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班加点精工细作。

    黄胜指点几个工匠中的高手用为数不多的弹簧钢制作出了一架钢弩,三张钢弓,不复杂,主要是用来做弩弦的钢丝花了一些时间。

    明朝早已经有了拉丝技术,不过是拉金丝、银丝用来做首饰,几乎没有谁拉钢丝,工匠张来富带着儿子花了三天拉出了黄胜需要的细细的钢丝,然后二十根缠成一股,做出了理想的钢质弓弦。

    张来富看着已经完成的作品,这三张弓确实很漂亮,配套的钢箭也很锋利,可是……?

    他心里一阵犯嘀咕,自从跟着黄大人觉得日子过得无比舒坦,大人和颜悦色,对所有卑贱的工匠都好得很,大家都以能够为大人做事而感到高兴,张来富可不愿意看到自己敬爱的大人失望,他决定要提醒大人。

    黄胜已经在开始训练黄东山、狗儿、鲁承祖、顾山河打鲁密铳,还给他们都配了风镜。

    打枪是相通的,能够把鲁密铳打准了,以后再练习使用燧发膛线枪就会事半功倍,也会减少枪的报废率,反正鲁密铳打坏了可以拿去大明军需仓库换来新的。

    平时少言寡语的张来富手上拿着弓弩主动来找自己谈事情,倒是很奇怪,黄胜立刻接见了他。

    张来富恭恭敬敬行了礼,黄胜已经在自己家里取消了下跪,但是不能取消尊卑意识,行礼还是必须的。

    张来富道:“大人,您做出了这样的强弓、硬弩好是好,可惜没有岳武穆那样的神力恐怕拉不开啊!”原来这位师傅懂得思考,他试过弓的硬度,认为以人力恐怕难以从容开弓放箭。

    黄胜接过已经完工还没有上弓弦的弓背看了看,张来富他们确实用了心,简直如同艺术品。

    黄胜道:“没关系,我加一些滑轮组,就连顾铃儿都能够开得了这样的弓弩,你们的滑轮做好了没有?”

    “石进财负责做滑轮,大人您发心,他的手艺好得很,做事又认真,不会误事。只是他现在去海边码头咱家‘广宁号’船上安装滑轮去了。”张来富道。

    又过了三天,黄胜在自己的院子里校准已经完成的强弩,这完全是根据记忆里后世的军弩仿制的,连瞄准镜都像模像样,还是一句话,手工出品无法量产,而且比较精密,不能让放下锄头的农民使用。

    校准,润滑,修正都很重要,使用过几次就要重新来一遍,有点跟吉他调音差不多,紧哪里松哪里完全靠感觉,比燧发膛线枪还复杂,可不是文盲能够轻松掌握。

    黄胜只弄了一架,是给自己用。自己只会打枪,万一敌人大部队就在附近,而面前敌人必须消灭,怎么办?

    开枪完全是找死,枪声会暴露自己的位置,还会把附近的敌人都招来,所以滑轮钢质军弩这样的大杀器就应声而出了。

    黄胜搂草打兔子,顺带着给黄明理、黄明道、黑虎准备了三张精钢滑轮弓,只是其他两个人还好,就不知道黑虎这个粗大汉能不能掌握这样新武器的保养和维护。

    三个人看见了这三张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钢弓喜不自胜,一时间心痒难耐都急吼吼的要来试弓。

    黄家现在的院子比较大,原来的住户在里面搞了一个菜园子,黄胜可不愿意让自己的家丁把时间荒废在自己种菜吃上,来到这里当天就把地平整出来做训练场。

    最远的距离有五十步,黄胜让三人别忙着动手,让他们仔细看自己如何调节弩的准星,然后不断射击,再通过不断的调整后,基本能够做到每一次射击都中靶心了。

    黄明理他们越看越惊讶,啧啧称奇,他们可无法想象还有如此精准的弓弩。

    明明在刚刚开始射击时,大人射出的弩箭连靶子边都碰不着,可是每次把弩上的几个大人嘴里说的螺帽摆弄了几下,就越来越有准头。

    黄胜又把如何使用精钢滑轮弓的步骤告诉他们,三人马上迫不及待练习起来,果然不出所料,过了一个时辰,黄明理和黄明道就掌握了诀窍,乐得直蹦。

    黄明理道:“大人,这弓太好了,卑职一连射了三十支箭。一点感觉都没有,而且每支箭都死死地钉进了木靶里,用手都拔不出来。”

    “是啊!是啊!这样的钢弓比建奴步弓厉害多了!卑职看五十步可破三层甲。而且我们可以连续射击,建奴跟我们对射可就吃了大亏,他们射十支重箭已经力竭,不休息根本射不动。”黄明道对手上的弓箭是爱不释手,他惊叹道。

    黑虎已经满头大汗,他根本调节不出手上弓箭的准头,射了十几支箭,都歪得不一样,就是不上靶。

    他急了,道:“大人,您帮小的看看,小的这把弓可能是坏的。”

    黄胜又不会射箭,但是这三张弓都亲自验看过,没有坏的可能。

    他对黄明道说:“明道,把你的给他,这小子太笨,如果用不来这样的弓,就算了,以后还是用建奴步弓吧。”

    黄明道把自己调整好了的弓箭给了黑虎,自己拿过他的又摆弄了一会儿,然后试射,再调整,再试射,十几支箭射出后,又是箭箭射中靶心了。

    而黑虎接过黄明道的弓箭,一下子射了十几支,都射中了靶心,咧嘴大笑起来,可惜好景不长,他不知道动了什么,然后又开始没准头了。

    这个憨厚的汉子知道自己又惹祸了,连忙求黄明道帮忙,自己眼睛一眨不眨盯着看黄明道的动作。

    黄胜道:“黑虎,人各有所长,这样精细的东西你可能玩不来,要是这张弓无法使就算了,我看看其他人能不能很快掌握。”

    憨憨的黑虎被这么厉害的好弓震撼了,心里已经爱煞了它,听到大人准备不给自己慌了,他把精钢弓抱在怀里,不肯撒手。

    道:“大人,那怎么能行,小的箭射得可好了,现在有了这样的强弓,更加如虎添翼,您放心,小的哪怕不吃不睡也要把这东西琢磨透了。”

    黄胜之所以选择黑虎来使用精钢滑轮弓就是看上了他的骑射本领在自己家丁里无与伦比,他肯下决心钻研,当然要给他机会。

    他点头道:“行,你好好琢磨,黄明道你也要好好教他。但是你如果还是不行就不要勉强,这样的弓保养很麻烦,几乎每次都要校准。”

    黑虎知道这样的弓只有三张,他实在怕大人认为自己笨把弓给了其他人,很明显李大钢、韩宽他们都跃跃欲试呢。

    他连忙道:“大人,黑虎不怕麻烦,您瞧好吧,过个十天半月小的肯定能够得心应手。”

    李大钢打趣道:“黑虎,我看不见得,干脆让给我使吧!我保证会像黄明理兄弟那样,个把时辰就摸索出门道来了。”

    黑虎把精钢弓握得紧紧的道:“休想,要黑虎的命可以,要弓没门!大人早就说过,我黑虎的骑射最好,他才会把好弓给我。你们等着瞧!……。”

    以后的日子里,黑虎魔怔了,每天就是绕杠,射箭,连睡觉都抱着他的精钢滑轮弓,说是要和弓混为一体。

第三十二章:生意上门

    建奴牛录额真屯布鲁见麾下吃了大亏,马上禀报了甲喇额真胡什塔,明军竟然敢主动挑衅,还导致自己的人马有如此之大的伤亡。

    胡什塔大怒,马上决定报复,亲自带兵渡大凌河西进,他们是骑兵突袭,一共来了一千人。

    建奴现在四面受敌,实在没有时间在西面发动大规模的攻击,给甲喇额真胡什塔的军令是带本部人马进行骚扰性、试探性攻击。

    他们人马不多,当然不会来攻打已知有大明重兵布防的宁远城,而是远远地绕开宁远,找寻战机。

    商人吴襄在天启二年买了一个武进士,他做生意是一把好手,在辽东左右逢源,大发国难财,根本不会打仗,却挂了一个四品佥事的虚衔,实授辽东经略麾下千总。

    这小子也就是跑跑运输,压粮运草,顺带着夹带自己的私货,谁知运气不好,做了黄胜大人的替罪羊,成了建奴的出气筒。

    当他优哉游哉带着一千号人晃荡到了离宁远八十里的高台堡附近时,被胡什塔麾下的建奴骑兵发现了,敌人也是一千人左右,吴襄也有一千骑兵。

    可是这个败类见建奴来袭一箭未放,打马就逃,手下骑兵都争先恐后夺路狂奔。还好他们运输的粮草物资救了他们的性命,建奴抢得盆满钵满就没有穷追不舍,而是把本来运往宁远的物资运回自己老窝。

    吴襄折了一成兵马,丢了所有辎重物资,仓皇逃进了宁远城,宁远的大人们以为建奴大举来犯,马上人心惶惶,一时间风声鹤唳。

    还好,过了几天都没有动静,派哨马打探才知道是虚惊一场,建奴主力正在跟东江镇毛文龙总兵死磕呢。

    大人们弹冠相庆,小小千总吴襄倒了霉,落得个留职待参,在宁远城惶惶不可终日。

    这小子打仗不行,钻营颇有一套,大把的银子送出去,大人们都给了答复,只要他有几个斩杀建奴的首级,马上就官复原职。

    战报就这样写,千总吴襄押运粮草物资去宁远途中,遇建奴五千多骑兵突袭,他亲率家丁死战不屈,双方互有伤亡,最后怕建奴缴获自己押运的军需,所以他当机立断把这些东西付之一炬。

    吴襄得了准话就屁颠屁颠来找自己的大舅子祖大寿,他自己可不敢去搞建奴的脑袋,也知道自己没有那个本事。

    可惜祖大寿现在也只是一个低级武官,去年协助辅佐参将金冠守觉华岛,今年好不容易当上了游击将军负责修宁远城呢。

    他现在手上可没有几年以后才声名鹊起的祖家军,只有一两千相当于工程兵的手下,靠这些人哪里敢去找建奴叫板。

    祖大寿看着吴襄六神无主的样子,不以为然道:“贤弟何须如此,这些年你也攒下了无数家当,大人们得了你好处,总不会砍了你的脑袋。大不了以后回南直隶高邮做个富家翁。”

    吴襄苦着脸道:“兄长有所不知,我在辽东苦心经营多年,人脉、商路都已经走通,现在放弃也太可惜。”

    祖大寿道:“那又如何,谁让你看见建奴就逃,这一次能够保住性命已经难能可贵了,你反正有银子,以后回扬州府过快乐逍遥的日子有什么不美,也省得在辽东这里担惊受怕。”

    吴襄道:“兄长,没有官职空有钱财是祸不是福,我无论如何也要保住好不容易混到的官位。你还是帮着想想办法吧!”

    “办法?我倒是有,你有没有听说总兵马世龙大人,赞画将军茅元仪大人,连那个兵部来这里监造火炮的孙元化大人都有了斩获?”祖大寿给吴襄透露了这个重要消息。

    吴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道:“我倒是有耳闻,只是所知甚少,兄长如果了解内情,我愿闻其详。”

    祖大寿道:“具体内情我职微言轻也无法知晓,但是我知道都是那个广宁士子的谋划,他现在已经是八品赞画将军,跟你我其实也是同僚。只是他不归宁远任何上官调用,能够用他的上官是督师大人。”

    吴襄道:“无妨,总兵大人无非是给了他好处,我也给好处,而且加倍,现在辽东的生意越来越好做,只要把粮食往那一边送去,都是翻着倍回来。我要是丢了官,损失太大了。”

    吴襄这位武将除了他应该掌握的专业打仗,这方面没有能力,其他方面简直是能力出众。

    他马上活动起来,只不过请一些大人喝了几顿酒,就把总兵大人马世龙如何得到建奴首级的破事了解得一清二楚,连价码都打探得分毫不差。

    于是黄胜大人的府邸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黄胜每天忙死了,此时正在指挥着一群工匠给已经打磨好的黄铜螺旋桨镀锡呢。这一次所有的铜质的原件都要经过防腐蚀处理,都是在家里或着工坊预制,最后才安装到‘广宁号’上。

    现在已经是九月初,如果再不抓紧,海面一旦结冰,这一次的改造升级就无法在今年完成。

    可是铜太贵,黄胜前前后后买了一万八千斤黄铜,靠孙元化的关系拿的是官价还花去了两千两银子。

    黄家吃饭的人太多,黄胜要加工的东西太多,四千七百多两的银子,已经所剩无几。黄胜坏坏的,想快点把船搞先进了,然后带着家丁客串海盗搞些创收呢。

    不好意思对大明下手,可以抢倭寇或者高丽棒子,反正这里离高丽很近。

    黄东山喜滋滋来了,他道:“大人,咱们家来了客人呢,那位客人很大方,让小的传话就给了二两银子。”说着还把手上的银子给黄胜看。

    黄胜这里根本没有访客,他也不知道是谁来了,问道:‘东山,来人有没有递名刺?“

    名刺是官绅士子互相拜访时用的帖子,起到后世相当于名片的作用。黄东山道:“没有。那位大人告诉小的,他姓吴名襄字两环,长得白白净净的,穿着四品武官服饰。”

    黄胜知道吴襄,也知道他是大汉奸吴三桂的老子,心里奇怪,我在宁远低调得很,怎么把这位长腿将军招来了。

    来到客厅,吴襄老远就一脸笑容迎了上来,道:“久仰黄大人英名,可闻名不如见面,大人器宇轩昂,果然英雄出少年,下官吴襄有礼了。”说完躬身施礼。

    黄胜见这小子果然是个人物,会来事,对自己一个小小八品官都能矮下身段。黄胜知道他的人品,这可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大奸商。

    今天登门肯定是有目的而来,黄胜道:“吴将军太客气了,光临寒舍不知有何指教。”

    两人寒暄了几句。吴襄的家丁就抬进来了几个箱子。吴襄客客气气道:“黄大人,下官略备薄礼,还望笑纳。”

    他挥挥手,家丁都退了出去,然后来到箱子前,把几个箱子一一打开,白花花的一阵晃眼,原来里面都是银子。

    吴襄道:“黄大人,这里有纹银六千两,下官想要十颗建奴首级,您以为如何?”

    黄胜有些好笑,看来自己在宁远城的名声不好啊!是个十足的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赏金杀手的存在。可是自己如今促襟见肘,确实需要银子。

    又来了订单,当然不能不接,否则一大家子就要饿肚子了。反正自己既然有幸来到大明,以后就会以灭建奴为己任,一边杀通古斯野蛮人一边还有银子赚这样两全其美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黄胜道:“吴将军,你是如何得知本官能够搞到建奴首级,有如何得知需要多少银子?”黄胜有些郁闷,自己又没有给建奴首级定价,你凭什么就笃定一颗脑袋六百两银子。

    吴襄笑了笑道:“有一位大人位高权重,他给了一颗首级三百两,下官不敢和他攀比,故而出双倍价。”

    看来大明真的到处漏风,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人家连价码都打探的清清楚楚。

    黄胜也不顾左右而言他,坦然道:“哦?难道吴大人还准备了两艘三号福船?”

    吴襄这才发现刚才的话有语病,他有些尴尬,干笑两声道:“下官也准备了一艘哨船,但是上面的装备一应俱全,虽然不值两艘的价码,亦不远矣。”

    黄胜有些吃惊,觉华岛水师的战船,他们这些辽东将门拿来送人,就像从自己家里拿一样。

    历史记载觉华岛在天启六年正月被建奴攻破,大小船只两千余全部付之一炬,里面恐怕水分不少呢。

    人家诚心诚意来交易,功课做得很足,黄胜也就不再坚持要求吴襄给两艘三号福船,而是改口道:“吴将军,本官这一次准备渡海偷袭建奴,争取获得成功,只是家丁的马匹无法运输,他们偷偷上岸后无马可骑乘,如何能够形成突击效果?”

    黄胜在试航时看见了明军用来运输马匹的专用海船,那一种船和高大的福船不同,是货船的一种,比较低矮,一次性可以运输二十到三十匹战马。

    黄胜估计那样的海船排水量应该在一百吨左右,之所以不高大可能是因为要方便马匹的上下,马毕竟不是人,它们如果要通过太长、太陡峭的跳板晃悠悠往高处走,恐怕容易受惊。

    而船体几乎跟码头平行就方便多了,只需要蒙着马眼,牵着马几步就可以到达船舱。

    吴襄道:“大人准备渡海偷袭建奴?太妙了,辽东海岸线有几千里,建奴哪有可能面面俱到,成功的机会太大,大人果然是用兵如神。”

    这小子不傻,也懂兵法,可是打仗最重要的是勇气,他恰恰缺少了最重要的一环。但是他会开动脑筋想问题,见黄胜告诉他计划着乘船去偷袭,以他的见识也认为靠谱得很,开始大拍马屁。

    黄胜对他的恭维不以为意,笑嘻嘻看着他,也不说话。吴襄多机灵马上就明白了,他道:“明天下官就去买两艘马船交给大人。”

    买?大明朝都**成这样了,公家的东西就是达官贵人的东西,他吴襄能够搞来水师战舰草撇船,还会花银子买马船这样造价便宜的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