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明”大臣想做又不敢率先提出的关系国本之大事,居然被大明文官武将捅破了窗户纸有些啼笑皆非。

    谁知南王得到消息严词拒绝了称帝请求,高调派出王后出使大明,依旧以藩属国礼节给大明纳贡。

    楚儿出使大明也顺带着回娘家,英国公夫妇答应来“南明新杭州”安度晚年,但是如此大事不可能草率,他们依旧回京城处理在大明的不动产安排诸多家事,这一次应该会跟随女儿举家南迁。

    黄胜不愿意成为“南明”皇帝,不想让大明、“南明”成为两个国家的事实深入人心,他志存高远,想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建立一个以汉人为主体民族的日不落帝国。

    黄胜不但不能分裂国家,以后还会立法维护国家统一,“分裂国家罪”的罪名一旦坐实,主犯最少判终身监禁不得保释,家眷会流放三族三千里外。

    黄胜建立的以汉人为主体的泱泱大国不会欺负异民族更加不会惯着异民族,要从文化、精神上进行民族大融合。

    争取几十年后再也没有一百几十民族,一百几十支花,只有统一了文字、服饰、礼仪的大汉民族,真真正正做到四海一家。

    多铎、阿巴泰为首的满清使团刚开始被气势汹汹来逮捕张文衡等等几个汉奸的“战神”军人吓得魂不附体,后来发现八旗子弟不在被逮捕行列才松了一口气。

    他们接下来的日子过得逍遥,如同乘坐邮轮旅游般一路上游览了“南明”许多城池,终于在七月份来到了“南明”国都。

    这些通古斯野人长见识了,在他们的认知里根本没有世界这个概念,也不知道世上还有从来不下雪的地方。

    建奴使团几百人如同傻子般任由“南明”宣传队摆布。

    秦淮是全权负责接待的官员,一路上带着建奴参观水利设施、工厂、学校和医院。

    秦淮根本不担心这些人能够学到什么门道,带他们参观就是秀肌肉,要让这些本来就有心理阴影的建奴精神世界彻底被击垮。

    慢慢悠悠在海上漂了一个多月才来到“南明”国都“新杭州”城,可惜南王连见他们都懒得直接打发他们回家,没有国书,只有南王带给他们主子的一句话,“等着引颈受戮!”

    一路上看到了“南明”的实力,建奴使团的井底之蛙终于知道了天下之大,知道“南明”这个国家是多么强大,知道了“战神”军人的数量和战斗力。

    很明显,“南明”用不着网开一面放过小小大清国,以“战神”实力灭了大清国应该在弹指之间而已,得到南王如此答复,许多人没有感到意外。

    建奴使团三百余人卑躬屈膝,一路上竭力讨好“南明”护送的将士们,他们请求“南王”信守承诺,不再屠杀放下武器的八旗战士,给老幼妇孺留条活路。

    军情处特工开始找建奴谈话争取策反,告诉他们路在自己脚下,不对抗王师者、不屠杀汉民者都能够得到赦免,从此刻起再犯下血债者即便逃到天涯海角,“战神”军人都会追杀到底。

    八月中旬,满清和谈代表团无功而返,还搭上了两位使臣,简直是送脸给人家打,红歹是羞愧加上愤怒导致他病情加重,连强撑着处理国事都觉得艰难。

    太子豪格发现出使回来后的三百多八旗子弟如同换了一个人,成天把“南明”如何富裕,子民日子过得多安乐,军队如何强大挂在嘴边,还叮嘱亲戚朋友从今往后不能虐待汉人,万万不可再乱杀汉人了。

第七百五十九章:那是耀眼的红

    豪格连忙把这一切告诉了父皇,红歹是勃然大怒鼻血滴滴答答染满被子,他命令豪格把回来的所有使团成员全部圈禁起来,发现背后议论“南明”如何之人全部缉捕。

    这不奇怪,往往独裁统治者到了最后时刻都是穷凶极恶,都会偎言如虎。

    建奴统治区的恐怖气氛在蔓延,没有人敢谈国事,太多嘴上没有把门的被抓捕,八旗军队天天在抓人、杀人。

    虽然气氛令人压抑,但是汉人和高丽阿哈的生活条件强了许多,居然有些八旗主子开始找家里的汉人阿哈拉家常,嘘寒问暖一番后给他们留下几斤杂粮。

    阿哈们都知道建奴蹦踏不了几天,不知谁率先带头,汉人们都在开始偷偷地记载红白帐。

    没有什么深文大义,就是记载建奴主子的善和恶,到了“战神”大军到来之时,恶贯满盈的建奴一定会被报复的阿哈乱刃分尸。

    气氛紧张,阿哈少了奴性多了自信,建奴大多数认怂了,他们再也不敢没头没脑用鞭子和汉人对话,人人忌惮汉人的秋后算账……。

    “杀神”要来了,锦州城下的仗还能打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无能为力的红歹是宣布班师,命令豪格、济尔哈朗、阿济格各率精骑断后,发现锦州出兵来追,一定要把他们斩尽杀绝。

    奴酋拖着病体登高再次远眺锦州,很明显他已经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此战又是徒劳无功,今生恐怕再也得不到那座坚城。

    红歹是默默地瞧着锦州城,蓦地潸然泪下,他大叫一声:“谋事在人成败在天,有‘杀神’处处与我大清国为敌,朕何其不幸焉!”

    身边的豪格见父亲摇摇欲坠连忙把他扶下马道:“皇阿玛,您不要介意一战之得失,等您养好了身子骨,儿臣再次提兵十万定然踏平锦州城。”

    红歹是眼睛直勾勾看着自己的儿子摇了摇头道:“我大清国万万不能跟‘杀神”开战,实力悬殊乃是自取灭亡啊!“

    豪格怒道:“‘杀神’不肯接受我大清国称臣就是断了我八旗子弟的生路,我们不打又能如何?儿臣就不信了,茫茫大草原、千里大雪山,我八旗子弟想走又有谁能够拦得住?”

    红歹是听得儿子如此说更加着急,道:“今非昔比,八旗子弟已经定居,也是土里刨食,再如同蒙古部落那样千里迁徙恐怕愿意追随者少之甚少。”

    豪格道:“儿臣知道真的到了紧要关头太多奴才会见异思迁,没关系,儿臣只要有几千披甲人追随,往北走三五千里总能寻觅到立足之处。”

    红歹是见儿子不准备和“杀神”拼命,略微放心了,叮嘱道:“你要记住,万一走不脱万万不可和‘杀神’死战,保全自己和麾下性命要紧,投降是个很明智的选择。”

    血气方刚的豪格接受不了父亲的劝告怒道:“皇阿玛,大丈夫死则死耳何惧之有!儿臣不可能如鲍成先、洪承畴、李永芳、孙得功之流那样没皮没脸的活着。”

    红歹是大惊,道:“儿啊!你万万不可意气用事,退一步海阔天空啊!……。”

    再次上了火,红歹是的鼻血又开始乱飚,豪格瞧着日渐虚弱的父亲悲从中来嚎啕大哭……。

    没几天,准备决一死战的何可纲忽然发现城外的满清军民十几万和几万鞑子兵如潮水般退了。

    想走?哪有如此便宜?何可纲点齐骑兵进行截杀,他是久经沙场的老油条,当然不会傻兮兮追建奴主力,他瞄准了锦州西的一部建奴死缠难打。

    人心思归,建奴已经没有了战心当然士气全无,离开经营了近三年的阵地撤退当然失去了地利,如今到了酷日炎炎的夏季,天时又不利于清军。

    锦州明军眼睁睁取得了守土大胜正是士气爆棚之时,明军得天时、有地利更加有人和这个战争要素,截杀乱糟糟行军的建奴当然如虎入羊群,即便红歹是安排了重兵掩护,大撤退时还是损失了一万多人马。

    这一万多人马当然不可能全是八旗子弟,大部分是脑子好使的汉军和武装阿哈,他们发现明军突击时果断倒戈得到了回归大明的机会。

    几天后,张有禄率领一彪人马出现在锦州城下。

    那是耀眼的红,红得让锦州军民目眩神迷,“战神”大旗迎风招展,数千骑士铠甲鲜明。

    锦州军民沸腾了,坚守城池足三年,建奴知难而退,明军完胜。

    后来大家得知“战神”人马才来了几个营伍而已,千军万马还在路上。而外强中干的建奴根本用不着“战神”出手,听到“战神”北上就开始选择龟缩防守,主动在锦州撤围。

    锦州军民本来就不怕建奴,现在已经开始鄙视他们,太多青壮要求参战,他们声称要为辽东千千万万冤魂昭雪,为罹难的父老乡亲报仇雪恨。

    锦州城内歌声嘹亮,军民斗志昂扬,人人都知道即将开始向辽东、高丽发动总攻,离屠尽建奴的舒心日子不远了。

    何可纲、纪用、熊兆等等都存了建功立业的心思,虽然清军退了,但是明军丝毫不懈怠,每日忙着苦练战斗技能,许多明军鲁密铳手都在适应刚刚换装的“南明”造燧发膛线枪。

    崇祯十五年八月底,黄明理率先带领三万骑兵战士远渡重洋来到辽东,他们都是集中使用的“战神”骑兵正兵战士,人人都有五年以上的军龄,所有人都拥有高小以上学历。

    不远万里而来的骑兵都没有携带战马,所有的马匹就地解决。

    如果数量不够就派出骑兵去蒙古诸部征用,那一家胆敢不交足“战神”索要战马的数量,以通奴治罪,全部灭族。

    来到了强者生存的大草原,需要惟我独尊的气势,“战神”很高调宣布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人权见鬼去吧!

    没多久,“战神”骑兵、明军骑兵加上庆格尔泰骑兵人马高达六万余在宁远集结,黄明理不忙着挥师攻打建奴,因为家主还在路上。

    他的任务是带领全部骑兵和已经到达的六个标准营将士去横扫大草原,征服蒙古诸部。

第七百六十章: 鞑子屠建奴

    “战神”这一次出兵大草原尽可能以德服人,只要选择归顺的蒙古诸部都可以饶恕。

    但是必须交出在蒙古包里为奴的所有汉人,派遣年纪从十六虚岁到四十岁的全部骑兵参加消灭伪满清国的大会战。

    如此布置的目的是让曾经不可一世的建奴尝尝众叛亲离群起而攻之的滋味,让鞑子铁蹄践踏建奴村庄,屠戮晃着金钱鼠尾的脑袋瓜。

    还有一个目的是让欺软怕硬的鞑子得到跟“战神”骑兵协同作战的机会,让他们见识到跟“战神”军人之间的差距。

    想必经历过消灭伪满清国的战争后,见识到了“战神”实力的鞑子在大草原应该最少会乖巧三五十年,对待汉人的态度会大不相同。

    况且以后汉人的到来会给蒙古人带来商业繁荣,他们手里的马匹、牛羊、皮货等等都能够换回不可或缺的茶砖、粮食和铁器等等生活必需品。

    在“战神”军人强大武力保障下,汉人渗透大草原进行民族大融合,给草原民族带来实惠送来汉文明,长期以往蒙古人的敌意自然会减弱。

    黄胜再不失时机选拔蒙古骑兵参加征讨世界进行全球殖民,再大量移民蒙古人去世界各地,最后保不准真的会汉蒙不分,蒙古人最后都变成写方块字说汉语的新汉人。

    “战神”军人跟建奴打仗有了经验,可以一眼区分出建奴、高丽阿哈和汉军,因为正宗的女真人都是留着细细的金钱鼠尾,而二建奴的蓄发处大了许多,鞭子如同猪尾巴。

    因此命令鞑子屠戮建奴时专门砍金钱鼠尾换银币,一不小心砍了猪尾巴要赔钱!

    黄胜此举纯属以牙还牙,建奴曾经蛊惑鞑子劫掠大明,今天“战神”挟制鞑子做炮灰跟建奴死磕。

    至于有多少鞑子即将战死,又有多少建奴会被消灭还是个未知数,让他们各赌运气吧!

    黄明理的性格是说干就干,连让下船的骑兵进行适应性训练都免了,当然这也是所有骑兵战士一致要求的结果。

    “战神”骑兵坐船跨海来到辽东,成天在船上无所事事,吃了睡睡了吃感觉都长肥肉了,他们认为不需要恢复,而是需要加大运动量减肥。

    骑上战马深入大草原当然是最好的减肥手段,打上几仗减肥效果就更好了。

    九月上旬,“战神”和明军组建了北伐联军十五万,其中“南明”军人高达六万、一级乡勇五万,锦州、宁远加上庆格尔泰的骑兵有三万,“南明”集结的骑兵高达四万。

    何可纲老是守城守烦了,这一次强烈要求带着锦州正兵营参加出击。连太监纪用、屯粮通判熊兆等等文官也跟着起哄,他们态度坚决要跟着去见证“南明”大军征服蒙古诸部。

    汤道衡也十分理解锦州明军将士的杀敌热情,主动找总指挥黄明理汇报情况,请求予以通融。

    黄明理考虑到何可纲等人枯守锦州劳苦功高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安排赶来的石换金和魏强汉带领两营人马和五千乡勇接替原锦州守军。

    两营热兵器部队,涵盖“战神”陆军所有兵种,连野战医院都带上了,有正兵、辅兵八千人马。

    由于何可纲是带领人马轻装奔袭大草原,因此炮兵和大炮全部留在锦州城,汤道衡和飞行队员当然留在锦州参加防务。

    建奴敢来,石换金、魏强汉和汤道衡就敢在城外建奴留下的壕堑里跟敌人野战,根本用不着战士守城,五千全部换装线膛枪的一级乡勇和锦州炮兵守城足以。

    这些年线膛枪的产量倍增,一级乡勇只要被选中来辽东参战就会得到线膛枪,战斗力升级毋庸置疑。

    石换金等等“战神”将领一来到锦州就研究地形,很快锦州方圆五十里的沙盘就出现在营赞画部。

    锦州外围建奴辛辛苦苦挖的沟沟坎坎“战神”军人会较好利用,在这里打响阵地战,八千“战神”子弟兵可以猎杀超过三万建奴八骑甲兵。

    汤道衡、石换金和魏强等等“战神”将领都期盼建奴见到锦州驻军大规模撤走,以为锦州防守空虚,认为他们有机可乘,再次来到锦州城下摆开战场。

    可惜建奴走得义无反顾,没有哪路人马还幻想拿下锦州,石换金他们注定等不来建奴袭扰了,只能安排从忠明堡、永平府调来的青壮开始屯垦。

    辽东原住民相信“战神”说到做到,在忠明堡、永平府等地屯田的原籍在锦州、沈阳附近的辽东老百姓知道回家的日子不会太久了,他们高高兴兴来到锦州一边干活一边等待归乡。

    “南明”的土地政策很透明,还会给予辽东政策倾斜,每一家归乡的汉人在辽东都可以无偿获得十亩私田且无需纳税,租种田亩缴纳的皇粮也比海外低两成。

    前期的安置银子每家每户给三十银币,需要贷款的汉民可以得到五十块银币免息一年的优惠政策。

    “南明”政府给予有力的政策扶持,以汉人的创造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相信不久的将来,北大荒一定会变成北大仓。

    殖民了太多地方,如今“南明”的管理人才比比皆是,汉人回归辽东之时,这里再也不会经常被草原民族骚扰,恰恰相反保甲联防训练的辽东一级乡勇会在农闲之时结伙去大草原围猎。

    得知锦州监军和守将被获准北伐蒙古,这将要是载入史册的异域扬威之战,参战将领的美名不知道会流传多少年,辽东巡抚成大事激动不已一定也要求加入,刘应坤也不肯落后。

    没辙,黄明理只能调整方略,让所有的大明文武自觉自愿参加北伐,大明战士自由选择留下守土或者参加进攻。

    最后北伐联军还是十五万,但是比例变了,“战神”军人只有不到一半,四万一级乡勇被主动要求参加讨伐大草原军事行动的明军取代。

    秋高气爽风轻云淡,主动争取到名额参加北伐联军的十五万将士趾高气昂,杀气冲天起,鞑子要倒霉。

第七百六十一章: 横扫漠南

    建奴几次都是绕道蒙古由蓟镇长城破口入关攻击大明,由此可见这一条路线上的鞑子该杀。

    也确实如此,自从林丹汗一命呜呼后,他的麾下大多数投奔了建奴,他的女人也被红歹是和满清军事贵族瓜分了。

    建奴王公贵族捡了林丹汗的破鞋一个个都当宝贝似地,连红歹是也不例外,把得到的两个林丹汗的女人宠上了天。

    鞑子、建奴的女人没有节操,属于谁强大就跟谁睡的存在,而且睡得心安理得。

    她们跟大明皇后没法比,大明皇城被攻破之时皇后毅然选择自杀全节,连诸多宫女都投河、悬梁就可见一斑。

    林丹汗生前的多罗大福晋“囊囊太后”也就相当于林丹汗女人中的大姐大博尔济吉特氏,名字叫做娜木钟。

    这个女人不但带着族人投降了红歹是,自己摇身一变成为大清国的皇妃之一,不仅如此,红歹是还纳了另外一位林丹汗的福晋窦土门。

    由于黄胜在崇祯三年正月攻破沈阳卫,红歹是的女人和儿女除了跟随出征的豪格其余被一锅端,最后被崇祯皇帝杀得干干净净。

    因此娜木钟和窦土门在崇祯八年春天跟了红歹是后地位远超历史,成为了伪满清国中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