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封疆-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阳侯到”明堂之外內侍见霍光走来,根本没有上前拦住,反而直接扯着嗓子喊了一句,就这样霍光直接一路畅通无阻的走入了明堂。

    “哈哈安阳侯到了,快快请坐!”刚入明堂霍光就听到汉武帝爽朗的笑声。再看明堂之中除了汉武帝还有七八人在其中,不过今日这些人坐的随意,看样子气氛也很轻松,完全不像是在商议什么大事的样子。

    “臣霍光拜见陛下。”霍光正了正衣冠,而后对着汉武帝恭敬一拜。

    “安阳侯免礼,来来朕为你介绍一人。”汉武帝亲自起身相迎,一脸笑意的走向霍光,显得非常高兴和随意。

    霍光抬起头来,有些好奇的看向汉武帝,余光又扫向明堂内其他几人,霍光发现路博德、公孙贺、桑弘羊等人都在,这些在场的就是汉武帝北巡身边所带的重臣,而除了这些人以外,便只有一个坐在右侧上首席位的老者。这老者看起来已经年逾古稀了,身材干廋如柴,须发都老的开始脱落了,就是这个看起来行将就木的老者,偏偏双眼之中还熠熠生辉。

    “这位便是董老夫子咱们大汉最有学问的人了!”汉武帝走到老者面前,向着霍光说道。

    霍光也快步走向汉武帝,当汉武帝说到董老夫子时,霍光心中便已想起了一个,这个人的名声确实够大,不仅影响了汉武帝的一生,甚至他的思想学说,直接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的社会。

    “不知竟是老夫子当面,晚辈有礼了!今日能见夫子真容,足慰平生矣!”霍光对着老者庄重一拜,言语也是无尽的推崇。

    “安阳侯严重了,老夫只是虚长些年岁,安阳侯学贯古今,出将入相,乃是古今少有的奇才!”老者颤巍巍的起身,他一动身旁就有內侍上前搀扶,而后对霍光还了一礼,言语对霍光也是推崇备至。

    这老者正是被后世尊称为董子的董仲舒,一个没有官职没有爵位,却每逢大事必然会被汉武帝垂询的人。这是一个不在朝堂,却能够一言而定天下大势的存在。

    霍光确实很意外,汉武帝封禅竟然将这个半截身子都入土的老夫子请到了泰山来。

    “这次朕请董夫子过来,主要还是为了这封禅之事,大典之期将至,一些细则还需董夫子亲自把关啊!”汉武帝对董仲舒也是推崇备至,对于封禅泰山这件事可以说是汉武帝一生中最看重的。

    “能为陛下分忧,能为社稷尽绵薄之力,乃是草民之福!”董仲舒恭敬的对着汉武帝一拜,他是一个特别注重伦理纲常,君臣父子关系的人,一言一行都恪守着做臣子的本分。

    “稍后朕为老夫子在行宫备了晚宴,安阳侯你来作陪,现在咱们听听老夫子这几年新做的学文吧!”汉武帝笑眯眯的说道,将霍光和一众重臣请来明堂,就是来听董仲舒讲学文的。

    不过到了董仲舒和明堂众人的身份,这种讲学也就是董仲舒拿出这几年新著的辞赋文章,让明堂中人品评,而后提出一些新的观点,让众人各抒己见。

    董仲舒当世第一大儒,又是四朝元老,所作辞赋文章自然不凡。不过霍光对这些还真不是太懂,更多的时候就是听着其他人品评,他最多就是说上几句好,很好之类的敷衍之言。

    而后面到了论道环节,霍光就完全不想插嘴了。因为董仲舒所言皆是推崇君权神授,将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帝制神权学说。

    霍光对这些并不是特别认同,但是他又不得不承认在当下社会,这一套儒学体系确实对皇权统治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必须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不管这个环境是奴隶制、封建制、还是其它什么制度!

    “安阳侯似乎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不知可否与我等分享一番?”论道已近尾声,董仲舒突然盯着霍光说道,他一脸笑意,似乎还向霍光投来了鼓励的眼神。

    霍光微微一愣,有些尴尬的笑了一下,不得不说道:“晚辈才疏学浅,论治国方略怎及朝中诸公,只是晚辈觉得,无论是行军作战,还是治理一地一城,都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吧?”

    “哦好一个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安阳侯字字珠玑,却是看到了常人所不及之处啊!”董仲舒双目一亮,瞬间身躯都比开始直了不少,霍光的一句话似乎也让他想到了许多曾经不曾思考过的地方。

    如今的儒学思想虽然已经在向维护皇权统治靠拢,但是这套完整的体系毕竟还在形成的初期,有些地方董仲舒都没有考虑全面,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肯定存在。霍光的无心之言,却让董仲舒的眼界又开阔了几分。

    总的来说明堂论道是成功的,最终也是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无论是董仲舒还是诸位重臣都觉得获益匪浅大有收获,当几位重臣纷纷告退,汉武帝带着董仲舒和霍光前往行宫赐宴的时候,霍光知道真正的重头戏现在才开始。

    明堂论道更像是一场形式,形同一个迎接董仲舒的礼仪,而那些真正核心的问题,或者说汉武帝请来董仲舒的真正用意,还是在这个只有他们三人的小型宴会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汉武帝放下箸子,拿起案几上已经用温水浸湿的锦帕,轻轻的擦拭了嘴角和手掌。看到汉武帝的这个动作,董仲舒与霍光也都默契的做出了同样的动作,他们都清楚汉武帝要开始了

    “当年大汉诸侯势大,而朝廷势弱,夫子为朕提出了推恩一令,自此诸王再无威胁。夫子不喜名利便让主父偃上书,但夫子之恩,朕铭记五内。今有一困惑让朕寝食难安,还请夫子教我!”

    汉武帝没有任何委婉,直接开门见山,起身对着董仲舒一拜,这一礼如弟子一般,此刻的汉武帝仿佛一个学生,正虚心的请教自己的老师,而言辞之中甚至带着微微的哀求!

    霍光一瞬间心神巨震,不是因为汉武帝的表现,而是因为汉武帝前半句话。那一直被霍光视为千古第一阳谋的‘推恩令’竟然不是出自主父偃之手,而是眼前这位董子董仲舒的手笔。

    汉武帝有一困惑寝食难安还要让董仲舒来指教

    霍光隐隐间觉得似乎大汉将会有什么不得了的大事要发生了,但自己今日不是有幸要见证这一切,而是又一次被汉武帝下了套。

    亦如当年的主父偃一般

第二三七章 盛世欢歌暗流涌动

    汉武帝有智囊,不在朝堂而在山野。

    董仲舒伸手轻轻的捋了捋稀疏的胡须,先是看了汉武帝一眼,而后又随意的瞟了霍光一眼。

    “陛下之困便是我大汉之困,若老夫能出些绵薄之力,定然万死不辞!”董仲舒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他对自己的思想理念坚信不疑,而他也将忠君一道贯彻的淋漓尽致!

    汉武帝是一个非常具有识人之明的君主,他知道有些困扰一个帝国千百年的问题,在某些人眼中或许只是一点的微不足道,而董仲舒就是这样的一类人。

    “自高祖立国以来,天下功臣不知几许,虽有绝后或因过除国者,然历经数代封侯者不胜枚举,自朕登基以来,内外用兵连年征战,所封列侯不下百人,如今关内已近无地可封。而且如今朝廷税收一年不如一年,天下沃土十之**已不在宗室而在诸侯”汉武帝一字一句的说道,这些话当真的语出惊人,也是万万不会在朝堂之上说出来的。

    “朕心甚忧,恐长此以往将民不聊生国将不国啊”汉武帝最后忧心忡忡的说道。

    霍光心中也是掀起了惊涛骇浪,汉武帝说的确实没错,这些年连年用兵,不仅消耗了大汉多年积累的国力,更是新封了无数的列侯,而这些列侯又都是战功赫赫不得不封。要想将士用命自然要赏罚分明,这一路封下来汉武帝发现已经快要没有地方可封了。

    而这种世袭罔替的勋爵,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造就大量的贵族不事生产,随着时间推移朝廷必然增加百姓赋税来维持国家的运转,而贵族大量兼并土地,使得百姓生存更加艰难,最后两极分化严重,百姓不得已便揭竿而起了。

    这种封建制度的最终弊端,不是仅仅汉武帝会遇到,后世的朝代依旧难逃这一弊端,而尤以汉明两代最盛。

    汉武帝之忧心便是如此,霍光也不得不承认,汉武帝所站的高度确实不一般。世人都在为封侯而碌碌终生的时候,汉武帝却在考虑这列侯太多带来的弊端。

    殿室之中一片沉默,汉武帝一脸忧色,董仲舒则是一脸沉思,霍光心中也在思考着这个问题,连霍光也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即要将士用命就不得不封赏,但是长此以往确实不是个长久之计。

    “此事倒也不难”过了许久,董仲舒缓缓的抬起头来,脸上带着丝丝笑意,目光在汉武帝和霍光脸上转动。

    国士无双,什么叫国士无双?这一刻霍光真正认识到,董仲舒就是这个无双囯士。

    汉武帝忧心的问题,霍光自问也想不出什么解决之道,但是董仲舒不过片刻便已有了破解之法。霍光已经丝毫不怀疑,那条千古第一阳谋‘推恩令’真的可能是董仲舒提出的,而不是主父偃。

    “请夫子教我。”汉武帝再次恭敬一拜,这世间能让汉武帝尊称夫子的也只有董仲舒一人了。

    董仲舒没有起身,只是微微躬身对汉武帝还礼。汉武帝是在向他请教,而董仲舒则是在教汉武帝,君臣、夫子、师徒,这一刻汉武帝与董仲舒不仅是君臣,更有师徒之实,董仲舒便坦然受了这一礼。

    “陛下如今正直封禅之际,可颁一道酎金令,令诸侯助祭。如今时间仓促,恐天下诸侯十之**都难以足金足色,届时陛下在降职夺爵,可保百年无虑。”董仲舒说出了一个并不复杂的办法,这办法看似简单却又非常有效。

    汉武帝不住的点头,霍光心中也是佩服不已。董仲舒这个办法虽然简单,甚至还有些不厚道,但确实行之有效,更关键的是,这种办法用一次就能缓解百年压力,百年之后再来一次就是了,时间久了那些被夺爵的诸侯也早就几代不存了。

    只不过这个办法虽好,但是提出这个办法的人,必将会被夺爵之人记恨生生世世,而且这夺爵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许许多多人,到时候提出这个建议的人也必将会成为众矢之的。

    这屋里只有三人,董仲舒早已置身度外,汉武帝也不会亲自下场,那么不用说只剩下霍光一人了。

    霍光现在才明白,汉武帝在明堂点名要自己作陪的时候,其实已经多少猜到了董仲舒给他的建议多半又是这种损招,如同当年的推恩令一般,而这个时候又需要一个分量足够,愿意为汉武帝背锅的人。霍光如今功高震主,由他出面实在太适合不过了。

    这已经不是一石二鸟了,简直就是一举多得。董仲舒的建议或许一开始只是一石二鸟,但是到了汉武帝的手上,一条简单的计策又多出了许多用处。在汉武帝眼中霍光确实劳苦功高,但是现在也需要大量人的来制衡他。

    “多谢夫子!”汉武帝再次出言感谢,这个酎金令虽然有些损,汉武帝还是欣然采纳了。

    “既然陛下已经无事,那老夫便也告退了!”董仲舒很识趣的起身告退了。

    “陛下,臣也告退。”霍光紧接着起身说道。

    “恩,两位爱卿也早些休息。另外明日朕要召集诸公明堂议事,安阳侯你早些到吧!”汉武帝一脸微笑着说道,看起来心情颇佳。

    霍光心中叫苦不已,却只能无奈的答道:“臣遵旨。”

    当霍光返回封县侯府的时候已经是黄昏十分了,霍棠和霍嬗已经在等着霍光用晚膳了。霍嬗虽然在这也有座冠军侯府,但是他并未启用依旧闲置着,一直跟着霍光住。

    “你们吃吧,我已经用过了。”霍光的心情不是太好,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话便向书房走去。

    “小侯爷你一个人吃吧,我突然没胃口了。”霍棠丢下一句话也离开了,只是留下霍嬗一个人有些不明所以。

    “二哥又遇到什么烦心的事了?”霍棠轻轻走入霍光书房中问道。

    “又被你看出来了?”霍光苦笑这说道。

    “都写在脸上呢!”霍棠没好气的瞪了霍光一眼。

    “今日陛下招我去明堂,遇到了董仲舒而后陛下又单独留下了我和董仲舒”霍光讲今日发生的事,还有董仲舒为汉武帝献策的事都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哼,陛下这是在拿二哥当枪使啊!”霍棠有些气愤的一掌拍在桌子上,狠狠的说道。

    霍光起身轻轻的拍了拍霍棠的肩膀,继续无奈的说道:“为兄在陛下眼中又何尝不是一柄利刃啊”

    “那二哥打算怎么做?”霍棠神色越发有些愤怒,一旦涉及到与霍光有关,她甚至连皇帝都不畏惧了。

    “当然是照做了。要想掌控自己的命运,看来有些计划也不得不开始实施了。”霍光一改先前的无奈神色,又一次变得自信满满,眼神之中更是难掩些许期待。

    次日的明堂议事,在泰山郡的所有军政要员几乎都来到了明堂。而议事一开始,万众瞩目的霍光便第一个发言了,而他所言正是请汉武帝下旨让诸侯敬献酎金,而且范围囊括所有关内侯以上的诸侯,连那些没有封号的关内侯都不能免除。

    结果自然是毫无疑问的被汉武帝应允了,这个时候也还没人意识到此次的酎金令有所不同。大汉制度每年诸侯也要敬献酎金以助祭太庙,这也算是诸侯的义务。现在所有人都以为,今年只是因为皇帝封禅泰山,大家多敬献一次也没什么。

    冬去春来,时间悄然来到了元封元年的春季。封禅泰山的大典在万众瞩目中如期开始了,这一日晴空万里,微微的春风吹拂起布满泰山的旌旗,在满朝文武和十五万大军的簇拥下,汉武帝登上了早已筑好的封禅台。

    在一段繁琐而庄重的仪式中,汉武帝登上封禅台,开始了念诵长长的祭文。霍光站在朝臣之首,他听着汉武帝抑扬顿挫的声音,不过对那拗口的祭文内容却一知半解。然后又是一阵冗长的祭献仪式,在祭祀的提示下,霍光都不知道自己对着封禅台跪拜了多少次,最后终于在十几万大军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声中,结束了这场汉武帝筹划了大半生的封禅仪式。

    封禅结束,汉武帝没有在泰山郡再做停留,便带着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返回了长安,这次回去直接走内陆,没有去草原绕上一大圈,倒是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长安城外太子刘据早已带着大将军、丞相、御史大夫、以及留守长安的朝臣相迎了。长安城中百姓也是夹道欢迎,迎接汉武帝大胜而归,恭祝汉武帝封禅成功。似乎这一次的汉武帝回朝,已经预示着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已经开启了。

    就在整个长安城,整个大汉都沉浸在一片盛世欢歌之中的时候,酎金案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的酝酿着,而这次酎金案的波及到的不仅又大汉近乎一半的列侯,其矛头更是直指向当朝丞相赵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封封弹劾列侯的奏疏出现在了汉武帝面前,终于有一天汉武帝命两个内侍抬着足足上千份的奏疏出现在了朝堂之上,酎金案第一次显露出了它的峥嵘。近三百位侯爵以不敬之罪遭到了弹劾,此事一出天下哗然

    大不敬之罪按律夺爵,这一次汉武帝异常强硬的剥夺了足足一百六十位侯爵的爵位,其中甚至不乏镇守一方拥兵数万的大将,比如远在河西的从骠侯赵破奴等人。

    这一场席卷整个大汉上层的巨震来势凶猛,但出人意料的却又以极快的速度平息了,甚至赵破奴这样手握重兵的边关大将连一点不满的情绪都没有表现出来。当人们都以为一场风暴就此平息的时候,一场更为轰轰烈烈的弹劾又开始了,而这次的弹劾对象则变成了百官之首的丞相。

    汉武帝的丞相,得善终者十不足一。而赵周也在被捕入狱的当日,做出了和他的许多前任一样的选择,在狱中自杀了!

    当这场恐怖的风暴席卷整个大汉上层社会的时候,只有一人显得特别悠闲,似乎他对此一点兴趣都没有,只是频繁的出入平阳公主府和大将军府,这个人便是如今天下间最为炙手可热的安阳侯霍光。

第二三八章 平阳投桃报李

    霍光频繁的出入平阳公主府,对此倒也没有出现什么流言蜚语,毕竟两人的年纪都称得上祖孙辈了。“哈哈没想到舅父小时候也是如此顽皮!”平阳公主府中,霍光与平阳公主相对而坐,身旁侍女伫立,看着两人谈笑风生。这些日子来,霍光渐渐的也将平阳公主逗得眉开眼笑,而有意无意的两人也开始讲起了卫青年轻的过往。若说对卫青过往的了解,整个大汉都没有人比平阳公主更清楚了,一些大将军不为认知的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