外逛了一圈回来。”

    “你速速派人去请赞画将军高智谋,这一次功劳他也有份。”

    “明白,都是自己人,高大人对下官也不错。”

    黄胜带着庆格尔泰、黄明理、马世虎等等武官来到辽东经略官邸求见王之臣大人。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出身的王之臣不是坏人,连捧袁崇焕拼命黑大明那满清杜撰的历史书都没有泼太多脏水在这位大人身上。

    由此可见,这位老家在陕西潼关卫的王之臣大人还是经得起推敲的,是不是有能力不知道,反正人品应该不坏,还是一个敢于直抒己见的人,他在满贵和袁崇焕不和的时候坚决支持满贵就可见一斑。

    闻报从五品赞画将军黄胜求见,王之臣相当给面子,亲自出正门迎接。

    来到客厅黄胜大咧咧满屁股坐着,身后武官都站得笔直,王之臣看见黄胜身后居然有五六个蒙古人打扮的汉子有些奇怪。

    他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黄大人,不知那几位蒙古人是何身份啊?”

    “他们是内喀尔喀蒙古部落的头领,大头领是这位,他名字叫庆格尔泰,他们不会说汉话也听不太懂,这一次协助督师大人麾下马世虎将军立下战功,下官麾下几位武官也恰逢其会,得了许多斩获归来。”

    王之臣连给他介绍的庆格尔泰都没有细看,对黄胜提到的他麾下马世虎将军也知之甚少,他毕竟来了山海关没几天,而马世虎又一直在休假。

    可是他把得了许多斩获听得一清二楚,他知道这几年辽东斩获没有那一次不跟这位黄大人有关,一下子就来了精神忙不迭问道:

    “黄大人,莫非你又杀敌建功矣?”

    “没有,没有,是王大人您和镇守中官刘公公运筹帷幄,麾下马世虎、庆格尔泰、高智谋和黄明理等官员带着忠勇的战士奋勇杀敌取得。”

    王之臣听黄胜如此说辞知道战功到手已是必然,黄大人还不居功,要硬拉上自己和镇守太监。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

第二百五十九章:红袖添香

    这位年轻的黄大人如此懂规矩,王之臣很高兴,只是不知道斩获几何?问道:“不知本官麾下将士得斩获几许焉?”

    “得喀喇沁蒙古鞑子首级近五千,其中青壮两千余。”

    听了此言王之臣一个趔趄差一点从椅子上滑倒,喀喇沁蒙古和建奴结盟的情况早就传到大明,现在明军对阵建奴时也会发现许多依附后金的蒙古骑兵,上一次觉华岛大屠杀就是蒙古鞑子居多。

    朝廷对投靠后金的鞑子恨之入骨,人头赏也逐步提价,这一次自己麾下斩杀如此之多的蒙古鞑子该是多大的功劳啊?

    他不淡定了,声音有些颤,道:“黄大人,真有如此多的斩获?”

    “都在关前大车上堆着呢,大人可派心腹之人前去查验,下官以为大人可速派人请刘公公来此议事。”

    辽东经略王之臣此时有些像黄胜的下属了,立刻按照黄胜的建议派出心腹家丁,安排黄大人住在官邸,吩咐后堂大摆酒宴,把珍藏的好酒全部搬出来,今日要跟大才子一醉方休。

    辽东经略府邸里摆上的宴席没有外人,就是辽东两位最高领导陪着黄胜报上的武官、内喀尔喀头人和高智谋。

    由于喜从天降,喝得有些高了的镇守太监刘应坤来到黄胜面前施礼道:“黄大人,咱家一直念叨着您的好呢,高阁老也对大人爱护有加,您其实无需跟咱家如此客气,咱家自会为国举贤焉。”

    黄胜刚刚派人送了两面西洋镜和一辆四轮马车给了王之臣和刘应坤,两人都被黄胜豪阔的出手搞得不好意思。

    黄大人又是送财物又是送功劳,两位领导感叹:有这样的能臣在辽东,真是国之幸也,也是我等之福也!

    黄胜对太监没有看法,他们也是人,只不过是残疾人而已,咱们不歧视残疾人。

    见刘应坤主动来和自己套近乎当然好言好语奉承着。

    黄胜当着两位领导的面提出了小小的要求,这一次能够取得如此斩获,全靠前任督师大人给的十万斤火药和许多鲁密铳,现如今自己手里的火药、火器已经所剩无几了。

    两人马上明白了黄胜的意思,商量了一下,批给了火药十万斤,鲁密铳一千支,铁甲三百副等等军需给了黄胜麾下觉华岛驻守千总和营千总,还表态如果要到朝廷下拨的战船也会给觉华岛几艘大船。

    事情在吃吃喝喝中达成共识,看看天色还早,王之臣急着谋划报功之事也没心情陪着喝酒,黄胜也觉得差不多了,带着麾下住进了辽东经略官署里最好的客房。

    还没有坐下喝口茶,鲁承祖就赶来见恩师了。

    他们刚刚回到觉华岛就遇到了等候的吴襄家丁,原来是浮山所备御千户的官位办妥了,只要凭着吴襄家丁送来的文书去兵部武选司报备,并且领回告身、官服、印信就可以走马上任。

    金劲、周强和陈景功三个是第一批收留的十三个辽东难民里挑选的重步兵战士,现在任命他们去浮山所做百户官。

    他们对黄家的认可度和忠诚度毋庸置疑,都是诚实可靠之人,相信不久的将来,在鲁承祖带领下,这个千户所的战士一定兵强马壮。

    鲁承祖是火器部队出身,枪法出众,他自然会带出许多优秀火枪手。冒盛时三人都是重步兵里的猛人,训练冷兵器部队驾轻就熟,以山东、辽东好汉子组建的浮山所重步兵指日可待。

    百户官品级不够无需亲自去兵部报备,手续已经到手了。登莱总兵有权力任命低级军官,只不过需要报备而已,一般情况下,朝廷兵部不会驳回这些低级武官的任命,都是照准。

    晚上,久别重逢的美人终于见到了公子,交给了他许多来信,特意让公子先看主母的家书。

    荷香回了一趟黄家湾岛,带来了许多现银和黄家生产的稀罕物,西洋镜,玻璃瓶装高度粮食白酒,带玻璃灯罩的猛火油灯,玻璃酒具,各色海鱼罐头等等。

    这些都不是商品,而是准备带去京师送礼,今年黄家和英国公张家的拜年礼品可是大明绝无仅有矣。

    黄家的这些东西产量都不高,黄胜还是把这些超时代的产品定位在奢侈品,用来牟取暴利,用这些东西人性化的劫富济贫,赚取达官贵人地主豪商的银子。

    今年在京师大张旗鼓送礼,英国公家再推波助澜,估计明年王恭厂大街商业区才能够完工开业,那里的商店以后会有这些奇巧销售。

    这还是黄胜提前布局的策略,先给大家看看就是没有地方买,饥饿销售法而已。

    楚儿小妮子终日盼郎不见郎已经开始垂泪到天明了,来信满篇都是哀哀怨怨,都是离情愁绪。

    看完楚儿的来信,黄胜对荷香道:

    “香儿,你明天去京师看看楚儿,给她挑一些礼物带去,带二十万两银子去,她虽然没说,我估计留给她的银子应该所剩无几了。”

    荷香高高兴兴答应道:“公子,奴家知道如何做,只是人家是想公子呢,奴家可不会安慰人啊!”

    “我事情太多,你跟她说实话,一会儿我写信让你带上。”

    京师王恭厂新区的建设投入巨大,虽然许多主要材料都是黄家从海上运到天津卫再用马车送到工地,留给楚儿的二十七万两银子也肯定不够京师的采买和工人的月钱。

    眼看着快到年底了,黄家可不能欠劳工的血汗钱,还要写信告诉楚儿,不但要足额发放月钱,而且要发一些红糖,牛羊肉之类的福利。

    就是要让京师人看看黄家是如何对待替自己劳作的老百姓,给大家树立起善待工匠的榜样,以后他们看到了那些精美的建筑群才会知道要得到必须先懂得付出。

    黄胜还给张之极去了信,让他家今年跟官员和勋贵互相拜年时全部用楚儿拿来的礼物,告诉他父亲英国公张维贤自己扶植内喀尔喀头人庆格尔泰的目的,请他帮着带一份厚礼给信王。

    刚刚见到公子,明天又要惜别,荷香伺候着公子写信,欢儿、乐儿端茶倒水红袖添香。

    从来不喜欢用毛笔多写字的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