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西班牙人也比较蠢,他们掠夺了无数的财富却不知道如何利用,把这些巨额资金的大部分用来修建宏伟的大教堂。

    许多欧洲的小镇不过几千人,他们的教堂大得可以容纳整个小镇的居民同时来教堂做礼拜,有些教堂美轮美奂需要修建几十上百年。

    他们就这样把财富白白浪费掉了。

    以后取代西班牙的英国相对就好了许多,他们其实殖民一个地方带动了这个地方的产业升级,一直到后世,英联邦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等的繁荣程度就可见一斑。

    当然所有的殖民者都是掠夺者,这没有什么不对,一切为了自己的国家,以自己的人民利益最大化考虑很实际很符合人性,帮助全世界贫穷的阶级兄弟才是愚蠢的王八蛋行为。

    以后黄胜领导的大明也是掠夺殖民地,不在殖民地深加工,大明地大物博,人口优势不是西班牙弹丸小国可比,完全可以靠巨大的财富支撑起百万雄师,拿着冷兵器光着膀子的殖民地反抗军不可能翻了天。

    西班牙商人见找到了有实力的大买家,当然会大量运货来马尼拉交易,也由于他们运回欧洲的贵金属太多,冲击了市场,铜和黄金、白银一直在贬值,因此这一次黄胜购买的铜价比从日本购买还便宜两成。

    西方跟大明的贸易其实存在很大的贸易逆差,他们可以运来销售的东西少之甚少,而欧洲需要大量的大明瓷器、丝绸、布匹、茶叶等等。

    他们能够运金、铜、镍等金属来交易当然求之不得,最起码往返货船的载重平衡了许多。

    黄胜有意不用银子结算货值,因为所有的西洋商人都知道银子在大明就是货币,价格太透明。

    而是通过谈判以物易物,蔗糖、棉花、粮食交换丝绸、布匹、瓷器等等都谈妥了交换比。

    黄胜出货拿到的黄金经过重新计算跟白银的价格比变成了一比七,后世黄金跟白银的价格比是一比六七十呢,现在大明的比值也在一比八到十之间。

    黄胜这样谈判无形中又多争取了利益,而且以后会大量囤积黄金,完全可以坐等黄金升值。

    大明商团跟西班牙商人敲定了长期合作契约,这是黄家获得的第二份外贸大订单,大明和西班牙官方命名“马尼拉合约”。

    黄家第一份长期合作契约是跟日本人敲定的“三八协定”。

    黄胜心情无比轻松,有这两份合约在手,会获得数百万两计的贸易额,会提供大明数十万就业机会,会获得百万两以上的利润。

第三百四十五章:祖国爱你

    黎喜汉、黎喜明那些上一次在日本被解救的人这段时间可能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被获准回家寻找自己的亲人,如果他们的家眷愿意跟着回大明生活,黄家返航时拖家带口全部带走。

    谁不愿意啊?黎喜汉他们不仅衣锦还乡,还把家眷都带上了。亲人们都以为他们早就死了,家里失去了一个挣大钱的壮劳力,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境自然每况愈下。

    谁知喜从天降,出海的汉子回了家,衣着光鲜容光焕发。有几个还做了大明的武官,其实这些菲律宾汉人不知道他们大多数只不过是大明军队的小旗官而已,就是一个小兵头,不算武官。

    海外的汉人谁不朝思暮想回到祖国啊!而且这个祖国是强大的存在。

    这里可没有人发出疑问,你爱祖国,可是你的国家爱你吗?

    但是黄胜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爱,祖国爱每一个子民。当然这要有前提,需要等黄胜能够做得了祖国的主。现在只能大声宣布,黄家爱每一个愿意投效黄家的子民。

    在马尼拉港交易了五天,黄胜不做具体事情,而是在‘辽东号’天天举办中西合璧的酒会宴请在这里做生意的大商人。

    一是秀肌肉,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做坚船利炮,以后跟大明有些什么外加摩擦最好悠着点。

    二是展示文明程度,音乐、歌舞、美食,美轮美奂的汉家华服让西夷叹为观止。

    三是让西夷知道大明可以海纳百川,因为流行于欧洲宫廷的交际舞在这里他们会看见不同的演绎。

    这些西洋人看见大明的乐师手里居然使用西洋的乐器,演奏水平无可挑剔,一个个都服了。

    西班牙总督刚开始不敢来到大明旗舰参加酒会,可是听了许多参加完酒会的商人和手下官员的介绍,他决定带着妻子拜访。

    他知道了大明的实力,也知道大明的文明程度有可能高于西班牙,所以他不担心大明不宣而战把他绑票。

    在友好的气氛中,这位总督大人被大明这位年轻大人的博学雷到了,也叹服大明自信的胸怀。

    因为这位大人不仅不排斥天主教,还懂教义,并且流露出天主教可以去大明发展教徒,传教士可以长期居住大明,可以修建宏伟的教堂。

    来到这里参加酒会的所有人都来了精神,这些基督徒都以传播主的福音为己任,见能够向拥有一亿多人口的国家传教都兴奋异常。

    他们纷纷来向黄大人表示由衷的感谢,愿主赐福黄大人、赐福大明。

    黄胜才不担心大明人都信奉天主教呢,经过历史证明其实中国人什么都不信,佛祖也不信,只不过用来消遣尔,看看明朝的西游记就可见一斑。

    黄胜根深蒂固认为佛教、基督教、道教等等都是经过千年积淀的堂堂正教,人们自愿信教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都是劝人向善的,总要比强迫着去信什么狗屁主义、思想强许多。

    西班牙总督当场表示会请教会派大量传教士去大明传教,并且考虑修建几座大教堂,请黄大人给予方便,他还表态以后会跟大明合作共同维护航线安全,必要时可以联合出兵消灭海盗。

    这个完全可以,黄胜当场答应西班牙人可以去黄家湾岛、岱山岛先修建大教堂,如果足够宏伟就考虑往内地发展,至于打击海盗当然是两国共识可以考虑。

    黄胜在骗西班牙人去自己的领地留下景观,多了许多西洋人来到这里定居、工作会增加几个岛屿的繁荣程度,何乐不为?

    黄胜也提出了一个小小要求,西班牙总督当场承诺照办,以后大明船队来到马尼拉港保证能够买回最少三十万石的大米和玉米。

    黎喜汉、黎喜明也完成了家主交代的任务,不但收集了许多农作物的种子,还分别找到了懂得种植的人。

    他们一一记录下种植方法准备带回黄家湾岛学校交给学习农业的学生研究,他们的家眷也有许多人种地,到了黄家湾岛当然会做示范。

    马尼拉已经被西班牙殖民了近一个甲子,原产地南美洲的许多农作物已经在这里广泛种植,黄家得到了太多玉米、土豆、番薯的品种,比大明已有的品种多了几倍。

    大明船队返航了,马尼拉港口人山人海,那是许多华侨和西洋人来送行。

    西班牙总督见识了大明能够开如此多的战船来到马尼拉,对华侨的态度当然端正了许多,以后还会更加端正。

    因为有几十个传教士已经上了大明的战船,去开辟新教区,他如果对华侨有什么歧视,西班牙在黄大人说的黄家湾岛和岱山岛的传教士恐怕有危险。

    华侨挥舞着龙旗含着热泪告别祖国强大的水师,这一刻人人都感到了骄傲,他们得知这样的队伍以后每年都会来此,一个个欢呼雀跃起来。

    返航时,不安分的黄大人带着联合船队,跑到安南后黎朝阮福源建立的广南国政府实际控制的葡萄牙商人建立的商业港口费福要求贸易。

    如此庞大的船队不来抢劫已经是万幸,这个小国家的君主也是大越国后黎朝的权臣阮福源哪里敢兵戎相见。

    黄家的商业代表团受到以葡萄牙商人为首西方商人的热情款待,因为来的是金主啊!

    黄家已经没有货物要发卖,而是花真金白银买这里的货物。

    因为黄胜考虑船队才装了载重量不到三分之一的货物,不划算,又考虑到湄公河三角洲是个稻米产地,而大明福建正在闹灾荒,马上会愈演愈烈。

    没有粮食空谈救济,所以黄胜带着船队到费福港买稻米来了。没有商人不喜欢花钱买东西的恩客,自然一个个陪着小心伺候着。

    黄胜又购买了两万石白糖,三十万石大米,安南的米价黄家只给了每石四钱五分银子,安南的商人就乐滋滋接受了,这里是稻米的发源地,一年三熟产量很高因此价格便宜。

    可是想要再多买一些大米也做不到了,人家没有这样的储备量,只能敲定合同明年再来拿货。

    把葡萄牙人手里的十几万斤铜锭也以马尼拉城的价格收购,在这里的葡萄牙人对于大明庞大船队到来贸易由衷的表示欢迎,双方开始贸易谈判。

    航线不太平,这里的葡萄牙人太渴望得到丝绸、茶叶、瓷器和布匹等等大明货物,可惜这一次大明的货物都卖给了西班牙人。

    他们可不愿意被边缘化,出了高于西班牙人的交换比用棉花、铜、蔗糖等物资交换大明的货物,东西不够就用黄金来结算。

    这个完全可以有,第三份贸易协定“费福条约”再次签署,对方是葡萄牙人。

第三百四十六章:黄金雇佣军

    大明贸易代表之一,出生在安南顺化城的汉人阮诞在刘国正带着几个亲兵陪同保护下去寻访亲人。

    他离开家的时间太长,物是人非事事休就是真实的写照,几经周折才找到了已经改嫁的妻子。

    那是一个普通的农家,男人老实巴交的蹲在地上不吭声,这个后黎朝京族人不会说汉语,见到了官老爷来寻找妻子心如刀割,他可怜巴巴看着自己的女人。

    阮诞见妻子已经跟这个男人生了一儿一女,看上去这个男人对她不错,摇头叹息一番,给她留下了二百两银子,把自己已经十岁的儿子带回费福。

    就在黄胜所有目的都达到准备回航时,安南后黎朝北方的那个挟天子而令诸侯,相当于后黎朝版曹操一样的人物郑率领御林军再次南下,水路陆路并进,来打阮福源传承了三代的广南国。

    阮福源为了对抗后黎朝,修建了几十里的长城以抗拒北方的攻击,他不惜血本买了葡萄牙人许多大小火炮经营边墙,自认为固若金汤,谁知郑家一路陆军佯攻边墙吸引了广南国主力。

    而郑却派遣水师南下绕过边墙逼近费福港,广南国水师本来就没有几艘战船仓促迎战一艘都没有返航,此时他们已经是有海无防如同待宰的羔羊。

    水师全军覆没的噩耗传来,广南国小朝廷一日数惊,这时有许多大臣建议国主花重金雇佣葡萄牙人助战,在这之前广南国已经这样做了,他们雇佣了几十个金发碧眼的西洋人教他们国家的战士打炮和使用火绳枪。

    这个可以考虑,只不过费福港总共也不会有超过一千西洋人,能够打仗的男子更少应该低于五百人,况且人家也不可能都放下自己的营生全部来参加后黎朝的内战啊!

    这时一个名叫胡明山的大臣出了一个好主意,让国主请求给天朝上国大明纳贡,接受大明的册封,从今往后广南国成为大明的藩属国。

    如今机缘巧合,眼下就有大明水师的几百战船在费福港做生意,咱们贿赂带兵的大明官员,请他先承担起保护藩属国的义务,派出战船去阻击郑南下的水师。

    黄胜不知道正好赶上了小小大越国的南北战争,正在“辽东号”宴请几十家西洋商人,不全是葡萄牙人,有西班牙人、不列颠人、法兰西人、罗马人。

    大明的美酒佳肴让这些西夷大开眼界,忽然音乐响起,这位大明的大官居然挑起了华尔兹,西洋人都震惊了,音乐比自己国家演奏得还要好,舞姿虽然类似于欧洲宫廷舞,但是更加曼妙动人。

    天朝上国果然不同凡响,他们的文明程度看来比欧洲强了许多倍啊!这些商人都心驰神往,都想着有生之年去那个文明的国度探访。

    就在这时阮福源派来的使者胡明山打扰了这个酒会,诸位嘉宾才知道这里即将爆发战争。

    西洋人紧张了,一个个告辞回去做战争准备,他们不是想攻击大越国北方军队,而是需要自保。

    西洋人知道这些打来打去土著军阀的秉性,他们对付同类心狠手辣,对西洋人可不敢胡作非为。

    只要西洋人守住自己的家园不被兵祸波及,无论南北双方哪一边获胜都会承认他们的实际利益。

    广南国使者胡明山见到了明军主将哭哭啼啼跪求天朝上国不能见死不救,请黄胜大人的战船攻击北方后黎朝的船队。

    黄胜很耐心的听完胡明山讲述了后黎朝郑家和阮家几十年的恩恩怨怨,知道北方郑家的水师马上兵临城下,广南国主请求自己的水师迎战。

    好一个驱虎吞狼之计,小小蛮夷也会玩智商也。

    打一打嚣张的后黎朝权臣郑,这个完全可以,国与国的相处就应该远交近攻,广南国在安南的南方跟大明不接壤,而后黎朝跟广西不分彼此,当然要削弱安南的北方政权。

    黄胜怎么可能做赔本的买卖,自己出兵要一举两得,削弱后黎朝北方军事力量的同时讹诈南方积累的财富。

    黄胜可不是崽卖爷田不心疼的王八羔子,哪里会被人家说几句好话,捧成天朝上国,自愿做附属国成为儿皇帝就急吼吼出来劳民伤财。

    自己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才是自己的追求,敌人在打内战,自己插一杠子让他们永远都难分胜负何乐不为?

    广南国使者胡明山见自己开口说了许多,这位大明的官老爷就是不表态,广南国形势危急,这位悠哉游哉的黄大人确实管不着。

    胡明山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人家无动于衷,于是老老实实晓之以利。

    他主动开价道:“黄大人,鄙国劳烦天朝大军协助,愿意出黄金五万两作为出兵攻击后黎朝郑氏船队的军饷,大人您以为如何?”

    这位胡明山的汉语很流利,还会咬文嚼字,开出了条件眼巴巴看着黄胜的脸色。

    五万两黄金不过四十万两银子的军费,想得美,黄胜船队的战船加上军队的装备时价已经超过八百万两,训练水手、炮手又要多少成本才可以一战?

    黄胜见这位广南国的大臣终于不想天上掉馅儿饼,而是决定买饼子吃,有些好笑。

    打了个哈哈道:“胡大人,本官明天就回大明了,不太想掺和你们之间的打打杀杀。”

    是不想,不是不能也不是办不到,这位胡明山是个海商出生,会察言观色懂得如何谈生意。

    他来到黄胜面前跪下哭道:“黄大人,广南小国危如累卵,您发发慈悲伸出援手吧,鄙国愿意出黄金八万两助饷。”

    妈的,蛮夷狡猾大大的,看来不诱导他的思维不行。

    黄胜慢悠悠喝了一口茶,道:“胡大人请起来说话,打仗自然是军饷越多越好,这跟买东西差不多,出什么价得到的结果截然不同。”

    “黄大人,下官不太明白,愿闻其详。”

    “五万两黄金到手,本官可以让水师亮亮相,让后黎朝北方水师知难而退。八万两就可以击沉几艘北军战船让他们知道厉害,如果有二十万两黄金到手,北面来的一条船都逃不回去。”

    黄胜绝对不是漫天要价,打仗是整个世界最浪费钱粮的事情,大明在辽东每年都有扔几百万两银子的军费,就可见一斑。

    黄胜只不过要后黎朝南方政权出大约一百五十几万两银子军费,就表态全歼北方水师,这可是一锤定音的好买卖啊!

    阮福源如果购买或者打造战船积累到能够消灭北方水师的实力需要多少银子?

    需要多少时间?还不能保证就能够做到完胜,况且他们已经迫在眉睫,哪里有这样的时间?

第三百四十七章:发战争财

    胡明山流汗了,黄大人开出的价码虽然浮动性很大,可是五万、八万黄金得到的效果于事无补。

    而广南国期望的北方水师全军覆没的数额已经远远超过胡明山的心里价位,他不敢擅专急急忙忙回去回禀国主。

    大明保证让后黎朝船队全军覆没?虽然要价太狠了,还是让广南国主动了心。

    广南国的大臣也认为如果大明船队能够一举消灭北方水师,以后可保最少五年太平。

    广南国北方防线固若金汤,郑氏军队唯有从海上来,广南国水师全灭已经无法抵抗,如果北方水师也完蛋了,那么又是战略僵持,然后南北双方都从头再来发展水师,能够形成战斗力恐怕需要五年。

    讨价还价是必须的,大明那个贪婪的黄大人难道就是金口玉言吗?国主暗下决心,要干就把郑的水师往死里干,要是明军打成个半吊子,他们走了,广南国还要被郑的水师袭击沿海地盘。

    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只要自己的地盘闹一次兵灾恐怕造成的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