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传那边比赛的棋谱来看看。李小强也无所谓,他深知要让对手看得起自己,就必须拿出相应的实力来。棋盘上是最讲实力的地方。

果然,藤泽秀行的话少了,开始盯着棋盘思考起来。李小强是什么人?他目前的水平当然不够,不过眼界可不差。他的布局肯定有不同于这个时代的独特味道。藤泽秀行是布局行家,号称“前五十步天下无敌”(后来这个称号才转到聂旋风头上),当然能感觉到李小强的“出手不凡”,当然他肯定不知道李小强就是个花架子,对自己下的棋也没有什么深刻理解。

看到藤泽秀行在思考,边上的张记者喜形于色。

“中国天才逼日本棋圣长考”

嗯,一个副标题有了。。。。

43。第43章 秀行的尴尬

让藤泽秀行“长考”的是李小强下出的一步“碰”,这是一个普通的星定式。藤泽秀行挂李小强的星位黑子,黑棋普通小飞应,当白棋小飞进角时。李小强没有选择“三。3”应,也没有选择在这个年代流行的其他下法,选择了一步这个年代很少见的“碰”。这是一步典型的“韩国流”,面对目前的局面,后世有的分析甚至极端的认为这步“碰”是“只此一手”。这在后世是平平常常的手段,李小强对套路很熟悉,但是对里面的内涵也是一知半解。

这样不常见的一手棋,在这个特定场合出现在藤泽秀行这个行家的眼里,当然让他这个高手觉得这步棋不同凡想。藤泽秀行想了几种应对方法,发现自己怎么应都占不到便宜。也就是说下完这个局面后,用棋评常用的话来说,就是“黑布局成功”。藤泽秀行顿时对面前的小孩刮目相看。

执白倒贴5目半对黑方来说优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和正常对局比较。李小强毕竟手握11目的优势,这样的优势,要求执白的一方必须在布局和中盘时就把这个优势抵消,不然,后面的棋就会很难下。如果棋下了四,五十步局面还是均势的话,留给白棋的时间不会很多。所以藤泽秀行终于打起了精神。。。

张志东张记者也是个围棋高手,他也看到了李小强一步怪异的“碰”让藤泽秀行陷入了长考。顿时大为兴奋。应该说张志东是个合格的记者,为了让自己的文章更有深度,他兴冲冲跑到隔壁的研究室搬救兵。。。

“大新闻啊大新闻,那个天才果然出手不凡,才10几步棋就让秀行老先生在长考,谁帮我去看看怎么回事?”

“哦?”

研究室了的都是国家围棋队的大部分队员,中国围棋的“五虎上将”都在。那边的正式比赛正在紧张的进行,过程漫长而枯燥。这个时候正式研究室里最无聊的时刻,所以大家都来了兴趣。

“马小和曹大,你们两来帮我看看吧。”

张志东干脆点将。把研究室的人搬空显然不合适,这里还要随时和京城联系,那边可有不少大佬在盯着这盘棋,外面挂盘解说的地方还有其他记者要应付。

“好啊,去看看。”两人答应道。

张志东口中的“马小”就是中国著名的一代国手马小飞。也是中国第一位围棋世界冠军获得者。是当时排在聂旋风后面的国内第2号实力人物,擂台赛中方副帅。“曹大”叫曹大方,“五虎上将”之一,这时在国内的排名仅次于前两位,和另一位国手刘大锤水平相当。曹大方棋理清晰,很推崇日本围棋理论。李小强在后世就很喜欢看曹大方的讲棋。

三人来到这边观战。这时李小强他们已经下了40多手棋,一直在这里面的罗教练也是一脸兴奋,看到马小他们进来,连忙嘀嘀咕咕的把情况介绍了一下。听说这盘棋的“棋份”是让先到贴5目半时。两人更是惊异的看了李小强一眼。

回到棋盘上一做形势判断,两人更是大吃一惊。他们发现棋盘上居然是黑棋不落下风。当然这是按让先倒贴的标准来看的。藤泽秀行是什么人啊,这个年代的中国棋手,如果在序盘有什么问题的话,最想请教的就是他。“这个问题我实在搞不清,如果秀行先生在就好了,真想马上向他请教。”这句话几乎成了围棋队的口头禅。秀行老先生碰到中国棋手的提问,也都会很真诚的回答。这也是藤泽秀行很受尊重的原因。

几个人的焦点很快集中在那步“碰”上面,两人都是眼睛一亮。大家围绕这步“碰”摆了大量的参考图。发现藤泽秀行的实战下法几乎是最佳应对。几个人又是震惊又是佩服。震惊是对李小强的震惊,佩服是对藤泽秀行的佩服。

这个年代的中国棋手最缺的是什么?其实缺的就是资讯,缺的就是眼界。因为眼界的不开阔导致了自己的不自信。

李小强对藤泽秀行的“最佳应对”完全没有感觉。在他看来,这就是后世的普通套路,背谱一样不假思索的摆到棋盘上。不过他的节奏还是后世下网棋的节奏,不紧不慢。基本就是差不多30秒一步棋。可是就这样的节奏让对面的秀行老先生压力更大。自己在这个局面绞尽脑汁下出来的变化,对面的孩子居然应对丝毫无误。他当然不知道李小强就是在背谱,所以隐隐约约的把李小强当一个真正的对手。

认真起来的藤泽秀行显然不是这个时候的李小强能够抵挡的,很快局面开始向白棋方向倾斜。过了100手,藤泽秀行简单判断了一下形势,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个时候,自己的白棋已经把局面板过来了,虽然自己的白棋盘面才领先2到3目,不过要赢下来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边上的人也很高兴,他们为李小强到目前的表现很高兴。能让藤泽秀行用全力,说明这个孩子确实有资格称为“天才”,特别是张志东,在他看来,棋即使就下到现在,也可以做一盘很大的文章了。

藤泽秀行松了一口气,看见进来的马小和曹大,又开始和他们嬉皮笑脸,又开始开玩笑了。

李小强还是沉静似水,眼睛盯着棋盘,好像对周围的一切没有反应。

棋局在继续,刚才热闹了一会的房间又开始静了下来。而且,还越来越静,到后来,几乎只能听到棋子落在棋盘上的声音。

棋局进行到150手左右,藤泽秀行再次没有空说话了,自己刚才一个放松,几个大官子收得不够精细,目前的局面居然是自己的白棋才领先4到5目的样子。也就是说自己居然还没有赢!

周围的人开始眼睛发光,藤泽秀行开始在棋盘上仔细的判断,分析。

又进行了20多手。藤泽秀行发现自己就像在跑马拉松,前面一个对手离自己是很近,可是自己就是没有办法超越。

李小强这个时候也在心里松了一口气。虽然现在还有不少官子,不过李小强认为自己已经算清楚了。目前的局面已经很简单,白棋最多领先4到5目,也就是说,自己最少可以赢半目到1目半。

不要怪李小强狂妄,棋是没有下完,对面是坐了个大高手,可是现在的局面已经很简单。就好比一个高中生和一个博士生,两人虽然水平当然不一样,可是叫他们两个人同时去做小学1年级的算数。那么做出来的结果会是一样的。

藤泽秀行终于停下了手。因为他发现自己现在陷入了尴尬中:按前面的约定,下完这盘后面将是让先的棋份。自己堂堂日本“名誉棋圣”和一个中国11岁小孩下棋才是让先?

怎么办?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44。第44章 中国的瑰宝

在房间里脑子最乱的是张志东张记者。他发现自己遇到李小强后,脑子就有点不够用。这不,自己刚刚在脑子里构思好的一篇文章,眼看又要作废了。这也太快了吧,什么个情况?这棋,这棋好像是。。。?张志东怎么着也算是国内一流业余高手。“出大事了!摊上大事了!”这是张记者这个时候的念头。

最老练的还是罗教练:

“呵呵,先生您对这孩子太纵容了。虽然我们说好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可是用这样的方式也不对,这样做会让孩子骄傲的!,下次可不许您这样做了。这样吧,您也累了,这盘棋就下到这吧。”

瞧瞧,谁说下围棋的都是呆子,谁说下围棋的情商不高。罗教练的这话,那叫一个有水平,那叫一个滴水不漏。主要当然是为了化解藤泽秀行的尴尬,又顺带保留了藤泽秀行的面子。最后,还给人家下了个套,将了人家一军,怎么样?我都说了您“纵容”这孩子了,您就没有什么表示表示。。。

听到罗教练的话,藤泽秀行终于从尴尬中走了出来。不过他还担心这小孩一定要把棋走完。用眼睛看着李小强。李小强根本不用看罗教练给自己使的眼色,自然知道怎么做。

这时正好那边的棋谱传了过来,藤泽秀行有心再考验考验李小强。顺势把前面的棋扒开,摆上擂台赛的对局,问李小强对这时局面的看法。这时那边的对局很慢,到现在才进行了不到40手。要知道围棋里布局是最“虚”的地方。一般的棋手都不会对别人的布局轻易评判。因为很难说清这时一步棋的好坏。这种时候,也就藤泽秀行,聂旋风这样的棋手有资格对别人的布局说三道四。

在座的其他人都感觉到藤泽秀行在“为难”李小强,同时也饶有兴趣的看着李小强。李小强知道后来这盘棋是执黑的芮廼伟输了。顺着“黑不好”的思路去观察这盘棋的布局。最后模棱两可的说了一句:“好像黑棋的下法有点前后矛盾。。。”

藤泽秀行终于不再淡定,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的盯着李小强。

张志东这时很恰当的打断了房间里异样的气氛,提出要对藤泽秀行现场采访。两人叽叽咕咕用日语对话,李小强也听不懂,直到后来报纸上登出这篇采访,并被其他很多报纸转载,李小强才大吃一惊。于此同时,藤泽秀行回到日本后,也对李小强做出高度评价。

张:“先生您好,打扰您了,我是申城晚报记者张志东,我现在可以采访您吗?”

藤泽:“不客气,好的。”

张:“可以先说说这盘棋吗?”

藤泽:“这盘棋对手下得很好,有些招法让我眼前一亮,后半盘的收束更是滴水不漏,对手的表现配得起这样的胜利。”

张:“刚才李小强说擂台赛这盘棋黑的下法前后矛盾,他的看法对吗?您的看法是什么呢?”

藤泽:“李桑的看法非常正确,我的看法和他完全一样!”

张:“李小强今年11岁,您认为他目前是什么水平?”

藤泽:“李桑目前的水平完全有资格在日本参加职业围棋比赛。”

张:“能更具体一点吗?比如,这孩子棋的特点,优点和不足的地方”。

藤泽:“李桑天赋惊人,思路开阔。常常能下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棋。并且心思慎密,胜负感很好。至于缺点,我认为他没有什么缺点。如果非要说的话,应该是围棋的基本功还稍显不足。不过我听说李桑没有受过专门的围棋训练,这样的表现也很正常。反过来更加证明他是一个围棋天才。”

张:“围棋天才?这样的评价很高啊,这么说您认为他在围棋上会有前途?”

藤泽:“不不不,应该说仅仅用“天才”这个词已经不足以形容李桑的优秀,李桑让我看到吴先生年轻时候的影子,我认为他如果能顺利成长的话,他能达到的高度是我不能想象的。他的出现是围棋界的福音,他是中国围棋的瑰宝!”

纵然张志东心里已经有了准备,不过听到这样的评价,还是吓了一跳。过了一段时间,藤泽秀行回到日本,也向日本围棋界隆重推出李小强。日本“棋道”杂志登出了李小强和藤泽秀行这盘没有下完的棋谱。并配有李小强的照片。“下一个吴清源!?”,这是“棋道”杂志详细报道的标题。

后来李小强看到这些报道后,半天默默无语。

“如果不是重生的话,也许配得上!”李小强在心里说了一句。

。。。。。。

让我们重新回到比赛的当天。

京城,中午,国家围棋队,李小强上次下棋的那个地方。

“这个芮廼伟,都下的什么乱七八糟的。这盘我看够呛,不行,后天还有一盘棋,我在这坐着不踏实,下午我就飞申城,明天可以帮小张好好备战。”

说这话的当然是聂旋风聂主帅。

房间里的气氛一时有点沉闷。一天来一直泡在这的董老开口:“别急嘛,这不还早吗,沉住气。对了,问问申城那边的情况,他们是怎么判断的。”

陈超越补充一句:“还可以问问日本的秀行先生什么意见?”

这时正是比赛中午封盘的时候。新鲜出炉的棋谱马上就传到京城,可见擂台赛在中国是多么受到关注。

一会,负责去打电话得吴教练回来了。一脸古怪。

“秀行先生怎么说?”从吴教练的脸上看不出答案,性急的聂旋风问到。

“嗯,应该是和你判断一样的。”

“什么叫应该是?”董老也有点急了。

“是这样的,秀行先生不肯说,无论谁要问他,他就叫别人去问李小强那孩子,并且说李小强的意见就是他的意见。”

“那孩子怎么说?”董老来了点兴趣。

“他的判断和老聂一样。”吴教练看了聂旋风一眼。

“事情是这样的。。。。”吴教练又把申城发生的故事说了一遍。

“哈哈,老罗想送瓶酒出去都没有做到。”聂旋风哈哈大笑。一时间,比赛局势不利的沉闷气氛好像被冲散了不少。

“又一个吴清源吗?”陈超越喃喃自语。

“中国围棋的瑰宝?”董老心里微动。

45。第45章 彷徨

接下来在申城几天,李小强俨然成了赛场的最大明星。这一切都要归罪于藤泽秀行这个老顽童。那天上午和李小强下了一盘棋后,这老头走哪都要把他带上。本来带上就带上也没有什么,可这老头还是个出名的大嘴巴。在他的描述中,李小强基本就已经不是人了,如果是人,那也一定是外星人。

本来大嘴巴就大嘴巴也没什么,可惜这老头偏偏还是个神棍。这老头在围棋界看人准也是出了名的。日本围棋界什么情况李小强不知道。中国围棋界还就信这个。李小强在后世看到的围棋报道,如果涉及对一名棋手的评价,那么藤泽秀行的评价基本是被当做权威评价来引用。

擂台赛是什么比赛,在80年代是和女排比赛同一等级的比赛。来采访的记者多了去了。偏偏这个年代有条件来采访的,除了申城本地媒体,还都是国内有影响的大媒体。于是,李小强想不出名都难了。顺带着,鲁帆云也成了最忙碌的人。

应该说这年头的媒体还算靠谱,起码不会用一些标新立异的标题来夺人眼球。仅仅听一个日本老头的吹牛就乱报道也不太可能,可惜李小强身上还有一道光环啊。“华罗庚杯”的金牌得主也很有分量的,这两项一加起来,你就不能怪人家记者想入非非了。

作为李小强的“临时监护人”。鲁帆云现在一天说的话,比他当老师时一个礼拜说的话都多。那个“校门偶遇”的故事也已经讲了10多遍了。好在我们的鲁大局长天赋异禀,虽然讲得口干舌燥,却愈发神采奕奕。

鲁帆云在那“痛并快乐着”,李小强却在那暗暗叫苦。

李小强发现目前发生的一切完全脱离了自己的本意。国内媒体的“捧杀”能力是李小强早就知道的。如果李小强不是决定要走围棋这条路,那出出名,让人围观一下倒也没什么。估计还能带来一点现实的利益。怎么来说自己现在也是“正面形象”居多。可要是继续下围棋的话,那现在出名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李小强知道,现在套在自己身上的光环,根本就经不起真正的考验。

“奥数”不去说他,就说围棋,李小强知道,自己留个别人“惊采绝艳”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就好比一个武功稀松平常的人,能摆出两招高深武功的架子,被别人误以为是个武林高手。别人以为你用的是“降龙十八掌”,其实用的是大街上1毛钱买3本的“如来神掌”,自己本质上还是个业5。就算自己这段时间有所进步,上次和陈超越陈九段下棋时自己也有点小小的突破。那也最多职业初段的水平,这个年代的职业初段比后世可能要差点,那就算自己有职业2段吧,那又怎么样呢?

在别人看来自己身上的种种神奇,其实都还不是自己的东西。自己是真真正正的“名不副实”。像这样悬在半空的感觉让李小强很不习惯,也让他感到彷徨。在这个最讲实力的围棋世界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围棋界有一句话:“赢半目是运气,赢一目半就是水平”。自己顶着一个“天才”的光环,以后摔下来绝对很惨。

有了这个觉悟,接下来在申城的两天李小强一直无精打采。可是事情就有这么怪,李小强越是无精打采别人对他越有兴趣。更有奇葩的记者比如说我们的张志东张大记者,一口咬定李小强那不是无精打采,而是“谦虚”。你妹的谦虚啊,李小强只能翻翻白眼。。。。张志东已经有了一个庞大的计划,虔城翠微要去,连闽南都准备过去。甚至准备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