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具备攻击大龙的条件,李小强必须在这个地方连下两手棋,而李小强需要的那手棋,他现在好像找到了。这手棋就是“引征”!

所谓“活征子”,是指这块棋本来是征不死的,张志东下“伽吃”的时候就看到了,李小强征子不利,自己那步“伽吃”是成立的。作为业余高手,他当然也会注意黑棋有没有很严厉的“引征”手段。在正常的思维中,这个局面确实没有很严厉的“引征”手段。

“硬扭活羊头”的棋本身是很“损”的,判断“引征”严不严厉,一般就看“引征”获得的利益能不能抵消前面的损失。

而现在,李小强确实获得了“多下一手棋”的机会。不过这步棋暂时还无法用“价值”来计算,由于前面损失太多,李小强想要弥补损失的话,就必须屠龙。能够屠龙,这步“引征”就有价值,如果不能屠龙,这步引征同样是废棋。

张志东当然没有想到,李小强居然会用这样激烈的方法对付自己。他就是为了创造一个屠龙的机会,不惜下出那样的“损着”。更重要的是,如果出现了这种局面,那根本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不是你是就是我亡。

所有围观的人都兴高采烈,在那兴致勃勃的关注这盘比赛。的确,“硬扭活羊头”这样的手法一般在棋盘上很少见,只要出现一次,往往这个棋就非常好看。这样的构思算不上巧妙,只能说是比较极端。当然,如果李小强屠龙成功的话,那这个构思就可以说很巧妙了。这也是张大记者脸色苍白的原因。如果李小强成功的话,那这盘棋完全可能成为李小强的“名局”,将被大家到处传唱,而可怜的张大记者将沦为背景,应该没有人愿意成为“背景”的。这也是张志东觉得李小强“不够朋友”的原因。

出现“硬扭活羊头”的棋往往都很精彩。这样的棋虽然少,在围棋界还是有的。棋局的“精彩指数”,往往和“硬扭活羊头”的长度有关。死的棋子越多,这个对局就越精彩,越夺人眼球。给人于美的享受,到了后世,韩国的李石头在他们国内的一盘比赛中,他就曾经下过一盘这样的棋,他“硬扭活羊头”的棋子超过15个,贯穿半个棋盘,长度非常大。对局双方最后形成了一个超过100目的大转换。李石头依靠这个手段,最终一举获胜,那盘棋确实非常精彩,完全称得上是一盘“名局”。

当然,李石头那盘只能称为“名局”,在中国古棋中,施襄夏棋圣和张振西下过一盘让4子局,同样出现了“硬扭活羊头”的局面。平心而论,相比李石头那盘,这盘棋更精彩,技术含量更高,内涵更丰富,完全称得上是“千古奇局”。

在李石头的那盘对局中,当他下出这个手段以后,其实那个转换就不可避免了。因此那盘棋的关键是判断,而不是手段。李石头看到有一步价值100目的棋等在那里,他判断自己这一串手法亏损90目,自己可以赚10目的便宜,于是下出了这个手段。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判断是“静态”的,是没有变化的,难道系数不算很大。

而施襄夏那盘不同,他“硬扭活羊头”是为了屠龙,不管是弃子,还是他的屠龙,随着棋子的增多,一条“小龙”慢慢滚成一条“巨龙”。整个过程都是动态的。无论从具体屠龙手法还是判断,他那盘棋的难度系数都更大。因此内涵也更丰富。完全配得上“千古奇局”这一称号。

而今天这盘棋,无论怎么看上去,都和那盘“千古奇局”很像。非常相像!在这一刻,几乎所有的观战者都希望李小强能够屠龙成功。这是肯定的,只有屠龙成功,那才能称得上是千古奇局。假如失败了的话,那就没意思了,那只能说是一个不成熟的构思而已。

当然,张大记者是唯一一位和大家想法不同的人。在这一刻,他坚决抵制出现什么“千古奇局”。按照正常情况,“千古奇局”是很难出现的。黑棋的大龙确实不好杀。按照李小强的判断,这个地方自己虽然可以“多一手棋”杀大龙的可能性最多不会超过4成。

棋局一步一步继续,在边上围观的棋手也越来越多,大家也越来越兴奋。又进行了40多手棋后,大家突然发现,黑棋的大龙好像越来越危险了,必须承认,他这人的心理素质非常一般,就是因为张大记者明显心理压力过大,在治孤过程中下出了一步坏棋,这样一来,整个局势再次变得紧张。李小强屠龙的机会好像变得越来越大了。

“这盘棋会成为千古奇局吗?”

所有人都兴致勃勃的关注着。。。

这个比赛用时不长,棋局很快就结束了。

“哎!真是可惜了,啧啧,惊险啊,居然就差那么一个劫材。。”

棋局终于结束了,非常可惜,这盘棋还是没有能够成为“千古奇局”。在后面最关键的时候,张志东也不知道算不算是人品爆发,他终于找到了一条最正确的治孤道理。他制造了一个劫争,于是整条大龙变成了“打劫杀”。

屠龙的难度就难在这里。治孤方往往可以制造劫争来抵抗,因为他有很多“本身劫”,这样的劫争又不需要考虑转换的问题,他只要做活大龙就可以,因此这条大龙最终还是被张大记者做活了。不过他依然活得很惊险,由于李小强可以用“征子”当劫材,他的劫材也很多。

用“征子”和“本身劫材”对抗,李小强最终少了一枚劫材。黑棋的大龙活了以后,李小强的棋也就支离破碎了,没有办法继续下去,这样一来,“千古奇局”的希望也就泡汤了。到这个时候,张志东也终于回过神来,他得意的看了李小强一眼,他长舒一口气。

观战者虽然有点遗憾,不过大家依然兴致勃勃,依然觉得很刺激。大家久久不愿散开,既然没有看见“千古奇局”的诞生,大家的话题很快集中在真正的“千古奇局”中。

王麟翼乐呵呵的拍了一下张志东的肩膀:

“还是我们的张记者厉害,起码比张振西厉害。对了,我现在才发现,好像你们都姓张啊。。。他那盘棋如果也像你这样搞的话,估计施棋圣也很难杀他的棋吧?哈哈,看来还是你这个晚辈更厉害,没有丢我们业余十强的脸。”

张大记者被惊出了一身冷汗以后,现在也是心情舒畅。他满脸红光,在那得意洋洋的故作谦虚:

“嘿嘿,哪里?哪里?张振西毕竟只是个四手,他要被施棋圣让4个子的,假如他用我这样的手段负隅顽抗的话,那盘棋也不可能成为千古奇局了。是不是这样啊?小强!”

面对张大记者的“挑衅”,李小强只能摇头苦笑。李小强知道这两位业余高手的意思。由于那盘“千古奇局”非常有名,除了古人留下解说以外,到了现代,日本围棋界对这盘棋也有非常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就在刚过去不久的时间,有一位日本九段就详细点评的这盘棋。在那盘棋的实战中,施棋圣是最终屠龙获胜了。而在那位日本九段的解说中,他是有不同意见的,通过研究,他帮张振西找到了一个抵抗的手段。而这个手段,就是制造劫争。就像这盘棋张志东最后那样,如果在治孤中有劫争的话,那盘棋他可能就不会输。

而在我国古人留下来的解说中,则认为施棋圣算无遗策,后面的招法都很精确,没有任何失误,那盘棋根本就不存在“劫杀”,也没有留下可以用“劫争抵抗”的说法。

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

“呵呵,我说张大记者,我现在当然是比不上施棋圣,如果你说你就比人家张振西前辈厉害,好像也不一定吧?”

“哦,小强你为什么这么说呢?”

李小强回头一看,说话的是江祝久,他自己的棋早就下完了,也一直在旁边兴致勃勃的观战。当大家的话题集中到那盘真正的“千古奇局”,江祝久同样来了兴趣,他忍不住开口询问。

“江老师,难道您还没有研究那盘棋吗?”

“哈哈,我是对那盘棋非常有兴趣,正准备好好看一看呢?”

李小强心说这就难怪了,于是他一言不发,在棋盘上把那盘真正的千古奇局摆了出来。最后根据那位日本九段做的参考图,李小强摆出了一个新的变化。当这个变化出现在棋盘上以后,现场一片鸦雀无声。

江祝久面对棋盘计算一会以后,他两眼放光,他喃喃自语:

“厉害啊,施棋圣真是厉害啊!原来这个才是标准答案,没有在棋盘上出现的标准答案!现在看来,我们古人的解说是正确的,而日本围棋,搞错了!”

是的,在那盘棋中,日本九段的解说是错误的。张振西根本就没有“劫争抵抗”的手段。施棋圣可以巧妙的回避劫争,他依然可以“净杀”大龙。从古人的解说来看,这个变化虽然没有出现在棋盘上,不过应该是在他的计算范围之内。这个变化,早就是在施棋圣意料之中的!

非常可惜的是,由于中国古棋留下来的参考图非常少。让习惯了“无图无真相”的现代人对他们了解不够,因此产生了种种误解。

他们下的棋,就连一位日本九段的“详评”,都可能出现种种误读,没有认真研究的话,有多少人能够看得懂他们的棋呢?

在真实的历史当中,这个变化图就是江祝久研究发现的。没有办法,李小强再次剽窃了其他人的成果。

短暂的震惊之后,大家的情绪依然高涨,大家还在探讨着这盘“千古奇局”。的确,这盘棋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对于施棋圣能够看到那个隐蔽的手段,这是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张振西前辈,这位中国古棋的“四手”,他看到了这个巧妙的手段吗?

李小强和大家一起探讨历史的真相。

241。第241章 不一样的体验

“张大记者,你说张振西在对局的时候,他发现了我刚才摆出来的变化吗?”

“这。。。”

李小强笑嘻嘻的看着张志东,询问了一个看似“无解”的问题。的确,这才是真正的“无图无真相”。日本九段研究出来的变化,包括江祝久研究出来的“破解”变化。都没有出现在任何古籍当中。因此对局者当时到底是怎么思考的,永远都只能是一个谜。

施襄夏能够发现那个变化是正常的,因为这个属于他水平范围之内。那张振西这个“四手”当时发现了这个变化吗?这个就只能猜测了。从李小强内心来说,他也是不愿意相信张前辈能够发现这个变化的,不然这也太打击人了。江祝久找出的那个变化毕竟有职业高段水平,你说一位古代的“四手”就可以轻易发现这个变化,那没有什么人会相信,李小强也不愿意相信。

在李小强看来,如果说“胡铁头”能够发现那个变化还是可信的。因为他就是那样的棋风,他就“好那一口”,至于张振西前辈,那估计就很难。

尽管自己的内心是这样认为的,不过在这一刻,李小强一定要“挺古”到底。因为在他看来,后世对中国古棋的认识,不是“解读过度”了,而是认识远远不够。由于规则问题,和现代围棋相比,那完全是另外一种思路,另外一种精神。说是另外一种围棋都不过分。而这样的东西,又恰好是现代职业围棋所缺失的。

尽管认为张振西可能没有那样的水平,但要说他一定就没有看到那个手段,那还真的不一定。

“呵呵,按照正常推断,他应该发现不了这么高深的手段吧?小强你说是不是?”

“没错,你的推断很正常,不过你再仔细想想,那个隐蔽手段很难发现,但是这个造劫手段呢?这个应该不难吧,我们正常治孤的时候,都会很容易想到制造劫争来抵抗。更何况他那个时候已经被逼入绝境了。应该更容易就想到这样的手段吧?你们认为呢?”

“这。。”

“说他能够发现那个隐蔽手段好像不正常,而在他的实战中,没有制造劫争其实更不正常。两个都不正常,到底那个更接近真相呢?研究围棋其实很难的。你认为他发现不了劫争,就容易把他的水平看低,而你相信他能够发现那个隐蔽手段,就容易把他的水平拔高。大家说是不是这样?”

探讨没有持续多久,争论也没有继续下去。李小强一直认为,“棋魂”里面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围棋存在几千年了,有些东西一直在变,而有些东西是一直都没有改变的。比如人类都可以上月球了,可是伞还在那里。

那么多人喜欢围棋,到底是它“变”的东西招人喜欢,还是它“不变”的地方让人着迷呢?

李小强输给张志东后,首次专业十强VS业余十强对抗赛也打成了5比5平。这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作为最后一盘才结束的棋,张大记者也算是为业余棋界立了大功。不仅自己没有丢脸,也没有让业余围棋界输棋。因此他一连几天都是心情舒畅。

首届“晚报杯“结束后,其他业余棋手都回到了各自的省市,只有张志东还留在京城。在这个时候,中日业余棋界的交流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你那盘棋不就比我多一个劫材吗?我看你都得意几天了。我就想不通,你张大记者就这点出息吗?你要是能在接下来的中日业余十强对抗赛中赢棋,那才算你的本事。”

“哈哈,能把你这个小妖怪斩落马下,我高兴几天还不行吗?嗯,我现在发现,你这个天才好像也是名不副实嘛。”

“再差也比你强。嗯,这次你是运气好,弄了个第8名。如果你进入前5名的话,你也可以去碰碰今村文明他们。到时你就会知道,你和我3年前的差距有多大。”

真要斗起嘴来,张志东当然也比不了李小强这个在网络上练就的“毒舌”。李小强这点本事,放在后世当然会被别人轰成渣,对付张志东这样的“文艺青年”还是没问题的。

张志东想想还真是这样。自己赢下这盘棋好像还真的没有什么了不起。人家李小强3年前就在日本业余棋坛大杀四方了。而自己马上要碰到的对手,虽然说输赢还不一定,不过普遍认为中国业余围棋界暂时还稍处下风。

“我就想不通,你这家伙到底强在哪里呢?你明明看上去也很一般嘛。。。对了!你老实交代,你到底能够记住多少盘棋?我以前还真没有发现啊,要说你有什么特别,好像也就是你的记忆力算是不错的。这难道就是你厉害的原因吗?”

“天才,天才是你这样的普通人能够理解的吗?我看你就不用瞎琢磨了,记忆力好当然对下围棋有作用。不过作用也很有限。我还知道有一个人,他连自己刚下过的棋都记不住,这样的记忆力算是很差吧。不过人家照样是一位高手。。。”

“哦?还有这样的事吗?不可能吧,这样也能成为围棋高手。”

张志东大感兴趣,连连追问。李小强发现自己说漏了嘴,当然无法告诉他到底是哪位“高手”。

正常来说,记忆力好当然对围棋是有帮助的。李小强的记忆能力一直不错,对自己曾经认真研究过的棋谱,特别是一些印象深刻的,往往能够记得很清楚。这也是李小强一直感到自豪的地方。不过想到另外一个人,李小强就对自己这个优点自豪不起来。

这个人就是韩国的李石佛。这个人到底算不算围棋天才呢?按照他后世取得的成就来说,那肯定要算的,如果他都不算围棋天才,那还真的没有多少人敢自称围棋天才。当然,他这个天才太另类了,另类到连自己刚刚下过的对局都无法准确复盘。据说李石佛刚学棋的时候,连自己刚刚下过的棋都记不住。这曾经让他的老师曹燕子大惑不解,估计也很郁闷,想不通自己为什么老输给这样一个人。

到了后世,唯一敢说李石佛不算围棋天才的,也就吴清源大师一个人。当然,这可能是他们的棋风迥异,特点完全不同。和李石佛相比,吴大师更喜欢曹燕子那样的棋风。因此他一直认为自己的师弟曹燕子才算围棋天才,而李石佛还不算。

李小强其实也想不通,他那样的人为什么就能够把围棋下得那么好。好在这辈子有机会去切身体验一下。李小强当然清楚,自己现在的实力是还不够看的。好在自己现在的起步不错,有的是时间积蓄力量。

在接下来的日子中,李小强重新过上了一个正常职业棋手的生活。在这个夏天里,汉城奥运会吸引了大部分国人的眼球。大家每天都在忙着看奖牌榜,除了少数人之外,围棋好像被大部分媒体遗忘了。李小强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准备着和武宫正树的比赛。

在这期间,李小强也下了几场职业比赛。在中国电视围棋快棋赛中,李小强继续高歌猛进,最终打进4强。可惜在半决赛中被钱于平击败,最终止步4强。钱于平在击败李小强后,在最终的决赛中持续自己的好调。他战胜马小飞获得这个比赛的冠军。并在随后的中日快棋冠军对抗赛中击败加藤正夫九段。成为又一个突破日本“超一流壁垒”的中国棋手。

和低迷的马小飞相比,这一年刘大锤和钱于平进步神速。他们三人为中国的第2把交椅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有意思的是,马小飞“欺负”刘大锤很有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