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过三巡黄胜告诉两位兄长自己准备在辽东安家落户,看上了觉华岛南面的一个荒岛,想把那里修建成自己的庄园。

    茅元仪跟孙元化把这里的地理已经研究透了,特别是茅元仪,他干的相当于参谋长的工作,对辽东布局当然熟知。

    他道:“甚好、甚好,贤弟有自己的战船,当然要有自己的港口,自己的补给点,愚兄想办法给你多囤积一些粮草军备,好让你尽量不受制于人。”

    这位科学家相当务实,也深谙兵法,更加知道大明辽东军队的德性。他认为黄胜这样做很明智,自己保持相对独立是最好的选择,而且那个岛不是官署,是私宅,大明官员养几十个家丁太正常不过,不会遭人诟病。

    孙元化老实一些,他有些为难了,道:“贤弟,愚兄却不可以给你私人的庄园安装火炮,太扎眼,人言可畏啊!”

    听孙元化这样说黄胜差一点把喝到嘴里的酒呛出来,辽东湾海船来往络绎不绝,自己私人的庄园总会被人发现,还敢装备大明的红夷大炮?难道御史是活菩萨?

    他们无风还三尺浪呢!自己一个小小八品文官竟然主动授人以柄,想找死吗?

    况且那个小岛又没有什么军事价值,自己的庄园而已,只要低调些,不跟明军将领结仇,短期内也不会有人闲得蛋疼,派兵来攻打,暂时不需要大炮。

    黄胜笑道:“兄长,小弟只是一个穷书生,把家安在荒岛上是为了躲避建奴而已,也是为了以后袭击建奴时出入方便,哪里需要火炮来守卫。”

    茅元仪道:“饶是如此,我们都是堂堂朝廷命官,自己的家还要用炮来守卫岂不是贻笑大方。”

    他又提醒孙元化道:“火东兄,(注1),你家恩师有许多门生故吏在山海关修建码头呢。”

    一语点醒梦中人,工部、兵部确实来了许多人,在辽东督造城池、堡垒、码头。

    孙元化恩师徐光启以前在工部任职,后来阉党当道,已经是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事的他辞官不做了。

    天启皇帝恩准他回家乡冠带闲住,也就是离休,待遇不变,品级照旧。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官员是这个时代的智者,门生故吏遍天下,是东林党里难得的几个有能力,不为了党争而党争的大员。

    孙元化心领神会道:“愚兄太忙把这件事倒是忘了,贤弟啊,你家的码头就包在愚兄身上了,明天愚兄就派六百里加急调人跨海替你修码头,再修几个仓库,在小岛上生活什么东西都要海运太不方便,没有结实的仓库可不行。”

    在国家修大工程的时候,私人借东风修个庄园简直就是个屁,这种**都是明摆着的。

    反正又不需要茅元仪和孙元化花银子,只需要两位大人的面子就足够了,这样的好处自己不拿也会便宜了其他贪官,黄胜当然恭敬不如从命。

    晚上回到宁远的官邸没多久黄胜就发现身边只剩下了黄明理、黑虎、韩广、赵时敏,其他几个小子都不见了。

    黄胜有些奇怪问黄明理道:“明理啊!韩宽、李大钢他们几个跑哪里去了?”

    黄明理被问得愣了愣支支吾吾不肯回答,黑虎连忙道:“大人,小的内急去去就来。”

    有问题,黑虎明明是不愿意撒谎回避自己的提问。黄胜把脸一沉问韩广道:“你哥哥哪里去了?”

    韩广不敢有所隐瞒老老实实道:“报告大人,小的哥哥和大钢他们几个去逛窑子了。”

    原来如此,黄胜沉默了,这几个悍勇的家丁都是正当壮年,有这方面的需求理所当然。

    只是窑姐儿太不安全,万一被传染上了花柳病就麻烦了,这个时代又没有青霉素,连梅毒都难以治好。看来解决他们的个人生活问题迫在眉睫。

    黄胜道:“韩广,你快去把他们都追回来,告诉他们明天大人会给他们张罗一个女人做妾。”

    韩广见大人根本不责备,只是叫他们回来,还准备给大家纳妾兴冲冲跑出去了。

    黄明理羞愧道:“大人,卑职见他们憋得慌,就没拦着,都是爷们,身边没个女人恐怕总会偷偷地去那地方。”

    黄胜道:“明理,你是不是也想去啊?说老实话?”

    黄明理道:“他们也约我们几个同去,卑职没答应,大人身边总要有人伺候不是。”

    典型的言不由衷,不是不想去,而是自己身边要有人留守。一切都明白了,黄胜让他把顾三找来商量事情。

    不一会儿,韩宽他们也灰溜溜回来了,红着脸不吭声。

    黄胜对顾三道:“顾三,你明天带着韩广、李大钢几个去买五十个健康漂亮的女人回来,大家都挑一个自己喜欢的做妾,给你大儿子也挑一个。”

    还有这样的好事?所有人都欢呼起来。黄胜又道:“你们都自己挑看上的,但是都要保证,这些女人虽然是妾,你们也不许无端打骂,更加不许卖了换酒喝。”

    众人都哄堂大笑,黄胜再次强调道:“你们一定要挑选自己喜欢的,咱们的庄园还没有落成,现在还不可能给你们办喜事,你们趁这个时间和自己看上的多谈谈,增加相互的了解。记住强扭的瓜不甜,总要两人都对上眼了才行,不可以霸王硬上弓。”

    黄明理道:“当然,他们又不傻,不会把看不上自己的硬往身边拉,要过一辈子呢,当然不能随随便便。”

    黄胜语重心长道:“娶回家就是自己的女人,要对她们的下半辈子负责,以后要好好对待她们,我最不喜欢看见胡乱打女人的男人。以后当了官娶了正妻也不许欺负她们,你们能够做到吗?”

    当官这件事对这几个家丁来说好像还很遥远,大人也才刚刚当官没多久,现在他们还没有什么青云直上的觉悟。

    但是眼前的实惠马上就会降临到每个人身上,自己将要有女人了。

    原来大人喜欢疼爱自己女人的男人,大家见黄胜说得很认真,马上严肃起来,纷纷表态,一切听从大人吩咐,绝不打自己的女人,如果大人发现就打自己出气。

    李大钢道:“大人,小的命是您捡回来的,自从跟了您,每天都过得舒坦,小的不要当什么官,只要在大人身边就足够了。”

    少言寡语的程全功也道:“大人,小的哪里也不去,什么官也不要。”

    黄胜笑了笑道:“你们放心,我会想办法让你们留在我身边当官,以后也让你们能够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几个战士都跪下了,这个时代最崇高的理想不是解放全人类,而是光宗耀祖,大人给了他们希望,而且以大人神鬼莫测的本领貌似也不太遥远。

    他们一时情绪激动,堂堂男子汉眼睛开始红了,都知道男儿有泪不轻弹拼命忍着,一个劲儿磕头。旁边的赵时敏被感染了,也磕头如捣蒜。

    黄胜奇怪道:“赵时敏,你还是个小孩子,莫非也想要个女人?先生我可没有给你纳妾的意思!”

    本来挺严肃的气氛被坏坏的黄胜一下子就破坏了,黑虎笑点低,马上就乐了,眼泪也落了下来,他正好趁着笑把脸上的泪水擦干。

    再看看其他几个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们都在掩饰着擦眼泪呢!

    赵时敏脸嫩,白生生的脸涨成了猪肝,他结结巴巴道:“先生,学生不是想女人……学生……反正就想也跪下磕头……。”

    黄明理调侃道:“我们哥儿几个跪下磕头是谢大人赏给大家女人,你也来磕头,不是想女人是想什么?”

    随即几个家伙你一言我一语逗起赵时敏来,赵时敏是个聪明的孩子知道大家没有恶意,也是自己没事找事,人家谢赏自己干嘛跟着跪?

    (注1孙元化字初阳,号火东比茅元仪年纪大)

第四十四章:奖勤罚懒

    黄胜召集宁远留守家里的人,告知大家自己买下了张家山岛,以后就是黄家山岛了,这个海岛就是所有人的家,他们一个个都乐滋滋听着,看来很愿意去岛上生活。

    辽东局势连这些工匠都看得出来,宁远城保不准哪一天会被建奴攻破,或者被大明朝廷放弃,当然住在海岛上安全,大家都高高兴兴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搬家。

    第二天,祖大寿的家丁头子祖宽带着两个百总的兵丁和五百壮劳力押着三十几艘马船来到了黄家山岛,黄明道他们安排人支起了锅灶,熬面糊糊,蒸炊饼,煮大肉丸子。

    还好多了四十个阿哈,否则以黄明道身边不到三十人还真的忙不过来,那些阿哈最近吃得好睡得香,真的有被彻底解放的感觉,他们做事认真,还处处为黄家着想,不肯浪费任何东西,比后世五几年无产阶级工人的思想还要好三分。

    黑豹修养了几天,已经生龙活虎,他不会说汉语,被黄明道特别照顾了,他没有具体的活计,而是骑着马在岛上溜达维护治安,发现有人斗殴及时制止。

    明朝普遍都是吃两顿,在黄家山岛干活的所有人都吃三顿,每顿两个炊饼,面糊糊管饱,中午还有两个足足四两的大肉丸。

    这样的伙食可比在宁远修城墙好太多了,就是大明朝的官宦修府邸也不可能给工匠吃这么好。

    来这里的劳力、兵丁都心满意足,他们反正每天干活,在哪里干都一样。在这里干活吃得好,吃得饱当然是最好的去处。

    由于是开工的第一天,黄胜亲自带着家丁参加指挥,不许任何人打骂劳工,一直跟黄胜套近乎的祖宽看不下去了。

    他劝黄胜道:“大人,这些人给不得脸面,看见偷懒的就要揍,不然活计永远做不完。”

    黄胜笑而不答,他知道自发工作和强迫劳动那可有天壤之别。把黄东山、黄明理几人叫齐了,教了他们一些管理劳工的办法。

    一直跟在黄胜身边的赵时敏感到茅塞顿开,他心里默默地记下了这些高招。

    黄胜可不愿意在乱糟糟的工地上花费太多时间,让黄东山从自己家丁里挑选了几个做过泥瓦匠的内行参加管理进行质量监督,自己回宁远城。

    晚上临近吃晚饭了,黄明道、黄东山在那些干活的人里面挑了五十人,一人给了一个炊饼,让他们乘运送城砖来此的货船回去。

    这些人不解其意,这里伙食好着呢,马上就开饭了都不想走。

    黄明道大声喝骂道:“你们这群东西,在这里干活,我家大人不肯打骂,你们就偷奸耍滑,以为我们都是傻子吗?还不快滚!”

    黄明道可是杀过人的老兵,身上自然有杀气,他穿着崭新的大明七品武官常服,不怒自威,那些还想胡搅蛮缠的奸猾劳工一下子被镇住了,灰溜溜领了一个炊饼垂头丧气的走了。

    所有干活的人都听到看到了,他们暗自庆幸,自己没有耍小聪明,为了省点力气失去吃饱肉饭的机会。

    力气这东西跟推荐票一样,没有成本,得天天用,而且天天有,反正积攒不起来,给了需要的人自己还得了实惠岂不是皆大欢喜?

    第二天黄家山岛工地又补充了五十人,然后继续赶走了三十人,如此这般,三天后,工作效率倍增。而且赶走的人越来越少。

    这时候山海关修码头仓库的人也来了,黄明道他们用同样的方法剔除偷懒之人。

    祖宽被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震撼了,他目瞪口呆,这位大人不打不骂,轻飘飘就把这些人拿得死死地。

    黄胜早就已经忙自己的事情去了,根本不管这些鸡零狗碎,反正自己有粮食,来这里干活的人总要给他们饱饭吃。

    到了第十天,黄明道又在中午吃饭的时候点出来五十人。已经连续五天没有赶人回去了,这些被挑出的人还以为自己哪里又不如黄大人那些家丁的意,一个个脸色难看。

    他们心里苦闷,自己这十天都是在认认真真干活,从来不投机取巧,为什么这位大人的家丁还是看我们不顺眼?

    黄东山跳到一个大石头上,高声道:“诸位,由于你们五十人干活卖力,我家大人绝不肯让舍得出大力流大汗的好工匠吃亏,决定给大家发赏钱,每人二百文。”

    然后狗儿、鲁承祖就挑来了一箩筐铜钱,把一串串铜钱发到了每个人的手上。

    这些人由悲到喜,吃饱饭还有钱拿?一时间高兴得直蹦,原来家丁们是看到我们勤快,肯下死力气干活啊!在这里干活儿太解气了,太好了,只要是老实人就不会吃亏,心里痛快!

    祖宽这个监工失业了,他已经对这位黄大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大人貌似多花了银子,其实不然,他的付出远远小于获得的回报,还让每一个劳工获得了实惠。

    以后的日子里,只要提出好建议的劳工赏,努力工作的赏,手艺好的赏,精工细作的赏。

    黄东山还宣布一条消息,黄大人准备从他们中间挑选一些人收做家丁,什么条件我也不知道,你们自己看着办。

    祖宽已经被这里层出不穷的管理办法虐惨了,他有要去撞墙的冲动,他一介武夫,武力值很高智商值一般,可没有什么花花肠子,看着那些玩命干活的劳工无语了。

    这个大人太损了,他脑袋怎么长的?要人做家丁,不提要求,不说人数,那些劳工都看到大人家丁们的待遇,哪个不想留下?

    他们当然竭尽所能挣表现,希望获得这样的机会了。只是这个大人修许多高大的屋子干什么?

    黄胜让黄东山和黄明理几个管理劳工,教了他们许多奖勤罚懒的鬼点子,又开出留做家丁的好处让这些人有盼头。

    这其实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才会有积极向上的动力,默默努力工作的人不会被无视,混日子的人肯定让他们混不下去。

    付出的人就会得到回报,技不如人的收入也不如人。黄胜经历过大锅饭的年代,知道那是历史的倒退,当然知道如何调动劳工的积极性,略施小计就把一千人的劳动热情激发。

    黄家宁远城的官邸里,顾三找来了许多木匠,他们根据黄胜大人的草图,用从觉华岛修理海船的官方船坞买来的干透了并且用桐油浸泡过多日的木料,制作如小船那样的东西。

    每一个长一丈宽三尺深三尺,黄胜计算过,这东西在水面上最大可以承受超过四千斤的压力不会下沉,而它的自重只有一百五十斤。

    明朝人力气还没有完全退化,两个劳工可以轻飘飘扛起来奔跑。

    这种小船不像普通小船那样两头翘而是整个船身一样平,上面还有盖板,需要时盖上盖板,用这个时代修船、补桶的特制的油石灰封好。

    这小船就成了一个上平下尖类似于的浮筒般的东西,用它配上预先加工过的木板,搭建浮桥方便快捷而且结实。

    黄胜给这种怪怪的小船命名‘密封浮船’,他还在未雨绸缪,让工匠们预制安装在“广宁号”船头的破冰锥,没有什么技术困难,只需要伸出船体的经过锻打卷制的有缝钢管能够承受三千斤钢铁破冰锥的重量就行。

    使用时只需通过人力拉动滑轮组,把破冰锥提起一丈高让它落下,砸开冰层,只要自己设计的破冰锥砸不开的冰层,这里就是安全的。完全可以拉车跑马。

    黄胜就不信,海面结冰,船就无法靠岸?纯粹扯淡,只不过是费些事而已。自己又不是从船上卸载几十吨的装甲战车,至多是战马罢了。

    黄胜的设想就是破开靠近深海的薄冰,达到再也破不开的程度后,用几十条自己制造的小浮船在海面上拼接成一个码头。

    上面铺满预制的统一规格的木板,再用木板向陆地方向延伸铺出一条宽半丈的道路,木板之间以钢铁扣件相连,即便冰层开裂也不影响自己的部队上岸。

    这些设想在两个月后就会得到检验,经过实践后再次完善,如果可行,那么自己在数九寒冬还能够在辽东登录。

    在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冰冻海面会突然出现自己的家丁部队,这样出其不意会造成什么效果?

    前些日子吴襄亲自送黄家山岛的地契来到了黄胜官邸,他心情不错容光焕发,原来大人们见他搞来了货真价实的十颗建奴首级,其中竟然还有建奴白甲兵。

    都给了准话,官复原职那是铁板钉钉,尽量想办法争取给他提一级。

    吴襄也知道祖大寿的话虽然不好听,但是话糙理不糙,在辽东做生意容易,保命难,这位善于搞建奴脑袋的黄大人可要跟他把关系处好了,保不准什么时候就需要他来救命。

    而且自己还可以牵线搭桥给生意上的朋友跑官,只要有银子,我就能搞到首级,再加上自己的关系网,当然会无往而不利,以后在辽东我吴襄更加会如日中天。

    这小子见了黄胜态度相当端正,他说了许多感谢的话。黄胜看着地契心里也是感慨良多,这个小岛属于自己,永久产权,不是七十年的使用权。

    但前题是大明朝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