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小强居然用业余低段的“心得”对付这个年代最顶尖的“宇宙流”。如果让研究室内的棋手知道李小强的真实想法,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吐血。

李小强的核心思想,就是入界宜缓!

“入界宜缓”是围棋十诀中的一诀。说实话,在大多数情况下,李小强往往对这种“纯理论”的东西敬而远之。刚接触这种东西的时候,那绝对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比如说“入界宜缓”,它在学术界其实是有争议的。特别是象棋界,他们认为这应该是“象棋十诀”中的一条。而不是在说围棋。

应该说象棋界的看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发生争执的话,象棋界可能只要一句话,就可以让很多人哑口无言。

围棋中的“界”在什么地方呢?换句话说,围棋中有“界”吗?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吧?的确,象棋中有“楚河汉界”。他们的“界”很清楚,也非常明确。那么围棋中的“界”在什么地方呢?这就非常模糊了。

非要在围棋中找出“界”来,大致只能引进“划分地盘”的概念,这样才好解释围棋中的“界”。比如武宫的“宇宙流”,他把自己的棋子都下在高位,把边角的实空都让给对方。他在全心全意的经营自己的“小宇宙”。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出现了这样的局面,中腹就是他的“地盘”,而边角就是他对手的“地盘”。只要有了“划分地盘”的概念,那么围棋中的“界”也就很好理解了。

只要有地盘,这个地盘肯定是有“界”的,它不可能无边无际。围棋本来就是争夺“地盘”的游戏,因此围棋中的“界”,是一种虚拟的“界”,是一种动态和流动的“界”。同时,它又是是无处不在的“界”!

“入界宜缓”的关键词,不是“界”,而是“缓”。围棋是一种非常讲究“轻,重,缓,急”的游戏。而“入界宜缓”,就是专门诠释围棋中的“缓”。这里的“缓”,不是大家常说的“缓手”,“缓招”。指的是下棋的时机。围棋中再好的手段,再华丽的手筋,一定要有相应的时机与之配合。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李小强甚至认为,如果说围棋中有“境界”的话,那么在最合适的时机下一步最合适的棋,就是一个人“境界”的体现。

和“缓”相对应的,那当然就是“急”。在围棋中,经常能够听到“天王山”,“急所”之类的说法。李小强一直认为,能够抢到“天王山”,在下棋中能够找到“急所”。这应该不算什么很了不起的本事,最起码不能说这个人的“境界”很高。只有在一些需要“缓”的地方,需要寻找“最合适时机”的地方,那才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高明之处。

大家在对付“宇宙流”的时候,很多人喜欢一开始就针锋相对,为了破坏他的构思,自己也喜欢把子落在高位上。在李小强看来,这种办法太“急”了,仅仅是为了破坏而破坏,这样反而落了下乘。这样的思路,其实就是在“抢占人家的好点”,根本没有自己的想法。不管怎么说,毕竟是人家执黑先行的。你无论怎么抢,总是要落后人家一步的。这样一来,棋盘上最好的那个点,你永远都抢不赢人家。从大道理上来说,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同样,如果学赵治勋先生的下法,那样就显得太“迟”了,这种下法比较极端,很容易就导致苦战,应该同样不是最合适的时机。要对付人家的大模样,就应该在最合适的时机动手。这个时机,应该就在对手大模样“合围”前的一刹那。在这个时候动手,才是最有杀伤力的!

李小强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下这个棋的。应该说他的想法很有道理。围棋的思想和“兵家”的思路相通。在兵家的思想中,非常讲究“半渡而击”,当别人过河只过到一半的时候,这个时候发动进攻,应该是杀伤力最大的。李小强用来对付“宇宙流”的思路,运用的就是这个道理。

的确,这样的思路非常正确,看起来非常有道理。但是要真正找到最合适的时机,就不是仅仅依靠“讲理”就可以做到的了。李小强现在开始长考,就是在努力寻找“最合适的时机”。

“呵呵,我怎么觉得,这盘棋像是一星期以前那盘棋的翻版啊?难道李桑是想为林先生报仇吗?”

研究室内的各位都是行家,只要看了前面几十步棋,李小强的意图,李小强的思路,大家基本上就比较清楚了。藤泽秀行甚至乐呵呵的和林海峰先生开起了玩笑。的确,李小强用来对付“宇宙流”的策略。在现在这个年代,其实也有很多人采用过的。这其中,又是以林海峰先生为代表。

在林先生和武宫先生的正式对局中,林先生一般都是运用这样的思路和他较量。在这其中,武宫先生用“宇宙流”击败林先生的精彩对局有不少,例如刚刚过去的首届“富士通杯”决赛,那就是“宇宙流”大放异彩的一局。但是在日本的头衔战中,林先生击败武宫的经典对局也有很多。

不管怎么说,棋理永远都只是棋理,并不是决定胜负最关键的因素。再好的棋理,也需要相对应的实力与之匹配。李小强甚至认为,大部分的棋理,最多只能算是一个人的“见识”。仅仅是“见多识广”的话,是无法让一个人在棋盘上称王称霸的。在围棋上,仅仅是见多识广,根本不足以让一个人感到自豪。

看到大部分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自己。林海峰先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呵呵,真是不敢当啊,败军之将,不足言勇。今天应该是我在学习才对。从这前面几十手棋来看。小强比我下的好多了。嗯,他的思路应该和我是一样的,不过他的具体招法更精确,更有自己的想法。看得出来,小强这孩子非常用心,对于今天的比赛,他明显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啧啧,他所有手法都是浑然天成,没有一点破绽。真是厉害啊,他这是一个天才。。。”

听了林先生的话以后,中方代表团成员大多喜形于色。林先生的表扬当然有客套的意思,不过最起码他认为目前李小强不落下风,这应该是肯定的。面对名震天下的“宇宙流”,李小强在开局阶段不落下风,这怎么都算是一个好消息。仿佛是为了配合大家的好心情,当李小强下一步棋落到棋盘上以后。那就不仅是其他人了,就连藤泽秀行都开始啧啧称赞:

“好,这步棋好!有了这步棋以后,现在应该是正树在左右为难吧。啧啧,无论是选点,还是时机,这步棋都恰到好处。让黑棋守也不是,攻也不是。这步棋真是深得入界宜缓的精髓。。。”

藤泽秀行可是号称“前五十步天下无敌”。在布局阶段,能够得到他的表扬是很难的。围棋中所谓的“好手”,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评判标准,你下了一步棋后,能够让对手左右为难,那很可能你就下了一步“好手”。特别是在布局阶段,很多棋的好坏无法一下子说得清楚。一步棋果然能够达到这样的标准,那基本上就能够称为“好手”。

很显然,藤泽秀行他老先生就是用这样的标准来评判的。当他看到李小强这步棋后,他反过来为武宫着想,发现这时黑棋有点“左右为难”了,因此他开口称赞。对局室内,李小强落下一颗白子。他开始破黑棋的大模样。在他思考这步棋的时候,他肯定要站在对手的立场上着想。要预判对手会怎样应付。这是下围棋中一种很常见的思考方式。

李小强现在同样很满意。为自己下出的这步棋感到满意。因为在他的思考范围中,他同样没有找到黑棋很理想的应对方法。这就是让李小强感到满意的地方。

这时当然的,能够让对手感到左右为难,这本身就是下棋的乐趣之一。

貌似李小强好像下出了好棋,一直在为李小强担心的张大记者也开始活跃起来:

“林先生,您能够跟我讲解一下吗?小强这步棋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呢?”

“呵呵,正如秀行先生说的那样。小强这步棋很难对付。他在对手的大摸样即将合围的时候,恰到好处的下了这步棋。不仅时机上掌握得很好,选点也是异常的刁钻。你仔细观察一下,现在黑棋围空也不是,攻击也不是,如果单纯围空的话,那么黑棋只有一方空,我们都知道,一方空是很难赢棋的。如果想要攻击这个子的话呢?我好像也没有发现很好的攻击办法。一旦攻击不好,很可能黑棋的基本空就被破掉了。这样做的风险太大。反正如果换我上去执黑棋的话。现在肯定是够我头疼的。”

“哈哈,我就知道,小强这个家伙他就不是一般人。啧啧,大名鼎鼎的“宇宙流”,居然就这样被他逼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厉害!他真是太厉害了。。”

张大记者在那眉飞色舞,全然忘记了自己刚才还在鄙视李小强白开水一样的招法。同时心里有点迷惑,大名鼎鼎的“宇宙流”,在武宫正树先生手下运用出来的宇宙流,难道就是纸糊的灯笼?随便被人家一戳就破?

林海峰先生仿佛知道张志东在想什么,他接着说道:

“呵呵,我暂时是没有发现什么好办法,不过武宫先生就不一定。。。不不不,不是不一定,他是一定有办法的。一直以来,他的“宇宙流”都是和人家不一样的。他那是独一无二的宇宙流。也可能只有武宫先生,才可以真正诠释什么叫真正的“宇宙流”。现在就让我们看看,他会怎样应付小强这一招吧。。。”

研究室内的棋手在等待,李小强也在等待。他没有等待多久。武宫先生仅仅思索了一会,他潇洒的捻起一枚黑子,轻轻的拍在棋盘上。。。

李小强看到这步棋以后,他刚才的那股得意劲没有了。他尴尬的发现,自己刚才下了一步棋以后,原以为对手会左右为难。仅仅一步棋以后,是的!仅仅就是一步棋!真正感到左右为难的,好像应该是自己。

“这就是“宇宙流”真正的奥秘吗?”

李小强开始了本局第2次长考。

247。第247章 流动的“宇宙流”

对局室内,李小强怔怔的看着武宫正树刚刚落下的那颗黑子。他在努力的调整心情,他开始了本局第2次长考。

是的,他非常有必要“调整心情”。不然的话,后面的棋就可能很难下。好在现在比赛刚刚开始不久,李小强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挥霍。

要说李小强的如意算盘本来打得不错。他一直认为,“宇宙流”应该没有那么厉害的。如果是从“围空”的角度来说,那“金角银边草肚皮”才是至理名言。而“宇宙流”呢?它反其道而行之,这多多少少是违背棋理的。

当然,这也仅仅是站在“围空”的角度来说,这种下法有点“无理”。李小强运用的策略,其实就是这个思路。只要把黑棋逼上用大模样来“围空”这条道路上,那么就可以认为自己是成功的。因此他在刚开局阶段,根本就不会和对手针锋相对,甚至乐见对手的“大模样”隐隐成型。在这期间,不用担心对手“成大空”。在围棋中,有一种“两番收腹成尤小”的说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用大摸样单纯围空,那么棋子的效率肯定高不到哪去。哪怕开始的模样看上去很大,经过一番收束下来,绝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入界宜缓”的精髓就在这里。为什么要缓?在最开始阶段,听任对手围大模样,就是逼迫对手用这个模样来围空。甚至可以这样认为,让这个大模样成为对手的负担。

这个就是李小强的如意算盘。

必须承认,李小强就是这样想的,他也一直按照这个计划来实施。他最开始对武宫先生的大模样听之任之,在这个“大模样”即将成型的时候。李小强动手了。嗯,我这步棋不错吧,你如果围的话,我根本就不怕你,你这块大空虽然看上去很大,我边角上的空也有不少。再说了,你的“中空”不是那么好围的,最后难免被我收刮。。。

如果你想攻我呢?这个我早就算好了,我根本就不怕你,我早就看好了自己的退路,基本就没有死活的风险。我没有风险,那您可就要小心了,您如果攻不好的话,小心您的基本空被我践踏。。。

正是觉得对手无论是攻是守,应该都会左右为难。所以他才会在那洋洋得意。李小强之所以会这样想,最关键的一点,他就是觉得对手“不好围”!是的,就是“不好围”,无论对手是进攻还是防守,李小强所以思路的出发点,还是立足在一个“围”字上。

谁知人家武宫先生随便下了一手,就把那步“好棋”轻易化解,就让李小强的如意算盘成了泡影。不得不说,李小强现在的心情有点不爽。是的,他现在就是心情不爽,所以他才要在思考对策之前,先调整一下心情。

要怎么形容李小强当时的心情呢?这就好比一位年轻气盛的“江湖少侠”,他竭尽全力,他抖擞精神,他甚至已经扎好了马步,准备要堂堂正正的和对手干上一仗。谁知对面的“成名高手”根本不理这一茬,他把李小强摆好的架势直接无视了,他选择了绕道而走。更过分的是,他甚至还顺手在李小强的腰间推了一下,让李小强一个趔趄。。。

无论是谁,如果碰到这种情况的话,那一定都会很不爽的。

武宫先生这一招,就让李小强有这种感觉!

武宫先生根本没有正面回应这步棋。他没有选择“围”,也没有选择“战”。当然,他也没有选择对这步棋置之不理。他只是。。。下了一步若即若离的棋。

要怎样来形容武宫先生这步棋呢?这应该还是李小强的感触最深吧。当李小强看到这步棋的时候,他突然升起了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是的!那种感觉非常奇怪,他突然发现,整个大模样的重心好像偏移了!

有了武宫先生这步棋以后,棋盘上依然还是存在一个“大模样”。只不过,现在这个“大模样”,和李小强一步棋以前看到的那个“大模样”完全不一样了!

“哈哈哈,这真是非凡的才能,是非常卓越的中腹感觉啊!这才是正树的棋嘛。你打破他的一个大模样,他总有本事在其他地方重新竖起一个新的模样。不管怎么说,现在应该是那个孩子感到为难了吧。让我好好看看,他会怎么处理这样的局面呢。。。”

研究室内,藤泽秀行像个孩子般在那大呼小叫。他完全忘记了,仅仅在一步棋以前,他还在表扬李小强下出了好棋。围棋高手都是这样,只要看到一步更好的棋,节操神马的都可以暂时先放在一边。。。

对局室内,李小强经过短暂的“不爽”之后。他重新集中起精神,开始思考自己的应对之策。当然,想要找到破解之策,首先就要弄懂人家那步棋的意思。看懂人家的意图,这样才是思考的基础。

在李小强前面的思考中,他只思考了“围”和“战”两条道路。很显然,武宫先生的选择出乎他的预料,他选择了第3条道路。在李小强看来,武宫先生选择的 是“等”!必须承认,这是李小强完全没有想到的。在这一刻,尽管是自己对手下的棋,他也不由得心生佩服。

在一般情况下,围棋中的“先手”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宁失数子,不失一先”,就是强调先手的重要性。当然,在围棋中,也有不少“以静制动”的下法。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往往和“抢先手”的思路背道而驰。因此在围棋中非常少见。正是因为如此,如果真正能够在棋盘上下出“以静制动”的棋,那一定是比较高深的下法。

武宫先生的这步“等”,就深合“以静制动”的精髓!

面对李小强的“挑衅”,他没有正面应战。他“等”了一步,他换一个地方继续经营自己的大模样。这样一来,反而是李小强左右为难了。

武宫先生选择了“另起炉灶”。当然,这个新的大模样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和原先的那个模样不能完全割裂。在李小强看来,这个模样只是重心发生了偏移而已。正是因为这样,一时间反而让李小强不知所措。

可以这样来形容,李小强前面的那步棋,它就像一个锥子,插在原先的那个大摸样上面。如果把原先那个模样看得很重,那李小强这步棋才有很大的破坏性。现在武宫先生把原先的那个模样看轻了,他重新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这样一来,李小强那步棋就没有那么大的威力了。

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李小强的这步棋,只要人家“理”它,那这步棋才有价值,如果人家不理它的话,这步棋本身的价值并不是很大。假设武宫先生选择守一步的话,我们就算他那个“大模样”能够成50目的实空。那样李小强的这步棋就可以量化:

“白棋没有花一步棋,就将黑棋的目数限制在50目。”

注意,这里完全可以认为,白棋“没有花一步棋”,因为黑棋跟着应了一手,从“手数效率”来说,这两步棋是可以抵消的。而黑棋现在根本就不理睬他,按照正常的情况,李小强当然可以继续去破黑棋的模样。当然,继续花一步棋的话,肯定可以破掉更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